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怀才不遇诗(答案另附)

学科优化学案·

第4讲:怀才报国古诗鉴赏

基础不丢

了解区别:

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

壮志难酬:伟大的志愿难以实现。

报国无门:想为国家竭诚効力,却没有机会。

第一个成语主要是才能。第二个说的是志向。第三说的是报国。

怀才不遇:

不论是文诗人(屈原、韩愈、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武诗人(李白、王翰、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是个诗人都说自己怀才不遇,都是在放任时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别人未必认同,先不论是否真有才,天马行空的性格就不符合各种权威制度、教条法则,自然不会有大的成就,很多想法不切实际,自然难以实现。

诗人都敏感,所以感受力强,也容易偏激。诗人都天真,所以想象力丰富,也容易幼稚不切实际。诗人都多情,有时外露,有时深沉。诗人都多愁,所以有时未雨绸缪,也容易杞人忧天,无病呻吟。

受过挫败,容易郁结心中,所以很多诗人消极避世,逃避现实。有些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安慰;有些则是用酒来麻醉自己;有些遗世独立甚至愤世嫉俗;有些苟延残喘;有些以死明志。

诗人大多想象丰富,思维奇特,自由飘逸,奔放洒脱,感情丰富,多愁善感。以诗抒情,借酒消愁。有一步登天的幻想,渴望实现抱负,可是理想却不实际,注定会失望,心情容易起伏,难以得到理解,所以容易失落。

大部分的诗人一生辗转流离,郁郁不得志,无处安心。生不得意,死亦落魄。也许后人见到了流传下来的诗才想起来曾经有过那么一个人。更多的则是被历史埋没,永远被人遗忘。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会写过一个主题,就是理想。不论生活多么苦难,诗人总爱幻想着有朝一日遇到伯乐,就可以一步登天,就如伊尹,姜尚那样...大多数诗人都喜欢自比为千里马,有些或许有才华,可惜自由散漫、天真幼稚、不切实际、缺少城府,这也注定无法在现实中有大成就,诗歌成了抒发心中那丰富情感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聊以自慰的方式。

其次是自然。也许生活中屡屡失败受挫,但大自然还是有很多美好的风物,一花一木皆有情,诗人总会这样描写,纵情花间草地,俯仰大地苍空。不少诗人选择回归自然,其实是自感人生希望渺茫,只得逃避现实,不愿面对失意的现实,失意成了诗意。

因为难以得到理解认同以。不少诗人喜欢四处云游,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不少诗人喜欢举杯消愁,借诗书愤,多有愤世

嫉俗。失意的诗人爱发牢骚,忍不住唉声叹气、无病呻吟,其实倒也不是真的有多怨恨有多清高,只是多愁善感的性格使然,不得志又得不到理解,找不到懂自己的心声的人,有些话憋在心里难受,不得已而发出对现实的失望与忧愁。诗歌其实是在宣泄着心中的无奈,是对无力改变现实的一种愤懑。

珍惜美好时光,及时行乐又是诗人常写的另一主题了。在诗人看来,人生如朝露,年华短暂。而烦恼又太多,美好的事物总是易逝。浮生如梦,醒后梦境无处寻,就如那秋云悠悠忽飘散。趁着华年,及时去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免离开时留下太多遗憾。(报国无门空自怅怨,济时有良策又能对谁倾吐?--宋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积累诗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卢藏用《陈氏别传》说: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不知也。他在《蓟丘览古》中,曾经歌颂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时立功的乐毅、郭隗等历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来,他更深刻地体验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这种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这首浪漫主义的《登幽州台歌》。

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苦闷无法解决,使这首诗的情调显得相当孤独。但是,也正是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代得到无数读者的深刻同情,卢藏用说这首诗“时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不愧是齐梁以来两百多年中没有听到过的洪钟巨响。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这组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天,此时陆游73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在故乡领取祠禄,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杀敌报国的情思不时涌动心间。此年开春以后,一连写下《北望》、《长歌行》、《书志》、《残梦》等诗篇,而这两首诗也是作者悲愤无限而创作的作品。

为什么会发出感慨呢?

1、个人境遇不好:被贬、政治立场得不到抒发、报复得不到实现(主观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2、吊古:到古地、看古文、听到古人事迹感慨不已

3、国家命运:国家危亡、政治黑暗、收复失地

4、……

经典例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积累:(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纵观贾谊一生,虽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他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建议,文帝还是比较重视,大略是实行了的;贾谊在政治、经济、国防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进步主张,不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1、“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4.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5.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情感)寄寓其间,引人共鸣。前两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第三句俯仰天地,神骛八级;最后一句的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登上幽州台,茕茕孑立,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2分)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空有一腔热情,却报国无门,看尽才子辛弃疾的一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此时辛弃疾任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辛弃疾有这么宏大的爱国情操呢?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公元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课后积累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当辛弃疾坐定官位之后,当朝皇帝宋孝宗当时曾经表露过自己想要收复河山,一雪国耻的雄心壮志,所以辛弃疾就写了著名的《美芹十论》上书,又作出《九议》,更加阐发出《美芹十论》的思想,陈列出种种抗金救国,收复失地,一雪国耻的观点和措施,又希望南宋朝廷能由排除南北勇怯的成见,进而发愤图强!言辞之犀利,见解之高深,怎一个妙字了得?如果当时候的人个个都想辛弃疾一样,能够有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何愁不能复国呢?可惜,南朝人被打怕了,主和派当政,没有理会他的见解,人们只是觉得他写得很好,对他赞誉有加,然后重命他去各个地方打理荒政,与他的想法截然不同。

42岁的时候,辛弃疾因为被人弹劾而被罢官,开始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生平所得被朝廷剥削的一干二净,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但报国的心愿他却一直未放下,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先后被任命为多地知府,不过对于南宋积贫积弱的阵势,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六十五岁他被任用镇江知府的时候,又被谏官攻击被迫离职,再一次带着愤恨离开官场。六十八岁的时候,朝廷又一次想任用他,他却身染重病,命不久矣了。

回顾辛弃疾的一生,当真是坎坎坷坷,自知报国无门,写出了多少壮志难酬的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等。满心欢喜、梦寐以求地想要报国,有勇有谋有理想,却报国无门,被人弹劾,不受重用。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着实悲哀,这也拜当时的制度所赐,据《朱子语类》卷111:“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于正也。”归正人也就是沦落在外邦而后来返归朝廷的人,无疑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官位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严重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能理解,可是却因为“归正人”这荒唐制度,不问出身就白白断送了人才,当真可惜。

辛弃疾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抗敌功劳,不过他的爱国之心可昭日月,每每从他的词当中读到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时,自己也不自觉的他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就算他最后郁郁而终,不过他的词及其事迹都广为流传,流芳百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虽有一腔报国热血,然而壮志难酬、英雄迟暮,那一份感情又有谁能够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