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与对策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胡晓莉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摘要:目前临床上静脉输液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种给药方法直接将药物溶入血液中,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症处发挥作用,可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输液反应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本文对临床上的45例输液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输液反应的原因,并分析了输液反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输液反应;原因;处理对策;预防对策

引言

静脉输液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长期的应用,不仅在治疗一些基础性的疾病中非常有效果,而且还可以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和体液平衡,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不过静脉输液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输液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发生输液反应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本文对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在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共有45例出现输液反应,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在12—75岁之间。下面是对这45例输液反应的原因调查资料。

二、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临床资料统计,可以看出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的多方面的,以下对这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1. 药品质量的影响

药品质量是发生输液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在临床上发现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1.1 溶液质量的影响

临床检验发现8例患者的药品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热原,从而导致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热原是由于微生物产生的够使人体温度升高的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多糖和磷脂等。热原通常是在药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带入的,在热原通过静脉输液进入血液中,会引起患者发冷、发热、恶心、昏迷等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显示,在进入人体的热原超过1ug/kg时就可以发生热原反应[1]。

1.2 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本组中有9例发现溶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其中有2例是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有3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反复穿刺皮塞引起的,有4例是药物的配伍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反应而引起的,这4例分别是清开灵与氧氟沙星配伍2例,清开灵与10%葡萄糖1例,双黄连与10%葡萄糖1例。在这些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静脉炎、血栓、过敏反应等。

1.3 药品包装的影响

经过检查,有2例输液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包装的原因。其中有1例是瓶盖过松,有漏液现象,另1例是瓶盖有裂纹,很可能是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碰撞而引起的,导致瓶内的密封失效,药品的质量受到了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

2. 联合用药的影响

除了由于联合用药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输液反应外,还有2例是由于联合用药中发生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导致输液反应,其中1例是穿琥宁粉针与硫酸西索米星联合使用,另1例是穿琥宁粉针与硫酸妥布霉素配伍。这种联合用药后产生了絮状沉淀,进而使患者发生了输液反应。

3. 致敏药物的影响

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很容易对致敏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致敏药物有青霉素类、右旋糖酐、复方氨基酸、中药制剂等,本组中共有8例是由于致敏药物导致的输液反应,其中有3例是青霉素类、3例是双黄连、2例是炎琥宁。

4. 输液器具的影响

本组中有4例患者是由于输液器具不合格引起的输液反应。虽然采购的输液器具的质量均为合格,但是在运输和贮存中没有按照规定执行,会导致输液器具的包装漏气,从而使输液器具感染微生物,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热原反应[2]。

5. 环境的影响

在患者的病房内,由于个人病情的不同,窗户只能定时开放进行通风,而且室内陪护和探望人员较多,导致空气质量较差,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在输液过程中会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本组中有2例是由于此种原因导致的。

四、输液反应的预防对策

1. 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