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石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石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 53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切除胆囊49例,完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44例,中转手术9例,全部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可靠、安全,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点;但分离时遇到粘连严重、易出血、解剖困难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近年,我们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53例。不但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而且取净结石率高,无不良并发症,符合微创手术治疗的原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中男24例,女29例;26~68岁,平均47岁。患者术前均经b超或ct确诊,诊断胆囊炎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27例,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14例;4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病史2月~7年。

12治疗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建气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孔法常规分离切除胆囊。取出胆囊后,利用胆囊管作解剖标记,将原钛夹部的胆囊管切除,提起胆囊管,胆总管表面一般不作分离,以免对胆总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出血,沿着胆囊管向下剪开胆总管1.0~15cm,然后在主操作孔置入胆道镜和网篮取结石,当遇到无法活动的较大结石时,采用液电碎石后取石;取净结石后置入t管,在t管上端缝合胆总管,将t管长臂自右锁骨中线肋缘下trocar引出,并在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引流自右肋缘下外侧的trocar引出,在皮肤缝线固定t管和引流管;清洁右上腹,排气后结束手术。术后t管和引流管按常规处理,患者一般在36h恢复肠蠕动和肛门排气,此时可拔除引流管,并进半流质,2周后经造影无结石残留后拔除t管。

2结果

手术成功切除胆囊49例,完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44例,中转手术9例,全部患者恢复顺利,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中转手术的原因主要有,胆囊炎急性发作2例,由于胆囊炎症水肿易烂,切除困难而中转手术;2例在切除胆囊过程中胆囊动脉出血而中转手术;5例在分离切开胆总管时因粘连严重,解剖困难或因损伤血管出血而中转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经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全部患者术后14d顺利拔除t管,术后平均住院7~18d,全部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9-16T10:11:46.7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赵云 [导读] 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赵光农场医院 164021 在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赵光农场医院 164021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试验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胆汁漏、出血、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仅出现一例较轻的出血和1例感染病例,无胆汁漏、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有2例感染,4例出血,3例胆汁漏,1例邻近器官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由于手术的侵入性及患者体质原因等多方面因素,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1]。为进一步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本文收集我院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胰胆管造影术、B超检查和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试验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9岁-75岁,平均年龄(50.35±16.36)岁,其中有37例为胆囊结石性胆总管结石,另外5例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0岁-77岁,平均年龄(51.12±16.48)岁,其中有36例为胆囊结石性胆总管结石,另外6例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护理,试验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首先是在手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受到病情和手术的刺激,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并可能存在对手术期望值过大等心理,而术后恢复较慢,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为缓解讲解腹腔镜、胆道镜手术的特点和优势及病理特点等等,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病情和治疗的认识,纠正不良心理和认知,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应用止痛剂等药物;并密切配合患者完善各种辅助检查,评估患者的体质状况,提高患者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按照规范做好备皮、皮试、配血等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肠道准备,叮嘱患者术前两天不可进食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手术前一天可应用番泻叶冲水服,促进肠腔内积气及粪便排空,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其次是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麻醉未清醒前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适当将头部偏向对侧,避免出现不适,患者清醒后改为半卧位,保持良好的引流和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对患者进行低流量氧气吸入,避免高碳酸血症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尤其是监测其切口恢复情况、引流情况、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做好感染、出血、腹漏、临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预防;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强对尿管、胃管、T管、腹腔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防治管道堵塞、松动等意外情况,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责任医师。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胆汁漏、出血、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下床活动早、组织损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腹部无明显瘢痕等诸多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手术操作的侵入性及患者体质原因等因素,加强患者的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关键[3-4]。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参考文献: [1]章华丽,董咏梅,张若.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18:1694-1696. [2]席玉琴.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03:240-242. [3]党新云.经皮经肝胆管内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3:1460-1461. [4]王桂杰,邢岩,纪秀杰,陈影.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54-155.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麻醉方式:全麻 体位:平卧位 物品准备: 1.器械包:中腹包、胆囊包 2.敷料包:桌单包、腹单包、碗包 3.一次性物品:T管、腹腔引流管、吸引器连接管、电刀、0#、1#、4#、0号华力康、50ml注射器 4.仪器:电刀、吸引器 手术步骤及配合: 手术步骤手术配合 1.消毒皮肤递卵圆钳2把,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2取肋缘下切口切开皮肤递刀切开,递干纱布拭血,电凝止血,递甲状腺拉钩,牵开显露手术野 3依次切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电刀切开,递弯钳止血,1#丝线结扎 4切开腹膜递2把弯钳提起后鞘,递刀切开,组织剪扩大切口或电刀扩大切口,递2块生理盐水纱布,保护切口,腹部牵开,显露手术野 5腹腔探查递生理盐水湿手探查,备深部手术器械6切开胆囊颈前腹膜,解剖胆囊三角递刀切开,递血管钳止血,1#结扎 7分离结扎胆囊动脉递扁桃钳夹动脉,递刀切断1#结扎,近端小圆针0#丝线贯穿缝扎 8游离结扎胆囊管递弯钳分离,递直角钳游离胆囊管,1#丝线结扎 9切开胆囊底浆膜,游离胆囊递刀切开,递扁桃钳,扁桃剪游离,止血,0#丝线结扎 10切断胆囊管递直角钳夹结扎过的胆囊管,递刀切断,小圆针0#丝线贯穿缝扎近端,切除胆囊放于弯盘内 11分离胆总管递扁桃钳分离,递小圆针0#丝线在胆总

管上缝2针牵引线,2把蚊钳牵引 12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结石冲洗递刀切开胆总管,递胆道取石钳取石,将结石放药杯内,用50ml注射器,生理盐水冲洗,冲出的结石放弯盘内 13放置“T”管,缝合胆总管递T管,小圆针0#丝线间断缝合,递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检查缝合处有无漏水 14缝合胆囊床递小圆针0#丝线间断缝合 15准备关腹两人共同清点器械、缝针、纱布 16缝合腹膜、肌层递0号华力康,线剪 17缝合皮下组织,皮肤递三角针1#丝线 注意事项 (1)取出结石应妥善保管,培养胆汁应及时送检 (2)各种引流管、导尿管先用盐水冲洗 (3)做好隔离,预防感染,胆道用过的器械不再与其他手术部位接触,应定位放置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日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手术人员:主刀:吴晓健二助手:黄鹏洗手护士:钟彬 一助手:吴松三助手:李玉玲麻醉师:刘新伟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效果:好更改麻醉情况:无 手术记录: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胆总管扩张约1.8cm,内可扪1.5cm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距离肝0.5cm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残余结石。置22#“T”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畅。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术后病人回ICU,术后胆囊送病检,结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

301 第 30 卷第 3 期2012 年 6 月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 ol. 30 No. 3Jun. 201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陈 松,刘 琦,林 武,郑燕珩,熊大芾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广东珠海 519000) 收稿日期:2012-03-06;修订日期:2012-05-26作者简介:陈 松(1973-),男,学士,主治医师。 对于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管,胆囊管远端上钛夹后暂不切断,牵拉显露胆总管显露肝式具有创伤大、治疗时间长、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等缺点,十二指肠韧带,打开胆总管前腹膜,穿刺后证实为胆总管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对早期的腹腔镜技术来说是腹腔镜后,剪开胆总管前壁约1.0 c m,经剑突下戳孔,将纤维胆道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镜插入胆总管内,检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用取石篮取出结发展及纤维胆道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胆管结石的治疗已不石。常规留置T 形管,经过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穿刺引出固再局限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而是逐渐发展为腹腔镜联合胆道定,腹腔镜下切胆囊,留置腹腔引流管,从腹部右腋前线穿[1] 镜、内镜等多种方案治疗。我院于2006年以来开展了腹腔刺孔拉出并固定。 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现将我院2006年12月至传统组:术前0.5~1 h 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腹部2010年12月收治78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常规备皮,采用气管内麻醉,取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进腹后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探查胆总管取尽结石后留置T 管,1 临床资料留置腹腔引流管。 1.1 一般资料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78例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22~70岁;胆总管结石并和切口感染、胆漏、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胆囊结石48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0例。有腹痛、黄疸、发 1.4 统计学处理 22热或上腹部不适等病史者64例,经抗炎治疗好转后返院手术采用SPSS l3.0统计学软件进行t 检验和χ或校正χ检者(与最近一次炎症发作时间间隔6周以上)8例,无明确上述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而经体检时B 超或CT 发现者6例。所有病例均经B2 结果 超、CT 等检查明确胆总管扩张和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邻近器官损伤,无术中大出血及径为1.2~2.1cm ,既往均无上腹部手术史。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留置腹腔引流管及T 管。联合组38例1.2 手术分组 中有1例因炎症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故不在统计之列。7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两组病例中出现切口感染6例,经切口清创换药后均可愈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传统组),共40例;合;发生胆汁漏2例,膈下脓肿1例,经腹腔引流及积极抗炎另一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联合组),共38例。支持治疗痊愈;胆道残石4例,术后6周经T 管瘘道胆道镜再两组的年龄、原发病、病情等无明显差别。次取石成功。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联合组患者术后24~1.3 手术方法 联合组: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采用气管内全麻,体位48 h 均可恢复饮食,且进食后无腹胀、呃逆、腹痛等不适;及穿刺点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 气腹压为13~15 mm 而传统组术后进食时间均需48 h 后,有12例进食后有明显腹2胀、腹痛等不适。 Hg 。进腹后探查,解剖胆囊三角,处理胆囊动脉,游离胆囊 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联合组多(P <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也以传统组为高 (P <0.05),而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见表1、2。 摘 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少[(40.3±10.9) mL vs (103.8±21.6) mL ,(8.0±2.2) d vs (12.1±2.3) d ,P <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8.1% vs 25.0%,P <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 + 中图分类号:R 6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3-0301-02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3.02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经验与技巧_徐大华

手术经验与技巧 文章编号:1005-2208(2007)06-0485-0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经验与技巧 徐大华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北京100053E -m a i l :d a h u a x u @y a h o o .c o m .c n 中图分类号:R 6 文献标志码:A 我院近年来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 a p a r o s c o p i c c o m -m o nb i l e d u c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L C B D E )57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就手术中操作方法、技巧等进行探讨。此术式结合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C )和开腹胆总管探查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手术操作技巧方面又有所不同。1 术前对病人的评估 除须行的一般术前检查之外,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 R C P )应列为L C B D E 的常规术前检查项目,可全面了解胆道下端有无狭窄、胆管结石的位置分布、数量、形态及是否有结石嵌顿不易取出等具体情况。准确的M R C P 术前评估,可大大简化L C B D E 的手术步骤,可减少腹腔镜手术反复进行胆道造影的必要性,从而减少胆道操作带来损伤的机会。术前对胆总管直径的评估也是L C B D E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判断标准之一,常用标准为胆总管直径须≥8m m 。<8m m 的胆总管直径由于取石、安放T 管及缝合胆管的技术难度明显增大,常被认为是L C B D E 的相对禁忌证。我们手术病例中最小的胆总管直径是6m m ,我们认为根据手术者腹腔镜手术经验,特别是缝合技巧的娴熟程度,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是可行的。 2 手术体位和操作孔位置 病人手术体位与L C 相同,采取头高脚低并向左侧倾斜的体位。术者站立于病人左侧,持镜助手位于下方。我们体会术者单人双手同时操作更默契,必要时,持镜助手也可适当协助双手配合操作,因此,手术组2名外科医生已经够了。常规采用4孔法手术,建议在脐部使用30°角腹腔镜,但另外3个操作孔的位置可能与普通L C 时有所不同。 首先是剑突下直径10m m 主操作孔的定位,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如下:剑突下操作孔尽量与胆总管切开处在同一水平,可以分别兼顾胆总管上、下段的探查取石操作。因为弯曲角度过大时,除影响探查胆总管进镜深度外,也易造成纤维胆道镜损坏。但缝合胆总管时,持针钳进腹位置越低,持针钳杆与胆总管长轴越接近平行(缝针与胆总管纵切口越接近垂直),腹腔镜下缝合胆总管难度越 低。另外,还应根据肝圆韧带与胆总管的关系选择剑突下操作孔的腹腔内入口位置,多数情况下可于肝圆韧带右侧斜行穿刺进腹腔;但当肝圆韧带位于胆总管右侧时应选择从韧带左侧进入腹腔,而当圆韧带过于肥厚影响操作时,可切断韧带,注意可靠止血。 另外2个直径5m m 的辅助操作孔位置也需要斟酌,在普通L C 结束排出气腹中的C O 2,由于腹腔塌陷,肋弓恢复自然状态,常可能见到右锁骨中线及腋前线穿刺孔上移至肋缘上方。而在L C B D E 手术中这2个穿刺孔术后还要分别承担T 管和腹腔引流管的进出孔。如T 管和腹腔引流管经肋缘压迫弯曲引出体外,不能有效起到胆道减压、防止胆汁渗漏的观察窗口和腹腔引流的作用。其次,术后病人可能局部疼痛比较明显,也会给后期进行必要的经T 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再次探查取石带来困难。因此,这2个辅助操作孔需要有意识地向下移位,留出腹腔塌陷后回缩上移的余地。可以在气腹前(手术前)标记出右侧肋弓的弧形位置,便于建立气腹膨隆后参考,在肋弓标记线以下穿刺操作套管。当然,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者的个人习惯进行个体化选择。 3 胆囊三角的暴露 我们采用腋前线穿刺孔进入抓钳牵引胆囊底部推向膈肌,借此向上翻开肝脏;经锁骨中线进入另一把抓钳,牵引胆囊颈部向外下方,借此牵引展开c a l o t 三角,显露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的关系。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分别使用钛夹夹闭后剪断,如有需要可经胆囊管先行胆道造影。游离胆囊床近端部分,胆囊底部暂不剥离,留作牵引肝脏向上翻开,协助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脏肥厚下垂时,此步骤很重要。L C B D E 手术中一般不须常规缝吊胆总管牵引线,首先,在腹腔镜放大的视野中,能够达到非常满意的解剖显露,可以完成精细准确的操作;其次,胆总管切口两侧的悬吊牵引缝线使操作更为复杂,并有可能妨碍探查取石等操作;另外,不必要的悬吊缝线增加了胆总管壁针孔渗漏的机会,甚至会在无意中撕裂损伤胆总管壁。 4 胆总管切开方法 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浆膜,暴露胆总管(C B D )前壁,腹腔镜下可清楚显露C B D 管壁血管网,采用“皮试注射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经验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经验 摘要目的分析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经验。方法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开腹手术取石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均为100.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结石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visiting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laparotomy for lithotom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 lithotomy.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adverse reactions,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in two groups all successfully completed,with success rate as 100.00%.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 postoperative 5 d,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bilirubin (TBIL)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levels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shows excellent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docholithiasis. 【Key words】Laparoscopic;Common bile duct;Stones 隨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比如胆囊结石等,而其伴发症胆总管结石也逐年上升,发病率约占胆囊结石患者总数的10%~15%。结石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胆汁理化性质及成分发生异常变化,致使胆固醇达到饱和状态,很容易发生沉淀结晶进而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李敏 病例介绍 普外科三病区23床xxx、女、61岁、住院号2725589,患者因腹部不适2月余、B超检查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解剖知识 胆管: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汇入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为肝总管,长约3cm,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全长约7~8cm,内径0.6~0.8cm,胆总管根据毗邻脏器关系分为四部分:(1)十二指肠上段:自胆总管上端至十二指肠上缘,长约3cm。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向下走行,位于门静脉右前方,肝固有动脉右侧。(2)十二指肠后段:位于十二指肠的背后,下腔静脉右方,门静脉右侧下行,长约1~2cm。第一段的后面,位于前侧,前。胃十二指肠动脉在其左伴行,此段下行时逐渐向右弯曲,离开门静脉。(3)十二指肠下段:又称胆总管胰腺段,走行于胰腺实质内,长约3cm。(4)十二指肠内段:胆总管穿入十二指肠降部内后侧壁行走,开口于十二指肠内,长约1.5~2.0cm,开口之前形成局部扩大,称为乏特氏壶腹。 手术适应证 1.胆总管结石伴或不伴胆囊结石。(如有胆囊结石可同时切除胆囊) 2.肝外伤、肝外胆管修复吻合术后,需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 3.胆囊手术、胰腺手术后胆总管增粗,或触诊有结石、扩张、壁增厚时,需行胆总管探查引流。 4.胆道感染、胆源性肝囊肿、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5.胆道出血,患者近期有黄疸,或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寒颤、高热。 手术相对禁忌症 1.肝内胆管结石办肝门部胆管狭窄。 2.严重的胆道感染。 3.多次腹腔手术腹腔内广泛粘连。 4.局限型肝内胆管结石。 麻醉方式气管内麻醉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物品准备 剖腹包、手术衣、灯罩、剖腹器械、胸止钳、大S拉钩、胆道器械、无菌手套、22#、11#刀片、吸引器皮条、吸引器头、1#线、4#线、7#线若干、、电刀、5ml注射器、、一次性冲洗器、T管(18#、20#)、4-0#断装线 手术配合 切口通常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上正中旁切口。 1.显露胆总管第1个深拉钩放在胆囊左侧肝上,钩下垫一块小纱布,将肝叶向上拉开。用盐水纱布垫隔开胃、十二指肠与横结石。第2个深拉钩将胃向左拉,防止胃窦入手术野。第3个深拉钩将横结肠和十二指肠球部向下拉开,使肝十二指肠韧带保持伸直紧张。再把一条盐水纱布填入网膜孔内,以防胆汁或血液流入小网膜腔。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

微创手术是本世纪外科医学领域热门话题之一。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术后T管引流,是近年来刚刚开展起来的一项高难度腹腔镜手术。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于2009年率先开展此手术,至目前为止,我院已成功实施此手术数百例,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特别是经胆囊管途径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痛苦小、损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点,是腹腔镜手术理念的又一次更新,并可免去术后“T”管引流之苦,是一种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最理想的治疗手段。目前为止,潍坊地区仅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可以开展此术式。该术式在国内仅有少数省级以上医院微创中心可以成功开展。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优点多,但操作复杂,脱颖而出的技术,需要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利于该技术的推广。此类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腹腔镜、胆道镜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将会使更多的病人获益,最大限度的使病人得到微创治疗,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该术式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其优势在于: 1、不开刀,腹部仅有四处0.5-1.0cm小戳孔。 2、经胆囊管途径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者术后仅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术后3天拔除,无须留置T管。 3、住院时间缩短至7至10天,传统开放手术须14天左右。 4、取石彻底,镜下可清晰检查胆总管全程,确保无结石残

留,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2016年2月,67岁的患者周先生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10年,再发伴寒战高热7天入院。之前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肠梗阻、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等并给以保守治疗,入院给予相关检查发现患者胆总管明显扩张(2.0cm)并胆总管内大量结石、胆囊内无结石。患者既往30年前因胃穿孔型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为周先生制定了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完成手术取净结石。术中探查见腹腔广泛粘连,于胆总管内取出大量结石(如图),周先生术后康复快,2天即可恢复体力下床活动并行流质饮食,术后8天出院。术后疤痕微小,外观如常,生活自理,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如图) 潍坊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王京涛主任认为:好的技术,不仅为患者解除痛苦,也可以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患者不出潍坊,亦可以享受国内一流水平的诊疗服务。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记录

从江湘雅医院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记录 姓名:石献敏性别:男年龄:45岁科室:外床号:3床住院病历号:0643 手术时间:2013年8月4日麻醉方式:全麻麻醉医师:李作江 术前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术后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拟施手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人员:主刀:钟新才一助:杨武二助:陈鹏三助_______ 手术经过:全麻成功后,取头高脚底,左侧倾斜卧位。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孔被。在脐轮上做弧形切口,经此切口,气腹针穿入腹腔后注入CO2气体压力13 毫米水柱。建立气腹后,拔出气腹针,在该穿刺点(A点)将10mm锥鞘送入腹腔,电视摄像系统检查腹腔内脏器,未见损伤。电视监视下于剑突下 2 cm(B点),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2 cm(C点),穿刺将10mm、5mm、锥鞘送入腹腔并插入抓钳,电凝钩等手术器械。 探查腹腔,腔内无渗液。肝质地柔软,颜色红润,表面光滑,无结节,(左、右)肝形态大小正常。胃正常、前壁、后壁、大湾侧、小湾侧无溃疡十二指肠正常。胆总管清晰,外径约,肝十二指肠韧带脂肪厚、不清晰)。大网膜与胆囊(无、有)粘连,分离(容易、困难)。胆囊50X21X18mm大小,颜色(正常,壁不厚、灰白色,壁厚约4mm,充血,水肿(有、无),张力(高、不高)。胆囊三角(清晰、不清晰),分离(容易、困难)。胆囊(颈、管)(有、无)结石嵌顿。 将胆囊(底、体部)向头侧牵引,电凝钩靠近胆囊壶腹分离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外径约5mm,施钛夹1颗,胆囊管残端保留钛夹2颗并剪断胆囊管,胆囊动脉施钛夹2颗,胆囊动脉分支施钛夹1颗,电凝切断胆囊动脉。提起胆囊底距胆囊床浆膜下电凝钩灼、割、完整移除胆囊,胆囊切除过程中渗血5ml。电凝胆囊床,仔细检查胆囊床无渗血,肝、胆总管连续存在,各穿刺孔无出血,放尽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各切口,术毕病人清醒后,拔除器官内插管后护送病房。 术毕将胆囊送检,结石交给病人家属手中。 医师签名:

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姓名:*** ***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病室[病室],床号[床号]。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 术中诊断: 1.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保护切口,断扎肝圆韧带,探查见:肝、胃、小肠未见占位,肝脏质地、色泽正常,胆囊13X5 X4cm大小,内触及1枚小结石,胆囊水肿,胆囊三角处炎性粘连。1.胆囊切除:于近肝缘切开胆囊浆肌层,将胆囊自胆囊床完整分离,胆囊床与肝脏间多发交通血管,分别离断、缝扎,至胆囊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予切断、结扎,胆囊管近端缝合加强,胆囊移去留病理。2.胆总管切开:探查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达2.0cm,暴露肝十二指肠韧带,于胆总管前壁作二牵引线,针穿抽出胆汁证实后切开胆总管长约1.5cm,见壁厚约2mm,远端取出质硬结石1枚,直径0.7cm,黑色质硬,考虑为胆囊内结石挤压入胆总管,胆道取石钳探查左右肝内胆管未取出结石,胆总管取出多发黄色泥沙样结石及粘稠黄白色脓样胆汁,应用8#尿管冲洗胆总管下段。3.26号T型管置入胆总管内,4-0可吸收线连续缝闭胆总管切口,注射生理盐水检查无漏出。于Winslow孔处置一引流管(体内长约15cm),右上腹另戳口引出固定,T型管于切口上方另戳口引出固定(体内长约13cm)。4.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胆囊床置止血纱布及生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不多,术后至外ICU,清醒后回病房,抗感染、止血、补液等处理。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陈光彬刘丹峰刘昌阔综述孙礼侠﹡审校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肝胆科,芜湖 241000) 【内容提要】 本文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胆囊功能及评估、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后结石复发等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6604(2015)12-1133-04 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5.12.022 ResearchProgressofCombinedUseofLaparoscopicandCholedochoscopicLithotomywithGallbladderPreservationChenGuangbin,LiuDanfeng,LiuChangkuo,etal.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WuhuSecondPeople’sHospital,Wuhu241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unLixia,E-mail:slx64@126.com 【Summary】Thisarticlereviewedtheendoscopicminimallyinvasivecholecystolithotomywithgallbladderpreservationwithrespecttohistorybackground,developmentcourse,gallbladderfunctionandevaluation,operationindicationsandcontraindications,postoperativerecurrenceofstonesandotherrelatedissues. 【KeyWords】 Laparoscopy; Choledochoscopy; Gallbladderpreservingsurgery 自1882年Langenbuch发明了胆囊切除术,并提出“胆囊切除不是因为胆囊内含有结石,而是因为胆囊能生长结石”的“温床理论”,100多年来,胆囊切除成为外科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随着对胆道生理功能的重视,有学者呼吁“重视胆囊的功能,发挥胆囊的作用,保护胆囊的存在”[1]。随着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2]的提出,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胆囊功能及评估、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后结石复发等问题做一综述。 1 保胆取石术的历史背景 胆囊结石的形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涉及多因素、多环节、多步骤,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女性、年龄≥50岁、肥胖(BMI≥25)、高血糖(空腹血糖≥6.10mmol/L)、高血压(≥140/90mmHg)和胆囊炎症(胆囊壁增厚)是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3]。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如用草药“溶石”或“排石”,但以失败而告终。随后,胆囊切开取石应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因术后结石的高复发率而逐渐放弃。1882年德国医生Langenbuch完成了第一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治疗标准。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因其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瘢痕美观等优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4,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出现,使得胆囊的功能日益受到重视[1,6],黄志强院士[6]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的胆石病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都是有益的,所以对胆石的问题还值得我们用今天的眼光重新思考。”张宝善[2]提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系统地论述了当代保胆取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 保胆取石术的发展历程 保胆取石术的发展目前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1 旧式保胆取石术 先小切口开腹,找到胆囊底后切开胆囊,直接用器械掏取结石,再缝合修复胆囊。因早期的医疗器械落后,在“盲视”下取石,造成结石取净率较低。术中结石的“残留率”高,导致术后结石“复发率”高,目前已基本弃用,仅用于急症的化脓性胆囊炎行胆囊造瘘术。 ﹡通讯作者,E-mail:slx64@126.com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术 一、物品准备: 1.仪器:腹腔镜、气腹肌、胆道镜。 2.器械:腔镜包、外科腔镜器械、清创套碗、干缸。 3.敷料及一次性用品:普外敷料、衣服包、大孔单、3-0丝线、5ml注射器、手套、吸引器连接管、美敷、4-0可吸收线、清创套针、11#刀片、电镜套、各类型T管及引流袋、乳胶管。 二、体位:平卧头高脚低位,左侧倾斜15o-30o。 三、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四、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1、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将腔镜器械按使用顺序排列于无菌器械桌上:递有齿卵圆钳、三块碘伏纱布消毒皮肤;常规协助医生铺置无菌单。递酒精小纱布消毒皮肤。洗手护士递进气管、吸引器管、冷光源线、单极线,电镜套套好镜头;巡回护士连接冷光源线、镜头线、气腹机、电视系统、单极线、吸引器管,并将脚踏放于术者脚侧。 2、建立气腹。脐上缘或下缘做一个10mm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腹壁,证实气腹针已进入腹腔后,连接CO2气腹机,达气腹腹压后开始手术操作:递11号刀片在脐上缘或下缘做一个10mm弧形切口,递2把巾钳将脐

窝俩侧腹壁提起,递气腹针给术者穿刺,并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无针头的5ml注射器与气腹针相连,证实气腹针已进入腹腔后,连接CO2气腹机,直至达到预定气腹腹压(1.73-2.00kpa)后取出气腹针。 3、放置Trocar,观察腹腔、胆囊及胆总管情况:递10mmTrocar由切口插入,递观察镜插入套管观察,依次于上腹正中线剑突下3cm、右锁骨中线右肋缘下3cm 处、右腋前线肋缘下置入相应的Trocar,巡回护士可将病人置头高脚底位,并向左侧倾斜30o,以便术者操作。 4、解剖胆囊三角区,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充分暴露胆总管:递有齿抓钳钳夹胆囊底部,电凝分离钩游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递钛夹钳分别于胆囊管近端和远端各施加一枚钛夹,在胆囊动脉近端施加2枚钛夹。也可用可吸收钛夹或尼龙夹。充分解剖暴露胆总管。 5、确认并切开胆总管:递7号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网膜孔处放置纱布一块,防止胆汁及结石漏入小网膜囊,用剪刀纵向剪开胆总管8-10mm。 6、探查胆总管,取石:递取石钳取出或用钳挤出结石,接着在腹腔镜的监视下,从剑突下10mmTrocar戳孔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及网篮取石,随时将结石放入标本袋内,以防结石流失,取尽结石后冲洗胆总管。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记录

从江湘雅医院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记录姓名:xx性别: 男年龄:45岁科室: 外床号:3床住院病历号:0643手术时间: 2013年8月4日xx方式: 全麻xx医师: 李作江术前诊断: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术后诊断: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拟施手术: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人员: 主刀: xx一助: xx助: xx三助_______手术经过: 全麻成功后,取头高脚底,左侧倾斜卧位。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孔被。在脐轮上做 1.5cm弧形切口,经此切口,气腹针穿入腹腔后注入CO2气体压力13毫米水柱。建立气腹后,拔出气腹针,在该穿刺点(A点)将10mm锥鞘送入腹腔,电视摄像系统检查腹腔内脏器,未见损伤。电视监视下于剑突下2cm(B

点),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C点),穿刺将10mm、5mm、锥鞘送入腹腔并插入抓钳,电凝钩等手术器械。 探查腹腔,腔内无渗液。肝质地柔软,颜色红润,表面光滑,无结节,(左、右)肝形态大小正常。胃正常、前壁、后壁、大湾侧、小湾侧无溃疡十二指肠正常。胆总管清晰,外径约 0.5cm,肝十二指肠韧带脂肪厚、不清晰)。大网膜与胆囊(无、有)粘连,分离(容易、困难)。胆囊50X21X18mm大小,颜色(正常,壁不厚、灰白色,壁厚约4mm,充血,水肿(有、无),张力(高、不高)。胆囊三角(清晰、不清晰),分离(容易、困难)。胆囊(颈、管)(有、无)结石嵌顿。 将胆囊(底、体部)向头侧牵引,电凝钩靠近胆囊壶腹分离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外径约5mm,施钛夹1颗,胆囊管残端保留钛夹2颗并剪断胆囊管,胆囊动脉施钛夹2颗,胆囊动脉分支施钛夹1颗,电凝切断胆囊动脉。提起胆囊底距胆囊床 0.5cm浆膜下电凝钩灼、割、完整移除胆囊,胆囊切除过程中渗血5ml。电凝胆囊床,仔细检查胆囊床无渗血,肝、胆总管连续存在,各穿刺孔无出血,放尽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各切口,术毕病人清醒后,拔除器官内插管后护送病房。 术毕将胆囊送检,结石交给病人家属手中。 医师签名:

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记录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手 术 记 录 姓名:杨秀萍 住院号数:706776 - 1 - 日 期:2009年7月31日1pm---3:30pm 术前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术后诊断:1.胆总管结石2.胆管炎3.胆囊结石4.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名称: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 手术人员:主 刀:吴晓健 二助手:黄鹏 洗手护士:钟彬 一助手:吴松 三助手:李玉玲 麻 醉 师:刘新伟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效果:好 更改麻醉情况:无 手术记录: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10cm ,逐层切开腹 壁各层进腹。术中探查见胃、小肠无明显异常。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胆囊充血水肿较明显,约9X5X4cm 大小,胆囊壁稍厚,约0.4cm 。胆囊内可扪及结石1枚约1.0cm 。胆总管扩张约1.8cm ,内可扪1.5cm 大小结石1枚,未见其他病灶。拟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 距离肝0.5cm 处切开胆囊浆膜层,钝性剥离胆囊至颈部,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清楚后,分别予结扎切断,逆行切除胆囊。分离暴露胆总管及肝总管, 5号空针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于胆总管前壁做二牵引线,切开胆总管约2cm ,内有大量墨绿色胆汁涌出,吸尽,运用取石钳和取石勺于胆总管下段取出1.5cm 大小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也取出泥沙样结石。6号尿管插入胆总管和左右肝管,生理盐水冲洗残余泥沙样结石,后在运用胆纤镜胆道顺利通过乳头进入十二指肠内,镜证实胆总管下端和左右肝管通畅未见残余结石。置22#“T ”管,缝合胆总管切口,试水证实胆总管缝合良好,无漏水,胆总管下端通畅。冲洗胆囊床、胆囊三角,检查术区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渗出,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温氏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手术过程中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ml ,术后病人回ICU ,术后胆囊送病检,结 石交患者家属保管,予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