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立体农业利用模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8824115.html,

土地整理立体农业利用模式研究

作者:李瑞刘兴姝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概述了土地整理与立体农业的概念,探索我国在旱地、水地、山地、草原合理整理土地资源;土地整理后充分根据不同农作物生物学特性和生物规律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发展立体农业的新模式,扩大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土地整理;立体农业;利用;模式

一、土地整理与立体农业概述

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为开发或改良土地,改变地块零散,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吃饭问题”,在中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为保证近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必须保证现有的耕地面积总量的稳定;其次是“工业占地问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土地资源。这双重压力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保护的原动力,其中土地整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推行土地整理工作,目前土地整理已成为保护耕地、加大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收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简而言之,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进行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的立体养殖、种植模式。

二、土地整理利用立体农业模式

土地整理目前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分区分类土地整理,主要是依据现有整理典型,综合考虑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土地整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整理后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立体农业。

1、整理旱地发展立体型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