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word电子题库 1-2-1演练与反馈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文言实词和虚词

一、基础回练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日寝帐中,落被.于地被:被子。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披散,披着。

D.将军身被.坚执锐被:蒙受,覆盖。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之病.在肠胃病:疾病,重病。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使……折断。

C.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病:责备,羞辱。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困苦。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乘:坐,乘坐。

B.乘.鄂渚而反顾兮乘:趁机会。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乘:交加,接连。

D.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乘:一车四马的总称。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辞:计较、看重。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托词,借口。

C.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辞:命令。

D.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辞:言辞,文辞。

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抵御,抵挡。

B.惴惴恐不当.意当:符合。

C .北邀当.

国者相见 当:在……里面。 D .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

当:值,正在。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

?欲食乎技盍至此乎.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

天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出嬴乃.

夷门抱关者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

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汝其.

勿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

欲出者静女其.

姝,俟我于城隅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示赵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誓不相隔卿,且.

暂还家去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

为所虏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

泣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以若.

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二、文段精练

1.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镜喻》(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助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五官莫.

明于目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B.???假.于镜而见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客有任.目而恶镜者从流飘荡,任.

意东西 D.???泰然谓美莫.己若闻道百,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谓也

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而目转求.

助于镜 求:求助。

B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明:明察。

C .鲜当.意者 当:相称。

D .左右匿.

匿:暗中;偷偷地。

(2)《丁一士》(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

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

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岸,仍坠

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睹.其技睹:观看。

B.不虑.岸已将圮虑:料想。

C.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踊:跃起。

D.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蹈:用脚踢。

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习:练习,学习。

B.素不习.水。习:习惯。

C.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跃:跳起。

D.友曰:“能越.此乎?”越:跨过。

2.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人兽之间》(节选自《列子·黄帝》)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

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

..,未可几.(通“冀”)也。

①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不必童而智童状:外形。

B .智不必童.而状童 童:儿童。

C .戴.发含齿 戴:顶着,(头上)长着。

D .未可几.

几:希望。

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 遗:丢开,丢下。

B .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近:亲近。

C .状与我异者,疏.

而畏之

疏:疏远。

D .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亲:受人亲近,被人亲近。

E .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

至智:达到才智。

(2)《瓯喻》(节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人有置.瓯道旁,倾侧.坠地,瓯已败。其人方.去之,适.有持瓯者过,其人亟拘执.之,曰:“尔何故败.我瓯!”因夺其瓯,而以败瓯与之。市人多右.先败瓯者,持瓯者竟不能直而去。

噫!败瓯者向.不见人则去矣。持瓯者不幸值之,乃以其全瓯易其不全瓯。事之变如此!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 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有置.

瓯道旁沛公则置.车骑……道芷阳间行

B.???其人方.

去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C.

???适.有持瓯者过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D.???败瓯者向.

不见人则去矣向.

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②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倾侧.坠地,瓯已败 侧:侧面,一侧。

B .其人亟拘执.之 执:捉住,抓住。

C .尔何故败.

我瓯

败:打破,毁坏。

D .市人多右.

先败瓯者

右:通“佑”,袒护,偏向。

E.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失:失去。

【参考答案】

一、

1.D[D项,“被”通“披”,意为“穿”。]

2.B[B项,“病”应是“使……呈现病态”,或“使……有病”。]

3.B[B项,“乘”应是“升、登上”。]

4.A[A项,“辞”应是“拒绝”。]

5.C[C项,“当”应是“主持、执掌”。]

6.C[A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B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

C项,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7.A[A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项,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项,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D项,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

8.C[C项,均为语气副词,表期望、商婉语气。A项,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项,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项,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9.A[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项,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项,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项,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10.C[C项,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项,均为代词,你。B项,均为

连词,表假设,如果。D项,均为代词,你。]

二、

1.解析(1)①C项,前句中的“任”是“相信、信任”的意思;后句中的“任”

是“随意、自由”的意思。A项,两句中的“莫”均是不定代词,解释为“没有谁(哪一个)”;B项,两句中的“假”均是“凭借、借助”的意思;D项,两句中的“莫己若”都是“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意思。②C项,合乎(心意)。(2)①D项,蹈:“踏,践行”,引申为“冒”。②B项,习:应解作“通晓,熟悉”。

答案(1)①C②C(2)①D②B

【参考译文】

(1)在五官中没有能像眼睛那样明察事物的,但脸上有黑点子,而眼睛却不能察觉,它的明察又在哪儿呢?自己的眼睛能看见别的东西,而看不见自己的脸,要借助镜子才能见到。镜子的贵重,比不上眼睛;镜子不求助于眼睛,而眼睛却反过来求助于镜子。可是世人不曾认为镜子帮助了眼睛,而责备眼睛的失于明察,镜子对于眼睛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啊!

有个相信眼睛而憎恶镜子的人,他说:“真使我好难受,我自己有眼睛,何必要用镜子呢?”时间长了,他看世上所称道的美人,很少有符合自己心意的,而他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子,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左右的人都暗中发笑,那个人却始终不醒悟,可悲啊!

(2)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看他的本领。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前门外面对着我;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声跳过来。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断开了一条裂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流冲走了。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而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如此跳跃多次,力气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

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依仗再大的了。依仗财物的终因财物而失败,依仗势力的终因势力而失败,依仗才智的终因才智而失败。这是因为有所依仗,就敢于冒险的缘故。

2.解析(1)①B项,“童”通“同”,相同。②E项,至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或高才大智。(2)①A项,前句是“放(在)”的意思,后句是“丢下、扔下”的意思。B项,前句是“刚要”的意思,后句是“矩形、方形”的意思。

C项,都是“恰逢、正赶上”的意思。D项,前句是“假使、假若”的意思,

后句是“刚才、先前”的意思。②A项,侧:歪倒。

答案(1)①B②E(2)①C②A

【参考译文】

(1)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牙齿和爪子,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做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高才大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

(2)有个人把瓦罐放在路旁,不小心歪倒在地上,跌碎了。那个人刚要离开,恰巧有个提瓦罐的人走过,那个人便急忙捉住他,说:“你为什么打破我的瓦罐!”便抢走他的瓦罐,把破瓦罐给了他。集市上过路的人大多袒护那个先打破瓦罐的人,提瓦罐的人竟在无法申辩是非曲直的情况下离开了。

噫!打破瓦罐的人假若不见到提瓦罐的便会走开的。提瓦罐的人不幸遇到了他,竟然被迫用自己的好瓦罐换了那个人的破瓦罐。事情的变化竟然如此不合情理!而那些集市上的人也失去了他们想维护公道的本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