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 1.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就属于这种类型。前者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后者主要为前者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种分工反映了双方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悬殊差距,因而在分工形式上呈垂直型或纵向型。

?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一般属于该类型。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所以它们之间通过世界市场建立的劳动关系一般呈水平型或横向型。

?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相结合的分工形式。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就一个发达国家而言,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也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我们把这样的国际分工形式称之为混合型国际分工。

? 4.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企业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 5.滞涨:是指在同一个生产时期里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物价暴涨并存的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怪现象”。是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

? 6.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具有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征。

?7.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它包括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关于企业制度的竞争系统;关于产品与要素流动和组织的交换系统;关于政府经济活动的财税控制系统;关于政府金融政策的货币调控系统;

关于维系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关于国际关系的对外交换系统。

?8.经济体制模式:是指一种经济体制运行的图式,它是抛开具体细节,提供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的抽象图式。

?9. 8.19事件:在苏联经济1990年出现负增长之后,1991年经济继续滑坡,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食品和消费品匮乏的大背景下,1991年8月19日,以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为首的8位领导人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声称“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陷入死胡同”,并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由叶利钦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肩负起祖国命运的责任,并决心采取措施,使国家和社会摆脱危机。此次事件对苏联的解体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10.休克疗法:是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

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改革方式,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改革方案。

?1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不进行干预,并通过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的国际贸易措施。

?1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国际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一系列措施。?13.贸易逆差:又称对外贸易出超。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个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出口商品的总值大于进口商品总值的差额,海关统计中称“出超”。它反映该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14.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相反。

?15.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是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动态变化。若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表明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

?16.南北贸易:是指经济发展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由于工业发达国家多分布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分布于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被称为南北贸易或垂直贸易。

?17.乌拉圭回合:是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八轮谈判,该轮谈判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故称乌拉圭回合。此次谈判历时7年多,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结束。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结束时的125个。这轮谈判使发达缔约方和发展中缔约方平均降低关税1/3,发达缔约方工业品平均关税水平降低3.6%左右;达成了包括40个协议和决定的最后文件,其中包括首次达成的农产品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最重要的协议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18.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承袭古典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历史传统,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范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并非排斥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控制、依法对企业进行监管。艘仪这种模式也称“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

?19.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于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20.倾销:是指出口国企业以低于正常价格在国外销售产品。这里的正常价格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出口国国内价格,二是指该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后者不容易确认,所以一般是指是否低于出口国的国内价格。就倾销的种类而言,主要有偶发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倾销的发生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该行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价格;其次是市场是分割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相互隔绝的;第三是出口国与进口国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2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是指西欧的德国、法国和瑞典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些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他们主张通过和平、民主的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倡导福利社会主义,试图在传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进行折中,既要实行私人资本统治和自由竞争,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追求经济效益,又要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扩大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所以该模式也被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22.贸易壁垒:为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障碍。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它们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间进行贸易战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市场也不同程度地加强了非关税保护措施。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次关税谈判,各国的关税率已经大为降低,关税壁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明显降低,而非关税壁垒因缺乏国际的有效监督,越来越被广泛采用,西方国家设置的非关税壁垒,是当前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23.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和诚恳奖励金。一国政府或同业工会或国际垄断组织,为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某种出口商品向出口商或生产者提供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待遇。具体的补贴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

出口补贴是一种古老的鼓励出口政策,从重商主义时期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24.看不见的手:是要求自由发展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学说。最早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这一学说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

场经济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增进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使个人在无意中为整个社会带来最大利益,使个人在无意中为整个社会带来最大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它是构件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要素。二、填空

? 1.世界经济是人们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体。? 2.国际分工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

? 3.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社会经济条件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4.世界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

? 5.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统一性、竞争性和扩展性。

? 6.世界市场的结构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7.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19世纪各种贸易组织形成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8.英国为了保住贸易大国的地位,1932年7月在渥太华召开的帝国会议上,制定了英国及大英帝国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相互提供优惠关税、对帝国以外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帝国特惠制”。

?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国际化总体特点是资本跨国流动的速度放缓、主要经济大国资本输出具有不平衡性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期

?10.国际协调机制是减少贸易摩擦,防止世界经济混乱和动荡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11.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基本上是有区域性经济协调组织和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构成的。?12.一国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都具有“溢出效应”和“传递效应”,所以一国的经济政策往往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

?13.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是荷兰,马克思将其称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14.荷兰于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它虽是商业公司,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特权。?1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占绝对优势地位,而是处于英、美、德、法四极统治下的世界。

?16.世界人力资源是指世界人口中,已经达到劳动年龄并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能力的人。?17.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大致经历了“多生多死、多生少死、少生少死”三个阶段,所以世界人口的高龄化也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

?18.世界的四大人口稠密区是指南亚次大陆、亚洲东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19.畜牧产品产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消费水平,进而决定该国或地区的营养水平。

?20.原油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能源和战略性物资,因其产销区域的集中和不对称,主要出口国家有沙特阿拉伯、独联体、伊朗、委内瑞拉、伊拉克尼日利亚、阿联酋等;主要进口国有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中国、加拿大等。

?2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内生产商品和服务能力的增长。衡量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或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

?2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23.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24.充分就业,就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按照他们愿意接受的工资条件找到工作。?25.财政政策是财政指出与财政收入政策的总称,它担负着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以满足一般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履行再分配职能,以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三大任务。

?26.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指定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和相应的经济政策。

?27.李嘉图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家间应该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28.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29.内部化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国际性的内部化行为来降低其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

?30.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

三、分析题

一、资料:

1、据世界银行1999年的统计表明,占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国家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

全球出口的82%和国外投资的68%,而收入最低的1/5国家只占每一项的1%。全世界最富裕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

问题:1.结合所给资料1、2,谈如何看待南北差距问题

分析题一答案要点

?本题答案请参见第二十九讲——南北差距和南南差距的拉大(教材P213-215)

?要点:

? 1.南北差距的概念

? 2.由资料1可知,从绝对财富数量上看,南北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3.从资料2的发展中国家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上看,南北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 4.从动态发展的角度上看,发展中国家的GDP 增长快于发达国家,目前之所以出现南北绝对差距或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势力雄厚、增长基数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影响其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数量。重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并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则而者相对差距的缩小终将导致绝对差距的缩小。? 5.总结。资料1与资料2之所以会得出相反的两种趋势,是说明资料1没有将所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而是仅指发展中国家最贫困的1/5。这两种相反的趋势也说明,比起南北差距的扩大,南南差距的扩大更加突出(以东亚为例做介绍)。所以解决南北差距,关键还在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外部环境只起次要作用。

分析题二

?资料:现有三个国家A、B、C。A国是鞋子的进口国,B、C都可以出口鞋子,B国的鞋子出口到岸价格为每双10美元,C国的鞋子出口到岸价格为每双12美元。根据A国的规定:凡是从区域一体化成员国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而从非一体化国家进口商品则征收40%的进口关税。

?问题:现假设A、C结成区域一体化联盟,B是非一体化成员。试分析形成区域一体化前后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贸易效应。

解题方法与要点:

价格

国鞋子在A国的售价

国出口鞋子价格

国出口鞋子价格

O M3 M1 M2 M4 数量

A国与C国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后的贸易效应分析

?在A、C没有形成区域一体化同盟之前,A国从B国进口鞋子的税后价格为14美元,而从C国进口鞋子的税后价格为16.8美元,由于A国鞋子价格低于B国鞋子的价格,A国会以10美元的价格从B国进口M1-M2数量的鞋子,并以14美元的价格在国内进行销售,此时,因C国鞋子价格高于B国,C国无法向A国出口鞋子,即实施区域一体化之前国际贸易的格局是A、B两国开展鞋子的国际贸易,而C国不能参与鞋子的国际贸易;当A、C两国形成区域一体化同盟之后,A 国从C国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即A国可以以12美元的价格进口C国的鞋子,并以12美元的价格在A国进行销售。而B国不属于一体化成员,不能享受免税待遇,虽然A国可以以10美元的价格进口,但它必须以14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这样,由于B国的鞋子市场价格高于C国,丧失了在A国的市场竞争力,不得不退出A国市场。即A、C两国结成一体化同盟之后,国际贸易格局是A、C两国进行国际贸易,而B国无法参与国际贸易。

?实施区域一体化之后,A国进口鞋子的市场价格比一体化之前便宜了2个美元,这不仅将原来从B国进口鞋子转移到从C国进口(贸易转移效应),还扩大了进口量,即进口量从原来的M1-M2扩大到M3-M4(贸易扩大效应)。一般来说,贸易转移与贸易扩大的数量取决于同盟外部价格与成员价格的差距的大小。价格水平差距越小,成员价格越接近外部非成员价格,贸易扩大的数量越大。但是区域一体化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贸易发生转移,如果B国的鞋子价格降低到8美元,加上40%的关税后,市场价格也仅有11.2美元,B国的鞋子仍然可以出口到A国,并将C国的鞋子挤出A国市场。

?综上分析可知,通过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可以扩大国际贸易数量,改变贸易流向。从生产者

角度来看,由于出口量的增加可以拉动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因进口品价格的下降,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剩余,而从中获得利益。

分析题三

A国是一个比较小的经济体,它的进出口贸易量不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请你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分析征收进口关税对该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答题要点:本题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家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解程度及运用能力。

分析方法:运用坐标图进行分析

征收关税后的价格

世界市场价格

O Q1 Q2 Q3 Q4 数量

A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为了分析的方便,现假设世界市场的价格为1,A国对进口产品征收100%的的关税,即进口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为2,国际贸易成本为零。

在A国对进口产品实施零关税时,国内生产者在1元的价格下进行生产,其总产量为OQ1,而此时的国内消费也在1元的价格下进行消费,总消费量为OQ4由于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OQ4>OQ1),所以A国需要从世界市场进口Q1Q4数量的商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当A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刺激了国内生产使国内产量增加,由原来的OQ1增加到OQ2,生产者剩余也增加了a部分的面积;相反,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量由税前的OQ4减少到OQ3,进口量也由Q1Q4减少到Q2Q3,由于政府征收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的面积,其中c部分转化为政府的收入,a部分转换为生产者剩余,该国实际社会福利净损失为b、d两部分的面积。即a+c-(a+b+c+d)=-(b+d)。

综上分析可知,一个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只会导致本国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四、论述题

?一、试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成因(教材P307-309)

?要点: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

接投资的增长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上看,抓哦有以下几个方面。

? 1.科技革命为国际直接投资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 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力量。

? 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二、试论跨国公司多其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要点:教材P333-334

? 1.对母国的影响

?1)正面——有利于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先获得国外的廉价资源、技术等

?2)负面——容易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

? 2.对东道国的影响

?1)正面

?2)负面

三、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那些机遇和挑战

?答案要点:参照教材P28-34、P420-422

? 1.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特征

? 2.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3.挑战:经济发展与转轨的双重压力;资源瓶颈压力

四、以日本为例试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答案要点:(教材P184-189)

所谓的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就是在吸收了崇尚竞争、追求效率、强调个人利益等西方市场经济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保留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本、同舟共济等东方文明的精神的市场经济范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划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利用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这种模式的代表性国家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是在保护私人企业制度、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政府通过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实行引导,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具体包括:1.政府指定经济计划(略);2.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略)综上所述,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即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同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但三者在追求的目标上和使用手段上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如都重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货,都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都重视依法行政,都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等。这类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发生于受儒教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8页精选文档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世界经济: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2、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3、产业结构“软化”: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4、产业空心化: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5、信息经济: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6、新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9、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 10、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世界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世界经济萌芽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西欧殖民者运用暴力或超经济强制等手段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 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C合资经营D.合作经营E.合作开发 10.跨国公司在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A.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B.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C.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D.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11.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 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 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 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 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 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保护贸易政策 D.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 11.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 B. 浮动汇率制度下 C. 任何汇率安排下 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12.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A.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C.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D.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萌芽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世界经济概论》选择判断1-6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垂直型国际分工 D.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 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B.劳动力短缺 C.经济发展加快 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 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E.合作开发 10.跨国公司在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A.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B.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C.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D.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11.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

南大网院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header header end container 课程作业 首页> 课程作业 作业名 称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 分100 通过分 数 60 起止时 间 2019-10-21 12:52:41至2019-10-21 13:27:29 学员姓名学员成 绩 100 标准题 总分100 标准题 得分 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拓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1)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2)市场规则的全球化(3)金融运作的全球化(4)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A、(1) ?B、(1)(2) ?C、(1)(2)(3) ?D、(1)(2)(3)(4)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就是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A、内涵式软化 ?B、外延式软化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还是国际驰名连锁店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是( )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反映。 ?A、国际分工 ?B、引进技术 ?C、经济全球化 ?D、劳动输出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内地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贴上美国的商标在全球销售。从某一个侧面看,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吻合的是( )。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学员答案:c

《世界经济概论》第1章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各自取决于哪些条件?2.简述1929—1933年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 4.试述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深层次矛盾? 思考题解答 1.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气候和地理位置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内市场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自然条件的差别虽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的条件:(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交通运输和通信业的发展,(4)世界货币的出现。 2.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简称大危机)。大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2)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日、意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3)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总之,为了尽快从1929—1933年大危机中摆脱出来,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和调节,而德、意、日则采取了法西斯统治。大危机致使国际金融领域混乱无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由此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进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其主要有如下表现如下:(1)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世界工业生产全面下跌。(2)全球贸易严重萎缩,国际金本位制瓦解。(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与美国、日本大发战争财促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形成鲜明对照,英国、法国、德国的综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期末试卷**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世界经济概论(公共选修)”课程期末试卷论述题(每题不少于400字。每题50分,共100分) 1、什么是知识经济,其内涵是什么?试述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阶段的历史 产物。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从经济本源角度考察,知识经济具有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主体、创造性脑力劳动是核心动力、智力资源是主要资源三个本质特征。 知识经济的定义及内涵:“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 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业经济,虽然也离 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知识经济内涵一般概括是,建立在知识及信息的生产和使用上的经济。生产,即创新生产,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重含义。而使用,即扩散。应用,是知识经济的第二重含义,经济的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材料和能源等。而引导、发挥并提高生产要素回报率的是以应用技术、基础科学为代表的知识。知识是经济增长状态中最活跃、最根本的生产动力和要素,是使报酬递增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知识为竞争核心的知识经济作为更高的经济形态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口 号和新动力。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并还将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改变

人类以往在社会经济中形成的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知识的创新、生产和扩散、应用必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拥有标准性、垂直型、等级性的工业社会理念将让位于多样、水平与网络的知识社会理念。知识经济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由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跃升。如果说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以制造工具为主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产业结构实现以农业为主体向以工业为主体的转变。那么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知识及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 2、试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 答: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的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的趋势,是一个牵动世界全局,影响长期发展,引发世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实际是经济国际一体化趋势进一步深化,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国际商战日趋激化,科技发展日益迅猛,区域集团化、企业国际化进一步加剧的现代经济大背景下,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转移时人为限制逐步消除的过程与状态。即经济资源愈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世界经济愈加相互融合,各国经济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愈加相互影响和制约。 试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主要有: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我们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和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而世界市场的分割首先是主权的分割。当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经济活动突破国界的限制,使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并且使国内市场进一步成为国际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时,需要“国际惯例”和一定范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一不定性选择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 垂直型国际分工 D 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 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 仰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 扩大了资本积累 C 增加了就业 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B 劳动力短缺 C 经济发展加快 D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 A 、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 、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 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 独资经营 B 国有经营 C 合资经营 D 合作经营 E 合作开发 10 跨国公司的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A)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B北美C东亚D地中海沿岸 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C)。 A 18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后3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3、(C)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 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D)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型工业化国家B经济转轨国家C欠发达国家D先进国家 5、特别提款权是(D)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世界银行B本国中央银行C国际金融公司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6、20世纪80年代以来(B)以成为国际经济直接投资中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A绿地投资B跨国并购C建立战略联盟D项目合作 7、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A) A东亚地区B拉美地区C中东地区D中东欧地区 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B) A总理事会B部长级会议C秘书处D货物贸易理事会 9、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是(A)它是由维纳首先引入的。 A关税同盟理论B大市场理论C交易费用理论D规模经济理论 10、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长度为7-11年的成为(D) A康德拉捷夫周期B库兹涅茨周期C基钦周期D朱格拉周期 11、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C)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欧盟自由贸易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2、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B)是政府主导经济模式。 A美国模式B日本模式C法国模式D德国模式 13、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D)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A美国模式B日本模式C法国模式D德国模式 14、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15、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蒂芬.海默创立了(A)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垄断优势B产品生命周期C市场内部化D国际生产折衷 16、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B)理论。 A雁形模式B产品生命周期C市场内部化D产品差异 17、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这种理论是(A)通货膨胀。 A结构性B混合型C需求拉起的D成本推动的 18、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安排中,采用最多的汇率安排是(A)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 1个正确选项,每题 1.5分,共 30分 1.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 A. 中东模式 B. 雁形模式 C. 东亚模式 D. 拉美模式 2.波兰、匈牙利分别是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两种转轨战略的典型,它们的不同特点主要有 ( 。 A.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 B. 价格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C. 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 D. 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 .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 .扩大了资本积累

C .增加了就业 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 A .保护本国的市场 C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 .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 .积累资本或资金 6. GATT 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 A .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 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 30年的探索,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具体表现在 ( 。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2.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 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岀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 条件的工业 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 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5.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 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6.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 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 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变化,贸易依存度是判断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 指标 7. 重商主义::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产生于16 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岀,增加金银输入。早期重商主 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论 8. 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超国家性质的,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机构。 二、简答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内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内容:20世纪末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来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现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特点:这次科技革命涉及领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既在自然科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又在生产技术上有全面的创新,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 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了全盘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达到新的水平 影响:1、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世界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得到提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科技革命使先进国家普遍获益。产业内部分工得到发展规模经济收益十分明显3、科技革命使产品日益复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学期学业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每题1分,共20分 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 B.北美 C.东亚 D.地中海沿岸 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后30年 D.20世纪50年代 3.(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跨国公司 D.各国消费者

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 B.经济转轨国家 C.欠发达国家 D.先进国家 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活动主体多 B.国民价值增值机制 C.经济调控手段差异 D.经济边界长 6.国际贸易流向中的主要部分是(。 A.南北贸易 B.东西方贸易 C.北北贸易 D.南南贸易 7.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贸易,可以解释的主要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产业贸易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 B.品牌 C.资本 D.专利 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 A.海默 B.卡森 C.邓宁 D.斯蒂芬斯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从地区分类看,主要发生在(之间。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新兴市场经济体 D.转轨国家

世界经济概论试习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 B.非政府组织 C.跨国公司 D.各国消费者 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 B.经济转轨国家 C.欠发达国家 D.先进国家 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B.要素禀赋理论 C.产业内贸易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 B.品牌 C.资本 D.专利 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 11.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A.东亚地区 B.拉美地区 C.中东地区

D.中东欧地区 12.通过贸易壁垒扶持本国弱小工业的成长,提高其竞争力以使之最终能与先进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是(的核心内容。 A.比较成本理论 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C.利率互换 D.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15.下列国际经济组织中,不属于联合国系统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贸发会议 16.关贸总协定推动的八轮多边关税减让谈判中,议题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进程最难、成果最多的一轮是(。 A.肯尼迪回合 C.交易费用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19.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目标是要建立(。 A.关税同盟

世界经济概论B卷参考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2018 — 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一、判断题 对对错错错对错对对错 二、单项选择题 ACABD ADBDC 三、多项选择题 1-5 ABC、ABC、AB、、ABCD、 6-10 AB、ABC、ABC、ABCD、ABCD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要求:答出要点并做简要解释) 1.答: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连接起来的纽带;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国别经济;全球性问题2.答:A、以全球化为主要特征 B、科学技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C、总量发展与不平衡发展并存 D、全球化与区域化集团化并存 E、面临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严峻挑战 3.答:A、世界统一的在生产周期运动规律仍然起作用,但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并不明显 B、危机持续时间较短,生产下降幅度较小,对世界经济打击程度也相对较轻 C、停滞膨胀成为各国普遍现象 D、周期危机与结构性危机综合在一起 4.答: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 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5.答:在短期内,主要依靠宏观经济调节,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 通货紧缩的长期治理则依靠结构的调整,必须逐步淘汰过剩、低效的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大对技术装备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五、论述题 1、(1)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 旧的金融基本被取缔或规避,而适应金融自由化的新的管制法规却迟迟没有出台,以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出现了一种近乎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追逐最大利润的倾向 (2)当代金融监管 第一,银行的风险不断加大,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第二‘银行间不公平竞争日趋严重。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巴塞尔协议》 2、(一)中国经济的前景非常看好 (1)中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大国的特点决定其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从而避免世界经济下滑产生的不利影响 (3)政府对宏观调控日益成熟(4)外资流入不短扩大 (5)世界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6)加入WTO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 (二)中国发展的主要挑战现实存在 (三)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南京大学2017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98 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拓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1)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2)市场规则的全球化(3)金融运作的全球化(4)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A、(1) ?B、(1)(2) ?C、(1)(2)(3) ?D、(1)(2)(3)(4)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98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还是国际驰名连锁店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是( )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反映。 ?A、国际分工 ?B、引进技术 ?C、经济全球化 ?D、劳动输出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98 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内地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贴上美国的商标在全球销售。从某一个侧面看,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吻合的是( )。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98 产业结构重心转移发生在两个层次上:产业部门内部重心的转移和产业部门之间结构重心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软化也体现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中()发生在产业之间。?A、内涵式软化 ?B、外延式软化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1.9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 ?A、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结果 ?B、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 ?C、市场经济不断扩大的结果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5题) 1. 关税同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结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保护下,在内部市场上排除非成员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例如东非共同市场和70年代初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2. 国际金本位制 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是最终清偿手段,充当国际货币.币值比较稳定 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它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它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实际汇率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幅度不会起讨平价加减黄金的运输成本。汇率制度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4. 出口导向型战略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为外向型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一国(地区)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利用扩大出口来积累资金,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整体或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 5.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经过测算表明,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这意味着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恰恰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6.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百度结果)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为理论依据,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企业高风险、高利润;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②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③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④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 7. TPP (百度结果) tpp 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