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一、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患者病起转腰不慎,致使腰部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腰伤则气机为之阻滞,气不行血,则瘀血阻络,经脉以通为常,腰及大腿气血失养,且气血不通则痛,故患者腰部至大腿疼痛、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沉涩。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气滞血瘀证。治法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方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身痛逐瘀汤加减

二、湿热痹阻: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壅于腰部,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不畅,筋脉迟缓,而生腰痛。患者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湿热痹阻,治法以清利湿热,通络止为主。方可用四妙散加减

三、肝肾亏虚(阳虚):因劳累太过,兼之病久,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是为虚证所见。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腰腿发凉,阳虚不能温养四肢,舌质淡,脉沉细,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阳虚证,治法以益肝补肾,通络止痛为主。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四、肝肾亏虚(阴虚):肾藏精,肝藏血,患者年老肾亏,腰部酸痛绵绵不已。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肾虚髓减,肾精不足,则肝失所养水不涵木致肝阴亦亏,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肾为水脏,滋水涵木,肝肾之阴日益亏耗,精血不足,水不涵木,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阴虚证,治法以滋阴补肾,通络止痛为主。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五、寒湿痹阻:患者劳作汗出当风,衣着单薄,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腰府失护,寒、湿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腰痛,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凝闭,侵袭肌肤经络,郁遏卫阳,凝滞营阴,以致腰府气血不通出现受寒及阴雨加重,得热则减,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滑或沉紧。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寒湿痹阻。治法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方可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或独活寄生汤加减。

腰痛辨证分型

腰痛辨证分型 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的处方有许多。且就我临床所喜用的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 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 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 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这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的温通少阴功效。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 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 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麻附细正是其大法。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

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和营卫,为治本之道。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是理气之治腰痛法。 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此方去积聚症瘕,伤寒中风皆治。 2、风湿腰痛,则当祛风利湿。羌活或者独活在所必用。我喜欢用此方:白术60克,薏苡仁45克,加羌活15克,或者亦加独活15克,用黄酒和清水各半煎服,效果极佳。另外,古方有神应丸,治疗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痛引背膂俯仰,或劳役伤于肾,或寝湿地,或坠堕伤损,风寒客搏,皆令腰痛。其方:威灵仙,肉桂,当归各6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用黄酒煮上药末为糊,作成小丸,如花生米大小,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或者用小茴香10克煎汤送下,妇人用肉桂10克煎汤送下。 3、寒湿腰痛,即仲景之肾着汤证。其方名为肾着汤,治身重腰痛,如水洗状,不渴而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挂重物。用茯苓、干姜、白术、炙甘草成方,大剂温运中焦以运轴行轮。此极妙之法,不治腰而治腰,要在辨证论治之精确。临床上我亦用此方:制附片

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

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 腰腿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早期表现主要以邪盛为主,病位浅而病情较轻,多因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涉水冒雨,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多表现为表寒证;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复感外邪,或寒温之邪郁而化热所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多表现为湿热证;若外伤或病邪久而不去,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人里,内犯脏腑,脏腑功能失调。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腰部疾患很易犯肾,故后期表现为肾虚证。腰腿痛证候复杂,我科对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中医特色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措施,成为我科治疗腰腿痛的特色之处。 1.气滞血瘀型 (1)证侯特点: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拒按,腰部板硬、俯仰活动受限,两手叉腰,步履艰难,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数。(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食物为主。如桃仁、菠菜、山楂、黑木耳、金针菜、三七粉冲服、山斑鱼煲西洋菜、祛瘀生新汤、桃仁红花粥等。多饮水、摄青菜、蔬果。禁食海腥发物类易致过敏之物,如虾、蟹、烟酒、辛辣之品,以及肥甘厚腻等阻滞气机之品。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再适当给予补养之品。平素注意在饮食中摄取富含钙质之物,如虾皮、紫菜、海带、豆制品、奶制品等。 2.风寒型 (1)证侯特点:腰腿部冷痛重者,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或痹痛重着,阴雨天加重,麻木不仁;或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并有转侧不利、行动困难、日轻夜重,小便利,大便溏,舌质淡红或暗淡或胖,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2)饮食调护:饮食宜祛风除湿,稳经散寒,除痹止痛类食物为主。如全蝎、鸟梢蛇、牛膝、当归、北芪、水蛇、蹄筋、生姜、羊肉、胡椒根等。忌食肥厚及生冷寒冷之品。如通菜、芥菜、生冷水果等。 3.湿热型 (1)证侯特点:腰疼或兼下肢疼痛,痛处伴有灼热感,热天雨天疼痛加重,重浊难移,或屈伸不利,小例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类食物为主。如苡米、冬瓜、木瓜、绿豆、芡实、丝瓜瘦肉汤、车彰菜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煎炸热燥之品,如油条、烧鹅、烧鸡、酒等。 4.肝肾亏虚型 (1)证侯特点: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更甚,肢体麻木有冷感,沉重乏力,肌肉萎缩。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淡苔白滑;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饮食调护:肾阳虚者饮食宜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为主:如狗肉、红枣淮山、桂圆煲鸡、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崎杜仲煲猪尾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肾阴虚者饮食宜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为主:如海参、鸡蛋、白鸽、龟鳖、蜂房、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等,忌香燥,烟酒,烧鹅等。

腰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2013) 【定义】 腰痛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腰痛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腰痛包括西医多种疾病,本诊疗方案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制定。 【诊断标准】 (一)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病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身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形成。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腰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症状疾病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惧按,舌质紫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缓或沉紧。 3.肝肾阴虚: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治疗方案】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之令狐文艳创作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令狐文艳 一、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患者病起转腰不慎,致使腰部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腰伤则气机为之阻滞,气不行血,则瘀血阻络,经脉以通为常,腰及大腿气血失养,且气血不通则痛,故患者腰部至大腿疼痛、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沉涩。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气滞血瘀证。治法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方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身痛逐瘀汤加减 二、湿热痹阻: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壅于腰部,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不畅,筋脉迟缓,而生腰痛。患者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湿热痹阻,治法以清利湿热,通络止为主。方可用四妙散加减 三、肝肾亏虚(阳虚):因劳累太过,兼之病久,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是为虚证所见。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腰腿发凉,阳虚不能温养四肢,舌质淡,脉沉细,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阳虚证,治法以益肝补肾,通络止痛为主。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四、肝肾亏虚(阴虚):肾藏精,肝藏血,患者年老肾亏,腰部酸痛绵绵不已。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肾虚髓减,肾精不足,则肝失所养水不涵木致肝阴亦亏,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肾为水脏,滋水涵木,肝肾之阴日益亏耗,精血不足,水不涵木,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阴虚证,治法以滋阴补肾,通络止痛为主。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五、寒湿痹阻:患者劳作汗出当风,衣着单薄,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腰府失护,寒、湿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腰痛,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凝闭,侵袭肌肤经络,郁遏卫阳,凝滞营阴,以致腰府气血不通出现受寒及阴雨加重,得热则减,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滑或沉紧。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寒湿痹阻。治法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方可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或独活寄生汤加减。

腰痛的辨证施护

·临床研究· 腰痛的辨证施护 邓颖平 关键词:腰痛;辨证施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6.06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2C-0570-01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也可能与背腿等部位疼痛合并出现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主要是外感和内伤所致,外感以寒湿多见,内伤则劳伤肾气为多,闪挫坠堕也有所见。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报告如下。 1 辨证施护 1.1 寒湿型 以寒邪为主,症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遇阴雨天疼痛加重。施护:①保持室内干燥清洁,以防潮湿;②注意保暖避风寒,忌贪凉喜水,及时更换衣服、被褥; ③忌食生冷食物;④腰局部冷痛甚着隔姜片灸3次~5次,艾条熏灸10min~20min,也可以熏床熏蒸,药物伸筋草、透骨草等; ⑤汤药宜热服,可饮少许药酒以散寒,温经通络。 1.2 湿热型 以湿热之邪为主,症见腰部驰痛、重坠,痛处伴有热感,久坐、热天、雨天疼痛加剧,活动后可减轻。施护:①室内保持通风凉爽,勤换内衣;②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忌酒、辛辣、厚腻之品;③汤药宜温服。 1.3 淤血型 以气滞血瘀为主,症见腰部刺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仰不便不能转侧,痛处拒按。施护:①局部按摩,勤洗澡,用热水洗擦;②以胡桃肉3个、桃仁7粒共捣烂、酒糟调,敷掌心,左痛敷右,右痛敷左。 1.4 肾虚型 以酸软为主,症见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施护:①节制房事,劳役适度;②以肉桂30g、吴茱萸90g、生姜120g、葱头30g、花椒60g,捣均炒热,以绢帕包裹熨痛处,冷则再炒熨之,共20min~30min;③以狗脊、川杜种,水煎服;④针刺肾俞、命门、委中,针用补法。 2 讨论 在《养生方》中提到腰痛的护理方法有:①进食之后,不能立刻平卧,需作散步:因为胃的腐熟,需要肾的温煦,适当活动,可使肾气通畅,不会腰痛。②使大便通畅,每日定时解便,即使大便不干燥,也不应该用力过度,否则会引起腰痛。腰痛病程长,缠绵难愈,病人易情绪低沉,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进行锻炼(如打太极拳等),配合治疗,以利康复。 作者简介 邓颖平单位:435300,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1-12-12) (本文编辑郭海瑞 )

腰椎的辨证论治

腰椎病症分析 一:腰椎 腰椎位于游离肋下共5节,有缓冲压力,有减震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时防止震荡颅脑。还可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动度,使人能进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动。 二:腰椎疾病的发病过程 首先会出现腰肌劳损,长期压迫导致脊髓突出,压迫神经形成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纤维环容纳的髓核从薄弱处向外鼓,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变化,较轻; 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属于中等程度; 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后,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这是腰椎间盘突出里较严重的,属于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 三:腰椎疾病的分类及症状表现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 1)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2)、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3)、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4)、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 5)、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6)、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 腰椎不稳 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不能维持脊柱的稳定,而椎体和关节都会出现增生,最后就会导致纤维性或是骨性强直。所以说腰椎不稳时退变的一个阶段。 腰椎管狭窄

腰痛辨证论治

腰痛辨证论治 1、寒湿证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 舌象:舌质淡,苔白腻。 脉象:沉紧或沉迟。 辩证: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因寒性收引,湿邪重着,两邪相合,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寒冷天气或感寒后寒湿之邪更甚,故疼痛加剧。湿为阴邪,得阳始化,故痛处喜温。湿为阴邪,其性凝滞,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故虽卧其痛不减。寒湿停滞,脾阳不振,健运失司,化源不足,故倦怠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均为寒湿留滞之象。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剂:独活寄生汤 方药:独活10g、桑寄生18g、秦艽12g、肉桂6g、 川芎10g、牛膝15g、杜仲12g、当归12 g、 茯苓12g、党参12g、熟地15g、白芍10g、 细辛3g、防风10g、甘草6g 2、血瘀证 主症: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 舌象:舌质青紫,或紫暗,或有瘀斑。 脉象:脉涩。 辩证:瘀血阻滞腰部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刺,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瘀阻部位固定,则痛处固定。血为阴,夜亦为阴,入夜阴盛,愈致瘀凝气滞,故疼痛日轻夜重。因外伤而突然发病者,若伤及于肾,血络受损,则可伴有血尿。面晦唇暗,舌质青紫或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停滞之征象。 治法:活血祛瘀。 方剂:复原活血汤 方药:柴胡12g、花粉15 g、归尾10 g、红花10 g、 穿山甲6 g、酒大黄10 g、桃仁12 g、牛膝15 g 3、湿热证 主症:腰部弛痛,痛处伴有热感,每遇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疼痛加重,遇冷痛减。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弦数。 辩证:湿热壅阻腰部经络,经脉弛缓,经气不通,故腰部弛痛,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热增湿多,故腰痛转重。热为阳邪,遇寒热邪得以缓解,故疼痛减轻。因于热,则口渴;因于湿,则不欲饮。湿热蕴中,故口苦烦热。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均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三仁汤 方药:杏仁12g、薏仁30g、蔻仁6 g、法夏9g、 川朴15g、淡竹叶12g、通草6g、滑石30g、 甘草3g 4、肝肾亏虚证 主症:腰腿酸痛,膝软无力,劳累后更甚,卧则减轻,不能久立久行,可伴目眩发落,耳鸣咽干,遗精或遗尿,或见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脉沉细。 舌象:舌质淡,少苔。 脉象:脉沉细。 辩证: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故见腰腿酸痛,膝软无力。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精髓不足,故见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目为肝之窍,耳为肾之窍,发为血之余,肝肾精血亏虚,失之濡养,故见目眩发落,耳鸣咽干;肾司二便,主藏精,肾虚不能藏精,故见遗精遗尿;肝肾亏损,冲任失调,故见月经不调。舌质淡,少苔,脉沉细均为肝肾亏虚之象。 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方剂:补肝益肾汤加减 方药:熟地30 g 当归 10g 白芍 10g 黄芪 15g 何首乌20g 山萸肉15g 川芎5 g 鸡血藤9 g 阿胶10 g烊化

中医辩证 分型

中医堂常见病症 内科:腰痛眩晕中风风湿痹尪痹骨痹肌痹 痿症虚劳痛风不寐心悸消渴高血压 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 妇科:痛经绝经前后诸症盆腔炎 儿科:感冒哮喘泄泻厌食疳症汗症多动症 性早熟过敏性疾病 五官(耳鼻喉)科:鼻渊梅核气 中医骨伤科:落枕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 狭窄性腱鞘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椎管狭窄症臀上皮神经损伤 梨状肌综合征股骨头坏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髌下脂肪垫劳损腕、跖管综合征 中医针灸科:面瘫肩关节周围炎胸痹心痛不寐痿症 风湿痹落枕偏头痛鼻渊眩晕便秘 郁证 中医推拿科:小儿肌性斜颈积滞病脑性瘫痪冠心病 高血压中风康复头痛颈性眩晕泄泻 痛经落枕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滑脱骶髂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 冠心病 证候分类: 1、寒邪内盛:胸闷胸痛,遇寒更甚,喘息咳唾,气短,舌苔白,脉沉迟。 2、痰浊壅盛:胸闷如窒息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 平素痰多,舌苔浊腻,脉滑。 3、肝郁气滞:胸闷胀而痛,攻窜不定,善太息,或痛连两肋,嗳气不舒,甚则 疼痛不能转侧,舌苔薄,脉滑。 4、淤血停滞:胸闷窒息而痛,痛如锥刺,痛有定处,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5、气阴两虚: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怠倦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 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疗方案:辩证施治 治疗总则:活血化瘀,温通心阳。 基本操作:取坐位,轻柔手法。 一指禅推法,鱼际揉法,指拨法,施于心俞,肺俞,膈俞,厥 阴俞,屋翳,渊液,辄筋,内关穴,先左后右,每穴1-2分钟。 1、寒邪内盛证:基本操作上,加擦法操作于背部督脉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 侧线,以深部透热为度。 2、痰浊壅盛证:基本操作上加脾俞、胃俞、膻中、足三里并摩腹。 3、肝气郁滞证:基本操作上加章门、期门、肝俞、太冲等穴并搓摩胁肋。 4、淤血停滞证:基本操作上加灵道、通里、间使、少府、肾俞、足三里穴。 5、气阴两虚证:基本操作上加脾俞、胃俞、肾俞、三阴交、筑宾穴,并横擦肾 俞、命门穴,直擦太溪、夏溜、交信穴,以透热为度。

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07T14:54:38.2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代勇[导读] 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患者的肝肾阳虚,气血不足和肝肾亏虚等体现了虚证的不同方面,这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着直接的关系。 代勇 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份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7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对患者的病因、症状等进行分析,按照多数原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将所选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基本证型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气血不足型、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结论:研究中所选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分型以虚证为主,具体的分布 为脾肾阳虚型占18.8%、肝肾亏虚型9.1%%、气血不足型16.0%、寒湿痹阻型36.4%、气滞血瘀型20.4%。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中医辨证分型;研究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scogenic back pai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Methods:2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scogenic back pain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their clinical data was selected for study.The causes and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priority principle,they were classified as various types of TCM.Results:The basic types of TCM of the selected patients with discogenic back pain were divided into the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stagnation of cold-wetness,energy-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Conclusions:The types of the patients with discogenic back pain mainly reflect in deficiency symptom;the specific propor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type of asthenia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was 18.8%,the type of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was 9.1%,the type of 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 was 16.0%,the type of stagnation of cold-wetness was 36.4%,the type of energy-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was 20.4%. [Keywords]:Discogenic back pain;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CM;research.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患者由于各种诱因出现的椎间盘紊乱或变形等刺痛窦椎神经,临床症状方面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腰部以及腰臀部疼痛[1],研究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份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7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份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7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所述:20岁以下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3例;20岁到29岁之间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7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0例;30岁到39岁之间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0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40岁到49岁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3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2例;50岁到59岁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3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48例;60岁以上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7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1例。所选患者均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确准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选患者中无椎间盘突出症以及明显的神经根刺激征,无结核或肿瘤患者。 1.2 方法 参照中医辨证分型的基本理论,将所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多数”为原则,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分型的主要依据,辅助依据为患者的舌脉象分析,根据有关诊断标准,设计主要包括患者的疼痛部位。发病原因以与外界的关系等的中医证候表格[2]。 1.3 观察指标 将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分布情况以及根据中医证候表格对患者的疼痛部位。发病原因以与外界的关系等数据进行分析[3]。 2 结果 所选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疼痛部位分布情况为:下腰部245例,占37.8%;腰臀部225例,占34.7%,大腿175例,占17.1%,其他部位3例,占0.5%。 所选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发病原因:慢性劳损者187例,占43.4%,急性损伤者51例,占11.8%,外伤后治疗不当者46例,占10.7%,感染风湿寒史者27例,占6.3%,体质虚弱者8例,占1.9%,其他105例患者无明显病因,占24.4%。病症与外界天气的关系:炎热天气加重者0例,寒冷天气加重者149例,占36.8%,阴雨天气加重者109例,占30.0%,与天气无明显相关者147例,占36.3%。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性质结果为:胀痛者180例,占27.6%,痛有定处者174例,占26.7%,酸痛乏力者98例,占15.0%,刺痛者63例,占9.7%,隐痛者60例,占9.2%,痛无定处者18例,占2.8%,板硬疼痛者19例,占3.0%,其他疼痛性质者20例,占3.1%。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舌脉象濡脉者59例,沉脉者39例,弱脉者26例,数脉者19例,弦脉者88例,紧脉者41例,湿脉者2例,其他脉象者1例。 对所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气血不足型、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5个基本证型,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的基本证型分布情况(例,%) 例数百分比 寒湿痹阻型 100 36.4 气滞血瘀型 56 20.4 脾肾阳虚型 50 18.2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完整版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腰痛病的分型辩证依据 一、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患者病起转腰不慎,致使腰部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腰伤则气机为之阻滞,气不行血,则瘀血阻络,经脉以通为常,腰及大腿气血失养,且气血不通则痛,故患者腰部至大腿疼痛、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沉涩。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气滞血瘀证。治法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方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身痛逐瘀汤加减 二、湿热痹阻: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壅于腰部,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不畅,筋脉迟缓,而生腰痛。患者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湿热痹阻,治法以清利湿热,通络止为主。方可用四妙散加减 三、肝肾亏虚(阳虚):因劳累太过,兼之病久,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故酸软无力,其痛绵绵,喜按喜揉,是为虚证所见。劳则气耗,故遇劳更甚。腰腿发凉,阳虚不能温养四肢,舌质淡,脉沉细,四诊合参,属祖国医学腰痛病范畴之肝肾亏虚之阳虚证,治法以益肝补肾,通络止痛为主。方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四、肝肾亏虚(阴虚):肾藏精,肝藏血,患者年老肾亏,腰部酸痛绵绵不已。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肾虚髓减,肾精不足,则肝失所养水不涵木致肝阴亦亏,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肾为水脏,滋水涵木,肝肾之阴日益亏耗,精血不足,水不涵木,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证,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腰痛的病因与诊断?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一、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若寒邪为病,寒伤阳,主收引,腰府阳气既虚,络脉又壅遏拘急故生腰痛。若湿邪为病,湿性重着、粘滞、下趋,滞碍气机,可使腰府经气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发腰痛。感受湿热之邪,热伤阴,湿伤阳,且湿热粘滞,壅遏经脉,气血郁而不行而腰痛。 2、气滞血瘀腰部持续用力,劳作太过,或长期体位不正,或腰部用力不当,摒气闪挫,跌仆外伤,劳损腰府筋脉气血,或久病人络,气血运行不畅,均可使腰部气机壅滞,血络瘀阻而生腰痛。

3、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腰府筋脉而发生腰痛。历代医家都重视肾亏体虚是腰痛的重要病机。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虚,故腰背痛而胫酸。”《景岳全书·腰痛》也认为:“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 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故内伤则不外肾虚。而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以湿性粘滞,湿流下,最易痹着腰部,所以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内外二因,相互影响,如《杂病源流犀烛·腰痛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说明肾虚是发病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的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至于劳力扭伤,则和瘀血有关,临床上亦不少见。 二、诊断 1、自觉一侧或两测腰痛为主症,或痛势绵绵,时作时止,遇劳则剧,得逸则缓,按之则减;或痛处固定,胀痛不适;或如锥刺,按之痛甚。 2、具有腰部感受外邪,外伤、劳损等病史。 3、有关实验室检查或腰部X线片,提示西医学风湿性腰痛、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诊断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腰痛病的辨证施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的辨证施护 概念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也可能与背腿等部位疼痛合并出现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病机 腰痛病因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证治分类: 1:寒湿腰痛 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辩证施护: ①.注意保暖,防潮防湿。安排患者于温暖舒适的病室,保持空气的清新。 ②.加强腰部保暖,使用护腰,切勿吹风受寒。 ③.少食寒凉和滋腻食品, 适量吃些辣椒、花椒等祛湿祛寒之物。 2.湿热腰痛 证机概要: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辩证施护: ①.要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 尤其是夏末秋初, 湿热较重, 尽量不在户外做较剧烈的活动 和锻炼, 防止湿热入侵机体, 加重疼痛。 ②.禁辛辣、油腻、高热量饮食, 多吃芹菜、苦瓜、等清淡食品, 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因 湿热可从大小便排泄。 ③.应注意观察体温、出汗等情况。 3.瘀血腰痛 证机概要: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辩证施护: ①.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疼痛的时间、性质及程度,可配合针灸,按摩等。 ②.疼痛时患者情绪紧张、恐惧,故应做好精神护理。 ③.痛如针刺者,临时服参三七粉,延胡各1.5g,温开水或藕汁调服。 4.肾虚腰痛 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1)肾阴虚 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2)肾阳虚 证机概要: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腰痛辨证分型

腰痛辨证分型 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得处方有许多.且就我临床所喜用得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 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 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 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 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这就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得温通少阴功效.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就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 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 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麻附细正就是其大法。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

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与营卫,为治本之道。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就是理气之治腰痛法. 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就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此方去积聚症瘕,伤寒中风皆治。 2、风湿腰痛,则当祛风利湿.羌活或者独活在所必用。我喜欢用此方:白术60克,薏苡仁45克,加羌活15克,或者亦加独活15克,用黄酒与清水各半煎服,效果极佳。另外,古方有神应丸,治疗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痛引背膂俯仰,或劳役伤于肾,或寝湿地,或坠堕伤损,风寒客搏,皆令腰痛。其方:威灵仙,肉桂,当归各60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用黄酒煮上药末为糊,作成小丸,如花生米大小,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或者用小茴香10克煎汤送下,妇人用肉桂10克煎汤送下. 3、寒湿腰痛,即仲景之肾着汤证。其方名为肾着汤,治身重腰痛,如水洗状,不渴而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挂重物.用茯苓、干姜、白术、炙甘草成方,大剂温运中焦以运轴行轮。此极妙之法,不治腰而治腰,要在辨证论治之精确.临床上我亦用此方:制附片30克,白术30克,杜仲15克,共研极细末,每用12克,

腰痛辨证分型之令狐文艳创作

腰痛辨证分型 令狐文艳 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的处方有许多。且就我临床所喜用的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 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 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 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这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的温通少阴功效。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 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

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麻附细正是其大法。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 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和营卫,为治本之道。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是理气之治腰痛法。 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此方去积聚症瘕,伤寒中风皆治。 2、风湿腰痛,则当祛风利湿。羌活或者独活在所必用。我喜欢用此方:白术60克,薏苡仁45克,加羌活15克,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