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QC成果的优劣

如何评价一个QC成果的优劣
如何评价一个QC成果的优劣

第一、“问题解决型”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

1. 仍有少量课题偏大或不能以特性值表示。

由于小组未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好课题,所以课题名称未做到简洁、清楚,也看不出其特性值。

2. 课题名称手段加目的。

如:“优化改进氧枪参数,提高转炉产能”、“减少锥度表报废,降低量具成本”等。

3. 选题理由不直接,没用数据表达。

选题理由不能体现本小组的特点,放之四海而皆准,许多成果选题中没用数据说话,选题理由讲的全是重要性和理论概述4. 文字描述太多。

有部分小组的选题理由多达几百字以上。

5. 有一些课题问题及原因很清楚、直接,不适宜组织小组活动。

二、现状调查

1. 现状调查不能为目标制定提供依据。

2. 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分层,最终确定关键问题

3. 现状调查收集数据的时间没有约束,不可对比。

有的小组收集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而效果检查仅有三个月的数据。

4. 数据太少。

部分小组活动全过程仅围绕3个至4个数据做调查、分析、研究。

5. 数据缺乏科学性。

如排列图中所列项目没有计量单位或计量单位不一致。还有的课题从选题开始,统计周期用不同计量单位,选题用时、现状调查用日、设定目标用季、效果检查用千件、月等,其中的换算关系说不清楚,也不具有可比性。

6. 排列图不起作用。

上述实例显示有些小组用排列图,但排出的关键问题与目标值确定不相关,画排列图成了形式。

7. 把A类因素作为关键少数。

仍有一些小组画排列图以2/8原则作为确定关键少数的依据,我们反复强调关键少数要看三点,一是看图形,关键问题比例高;二是看目标,对目标影响大;三是看实际能解决的问题(不可抗拒因素排除)。

8. 画图、标注不规范。

三、目标确定

1. 目标值未量化。

只有定性目标,没有量化的目标值。

2. 目标值高且依据不足。

小组在定目标值时,没有充分考虑本次活动过程所能改进的程度。如用排列图排列出关键问题,目标值却定为100%。这种情况下不是排列图不起作用,就是目标值实现不了。

有的小组排出关键问题后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确定所能解决问题的程度,因而使目标值确定依据不足。

有的小组,现状调查做的深入细致,但制定目标时却没进行准确的计算,以致使目标值与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相差较大,整个课题因目标值过高而难以实现。

3. 目标没有挑战性。

有的小组现状调查前三个月的数据,其中两个月比目标值所定的标准还要好,仅因为其中一个月问题较严重,取平均值相对较高,以此来确定目标,而没有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值明显不具备挑战性。

4. 制定目标后再进行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强调,目标制度的依据来源于现状调查,现状调查应把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和制度目标的依据说清楚,而不是在制定目标以后再说明目标如何能够完成,这是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四、原因分析

(一)程序方面的问题

1. 原因分析中的问题与现状调查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对应。

小组在现状调查中已用排列图排出了关键问题,而原因分析

的结果仍所选的课题。如:某小组的课题是“消除前起舱门安装后出棱”,现状调查中排列出四个问题分别是横梁、工装、盆和方法,而原因分析中的结果是:前起舱门安装后出棱。

2. 原因分析过程放在目标确定前面,有几个小组先进行原因分析再确定目标,与程序不符。

(二)方法方面的问题

1. 用亲合图分析原因。

本次发表中有两个小组用亲合图进行原因分析,这是以前很少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2. 原因分析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仍然是未分析到末端,因而不能直接采取对策。

不少小组的因果图只分析到一层。

3. 原因分析中的因果关系颠倒或无因果关系。

4. 两个主要问题画一个因果图或系统图。

5. 画图不规范。

系统图画箭线、因果图箭线方向反,也有的小组系统图中有相关关系。

五、要因确认

1. 容易解决的原因不是要因。

如:模具定位不准,员工经过教育可以做好,不是要因。缺少培训,个别员工培训不达标,不是要因。这次发表中有一个小

组对培训问题分析的很好,小组在确认员工能力时将员工分类,因为他们发现很多问题出自几个关键的少数人,所以将其分类后单独进行培训。

2. 在要因确认前将问题解决,不作为要因;

3. 要因确认过程不臵可否。

如:材料不合格,我厂已通过9000认证所以不是要因

4. 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确认要因。

也有的小组将全部末端因素都确认为要因。

5. 部分小组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进行确认。

但小组成员对所用方法还不掌握,结果造成误判断,或使用工具后没有收获。如直方图出现两个分布中心没有做分析,却认为满足要求,控制图连续8个点子呈下降趋势,也未进行分析而判断为正常等。

六、制定对策

(一)对策评价

1. 一些重要的改进项目未进行对策评价。

2. 关键改进对策和方案未经技术、工艺部门批准。

(二)对策表中的主要问题

1. 对策表头5W1H内容不全或进行合并;

2. 对策目标未量化也不可检查。如:提高设备水平、增强责任心、提高持续服务能力、及时发现缺陷及时处理等;

3. 对策表中有现状;

4. 对策措施内容分不清。

七、实施

1. 实施过程文字太多,没有用图或表的形式展示小组的活动过程,有的小组把实施过程写成好人好事的报道。

2. 实施描述太简单。有的小组实施过程两句话,一句说明按照对策措施实施,另一句是实施后检查达到目标要求。太简单的实施描述反映不出小组的努力程度,也不能够充分体现小组的改进过程。

3. 实施后没有与对策目标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实现对策目标。

4. 实施过程中小组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还不充分。

八、效果检查

1. 效果检查与现状调查时间不可比,如现将调查三年数据,效果检查仅有三个月的数据。

2. 效果检查不注意与现状调查的项目保持一致,以充分反映小组的改进程度。大部分小组现状调查用排列图找出关键问题,而效果检查仅用一个柱形图取平均值来表示目标实现,而对其关键少数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不做相关的说明。

3. 部分成果的效果检查中看不到巩固期状态

如:实施结束达到目标就直接进行标准化,没有继续跟踪观察巩

固状态;另外:未按三个统计周期来确定成果已得到巩固。如:目标设立以半年、季度、千件为统计周期的,效果检查均以月为统计周期。

九、巩固措施

1. 未将有效对策纳入标准。

2. 巩固措施口号化。

3. 把巩固措施作为归档文件或作为对小组的工作要求

4. 未对成果巩固后的情况进行跟踪,看巩固效果如何。如以下巩固措施是某些小组成果报告的内容:

1). 今后把质量信息网作为内部沟通的常设渠道;

2). 定期检查出口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3)、在设备检修时必须进行系统调试;

4)、技术服务工作要做到制度化;

5)、通过奖金考核激励工程师的积极性;

6)、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7)、把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等。

第二、“创新型”课题QC小组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出在程序上,因为程序错而导致成果的失败,主要表现在:

1. 大部分小组仍选择突破口。

虽然都是选突破口,但选择步骤却不相同,有的把课题作为突破口,有的则把方案作为突破口,而创新型课题程序中没有任何一个步骤是进行突破口的选择,小组在组织创新型课题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按照程序进行。

2. 方案选择没有层层展开。

创新型课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多方案和数据的反复对比试验,以选其最佳。而多数小组在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中,仅对总体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观性很强,而分解方案基本不做分析对比,很少运用数据。也有的小组将分解方案的评价放在制定对策或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

3. 方案评价没有依据,多数为主观判断。

如在方案选择中采用评价打分方法、举手表决法等,而不是通过实际考察、数据分析后再做决定。

4. 创新型课题和攻关型课题混淆。

有几个小组对创新和攻关课题类型分不清,攻关课题用创新型的部分程序,如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也有创新课题用攻关型课题程序,如有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等。创新型课题和攻关型课题出发点不一样,所以程序完全不同,希望小组在今后活动

中要注意。

第三、发表中的问题

1. 企业介绍太多。

有的小组仅企业介绍就讲了五分钟。

2. 发表人的发表过程讲解成果而是在读或者在背成果。

所以一离开屏幕就表述不清,也有的发表人在讲解时文字与图表分离,把所有的文字念下来,而关键的图示却一带而过,不做任何解释。

3. 发表人不会回答问题。

大部分提问由放片子的小组成员回答,有的发表人连最简单的问题甚至于小组的活动时间都回答不了。

4. 不控制发表时间。

有的发表人讲解语速太慢,也有的发表人对成果材料不熟悉,发表时断时续拖延了时间,也使成果听起来缺少连贯性。5. 材料和制片不清楚。

部分成果制片太花、太乱,也有的成果报告文字太小,而所制的片子对比度太差,基本看不清楚,希望在以后的发表中能予以注意。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推动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激发广大员工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 工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 3 职责 3.1 综合管理部是QC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3.2 各分厂、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QC活动。 4 术语 4.1 QC——Quality Control(质量管理)的简称。 4.2 QC小组——在生产或管理岗位上从事各种工作的员工,围绕公司的经营 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组织。 4.3 PDCA——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 查,A(Action)表示处理。 4.4 4M1E法——Manpower(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s(环境),简称人、机、料、法、环方法。4M1E法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五方面现场管理要素。5 工作内容 5.1 QC活动年度计划的制定 5.1.1 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的要求通知各部门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

各部门按通知要求的时间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见表1)报到综合管理部。 计划的内容:5.1.2 a、QC活动课题及各阶段的初步实施方法和计划完成时间; 小组的负责人;b、 c、需要公司协调的事项; d、需要的资金等。 5.1.3 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编制“公司QC 活动年度计划”,报公司审批。 5.2 QC小组的组建 根据“公司QC活动年度计划”的批复,综合管理部发出通知,由各分厂、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自由组建QC小组,并确定组长人选,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见表2)报到综合管理部注册。 5.2.1 QC小组注册 5.2.1.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经综合管理部审核后,统一编上注册号登记注册。 YLQC-04-01 小组编号 年度 运力 5.2.1.2 综合管理部每年初对QC小组进行重新注册。 5.2.1.3 对于停止活动半年以上的QC小组,应取消其注册资格。 5.2.2 QC课题审批 5.2.2.1 QC小组在选择好课题后,开展活动之前,填写“QC课题评审表”(见

(完整版)QC小组活动成果评选管理办法

广西工程建设优秀QC 小组活动成果评选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规范广西工程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 小组)成果的评审和推荐工作,引导QC小组活动的健康发展,保护和调动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质量创新和持续改进活动,依据中国质量协会QC 小组工作委员会《关于转发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的通知》(中质协小组字[2000]02号)和《关于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意见》(中质协小组字[2002]5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建筑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广西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奖(以下简称“优秀QC成果奖”)是省行业级别奖项,奖项等级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 1.3 优秀QC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 1.4 优秀QC成果奖的评选工作由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负责组织实施。 2 评选范围 以下QC成果可参加评选: (1)办公地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施工企业所取得的QC成果。 (2)与QC成果相关的工程建设地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3 评选条件 3.1 获取QC成果的时段为申报年上一年的3月至申报年的2月。 3.2 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开展活动,活动过程真实,成果报告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3.3 成果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小组所在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所确认并有认证材料,在本行业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4 申报方式和申报资料 4.1 优秀QC成果奖由施工企业自愿申报,施工企业应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成果申报资料送至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 4.2 QC成果申报资料如下: (1)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9份,采用双面打印,简单装订。 (2)QC小组原始活动记录(参考样式见附件3)和成果效益认证材料(参考样式见附件4)复印件各9份,与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合并装订。 (3)不装订的单面激光打印QC小组成果报告原件1份,A4幅面,30行/页,正文约38字/行,严格按《QC小组活动成果打印样式》(详见附件2)格式编排。 (4)广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单原件1份。 (5)成果电子文档1份(刻光盘报送,Word或WPS文档格式,含成果报告和成果报告单)。 4.3 对申报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或逾期申报的QC成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中交二公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QC小组及其活动管理。 3 职责 3.1 QC小组组长职责:负责QC活动课题的选定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QC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工作;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小组活动;制定推进计划。 3.2 副组长职责: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QC小组日常活动,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负责定期组织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活动方法和统计技术等; 3.3成员职责:负责对本项目各QC小组注册登记的备案工作,整理活动记录、成果报告等。 4 工作流程

5 规定和要求 5.1 质量管理小组的定义 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经营战略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员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统称为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 小组)。 5.2 注册登记管理

5.2.1 QC小组的组建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与“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可以在本部门、班组组建,也可以跨部门、班组组建。小组的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 型”、“服务型”、“创新型”等,各项目可因地制宜,选择类型, 开展活动。注重发展以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生产、施工、 服务“现场型”和“服务型”小组,同时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创新型”小组,提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 5.2.2 组建QC小组的程序 5.2.2.1选课题 ⑴应根据本项目的方针目标,从调查分析本岗位、班组、项目的现状入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设备改造、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的素质、创建心情舒畅与团结奋进的集体和整洁文明的场所等方面选择课题。 ⑵小组选择课题要坚持“小、实、活、新”的原则,所谓“小”即所选课题明确具体,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活动得以实现。“实”即活动做到求实、务实、扎实,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活”即活动是灵活多样,不机械呆板,能激发成员的活动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新”即活动新颖,有创意,不拘一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创新。 ⑶在选定课题后,发起人应填写“QC小组活动课题申请表”(表式:MR5-3-1),交由项目科技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公

QC小组管理办法及QC成果案例

QC小组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自觉、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公司按照《湖北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办法》制订了本公司的QC小组管理办法。 一QC小组的建立和管理 1) 组建QC小组,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录活多样”的基本原则。按照小组参加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可组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等小组。为便于自主开展现场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2) QC小组活动,应根据中心工作、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用户意见从分析现状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结合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过程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主,选定课题和目标,制订活动任务书。 3) QC小组活动,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体现“小、实、活、新”的特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采用PDCA循环的程序、方法开展活动,及时总结活动成果。 4) QC小组活动,要注重实效,注重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结果,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不断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专业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确保实现课题目标。 5) QC小组活动,要有真实的现场活动记录和资料,反映活动的全过程,并作为总结活动成果和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现场活动资料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 6) 策划成熟后,QC小组应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附表一)和QC小组课题登记表(附表二),报公司主管部门统一编号和管理。每年或在一次课题完成后应重新注册,停止活动持续半年以上应予以注销。 7) 公司主管部门应负责QC小组活动的培训、协调、指导、注册、评审等工作。 8) 公司其它各部门应为QC小组活动提供相关支持。 9) 项目部应鼓励开展QC小组活动,为QC小组活动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项目部为QC小组活动列支的费用计入项目管理成本。

项目部-三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模板)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我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规范QC小组活动的管理,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各项工作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攻克技术难题、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消耗、创造最佳效益等目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制度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涵盖了QC小组的组建、注册、活动开展及成果资料的撰写、申报、评审、奖励等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公司安质部是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 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单位根据人员配置情况,须至少组建一支QC小组。QC小组可由员工自发组建,也可由公司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引导组建,其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 第五条小组成员人数以3-10人为宜,小组组长负责办理小组及课题的注册登记手续,组织成员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带领组员按计划开展活动,以及其它相关工作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小组组员不受职务限制,要求能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第六条QC小组成立后须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并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

注册登记。主管部门对QC小组进行统一编号,形式为“ZJSD—3—(num1)num2”,其中num1为公元纪年(如:2010),num2为三位阿拉伯数的小组序号(如:00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完毕后,一份返QC小组,一份报局安质部备案,一份留公司主管部门存档保管。 第七条各单位QC小组须在每年2月份向主管部门上报《QC小组注册登记表》进行注册登记,以便主管部门掌握小组及其成员变动情况;新开工项目应在正式开工时及时进行登记注册。 第三章活动课题的选择与登记 第八条QC小组应根据企业方针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开展活动,从调查分析现状入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文明施工、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选择课题。课题不宜过大,应突出“小、实、活、新”等特点,力求时间短、见效快。 第九条为有利于取得活动成果,选择课题可采取小组自选的方法,也可采取项目(部门)推荐或领导指定的方法。 第十条QC小组在开展活动之前须填写《QC小组课题登记表》,并报公司主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QC小组课题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完毕后,一份返QC小组,一份报局安质部备案,一份留公司主管部门存档保管。 第十一条每个QC小组的活动课题须做到逐一登记、依次开展,当上一活动课题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课题的登记注册和活动开展。在进行QC小组注册登记时,若上一年度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应向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XXX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标准规定了公司QC小组活动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QC小组活动的管理。 第二章职责 第三条政工部是公司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QC小组的注册登记,对全厂QC小组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负责企业QC小组成果发布的组织、评审及表彰奖励等。 第四条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合政工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参与QC成果评审工作。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对QC小组活动中有关科技、技术等内容的指导工作,做好有关科技、技术改进活动项目的协调工作,对QC小组成果的经济效益、技术效果等进行论证,参与QC成果的评审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QC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并将这项工作同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加强班组建设、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及厂部工作重点等结合起来。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七条 QC小组的组建 1.QC小组的组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各生产性班组至少成立一个QC小组,班组级的QC小组可以在单个班组组建,也可以跨班组组建。班组QC小组的覆盖率应达100%。 3.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建QC小组。

4.每个QC小组成员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八条QC小组的注册登记 每年1月份由政工部组织对全厂QC小组进行注册登记(小组注册登记表见附录A)。 第九条活动课题的确定 1. 所选课题应是急待解决的生产或工作中的质量问题。不能选择已完成的改造或改进的项目。 2. 班组级QC小组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活动课题侧重选择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实际质量问题或重复性出现的质量问题。 3. 各公司、部门的QC小组,活动选题侧重于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或综合技术、质量等问题,一般以管理性活动课题为主。 4. 在接到指令(指导)性课题时,小组应优先选择指令(指导)性课题。 第十条活动课题的审定和注册登记 1.活动课题的预审、复审。各小组选择的课题必须经所在部门领导预审(跨部门的小组直接报政工部预审)签章后,由部门汇总交政工部。 2.活动课题的复审。政工部会同设管部、发电部有关人员对“现场型”课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复审;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对“管理型”、“服务型”等课题的必要性进行复核。 3.活动课题的审定。活动课题通过复审后报生产副总,从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审定。 4.活动课题的注册登记。课题通过审定后,由政工部对课题进行统一的注册编号,厂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各QC小组活动给予相应支持。 5.课题未通过终审的QC小组应按照以上程序重新选题,并依次进行预审、复审、终审。 第十一条QC小组活动程序及要求 1.QC小组活动程序分八个步骤,即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 2.QC小组活动的要求 (1)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小组活动时间要有保证,可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活动,一般每月至少活动一次(连续六个月未活动的课题予以注销)。 (3)小组活动时要做好全过程的活动记录。各QC小组活动记录要力求反映当时现场实际情况,为总结小组活动成果和检查活动效果提供原始依据。活动中要根据课题实际需要,正确使用新老七种工具,做到工具使用得当。 第十二条 QC小组活动过程控制及教育培训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我单位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行政办公室是qc小组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各部室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部室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第五条?要着重发展以班组或同一部门职工组成的“现场型”和“服务型”?qc 小组。 第六条?提倡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组成的“攻关型”、“管理型”?qc小组。 第七条?为促进对本单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鼓励开展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主的“创新型”?qc小组。? 第八条?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九条?小组组建和活动课题确定后,应向行政办公室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 小组注册登记表”?(见附一)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见附二)。两表均一式三份。 第十条?小组的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二组二个数字组成,前二个为xz,后二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如:04则表示XX年,最后二位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分别从01、02的顺序向下排列。例如:xzqc-**-** 第三章?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第十一条?小组活动课题应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新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我单位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行政办公室是QC小组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各部室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部室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第五条要着重发展以班组或同一部门职工组成的“现场型”和“服务型” QC小组。 第六条提倡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组成的“攻关型”、“管理型” QC小组。 第七条为促进对本单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鼓励开展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主的“创新型” QC小组。 第八条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九条小组组建和活动课题确定后,应向行政办公室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 (见附一)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见附二)。两表均一式三份。 第十条小组的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二组二个数字组成,前二个为XZ,后二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如:04则表示2004年,最后二位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分别从01、02的顺序向下排列。例如:XZQC-**-** 第三章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第十一条小组活动课题应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其内容为其成员所熟知与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力求“小、实、活、新”,以“实”为主。 第十二条小组课题活动要有计划地安排,严格按PDCA循环程序的步骤进行,小组活动要做好记录并填写出勤记录表(见附三、四),且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十三条 QC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要注意数据的积累,活动取得成绩后,应填写“QC小组成果报告单”(见附五)一式三份,报行政办公室,并附上QC成果材料。 第十四条被推荐参加上级单位发表的QC成果材料,其封面制作和材料内容的编写字体应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见附六、七)。 第十五条成果材料部分的小组概况表采用统一的表格(见附八)。需要插图时,图名说明在图的下方,次行为制图人和日期。 第四章成果评审 第十四条行政办公室接到上报的QC成果材料后,应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见附九),对其进行核实,以确定成果的有效性和推荐的可能性。 第十五条本单位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发表会,对本年度(上年3月至当年2月底)优秀QC成果进行评审,由评审组评选并择优向上推荐。 第十六条本单位QC成果发布会定于每年3月份召开。 第十七条评审组暂由QC小组活动诊断师及部室领导组成。 第十八条各小组成果发表的最后得分由材料分、演讲分组成,其中,材料分占85%,演讲分占15%。 第十九条被评为优秀QC成果的小组,经批准后,即为单位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其中符合上级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推荐条件的,由行政办公室推荐上报。 第五章要求 第二十条各部室均要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含机关部室)。 第二十一条QC小组活动结合规范化班组台帐来开展,作为检查、监督管理的内容之一。

qc小组活动管理细则

小组活动管理细则 小组活动管理细则一 一、总则 1、为了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施工现场和工作岗位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职工自觉、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保证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2、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凡是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并经登记注册的小组。 3、小组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小组活动,作为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应以企业的方针目标、项目管理、班组建设、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以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活动相结合。 4、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小组活动的管理,把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列入工作议程,纳入质量保证体系,做好教育、组织发动和推进工作,并为开展小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 5、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各类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开展小组活动。 二、小组的组建 1、组建小组,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基本原则,按照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可组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等小组。 2、为便于自主地开展现场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为3—10人为宜,可推选组长1人。 小组人员应保持其严肃性、稳定性,不宜把不参加活动的人员或领导列入小组成员中,如确实需要的,可作为顾问、推进者列入小组成员。 3、小组成员的组成要适应课题的需要。 如果课题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等方面的,应着重组建以施工现场工人为主的小组;如遇到技术难题可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如果是进行重大攻关或创新,则提倡组织有工人、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 4、小组活动要注重实效,小组成员应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热心质量事业,经过基本知识的培训,并熟悉本岗位专业技术和工作标准。 小组内应具有熟练运用数理统计工具的骨干,以便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三、管理和活动过程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12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更好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在公司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QC小组的组织形式 1、QC小组是由职工组织起来的,运用科学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群众性组织。质量管理小组由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自愿组成,可以行政班组为基础或由跨部门班组组成。 2、QC小组的成员以3-10人为宜,一般不超过10人,小组的组长由小组成员民主选举或由上级推荐并征得小组成员同意,小组可聘请技术顾问做技术指导。 三、QC小组的主要任务 1、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根据公司方针和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方法,有效地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坚持学习质量管理方针、政策和专业技术、科学管理方法,摸索、研究、创造出一套适合本部门、本岗位的质量管理办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革新,开展质量攻关,参与制定或修改各种有关的规程和规章制度,参加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制定和贯彻各项标准,积极参加“质量月”活动。 四、QC小组的权力和义务 (一)权力 1、有权优先参加各部门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2、有权出席各级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成果发布会,并发布成果,接受奖励。 3、有权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良行为。 (二)义务 1、小组成员必须认真学习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办法等,研究、积累有关数据,建立活动档案,在推行质量管理中发挥骨干作用。 2、小组成员必须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努力工作,不可挂虚名、走形式,必须团结一致、互相敬重和帮助,主动承担任务,为提高质量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3、小组成员必须服从分配,按期完成承担的计划工作。

QC小组活动管理规定

Q C小组活动管理规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QC小组活动程序,推动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工种、各岗位从事生产、管理及后勤服务的全体员工。 3 引用标准及关联子系统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颁发的《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颁布的《关于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 4 专业术语 QC小组,也叫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 ,简称QCC,中文简称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营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的类型一般分为现场型、服务型、公关型、管理型和创新型。 5 执行程序 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公司经营班子其他成员,生产技术部经理,安监部经理,总经理工作部经理、企业文化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经营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物资部经理,发电部经理,设备部经理,所属各公司总经理。 常务小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推进和日常管理。 组长:生产技术部经理副组长:生产技术部主管 成员:各单位技术专工

评审小组负责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检修、运行副总工程师 成员:各专业技术带头人 QC小组的注册 按照课题的需要确定小组成员,人数一般为5-7人,不少于3人。 QC小组活动程序 选择课题。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上级主管部门以指令的形式向QC小组下达的课题;指导性课题:企业主管部门推荐并公布的一批可供小组选择的课题;自选课题:由小组根据本岗位情况自行选择的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选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选题理由应简明扼要、充分。课题名称一目了然,体现小、特、新。 现状调查。为找出问题症结,为确定目标提供依据,现状调查应做到:用数据说话,对现状数据要进行分析、整理、分类;要在现场观察、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指令性课题和公关性课题,可不使用现状调查。 “5W1H”原则进行。(5W:Who-负责人Why-目标What对策When-完成时间Where-完成地点;1H:How-措施)。 对策实施。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内容进行实施,递进的措施应一个一个的去做,注意数据收集,每条对策实施完后和对策表的目标进行比较,做好记录,展示小组活动的难易程度。如果实施进行不下去,应及时修改对策。避免通过技术改造、设备仪器投入实现目标。 效果检查。实施完成后,检查小组活动所取得的效果。用数据把实施前的状况和实施后的目标进行比较,达到目标,问题已解决,进入下一步骤。达不到目标,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应重新分析原因或检查所制定的对策。效益计算应符合实际,不类推、不夸大,计算时间不超过一年。效果检查应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提高等。 巩固措施。把对策表中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对策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有关标准,将新的标准进行推广。巩固期内要做好记录,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巩固期能看到稳定状态为止。 QC小组活动评审 6检查与评价

QC活动管理制度样本

QC活动管理制度模 板 QC活动管理制度( 草案)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

动, 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3 职责 3.1 技质办是QC质量管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QC小组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指导、检查考核工作。 3.2 各车间、部门负责搞好本部门的QC质量管理活动。 4 术语 4.1 QC: Quality Control( 质量管理) 的简称。 4.2 QC小组: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 围绕公司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组织。 4.3 PDCA:P(Plan)表示计划, D(DO)表示执行, 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 4.4 4M1E:人( Man) 、机器( Machine) 、材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环境( Enviroment) 、测量( Measure) 。 5 制度描述 5.1 QC活动年度计划的制定 5.1.1 技质办根据总公司的要求通知各部门编制”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 各部门按技质办通知要求的时间, 编制”部门QC 活动年度计划”报技质办。

5.1.2 计划的内容: a、QC活动各阶段的实施方法和时间; b、小组成员的调整和职责分配; c、需要公司协调的事项; d、需要资金。 5.1.3 技质办负责按总公司的要求和根据各部门编制的”部门QC活动年度计划”编制公司”公司QC活动年度计划”, 向总公司战略管理部进行申报。 5.2 QC活动的审批 根据总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中的规定, 投资规模>50万元的由总公司审批。投资规模<50万元的由技质办、供销办、经营办评审项目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性价比, 总工程师、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核, 董事长批准。 5.3 QC小组组建程序 由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需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 组建QC小组, 并确定组长人选, 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课题评审表”报技质办注册。 5.3.1 QC小组注册 5.3.1.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经技质办审核后, 总工程师批准, 编上注册号登记注册。 5.3.1.2 技质办应每年对QC小组进行重新注册。 5.3.1.3 对于停止活动半年以上的QC小组, 应取消其注册资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1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我项目部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行政办公室是QC小组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各部室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1、各部室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2、要着重发展以班组或同一部门职工组成的“现场 型”和“服务型” QC小组。 3、提倡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组成的“攻关型”、“管理型” QC小组。 4、为促进对本单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鼓励开展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主的“创新型” QC小组。 5、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6、小组组建和活动课题确定后,应向行政办公室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 (见附一)和“QC小组课题

注册登记表”(见附二)。两表均一式三份。 7、小组的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二组二个数字组成,前二个为XZ,后二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如:07则表示2007年,最后二位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分别从01、02的顺序向下排列。例如:XZQC-**-** 三、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1、小组活动课题应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其内容为其成员所熟知与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力求“小、实、活、新”,以“实”为主。 2、小组课题活动要有计划地安排,严格按PDCA循环程序的步骤进行,小组活动要做好记录并填写出勤记录表(见附三、四),且每月不少于一次。 3、QC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要注意数据的积累,活动取得成绩后,应填写“QC小组成果报告单”(见附五)一式三份,报行政办公室,并附上QC成果材料。 4、被推荐参加上级单位发表的QC成果材料,其封面制作和材料内容的编写字体应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见附六、七)。 5、成果材料部分的小组概况表采用统一的表格(见附八)。需要插图时,图名说明在图的下方,次行为制图人和日期。 四、成果评审 1、行政办公室接到上报的QC成果材料后,应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见附九),对其进行核实,以确定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建质[2020]86号

关于印发《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 集团所属各单位: 为了贯彻集团公司质量兴企的战略,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施工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集团公司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特制定《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望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1、QC小组注册登记表 2、QC小组课题登记表 3、QC小组活动记录簿封面式样、内页式样 4、“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5、“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1—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集团公司质量兴企的战略,结合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改进的要求,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激发广大职工建设企业、参加企业管理、参与质量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施工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集团公司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QC小组活动的管理,各下属单位可依据本办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QC小组的管理 第三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负责领导集团公司的QC小组活动,各下属单位主管技术的负责人负责领导本单位的QC小组活动。各单位的QC小组活动,要责成某个部室具体负责。 第四条集团公司质量部负责集团公司开展QC小组活动的全面管理工作。对QC小组实行注册申报制度,对申报的小组进行资质和课题审查,凡符合要求的小组给予登记备案。因建筑业人员流动大,每年初需对QC小组重新注册登记。 —2—

第五条在课题来源上采取自由选题与统一命题相结合的方式。QC小组既可自选课题,也可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及质量通病在集团公司内开展揭榜招标的方式发布课题,也可根据集团公司的方针目标及各项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下达指令性课题,供小组选择活动。 第六条集团公司质量部不定期组织对QC小组进行培训、指导、检查,并于每年年底组织考核。保证QC小组活动有注册、有选题、有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调查数据、有改进对策、有推广标准、有活动记录、有时间保障、有成果鉴定。对QC小组的检查、考核评比参照附表进行。 第三章QC小组的组建与选题 第七条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的组建遵循二个原则: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二是实事求是,灵活多样。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可在本班组、本施工队、本项目经理部、本分(直属)公司、中心站组建,也可跨班组、跨单位组建。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及选择研究课题的不同,组建的程序可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等方式,每个QC小组的人数应依据所选课题涉及的范围、难度等因素确定,宜少不宜多,一般以5~10人为宜。集团公司对QC小组实行注册制,由QC小组所在单位组织本单位的QC小组统一到集团公司质量部进行登记注册,注册登记表见附件。填报单位填写一式二份,报送集团公司质量 —3—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在公司部广泛深入地开展QC小组的活动,使QC小组活动规化、程序化,保证QC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以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围 本办法适用公司各QC小组的活动和管理。 3职责 3.1各QC小组按要求进行选择课题并进行活动,记录活动容,发布活动成果; 3.2各部门积极支持本部门的QC小组活动; 3.3企管部负责QC小组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组织公司的QC成果发布会。 4、管理容 4.1 QC小组的定义 QC小组是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简称,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或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QC小组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质量管理小组,其开展的活动逐渐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中。

4.2 QC小组的特点: 4.2.1 广泛的群众性; 4.2.2组织的灵活性; 4.2.3明显的自主性; 4.2.4 高度的性; 4.2.5 明确的目的性; 4.2.6 严密的科学性。 4.3 QC小组的类型: QC小组有五种类型: 4.3.1、管理型QC小组:成员以管理人员为主,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4.3.2、现场型QC小组:以现场职工为主,以稳定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 4.3.3、攻关型QC小组:以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人“三结合”组成,以解决工艺、技术、质量关键问题为目的; 4.3.4、服务型QC小组:以从事服务性的职工为主,以解决优质服务、加快资金周转和开展多功能服务等容为活动课题。 4.3.5、创新型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多以企业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 4.4 QC小组的选题原则:开展QC小组的活动要提倡和坚持“小、实、

qc小组管理办法整理版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QC小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特制定《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QC小组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第二条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以持续改进、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为目的,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由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人员组织起来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形式,称为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 第三条 QC小组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活动应与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贯彻GB/T19001:2008标准,科技创新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相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适用于公司及各项目部(分公司)。各项目部(分公司)参照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并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QC小组的组建和管理 第五条 QC小组的组建 1、QC小组的组建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人数以3~12人为宜。 2、QC小组的建立应从实际出发,以选定活动的课题为前提。可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课题建立问题解决类即“现场型”、“攻关型”、“管

理型”、“服务型”和创新类即“创新型”小组。 3、 QC小组成立时,应征得所在部门领导的认可,以获得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4、QC小组应由一名热心管理工作、业务知识丰富、组织能力较强的人员任组长。组长的产生可以是自荐并经小组成员认可;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推举;还可由部门或主管部门领导指定。 5、QC小组成员不受职务限制,但必须经过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 6、为提高小组活动的水平和有效性,QC小组可以根据课题类型及难易程度聘请一至二名组织内外的管理或技术人员担任顾问。 第六条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是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为:负责QC小组注册和活动课题注册;组织QC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指导QC小组开展活动和活动成果的管理;组织年度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和评审;推荐优秀QC成果参加上级、地方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召开的成果发表会;进行QC课题的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第七条 QC小组实行注册登记制度,由各单位安质部门负责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每年或在一次课题完成后应重新注册。如若QC小组选择了新的课题,应在开展活动前进行一次课题的登记;如上年度活动课题尚未结束,还不能注册新的课题时,应向主管部门说明情况。 第八条QC小组注册登记及课题选定后,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附件1)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附件2)。两表均一式二份。 第三章 QC小组活动开展 第九条各单位的有关领导要为QC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QC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QC小组应定

某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某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制度大全 某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 公司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奋发进取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我单位QC小组的组建和成果的评审。行政办公室是QC小组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指导、推进工作;各部室主管部门负责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二章小组的组建与注册 第四条各部室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建适宜类型的QC小组。 第五条要着重发展以班组或同一部门职工组成的“现场型”和“服务型” QC小组。 第六条提倡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结合组成的“攻关型”、“管理型” QC小组。第七条为促进对本单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积极鼓励开展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新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主的“创新型” QC小组。 第八条为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第九条小组组建和活动课题确定后,应向行政办公室申请注册登记,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 (见附一)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见附二)。两表均一式三份。 第十条小组的注册号由四个字母和二组二个数字组成,前二个为XZ,后二个字母为QC,前一组数字为当年年号,如:04则表示2004年,最后二位位数字为注册顺序号,并按注册时间先后,分别从01、02的顺序向下排列。例如:XZQC-**-** 第三章小组活动与成果撰写 第十一条小组活动课题应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其内容为其成员所熟知与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力求“小、实、活、新”,以“实”为主。 第十二条小组课题活动要有计划地安排,严格按PDCA循环程序的步骤进行,小组活动要做好记录并填写出勤记录表(见附三、四),且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十三条QC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要注意数据的积累,活动取得成绩后,应填写“QC小组成果报告单”(见附五)一式三份,报行政办公室,并附上QC成果材料。 第十四条被推荐参加上级单位发表的QC成果材料,其封面制作和材料内容的编写字体应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见附六、七)。 第十五条成果材料部分的小组概况表采用统一的表格(见附八)。需要插图时,图名说明在图的下方,次行为制图人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