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农艺融合的再认识

对农机农艺融合的再认识
对农机农艺融合的再认识

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5T16:46:26.243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1期作者:刘秀丽[导读] 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一些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推进,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农艺是农作物的培育种植的过程,农机则是与之相关的农业活动或农产品初加工所需的设备与机械,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中,农机与农艺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目的在于为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作物的种植从传统的散、乱、小的模式中发展到 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农机农 双辽市职业中专吉林四平 136400 【摘要】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一些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推进,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农艺是农作物的培育种植的过程,农机则是与之相关的农业活动或农产品初加工所需的设备与机械,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中,农机与农艺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目的在于为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作物的种植从传统的散、乱、小的模式中发展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发展问题等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发展阶段;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中国的地形问题决定了农业生产中推进机械化的难度,但是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农机结合条件的成熟,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在向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1.农机农艺的相互关系及农机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1.1 农机农艺的相互关系 在整个世界的农业发展史上,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探讨农艺和农机的关系,都能看到农业种植培育技术与农业生产工具之间属于相互依靠、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从近代农业阶段开始,农机农艺更加紧密的关系被凸显出来。近代农业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各种农业机械也随之发展,例如蒸汽机带动的脱粒机等固定作业机械、柴油机带动的机械化生产已经使得农业生产的工具开始代替了部分传统的人畜力。到了现代社会,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深入研究与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一剂强心针,新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规模化、集约型,农业机械的发展也体现出了智能自动化、大型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机械化的装备是农业种植培育的保证,农艺是农机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 1.2 农艺农机结合的必要性 农艺农机的联系不仅仅是技术的联系,二者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对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整体的经济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是高产、高效、优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入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体现在农艺的布局上通过集中管理和培育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减少农机的投放量,提高机械工作效果;区域化则体现在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同来设计不同的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要求。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体现在技术经济对整个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上,农机研发本身存在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所以要强调农艺的适应性;要注意农机的机动灵活以及耐用性和可靠性,保证农机在不同的环境中能顺利工作,获得预期的效益。 2.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 我国农机农艺的发展经历了从农机适应农艺到改进农艺适应农机作业再到创新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的历程。 农机适应农艺的阶段是以农艺为主保证农业生产的阶段,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比较落后,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阶段以增产为核心的阶段。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艺一直处在主导地位,通过不断改变农机的功能来适应农艺的发展。 改进农艺适应农机作业的阶段是农业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多作用,机械接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农艺部门的技术改变和技术指导使得作物能满足农机作业的要求,保证作物的高产与高效处理。 创新农机农艺协调发展阶段则是从农机农艺的相关作业程序入手,在保证农耕生产的产量质量的基础上,对农艺技术程序与农机作业过程进行创新组合,使得农机农艺的配合更为合理科学,实现生产作业系统的整体化与可持续发展。 3.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建议 目前,农机农艺结合中仍存在农机单一化农艺多样化、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业生产的规模小无法达到农机生产要求、农业种植与培育观念落后僵化的情况,这给农机农艺的创新结合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工作,加强相关技术与理念的培训是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整合与合理规划是前提。农机农艺结合涉及到农业种植技术改进、农机科研、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农机的生产制造、政府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要做到各部门人员的协调组织与实践中的切实应用就要从思想上改造农民的观念,管理部门做好整体规划,全面协调研究机构、生产单位与操作实体的组织配合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 做好农机农艺技术的合力研究,通过农机农艺技术的分区域化实施,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完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有效方法。农业生产中,技术是关键,在遵循区域自然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对农业种植形式进行重新布局,在现有农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种植培育方式,实现农机农艺的配套升级。尤其是在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现代农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实现农机智能化操作,对农作物的培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灾害进行预警,对农机农艺的协调性进行评估,对实现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最终达到组织协调、生产配合、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世武.陈志.杨敏丽.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研究[J].中同农机化.2011(04):11-16. [2]康丽清.农机农艺融合助推农机化发展[J].农业工程.2012(12):10-12.

农机农艺相结合

水稻机械直播与增产增效栽培农艺的结合1 水稻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必要性 2010年国家对机械化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以及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水稻的生产方面,实现机械化能够将生产的能力明显增强,保障粮食的安全,同时能够使农民的收入有效地增加,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将机械化与农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保障水稻在生产的万面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2 水稻机械直播的介绍 机械直播是将稻种通过机械直接播种于大田,由于省去育秧、起秧和移栽等环节,作业次数与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受到不少农民的欢迎。直播种植方式包括旱直播、水直播,按种子准备的状态可分为催芽播、种子包衣播及浸种播,按播种规格又可分为撒播、条播(宽条播)和穴播等多种。直播省工省力,作业效率高、成本低,若采用机械穴直播,不仅具有分蘖节位低、没有伤根和返青期等优点,还能实现直播精确定量,有利构建高质量群体起点和争取高产高效, 很好地解决人工撒播在田间无序分布、根系入土较浅、易倒伏等技术难题。 3 水稻机械直播下的产量特征 机械直播稻由于生育期缩短,对水稻品种、茬口、适宜生长的地理环境等要求较严格,必须合理品种布局和安排水稻播种期才能确保安全齐穗开花与灌浆结实,这对中国稻田已基本接近“满荷”的作物生产系统要稳定提高周年总生产力是个很大的难题。从栽培特征来看,与机插稻相比,由于生育期的缩短,直播稻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温光资源、产量潜力发挥受到一定影响,且由于直播稻“种多苗多蘖多”,群体内部矛盾加剧,个体生长量小、株型质量下降,易发生倒伏,生产风险大、不稳产,尤其是在无霜期短、积温少、光照不足的地区或年份,直播水稻减产显著。但在全年热量条件丰裕,生产条件优良、合理布局的地区,机直播仍可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机直播生育特征与产量形成特性来看,应培育与选用生育期偏短、生长速度快的大穗抗倒水稻专用高产品种;在栽培上,应通过机械精确播种,前期适当控制降低群体基本苗,早发早控;中期突出提高个体生长量,协调穗粒结构,主攻大穗,以增加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后期改善灌浆结实环境,保障籽粒的安全充实,进而稳定提高直播稻生产力。罗锡文院士研发的同步开沟起垄、施肥和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体系,解决了人工撒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了改人工无序撒播为有序穴播、改平面种植为垄作、改撒施肥为深施肥,播种均匀,不仅协同达到节水、节肥、节种和省工,还充分发挥了直播稻分蘖节位低、没有伤根和返青期的优点,并可满足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等不同品种对播种的农艺要求,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栽培技术及配套机具。从2006年起,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在全国12个省(市、区)及老挝和缅甸等地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提高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和增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推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实现了向机械化作业的变更。然而,在农业机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农机作业单一且无法满足农业对农机的实质要求,进而制约了良种良法优势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农作物高质高产这一生产目标的实现。因此,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生产方式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现代农业建设的本质需求。农机农艺的融合是一项重大的创新与战略的转型,为现代农业下农业机械化生产指明了发展方向。 1农机与农艺的辩证关系 1.1农机适应农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根本在于服务于农业生产,以在实现农业高质高产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想实现农机适应农艺,就需要在研发农机过程中,要以农艺规范作业对象的位置、集中度、硬度以及强度等特征,设计出简单制造且适用于农业作物大规模化生产的农机。比如:水稻收割机通常是采用全喂入式水稻收获机,但是基于一些地方气候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水稻在成熟时茎秆的水分含量过高,进而也就无法使用全喂入式收割机来实现收割。而结合这一特点,农机研发人员研制出了半喂入式挟持式水稻收割机,只针对含水量低的水稻穗进行脱粒,如果

水稻茎秆的含水量过高,是无法进入到脱粒部位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农机适应农艺这一问题。 1.2农艺适应农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使用农业机械来作业较传统的作业方式而言虽然有着极大的优势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弊端,比如操作缺少灵活性等。因此,使农机适应农艺来实现创新性的改革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所以,在改进农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在落实的过程中能否实现机械化生产与作业,从而才能促使农机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农业技术人员要通过对农艺的调整来实现农作物的“群体”特征,具体要做到:首先,要培育出适合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其次,要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的栽培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以实现密度、位置以及集中度的合理性。 2农机农艺融合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在劳动力资源的结构上以及农业的生产观念上都发生了转变,农业机械化生产逐渐在农村地区开始普及。因此,只有充分的发挥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以及农民种植习惯,科学且有效的实现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才能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作物产出率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农业下的高产、高质、高效、生态且安全的农业发展技术体系,从而也就在解决了农业生产发面所存在问题的

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

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 农机农艺融合典型案例--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 1.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追求,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保证,二者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只有确保理论和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机设备利用效率,农业技术生产水平。 2.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社员11人,合作社每年会进行统一培训,聘请农业方面专家进行培训,合作社对农资实施统一采购,统一到生产企业购买农膜、种子、化肥、农用柴油、滴灌设备等农用物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费用。在组织生产方面。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整地、管理、收获等。2020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成为农场最大的玉米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近50万元。 3.存在的问题: 3.1玉米秸秆无法充分利用 农业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在秋整地过程中,不注重整地机械,导致玉米秸秆没有充分的利用,使得土地营养成分流失,部分种植户嫌麻烦进行放火点荒,造成大气污染。 3.2喷灌设施简陋 往年玉米浇灌采用中、小型喷灌机组,移动费用大,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3.3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认识性不足 现阶段种植户中大多数人普遍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农艺技术和农机有效融合会进一步增加投入,不利于实现增产和稳产。传统意义上大多数只认识到了农艺技术的重要性,而对农业机械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重视生物技术,而轻视工程技术。这就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巨大难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4.解决途径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过,目前农机农艺相对滞后矛盾凸显。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 有助于促进农机推广 日前,农业部发布的一则消息再次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消息的内容是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意在通过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集成和融合品种、栽培和机械化技术,开展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试验示范,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形成标准化作业农艺技术和操作规范,示范带动区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机农艺问题为何广受关注? 国内外实践证明,生产粮食所采取的先进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发展迅猛。在抵御自然灾害、夺取粮食连年丰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从2006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75亿元,农机工业年均增长20%以上,跃居世界农机制造大国。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的

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2%,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畜力到依靠机械化作业的历史性跨越。 在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影响发展质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积累和凸显,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黑龙江省农机工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士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实现机械化的农艺技术是没有前途的,只在试验田里做一做,到大规模生产时不能实现就没法推广。农机刚发展时只是解决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等问题,那时更多的是服从农艺,但是现在到了中级阶段,农机农艺要融合,到高级阶段,农艺要服从农机,农机实现不了的,不要搞。” 因此,为加快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围绕机械作业而确定种植方式,真正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同时农机生产企业,也要围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不断改进机具规格,这对于加快农机科技推广将起到重要作用。 粮食作物是短板 “产业技术体系中特别是栽培、土肥专家对农机不能适应新的栽培方式总是不满,我觉得怎么适应杂交稻和超级稻的机插秧是关键问题。农艺提出的问题最大的是行距问题,总想变行距,以为农机很有弹性。”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旭表示,“现在已确定行距标准,北方30cm,南方双季稻25cm,并动员很多企业改做25行距的,这样可减

浅谈如何搞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几点认识

浅谈如何搞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几点认识 摘要:只有把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二者相互适应,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目的。论述了农机农艺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以充分发挥二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实施科学技术的载体,为实现大面积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农机与农艺脱节的矛盾显得愈加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衔接和适应问题,许多先进的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实施,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要使先进的农艺与农机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便于实施的农业技术,必须正视以下几个问题,充分发挥二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二者在实际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农艺技术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是生物学理能与实践的结合,农机技术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的结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并且紧密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同时对农机化的技术要求也愈加苛刻,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根本出路。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和技术载体,最大限度取代了手工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生产借助农业机械化技术完成农艺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可以抢抓农时,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正确协调二者关系,使之在生产中相互适应 随着农业机械在生产中作用的增强,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要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相互磨合,最终达到相互适应。农业机械的设计尽量要根据农艺技术要求进行。例如,耕作机械的设计就要根据保持土壤水分、培养土壤肥力和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生长这一农业耕作特点进行。播种机械的设计必须满足播深与株行距一致、播量稳定、下种与覆土均匀、同步实现化肥深施、镇压等农艺技术的要求进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的农机化新技术,如水稻育秧及栽插配套技术和机具、中小型水稻收获机具、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化肥深施联合作业机械、不对行玉米收获机械、种子加工和温室栽培机具等。实践表明,优良的农业机械不仅能增产增效,而且能改善农艺环境,例如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目前推广的以免耕播种、深松、秸秆还田、药剂除草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

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农艺融合 TEBIEGUANZHU 统一规划农作物地畦宽和播种行距,统 种子和化肥,优化农艺,优化农机具配套,实现规模化,科学化经营,建立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标准示范区.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新农村,鼓励以村为单位,组织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子,化肥供应,统一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机和农艺结合程度. (2)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意识.农机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配合了农艺的需求,支持了新型农艺的创新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加大外部因素的驱动力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主动放弃传统落后的农艺,采用先进的新农艺,启动大面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动力.

(3) 加强部f 丁联合协作,提高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技术水平.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涉及农机,农业和经济管理等学科.政府部门应组织各相关部门技术力量,专门,专题开展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研讨,寻找突破口,选准切人点,认真研究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最佳方案,对于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难点问题. 由政府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立项攻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4) 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新型主体.发展和巩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机服务机制,建立粮食生产机械化全程服务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融示范,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水平.

口李清明

玉米是山东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一般在286.7万hm2 以上, 约占全国的10%.2010年秋季,山东省玉米机收共上阵各类农机具328 万台(套),完成机收面积246.7 万 hm,机收率达71.5%,较上年提高l8 个百分点,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到88.75%,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践汪明,在山东省实现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过程中,农机农艺的融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玉米生产农机农艺发展的现状进入21 世纪以来.山东省把玉米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全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作的重点来抓. 围绕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推进j 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探索做好农融合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I 立起了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自和技术体系,取得」明显的效果(f), 一泛进行r 创新示范. 动玉米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树发展,山东省实施了以玉米生产化为首项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市,县层层都建立了玉米收获杉示范基地.各地依托示范基地, 适合当地农艺要求的玉米收获{ 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试验和研寅结制定玉米机械播种,收获和田的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 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 化的技术杉宝 技术路线,为推进玉米生产农机农艺的融合提供了实践的依据. (2) 加强了理论研究与指导.农机农艺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问题.为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山东省农机办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了《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研究》.在

农机与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农机与农艺结合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5T17:24:53.16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5期作者:范衍叨 [导读] 如何达到高效的农业生产,以及快速的农业发展,是本篇论文将要探讨的目的。 陆河县青梅研究所 摘要:如何达到高效的农业生产,以及快速的农业发展,是本篇论文将要探讨的目的。在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当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给予农业更好地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用地逐渐增多。城市向农村扩展,农业用地则逐渐减少。提高粮食产量则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此种情况下,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机;农艺;问题措施 1、农机与农艺的概念 农机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工劳动的农业机械化设施。农机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农机的发展节奏和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速。农机改变了人工生产的局限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农艺指的是农业生产中利用的相关工艺,主要表现为技术原理。农艺随着农业指向性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季节性和复杂性。 2、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实现农机农艺结合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确保机械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会不断提升,所谓农业机械化就是在农业生产期间通过大量机械设备对人力劳动进行替代,为强化农业生产率提供基础。与传统农业不同,农业机械化主要是在各种农业操作中科学运用机械设备。各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较大差异,这与国情具有密切关联,如发达国家中农业生产会实现全面机械化,而我国农业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尚没有实现全面机械化。同时我国主要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时需要考虑家庭承包模式与机械化推广之间存在的各种因素。农艺主要是操作技术与生物技术。但由于地区农业条件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艺有机结合期间需要分析当地实际需求与条件。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确保农艺与农机深度结合,这才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出现明显提升。 3、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分析 3.1、缺乏统一的融合方法 农机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提升农业产量的技术,农艺技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耕种制度,以及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与生长条件采用的一些种植方式。为达到农业作业要求,不同的农艺技术需要与不同的农机技术合理搭配。但在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及种植者,忽略当地耕作制度与作物特点,种植方式不佳,先进的机械精量点播技术、分层施用化肥技术、机械药剂灭草,杀虫作业技术,以及单种、复种、间种、套种、混种技术没有做好合理搭配,关键性技术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工作效率不高,有悖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性和合理化要求,无法创建配套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影响二者结合效果。 3.2、缺乏实践结果 当今还没有一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成果,这也是当今我国推行农机与农业相结合的困难之处。对于传统的农业技术,沿用至今,未出过任何较大的差错。随着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增加,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农业用量需求。因此,农业机械化应运而生,农业的机械化旨在大规模的运作,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生产效率。但是,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仅仅有理论的支持,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实行起来相对困难。其次,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机械化的,实在减少。对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 3.3、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 一些地区在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跨部门工作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与先进性的工作体系,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与工作体系,技术研发与融合工作不到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往往过于重视产前、产中和产后精加工,而忽略了深加工和经济作物机械化,进而影响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情况下,无法保证制度的应用效果符合要求。 4、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 4.1、推进技术标准的融合 标准化的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农机农艺融合的一个关键问题。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原则是农机作业标准和农业生产规程中技术标准要相互适应。目前,农机产品和作业、农业技术等都制定了一些标准,但是标准是否一致,应该加以梳理。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来看,农机产品在执行标准化上不是很严谨,要加快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其次,融合的另一个原则是农机农艺的融合要结合实际,要有发展的主次之分。大宗粮食作物作业中的主要矛盾是提高效益和降低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农艺就要服从于农机的要求,作物的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就要符合当前农机作业的需求。特色农产品等对品质要求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农机标准就要适应农艺标准。 4.2、积极投入实践 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推行需要在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促进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发展。加强农机人员与农艺人员的沟通,相互合作分工,争取农业效益最大化。培养多重复合型人才,对农艺与农机结合技术的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提高大家学习农业机械化的崇高热情。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深入到土地当中,和农民一起学习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即时了解到农民所需与农民所求,真正利用农业机械化解决农民所面临的困难。为解放人力,大力发展机械化作努力。减少土地小型化发展,扩大集约化土地的面积,提高土地机械化效率。 4.3、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创新 农机农艺融合应依托市场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理念,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注重良种良法,加强农艺和农机组合配套机制,开展农机与农艺科技人员交流活动,与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小组合作,发挥大户规模化、标准化特点与物资装备先进的优势,改变当前各自独立为政的现象。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构建农机与农艺科技创新机制,针对水田旋耕、水田耕地、机械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作业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推广站、农机校、基层农机农技

农机农艺相融合与农机化发展的探索

农机农艺相融合与农机化发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9-12-06T15:05:07.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张辉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发展为保障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鄄城县临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发展为保障我国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只有把农机农艺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产值的整体提高。文章重点探究了农机农艺相融合与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发展;探索 引言 如何达到高效的农业生产,以及快速的农业发展,是本篇论文将要探讨的目的。在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当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给予农业更好地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用地逐渐增多。城市向农村扩展,农业用地则逐渐减少。提高粮食产量则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此种情况下,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分析 1.1缺乏统一的融合方法 农机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提升农业产量的技术,农艺技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耕种制度,以及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与生长条件采用的一些种植方式。为达到农业作业要求,不同的农艺技术需要与不同的农机技术合理搭配。但在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及种植者,忽略当地耕作制度与作物特点,种植方式不佳,先进的机械精量点播技术、分层施用化肥技术、机械药剂灭草,杀虫作业技术,以及单种、复种、间种、套种、混种技术没有做好合理搭配,关键性技术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工作效率不高,有悖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性和合理化要求,无法创建配套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影响二者结合效果。 1.2农机农艺综合型人才缺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艺技术好的种植户在特定生产环节才以雇佣农机手为主、人工操作为辅的方式组织生产,农机手则以农艺要求为主要准则进行农机作业。这就造成了农机与农艺相互配合不够,农机手与种植户的沟通交流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农艺同步标准化,阻碍了规模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1.3缺乏实践结果 当今还没有一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成果,这也是当今我国推行农机与农业相结合的困难之处。对于传统的农业技术,沿用至今,未出过任何较大的差错。随着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增加,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农业用量需求。因此,农业机械化应运而生,农业的机械化旨在大规模的运作,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生产效率。但是,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仅仅有理论的支持,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实行起来相对困难。其次,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业机械化的,实在减少。对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 2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体质机制 在制度建设的初期,逐步探索,在实践当中完善应有的体制机制。召集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本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结合农业劳作较优秀的农民和农业机械化专业人员。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制定合理又正确的制度,为农艺与农机的结合提供上层建筑支持。经济基础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推进,农业部门的相关领导对于推荐农艺与农机的结合具有很大支持作用。加快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较短的时间内普及新技术,使农民群众解放双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制度激励与依靠,农业人员可以大胆向农业机械化靠近,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具有较大可靠性,实施过程更为容易方便,引领更多农业人员使用农业机械。 2.2提升农艺工作者农艺水平 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现在的农艺工作者从事农艺工作必须考取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即使考取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也不能保证农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农艺水平。并且,一般来说,从事基层农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本地农民,所以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农民农艺工作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高水平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严重缺乏理论知识。这对农艺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有重大影响,直接导致农艺工作服务脚步停滞不前。因此,农村生产队应该加强基层农艺人员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农艺人员的工作素质,下文将提出两种提高农艺人员理论知识的方法。 2.3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创新 农机农艺融合应依托市场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理念,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注重良种良法,加强农艺和农机组合配套机制,开展农机与农艺科技人员交流活动,与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小组合作,发挥大户规模化、标准化特点与物资装备先进的优势,改变当前各自独立为政的现象。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构建农机与农艺科技创新机制,针对水田旋耕、水田耕地、机械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作业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将推广站、农机校、基层农机农技力量有效结合。创新新型农机服务体系,与当地农民签订水稻机械作业合同,实行统筹管理,全面做好扶持农业生产与发展,合力攻关,发挥农机与农艺结合有效性,使其技术品质得到提升,为农机农艺融合创造条件。 2.4积极投入实践 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推行需要在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促进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发展。加强农机人员与农艺人员的沟通,相互合作分工,争取农业效益最大化。培养多重复合型人才,对农艺与农机结合技术的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提高大家学习农业机械化的崇高热情。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深入到土地当中,和农民一起学习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即时了解到农民所需与农民所求,真正利用农业机械化解决农民所面临的困难。为解放人力,大力发展机械化作努力。减少土地小型化发展,扩大集约化土地的面积,提高土地机械化效率。 2.5有效结合农机与农艺 农艺,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其操作技术。农机,指的是因农艺需要而制造的机具或技术。有效结合农机与农艺是提高整体农艺

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农艺融合 TEBIEGUANZHU 统一规划农作物地畦宽和播种行距,统 一 种子和化肥,优化农艺,优化农机具 配套,实现规模化,科学化经营,建立 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标准示范区.在 经济条件较好的新农村,鼓励以村为单 位,组织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子,化 肥供应,统一机械化作业,提高农机和 农艺结合程度. (2)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改变农 民传统的生产意识.农机在强烈的市场 竞争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 配合了农艺的需求,支持了新型农艺的 创新发展.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 术培训和宣传,加大外部因素的驱动力, 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主动放弃传 统落后的农艺,采用先进的新农艺,启 动大面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动力.

(3)加强部f丁联合协作,提高农机 和农艺相结合技术水平.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涉及农机,农业和经济管理等学科.政府部门应组织各相关部门技术力量,专门,专题开展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研讨,寻找突破口,选准切人点,认真 研究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最佳方案,对于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难点问题. 由政府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立项攻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4)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 设,构建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新型主体.发展和巩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机服务机制,建立粮食生产机械化全程服务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融示范,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水平. 口李清明

玉米是山东第二大粮食作物,常 年种植面积一般在286.7万hm2以上, 约占全国的10%.2010年秋季,山东 省玉米机收共上阵各类农机具328万台(套),完成机收面积246.7万 hm,机收率达71.5%,较上年提高 l8个百分点,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程度已达到88.75%,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践 汪明,在山东省实现玉米生产全过程 机械化的过程中,农机农艺的融合发 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玉米生产农机农艺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把玉 米生产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全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作的重点来抓. 围绕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推进j 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探索做好农 融合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I 立起了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自 和技术体系,取得_r明显的效果(f),一泛进行r创新示范.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摘要:阐述,农机、农艺的意义。初步分析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分析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指出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再次分析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农机;农艺;矛盾;结合;必要性;重要性。 农业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的办法取得产品的过程。无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都包含着农作物栽培的农艺和为农作物创造生育生长条件必须运用的相应农机具及管理运用技术。我国农业生产年代久远,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农业的发展到现在,标志性的变化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可以说现代农业生产主要包含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农艺,二是农机。农艺通俗来讲指的是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农机是指为实现作物生产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工具。农艺是生物学理论和实践,传统农艺主要是千百年来农业耕种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可变性,现代农艺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并开始向着基础性、操作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农机是机械学原理和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现代农业生产注重农艺与农机的共同发展,从播种前整地,到播种,再到收获前田间管理,最后到收获,都有了一套系统的农业科技知识作为规范,当然整个过程也离不开农机的使用。农艺除了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其对籽粒选育、种植方式、生长管理和收获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作物品种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地理生长条件,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得到的一种种植模式或规律,与传统的经验种植不同,现代农业对农艺有了更高要求,现代农艺技术发展要围绕“操作简便、节省成本、稳产高产”等生产目标。农机为作物生长及收获提供所需的生产机具,主要有耕种类机具、田间管理类机具以及收获类机具,其主要作用是节省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农艺融合的主要做法及对策

农机农艺融合的主要做法及对策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农艺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促进现代农业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力量。最近几年,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急需使用机械来解决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越来越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应用率不断提升,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机农艺;对策 一、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追求,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保证,二者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 只有确保理论和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机设备利用效率,农业技术生产水平。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对发挥农机设备和农业技术最大效益有着很大帮助,进而推动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未来我国农业生产要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农机和农艺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从而不断稳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但现阶段,有些地方农业和农机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在融合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主要应用现状 我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应用包含了很多方面,多种粮食作物、水果、蔬菜等都能够很好的将农业机械与农艺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情况进行介绍。 1.玉米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玉米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农艺路线包括:选种、耕地、播种、植保、收割和储存等都能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来实现,农业机械与传统玉米种植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玉米种植地区农 民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各个时期的工作间,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生产的工作效率。 同时,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于传统农艺不易处理秸秆也有了专门的农业机械对其进行收集和处理。这使得我国应用于玉米生产的机械不仅很好的结合了实际农艺要求,还解决了传统农艺难以完成的问题。

谈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谈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18T09:25:18.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王清文 [导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发展不断向现代化方向推进,进而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的目的,也大大提升粮食作物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益,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发展不断向现代化方向推进,进而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的目的,也大大提升粮食作物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益,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证。再加上新时期下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各项政策导向,各相关单位积极面对,转变思路,创新传统的生产模式,不断丰富农产品市场,生产技术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不断应用在农机上,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的相互结合,使得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使农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农机;农艺技术;结合 1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作用 农机是辅助完成农业劳动的机械设备,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减少人类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农艺是研究农作物生产技术与原理的一门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农艺技术随着农田作业条件的不断优化而不断的升级。将农业与农艺加大融合深度,通过农机促进农艺的工作效率,这样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民增收。 2 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分析 2.1 缺乏统一的融合方法 农机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提升农业产量的技术,农艺技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耕种制度,以及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与生长条件采用的一些种植方式。为达到农业作业要求,不同的农艺技术需要与不同的农机技术合理搭配。但在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及种植者,忽略当地耕作制度与作物特点,种植方式不佳,先进的机械精量点播技术、分层施用化肥技术、机械药剂灭草,杀虫作业技术,以及单种、复种、间种、套种、混种技术没有做好合理搭配,关键性技术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工作效率不高,有悖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性和合理化要求,无法创建配套的工作机制与模式,影响二者结合效果。 2.2 缺乏认同,不够重视 一些农民对农机与农艺结合普遍缺乏认知,技术的应用积极性较低,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很多情况下是被动接受新机具与新技术,再加上对市场需求变化不了解,造成农机与农艺技术落后。 2.3 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 一些地区在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跨部门工作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与先进性的工作体系,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与工作体系,技术研发与融合工作不到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往往过于重视产前、产中和产后精加工,而忽略了深加工和经济作物机械化,进而影响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情况下,无法保证制度的应用效果符合要求。 3 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本土农业技术应用体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结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本土农业技术应用体系。当前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此技术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农业技术发展的各个因素,协调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应用体系,为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是提高农业效率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农艺和农机技术结合的普适度,为农民提供最佳的应用体系。 3.2 加强政府部门对农艺农机技术结合的管理力度 政府需要对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结合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首先政府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参与管理推广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第三随着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和确定,政府部门应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为发展大农业、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等提供保障和支持,提高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种植企业的积极性。最后政府部门需要为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结合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3.3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加大农艺和农机技术结合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了解农业现代化生产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于公众媒体等渠道对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进行宣传,建立健全完善的适应本地的农业推广体系,为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设立专项管理基金,为其提供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宣传活动,为农业工作者普及农艺和农机结合的理论知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农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本地的农业发展。 3.4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力度 培养吸纳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定期安排培训学习机会,并对他们的培训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农艺技术和农机结合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只有同时掌握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技术融合。 进一步改变农艺和农机人才的思维模式,不要执着于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之间谁服从谁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谁适应谁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技术应用上要互通有无、相互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新农艺和新机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外聘农业专家为技术员进行培训讲课,让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实际工作中,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发展,为农业工作者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