《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改心得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改心得

作者:钟国新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8期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缺陷

目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且抽象,特别是某些有关金属学的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该书的知识点繁杂,没有突出实用性、技能性知识点,没有体现出中职生的特点,教材欠缺介绍新型材料的内容。

2.教学对象出现了很大变化

由原来较优秀的单一城市初中毕业生变为生源来源复杂,学习成绩跨度大,以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为主的教学对象,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衔接知识、理解力、想象力,不适应教学大纲的要求。

3.课时限制

受企业用人需求的干扰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课程安排及课时的分配上不尽合理。使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完全落到实处,不能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所有的实验和参观。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对教学内容重组

职业教学的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大量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深度,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更不能注重纯理论的教学,忽视其实用性。教师应该以突出实用型、技能型知识点为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如在讲解第六章《钢的热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对前两节理论性极强且抽象的部分,即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侧重讲授并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等温组织转变时各种组织及性能特点,其它内容浅讲。最后结合生产实例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出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从而巩固学生对热处理中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目的和适用范围等知识的掌握。

2.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突出专业培养能力

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力求讲清讲透,尽力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设法让学生弄懂、学会使用。如在教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时,首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能识别常用金属材料

钢号的意义,并掌握它们的性能的适用范围,然后找到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去观摩去锯割、打磨,学生会在观摩锯割打磨的过程中从不同侧面感受到不同材料的金属特性。这样做学生既感兴趣又记得牢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头到尾精心设计,令学生感到新奇独特,打破了思维定势。另外,在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法,利用各种方式,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主动教学模式。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鉴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知识点繁杂、理论性强的特点,每次上课之前都布置与本次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预习,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们在讨论中,甚至争执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对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传授本节课的知识,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哪个观点正确。

2.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教法的改革要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的放矢地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目前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机械专业的感性知识,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需要大量机械方面知识做铺垫。本着先实践后理论的思路,一开学笔者就组织学生到机械厂参观,了解常用机械设备的常识和简单的生产工艺及生产产品,让学生对机械专业有了感性知识。接下来组织学生观摩金属的力学性能测试过程,这为后面的理论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时常举出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比较难懂的概念。比如,在讲授力-伸长线这部分内容时,有的同学对缩颈这一概念理解有困难,可以列举拉面条的例子,并指出在面条拉断之前,即使不用力面条也会伸长,最后断裂,这一过程就相当于力-伸长线的缩颈阶段。另外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梯度,在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要求。

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努力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把合乎时代趋向的新观念、新思想及时地传授给学生,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适应力,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