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调查报告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调查报告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调查报告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旅游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8月5日----2010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

调查方式:通过实地了解考察,掌握实际情况;通过采访旅行社负责人以及旅游者;通过网站搜索等方式

调查人:杨亚西

一、调查背景

《礼记王制篇》说“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汉书王吉佳》载:“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些都是先辈对风俗文化的明确指认。我们的旅游经营、旅游开发、旅游规划,在文字上、在口头上,常常也以“民俗旅游”做“主题”;但是在实际上,真正民俗旅游的内容并不很多,或者并不多。究其原因,其实还在于我们对于当地的民俗传承了解不多,或者是还没有分出工夫去挖掘。

二、调查目的

正值民俗旅游在我国遍地开花,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拥有苗、瑶、侗、壮四个少数民族,依托桂林旅游市场,龙胜的民俗旅游拥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发展龙胜民俗旅游不仅可以加快龙胜经济发展,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文通过调查了解龙胜民俗旅游现状,全面展示龙胜民俗旅游特色,同时挖掘影响了龙胜民俗旅游的做大做强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三、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世界旅游名城桂林87公里,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全县面积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9%,龙胜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依托桂林旅游市场,龙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龙胜旅游开发始于1983年。十几年来,龙胜旅游从无到有,滚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龙胜温泉省级度假区为主,以龙脊梯田景区、县城风景区、西江坪风景区、花坪风景区和玉龙滩风景区为辅的六大景区,开发了北面红瑶寨、细门红瑶寨、三门红瑶寨、黄洛红瑶寨、平安壮寨、金竹壮寨、龙脊古壮寨、银水侗寨、大唐湾景苑、金车、坳背等瑶、壮、侗少数民族村寨和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岩门峡天桥、岩门峡漂流、玉龙滩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成功地将龙脊梯田和红衣节推向国内外并使之成为旅游品牌。龙胜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广西优秀旅游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荣誉称号;2006年,龙脊梯田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大唐湾、里排、金车、八滩村四个农家乐旅游点荣获广西区农业旅游示范点殊荣;2007年,11月龙胜温泉景区通过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评定。

(二)民俗旅游特色

(1)龙胜会期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会期。那是龙胜少数民族服饰美的展示会。你看,那头系三角黑巾,身穿鲜艳红绣衣笑吟吟走过的红瑶姑娘,像一片片移动的映山红;那头上围着印花毛巾,身著绣有花边的白衫黑裤的壮族少女,袅袅娜娜地走出俏丽的模样来,仿佛一群白天鹅翩然而至;那戴着长耳环、胸系围裙银练的苗族女子,焕发青春的风采;那身著紫色衣裙的侗妹,牵来了祥瑞的紫云,使游客眼睛为之一亮,惊叹龙胜少数民族妇女的装束这样熨贴美丽,就是换上专业的时装模特来穿,也穿不出这种朴实的本色和天然的风韵。

最让游客着迷的是广场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竞技的表演。龙胜各地的山歌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壮家的山歌,带着龙脊的山光水影;苗家的山歌,飘荡着南山的牧草和牛奶香;瑶家的山歌,使人想起月夜的箫笛声;而侗族的大歌,则以它多声部和仿声的演唱,把三月唱得俊逸飘洒起来。这一天,龙胜县城锣鼓喧天,笙歌动地。载着婀娜,载着粗犷,载着激情,一曲曲民族歌舞彩排着龙胜人民的生产、爱情和理想追求。作为雄和健的角逐、力和美的展示,这一天的抢花炮、推竹杠、大象拔河,赛出了龙胜凌厉的山风。

(2)瑶族民俗风情

位于龙脊梯田周围的黄洛瑶寨---是龙胜有名的“长发村”。这个村里的六十多位妇女,人人都留着一米多长的头发,最长的有1.9米。每逢夏季,村民的都会相约一起到清澈的小溪边洗长发,比比谁的头发更长。场面相当的壮观。2002年,黄洛瑶寨还获得了群体留长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不仅仅如此,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红瑶与盘瑶的服饰入选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瑶族同胞智慧的结晶,又濒临失传的境地。红瑶因穿红色服饰而得名,因为鲜艳的服饰而被誉名“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服饰”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已经有1900多年历史。红瑶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服饰的配件更是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东摆、摆裙、脚绑、花鞋、银质制品等等。盘瑶,其服饰也极具艺术特色。盘瑶妇女的服饰又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盘瑶服饰搭配以银饰为主,银梳、银耳环、银项圈、银牌、银戒指、银镯等等,制作精巧,式样各异。这些银饰的制作工艺极其细腻。例如银挂,就是每个妇女必不可少的。

(3)壮族民俗风情

龙胜龙脊壮寨拥有广西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其中有5处木楼已经有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最老的木楼达250年的历史,古老而富有神韵。

当地壮族人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材,创造出独特的壮族石文化。村寨内百转千回的青石板路、57座青石板桥、层层叠叠的木楼石地基、太平清缸、石水槽、石寨门、石碾、石磨、石臼、石头墙、石绣球、石庙、三鱼共首石刻,以及从清朝、民国至今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石碑刻,可谓是“三步一石,五步一刻,十步一碑”。壮寨的石板路与石板桥是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许多石板桥上都刻画着莲花、宝剑、太极、八卦等道教符号,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为珍贵的是村公所门前的风雨桥上刻的“三鱼共首图”。

村寨内遗存着大量从清代到近代民国时期的石刻碑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桂林府严禁衙门书差藉端滋扰僮瑶碑》。另外,龙脊古壮寨的莫一大王石像、石刻绣球图和石寨门为广西所独有。

(4)侗族民俗风情

侗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民族的凝聚力极强,其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诸如“萨坛”、鼓楼、鼓楼坪、戏台、“祭萨”、“月也”、“侗款”、“百家宴”等,都无不说明这一点。

每年8月4日,一年一度的侗族传统节日“百家宴”会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地灵侗寨寨尾风雨桥边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各族同胞、县直机关各部门人员、通道县部分群众,以及部分外地游客与当地侗族同胞一起,愉快地度过了这一民族盛会。“百家宴”是一种侗族文化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综合性、兼容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现在的“百家宴”并不仅仅指宴会本身,而是指以宴会为核心的、包含众多侗族民俗文化活动在内的综合性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据悉,龙胜县的“百家宴”已经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风雨长廊古建筑,

侗族大歌

(三)龙胜民俗旅游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龙胜旅游主要以龙脊梯田和龙胜温泉为主,这无疑使得绝大多数的旅游中心转移到这两者之中。而对于龙胜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游宣传较少,这严重影响了龙胜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相关部门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对于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视不够,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一点的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胜民俗旅游的

发展。

(3)交通不方便。龙胜地处山区,既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高速公路,这势必在客观上制约了龙胜民俗旅游的发展。

(四)关于解决龙胜民俗旅游问题的建议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2)相关部门加大对民俗旅游的重视力度

(3)改善交通。

乡村规划 调研报告2017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导语:乡村规划是(rural planning)乡村的社会、经济、科技等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 乡村规划调研报告2017 为全面了解我市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建设2017。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的监督工作安排,4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我市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叶华副主任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小桥镇、迪口镇等一些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召开座谈会,与镇村干部群众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听取镇、村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 1、乡村村庄规划设计:2015和2016年我市共有26个村列入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部分村编制了乡村规划或节点整治方案或乡村旅游规划,其中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有际村、叶坊、长汀、九匡、巨历口、可建、店村、敷锡、阳泽、后塘、湖头、龙村、慈口、党城、墩上、江墩、白水源等17个村,编制节点整治方案的

有太平、穆墩、定高、安国寺、桂林、大房等6个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的有新桥等1个村,未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有北津和桃源等2个村。 2、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费:我市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由乡镇或村直接委托规划设计单位设计,据了解,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费(不含施工图)一个村约5万元,节点整治方案设计费一个村约0.6-2万元,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费一个村约10万元。初步统计,我市26个美丽乡村共投入规划设计费约110万元,大部分资金从“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省级以奖代补资金中列支,市、乡、村三级基本无规划设计经费投入。 3、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情况:26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基本按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建设,其中美丽乡村规划实施较好的有湖头、慈口、际村、桃源、可建、后塘、墩上、敷锡、九匡等9个村,实施一般的村庄有江墩、安国寺、党城、上范、桂林、大房、定高、巨力口、太平、龙村、店村、叶坊、阳泽、白水源等14个村,实施相对较滞后的有北津、穆墩、长汀等3个村。 二、乡村村庄规划2017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实施难。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单位目前南平市仅一家符合资质,因此,我市大部分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是委托省外设计单位

龙胜县主要景区景点简介

龙胜县主要景区景点简介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78公里,是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面积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聚居着侗、苗、瑶、壮、汉五个兄弟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76.9%。境内峰峦叠翠,森林茂盛,溪流纵横,森林覆盖率达74%,绿化程度为94%,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龙胜旅游业起步于1983年。十几年来,龙胜旅游从无到有,滚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为主,县城风景区和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辅的四大景区,开发了白面、细门、三门、黄洛、平安、金竹、龙脊、银水侗寨等瑶、壮、侗少数民族村寨,坳背、金车、里排“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和岩门峡漂流、岩门峡天桥、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红滩瀑布、玉龙滩等一大批旅游景点,成功地向国内外推出龙脊梯田和红衣节并使之成为著名旅游品牌。龙胜目前年接待能力达50多万人次;有旅行社3家;二星级宾馆三家。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成为大桂林旅游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主要景区景点简介 一、自然风光 1、龙胜温泉(国家AAA景区) 堪称“人间仙境”的矮岭温泉位于龙胜县境内,距桂林市区110公里,是全国首批“AAA”级景区。景区内青山幽幽,白云缭绕,溪流潺潺,有天然氧吧之称。温泉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催眠、软化血管、神经炎症、糖尿病、风湿等有一定疗效。温泉源头建有二星级宾馆一家、准三星级的宾馆二家、四星级宾馆一家,有豪华套间、单间、标准间、三人间共2000多个床位,是您旅游、健身、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2、龙脊梯田景区 堪称“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县境内,距桂林市78公里,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拨1850M,最低海拨300M,梯田分布在海拨1100M —300M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50度。这种高山,深谷大落差,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环境。 梯田如链如带,从山脚一直盘旋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其壮观被艺术家赞叹为“神妙的韵律,优美的线条”。龙脊梯田始建于明末,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龙脊少数民族以壮、瑶族居多,民族风情古朴豪放、多姿多彩。走进龙脊,其乐无穷。 3、岩门峡漂流 岩门峡漂流堪称“八桂第一漂”,位于龙胜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全长6公里约一个小时行程。漂流段峡谷幽深,滩直落差有致,漂流有惊无险,是理想的探险项目。 4、龙胜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 素有小黄山之称的龙胜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龙胜温泉旅游区内,这里青山幽幽,白云缭绕,溪流潺潺,有天然氧吧之称。园内各种珍稀动植群芳竞秀,万木争荣;凌越在岩门峡上空的亚洲第一高的吊桥最为惊心动魄,而人工磋设在千仞绝壁上的石壁栈道令人拍案叫绝。此桥高118米,长120米。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林区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龙胜县城60公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奇峰林立,林海浩瀚,溪泉如网,四季花研,充满原始、神秘的气息。这里还保留着珍稀“活化石”银杉及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主要景点有:小滩瀑布、红滩瀑布、红毛河风光、活化石——银杉观景等,是集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于一身的胜地,是回归大自然的美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以茶资源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绿色生态观光游 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 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 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 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 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 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 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 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 3.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 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 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 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 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4.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广西桂林龙脊梯田导游词

广西桂林龙脊梯田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龙脊梯田景区,在我们进行参观之前,大家了解过哪些关于龙脊梯田的信息呢是的,没错,它确实是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在游览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龙脊梯田吧。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早已名闻遐迩。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罕见。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景区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这种高山,深谷落差大,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旅游。 龙脊梯田的景色,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春水融融,时而绿波荡漾,时而一片金黄。春、夏、秋在这里分别是三幅套色的版画,而把成熟和丰收交给晒楼和谷仓以后

的冬天,龙脊梯田则是一幅色调分明的黑白版画。 虽然它的规模磅礴壮观,但有趣的是,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有个笑话这样形容每块田的小:有个地主要农夫耕完山脚的206块田,农夫把地耕完后,数来数去一共只有205块田,怎么也找不到那最后一块,无奈之下,农夫准备回家,可是当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块田被盖住了。因此,这里还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 其实啊,龙脊梯田的景色还会随着一年四个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各显神韵,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这种景象可以称得上是人间的一大奇观,告诉您一个小秘密,领略龙脊梯田魅力的最佳时机是农历“芒种”和“中秋”两个时节的前后。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对,没错,因为“芒种”为当地村民的春耕时节,但见云雾弥漫于阁楼梯田间,如镜的梯田中点缀着耕牛、衣着火红的耕者、碧绿的秧苗,绝对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写意画境;而在“中秋”时的秋收时节,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那绵延起伏的山,一级一级蜿蜒的梯田,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看见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

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

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目录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2) 二、自然资源 (3) 三、农业产业现状 (6) 四、存在问题 (8)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一)行政管辖与人口 龙胜全县辖3个镇7个乡,119个村委会,1658个村民小组,50664户,总人口17.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1万人,占85.71%,农业劳动力8.41万人,其中外出打工1.48万人。 (二)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380.7万亩,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5.43万亩,占6.68%,其中水田9.46万亩,旱作地8.92万亩,果园地面积7.0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65.28万亩,占69.68%;草地面积17.78万亩,占4.67%;养殖水面面积0.17万亩,占0.04%;其它用地面积72.04万亩,占18.92%。 (三)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17.92万亩,粮食总产量5.89万吨、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328kg/亩/年,人均粮食拥有量345.87kg/人/年;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1万亩,稻谷总产量4.21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46万亩,总产量0.05万吨。水果7.04万亩,总产量3.88万吨。罗汉果种植面积3.7万亩,产量7857.35万个。蔬菜种植面积9万亩,总产量8.61万吨。茶叶种植面积0.26万亩,产量0.038万吨。 畜牧业及渔业:牛存栏6.8万头,出栏1.34万头;猪出栏12.2万头;羊出栏1.9万头;家禽出栏116.31万羽;肉类总产量1.17万吨。渔业养殖面积0.11万亩,渔业总产量0.0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0.04万吨。 林业:主要用材树种(杉木、松木)面积126.6万亩,蓄积(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林树种面积15.33万亩、年均产量(kg/亩/年)。在耕地面积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9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7.92万亩。在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264万亩、森林覆盖率74.3%。 (四)农业组织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力资源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经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

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中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经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经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础。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广西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介绍

广西桂林龙胜龙脊梯田介绍 在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的平安村,龙胜县龙脊梯田群规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龙脊梯田分为平安壮族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分别代表壮族文化和瑶族文化。平安梯田集中在平安寨,有七星伴月和九龙五虎两个景点和附近的龙脊古村。金坑梯田位于大寨地区,由大寨、田头、壮界、新寨、小寨五个寨子组成,主要观景在田头寨和大寨,分为1-3号景点。通常去金坑梯田的游人也比较多。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人们建设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梯田的海洋里,最大的田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有个笑话这样形容每块田的小:有个地主要农夫耕完山脚的206块田,农夫把地耕完后,数来数去一共只有205块田,怎么也找不到那最后一块,后来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一块田被盖住了。

景点信息 地址:位于距桂林市80公里距龙胜县城27公里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门票:平安寨50元,大寨金坑50元。(身高1.00米~1.40米半价,1.00米以下免票)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交通:梯田共有平安村、龙脊村、大寨三个入口,从桂林市区都有车直达每个入口,游客可自行选择。 平安村入口 1、先从桂林乘坐快车到龙胜县城(此车票价15元。行程约两小时。发车时间:8:00、9:10、11:00、12:00、13:10、14:00、15:10、16:10、l7:10、18:20。),再转龙胜至平安停车场(龙脊)的班车(此车票价:6.5元。行程约一小时。发车时间:7:30、9:00、11:00、13:00、15:00、17:00。),最后步行20分钟到平安寨即到。 2、返回路线一样,只是要注意发车时间的不同。平安停车场到龙胜的班车时间:7:20、8:50、13:00、15:00、16:30。 大寨入口 先从桂林乘坐快车到龙胜县城(同到平山村入口是一班车),再在龙胜汽车站转龙胜-大虎山的班车(此车票价:6.5元-8元。行程约一小时。发车时间:7:00-17:00,每20分钟一班。),最后在大虎山坐小面包或摩托车直接到大寨。票价3元。 龙脊村入口 1、如果不去大寨可从平安寨的七星伴月观景点附近走过去,时间40分钟左右,梯田比较壮观。 2、从公路上爬梯田上去,或者在龙脊路口往龙胜县城方向走几分钟有一个正在修的小路,可以沿着这个小路走到龙脊村,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可以省门票。 旅游小贴士 美食:到龙脊一定得吃龙脊土鸡,用山泉水做出来的土鸡,城市里是无缘享用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讲课讲稿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胜各族自治县农村冰冻倒房重建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胜各族自治县农村冰冻 倒房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龙政发[2008]6号 【发布部门】龙胜各族自治县政府 【发布日期】2008.03.06 【实施日期】2008.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胜各族自治县农村冰冻倒房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 知 (龙政发[2008]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现将《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农村冰冻倒房重建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ОО八年三月六日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农村冰冻倒房重建工程实施方案

今年元月13日以来,我县遭受长时间严重的冰冻灾害,共倒塌或严重损坏房屋509座,2036间。目前灾情已趋稳定,为确保灾民有安全住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精神,经研究,决定制定龙胜县灾民倒房恢复重建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房户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为辅的原则,解决我县农村冰冻倒房群众住房问题,努力建设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成立自治县农村冰冻倒房重建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王少荣县委常委、自治县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粟宁群自治县副县长 成员:刘凯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周恩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粟代江县民政局局长 杨贤贵县财政局副局长 周敏县审计局副局长 白家卿县发改局副局长 李强县交通局副局长 王宪在县建设局副局长 周春莲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龙怀军县卫生局副局长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走访农村的社会的调查报告

走访农村的社会的调查报告 农村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模样呢?大多分人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农民,房子旁边都是田,睡的还是土炕,总之,生活质量不太好的阶段。现在经过国家的扶持,农村已经不是这样了。那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走访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应运而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提升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全区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宿城区委决定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广泛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群众满意度”“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大学生村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推动宿城抢先突破、争先跨越培养干部、积蓄人才。我作为耿车镇大学生村官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到村民中去开展调研活动。 一、走访调研内容和形式。 1、进百家门。 围绕任职村居,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对象户、矛盾纠纷户、生活困难户和致富带头户等。详细登记走访时间、

走访对象、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等方面情况,记好“民情日记。 2、知百家情。通过入户走访,在详细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对镇村的意见建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等,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对个别重点对象户,要在走访中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掌握真实情况,建立家庭档案。 3、解百家忧。 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形成条目式的意见建议。对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对不属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要及时上报镇党委或挂钩乡镇村居的区领导、区直部门给予协调解决,对确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努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贫困对象、整改一批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4、暖百家心。 进村入户走访了解的过程,即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落实政策、帮扶关爱的过程。充分使用好《宿城区城乡惠民便民政策汇编》,采取广泛宣、现场讲等形式,大力宣讲惠农、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惠民政策,积极提供信息咨询,通过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使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关怀。

龙脊梯田金坑红瑶梯田

金坑红瑶梯田 由二龙桥停车场往左,通往平安壮族梯田,往右,通往金坑.大寨红瑶梯田。它最高海拔为1180米,最低海拔为880米。 金坑.大寨红瑶梯田四面群山环绕,酷似一个天然的天坑。金坑红瑶的祖先是从湖南洞庭、五溪一带迁徙而来,带来了种植水稻的先进技术。如今大寨村学校门前的那个块田就是红瑶祖先最早开垦最早收割的地方,是金坑的始祖田。生活与艺术竟是如此相通。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开出来的梯田,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杰作,梯田变成了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 金坑.大寨红瑶梯田有三个观景点,分别为西山韶乐、大界千层天梯、金佛顶。三个景观点构成一个远离世俗的洞天福地。大界千层天梯可以看到层层的梯田似楼梯一样直砌云端好比是登天的梯。西山韶乐景点可以看到兴安的猫儿山和龙胜县龙脊景区内海拨1918米的最高峰——福平包,可府视40-50平方公里的梯田景观,清晨观日出,梯田弯弯曲曲,行云流水,像跳动的音符在鸡鸣、虫鸣、鸟鸣、猪、牛、羊、人的喧杂声、溪流声奏响着大地的乐章,守护着这里的沧桑岁月。金佛顶景点可以看到“雄鹰展翅”和“金线吊葫芦”及日落的景观。 从梯田的远处望过来,一层层梯田似一道道鳞片,把一座连绵峻峭的龙脊山装点成一条活灵活现通体闪光的巨龙。龙脊梯田的生命色彩像梯田本身一样层次分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神韵,令人陶醉。 站在梯田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只感觉到脚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如潮水般涨起,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组成一个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梯田群体,形成一个张扬着力与美的梯田世界,呈现出一种粗犷的美,令人震撼。曾经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写金坑红瑶梯田的:“龙脊梯田气势雄,千层万级绕从峰,条条曲线盘青带,道道横缣幻彩虹,疑是群螺出海底,分明叠锦坠苍穹,回眸欲辨归来路,迎面天梯架九重”。 本文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18959460.html,/tour/show.asp?id=36

我国某民俗旅游的现状分析、影响及其发展的问题研究

我国某地平民俗旅游的现状分析、影响及其发展的问题研究 前言 昌平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昌平旅游业的亮点,吸引着众多的人们。为了更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从各个方面收集资料,并于2006年暑假期间着手设计调查。 在考察之后,虽然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但也增加了我们的一份担心,我们深感民俗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而现状却大大浪费了资源。我们真心希望人们对民俗旅游得到足够的重视,给予其帮助,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使农民的生活可以更迅速的提高,也为昌平旅游业即将到来的大发展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在此我们感谢那些在我们背后默默关心支持我们的老师同学家长。特别是对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的聂桂英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背景 当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时,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缺少信赖和安全感。而农村则以它贴近大自然,远离城市烦嚣,拥有民俗特色的优越条件,被看作是一个“乌托邦”:一片绿色的令人愉悦的土地,使人们回到曾经无忧的快乐时光,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面对已经逐渐成为市民出行旅游休闲新选择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的京郊民俗旅游新趋势,我和几个同学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想对此做更深一步的研究,于是利用假日期间对昌平民俗旅游做了一番调查和研究,并真切的感受到了民俗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调查的目的 民俗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给城市里的人以亲近自然,闲适放松的感受,是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然而很多人只是盲目地追求“民俗热”,我们想通过对个别特色民俗村的调查使人们真正正确地了解民俗村的特色及内涵。 民俗村的迅速发展虽然暂时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民俗旅游的不足之处也会阻碍民俗村的发展,因此,我们想客观地找出民俗旅游的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使民俗旅游可以永放光彩! 二、调查的方法 ?到实地考察,拍摄 ?与当地民众交流,了解当地民俗特色 ?从相关单位获取当地民俗发展概况的资料,了解现状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农村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调查报告范文 去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那就要写一份报告来总结一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个1个,乡镇文化站7个,村组文化室35个,文化专业户120个。20**年争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投资263万元,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服务点10个,村级服务点123个,工程网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提升了农村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一是民间节庆文化得到较大发展。各乡镇能结合地方民俗,组织锣鼓秧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活动。二是各类文艺演出队伍发展迅速。全县现有各类文艺团队249个,常年活跃在农村,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三是农村文化大院初见生机。青化乡农民荔改朝建立了集锣鼓秧歌,自乐班、

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组织老荔文化大院,为农村文化建设创出了新路子。 三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20**年我县争取国家文化发展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国家投资110万元配发了10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县财政每年列支7万元用于放映补贴,保证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20**年共放映数字电影2000多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分析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阵地薄弱,发展不均衡。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显缺乏,很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达到标准,除几个基础建设搞得较好的亮点村和成立比较早的县城社区之外,仍有不少边远村的活动场地设施简陋,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正常开放。加上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日常在家的多半为老年儿童,因而看书读报的少,造成文化活动匮乏,乡村之间文化活动发展不平衡。 二是工作机制不活,专业人才缺乏。县乡文化服务机构自身力量薄弱,在指导、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上着力较少。乡镇文化站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且大多兼职,专不起来,难以发挥服务作用。基层文艺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龙脊古梯田稳定性及水循环系统研究{修}

分类号 T V 3 密级 U D C 硕士学位论文 龙脊古梯田稳定性及水循环 系统研究 学位申请人: 谭宁 学科专业 : 水利水电工程 指导教师 : 童富果教授 田斌教授 二○一二年五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Study On Stability And Water Cycle System In Ancient Longji Terrace Graduate Student: Tan-Ning Major: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Supervisor: Prof. Tong-FuGuo Prof.Tian-Bin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na May, 2012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峡大学学位论文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 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 ,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I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梯田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它的出 2 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进步。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 亿 hm ,人均耕地 2 0. 08 hm , 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 1/4。梯田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土性能, 针对我国人多 地少、西南地区山岭丘陵分布、工业化进程中耕地日益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