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六则原文

《百喻经》六则原文
《百喻经》六则原文

《百喻经》六则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渴见水

原文: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入海取沉水

原文: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尝庵婆罗果

原文: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诈言马死

原文: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旁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驼瓮俱失

原文: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

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学生。善于辞令。《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注释、说明] ①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说:通"悦",高兴,愉快。愠:恼恨,怨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②出自《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罔:迷惑,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③出自《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论语六则、师说解析

《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我是学中文的,可以给你做具体的讲解: 按原文、注解、译文的顺序排列如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 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 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弟子、朋党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快乐百喻经_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原文】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 又有一人复语浣衣。 婢语次者:“先与其浣。” 后者恚日:“我与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掳笞众生。 【译文】 譬如有五个人共同买了一个侍女,其中一人对侍女说:“给我洗洗衣裳。” 接下来又有一个人也说要洗衣裳。 侍女就告诉后说的这个人:“(他先提出的要求)我先给他洗吧。” 这个后提出要求的人生起气来,说道:“我和他共同花钱买了你,为什么只给他洗?”于是,就拿起鞭子打了侍女十下。 随后.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打了侍女十下。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蕴,即以此五阴名为人、我、众生。这里用五个人比喻五阴,一婢比喻众生)也是这样。过去的烦恼,通过主因和助缘,生成了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类别的合成物。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五阴会产生无量苦恼来折磨人们。 【寓意】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这则寓言读完,使人颇有感受。 感受之一是:当五人想共买一婢使用时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节省人力,节省金钱。此时,五人的心是真诚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感受之二是:五人共买一婢使用时应该有一个“使用计划”——用今天最时髦的话说,即是如何管理、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而寓言中的五个使用者与此正好相反,他们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人人想争先,个个怕吃亏,既无方术,又无打算,没有一点儿计划,更谈不到

如何使用人才,如何管理人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就会事倍功半,如同寓言中的结果一样。 台湾作家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莫过于真诚的心,而且要出自于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每个人只要都有一颗真诚的心,一定能够培养出冷静的心情,进而能用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和判断一切事物。一个人之所以失去冷静,就是因为心中有杂念,真诚的心是没有杂念的心情。真诚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安然处之的心态。 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过分放纵情欲和物欲就容易迷失本性。坠入万丈深渊,不可救药,寓言中的五个人,哪个人都有点像个人私欲膨胀。 无论任何人,假如一味仰慕外界的荣华富贵,他就会被物欲包围困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的淡泊胸怀,如果一味贪恋功名利禄,终有一日会跌落至无底深渊,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境地。

初一语文论语六则的教案及原文

初一语文论语六则的教案及原文 教学目标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2.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设计2.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论(lún)语说(yuè) 罔(wǎnɡ)好(hào)焉(yān) 惑(huò)逾矩(yújǔ)愠(yùn)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愠: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3.作者名片 4.背景追溯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1.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字、词、句,供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疑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1、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说()愠() 罔()殆()好()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一部书。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论语》是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是指。“五经”是指。3.解释词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 ⑹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 4.默写填空。 孔子强调学习和温习相结合的句子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三重境界的句子是:,。孔子强调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怎样向他人虚心求教:,。 5.翻译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7. 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你知道有哪些? 8.请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你对《论语六则》的体会。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1 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2 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4 昧行 5 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 炳烛:把蜡烛点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 阳:这里指阳光。 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延伸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快乐百喻经_治鞭疮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原文】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拊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 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被国王用鞭子打了。打完之后,就用马粪涂在伤口上,想使它赶快长好。 有个蠢人看到之后,心里高兴,就说:“我很快就学到一个迅速治好疮伤的药方。” 赶紧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儿子:“你用鞭子抽打我的后背,我得到一个好方法,现在想试一试。” 他儿子就用鞭子抽打他脊背,然后用马粪敷在伤口上,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 世间有些人也是这样,听得人说,修习不净观,就可以除去自己身心的贪着五欲之疮。他就这样说:“我现在就来修习不净观,专观女色以及其他色、声、香、味、触五境能引起贪欲心的五欲。” 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反而受到女色的蛊惑,沉沦生死,长受地狱之苦,这种做法跟自求鞭笞再用马粪敷疮的蠢人没有两样。 【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待事物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还要知其所以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治标不治本。 寓言中的人只看到用马粪可以治好伤口,却不知为何要这样做。其实这样做只不过是想恢复健康的身体,而愚人只是盲目模仿其治疗方法,却毁坏了他原本就很健康的体质。可谓得不偿失,多此一举。至于未看到不净却去修不净观的人,也只是做“表面文章”,试想一个不知道自己病症所在的人,又如何能根除疾患呢?恐怕结果只会是弄巧成拙。

《百喻经》六则--------翻译-解析-寓意-启示

《百喻经》六则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解析: 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外道”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寓意: 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启示: 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渴见水 原文: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解析: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字词:说:通假字,通“悦”,愉快高兴。 (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字词:愠:(yùn)怨恨。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字词:以为:“以(之)为”省略式,“凭(这个)做” (译)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字词:罔: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殆:危险。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字词:何以:“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文:谥号,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译)子贡问(先生)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 原文: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字词:耻:“以……为耻”,认为可耻、感到羞耻。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 (译)先生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字词:识:古今异义词,古义是“记”,读“zhì”。今义是“知道、认得、能辨别”。厌:满足。诲(huì):教导。倦:厌倦,失去耐心。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译)先生说:“默默的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焉:“与之”。“在其中”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而”的用法 1.表顺承: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表修饰:默而识之 1

快乐百喻经_踏长者口喻

阿谀奉承心花怒放 【原文】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踏我唇口?”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去。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译文】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有权有势,周围的人想讨好他,都对他十分恭敬。他吐唾沫在地上时,旁边侍候他的人便立即用脚去擦掉。有一个傻子来不及去擦,他这样想道:“如果等吐到地上,别人便先擦掉了。我应当在他刚要吐的时候,就先去擦掉。”有一天,当这位长者正想吐唾沫的时候,这个傻子便飞起一脚,朝他嘴上踏去,结果长者的嘴唇被踏破,还折断了几颗门牙。这个长者质问这个傻子说:“你为什么故意踏我的嘴巴?”这个傻子回答说:“如果您把唾沫吐出口落到地上,您身边巴结您的人便争着擦掉了。我即使想给您擦掉,却常常来不及。因为这个缘故,我想等您刚要吐唾沫的时候,便抬起脚来先擦掉它,希望讨得您的欢心。” 一切事物都要借助于时机因缘。如果时机因缘没有成熟,勉强干的,反会受到苦恼。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才是合乎时宜,什么是不合时宜。 【寓意】 巴结是一种坏风气,故事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它对被巴结的人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告诫人们:要力戒巴结别人,而被巴结的人要力拒别人的巴结。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和夸奖,赞美之话可以让人心花怒放,即使知道是假的,人们也宁愿欺骗自己,告诉自己这是真的,从心里往外美,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不真实的赞美、奉承,会使你无法摆正位置,从而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巴结别人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好处,但是长时间的阿谀奉承会让被巴结人感到不真诚、不真实,从而对你产生厌恶之情,结果必将是一败涂地。与其这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用自己真正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巴结奉承是一种非常不良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去克服这种坏风气,使大家在一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真真诚诚的氛围中工作、学习。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2、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4、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后友人还没有来,太丘就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元方这时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来,已经走了。”太丘的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君子啊!与别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出行。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无比惭愧,忙下车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入家门,不再回头。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

快乐百喻经_五百欢喜丸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原文】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㈤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与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 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其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乃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跨越旧臣。” 远人闻已,至作是言:“谁来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仗,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狮子张口,仰头向前。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狮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自于王。王信宠遇。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麽,不值得责备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 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

快乐百喻经_二鸽喻

透过现象方看本质 【原文】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嗔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嗔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嚷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乐,不见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竞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译文】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 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整整一窝。过了一些日子,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下了半窝。 雄鸽开始责怪雌鸽说:“我俩辛辛苦苦弄来了一窝果子,你为什么独自享用呢?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从来没有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 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 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涨满了一窝。 雄鸽见此情景,才后悔了起来:“她确实没有独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伤心地叫唤雌鸽道:“你到哪里去了!” 世间凡夫也是这样。内心里存在着颠倒妄见,追求不应贪着的五欲之药,不观想世间无常、迁流不住的道理,因此违犯了杀、盗、淫、妄等根本重大禁戒。到产生恶果后才追悔不该这样做,可已经来不及了。这不正像那只愚蠢的雄鸽后来徒自悲鸣一样吗? 【寓意】 精神是智慧的源泉,只有精神清爽,智慧才会明朗。智慧是心志的标志,心志公正才能坚强不阿。有些聪明的人,办一些错事,并不是因为他愚笨,而是私欲和感情用事,使他头昏脑涨,影响了他的正常思维和判断。 有时候,一些聪明人却在非常明显的是非面前,失去理智和公正,做出糊涂事。这是为什么?

论语六则_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六则 【经典教例】[教例简述]教师第一次定向: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1.诵读。 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法分类。 3.自由背诵。 4.分“则”背诵。 5.背诵比赛。 6.全班齐背。教师第二次定向: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4.在“名言警旬”类记下:①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③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评析]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

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 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块在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快乐百喻经_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世间本无鬼半夜敲门心不惊 【原文】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斯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座。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青,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奔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之著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书,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帮歌舞演员,因为年岁饥荒,就到别的地方去找活路。路过婆罗斯山,这山里一向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 当时这些演员夜里住宿在山里,风大天冷,大家烧火取暖,睡起觉来。 他们这帮演员中间有一个还是感到寒冷,就起来穿上装扮罗刹的戏装,对火坐着。 一个同伴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到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得仔细看,爬起来就跑。一下子惊动了其他伙伴,大家一起跟着跑起来。 那穿罗刹衣裳的,也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也跟着大家争先恐后地跑起来。 逃跑的人看见他紧跟在后面,以为罗刹追着要吃人,更加恐惧,翻山渡河,有的还掉到山沟里,把身体都摔伤了。真是狼狈疲惫极了。一直到天亮,才知道不是罗刹。 世间凡夫就是这样。凡夫被喧哗烦恼逼乱心神,又缺乏对佛教的理解和把握,而想要远求无上长生慧命之法,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但由于一向我见炽盛,固执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为我,以致在生死道中流转奔驰,为各种烦恼所困扰,使心不得自在,结果坠入三途恶趣,奔走跌倒在山沟里,一直到天明。如同人们的生死之夜已尽,迷惑已去,自己智

《百喻经》六则译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她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她吃饭,她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她菜里添了一点盐。她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就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她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就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就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就是一样、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就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 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就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瞧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就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她说:“您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她。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她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瞧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就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就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尝庵婆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她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快乐百喻经_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死搬教条杀儿害己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旁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复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脑子很笨的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突然夭折。当时这个笨人看见儿子已经死了,这个人便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想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 邻居们见到这种情况,就告诉他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境地,应当赶快把尸体料理停当,送到远处埋葬起来。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到别处去呢!” 当时蠢人听了这番话,心里盘算着:“如果不能停放,一定要安葬的话,一具尸体怎么担呢?还得再杀一个儿子才能使担子两头均匀好挑。”于是就又杀了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一担挑着,送到野外的林子里埋了。 当时人们见到这种举动,对这从来没见过的怪事感到惊讶,深深地发出嗤笑声。 拿这件事来比方,有的比丘私下违犯了某一戒条,心里害怕去求悔过出罪,便隐藏在心里不肯发露忏悔,只说自己持戒清静。有的智者就对他说:“出家人守持禁戒,要像守护明珠和爱护眼睛一样,不使它失落、受损。你现在犯了戒律,怎么想不忏悔?”犯戒者说:“如果需要忏悔,等我下次犯戒之后,再一起暴露自己的罪过悔改。”犯戒的人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继续破戒,做更多不好的事,那时再一下子说出犯戒,请戒忏悔。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一个儿子。现在这个比丘也和这个蠢人一样。 【寓意】 故事告诉读者,人应该知错就改,不能一错再错找借口不改正错误,这样的人就正像文中那个笨人一样杀儿入葬让人嗤笑。

《百喻经》六则

《V 百喻经 >六则》学案 任 珉 、知识链接 1.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2. 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 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 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 ,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 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 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 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 员,像“盲人摸象” “空中楼阁” “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3.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 《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 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 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 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 ,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 《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 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说教部分的内容可以大略分为几类: 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 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解说某些深奥的佛 ⑷词类活用 ①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③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⑸辨析句式 ①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 傍人语言(省略句) ③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省略句) ④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被动句) ⑤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被动句) 教义理,这些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 学作品 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二、巩固基础 1?预习:请大声朗读课文,并课前翻译全文。 启示? 2?字词句检测。 ⑴注音:嗤笑() 庵婆罗果( ⑵通假字: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直”通“ ⑶古今异义 ①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② 即便逐走至辛头河。 ,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 读懂读熟故事。 思考每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诈现死相( 古义: 古义: ?给我们什么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今义:即使。 ③傍人语言 。 古义: 。今义: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④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古义: 。今义:面貌。 ⑤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⑥ 既不得岀,以为忧恼。 古义: 。今义:亲身遭遇,亲自经受。 古义: 。今义:认为。 )②极渴须水.( )④我教汝出( )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