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1观察物体(三)》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点: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小学五年级学生空间想象力差,如果不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查字典数学网为你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的相关内容。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

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4 (1)向()平移了()格。 (2)向( )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5、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6、在钟面上,分针绕点o旋转30°表示时间经过() 分;时间经过15分,分针绕o点旋转()度。 二、动手操作。 1、 ①②③ 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2、 (1)图形1绕A点()旋转90°到图形2。

(3)图形4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四、找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2倍。 六、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七、请按照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3格。

八.做一做,画一画。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找出24的所有因数: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写()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 3、在数字5、0、6组成的三位数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 4、在36、7 5、34、36 6、580、540、435、2 7、65、105、216、720这几个数中,同时是2和 3的倍数有(),同时是3和5的倍数有(),同时 是2和5的倍数有(),同时是2、3和5的倍数有()。 5、根据45÷5=9,我们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和()。 8、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9、个位上是()或()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上的数的()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0、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与偶数的和是()。 11、个位数字是0的数,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 12、有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35,这5个连续奇数是() 13、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4();7()0;13()6;()12(); 14、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6();()0 ;()0 ;()75(); 15、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同时是2、3、5的倍数。 6();()70 ;8()8();9()()0; 16、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概念全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 多少。 3、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越乘越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越乘越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 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 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 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注意:(1)先看空间够不够;(2)数位一定要空开; (3)计算之前先检查;(4)不够除时要补0。

6、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越除越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越除越大) 7、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9、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 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 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 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2、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记做“·”,也可以省略不写,这时数 字因数要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长=2(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长=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正=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正=a2 3、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6分) 31+67-32= 7×9÷3= 100-100÷2= 250÷(50-25)= 0÷100÷50= 4×50×0= 二、填空题(15分) 1、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①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再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 再算。 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2、有关0的运算: ①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②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 ③任何数与0相加,都是; ④一个数减去0,得; 3、计算24+(27-19)×16,应先算,再算,最后算,计算结果是。 4、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5×16=240 28-12=16 综合算式: 420÷30=14 7×34=238 14+20=34 综合算式: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 B、△+□=○ C、□-△=○ 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58-27+36 B、72-56÷8 C、40÷5×8 38÷2×7 (72-12)÷6 40-5×8 3、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元?()

A 、(68-32)÷6 B 、68÷6 C 、68-32÷6 4、小东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共看68页,后3天共看72页,小东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的算式是( ) A 、72÷3 B 、72÷3+68÷4 C 、(68+72)÷(4+3) 5、(270+770÷55)-190÷10正确的运算顺序是( ) A 、(270 + 770 ÷ 55)- 190 ÷10 B 、(270 + 770 ÷55)- 190 ÷10 ② ① ③ ④ ② ① ③ ② C 、(270 + 770 ÷ 55)- 190 ÷10 ② ① ④ ③ 四、你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5分) 1、在算式40-20÷5×10中,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 2、算式中只有加、减运算的,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 3、综合算式: 12×10÷0 = ( ) 4、100-(5+5×4)与(100-5+5)×4的结果相同。 ( ) 5、被减数与减数相等时,差为0。 ( ) 五、先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综合算式。(6分)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六、找出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4分) 1、800-600÷(25×4) 改正: =200÷(25×4) =200÷100 =2 2、50-(24+26)÷25 改正: =50-50÷25 =0÷25 =0 七、想好运算顺序,再算一算,可要细心哦!(27分) 360÷(60-54) 0÷32+32÷4 200-(76+40×3)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 1. ()里最大能填几? 8×()<55()×6<47 2. ()里最大能填几? 9×()<65()×5<36 3. ()里最大能填几? ()×9<603×()<25 4. ()里最大能填几? ()×7<624×()<33 5. ()里最大能填几? 7×()<34 8×()<30 6. ()里最大能填几? 3×()<17()×5<21 7. 二、计算题 39÷4= 45÷7= 49÷6= 三、文字叙述题 1. 70除以9,商几?余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除数是8,被除数是5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被除数是48,除数是7,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应用题 1. 有18本书,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几本?还剩几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37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要装几袋?还剩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看望革命老战士,买了50个苹果,每8个放一盘,需要放几盘?还剩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老师买来70本故事书,每班分8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37个乒乓球,装在7个袋子里,平均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可以做几件?还剩几米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 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例:在 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2019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9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 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 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 厘米和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 、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 3 、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 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米 =100 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100 厘米。 2 、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 4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 P2-3 ,例 1 、 2 、 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 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 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 设计意图 ] :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 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 设计意图 ] :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A. 60 B. 5 C. 1 D. 30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月28天 B. 平年下半年和闰年下半年天数相等 3.看一场电影要2() A. 小时 B. 分 C. 秒 D. 米 4.小洪1小时可以修补24本图书,小华比小洪1小时多修补3本。小华1小时可以修补图书的本数 是() A. 21本 B. 27本 C. 35本 D. 54本 5.下面是小明和小丽关于钟面时间的对话,他们谁说得对?() A. 小明说:钟面时间是6时30分. B. 小丽说:钟面时间是8时30分. 6.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A. 小时 B. 分 C. 秒 D. 米 7.用正常的语速读完一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时间是12() A. 秒 B. 分 8.时针从第一个数字到第二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 60秒 B. 60分 C. 2小时 9.四个小朋友参加50米赛跑的成绩如下,跑得最快的是() A. 小华11秒 B. 小明13秒 C. 小强10秒 D. 小平12秒 10.淘气猫正在给谁打电话?() A. B. C.

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 11.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12. 小动物读对了吗?() 13.判断写出的时间是否与钟面所显示的时间一致.() 5时 14.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5.上午10时到晚上8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解答:10-8=2,经过了2个小时.() 16.煮一杯牛奶要2时. () 17.分针和时针在6时形成一直线. () 18.2012年和1900年都是闰年. () 三、填空题(共5题;共18分) 19.240时=________日5年=________个月8日=________时 20.120时=________日4时15分=________分 21.按24时计时法,晚上9时是________时,上午9时是________时。 22.填上“>”、“<”或“=” 600秒________6分 23.把小动物读错的时间改正过来. 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24分) 24.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练习一 一、计算 37+25+15= 17-9-2= 72-24+16= 34+16+27= 3×8+24= 26+38-35= 9×7-25= 5×(26-20)=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7-( ) =10 ( )-14=25 ( )+16=40 34-( )=16 12+( )=85 ()八四十八七()五十六六()三十六 ()六二十四八九()()九二十七 三、列式计算 ⑴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⑵羊圈里有22只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⑶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⑷学校买来90本新书,借给同学53本,还剩多少本? ⑸小明家有32只鸡,卖了17只,还剩下多少只? ⑹小明家有32只鸡,第一次卖了9只,第二次卖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 练习二 一、计算题 56+(28-15)= 7×6-14= 40+50-20= 4×7+72= 4×9-36= 3×5+46= 28+(26-17)= 24-(56-50)= 二、填空题 ()二十一()六二十四八九() ()九二十七四九()()二十四 8的7倍是() 3的9倍是() 8个5相加是() 三、问答题 ⑴二年级同学一共做了45个布娃娃,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⑵二年级同学做布娃娃,第一天做了22个,第二天做了23个,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⑶食堂第一周吃大米25袋,第二周吃大米37袋,两周共吃大米多少袋? ⑷商店里有苹果50筐,梨40筐,卖出25筐,还剩多少筐? ⑸一辆客车里有48名乘客,在第一站下去了18名,又上来了20名,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练习三 ⑴自行车厂计划三天生产自行车80台,第一天生产20台,第二天生产35台,第三天生产多少台? ⑵停车场上有65辆车,开走28辆后又开来39辆,停车场还有车多少辆? ⑶有18个苹果,小朋友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 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减法连减,减去他们的和,注意添加括号)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除法连除,除以它们的积,注意添加括号) 第二单元位置 数对(a,b) a表示第几列 b表示第几行列横数行竖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

2020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虽然少,但对孩子们来讲,不是易事。为了提升成绩,有的家长不分主次、没有目标的采取题海战术,结果孩子筋疲力尽,成绩没有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却被抹杀。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复习,从容应对考试呢?第一步就是要系统梳理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二年级上学期都学了些什么吧!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 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小 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 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 操场长200米 铅笔长20厘米 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 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 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 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角和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 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7、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 8、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 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9、拼角:一直(角)一锐(角)拼钝角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二年级数学科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15厘米+8厘米=()厘米 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 15-5○15-10 48○30+18 1米○50厘米 18+12○12+18 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6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1+47= 720÷6= 900×5 46-18= 380+530= 680÷4= 16×6= 710-420= 810-490= 80÷5= 120×7= 340+270= 700-50×6= 420÷2×3= (74+26)×4= 100×2+3= 700-400+200= 180÷(3×3)= 2、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4)三角板有三个角,其中一个角是()角。 (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6)小玲早上7:00到校,11:00放学,她上午在校()小时。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3)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

分。………………………………() (4)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用坚式计算,并验算。786+48295040-3827 1090×86125÷6 5、递等式计算。 2976+674-3259309×7÷3 1527-4048÷8418×6+3604 (582+6467)÷74180÷(119-115) 379×(207-199)7614-(2164+871) 6、在〇里填上>、349+768〇768+349 60分〇1小时 2612-943〇2612-843 3分〇300秒 540÷6〇540×6 5小时〇50分 7、列式计算。 (1)比5100少2895的数是多少? (2)629的4倍是多少? (3)一个数的9倍是7209,这个数是多少? (4)7除7016,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8、应用题。 (1)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4560块,比第二天多运960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 (2)玩具厂去年计划生产玩具熊猫6700只。实际上半年生产3976只,下半年生产4054只。超过计划多少只?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xx学区校本教研 备课本 (一) 科目: 年级: 执教教师: 年度期

一、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 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二、学段目标:

第一单元备课说明

xx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数学教案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 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 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 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 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 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 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24%)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 5.一瓶白酒有500升。……………………………………………………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4%)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B.体积大C.容积大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A.200立方厘米B.10000立方厘米C.2立方分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我会填(第1—6小题每空1分,共65分) 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那么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 2.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后面是( )。 3.东与( )相对,( )与北相对。 4.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5.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 6.填一填 7.看图填空。(15分) (1)熊猫园的北面是( ),大象馆在熊猫园的( )面。 (2)鹿园在马场的( )面,大象馆的( )面是鳄鱼池。 (3)马场在熊猫馆的( )面。 (4)从猴山向( )走,到马场;再向( )面走到熊猫园。 8.看图填空。(9分) 猴山 马场 鳄鱼池 鹿园 大象馆 熊猫园 北

食堂在花坛的( )面;教学楼在实验楼的( )面; 花坛的南面是( )。 9.(8分) 小明从家向( )面走580米来到书店,又向( )面走80米来到商店,再向( )面走( )米来到学校。 北 10.(12分) (1)小红先往 ( )方向走( )米,再往( ) 方向走( )米来到学校。 (2)小军往( )方向走( )米再往( )方向走( )米来到学校。 (3)小丽往( )方向走( )米来到学校。 (4)小洁往( )方向走( 1、书店在李红家的( )面。 2、请你画出李红家去书店的路线。 3、从图中你还知道什么?请写出来。{如:( )在 ( )的( )面 三、口算(15分) 43×6= 18×3= 25×4= 45÷5= 50×2+50= 17×2= 31×2= 72×2= 40×50= 30-30÷5= 6×6-3= 8-8÷4= 36×4= 16÷2= 42÷8= 四、请你根据东东的描述请把公园的各个项目的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10分) 东东说:“走进公园大门,正北面有小卖部和游乐场。小卖部的西侧是过山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题

1.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2.把一段绳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4米,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3.有5盘苹果,每盘6个,小朋友吃了15个,还剩多少个? 4.有8名同学做大红花,每人做5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千克梨有8个,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的个数多1个,妈妈买了2千克梨和2千克苹果,共有苹果和梨多少个? 6.三(2)班同学站成5队,每队刚好8人,三(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个小朋友,每人做4朵小红花,(1)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红花? (2)需要做40朵,还差多少朵? 8.小宁、小白和小帅每人买了6个苹果,爷爷买了4个,大家一共买了多少个?9.一本书40页,小明每天读3页, 一个星期后还有多少页没读完? 1.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 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 多少年? 2.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 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 树多少棵? 3.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 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 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有多少同 学擦璃? 4.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 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 三年级的4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 种多少棵? 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 星期共做多少件? 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 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7.一辆客车里有48名乘客,在第 一站下去了18名,又上来了20名, 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8.自行车厂计划三天生产自行车80 台,第一天生产20台,第二天生产 35台,第三天生产多少台? 1.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30吨, 剩下65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 2.红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 的2倍,蓝花比黄花多27朵,蓝花 多少朵? 3.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 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 少枚邮票? 4.菜市场有黄瓜25千克,西红柿5 筐,每筐6千克。菜市场有黄瓜和 西红柿多少千克? 5.停车场上有65辆车,开走28辆 后又开来39辆,停车场还有车多少 辆? 6.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 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7.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 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 一次运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