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4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2014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2. 清朝(1616-1636-1912):

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①措施: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设置台湾府(系,巩固东南海防)

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

①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

度,农业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

②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

明至清前期,我国超过前代,农耕文明达到鼎盛手工业棉纺织业(松江)、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

②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

商业②商帮形成(徽商、晋商)

③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水浒传》,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

2. 表现:

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5.3.1 皇权膨胀

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 1.

2. 清朝:

设立军机处(设立前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 3、皇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①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②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5.3.2 近代前夜的危机

正当欧洲主要国家实现资产阶级革命并进行工业革命之际,清朝统治者仍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由此发生逆转:

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和白银,希望到东方“寻金”;

②意大利人、阿拉伯人操纵东西方贸易,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道路;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加商业资本,扩大对外市场;(根本原因)

2. 新航路开辟的航线: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积极: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

②加强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③促进全球范围内物种的交流;

消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犯下滔天罪行;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6.2.1 “人的发现”(14-16世纪:文艺复兴)

世纪;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成就:

D

意义:诞生近代科学,科学受到推崇,科学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迎

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6.2.3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背景:科学发展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对社会的思考; 时间:17-18世纪; 中心:法国;

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撼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

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6.3.1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背景(详见P44)

2.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流程:: 克伦威尔

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6.3.2 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1.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流程:

3.《1787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国家。

4. 意义:战争使美国赢得独立。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确立了

共和体制。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6.3.3.1 法国大革命 1. 背景(详见P49)

2.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流程:

4. 意义:①结束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②充分显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③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6.3.1.2 拿破仑帝国

补充: 英、美、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法国国庆日罗伯斯比尔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条件)最根本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西方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

(3)传统商路被阻断

(4)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掌握丰富的航海知识。

(5)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6)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7)国王支持

(8)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9)《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1)时间:1492年

(2)意义:人们深受鼓舞,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烈,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3、意义(作用):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蒙娜丽莎的微笑(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对象:天主教会

2、原因:(1)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3)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4)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运动概念)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4、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5、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6、评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领导人:马丁路德兴起国家:德国时间:16世纪对象:天主教会

2、主张:信仰上人人平等

3、评价: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教兴国重视知识的作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4、代表人物:

波兰哥白尼日心说科学革命的开端

意大利布鲁诺宇宙是无限的

英国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领域)科学发展的新高峰

5、科学的作用: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四、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国家:法国

2、含义: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代表人物:

法国伏尔泰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自下而

上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法国卢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

权宣言》)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

(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

4、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75年――1783年

2、领导人:华盛顿

3、根本原因: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民族民主

意识的觉醒

4、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5、过程:

(1)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2)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

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自下而上,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

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正式诞生。)

(3)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4)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胜利原因: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

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

7、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

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

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1、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之后发表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主权在民”、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国歌诞生《莱茵军战歌》――《马赛曲》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郑和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

伟大的郑和航海显示了中国有强大的远航能力,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由于在动因,大地观,地图等方面,明初中国远远不具备西欧人完成地理大发现那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中国未能进行地理大发现

3、郑和下西洋是否该禁止

(1)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劳民伤财

(2)否:郑和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含义: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工业革命前提: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工业革命条件:①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③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3.工业革命过程:

(1)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5.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

①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②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③无污染

6.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7.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积极: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所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8.列举工业革命期间两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

①标准化生产方式;②流水线生产方式(美国亨利.福特)

评价: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更加辛苦。

9、科学的世纪指哪个世纪?有什么表现?最主要的重大突破是什么?

①科学的世纪是指19世纪

②表现: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这一世纪科学研究氛围浓厚,不仅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而且形成了专门研究科学的科学家群体。

③最主要的突破: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

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①机器创造出巨大生产力,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体世界作为市场;②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③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的开通。

2、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联系加强了,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交通便捷又促进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口流动也加快了,人们感到地球变小了。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①世界基本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②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③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⑤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4、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后果(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可以分为两方面后果。一方面后果,促进了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由欧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传播,如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向世界各地的传播等。以印度为例,英国使印度有了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西方先进工业文明。

另一方面后果,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和殖民掠夺,如侵占土地、倾销商品、掠夺财富等,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同样以印度为例,结果使印度成为遭受西方殖民侵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另外的亚非拉国家命运也同样如此。

总之,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使整个世界呈现出了一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一步野蛮掠夺的画面。

5.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

6、为什么是这一种影响(即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原因)?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2)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分完毕,他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被称为帝国主义。从而使整个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一副工业文明扩散和野蛮殖民掠夺相交织的图景。

7、挑战与回应: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广大亚非拉国家积极的回应挑战,试举2例。

①海地独立革命:如海地通过奴地起义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日本明治维新

A、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民族危机严重。

B、内容:政府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政府也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了“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C、意义: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的含义(或表现):

(1)工业占据主要地位(2)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

(3)工人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

2、什么是城市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城市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坏处:带来工业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4、如何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弊端?

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1.我们身边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界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①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②生活方式方面;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③生活趣味方面: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④生活习惯方面: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

2.现代文明生活源头的表现:

(1)工业革命改变生活:

①物质生活的变化:a、衣:服饰趋向大众化,简洁实用;

b、食:注重营养和饮食结构的合理,出现了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

c、住:出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住房;

d、行:出现了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②精神生活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休闲娱乐和体育项目的普及。

(2)妇女地位的提高:走上社会,加入劳动者行列、争取平等权利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业革命就好象一把双刃剑,双刃的意思是什么?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阶级差别,造成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为了解放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由此产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又叫马克思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由于他们把解放工人阶级的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所以他们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只能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为什么能创立: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疾苦;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考察了当时工人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意义: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困和愚昧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5、巴黎公社: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浪潮中的近代中国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广州虎门)

(1)、主要原因:

①.鸦片走私使许多白银流如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②.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③.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时间:1839年,销毁鸦片二百多公斤

(3)、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国民族的英雄。

(2)结果及影响: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内容:①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目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2)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强迫中国鉴定《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民族的灾难。

(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增开天津为商埠;②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③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④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鉴定《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马关条约》内容:①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②增辟通商口岸,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详见书本

(五)日军全面侵华战争(1937.7.7---1945.8.15)

(1)结果及影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三:悲壮的抗争(抗争史)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事例:

(1)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抗英

(2)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抗日

(3)《马关条约》签订后,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抵抗日军(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鸦片战争前后

四、拯救国家的探索史(向西方学习)

(一)为什么鸦片战争中,英国仅以极少的代价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

(1)当西方各国先后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进入工业革命,发展经济,壮大国力的时候,清王朝却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辉煌中。(2)朝廷腐败无能(3)国家经济实力贫弱。(4)资本主义列强的强大军事优势。

(二)探索的过程:

第一部分:先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探索:

“师以长技以制夷”

(1)林则徐、魏源:

A、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林则徐和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前人的不同及其原因:

不同:从闭关锁国时期的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师夷”才能“制夷”,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倡导实行社会变革,中国才有出路。(2)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贯彻)

A、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

B、口号:自强、求富

C、代表人物(洋务派)奕欣、李鸿章

D、出现的中国近代新事物:

①新式海军——北洋海军;②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③中国最早新式学堂——北京同文馆;

④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E、内容:主张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

F、结果: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失所望,这也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第二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一、维新变法(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

二、辛亥革命(暴力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维新变法:

①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A、开始时间: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

B、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C、内容: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D、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变法失败。

E、失败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辛亥革命:

①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孙中山建立)

A、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又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B、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③意义:(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⑤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

⑥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思考题:

1840——1912中国人民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结果如何?

①农民阶级兴起了太平天国运动;②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结果都失败。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3分,共27分) 1、在(3)5,,,2a b x x x a b x a b π-+++-,9 x +y 10 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1,b=2, c=3 B 、a=7, b=24, c=25 C 、a=6, b=8, c=10 D 、a=3, b=4, c=5 3、分式 x x 1-=0,则x 的值为( ) A 、1-=x B 、0=x C 、1=x D 、0≠x 4、计算52x x -?=的结果是( ) A 、7x B 、7x - C 、3x D 、3x - 5、若分式方程4 24-+=-x a 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0 6、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 的是( )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 、对顶角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D 、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7、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 A 、5 B C 、7 D 或5 8、已知24(3)0x y -+-=,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5 B 、25 C 、7 D 、15 9、若点(-2,y 1)、(-1,y 2)、(1,y 3)在反比例函数1y x =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123y y y >> B 、213y y y >> C 、312y y y >> D 、321y y y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0、计算: 16-= 。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2006= 。 12、当x 时,分式x -13有意义。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 复习方法和步骤:(三步走,一路问) 1.结合提纲和笔记看书,并在书上打记知识要点。 2.结合作业和试卷再看书,补充知识、熟悉题型和解题方法与技巧。 3.做课外习题,查缺补漏。 4.如有不懂的问题,来问老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导言: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猿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在哪里发现的?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 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 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二、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 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有何影响?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生产工具新,主要 使用磨制石器;生活用品新,主要使用陶器)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 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 萌芽等方面)P14-15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从不同侧面揭示 历史事实,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①他们的发明创造 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 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或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亚非大河文明 1.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 河流:尼罗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3000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文明:(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4 个月,每月30天,岁末再加上5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 古代西亚国家: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 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 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 地理位置: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1).出现了“种姓制度”,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 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出现了佛教。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早期国家与社会 发展历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人教版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物理试卷 考试范围:第7章---第9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熊炯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出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人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 3.用弹簧秤竖直称悬挂在其下面静止的小球,则有()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5.一本物理课本静止的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子的压力和书的重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课桌的重力 6.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若改变F的大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D.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7.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的压强大 B.两手指所受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的压力大 C.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压强大 D.两手指所受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的压力大 8.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 A.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 B.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 C.打针时推注射器活塞,药注入体内 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结果发现乒乓球不会下落.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大 D.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 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 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 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 ▲1662年( )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 ▲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名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6.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的繁盛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 )、( )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产生( )的萌芽。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2.商帮的形成,( )、( ) 海外贸易的发达 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7.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行业:纺织业部门;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进步思潮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夏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类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二、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宁外2013-2014学年八下期末数学试卷

宁外2013-2014学年八下期末数学试卷

宁波市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16的结果是(▲) A.8 B.4 C.4 D.2 2.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解;B.作直线AB 的平行线; C.∠1与∠2相等吗?D.若2a2 =9,求a的值. 3.二次根式a-1中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 C.a≤1 D.a≥1 4. 下面这几个车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5.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证明“奇数是素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9 B.7 C.5 D.3 6.用两个边长均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一边互相重合,可以摆拼成的四边形是( ▲ ) A.等腰梯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8. 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 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值可以为_______▲______(写一个满足条件的k值即可)21*com

13.在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为99,最小值是28.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 14.正十边形的每个.. 内角为 ▲ 度. 15.在△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AC ,BC 的中点,C △ABC =6,则C △DEF = ▲ . 16.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 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103cm ,其一个内角为60°. (1)若d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则纹饰的长度L = ▲ ; (2)当d =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 ▲ 个这样的菱形图案.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 17.(本题6分)计算: 60° …… d L 第16题图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1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下 期 末 考 试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填在下表中) 1.不等式组???x ≤1 x >-1 的解集是 A .x >-1 B .x ≤1 C .x <-1 D .-1<x ≤1 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a +a 3=-a (1+a 2) B .2a -4b +2=2(a -2b ) C .a 2-4=(a -2)2 D .a 2-2a +1=(a -1)2 3.若分式 3x x -1 有意义,则x 应满足 A .x =0 B .x ≠0 C .x =1 D .x ≠1 4.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DE =2, 则BC = A .2 B .3 C .4 D .5 5.方程x (x -2)+x -2=0的解是 A .2 B .-2,1 C .-1 D .2,-1 6.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b 2 -4ac 满足的条件是 A .b 2-4ac =0 B .b 2-4ac >0 C .b 2-4ac <0 D .b 2-4ac ≥0 7.分式方程 x x -3=x +1 x -1 的解为( ) A .1 B .-1 C .-2 D .-3 8.如图,直线l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l 的解析式是y =(m -2)x +n ,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9.如图所示,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ED =CD B .∠DAC =∠B C .∠C >2∠B D .∠B +∠ADE =90°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为 A .1 2 B .2 3 C .1 3 D .无法确定 1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的两根分别为x 1=2,x 2=1,那么p ,q 的值分别是 A .-3,2 B .3,-2 C .2,-3 D .2,3 12.通过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的理论依据是 A .SAS B .SSS C .ASA D .AAS 13.据调查,某市的2012年房价均价为7600/m 2 ,2014年同期将达到8200/m 2,假设这两年该市房价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 A .7600(1+x %)2=8200 B .7600(1- x %)2=8200 C .7600(1+x )2=8200 D .7600(1-x )2=82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⑷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⑸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最新九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 月19日夜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 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 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又急于求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 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76年,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民主法治被严重践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启示: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科学学科试题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科学学科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H e B.C C.H D.H 2O 3.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 A.59 B.57 C.61 D.293 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B C D 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的带电量为2/3基元电荷,d 夸克的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 B.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 C.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 D.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构成 6.酸根阴离子R 2O 72-中R 的化合价是 ( ) A.+8 B.+7 C.+6 D.+5 7.“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在装有“雪碧”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 后再加热,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8.右图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经过一段 时间后,着色水滴将 ( ) A.向试管方向移动 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 C.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 D.保持不动 9.在石油产品中有一种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A ,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A 的化学式为 ( ) A.CH 2 B.C 2H 4 C.C 3H 6 D.C 4H 8 10.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如右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碳 C.氮 D.氢 11.加热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 着色水滴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 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西班牙西欧—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2方便了人口的迁徙,形成新的民族; 3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物种的流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 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摆脱欲望 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 公元元年前后) 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 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 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 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4. 西周:?分封制:(内容+影响:P12)?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齐恒公称霸:?原因: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③.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必行, : ?.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