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小技巧

一、代入法

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

C 在

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t s 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巧解】联立2x y =与2+=x y 得2,1=-=B A x x ,则AB 中点)2

5

,21(

Q , 设线段PQ 的中点M 坐标为),(y x ,则2

25,221t y s x +=+=, 即25

2,212-=-=y t x s ,又点P 在曲线C 上,

∴2)212(252-=-x y 化简可得8

11

2+-=x x y ,又点P 是L 上的任一

点,

且不与点A 和点B 重合,则22121<-

<-x ,即45

41<<-x ,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8112+-=x x y (4

5

41<<-x ).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 作双曲线12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

定点M )0,(1

m 。

过点A 作直线0=-y x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已知得到120y y ≠,且22111x y -=,

22

221x y -=,

(1)垂线AN 的方程为:11y y x x -=-+, 由110y y x x x y -=-+??-=?得垂足1111(,)22x y x y

N ++,设重心(,)G x y

所以111111

11()321(0)32x y x x m x y y y +?=++???

+?=++??

解得113934

1934

x y m x y x m y ?

--?=????-+?=??

由22111x y -= 可得11(33)(33)2x y x y m m

--+-=

即2212()39

x y m --=为重心G 所在曲线方程

巧练一:(2005年,江西卷)如图,设抛物线2:x y C =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直线02:=--y x l 上运动,过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 、B 两点.,求△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巧练二:(2006年,全国I 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以)3,0(1-F 和)3,0(2F 为焦点、离心率为

2

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

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OB OA O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二、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绝大大部分选择题的解答用的是此法。但解题时也要“盯住选项特点”灵活做题,一边计算,一边对选项进行分析、验证,或在选项中取值带入题设计算,验证、筛选而迅速确定答案。

【例1】(2009年高考全国II

卷)已知双曲线)

0,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若

4=,则

C 的离心率为( )

(A )5

6

(B )5

7

(C )5

8

(D )5

9 【巧解】设),(11y x A ,),(22y x B ,)

0,(c F ,由4=,得

),(4),(2211y c x y x c -=--

∴214y y -=,设过F 点斜率为3的直线方程为c y x +=

3,

由?????

=--+=0

3

222222b a y a x b c y x 消去x 得:032)3(422

22=++-b y c b y a b , ∴???????-=--=+224212222133)3(36a b b y y a b c b y y , 将 2

14y y -=代入得???

????-=---=-22

4222222334)3(363a b b y a b c b y 化简得

???

????--

=-=)3(43)3(32224

222222a b b y a b c

b y

,∴)

3(43)3(34224

22224a b b a b c b --

=-,

化简得:)3(9)3(916222222a c a b a c +-=-=,∴223625a c =,25

362=

e ,

即5

6=e 。

故本题选(A ) 【例2】(2008年,四川卷)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

(x f 满足

13)2()(=+?x f x f ,若

2)1(=f ,则=)99(f ( )

(A )13

(B )2

(C )

2

13 (D )

13

2 【巧解】∵)

(13

)2(x f x f =

+,∴)()

(1313)2(13)4(x f x f x f x f ==+=

+ ∴函数

)

(x f 为周期函数,且

4

=T ,∴

2

13

)1(13)3()3244()99(==

=+?=f f f f 故选(C )

巧练一:(2008年,湖北卷)若),1()2ln(2

1)(2

+∞-++-=在x b x x f 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

D .)1,(--∞

巧练二:(2008年,湖南卷)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 1=1,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

A .π22

B .π2

C .

2

D .

4

三、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选择题的命题侧重于对圆锥曲线径、准线、离心定义的考查,凡题目中涉及焦半径、通率及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等问题,用圆锥曲线的第一和第二定义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例1】(2009年高考福建卷,理13)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

点F 作倾斜角为45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长为8,则=p .

【巧解】依题意直线AB 的方程为2

p x y -

=,由?????

=-=px

y p x y 222

消去y 得: 04

32

2

=+-p px x ,设),(11y x A ,),(22y x B ,∴p x x 321=+,根据抛物线

的定义。

2||2p x BF +

=,2

||1p

x AF +=,∴84||21==++=p p x x AB ,∴2=p , 故本题应填2。

【例2】(2008年,山东卷,理10)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

13

5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 若曲线C 2上的点到椭圆C 1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C 2的标准方程为( ) (A )13422

22=-y x

(B )151322

22=-y x

(C )14

322

22=-y x

(D )112

1322

22=-y x

【巧解】由题意椭圆的半焦距为5=c ,双曲线2C 上的点P 满足

|,|8||||||2121F F PF PF <=-

∴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5=c ,4=a ,

∴3=b ,故双曲线方程为13

422

22=-y x ,∴选(A )

巧练一:(2008

年,陕西卷)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左、右

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1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 点,若MF 2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6

B .3

C .2

D .

3

3

巧练二:(2008年,辽宁卷)已知点P 是抛物线x y 22=上的一个

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

2

17

(B )3 (C )5 (D )2

9

四、向量坐标法

向量坐标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坐标化,把长度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坐标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易于解决,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数学本质。在解题实践中若能做到多用、巧用和活用,则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自己的解题智慧,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2008年,广东卷)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BD =b ,则AF =( )

A .41a +21b

B .32a +31b

C .21a +41b

D .

1a +2b

【巧解】如图所示,选取边长为2

的正方形则)0,2(B ,)2,2(C ,)2,0(D ,)1,1(O ,)2

3

,21(E ,

∴直线AE 的方程为x y 3=,联立???==2

3y x y 得)2,32

(F

)

2,3

2

(=,设

y x +=,则

)22,22()2,2()2,2(y x y x y x +-=-+=

∴?????=+=

-2

223222y x y x 解之得32=x ,31=y ,∴b a BD AC AF 31323132+=+=,故本题选B

【例2】已知点O 为ABC ?内一点,且=++OC OB OA 320,则AOB ?、

AOC ?、BO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 A .9:4:1 B .1:4:9 C .3:2:1 D .1:2:3

【巧解】不妨设ABC ?为等腰三角形,090=∠B

3==BC AB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0(B )3,0(A ,)0,3(C ,设),(y x O ,

∵=++OC OB OA 320,即(),3(3),(2)3,(=--+--+--y x y x y x ∴??

?==3

696y x 解之得23

=

x ,21

=y ,即)2

1

,23(

O ,又直线AC 的方程为

3=-+y x ,则点

O

到直线

AC

的距离

2211|

32123|2

2=+-+=h ,∵2

3||=AC ,因此

49

||||21=?=

?x AB S AOB ,

4

3

||||21=?=

?y BC S BOC ,

2

3

||21=?=

?h AC S AOC ,故选C

巧练一:(2008年,湖南卷)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2,2EA CE BD DC ==BC CF BE AD FB AF 与则++=,2( )

A .反向平行

B .同向平行

C .互相垂直

D .既不平行也不

垂直

巧练二:设O 是ABC ?内部一点,且OB OC OA 2-=+,则A

O B ?与AOC ?面积之比是 .

五、查字典法

查字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用类似“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数字排列问题中数字比较大小的问题,避免了用分类讨论法时容易犯的重复和遗漏的错误,给人以“神来之法”的味道。利用“查字典法”解决数字比较大小的排列问题的思路是“按位逐步讨论法”(从最高位到个位),查首位时只考虑首位应满足题目条件的情况;查前“2”位时只考虑前“2”位中第“2”个数应满足条件的情况;依次逐步讨论,但解题中既要注意数字不能重复,又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如奇、偶问题,3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0的特性等等。以免考虑不全而出错。

【例1】(2007年,四川卷)用数字0,1,2,3,4,5可以组成没

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

(A )288个 (B )240个 (C )144个

(D )126个

【巧解】本题只需查首位,可分3种情况,① 个位为0,即

????型,首位是2,3,4,5中的任一个,此时个数为3

414A A ;

②个位为2,即2????, 此种情况考虑到万位上不为0,则万

位上只能排3,4,5,所以个数为3413A A ;

③个位为4, 4

????型,此种特点考虑到万位上不为0,则万位上只能排2,3,

5,所以个数为3413A A ;故共有240234133414=+A A A A 个。故选(B )

【例2】(2004年全国II 卷)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

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共有( )

A .56个

B .57个

C .58个

D .60个

【巧解】(1)查首位:只考虑首位大于2小于4的数,仅有1种

情况:即????3型,此特点只需其它数进行全排列即可。有44A 种,

(2)查前2位:只考虑前“2”位中比3既大又小的数,有4种情况:

???24,???25,???41,???42型,而每种情况均有3

3A 种满足

条件,故共有334A 种。

(3)查前3位:只考虑前“3”位中既比1大又小于5的数,有4种情况:

??234,??235,??431,??432型,而每种情况均有22A 种满足条

件,故共有224A 种。

(3)查前4位:只考虑前“4”位中既比4大又小于2的数,此

种情况只有

23154和43512两种情况满足条件。故共有58244223344=+++A A A 个,故选C

巧练一:用数字5,4,3,2,1,0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不大于4310的四位偶数共有( )

A .110种

B .109种

C .108种

D .107种

巧练二:(2007年,四川卷)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

数字,并且比20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 )

(A )48个 (B )36个 (C )24个 (D )18个

六、挡板模型法

挡板模型法是在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问题中,对一些不易理解且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当元素相同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挡板模型巧妙解决,否则,如果分类讨论,往往费时费力,同时也难以解决问题。

【例1】体育老师把9个相同的足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

箱中,要求每个箱子放球的个数不少于其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 )

A .8种

B .10种

C .12种

D .16种

【巧解】先在2号盒子里放1个小球,在3号盒子里放2个小球,余下的6个小球排成一排为:OOOOOO ,只需在6个小球的5个空位之间插入2块挡板,如:OO OO OO ||,每一种插法对应着一种放法,故共有不同的放法为1025=C 种. 故选B

【例2】两个实数集{}1250,,,A a a a = ,{}1225,,B b b b = ,若从A 到B

的映射

f

使得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象,且

()()(

)1250f a f a f a

≥≥ ,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个

A .2450A

B .24

49C

C .25

50C

D .25

49A

【巧解】不妨设B A 和两个集合中的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将集合

A 的

50个数视为50个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排为:

OO OOOOOOO ,然后在50个小球的49个空位中插入24块木板,每一种插法对应着一种满足条件()()()1250f a f a f a ≥≥≥ 对应方法,故共有不同映

射共有24

49C 种. 故选 B

巧练一:两个实数集合A={a 1, a 2, a 3,…, a 15}与B={b 1, b 2, b 3,…, b 10},若从A 到B 的是映射f 使B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且f (a 1)≤

f (a 2) ≤…≤f (a 10)

( )

A .5

10C 个

B .49

C 个

C .1015个

D .10

15105A ?

巧练二:10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在标有1、2、3、4号的四个不同盒子里,使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有( )种 A .24

B .84

C .120

D .96

七、等差中项法

等差中项法是根据题目的题设条件(或隐含)的特征,联想到等差数列中的等差中项,构造等差中项,从而可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从而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例1】(2008年,浙江卷)已知2,0,0=+≥≥b a b a 且,则( )

(A )2

1

≤ab

(B )2

1≥ab

(C )222≥+b a

(D )

322≤+b a

【巧解】根据2=+b a 特征,可得b a ,1,成等差数列,

1为a 与b 的等差中项。可设

x a -=1,x b +=1,其中11≤≤-x ;则21x ab -=,22222x b a +=+,

又102≤≤x ,故10≤≤ab ,4222≤+≤b a ,由选项知应选(C ) 【例2】(2008年,重庆卷)已知函数31++-=x x y 的最大值为

M ,最小值为m ,则m M

的值为( )

(A )14

(B )12

(C (D

【巧解】由31++-=x x y 可得,2

y

为x -1与3+x 的等差中项,

t y x +=

-21,t y x -=+23,其中2

||y

t ≤,

则431)2()2(22=++-=-++x x t y t y ,即4

222

y t -

=,又2

||y

t ≤,则

4

022y t ≤

≤,故4

4202

2y y ≤

-≤,解之得222≤≤y ,即22=M ,

2=m

∴2

22

22==M

m ,故选(C )

巧练:(2008年,江苏卷)xz

y z y x R z y x 2

,

032*,,,=+-∈的最小

值 .

八、逆向化法

逆向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 四个选项以及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是解题重要的信息。 逆向化策略是

把四个选项作为首先考虑的信息,解题时,要“盯住选项”,着重通过对选项的分析,考查,验证,推断进行否定或肯定,或者根据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和筛选,找到所要选择的,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例1】(2008年,湖北卷)函数)4323ln(1

)(22+--++-=x x x x x

x f 的

定义域为( ) A .),2[]4,(+∞--∞ B .)1,0()0,4( -

C .]1,0()0,4[ -

D .)1,0()0,4[ -

【巧解】观察四个选项取端点值代入计算即可,取1=x ,出现函数的真数为0,不满足,排含有1的答案C ,取4-=x 代入计算解析式有意义,排不含有4-的答案B ,取2=x 出现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负,不满足,排含有2的答案A ,故选D

评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只需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凡是考查具体函数的定义域问题都可用特值法代入验证快速确定选项。 【例2】(2008

年,江西卷)已知函数

mx x g x m mx x f =+--=)(,1)4(22)(2,

若对于任一实数)(,x f x 与)(x g 的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0,8)

C .(2,8)

D .(∞-,0)

【巧解】观察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答案不含2,那么就取2=m 代入

验证是否符合题意即可,

取2=m ,则有 22)12(144)(-=+-=x x x x f ,这个二次函数的函数值

0)(>x f

R x ∈且21≠

x 恒成立,现只需考虑x x g 2)(=当2

1=x 时函数值是否为

正数即可。这显然

为正数。故2=m 符合题意,排除不含2=m 的选项A 、C 、D 。所

以选B

巧练一:(2007年,湖北卷)函数1

21

2-+=x x y (x <0)的反函数是(

A.1

1log 2-+=x x y (x <-1)

B. 1

1

log 2

-+=x x y (x >1)

C.1

1log 2+-=x x y (x <-1)

D.

1

1

log 2

+-=x x y (x >1) 巧练二:(2004年,重庆卷)不等式2

21

x x +>+的解集是( )

A .(1,0)(1,)-+∞

B .(,1)(0,1)-∞-

C .(1,0)(0,1)-

D .(,1)(1,)-∞-+∞

九、极限化法

极限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有一些任意选取或者变化的元素,我们对这些元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它们的极限情况或者极端位臵,并进行估算,以此来判断选择的结果.这种通过动态变化,或对极端取值来解选择题的方法是一种极限化法.

【例1】正三棱锥BCD A -中,E 在棱AB 上,F 在棱CD 上,使

λ==FD

CF

EB AE )0(>λ, 设α为异面直线EF 与AC 所成的角,β为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则βα+的值是 ( )

A .

6

π B .4

π

C .3

π

D .2

π

【巧解】当0→λ时,A E →,且C F →,从而AC EF →。因为

BD AC ⊥,排除选择支C B A ,,故选

D (或+∞→λ时的情况,同样

可排除C B A ,,),所以选D

【例2】若3

223

2(),,log 3x

a b x c x ===,当x >1

时,,,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c <<

B .c a b <<

C .c b a <<

D .a c b <<

【巧解】当0→x 时,3

2

→a ,1→b ,0→c ,故c a b <<,所以选B 巧练一:若x x x sin 32,2

0与则π

<<的大小关系

( )

A .x x sin 32>

B .x x sin 32<

C .x x sin 32=

D .与x 的取值有关

巧练二:对于任意的锐角βα,,下列不等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βαβαsin sin )sin(+>+ (B )βαβαcos cos )sin(+>+ (C )βαβαsin sin )cos(+>+ (D )

βαβαcos cos )cos(+<+

十、整体化法

整体化法是在解选择题时,有时并不需要把题目精解出来,而是从题目的整体去观察,分析和把握,通过整体反映的性质或者对整体情况的估算,确定具体问题的结果,例如,对函数问题,有时只需要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而不一定关心它的解析示式,对函数图象,有时可以从它的整体变化趋势去观察,而不一定思考具体的对应关系,或者对4个选项进行比较以得出结论,或者从整体,从全局进行估算,而忽略具体的细节等等,都可以缩短解题过程,这是一种从整体出发进行解题的方法.

【例1】已知θ是锐角,那么下列各值中,θθcos sin +可能取到的值是( )

A .

4

3 B .3

4

C .3

5

D .2

1

【巧解】∵)4sin(2cos sin π

θθθ+

=

+,又θ

是锐角,∴2

θ<<

4

34

4ππ

θπ

<

+

<,∴

1)4

sin(22≤+<π

θ,即2)4sin(21≤+<πθ,故选

B

【例2】(2002年,全国卷)据2002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3%.”如果“十〃五”期间(2001-2005年)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此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到“十〃五”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A )115000亿元 (B)120000亿元 (C) 127000亿元 (D)135000亿元 【巧解】 注意到已知条件给出的数据非常精确,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精确到亿元,而四个选项提供的数据都是近似值, 精确到千亿元,即后三位都是0,因此,可以从整体上看问题,忽略一些局部的细节.

把95933亿元近似地视为96000亿元,又把20.073近似地视为0.005,这样一来,就有

()()

4

29593317.3%96000140.07360.073?+≈+?+?

96000(10.29260.005)126

≈?++?=≈

巧练一: 如图所示为三角函数)sin(?ω+=x A y ,()0,2

||>

?的图

象的一部分,则此函数的周期T 可能是(

A . π4

B .π2

C .π

D .

8

11π

巧练二:(全国卷)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2,

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2

9 (B )5

(C )6 (D )2

15

十一、参数法

在解题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个或几个新变量代替原式中的某些量,使得原式中仅含有这些新变量,以此作为媒介,在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对新变量求出结果,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参数法。 【例1】(2008

年,安徽卷)设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

过点M ,

且左焦点为1(F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过点(4,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两不同点,A 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Q ,满足AP QB AQ PB

?=?

,证明:点Q 总在某定直

线上。

【巧解】(1)由题意:2222222

21

1c a b c a b ?=?

?+=???=-?

,解得224,2a b ==,所求椭圆方

程为

22

142

x y += (2) 由

AP QB AQ PB

?=?

=

设点Q 、A 、B 的

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x y 。由题设知

,,,AP PB AQ QB

均不为

零,记AP AQ

PB QB

λ== ,则0λ>且1λ≠,又

A ,P ,

B ,Q 四点共线,

从而,AP PB AQ QB λλ=-= ,

于是

1241x x λλ

-=

-, 1211y y λλ

-=

-, 121x x x λλ

+=

+,

121y y y λλ

+=

+

从而

222

12241x x x λλ-=-, ①

222

122

1y y y λλ-=-, ② 又点A 、B 在椭圆C 上,即

221124,x y += ③ 22

2224,x y += ④

①+②2?并结合③,④得424x y +=,即点(,)Q x y 总在定直线

220x y +-=上。

【例2】(2004

年,辽宁卷)设椭圆方程为14

2

2

=+y x ,过点

M (0,

1)的直线l 交椭圆于点A 、B ,O 是坐标原点,点P 满足

)(2

1

+=

,点N 的坐标为)2

1

,21(

,当l 绕点M 旋转时,求动

点P 的轨迹方程;

【巧解】直线l 过点M (0,1)设其斜率为k ,则l 的方程为.1+=kx y

记),(11y x A 、),,(22y x B 由题设可得点A 、B 的坐标),(11y x 、

),(22y x 是方程组

??

???=++=14122y

x kx y 的解.

将①代入②并化简得,032)4(22=-++kx x k ,所以

??????

?+=++-=+.48,42221221k y y k

k x x 于是 ).44

,4()2,2()(212

22121k k k y y x x OB OA OP ++-=++=+=

设点P 的坐标为),,(y x 则

① ②

???

???

?+=+-=.44,422k y k

k x 消去参数k 得0422=-+y y x ③

当k 不存在时,A 、B 中点为坐标原点(0,0),也满足

方程③,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0422=-+y y x 巧练一:(2008年,全国I 卷)直线1=+b

y

a x 通过点)sin ,(cos ααM ,则有 ( )

A .122≤+b a

B . 122≥+b a

C .

11

12

2≥+b a

D .

11122≤+b

a 巧练二: 如图,已知直线l 与抛物线y x 42=相切于点P (2,1),

且与x 轴交于点A ,O 为坐标原点,定点B 的坐标为(2,0). (I )若动点M 满足0||2=+?AM BM AB ,求点M 的轨迹C ; (II )若过点B 的直线l ′(斜率不等于零)与(I )中的轨

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E 在B 、F 之间),试求△OBE 与△OBF 面积之比的取值范围.

十二、交轨法

如果所求轨迹是两条动曲线(包括直线)的交点所得,其一般方法是恰当地引进一个参数,写出两条动曲线的方程,消去参数,即得所求的轨迹方程,所以交轨法是参数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例1】已知椭圆

C :12222

=+b

y a x 36)0(的离心率为>>b a ,短轴一个端点

到右焦点F 的距离为3.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经过椭圆的焦点F 交椭圆C 交于A 、B 两点,

分别过A 、B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求两条切线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巧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依题意3c a a ?=

???=?

解之得2=c

1b ∴=,∴所求椭圆方程为2

213

x y +=.

(Ⅱ)由(I )知)0,2(F ,设),(11y x A ,),(22y x B ,),(00y x P ,对椭圆

2

213

x y += 求导:

0232='+y y x ,即y

x y 3-=',则过A 点的切线方程PA 为

)(311

1

1x x y x y y --

=- 整理得3311=+y y x x ① 同理过B 点的切线

方程PB 为3322=+y y x x ②,又),(00y x P 在两切线PA 、PB 上,∴

330101=+y y x x

330202=+y y x x ,因此,),(11y x A ,),(22y x B 两点在均在直线

3300=+y y x x 上,

高中数学必修一求函数解析式解题方法大全及配套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一求函数解析式解题 方法大全及配套练习 一、 定义法: 根据函数的定义求解析式用定义法。 【例1】设23)1(2 +-=+x x x f ,求)(x f . 2]1)1[(3]1)1[(23)1(22+-+--+=+-=+x x x x x f =6)1(5)1(2 ++-+x x 65)(2+-=∴x x x f 【例2】设2 1 )]([++= x x x f f ,求)(x f . 解:设x x x x x x f f ++=+++=++=11111 11 21)]([ x x f += ∴11)( 【例3】设3 3 22 1)1(,1)1(x x x x g x x x x f +=++ =+,求)]([x g f . 解:2)(2)1 (1)1(2222-=∴-+=+=+ x x f x x x x x x f 又x x x g x x x x x x x x g 3)()1(3)1(1)1(3333-=∴+-+=+=+ 故2962)3()]([2 4 6 2 3 -+-=--=x x x x x x g f 【例4】设)(sin ,17cos )(cos x f x x f 求=. 解:)2 ( 17cos )]2 [cos()(sin x x f x f -=-=π π x x x 17sin )172 cos()1728cos(=-=-+ =π π π.

二、 待定系数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 已知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可设其解析式的形式,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 它适用于已知所求函数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例函数等)及函数的某些特征求其解析式的题目。其方法:已知所求函数类型,可预先设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系数。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解析】设b ax x f +=)( )0(≠a ,则 b ab x a b b ax a b x af x f f ++=++=+=2)()()]([ ∴???=+=342b ab a ∴????? ?=-===32 1 2b a b a 或 32)(12)(+-=+=∴x x f x x f 或 【例2】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0)=0,f (x+1)= f (x )+2x+8,求f (x )的解析式. 解:设二次函数f (x )= ax 2+bx+c ,则 f (0)= c= 0 ① f (x+1)= a 2 )1(+x +b (x+1)= ax 2+(2a+b )x+a+b ② 由f (x+1)= f (x )+2x+8 与①、② 得 ?? ?=++=+8 2 2b a b b a 解得 ?? ?==. 7, 1b a 故f (x )= x 2+7x. 【例3】已知1392)2(2 +-=-x x x f ,求)(x f . 解:显然,)(x f 是一个一元二次函数。设)0()(2 ≠++=a c bx ax x f 则c x b x a x f +-+-=-)2()2()2(2 )24()4(2c b a x a b ax +-+-+= 又1392)2(2 +-=-x x x f 比较系数得:?????=+--=-=1324942c b a a b a 解得:?? ???=-==312c b a 32)(2 +-=∴x x x f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在新课改之后,要求高中生不仅要学会灵活运用学科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身兴趣的知识点,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锻炼。高中线性变换虽然作为选修章节,但是其所蕴含的内容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关键点,掌握线性变换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提前了解和学习了大学所要接触的高等数学知识模块,即矩阵问题。因此,笔者立足于高中选修的重要知识点——线性变换,先阐述其概念及性质,然后来探究如何巧妙解决高中数学中线性变换的难题,从而为初等数学过渡到高等数学做提前的准备。 标签:数学线性变换解题技巧 一、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概述 1.线性变换的概念 线性变换一般是指,在构建的xOy坐标系内,存在至少一个点或多个点的集合A与另一个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点的集合B两者之间按照一定规则可以相互变换,且不同的点与所转变后的点不相同,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形如进行几何变换,这就叫做线性变换。 2.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 线性变换具有三个基本性质,第一个性质是任何向量乘于零都为零,数学表达式为:T(0)=0;第二个性质是任何向量乘于任何一个负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相乘的负数,数学表达式为:T(-a)=-T(a);第三个性质是线性变换满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即,其中A是一般矩阵,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的两个向量,是任意实数。 二、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1.数形结合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平面区域A={(x,y)|x + y≤1,且x≥0,y≥0},求平面区域B={(x + y,x - y)|(x,y)∈A}的面積。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线性变换结合不等式的应用难点,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分析题干信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列出平面区域A的不等式条件。由于本题平面区域B存在与平面区域A相重合的未知数,因此要假设两个新的未知数替代B的条件,再将新的未知数条件代入A中就能很快确定B的向量表示,最后快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平面区域B的图形就能的出其面积的大小。 设:未知数u=x+y,v=x-y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归纳

高中数学破题技巧 主讲人:徐德桦(绍兴一中) 一、列举法 【方法阐释】列举法就是通过枚举集合中所有的元素,然后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进行求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集的有关运算以及集合类型的新定义运算问题,也适用于一些集合元素比较少而且类型比较单一类型的题目,如排列组合等等。 【典型实例】 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z|z=a/b,a∈P,b∈Q},若P={-1,0,1},Q={-2,2},则集合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二、定义法 【方法阐释】利用定义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方法就是最基本的、最常规的方法(回忆一下这些条件的判断方法),一般拿到陌生的题目或者一些新定义类型的题目都需要从定义和性质出发寻找突破口。 【典型实例】 “(m-1)(a-1)>0”是“logam>0”的()(logam 意思就是以a为底m的对数)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特殊函数法

【方法阐释】对于一些小题目(譬如,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不需要详细的过程和步骤,只要有一种预感和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可以尝试地使用一些特定的函数或者说特殊值。给定函数f(x)具备的一些性质来研究它另外的一些性质。对于能看出来是定值的题目一般也宜用特殊值法。 【典型实例】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关于(2,0)对称,且在[2,+无穷)上单调递增,如果x1+x2>4,且(x1-2)(x2-2)<0,则f(x1)+f(x2)与0的大小关系是() A.f(x1)+f(x2)>0 B.f(x1)+f(x2)=0 C.f(x1)+f(x2)<0 D.无法判断 四、换元法 【方法阐释】这是一种高中阶段最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贯穿于高中所有的阶段。解题过程就是将复杂的抽象的难以分辨和讨论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具体直接而且熟悉的问题。例如,求函数y = x^4+2x^2-8的最值,就可以t=x^2(t>=0),这里t的范围需要特别注意。 【典型实例】 若2=

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 1、配法 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 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 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 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 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 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 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 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 △=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 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 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 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

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 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 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 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 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 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 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 求证的结果。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 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 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8、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 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大全

第一章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 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 +b) =a +2ab +b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 b 2=(a +b)2 -2ab =(a -b)2 +2ab ; a 2 +a b +b 2 =(a +b)2 -ab =(a -b)2 +3ab ; a 2 + b 2 + c 2 +ab +bc +ca = 2 1[(a +b)2 +(b +c) 2+(c +a) 2] a 2+b 2+c 2=(a +b +c) 2-2(ab +bc +ca)=(a +b -c)2 -2(ab -bc -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 ; x + =(x + ) -2=(x - ) +2 ;……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中,a ?a +2a ?a +a ?a =25,则 a +a =_______。 2. 方程x +y -4kx -2y +5k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C. k ∈R D. k = 或k =1 3. 已知sin α+cos α=1,则sin α+cos α的值为______。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步骤及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步骤及方法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解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高中数学解题的一般步?E及方法. 【关键词】数学;解题步骤;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包括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生要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且要对学习有更高的总结和观察的能力.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我们一定要先把解题方法和步骤牢固掌握,这一点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进行分析讨论. 一、解题基本步骤 (一)认真审题是关键 要探寻出良好的数学解题方法,首先,要弄清楚在解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步骤.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这一步是为了让我们深刻理解题意.当拿到一道数学题目时,我们应该充分掌握出题人的意图,然后,再对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仔细地思考和分析,从而在脑海里建立起解题的基本框架.只有通过这种步骤,明确地抓住题目的类型,才能充分理解题目的准确意思,才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出和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利用正确的理论和公式进行作答.我们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审题”的关键

作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培养自己善于审题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把题目和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和转化,把问题变得更加清晰、简单,从而实现正确地解答. (二)进行联想是重点 对问题进行联想就是要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对知识进行正确地迁移,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我们如果能把联想的方法运用到数学学习中,就能够促进我们对问题的深层次挖掘,而且我们对于题目线索的挖掘和提取,有利于他们唤醒自己已经掌握的定义、公式、定理和类似题目的解答方法等内容,然后连接起题目和自己熟悉的知识. (三)深入分析是保障 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是高中数学解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分析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出猜想,对解题的步骤等进行制订,如果题目比较开放的话,可能还需要去探索出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互换,也可以在不同的条件间进行转换,从而把数学问题变得一般或特殊.这种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相关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的质量.除了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出一些和题目相关的问题来辅助求解,从而运用自己熟悉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四)进行类化是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大全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 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 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 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b 2 =(a+b) 2 -2ab=(a-b) 2 +2ab; a 2 +ab+b 2 =(a+b) 2 -ab=(a-b) 2 +3ab=(a+ b 2) 2 +( 3 2b) 2 ; a 2 +b 2 +c 2 +ab+bc+ca= 1 2[(a+b) 2 +(b+c) 2 +(c+a) 2 ] a 2 +b 2 +c 2 =(a+b+c) 2 -2(ab+bc+ca)=(a+b-c) 2 -2(ab-bc-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 2 ; x 2 + 1 2 x=(x+ 1 x) 2 -2=(x- 1 x) 2 +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 2 +y 2 -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 1 4或k=1 3. 已知sin 4 α+cos 4 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1 2 (-2x 2 +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 5 4,+∞) C. (- 1 2, 5 4] D. [ 5 4,3) 5. 已知方程x 2 +(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 2 +y 2 =4上,则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a m 2 ,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3+a5) 2 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 2 +(y-b) 2 =r 2 ,解r 2 >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α+cos 2 α) 2 -2sin 2 αcos 2 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则211 424 () () xy yz xz x y z ++= ++= ?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方法 发表时间:2017-08-07T15:55:47.00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1期作者:谭雪燕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在学习上“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考试时“解题思路和老师分析的一样。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中学535400 摘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听懂老师讲课但不会解题的现象,从审题和基础知识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个现象的原因,并对这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审题基础知识解题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在学习上“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考试时“解题思路和老师分析的一样,但没有做出来,或者考试时没有思路,老师在评讲时,一分析就知道如何解题”、“考试粗心”等。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对此问题,我不断思考,努力去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这不是偶然,而是学生没有掌握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以下将从审题和基础知识这两个方面做深入的分析。 一、理解题目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把数学解题分为四个步骤:(1)弄清问题;(2)拟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验回顾。 而不少学生在这四个步骤中的“弄清问题”存在问题,对题目难以理解,导致解题困难。 1.审题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肤浅阅读。读题时,就以读题而读题,只限于字认识,不会去思考、去挖掘题目条件暗含怎样的数学基础知识。(2)心理障碍。当学生看到题目的文字多、关系式子较复杂,或者新题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变得紧张起来,在读题时就会出现读不懂,认为有一定难度,便选择放弃。 (3)节省时间。采用阅读的方式,加快读题的速度,争取更多解题时间,但往往适得其反,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再重复读,导致没有思路,结果是更加浪费时间。 2.审题能力的培养: (1)理解题目。学生首先要把题目读懂,能够把题中每一个条件经过转换、化简等方法把其隐藏的基础知识点挖掘出来。再根据条件逐一联想所学知识、方法、类似的题目、注意点和关键点。这样才能发现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联系,从而逐步入题,找到解题的关键点、突破口。 (2)树立自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到困难,相信自我,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 (3)稳定沉着。读题时要慢、要细心,边读边想边理解,逐字逐句分析。若读一遍找不到解题思路,多读几遍,读清楚题目内容,会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读懂题,理解题是解题的基础,然后在理解题意基础之上结合知识与技能联系题目相关的知识、方法,进而深入理解题目的本质,为下一步的解题做好基础准备。 二、理解概念,掌握基础 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先理解概念,就像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房子;同时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就像建房子一样,房基就不可少,只有坚固的根基,你才能建设出更牢固、更有特色的房子,所以学好数学,理解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理解概念,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理解概念,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是轻松、容易的,学习数学离不开数学概念的学习,在数学中的概念是核心,把数学中各个知识点特有属性及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形似而质异的易混问题,如果概念不清,这样的题是非常容易错的。 例如,函数f(x)=x3-12x,求函数与x的交点,零点,极值点。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交点、零点和极值点的定义,方能解题。 (1)根据题意f(x)=x3-12x,x3-12x=0,x(x2-12x)=0,解得x1=0,x2=2和x3=-2所以函数f(x)=x3-12x的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0,0),(2,0)和(-2,0)。 (2)函数f(x)=x3-12x的零点是0,2和-2。 (3)又因为f`(x)=3x2-12,3x2-12=0,解得x1=2或x2=-2;当f`(x)>0时,函数在区间(-∞,-2)、(2,+∞)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当f`(x)<0时,函数f(x)在区间(-2,2)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x=2是函数f(x)的极大值点,x=-2是函数f(x)的极小值点。只有把数学基础知识正确地掌握好,才有可能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顺利解题。而每一个题目都是由多个知识点综合而得,于是要解决它就必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总之,想学好高中数学,必须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方法。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只有掌握基础,才谈得上创新。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同时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对学习数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学、乐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朱华伟数学解题策略[J].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 [2][美]G.波利亚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晓敏拓展思维,简洁直观——例谈向量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妙用[J].中学数学,2014,(5):14-16。 [4]潘文德. 以退为进灵活解题——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技巧[J].新课程学习:中,2014,(1):71-71。

高中数学50个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50个解题小技巧 XX: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1 . 适用条件 [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 . 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 (1)若f(x)=-f(x+k),则T=2k;(2)若f(x)=m/(x+k)(m不为0),则T=2k;(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 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 . 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 (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 b)中心对称 4 . 函数奇偶性 (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5 . 数列爆强定律 (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2)等差数列中:

S(n)、S(2n)-S(n)、S(3n)-S(2n)成等差(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2mS(n)可以迅速求q 6 . 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 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2(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 二阶有点麻烦,且不常用。所以不赘述。希望同学们牢记上述公式。当然这种类型的数列可以构造(两边同时加数) 7 . 函数详解补充 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3、重点知识关于三次函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次函数曲线其实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一个对称中心,求法为二阶导后导数为0,根x即为中心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用x带入原函数界定。另外,必有唯一一条过该中心的直线与两旁相切。 8 . 常用数列bn=n×(22n)求和Sn=(n-1)×(22(n+1))+2记忆方法 前面减去一个1,后面加一个,再整体加一个2 9 . 适用于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爆强公式 k椭=-{(b2)xo}/{(a2)yo}k双={(b2)xo}/{(a2)yo}k抛=p/yo 注:(xo,yo)均为直线过圆锥曲线所截段的中点。 10 . 强烈推荐一个两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必杀技 已知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若它们垂直:(充要条件)a1a2+b1b2=0;若它们平行:(充要条件)a1b2=a2b1且a1c2≠a2c1[这个条件为了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 2018-12-26 1、解决绝对值问题(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基本思路是:把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具体转化方法有: 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表达式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 3、利用完全平方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 ①()2222a ab b a b ±+=± ②()2 222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③()()()22222212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 ? ④222222224224244b b b b b b ac ax bx c a x x c a x x c a x a a a a a a ??-????++=++=+??++-=++ ? ? ??????? 4、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换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 5、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求解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其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 6、复杂代数等式条件的使用技巧:右边化为零,左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两种情况为或型。 ②配成平方型:()()22 0---+---=,两种情况为且型。 7、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 ①求值的思路 ?????→方程思想与方法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②求取值范围的思路??????→不等式思想与方法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 1、解决绝对值问题(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基本思路是:把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具体转化方法有: 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表达式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①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①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①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 3、利用完全平方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 ①()2 222a ab b a b ±+=± ①()2 222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①()()()22222212 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 ①222222224224244b b b b b b ac ax bx c a x x c a x x c a x a a a a a a ??-????++=++=+??++-=++ ? ? ??????? 4、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换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 5、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求解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其步骤是:①设①列①解①写

6、复杂代数等式条件的使用技巧:右边化为零,左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两种情况为或型。 ①配成平方型:()()22 0---+---=,两种情况为且型。 7、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 ①求值的思路 ?????→方程思想与方法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①求取值范围的思路 ??????→不等式思想与方法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8的基本思路:把m 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 2 m a a a =???=??????→按的情况分类讨论结果 9()2 a x y ±=±其中220xy x y a x y =+=>>且。 10、代数式求值的方法有:①直接代入法①化简代入法①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11、方程中除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他字母叫做参数,这种方程叫做含参方程。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①按照类型求解①根据需要讨论①分类写出结论。 12、恒等成立的条件: ①0ax b +=对于任意x 都成立?关于x 的方程0ax b +=有无数个解?00a b ==且。 ①20ax bx c ++=对于任意x 都成立?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有无数个解?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策略 张忠传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策略张忠传 发表时间:2018-11-07T10:05:53.66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作者:张忠传 [导读] 只有将知识的学习与解题技巧相互结合,才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237322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思维的教授与培养,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与规律,提高学生解题时的准确率与效率,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解题方面能够更加自如。只有将知识的学习与解题技巧相互结合,才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策略有效性 一、多元方程的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策略 在解决多元方程的问题中,最为常用的就是逆向思维的方法。在多元方程的解题中,如果仅仅是通过题目条件,正常地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就会遇到许多新的不必要的麻烦,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并且多元方程的解决要求学生思维的转变,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惯性思维会阻碍其纵深发展。因此,在对多元方程的解决中就应该有意识地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新课改要求的过程和方法,需要让同学们打破常规,积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也要有所突破,老师在教学引导中应该鼓励同学们用逆向思维去解答。 例1:实数l,m,n,满足m-n=8,且mn+l2+16=0。求证:m+n+l=0。 分析:用顺推法直接求得l、m、n的值,运算量很大且容易出现运算错误。简单的方法是用韦达定理的逆定理,从题目中的两个条件来结合进行计算,求出m、n的关系,然后进行关系的转换,将其转变为x的关系,再带入到原式中进行求解。 证明:由m-n=8可以得到m+(-n)=8,由mn+l2+16=0得到m(-n)=l2+16,那么根据m和n的关系就能够将两者通过一个新的未知数x来代替,则m、-n即为一元二次方程x2-8x+l2+16=0的两个根。又因为m、-n为实数,所以,△=(-8)2-4(l2+16)≥0,解得4l2≥0,所以l=0,则m,-n即为一元二次方程x2-8x+16=0的两个根,解得m=-n=4,则有m+n+l=0成立。 以上就是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由此也能够看出在面对这种多元函数的证明问题时,通过逆向思维就能够有效地解决。 二、函数与方程问题——分类讨论解题策略 1.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在高中初级阶段解方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所给的未知数或者条件有着两方面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借助分类讨论的方法对每一个未知的情况分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求解。 2.在函数题目中的应用。 例2:当m=____时,函数y=(m+5)x2m-1+7x-3(x≠0)是一个一次函数。 解:当(m+5)x2m-1是一次项时,2m-1=1,m=1,整理为y=13x-3。当(m+5)x2m-1是常数项时,2m-1=0,m=1/2,整理为y=7x+5/2。m+5=0,m=-5,整理为y=7x-3。 在讨论(m+5)x2m-1的情况时,就需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为一次项,第二种就是结果为常数。而通过不同的m值也就能够得到不同的解果,最终进行整理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不等式证明问题——构造函数解题策略 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最为适合采用构造函数的解题策略。通过构造函数的方法,能够将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函数方程的问题,并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来求出相应方程的单调性、值域、定义域,从而结合多种条件来证明不等式的正确。 例3:如已知a、b、c∈R,|a|<1,|b|<1,|c|<1,证明ab+bc+ca+1>0。 对于该不等式的解题过程:构造函数f(x)=(b+c)x+bc+1,证明x(-1,1)时函数f(x)>0恒成立。当b+c=0时,f(x)=1-b2>0恒成立。当b+c≠0时,函数f(x)=(b+c)x+bc+1在区间(-1,1)上是单调的。由于f(1)=bc+b+c+1=(b+1)(c+1)>0,f(-1)=bc-(b+c)+1=(1-b)(1-c)>0,因此f(x)=(b+c)x+bc+1在区间(-1,1)上恒大于零。 综上可知,当|a|<1、|b|<1、|c|<1时,ab+bc+ca+1>0恒成立。 所以,通过以上的解题,就能将一些不等式的问题通过函数的方法来解决,更加有效。 总之,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也要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以及解题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应变性以及灵活性,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时地将自己多年解题经验中得来的解题方法教授给学生,渗透学习思维。数学题目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是核心不会改变,只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并且灵活地运用,相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梅松竹冷平王燕荣城乡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解题教学的研究——函数解题技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8)。 [2]马玉武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12)。 [3]李文婕解题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少年教育论坛,2017,(03)。 [4]吴冬香探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考试教育周刊(上、下旬),2017,(12)。

高中数学经典解题技巧和方法平面向量

高中数学经典解题技巧:平面向量 一、向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解题技巧:向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单位向量、零向量等基本概念,如有遗漏,则会出现错误。 (2)正确理解平面向量的运算律,一定要牢固掌握、理解深刻 (3)用已知向量表示另外一些向量,是用向量解题的基础,除了用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乘积外,还要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充分联系其他知识。 例1:(2010·山东高考理科·T12)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的a=(m,n),b p,q)= (,令a ⊙b mq np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 与b 共线,则a ⊙b 0= B. a ⊙b = b ⊙a C.对任意的R λ∈,有()a λ⊙b = (a λ⊙)b D. (a ⊙b )2222()a b a b +?= 【命题立意】本题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属创新题型,考查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根据所给定义逐个验证. 【规范解答】选B ,若a 与b 共线,则有a ⊙b 0mq np =-=,故A 正确;因为b ⊙a pn qm =-,,而a ⊙b mq np =-,所以有a ⊙b ≠ b ⊙a ,故选项B 错误,故选B. 【方法技巧】自定义型信息题 1、基本特点:该类问题的特点是背景新颖,信息量大,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 2、基本对策:解答这类问题时,要通过联想类比,仔细分析题目中所提供的命题,找出其中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二、与平面向量数量积有关的问题 解题技巧:与平面向量数量积有关的问题 1.解决垂直问题:121200,a b a b x x y y a b ⊥?=?+=其中、均为非零向量。这一条件不能忽视。 2.求长度问题:2||a a a =,特别地1122(,),(,),||(A x y B x y AB x =则 3.求夹角问题:求两非零向量夹角的依据 2 22 222cos(,).||||a b a b a b x x y ==++ 例2:1.(2010·湖南高考理科·T4)在Rt ABC ?中,C ∠=90°AC=4,则AB AC ?uu u r uuu r 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