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寒假作业题10

山东省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寒假作业题10
山东省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寒假作业题10

山东省2018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历史》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4.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纽带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 )

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D.辉煌灿烂的文化

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凸显

7.某同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搜集的史料包括“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等。他拟定的最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

A.《东西方政制之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浅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探究》

8.太平天国一方面宜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纂础

9.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

员制”。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12.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四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斗争。(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从革命的性质及政治成果两个角度说明“孙中山之革命”是一种“国体之改革”。(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申报》对革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民”的用意是什么?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当时的时代要求是什么?(8分)

(3)材料四公布之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它的公布有何标志意义?材料四中所强调的中心任务是否违背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什么?(10分)

14.(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清朝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 (4分)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4分)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 (2分)结果怎样?(2分)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4分)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

【KS5U原创】山东省2018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历史》必修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

【KS5U解析】考查德国的统一。依据所学,A是1991年苏联解体;B是1961年;C说法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D是20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国的统一是重要表现之一。所以应选D。

2.

【答案】D

【KS5U解析】考查港澳的回归。依据所学,A、B、C、D四项都是我国恢复港澳主权的条件,其中A是政治前提;B是民心所向;C是政策保证;D是实力保证,是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应选D。

3.

【答案】C

【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依据所学知识,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后期,形成了内阁可以提前大选的惯例,促进内阁制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故材料表明责任内阁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选C。

4.

【答案】B

【KS5U解析】考查新时期的外交。依据所学,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该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明显不符,所以应选B。

5.

【答案】B

【KS5U解析】从题干中“大海”“掠夺”“商业”等词,可知古代希腊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得希腊海外殖民、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故A、C、D三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6.

【答案】D

【KS5U解析】考查近代列强的文化侵略。解题时注意题干的时间“1884年、1898年、1900年”及关键词“民教冲突”。联系所学,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教民冲突时期重要表现。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7.

【答案】C

【KS5U解析】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政治。依据所学,“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国家干预”是指德国君主立宪制度。故某同学的小论文应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浅析》,所以应选C。8.

【KS5U解析】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从题干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依然保留了“等级制、三纲五常、

9.

【答案】C

【KS5U解析】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所以应选C。

10.

【答案】D

【KS5U解析】考查辛亥革命。依据所学,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组织成立了兴中会,这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以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这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故应选D。

11.

【答案】D

【KS5U解析】考查古代的宰相制度。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说明在汉代的时候,宰相还掌握大权,但到了唐代相权被逐渐的分割即所谓的“委员制”。这反映的是君权的主见加强,相权主见削弱。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

12.

【答案】B

【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体制下,实行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的原则,如果出现“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的情况,要么内阁集体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应选B。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

分。

13.

【答案】

(1)从性质上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

从政治成果上看,辛亥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2分)

(2)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或答从不赞成到赞成,其它表述意思接近亦可)(2分)

用意: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强调主权在民。(4分)时代要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2分)

(3)主要矛盾: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2分)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分)

没有违背。(2分)

原因:抗日战争是为了完成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符合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要求。(4分)

【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学生注意联系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历史意义,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从革命的性质及政治成果两个角度”来说明对“孙中山之革命”是一种“国体之改革”的认识。依据所学,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虽只保留了一个空壳,但毕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建立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申报》的态度转变,如材料二“《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体现了《申报》反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材料三“‘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则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的赞同。结合《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回答后两问。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的分析与掌握。材料“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结合中共二大的纲领内容回答最后一问。

14.

【答案】

(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理由: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8分)

(2)材料二说明了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4分)

(3)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使列强看到

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分)

(4)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完全被驯化。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趋汇流;民主革命必须与反帝反封建相结合;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8分)

【KS5U解析】

第(1)问,回答时要联系所学的鸦片战争的背景及材料“1840年3月,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归纳总结第一小问。回答理由要注意结合材料“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

第(2)问,回答时要结合材料“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清朝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归纳总结。

第(3)问,要联系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斗争及结果回答第一小问。联系《辛丑条约》的内容回答后两问。

第(4)问,首先要梳理近代史上列强的侵略及清政府所进行的斗争有哪些,这些斗争的结果又如何,以此回答第一小问。对于认识,属

于开放式题目,要从近代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民主革命的进程及任务等方面归纳总结。

【原创】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含答案

【KS5U原创】山东省2016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历史》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4.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纽带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 ) 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D.辉煌灿烂的文化 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凸显 7.某同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搜集的史料包括“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等。他拟定的最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 A.《东西方政制之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浅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探究》 8.太平天国一方面宜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纂础 9.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整理了高一历史寒假作业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 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工匠水平的高超 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9.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16)+辛亥革命+Word版含答案

(16)辛亥革命 1、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2、《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3、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 这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而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 该变化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 D.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5、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6、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 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清朝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7、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 这直接表明( ) A.革命内部潜伏着巨大危机 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 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 8、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doc

2016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71.(1)《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从此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美国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权力机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掌握) 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防止专制独裁统治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 作用:后者作用更大。理由:前者反映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后者反映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具有更广泛的民主性;前者由于当时不具备实现民主的条件,在实际上没有真正推行;后者在人民掌权的前提下,真

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⑴丘吉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⑵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 ⑶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73.(1)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的有力牵制。②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加快,成立欧盟,对国际事物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由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也有一定影响力。③俄罗斯走出低谷,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兴起,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动荡因素: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和平因素:第三世界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2017-2018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有答案(二).docx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二)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 写在下表内。) 1、.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 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2、.某一个朝代地方上出现洪灾,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下令工部全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 使水患继续扩大;同时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有关官员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情况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屮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贵族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4、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釆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发展规范了社会秩序 B.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C.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5、《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 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6、?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7、.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 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联邦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8、关于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中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制: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 2.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 3. 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4.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

A.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 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5. 18世纪末,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之所以说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主要是因为美国实行 ①一党制②总统制③责任内阁制④联邦制 ⑤共和政体⑥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C.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D.《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假如你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09年,陈江第三次会议在南京正式举行。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一国两制”的提出 9.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九)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九)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的职责主要是记录和传达皇帝的旨意 C.军机处加强了皇帝与地方官的联系 D.军机处是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命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4.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够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你认为此规定能通过主要是因为( ) A. 其他各邦不团结 B. 其他各邦是被普鲁士吞并的 C.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臣服 D. 德意志统一主要是因为普鲁士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 5.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法国属于混合制共和政体 B. 法国总统是虚位总统 C. 法国人民对共和倍加珍惜 D. 法国的政体反复多变 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安徽省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7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十七)复习重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一、单项选择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这一境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贪官横行,统治腐败B.发动内战,一党专政 C.投靠美国,出卖主权D.滥发纸币,苛捐杂税 2.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西安事变B.皖南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3.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述最符合事实本质的是()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不可待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 、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腐朽 C、战略战术正确 D、拥有一支人民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5.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①标志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②标志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D、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7.“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主义者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六)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①华约的成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的建立④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制的长期存在 3.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以来,新中国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包括1975年、1978年、1982年的三次全面修改,1979年、1980年对1978年宪法的部分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修改。这说明我国的宪法( ) ①不能照抄西方,应从国情出发②不断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③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④正在逐步完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5.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民主政体下的政治活动,其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最早来源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有

①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积极投票②英国议会议员就国家事务进行辩论 ③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④韩国宪法法院驳回国会通过的总统弹劾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已见端倪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7.有人把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个观点体现的政治核心是A.权力的制衡 B.圣人也有过错 C.多数人的统治胜过少数人 D.共和制比君主制好 8.《共产党宣言》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使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提出这样的理想反映了

【历史】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寒假作业一答案解析 1.【解析】选B。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材料中?纣王虽幼,以嫡立?可以看出,纣王是嫡长子,故承袭王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变式备选】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封建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材料中?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村落形态?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经济基础就是自然经济。 4.【解析】选D。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官印的等级不同,体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由中央委派的很少。隋代起,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拔,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7. 【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其变化趋势总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8.【解析】选A。西周分封制下,周公封子于鲁,有明显的血缘关系,但唐朝后期出现的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9.【解析】选C。由材料中?竞争性的制度??行政官员的水平?等,结合中国的科举制的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等,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 10.【解析】选A。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由?驳正违失??小事则署而颁之?,可以看出是属于审议部门,故选A项。 11.【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划分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就是犬牙交错,省与省之间交错分布,而不是将大片土地相对独立的化成一个省,也体现了以北方为核心治理南方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相符。 12.【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丞相制度的废除,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皇帝一人独揽全国大权,形成了皇帝的个人独裁,故B项正确。C、D两项是在这一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D两项。A项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 13.【解析】选A。从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来看,①②是符合题意的。至于削弱内阁权力和扩大统治基础,不仅史料未提及,而且不符合史实,因此带③或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 14.【解析】选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建立的初期能够有效对地方进行统治,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建设,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我国成为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逐渐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从材料的?以阶级斗争为灵魂?即可判断选择A 项。B、C、D三项结论不符合题意。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无答案).doc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无答案)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5.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属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6.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 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 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7.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8.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Word版含答案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从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到1922年7月中共“二大”的召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进步却是明显的,革命纲领逐渐由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单纯理论转变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中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产生这样巨大飞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 C.建立了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 D.已经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2、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激情洋溢,‘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 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描述的是( )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 “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关于这三大摇篮,表述错误的是( ) A.①这支人民军队的诞生,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B.②在此产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③这里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D.①是南昌、②是井冈山、③是瑞金 4、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于解决好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

名校推荐福建省南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

2015年南安一中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 选择题专项训练 2020/10/6 (范围:必修一组卷:戴群凤审稿:潘小芹) 1.课本尉表演是同学们喜阕乐见的一种学习载体。以下是某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史课本剧表演的部分场景。认真欣赏,回答问题。 ⑴场景一图8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图9中他所开创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⑵场景二中明朝政府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⑶根据课本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2.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城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⑴材料一中“超级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2分) ⑵材料二中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4分) 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新在哪里?(2分) 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跑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⑴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2.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革命的彻底性 C.市民的整体素质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钱乘旦教授说:“17世纪的革命没有留下很深的痕迹,相反,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的“现代化”指的是( ) A.资本主义发展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工业革命完成 5.“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 A. 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B. 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困难 C. 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6.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这一规定 A.结束了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 B.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 (2)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 1.(7分)宰相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政治角色,其发展演变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公这一集体由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组成。三人之中丞相的地位最高,被描述为皇帝的助手,对国家各种事务都有责任。……有时同时设两个丞相,作为分割最高权力的手段。御史大夫一职对有野心的丞相来说是一个牵制。 ——[英]崔瑞德 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唐代三省的长官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最高官员。其中尚书令因唐太宗曾居此职,姑不复授人,而以副职左右仆射代为本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都是宰相。……贞观时,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宰相称号。 ——赵毅《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制度?(1分)根据材料指出,在这一制度下,皇帝如何限制相权?(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有哪些人可以获得宰相身份?(2分)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宰相 制度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7分)图片反映历史,解读图片能感悟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4至图6所示的国际文书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3分) (2)图4、图5所示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人们对图6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成因有不同观点。1945年某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 中国人物,谜底是: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11年会考36题) (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1 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2分 ) 图6 1945年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图4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图5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十)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2.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3.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4.“(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 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 5.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6.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

寒假作业1 1.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这种对先祖的膜拜,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 2.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统治 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D.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3.19世纪末,下列国家中国家元首的权力受限制最小的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4.翻阅《中国近代史》,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 路沿线战略要地。”这段文字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 论的是()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6.“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施军事援助 7.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那么由责任内阁掌握的是()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制宪权 8.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关于“新的不同类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9.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并被后世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是() A.华盛顿 B.麦迪逊 C.富兰克林 D.林肯 10. 时至今日,美国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 币、外贸等国家权力;同时,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现象最典型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邦联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民主选举原则

2013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及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一)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于 A.尧 B.舜 C.禹 D.启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3.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宗法制的瓦解 B.分封制的崩溃 C.郡县制的瓦解 D.丞相制的废除 4.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他的妃子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生了二儿子,妃子为他生了三儿子,当周天子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5.“六王毕,四海一”反映了秦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民族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6.中国历史上“郡”、“国”并存局面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7.以下关于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开创于隋朝②破除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③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建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清代军机处的职责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战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因战争而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0.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军舰“巡查贸易” D.居住及租地权 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中国海军邓世昌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三元里人民斗争 B.平壤战役 C.黄河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2.下列对“门户开放”政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列强在中国的争夺 B.为了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C.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D.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13.在反割台斗争中,率领黑旗军英勇抗击日军侵略的人是 A.左宗棠 B.丘逢甲 C.刘永福 D.徐骧 14.“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