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桩基施工专项方案

桩基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xx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土建工程金竹站至鱼洞站区间结构工程施工图。

二、xx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土建工程金竹站至鱼洞站区间高架标准双线桥墩基坑开挖联系图。

三、合同中明确的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99)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xx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修订版)

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8、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9、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114-2003)

1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

14、xx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评定管理办法(试行)2009版

织总设计

16、国家、部委颁发的其它规范和标准。

四、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五、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六、本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施工能力和从事类似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在公司技术质量部门、生产安全部门的统一指导、督促下,保证xx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土建工程鱼洞东站至鱼洞站区间结构的基础施工在质量、安全、工期方面实现目标。

第二节编制原则

以质量为中心、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为指导思想,全面、合理、有计划地组织施工,做到施工技术全面性、可行性、针对性和先进性,结合工程特点,重点抓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桩基、交通组织、安全文明和环境保护等项目,自始自终坚持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法的优化配臵,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一、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履行合同,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士或代表的指示和要求。

二、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三、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四、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

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五、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技术、方案、劳务、设备、材料、资金、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理,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确保计划进度的实现。

七、严格按照xx市有关文明施工及环保工地的要求,在工地内外部环境、工地防治扬尘污染、防止水污染、防止噪声污染、施工现场卫生等五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持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八、全面推行贯彻ISO9001:2000标准,并按我方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建立及运行质量体系,做到层层按标准管理,人人按标准做事,事事执行标准规范,处处按标准考核。

九、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环保,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卫生条件的合理配臵,直接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负责,对整个工程负责。

十、在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臵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及现代化检测手段,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十一、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工期延误。

十二、创建优质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十三、强化精品意识,以“视昨天为落后,视精品为合格”的精神为指

导,努力使本工程达到精品工程的目标,向业主交一项优质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基础工程简介

根据施工设计图,本区间下部结构施工起于渝南大道的金竹车站(xx长江机械厂以东)箭河路中间隔离带上,沿箭河路中间隔离带由东向西跨过鱼城加油站附近云山路立交桥至xx光宇摩托车制造公司附近交叉口转向至xx轨道交通PC梁生产基地方向的渝南大道上再跨过黄溪河接鱼洞车站,再连接鱼洞站三号线道岔桥最后至设计终点。大部份位于巴南区城区道路中间隔离带,起讫点里程为K14+380.595~K16+531.063,全长1.9km。桥墩基础有矩形挖孔桩和圆形群桩承台两种形式,设计高架墩96个桩位和1座道岔桥,基础共218根桩,其中,承台群桩基础34组(每组4根圆桩),矩形单桩基础82根。矩形截面尺寸为3根2200×2500mm、37根2500×2500mm、18根2500×2700mm、12根2400×2400、4根3000×3000、门型墩桩基2*4根,矩形桩深度9.1~17.1 m。34个承台有两种截面尺寸,7个5200×5200×2000mm、23个6250×6250×2200mm、4个7000×7000×2200mm。承台下圆形群桩有两种直径,深度在10.7~21.85m之间,其中28根桩径Φ1200mm、108根桩径Φ1500m m。设计要求桩基嵌岩深度不得小于3倍桩径,方桩嵌岩深度不得小于3倍桩基截面长边尺寸,桩基嵌岩以上加嵌岩以下0.5米内部分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护壁。桩尖处砂质泥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7.5Mpa,泥质砂岩饱和单轴极限

抗压强度不得小于7.5Mpa。

人工挖孔桩桩基、承台均采用C30普通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桩基护壁采用C25普通钢筋混凝土,承台基坑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本区段基础部分钢筋总量为1295t,C25桩基护壁混凝土3945 m3,C30桩芯混凝土8508m3,C30承台混凝土2786m3,桩孔设计总长2374m。

第二节自然条件

根据xx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表明:施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年均气温为18.5℃,最高气温年均为39.5℃,2006年最高,为43.9℃,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最低气温为-0.1℃。盛夏高温炎热,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雾日一般从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出现,年均为37.4天。无霜期年均为351天,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9小时,风速年均数为1.10米/秒,夏季雷雨时常出现短时大于17米/秒的阵性大风。相对湿度年均为81%,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

根据xx市勘测院的详细勘察报告显示:施工区域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为素填土,呈紫褐色或灰褐色,由粘性土以及砂、泥岩块石碎石等组成,分布于整个地表,石含量40%~80%,粒径30~450mm,结构稍密,堆积时间3~5年,厚度1.3~18.0m。残坡积层(Q4el+dl)为粉质粘土,呈黄色、黄褐色或灰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0~2.3m,局部分布于原始沟心地带。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中的砂质泥岩呈紫色、紫红色、黄褐色和黄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表层强风化带一般厚度0.6~1.2m,中风化层裂

隙不发育,完整性好,整个区域内均有分布。砂岩呈灰色和紫灰色,细密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厚0~1.2m,中~微风化层裂隙不发育,完整性好。在本区段线路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软弱夹层、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内出露岩层为河湖相沉积岩,以泥质岩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场地地处丘陵斜坡地带,因修建渝南大道被填平,在原始沟谷地带地势较低,上覆土层厚度大是地下水汇集区,有地下水赋存。地下水类型大多为松散层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及各种地表水补给,但在相邻黄溪河附近的桩基,地下水主要为河内废水通过孔隙渗潜。地表水水量受季节和气候影响显著,在旱季,大气降水少,场地内地下水贫乏;但在雨季,由于渝南大道的封闭条件较差,大气降水可通过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下渗,地下水量将明显增大。黄溪河内的河水受枯水和雨水季节的影响,枯水季节时,河内水较浅,雨水季节时,水源主要来自远处山坡的汇集水和长江倒灌水,河水较深。因此基坑涌水量与大气降水的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在本区段线路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软弱夹层、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第三节工程特点

一、本工程地处巴南区城区主干道沿线,地下及地上管网交错复杂、管网保护工作量大,施工区域紧靠巴南区城区,施工期间的交通顺畅和安全文明形象要求高。

二、工程结构工作量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建设周期短,生产任务重。

三、本区域深基坑作业较多,施工区域多为新近回填土,块石含量大,回填土层厚,结构松散,桩基孔壁开挖易坍塌,安全隐患较大,支付需及时。

四、施工区域交通量大,车速快,交通安全措施要求高。

五、本区段方桩断面尺寸大,桩基深,对桩基护壁施工质量要求高。

第四节施工条件

一、本工程地处城市主干道沿线,机械、设备进出场方便,排水系统已形成网络。

二、项目经理及主要工程管理人员具有类似本工程条件的创优质、高效施工的经验,技术和经验的结合是实施本工程的有利条件。

三、拥有类似工程的专业劳工队伍,有效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四、建设业主、监理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目标

一、工期目标:基础施工6个月。

二、质量目标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xx轻轨较新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规定》、《xx跨坐式单轨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评定管理办法》试行(2009版),基础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保证单位工程竣工交验达到优良。

三、安全目标:基础施工无因工死亡责任事故,年因工负伤率≤5‰,防止机械设备、地下管网、交通、消防责任事故。争创xx市文明工地。

四、环境管理目标

1. 确保减少噪音、粉尘、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各种施工因素对过往群众的影响。噪声排放按《建筑施工场界限值》(GB12523-90)控制,做到零投诉。

2.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不焚烧任何废弃物。

3. 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必须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一、施工组织机构设臵

为实现施工目标,采取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经理部精干、高效、运作规范、指挥果断,确保施工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成立以工程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基础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副组长)、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物质设备员、档案员、计量员等组成。

二、工程项目各工种负责人职能

为保证本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将管理班子各类人员的职责明确。

1.项目经理职责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代表单轨公司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负责。

1.2、贯彻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主持对工程进行质量策划,制定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责任制,对工程质量状况及质量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

1.3、制定战略性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工程关键目标的实现,对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创优计划指标负责。

1.4、负责和业主、监理等各有关部门及人员联系协商处理与现场施工相关的问题。

1.5、监督施工现场各个施工班组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质量一次成型合格和组织项目中间检查及分部验收。

1.6、安排竣工验收工作,组织整理竣工资料,及时完成竣工验收并作好向业主移交的工作。

1.7、充分调动和发挥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等的积极性

和职能作用,负检查督促责任。负责作好中间验收,竣工验收资料同步管理,质量问题整改的计划安排和定期检查处理工作。

1.8、主持项目工作会议,审定签发对内、外各类文件。

2、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2.1、负责组织制定项目技术管理规定,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制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创优规划,各种质量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促进项目技术管理规范化。

2.2、负责组织评审实施性组织设计和重要施工方案。

2.3、负责确定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点,制定实现各控制点质量目标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严格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质量持有否定权,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评比。

2.4、组织学习国家及地方关于施工生产方面的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做好技术交底。

2.5、审定、批准项目部的质量文件,包括质量标准实施细则,施工规范、技术规范、各级工法、重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措施等。

2.6、组织重大质量事故分析、鉴定、审定重大质量事故处臵措施。

2.7、推广“四新”技术,组织、指挥开展创优质工程的活动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8、负责组织工程预验,工程交验和组织做好交付后的服务工作。

2.9、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督促资料管理工作。

2.10、负责本项目在建过程中对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的检查督促及指导责任,对技术质量负责,同时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的制定工作,参加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负责质量问题整改工作的检查落

实,负责中间验收,预验收等的技术资料准备工作,保证一次性验收合格。

3、质检员职责

3.1、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及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质量目标。按照《工程项目部质检员岗位职责实施细则》开展质检工作,接受项目部的领导,及公司总工办的监督与指导,协助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做好项目部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工作。

3.2、参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讨论及图纸会审,确定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

3.3、编制项目施工质量保证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向相关人员交底并组织落实。

3.4、负责本项目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督促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相关施工员明确提出,并视问题轻重分别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总工办反映。协助技术负责人落实检查质量问题整改工作并记录在案。

3.5、组织督促各主管施工员和班组人员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作用,并对检查作详实的记录。

3.6、收集整理质量信息,掌握本项目在建工程施工质量动态,及时准确、全面记录施工质量情况并检查督促各主管施工员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质量档案,及时向公司质量主管部门报告质量情况。

4、施工员职责

4.1、认真贯彻执行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体系文件。

4.2、认真审阅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依据图纸尺寸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4.3、做好分项工程及关键部位以及成品的保护措施的技术交底,督促施工班组贯彻执行。

4.4、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做好施工日记。

4.5、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做好相关技术管

理工作,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5、安全员职责

5.1、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承担项目安全施工组织领导责任。

5.2、参与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讨论、审定、图纸会审,确定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5.3、建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制度,进行安全施工交底,以确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5.4、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项目施工的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并向项目经理反映和做好相应记录。

6、物质设备员职责

6.1、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

6.2、协助项目经理按月编制施工期间的物质设备需求计划及进场计划,提交公司相关部门。

6.3、对物质设备检验后入库,填写相关票据和账目。

6.4、负责对施工现场入库物质设备的保管,并按相关技术规定堆码及作好有效标识。

6.5、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物质设备的领用与发放记录。

6.6、负责收集、整理并提交降低材料消耗的分析与建议报告,并将现场材料消耗统计交项目经理和公司材料管理部门。

7、档案员职责

7.1、贯彻执行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体系文件。

7.2、负责收集工程原材料、砂浆、混凝土及构件的抽检、复检记录。

7.3、按国家档案法规及当地建设的有关档案文件要求,收集、整理好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做到准确、完整。

7.4、参加工程图纸会审、做好设计变更登记、传递工作;真实、全面地收集好分部、分项的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7.5、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7.6、工程竣工后,及时收集整理好工程竣工资料及竣工图,确保资料、图纸齐全、准确,并按规定保存、送档。

8、计量员职责

8.1、负责项目部的合同草拟、签订组织及履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对工程承发包合同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合同评审和执法检查工作。

8.2、根据合同约定、业主、监理的调度令、工地实际进度情况和前期准备情况组织召开项目部工程计划会议、编制、下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跟踪其执行情况。

8.3、负责项目部验工计价管理工作,负责验工计价过程中对监理、业主、事务所等方的工作协调,做好验工计价台账。

8.4、按照公司与各劳务分包单位的合同条款,审核工程款拨付额并建立工程款拨付台账。

8.5、深入施工现场,取得结算索赔的原始资料,及时办理鉴认。

第三节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本区段桩基有218根(未含道岔平台基础),群桩34组,每组4根,多为15m以上的深桩,方桩82根。为了能够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本区段的所有工程量,根据目前现场实际情况,经认真研究,基础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如下:218根桩基34个承台分五批平行施工。2010年10月1日至11月20日实施第一批桩基承台(NQ10D01~30)共计30个墩51根桩;2010年10月20日至12月31日实施第二批桩基承台(NQ10D31~56)共计26个墩62根桩;2010年11月21日至2011年2月28日实施第三批桩基承台(NQ10D57~73)共计16个墩27根桩;2011年1月1日至2月28日实施第四批桩基承台(NQ10D74~设计终点)共计26个墩78根桩;2011年1月1日至3月30日实施道岔平台桩基;确定基础施工时间为6个月左右。

第四节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 作好图纸会审与交底的技术准备

(1)掌握图纸的内容,摸清设计意图,审查施工图纸是否齐全,是否与其说明书内容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平面图与其相关的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2)组织内部图纸会审,汇集图纸上的疑点和需询问设计者的事项。

2. 根据已建控制网,对现场地貌进行加密控制测量。

3. 向业主索取现场地下管网的隐蔽资料和召开综合管网协调会,收集各种管线的走向、埋深、位臵,并会同业主及综合管网部门一道提出管网的保护和迁建方案和措施。

4. 组织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使各级人员熟悉工作情况,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和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完成任务。

5. 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安全生产计划、工程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和资金计划。

2. 施工资源准备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提前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保养和调试。

由于工期紧,施工要求高,因此,项目部将甲方提供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等物资统一堆放,妥善保管。常规物资如搭建临设的用料、办公用具、测量定位仪器等均提前进场,派专人看护;其他建筑材料根据进度安排预先编制采购计划,所有物资预先按照施工总平面布臵图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进场,减小对城区生活及交通的影响,设定场地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3. 完善各种手续和临时设施搭建

组织人员按施工平面布臵图规划施工场地,协同业主及早办理和落实工程开工前的有关环境保护、环卫管理、文明施工、施工车辆通行等一切与施工有关的手续,同时抓紧各种临时生活生产设施的修建、安装,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管线。

第五节人员、材料、设备及节约计划

一、劳动力

施工作业队负责在总体工期部署和项目部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安排下,对基础施工的时间、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安排,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环保措施进行落实。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具体施工内容,基础施工项目作业层分为4个专业作业组:基础开挖施工组:负责桩基础开挖施工以及出渣;混凝土施工组:负责桩基和承台的混凝土浇注;钢筋加工、制安施工组:负责桩基和承台的钢筋加工、制作、安装及预埋件预埋;模板施工组:负责桩基护壁模板的安装、拆除和维修。

根据确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和各个施工项目所需的人工数量,在保证合理

性的前提下制定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基础施工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操作,

降低劳动力强度。本工程采用分批次分阶段施工,各专业作业组形成流

水作业,2010年10月至次年2月处于基础施工作业高峰期。在施工高

峰期拟投入的生产工人人数必须满足施工要求,非高峰时期根据施工具

体情况而增减,基础施工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6个月。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表3-1

二、主要设备

1、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3-2

2、结合工程要求和特点,拟投入的主要测量试验设备见下表

主要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表3-3

三、主要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主要周转材料供应计划表表3-4

四、机具、设备组织管理

1. 严格按计划要求的时间保证机具、设备进场。

2. 机具、设备进场前除满足批准的规格型号外,对机具、设备的使用能力进行事先鉴定。

3. 机具、设备使用中加强维修、保养,做到无隐患,技术性能良好。

4. 对于精密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等应保证鉴定证书的有效性和使用中的精度。

5. 所有机具、设备进行状态标识,避免不合格的机具、设备用于工程中。

五、节约计划

1. 建立工程造价核算小组,以项目部为成本中心,制定项目成本目标。运用成本考核办法,对项目成本层层细化,实行责任成本包干。将项目工序分解到班组,项目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各负其责,确保实现成本目标。

2. 从技术上,精心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成本,充分体现其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

3. 狠抓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品合格率、优良率,杜绝不合格品

的发生。

4. 自购材料设备做到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供货期,来选择较好的供应商,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5. 狠抓项目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安排工序间的穿插、流水作业,节约工期。

第四章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测量工作流程

1. 测量准备工作

测量小组的组建→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 仪器校核→业主提供资料的复测→ 技术设计→ 加密控制网的建立

2. 施工测量

设计图(施工详图)读审→测量放样资料准备→ 测量放样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3. 竣工测量

平面竣工测量→ 竣工高程测量→ 测量技术总结→ 测量资料的归档

二、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的测量要求

1. 基础测量

(1)桩基定位

施工前先定出桩基中心线,在桩开挖边界线以外适当距离埋设混凝土标志桩,并设臵纵横向定位板,在定位板上标出桩位的纵横坐标,施工时按坐

标拉线确定和检查桩位位臵。桩位定出后利用已知加密导线网采用全站仪校核,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挖施工。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检查桩位、桩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过大,及时纠偏。

(2)承台定位

承台施工前先定出承台中心法线和切线方向,在开挖线外适当位臵布设引桩,并用水准仪测出定位高程,以此作为承台开挖的依据。

第二节桩基施工

本施工区域内桥墩基础设计有群桩承台基础和矩形单桩基础两种形式。对于承台群桩基础,原则上采取先桩后台施工工艺,减少占道影响交通安全的时间,缩短承台基坑占道时间。在承台开挖之前,先进行承台放线,然后采用人工开挖基坑至承台垫层底面高程。基坑开挖后,结合地质资料和原路基土样确定边坡支护方法,当边坡松软时,拟定为锚喷支护边坡和钢筋混凝土挡墙支护,确保边坡稳定和道路行车安全。

桩基基础除特殊地质外全部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流程图如下),桩孔的土层部分采用镐、锹、风镐施工,岩层部分采用水钻砍芯施工。当渗水较大时,则采用泥浆泵抽水,保证桩下开挖安全,同时泉眼用堵眼法堵住渗水。开挖至桩底设计高程并经监理、业主、设计单位验收合格后,及时灌注桩身

图4-1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封底混凝土,避免基坑坑底暴露太久或受积水浸泡软化地基而降低承载力。基础施工时,仔细分析阅读地质详勘报告,如发现现场地面高程、强风化层底高程和岩层性质与地勘报告出入较大时,及时与监理、业主、设计联系协商。每根桩开挖后,对地质情况进行描述,按照设计要求取样作单轴抗压试验,强度值达设计要求值(≥7.5MPa)。当实际情况与地质勘探报告不符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几方协商后确定桩底标高。每根桩预埋无缝钢管,逐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