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

的第一课《买文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本节课的重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一个透明的盒子装着各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陪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讲得真棒!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借助谈话,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民币,并初步揭示人民币的功能。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二)人民币的认识

1、认识人民币。

(1)出示几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

提问:你们认识哪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说一说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的币值是相同的吗?它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清晰程度。

(2)向学生介绍盲点,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先独立认识,再同桌交流,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别方法,构建学生对人民币多种特征的了解。教学中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2、分一分。

师: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分类吗?假如要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类,该怎么分?现在你们能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在组内分一分。分好后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各种分法、夸赞学生分得真好后,教育学生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结合学生的分法,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并板书。说明:在人民币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

[在分类中又很自然的引出人民币的单位,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人民币。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三)认识元、角之间的关系

1、提问:

可换()张

可换()张

可换()张

2、创设商店购物的情境,(1)出示、提问:一本练习本2角钱、一把笔1元钱,如果你都要买,应付多少钱呢?学生说出(付出)1元2角钱后,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演示“1元2角钱”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接着,老师表扬学生真聪明,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元()角”。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确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四)巩固练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还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3)10元可以换()1元,可以换()2元,可以换()张5元。

(4)1元=( )角

(5)80角=( )元 40分=( )角 ( )角=3元

(6)5元7角=( )角 52角=( )元( )角

(7)2元5角=( )角 12角=( )元( )角

(8)5角7分=( )分 25角=( )元( )角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3、作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文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一年级学生一般对人民币都有了一点认识,能大致分辨出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付钱、找钱等。我根据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在教学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导入中谈话内容的设计,不仅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中,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设计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路径的引导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试图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

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任何时候都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

课的教学设想之一。本课中的“购物”和“小小银行”活动的设计正是源于这种构想。

三、说学法

这节课是一年级的教材,学生的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已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故在教学时,我对学生放的放开,尽量让学生多说,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四、说教学流程(略)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2. 53和35一样大。 ( ) 3.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4. 99大于100。 ( ) 5.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6.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7.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8.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9. 39和41的中间是42。() 10. 40+5比50+4小。() 二、单选题。(共10.0分。) 11. 从89开始往前数,第4个数是[ ]。 A、88 B、87 C、86 D、85 12. 最大的两位数是[ ]。 A、10 B、99 C、100 D、19 13.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65[ ]。 A、60+5 B、65-5 C、70+5 D、5+50 14. 下面哪个数与47最接近[ ]。 A、74 B、41 C、51 D、63 15. 从67开始往后数,数到73是第几个数[ ]。 A、6 B、7 C、8 D、9 16. 这个图与哪个图表示的数一样[ ]。 A、 B、 C、D、 17.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既大于21,又小于27[ ]。 A、45-5 B、10+2 C、20+5 D、28-8 18. 合唱队有40人.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 A、10 B、38 C、43 D、85 19. 小军跳绳1分钟跳了38个,老师比小军跳得多得多,老师可能跳了多少个[ ]。 A、40 B、24 C、89 20. 爸爸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可能多少岁[ ]。 A、38 B、20 C、34 21. 盒子里面有9颗珠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 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 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 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 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Qiaozhis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桥之思(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 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 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 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 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 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开始吧。

2 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比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小组读——大组读——全班读。 (出示生字词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交*巍峨雄伟构筑和谐) 师:全班同学再来认真地读一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又准确,真不错!生字朋友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认真的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这篇课文中都了解(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引导生用自己的话大体谈一谈) (生大体谈谈,谈到第一小节中的桥的功能,样式,材料)师知道了这么多桥的知识,真了不起!那么桥有这么多的功能(样式,材料),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小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说全了后)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在生活的重要价值,并理解、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求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人民币与外币相互兑换的的汇率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课 师:前两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今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是什么?从中导出课题——人民币兑换 2、引导学生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 (1)、师先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外币,如果你和你的爸爸、妈妈想去外国旅游、探亲;应怎样办呢?然后老师课件出示汇率表 (2)、男女生各自读一条中国银行05、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便读边感受。(同时可以介绍现在人

民币与美圆的兑换利率1美元=7.0002元人民币,与XX、9比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约13.5%)。 3师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港币 4、师: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美元 请学生说明道理: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5、带着感觉齐读: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同理类推。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6、师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人民币 7、师问:你是如何知道人民币谁更值钱? 8、小组合作研究要求: (1)、每个人都要认真倾听。 (2)、循环发言,不重复别人的话。 (3)、汇报时用语:我们小组认为....... 指明小组代表汇报:我们小组认为人民币价值大些,一泰国铢只能兑换0.1967元人民币,也就是

新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主备:王志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数学符号等方式,初步体会加法(合并在一起的)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习,体验意义 1、有几支铅笔 (1)(课件出示图一)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 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这个动作,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4)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 (5)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 2、有几只熊猫

(1)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谜语呢?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呢? 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3(板书“3”) 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 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2(板书“2”) (4)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为什么是5只,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师:一共是5只。(板书:5)把3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我们把它读作“加号”。(板书加号后引导学生边跟读边书空两次) 师:这个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板书)指名读、齐读。 (5)师:现在,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代表的是? 2呢?那“+”呢?(配合手势) 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呢? (6)师小结:3+2=5是一个加法算式,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或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以上环节中学生如有说出2+3=5的算式,建议加以肯定和引导,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下同。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摆一摆,算一算”里的桃子、花和鸭子,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算式里的数字和加号各表示什么,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课件依次出示“说一说,填一填”的三幅情境图片。 (1)小朋友的表现真棒!小鸟也被你们吸引过来了。谁能当当小老师,来读一读题目。 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可以怎么列式呀?说说你的想法。(3+2=5/2+3=5)

新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教 学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1、面的旋转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内容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淘气可是一个有人心,他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轮,彩带随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面各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呈现下图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说说你能发现什么? (2)同时呈现下图2、图3。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线”“面”“体”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寻找一下。 看来面的旋转学问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主要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板书:《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吕宝凤 【教材依据】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主视图和侧视图。本课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前、后、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学生喜爱的小猫储钱罐等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活动中进行学习。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思想,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中之重。由于观察物体这样的课要比计算课受学生欢迎,所以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准备观察的物体,并让学生带来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说话有条理以及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学习从侧面和正面观察简单物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方法与途径: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全班观察、分组观察、互换位置观察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情感与评价: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生动的情景图中导入本课,用动画等形式展开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准备

教室-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教室-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教室-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教室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实物,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连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 …或者 2,4,6,8,10,12,14,16,18,20 …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左边的数),个位(右边的数) 2、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 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3、比大小 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Lovely campus - teaching design of Beijing No rmal University

可爱的校园-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详细介绍: 教案设计示例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

集邮新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集邮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材第15—1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旧知,复习前面学的列竖式计算中几种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集邮的艺术性;从估算入手,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在计算。 81÷3= 402÷2= 812 ÷4= 625÷6= 师:做完后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展示 1.解决问题 师:大家请看下面的情境图。(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已知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问题是求这些邮票能放多少页。 师:那大家估计一下,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285≈300,300÷5=60,285<300,所以285÷5的商应小于60. 生2:200<285,200÷5=40,285÷5的商应大于40且小于60. 生3:我可以让范围更精确些,285≈250,250÷5=50,285>250,所以285除以5的商应大于50,即285÷5的商大于50且小于60.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如何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师:怎么验算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用乘法验算,即看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小结 首位上不够商1时,就看前两位。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继续看大屏幕(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学生展示? 生1:题目告诉我们把285张邮票,每8张放一页,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生2:要求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就是把285张邮票按8张一份分,列式为285÷8. 生3:因为被除数最高位上的2比除数8小,所以计算时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28个十,除以8商是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3.然后接着往下算,最后发现除不尽,有余数。 做完后师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演示,师生交流。(略) 师: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小结:我们可以把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四、师生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木鱼中心学校王登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36-3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4种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体验体和面的不同。 教学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若干、Flash课件、4种图形若干、橡皮泥、印泥、沙子、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几位老朋友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师依次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谁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又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三棱柱),说猜猜它的名字?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体会“面”是平的。 师:老师不但给大家请来了这些好朋友,还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从底柜里拿出来看看是什么?找一找它的面,仔细地看一看它们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再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这些物体的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平平的、光光的。 2.动手操作,体会“面”在“体”上。 (1).师: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平平的面留在纸上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有白纸、橡皮泥、印泥。 (同桌两人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看谁想的方法多。)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加减法(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四、统计与概率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生活中的数

小书架 - 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小书架 - 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Small bookshelf teaching design of Beijing No rmal University

小书架 - 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设计示例 《小书架》 教学目标: 1.自读《小书架》,继续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通过复习单韵母明确学习拼音对识字的意义。利用认识的字复习学过的韵母,并练习给汉字标声调。 3.渗透性识字10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5个,学写笔画“、”。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加强自学。 教学难点: 讨论“书”笔画、笔顺。

教具准备: 生字卡、贝壳图片生字卡、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你们看,他是谁?你们听丁丁说什么呢? 听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丁丁,还记得我送给你们的第三把金钥匙吗?“我家有个好习惯:晚上,爸爸妈妈常为我念故事书。现在我认识一些字了,自己也跟着读。全家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愉快。”小朋友们,你们家中有这样的好习惯吗? 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参观我家的书房。不过先要猜个谜语,猜出来就欢迎大家来参观。 一座小楼房,没门又没窗。 图书一本本,全在里边藏。 出示课件:小书架的图片(课件为新教材的配套课 件)板书:小书架 二、听儿歌、读儿歌、背儿歌

北师大版《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要注意,通过观察、估计、操作、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在活动教材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判断出沿着小的树叶边线爬一周所用的时间少,但学生还说不清理由,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探究的愿望。接着引导学生描出不同大小树叶的边线,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了感性材料。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摸、量周围许多平面的边线,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测量方法多样化的认识;最后揭示周长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概念是具体内容的概括。中要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亲身体验,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是教学成功的体现。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籍、网络等了解到一些数学知识。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把自己当成探索

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而且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创新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灵武市第一小学胡月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体会成功的感觉。 教学重点、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题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2、方形和正方形都是_______线段围成的图形,所以它们都是______。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它们的角都是_______;长方形相对的_______相等,正方形的_______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大家猜猜看齐读课题 2、学习例2: (1)我们先来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看正确的测量方法请读出测量结果。同学们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老师相信你们,试试看叫学生板演,最好是方法不一样的] (2)集体订正 (3)出示,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计算。 板书:(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3、练习:打开书看42页第一题,你肯定会做,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能用三种方法更好。叫学生板演。 4、小结:作为长方形求它的周长时,我们用(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比较好,作为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 5、学习例3 (1)出示:求它的周长就是求几个5的和,[口答算式] (2)小结:板书: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 6、练习:43页的第一题,能不能围一圈必须先求什么还要注意单位,请独立完成。叫学生板演。订正。 师:如果是70厘米够吗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请打出手势]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依照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显现“一共、共、全长、原先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显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第二单元观看物体 观看实物,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连线时,要抓住物体的每个方向的特点。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 …或者 2,4,6,8,10,12,14,16,18,20 …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左边的数),个位(右边的数) 2、两位数的计数单位是十位 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3、比大小 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大。

北师大版优化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 教材分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创设的问题情境,自主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还有点难度,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扩散思维,进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时间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沏茶工序图片、三个圆片、学习单 教学过程: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今天啊,李阿姨要到小明家去做客,但是小明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帮他,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沏茶 1.同学们,妈妈想请小明做什么事呢?指名说(预设:生1:沏茶,生2:烧壶水沏杯茶) 2.那你认为沏茶需要做哪些事呢?(指名说:烧水、拿茶叶......)是的,通常我们沏茶要做这些事,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读信息) 3.的确,要想沏一杯茶,需要做这么多事情,那这些事情都能同时做吗?(不能)那你准备怎么做?(预设:先做洗水壶再......)同意他的说法吗?(预设1:同意;预设2:不同意,那你是什么想法说一说?) 4.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通常我们一般用“→”表示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 5.小明到底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了呢?指名说(预设:怎样才能尽快地让客人喝上茶?)“尽快”二字怎么理解呢?(预设:用最快的或最短的时间做事) 6.小组合作摆一摆、写一写、算一算 学习要求: (1)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表示出沏茶过程。 (2)合理安排,计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列式)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吧! 师巡视指导,收集不同方案 7.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