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正宗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正宗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一、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检测】一、略二、1、得到 2、(取得)胜利 3、兵器 4、离开 5、依靠用 6、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到助词“的”代词,代指“他” 7、所以因此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4、排比地利 5、对比论证 6、C

五、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战国儒家【实战演练】1、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D 3、C(施行仁政、得到民心者可以战胜不施仁政、失去民心者) 4、仁政

二、橘逾淮为枳

【巩固检测】一、1、将要 2、拜访、谒见 3、招致 4、出使让 5、用把凭借 6、请求请让我(做某事) 7、犯......罪坐着 8、做作为是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好 10、果实诚实 11、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奇怪,惊奇 12、进入收入深入 13、辱生病困苦不堪 14、什么(办法)什么为什么二、略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维护个人和祖国的尊严四、婴春秋辞令【实战演练】1、晏子春秋晏子 2、略 3、D(无可奈何) 4、要点:从容镇定机智善辩心胸宽广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

三、伤仲永

【巩固检测】一、1、我 2、返回 3、出生生长生存生命 4、器具,文具详细具有 5、要求谋求探求 6、奇怪,惊奇不同其他的,别的 7、写做做,这里指雕刻担任变成,成为 8、写作振作 9、看,观赏观察,考察景象 10、让派遣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众多众人 12、他的它的(指所写的诗歌)他的(指仲永的)这样 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二、略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不使学四、古文唐宋八大家【实战演练】1、宋王安石 2、略 3、D 4、惋惜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四、周处

【巩固检测】一、1、年轻强悍 2、侵害 3、实际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句末语气词云彩 10、劝说陈述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是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表示递进关系二、略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杀龙斩蛟寻访二陆凶强侠气勇于改过四、1、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2、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实战演练】1、刘义庆世说新语 2-略 3、C(陆机不在) 4、

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小石潭记

【巩固检测】一、略二、1、暗,看不见 2、开辟 3、停留 4、完整,整个 5、A 6、C 三、略四、1、(1)隔篁竹(2)四面竹树环合 2、水尤清冽(1)潭中鱼可百许头两句(2)日光下彻两句 3、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鱼水五、1、柳河东集唐 2、永州八记【实战演练】1、柳宗元黔之驴 2、略 3、A(未写气氛) 4、幽静孤凄悲凉(或:难以排遣的忧伤凄苦)

六、卖油翁

【巩固检测】一、1、擅长善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缓慢 6、把凭借用以为 7、懂得明白 8、拿索取开辟二、略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善射当世无双 2、(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酌油的娴熟技能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5、(1)自夸。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2)斜视。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3)微微点头。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些许称赞(4)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是一种尴尬的笑四、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曾巩等)【实战演练】1、欧阳修醉翁亭记 2、D 3、D 4、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

七、核舟记

【巩固检测】一、1、上下,光景 2、打开 3、起 4、靠近 5、类似,像 6、一类 7、平坦名字 8、挑选窄 9、统计计算计算盘算 10、具有,具备详细 11、满增长 12、指代船舱指代左膝 13、凭借以及 14、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15、长提高修养二、略三、1、核舟体积之小 2、雕刻之精巧 3、(嘻,)技亦灵怪矣哉(咦,)(这)技艺也真奇妙啊 4、(1)文中有“船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5、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6、列数字作比较精巧(精致)高超(精湛)的技艺四、1、明魏学洢 2、苏轼黄庭坚【实战演练】1、虞初新志苏轼 2、略 3、B(超然物外) 4、说明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八、口技

【巩固检测】一、1、设置,安放 2、停止 3、稍微 4、逃跑 5、座位 6、善良的应答之词,表“同意”擅长,善于擅长,善于 7、众多,多各种众人一般的,普通的 8、振作发出 9、命名,给……取名名声,名望说出 10、参与间或,偶尔暗地里,悄悄地夹杂 11、在占着应当抵充,当做 12、B 13、D 二、略三、1、时间先后口技艺人精彩逼真的表演善梦中惊醒渐入梦乡失火救火高超技艺 2、(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

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1)?道具?表演内容?听众反映(2)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3)急切向往由衷赞叹稍微放松惊慌失措 4、C(因表演逼真) 5、C 四、虞初新志清涨潮【实战演练】1、林嗣环核舟记 2、略 3、A(未写原因) 4、突出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九、陋室铭

【巩固检测】一、略二、1、说 2、此指博学而品德高尚的人 3、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4、什么 5、著名名字名声 6、身体形状表现形迹 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代词,这些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四、1、山不在高四句惟吾德馨 2、(1)苔痕上阶绿两句(2)谈笑有鸿儒两句 3、C 4、B 5、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雅” 6、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五、1、唐文学家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名灵青 2、百姓司马迁百姓【实战演练】1、刘禹锡出师表 2、略 3、D(品德高尚) 4、说明陋室“不陋”,含蓄表达自己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十、爱莲说

【巩固检测】一、略二、1、更加 2、什么 3、多 4、少鲜艳 5、距离远深远疏远久远 6、A 7、观赏启窗而观三、略四、1、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见“阅读指南”第1点 4、(1)使开头“可爱者甚蕃”有了着落,照应“予独爱莲”(2)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能做到品行高尚的人更少五、1、说明事物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2、晋陶渊明【实战演练】1、周敦颐桃花源记 2、略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D(菊花为陶渊明独爱,爱的人少)

十一、王顾左右而言他

【巩固检测】一、1、等到他 2、四顾,环顾就 3、妻子儿女到......去 4、罢免二、略三、1、对待朋友的委托士师管理下属国君治理国家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关心民生 2、在回答孟子的前两个问题时非常干脆,不假思索,而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则避而不答,转移话题齐宣王明白了孟子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自己的 3、从小到大,从远到近,层层推进,直指主题,终于将齐宣王逼到别无退路的境地,从而达到了劝说目的四、孟子战国孟子(轲)【实战演练】1、儒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 2、略 3、C (先从大臣生活的事情开始入手) 4、民本、仁政

十二、公输

【巩固检测】一、1、制造 2、明确,懂得 3、得到刚强,坚强 4、讲同“悦”,高兴 5、这件事他(指北方侮臣者)指下面所说的话 6、多余我其他 7、C 二、1--2、略 3、D 三、1、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2、(1)班门弄斧(2)墨守成规 3、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

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四、1、墨子墨(家) 2、翟春秋战国【实战演练】1、战国墨子 2、略 3、C(义指仁义) 4、(反对不义战争)“非攻”

十三、曹刿论战

【巩固检测】一、略二、1、参见,拜见 2、浅陋,无知 3、明察 4、指猪、牛、羊等祭品 5、恩惠 6、虚报夸大 7、参与隔开期间 8、信实信用信任相信 9、完竭尽 10、他的他们的 11、为什么什么三、略四、1、(1)肉食者鄙两句(2)请见(3)小大之狱三句(4)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2、论述了鲁君“忠”于民事,获得“民从”是最重要的战前准备工作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准确分析了作战取胜的原因 3、(1)讨论战前准备时,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大臣拥护和神灵保佑上(2)作战时不察敌情,贸然进攻和追击(3)胜利后尚不知曹刿战术正确之所在 4、(1)广开言路,让平民曹刿参与论战(对曹刿的刺耳批评能虚怀若谷)(2)不高高在上,亲临战争第一线(3)甘当配角,让曹刿指挥,且不干扰其作战部署(4)战后向曹刿请教,总结经验(任写三点) 5、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1)本文重点在于写曹刿的“论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2)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比,更加突出曹刿的才识五、编年春秋齐师伐我【实战演练】1、左传左丘明 2、略 3、C(把握战机,取信于民) 4、突出曹刿挺身而出,参与国事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

【巩固检测】一、1、相信 2、方圆 3、看,观察 4、间或、偶尔 5、身体形状,样子形状,样子身体 6、比得上赶得上到,至 7、时时而间进(或“无可进者”)进献 8、(1)A (2)F (3)C (4) E (5) E 二、略三、1、对邹忌劝谏肯定(或接受邹忌劝谏) 2、(1)有自知之明。尽管妻、妾、客人夸大其美,他最终对自己仍有清晰地认识(2)善于思考。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运用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3、如改成一样句式,就不能表现三个人“私”、“畏”和“欲有求”的不同心理和不同身份 4、(1)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四、1、战国策 2、门庭若市【实战演练】1、战国策西汉刘向 2、略 3、D(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4、只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方能使国家达到大治

十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巩固检测】一、略二、1、中间 2、所以责任 3、思想 4、灭亡 5、推举举起 6、进入朝廷,指在国内映入进入注入缴纳收入 7、做品行划行漂行军队 8、增加好处 9、在给予在比 10、D 三、略四、1、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4、排比事实精神肉体行动 5、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五、儒家亚圣孔孟【实战演练】1、孟子孟子(轲) 2、略 3、C(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十六、孔孟论学

【巩固检测】一、略二、1、懂得 2、生长 3、前进进献 4、一起 5、C 6、C 7、相信忌不自信小信未孚三、略四、1、(1)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2)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3)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2、(1)不耻下问(2)功亏一篑(3)一暴十寒(4)专心致志五、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人称“亚圣”《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在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实战演练】1、春秋论语 2、略 3、B(孟子的“一暴十寒”是比喻君王整天被小人包围,被谗言所蛊惑;每隔十天才好不容易偶尔会见智者,这是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 4、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劝人自强不息

十七、黄生借书说

【巩固检测】一、略二、1、写在一起 2、已经 3、借假装 4、不容易灾难 5、塞满堵塞 6、专一专有,独占专有,独占 7、归来归还 8、C 9、B 三、略四、1、书非借不能读也(1)七略、四库......然天子读书者有几(2)汗牛塞屋......然富贵读书者有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2、神态动作借物者既担心主人讨还又非常珍爱借来的东西3、(故)有所览辄省记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以亲身经历进一步有力证明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4、归而形诸梦迫切渴望读书 5、(1)借书苦读与藏书不读(2)“我”借书时苦读与当官后不读(3)“我”遇到张氏的不幸与黄生遇到“我”的幸(可参考阅读指南第3点) 6、略五、1、随园主人随园诗话 2、汗牛充栋(充栋汗牛)书籍极多【实战演练】1、小仓山房文集清袁枚 2、B 3、书非借不能读 4、为黄生创造条件,并殷切希望他发奋学习

十八、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巩固检测】一、1、当作做(行为)写 2、深入进入(朝廷) 3、穷尽(走)完 4、实行行走 5、阅读景象 6、能够得到(领会)收获二、略三、1、过目成诵应接不暇韦编三绝(或:微言精义生知安行) 2、1喻证法 2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洒然不倦 3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4反驳“无所不诵”,主张选择精华 5《史记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四、1、孔子易经(周易)郑燮(板桥)清书画文学 2、史记汉司马迁【实战演练】1、板桥家书书法文学郑燮(郑板桥) 2、略 3、A(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深入研究) 4、引导子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十九、黔之驴

【巩固检测】一、略二、1、喜欢进入 2、当作 3、距离远 4、(吃)完离开 5、知道 6、只 7、逐渐更加 8、能够承担(或:承受)优美的胜利 9、D 三、略四、1、庞然大物叫声可怕大骇远遁甚恐无异能觉习蹄技止此耳 2、概述“一鸣”、“蹄之”即可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 3、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写老虎先“蔽”后“窥”,把它既惊怕又欲摸清底细的思想活动写得活灵活现五、1、柳河东集 2、黔驴

技穷黔驴之技【实战演练】1、柳宗元韩愈 2、略 3、B(主因是驴“技止此耳”) 4、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

二十、黠鼠赋

【巩固检测】一、1、正 2、命令 3、逃跑 4、用招引 5、形状,样子谋求 6、在在在被从 7、制止停止 8、一种文体征收,敛取赋税 9、它(老鼠)的万物结构助词,可不译 10、D 11、能够如:黄生借书说吾不得而见之矣二、略三、1、刚才还听到老鼠咬袋子声,打开却是只死老鼠,因不明声音来源而惊感慨于老鼠的狡猾 2、用自己的话表述“闭于橐中......以形求脱也”即可四、1、东坡全集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实战演练】1、宋苏轼 2、略 3、B 4、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只有专心做事,才能避免被骗,才能取得成功

二十一、狼

【巩固检测】一、略二、1、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狼助词,取消主谓词组独立性,无实义的 2、看见拜访 3、进入缴纳收入映入 4、停止制止 5、(1)麦场(2)柴堆(3)屠夫(4)狼三、略四、1、如:遇惧御 2、A 3、(1)一狼仍从(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两狼之并驱如故 4、如: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5、这句话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热情赞颂。它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敢于并善于作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五、清短篇文言小说【实战演练】1、聊斋志异蒲松龄 2、略 3、A 4、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二十二、记承天夜游

【巩固检测】一、1、行走 2、寻找 3、在 4、什么二、1--2、略 3、B 三、1、(1)出游无人相伴而想找个伴(2)张怀民同样是遭贬的失意之人,有共同的思想和语言 2、反问(1)加强语气,强烈地抒发洒脱与旷达之情(2)通过强调月光、竹柏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凸显下文“闲人”之说 3、庭中竹柏之影水中的藻荇等水草月色的清澈空明如水 4、D 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6、A(仅是一种描写,不是拟人手法)四、略【实战演练】1、苏轼黠鼠赋 2、B 3、月色入户 4、压抑无奈苦闷

二十三、岳阳楼记

【巩固检测】一、略二、1、做官 2、同“嘱”,嘱托 3、归依 4、呼啸大声哭 5、极点,穷尽到,直达 6、照耀英明透亮明亮 7、修葺长 8、A D 9、C 三、略四、1、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分发治理政事,具有治理才干,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增其旧制两句 2、衔吞胜状 3、承上启下,由景入情(引出下文的抒情) 4、(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1去国怀乡四句 2心旷神怡四句(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前文所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的劝勉 5、因文章在表述作者的见解,抒发自己的胸怀 6、示例一: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示例二:我们国家虽然在不断前进,但是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五、1、宋政治文学 2、诗人《楚辞》中的《离骚》【实战演练】1、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2、略 3、C(“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

二十四、醉翁亭记

【巩固检测】一、略二、1、穷尽 2、建造写作制作 3、明亮透亮 4、数量小年轻 5、靠近面对将要来到 6、B 三、略四、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日出而林霏开两句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4、(1)滁人游也(2)太守宴也(3)众宾欢也(4)太守醉也 5、(1)山间的美丽景色(2)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足 6、禽鸟太守 7、不一样。《小石潭记》的“乐”,是作者寄情山水,暂时陶醉于自然美景而产生的,掩盖不了久谪远荒的抑郁苦闷;而《醉翁亭记》的“乐”,虽也有政治上失意而寄情山水之意,却表现得十分旷达,且含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意境比较高远 8、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欧阳文忠公文集【实战演练】1、欧阳修醉翁亭记 2、略 3、C(非丝非竹) 4、与民同乐

二十五、陈涉世家

【巩固检测】一、略二、1、故意 2、名号,这里是定国号呼啸大声哭 3、发动举起推荐 4、队伍行军军队 5、军队士兵武器 6、助词,可不译的他 7、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 8、百废俱兴兴起 9、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三、略四、1、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 2、且壮士不死即已三句 3、会天大雨......法皆斩 4、天下苦秦久矣 5、(1)置鱼腹中(2)夜作狐鸣(1)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群众。趁机“并杀两尉”(2)指出唯一的出路是起来反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斗志,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3)为坛而盟 6、(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百姓对秦皇朝的更大不满(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7、起、夺、杀、佐、杀五、司马迁是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故称为“太史公”,穷其一生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独创性的纪传体通史。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实战演练】1、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2、略 3、C(是同情态度) 4、为了突出陈胜非凡的政治洞察才能和组织领导才干

二十六、出师表

【巩固检测】一、1、好的 2、挑选 3、进献 4、诚实 5、援引 6、灭亡 7、平民百姓 8、

奔走效劳 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0、安定平定 11、责任,职责任用,委任 12、见效任务,重任二、略三、1、(1)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五月渡泸,深入不毛(5)报先帝,忠陛下 2、(1)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2)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3、(1)、广开言路(2)、严明赏罚(3)、亲贤远佞四、1、三国蜀诸葛亮孔明政治军事刘备刘禅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2、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等【实战演练】1、诸葛亮出师表 2、略 3、B(建议内、外都要严明赏罚) 4、感激先帝,效忠陛下(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二十七、桃花源记

【巩固检测】一、略二、1、前往,到......去 2、与世隔绝的地方 3、探访 4、更不必说 5、的这(情况)他们指代记号 6、寻找不久 7、看到找到获得了解适当 8、以前,原来向吾不为斯役三、略四、1、(1)甚异之豁然开朗(2)土地平旷三句(3)阡陌交通两句(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两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5)不足为外人道也 2、发现访问告别再寻 3、(1)展现的是一个宁静、平和、幸福的理想社会(2)表现的是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与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4、(1)桃花园中的生活和平、宁静(2)百姓安居乐业(3)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任答两点) 5、示例:寄予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6、文章的意图是要描绘一个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且要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详写;而源外情况时人皆知,且与主旨无关,没必要写具体 7、为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8、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五、世外桃源【实战演练】1、东晋陶渊明 2、略 3、C (只有感叹,没有惋惜,从“不足为外人道也”可知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惋惜之情) 4、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二十八、捕蛇者说

【巩固检测】一、略二、1、更换 2、悲伤 3、迁移 4、困苦不堪 5、征集 6、奔向,趋向 7、质地,底子,此指蛇身 8、赋税征收 9、过完完,没有了毫无保留地 10、比较,相比靠近 11、用用来从以便 12、表示并列,可不译表示两个连续承接的动作,可不译表修饰关系,可不译三、略四、1、永州之野产异蛇(永之人争奔走焉)关心百姓疾苦(同情百姓的痛苦生活) 2、(1)听了蒋氏诉说三代人捕蛇的悲惨遭遇后而“悲之”,愿“告于莅事者”替他更役复赋(2)听了蒋氏不愿更役复赋的解释后而“愈悲”,写了这篇“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1)点出“永之人争奔走焉”的缘由(2)为写赋敛更毒作了铺垫(3)使蒋氏诉说的三代人捕蛇生涯之所以如此悲惨有了合理解释 3、(1)言之、貌若甚凄者(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4、(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与交赋的乡邻六十年情形的对比(2)“悍吏之来吾乡”,乡邻们“虽鸡狗不得宁焉”与蒋氏的“弛然而卧......退而甘食其土之有”的对比(3)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交赋的乡邻“旦旦有是”对比(4)蒋氏“今虽死乎此”与相邻的十室九空的对比 5、这句话表现了柳宗元对百

姓疾苦的同情,对横征暴敛的不满;而寄希望于当权者是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五、柳河东集唐文学哲学【实战演练】1、柳宗元韩愈 2、略 3、C(是无奈) 4、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横征暴敛害民比毒蛇还厉害)

二十九、登泰山记

【巩固检测】一、1、冒着 2、尽头 3、弥漫不可辨认 4、背,这里是覆盖的意思背负 5、在以便 6、它的那那些二、略三、1、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攀(1)自京师乘风雪(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大风扬积雪击面 2、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日出后色彩鲜明,姿态优美,气势雄伟 3、不矛盾。由“山多石......”可知“少杂树,多松”是指整个泰山的情况,而“无数”指的是“日观数里内”,即山巅处,所指范围不同四、(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实战演练】1、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2、略 3、B(作者与古人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道有天门”的“天门”,是指天门峰,作者没有到过) 4、热爱祖国山河

三十、望岳

【巩固检测】1~2、略 3、泰山大自然 4、远近朝暮 5、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荡胸”与“决眦”为动宾短语,“生”与“入”为动词,“层云”与“归鸟”为偏正短语 6、C(是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实战演练】1、略 2、山东地区 3、B(此联应为近观之景)

三十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巩固检测】1、略 2、西施 3、B(是雨中) 4、时晴时雨热爱与赞美【实战演练】1、略 2、波光闪动的样子 3、B(只写了湖光山色的景致,而没有对西湖具体事物的描绘,只写了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三十二、黄鹤楼

【巩固检测】1~2、略 3、故乡 4、声音铿锵,节奏明快,富于乐感 5、A 6、登楼远眺漂泊异乡思念故乡【实战演练】1、略 2、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3、D(表达了诗人绵绵的乡愁,“无奈”不恰当)

三十三、山居秋暝

【巩固检测】1、略 2、洗衣服的姑娘王维(作者本人) 3、C 4、D(诗人心志是隐居山林,王孙们心志是要离山入仕,作者在诗中是反用其意) 5、山水田园怡然自得

【实战演练】1、略 2、春天花木凋零之态 3、D(诗人追求心境恬静、情怀高洁的生活志趣)

三十四、送友人

【巩固检测】1~2、略 3、远行的朋友诗人 4、孤蓬浮云落日班马 5、D(不愿离别) 6、珍惜友谊,依依惜别【实战演练】1、略 2、远行的友人 3、D(虽难舍离情,但无哀伤情调)

三十五、卖炭翁

【巩固检测】1、略 2、可怜两句 3、皇宫内的太监太监手下的爪牙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4、C(无可奈何) 5、强横无理霸道不公【实战演练】1、略 2、赶着走 3、C(表现宫使的得意忘形)

三十六、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巩固检测】1、略 2、白居易巴山楚水白居易的赠诗(《醉赠刘二十八(禹锡)使君》)3、沉船边上千帆竟过,病树前面万木葱茏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是不可阻挡的 4、D 5、C(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实战演练】1、略 2、被贬 3、A(是白居易不是李白)

三十七、题破山寺后禅院

【巩固检测】1、略 2、自然界一切声音人的俗念 3、B 4、B(描绘出一处美妙幽寂的环境) 5、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静洁境界的追求【实战演练】1、略 2、破山寺后禅院 3、C (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三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

【巩固检测】1、略 2、作者自己(苏轼)作者自己 3、出城打猎(或: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4、C(词人以魏尚自比,只是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5、B(是直抒豪情) 6、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实战演练】1、略 2、西夏(西北方的敌人) 3、C(下片自比魏尚)

三十九、如梦令

【巩固检测】1、略 2、侍女 3、设问 4、一个年轻女子爱春、惜花春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5、C(埋怨责怪、启发诱导的生情神态) 6、A(晚风急猛)【实战演练】1、略 2、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3、D(慨叹自己青春易逝)

四十、诉衷情

【巩固检测】1、略 2、山川险要处金兵抗金前线 3、B(长期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4、D(改“表现”为“回忆”) 5、当年与现今两个生活场景【实战演练】1、略 2、梦醒 3、C(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四十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巩固检测】1、略 2、军队演奏出的雄壮悲凉的军歌恢复中原之事 3、B 4、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抗金的决心和壮志难伸的悲愤【实战演练】1、

略 2、战场 3、B(点明了军队接受检阅,准备出征的季节)

四十二、四块玉·别情

【巩固检测】1、靠着栏杆溪流拐弯 2、凭阑句暮春女子想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急切与不舍 3、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主人公离别时伤感悲切之情 4、C(是主人公因相思而产生的回忆,写的是送别时的离愁 5、D(是曲中的女主人公,不是作者自己)【实战演练】1、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2、C(是女主人公离别后急切想见爱人,却不能相见时发出的哀叹)

四十三、天净沙·秋

【巩固检测】1~2、略 3、C 4、C 5、C 6、迟暮萧瑟之秋景明朗绚丽之秋景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7、C(此曲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前两句)与明朗绚丽之景(后三句)融合在一起【实战演练】1、略 2、天空中的鸿雁,寓指作者本人 3、C(从远到近)

四十四、天净沙·秋思

【巩固检测】1、略 2、夕阳两句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 3、江南农村 4、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D (前后是协调的,清雅、安适衬托悲凉、沦落) 6、C(衬托悲凉心境)【实战演练】1、略 2、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3、D(悲秋之情)

四十五、水仙子·咏江南

【巩固检测】1、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2、一江两句 3、芰荷句秋天 4、A√ B√ C×D× 5、C(暗示富丽) 6、D(秋色)【实战演练】1、菱叶与荷叶 2、B(表现水乡人家生活的闲适自得)

四十六、过零丁洋

【巩固检测】1~2、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诗人所经的地名对国家与个人惨淡命运的感慨 6、B(“四周星”即四周年) 7、B(国家命运) 8、B(诗人无颓废情绪) 9、人生来总有一死,只希望能以赤胆忠心永远留在史册上生动而充分表达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

四十七、观书有感

【巩固检测】1、略 2、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大船河流的中心 4、 C 生动地表现了春水的力量,为所寓哲理提供依据 5、B 生动表现春水对巨舰行驶的重要性只要勤读书、多读书,就能方便轻松的完成各项事情 6、D(“艨艟巨舰”比喻难懂的问题)

四十八、生查子·元夕

【巩固检测】1~2、略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题目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元夜灯如昼花市 6、今年两句月上两句不见两句 7、今年去

年热闹孤寂欣喜哀怨 8、D(由明亮化为黯淡)

四十九、观猎

1、【巩固检测】1~

2、略

3、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6、“疾”字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

7、C(猎归)

8、B(有轻快和喜悦心情,无思归的迫切心情)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 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许允妇临事不惊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 收之。其妇出戒允曰: “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 “‘ 举尔所知’ 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 “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 “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 “无预诸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 “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 选自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 【注释】 ①虎贲(b ēn): 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 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 才流: 指才能品级。④才具: 才能,才干。⑤会止便止: 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练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 为称职与不( )

(2) 皆官得其人( ) (3) 举家号哭( ) (4) 寻还( ) (5) 早知尔耳( ) (6) 无预诸儿事。( ) 2. 选出“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 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本文) B. 句读之不知( 《师说》) C. 臣之乡人( 本文) 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E. 帝核问之( 本文) F. 顷之( 本文)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 第一段中许允最终获释的原因是什么? 二、李夫人不欲见帝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 “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 “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 “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①见帝。 上曰: “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 “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 “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 “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上传: 邹莉更新时间:2012-5-25 10:12:49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 (2009年山东潍坊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解析]朗读文言文时,主谓之间应该有适当停顿。在这个句子中,“落笔”是主语,“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两者之间应该停顿。 [参考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中考真题】 (2009年浙江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参考答案]d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得分评卷人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得分评卷人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得分评卷人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共5分)3826 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 ..(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

初三中考文言文模拟考试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本文选自西汉__ __(人名)编订的《___ __ 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明日 ..不如。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句看似平淡的交待,为下文邹忌的“三问”做了铺垫。 B、“朝服农冠,窥镜”—句中的“窥”字,暗示出邹忌很不自信,所以只敢偷偷照子。 C、邹忌妻子的回答,语气肯定,毫不怀疑,下文的“私我”与之相应。 D、“妻”、“妾”和“客”对邹忌的赞扬和邹忌见到徐公的切身感受形成反差,从而引 发了邹忌的思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甘戊使于齐,渡河。船人曰:“河水狭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骐骥騄駬①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函,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说苑杂言》,有删改) 注:①骐骥騄駬:指良马。②斤斧:刀斧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甘茂使.于齐( ) (2)说.千乘之君( )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如它们捕捉老鼠,还比不上小猫 B、假如它们捕捉老鼠,曾经比不过小猫 C、让它们捕捉老鼠,还比不上小猫 D、让它们捕捉老鼠,曾经比不过小猫 14、根据文章,甘茂剑齐国去的任务是 (摘录文中语句回答)(2分) 15、甘茂的一需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3分) (三)(8分) 9.(2分,每空1分)刘向战国策 10.(3分)第二天,徐公来访(或: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打量他, 自认为比不上徐公英俊(“漂亮”亦可)。(关键词:“明日”,“孰”。补出主语) 11.(3分)B (四)(12分) 12.(4分,各2分)(1)出使 (2)说服(游说、劝说) 13. C(3分) 14.(2分)为王者之说(“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亦可)。抄错1字扣1分,至多扣1分;

部编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①,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钁②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城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③,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④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节选自《李愬雪夜入蔡州》)【注释】①愬:李愬,带领部队夜袭的首领。②钁(jué):钁头,一种掘土农具,这里是挖的意思。③击柝者:打更的人。④元济:吴元济,叛军头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愬令惊之以混军声(使……惊惧) B. 使击柝如故(原来) C. 民争负薪刍助之(背) D. 进诚梯而下之(梯子)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相”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古汉语词典》“相”〈副〉的义项有:①互相;交互。②表示行为动作偏向一方。③递相;相继。 (5)李愬偷袭蔡州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请结合选文,分点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 【答案】(1)D (2)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李愬用囚车把元济押送到京都长安。 (4)“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写出了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极言气候之恶劣,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5)风雪之夜出兵;让鹅鸭惊叫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响;让“击柝者”照旧打更,瞒天过海。 【解析】【分析】(1)ABC解释正确。D 梯,名词作状语。 (2)这句话的意思是:(到)半夜,雪越下越大。走了七十里,到达蔡州城。根据题目限断两处的要求,这句话的断句方法是: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槛车:押运犯人的囚车。诣:到。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李愬用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一、文言实词、虚词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点是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包括: 1)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反”通“返”,“知”通“智”(通用)。如“蚤”通“早”,“直”通“值”(假借)。如:“莫”通“暮”,“益”通“谥”(古今字)。 2)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包括五种情况:1 2点为:今义小于古义, 3 4 5 6 复词,如“父兄”、“浅深”。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形成。词的本义是指该词的最初意义、基本意义,如“兵”是兵器,是兵士;“走”是跑。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有“河很深”、“深山”、“深耕”等。引申义为“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词的比喻义是指使用比喻释义,如“手足之情”、“乱扣帽子”。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在辨析常见的古今词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之处,认定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 (二)文言虚词 虚词的考点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常见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等。

要注意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盍、叵、旃。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在根据阅读材料中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在文中的用法”界定了范围,并表现为常见用法。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仔细判别、比较、推断,达到了解其用法的目的。 二、语法与翻译考点解析 (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文意。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上面例句中,名词“水”、“军”作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游泳”、“驻军”。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前出事表》)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善”和句②中的“亲”、“远”本来都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均为动词,分别解释为“交好”,“亲近”、“远离”。 3)名词作状语 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的“箕畚”意为“用箕畚”,句②中的“犬”意为“像狗一样”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怎么样”的意思。 如: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上面例句中,①中的“生”和“肉”意为“使……复生”和“使……长肉”,②中的“绿”意为“使……变绿”。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 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和“C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答案】(1)B (2)①(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②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3)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司农之菜;募民兴利

中考文言文各种题型解题技巧(1)

中考文言文各种题型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1.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名句默写、划分节奏、翻译句子。。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3.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 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5.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6.领会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7.领悟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8.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 第三部分:温馨提示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段、课外篇;考查 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整体把握,分析文章是最关键的。通过阅读,分析抓住文章的内容。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 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仅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才能开始做题目。 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课内外比较阅读;或课内一段,课外一篇单独考查。 第四部分:解题技巧 1.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正确答题。 2.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醒同学们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同学们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

初中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参考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一、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检测】一、略二、1、得到 2、(取得)胜利 3、兵器 4、离开 5、依靠用 6、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到助词“的”代词,代指“他” 7、所以因此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4、排比地利 5、对比论证 6、C 五、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战国儒家【实战演练】1、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D 3、C(施行仁政、得到民心者可以战胜不施仁政、失去民心者) 4、仁政 二、橘逾淮为枳 【巩固检测】一、1、将要 2、拜访、谒见 3、招致 4、出使让 5、用把凭借 6、请求请让我(做某事) 7、犯......罪坐着 8、做作为是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好 10、果实诚实 11、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奇怪,惊奇 12、进入收入深入 13、辱生病困苦不堪 14、什么(办法)什么为什么二、略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维护个人和祖国的尊严四、婴春秋辞令【实战演练】1、晏子春秋晏子 2、略 3、D(无可奈何) 4、要点:从容镇定机智善辩心胸宽广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 三、伤仲永 【巩固检测】一、1、我 2、返回 3、出生生长生存生命 4、器具,文具详细具有 5、要求谋求探求 6、奇怪,惊奇不同其他的,别的 7、写做做,这里指雕刻担任变成,成为 8、写作振作 9、看,观赏观察,考察景象 10、让派遣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众多众人 12、他的它的(指所写的诗歌)他的(指仲永的)这样 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二、略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不使学四、古文唐宋八大家【实战演练】1、宋王安石 2、略 3、D 4、惋惜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四、周处 【巩固检测】一、1、年轻强悍 2、侵害 3、实际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句末语气词云彩 10、劝说陈述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是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表示递进关系二、略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杀龙斩蛟寻访二陆凶强侠气勇于改过四、1、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2、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实战演练】1、刘义庆世说新语 2-略 3、C(陆机不在) 4、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 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故人名为谏果。 (2)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1)故/人/名为谏果。 (2)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解析】【分析】(1)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这句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们给它命名叫青果。故可知其停顿为:故/人/名为谏果。 (2)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橄榄叫做“青果”原因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这句话是: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结合此段的关键句和引用的内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渔人张九用橄榄治愈鳜鱼被棘的事例,该事例说明了橄榄的作用: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 故答案为:⑴故/人/名为谏果。 ⑵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⑶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有关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 ⑶本题考查分析引用材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全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分析引用这一材料的作用。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2018年上海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第一部分中考文言诗文阅读应对方略 二、诗文的默写演练一1--8 略演练二1--8 略 三、实词词义的把握演练三1、目光短浅2、原因,缘故3、借4、作为,当作 5、阴天 6、看见,看到 7、跟从,跟随8 、使活9、要求10、不同11、毛病 四、虚词作用的理解演练三D 演练四1、连词,表示顺接,可不译2、连词,表示前后两个句子相 承关系,可译为“就”、“于是” 3、连词,连接状语(修饰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 、4 连词,表示前后两 个词语的并列关系 五、句子的翻译演练三1、所以上天如果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经受饥饿,体肤消瘦,受到贫穷之苦,所以不顺,做事错乱。2、人常有错,然后才能改正演练四1、 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2、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3、对于莲花 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六、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演练二1、随园清2、刘开桐城3、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柳泉居士4、诗仙诗圣现实主义 七、课内古诗词理解演练二C 演练三1、C 2、可以参考本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中《天净 沙秋思》的“阅读指南” 八、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演练二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演练三(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2) 对肉食者了解,目光远大,有见识演练四乐亦无穷 九、课外文言文阅读演练二1、(1)推荐(2)懂得,了解2、D 3、太宗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关键是在位者要自己能够发现,而封伦却说“于今未有奇才” 、4对人才的发现(或使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演练三1、D 2、A 3 、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4、1 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2两强相斗,只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3 要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来自于底层;4 行为处事方法得当,就能事半功倍(任写两点)演练四1、(1)因此(所以)(2)认为(凭借)2、我们都丧失心中的宝,不如各自都拥有自己心中的宝3、1 子罕是 宋国的国相,宋人想要讨好他;2 因为宋人已经请匠人鉴定过了,这是真的宝玉4、廉洁自律,不贪图财 物演练五1、(1)让(令)(2)服(穿)2、C 3 、上行下效(或以身作则悬牛首卖马肉挂羊头卖狗肉等)演练六1、(1)先前,原先(刚才)(2)交换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意对即可)3、事例一: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待下人,这是一种美德事例二: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是对下属的 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演练七1、(1)才(2)因为2、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3、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 心 第二部分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一、陋室铭 一、1、说2、此指学问渊博的读书人3、此指没有学问的人4、什么5、著名名字名声6、身体形状表现形迹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代词,这些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二、 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三、1、山不在高四句惟吾德馨2、(1)苔痕上阶绿两句(2)谈笑有鸿 儒两句3、C 4、B 5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雅”的特征6、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四、1、唐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名灵青2、百姓司马迁百姓 二、爱莲说 一、1、更加2、什么3、多4、少鲜艳5、距离远深远疏远久远6、A 7、观赏启窗而观二、略三、 1、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D 4、见“阅读指南”第1 点 5、(1)使开头“可爱者甚蕃”有了着落,照应“予独爱莲”(2)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能做到品行高尚的人更少四、1、宋周敦颐说明事物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捕蛇者说 (少年中国说)2、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橘逾淮为枳 一、1、将要2、到去(见)3、招致4、出使让5、用原因把凭借6、请求请让我(做某事)7、犯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③心窃乐之________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3)【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4)【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答案】(1)靠近;情趣;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确实(果真;实在)(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3)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4)【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意”这里是情趣的意思;“乐”属于此类活用,这里是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诚”属于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真、实在”的意思。

2020-2021中考文言文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考试题型及解题技巧 考点归纳:中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点主要有四类:①文言文词语理解;②句子停顿划分;③句子翻译;④内容理解。 典型考法:课内单篇阅读、课内比较阅读、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外单篇阅读、课外比较阅读。 文言文答题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2017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 答案解析 一、【2017届中考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 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 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 ③学不可以已.④故.木受绳则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 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 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 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 (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 (2)C (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 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解析】 (1)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 味道的甘美.旨:甘美.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 勉励.③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④句意:所以木材 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困:所以,因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