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欧洲男士服装迁变

18世纪欧洲男士服装迁变
18世纪欧洲男士服装迁变

试论巴洛克到洛可可风格男士服装迁变

内容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服装从来都是不可缺少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也不例外。在17、18世纪的欧洲,男人们的服装奢侈、豪艳,虽有女性化装饰但又不失男性的力度和宏丽。

关键词:17、18世纪男性服装

17世纪是一个实验和科学发现辈出的年代,是一个思想和言论越来越趋于自由的年代,是一个随着印刷技术进步和文化知识增长而使交流越来越广泛的年代。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殖民地的扩大,欧洲人的足迹遍及更多地区;和俄国、印度、中国的贸易往来,及与非洲、美洲的联系,给英国和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贵族们带来了无尽的权利,他们被任命去掌管新的领土。欧洲人在全世界获得了战利品——丝绸、香料、贵重金属、珠宝等。

这一时期,立宪制度、宗教和政治动乱都遍布整个欧洲。法国在路易十四绝对君主制的统治下变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他在凡尔赛的宫廷,以其显赫而奢侈引起了巨大反响。从17世纪60年代,法国风格不仅支配了文学和艺术的品味,还有礼仪、服饰、家具及装饰,几乎遍及整个欧洲。为了促进法国时尚发展,巴黎把身着最新潮服装的娃娃送至伦敦,和其他一些工商业中心城市。英国查理二世,他的母亲是法国人加上他自己也多年流放于法国,他自然会喜欢法国的风格,而他的臣子的好恶则带领着英国贵族和追求时尚者的潮流。

17世纪,男人们在裤子里面穿着麻布内裤,穿着衣身和袖子都很宽大、在侧面接缝处开口的衬衫。袖子在手腕处收进一根带子里,袖口常有蕾丝花边,可以翻折带外面紧身上衣的袖子上面。到1615年,大的硬挺褶领日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上浆的松软垂下的褶领。到1640年,而这双双被垂带所取代。到1670年,领子或垂带让位给了领带。在17世纪90年代,领带出现了两个变体。第一种是司坦克围巾,多数是有蕾丝花边的长围巾,两头可以从外衣的扣眼里穿出来或是卡在一边,然后在下巴下面松松的打个结;另一种是一种大的领结,系在领带两头的下面或后面。

在17世纪期间,男士服装逐渐发展为我们如今意义上的套装。先前那种显得生硬与浮夸的式样,一直持续到该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17世纪20年代,豆荚肚和宽松短罩裤被时尚男士所遗弃,紧身上衣仍用硬粗布,前面开口,肩部在窄袖子上仍保持翼形和新月形,腰身上有最低的一点。紧身上衣的裙摆式一系列相互交叠的锤片(通常是8片),他们向外伸展垂在下身或大或中等肥瘦的马裤之上,马裤在膝上收拢,并仍用针片与紧身上衣相连,针片穿过垂片上可见的洞眼固定在腰部或是藏在裙摆下面。针片带有金属尖头,装饰性很强,可以用来美化裤子下边的边缘。

到1630年,裤子式样变得更加柔软更加舒适。腰线在侧面和后面较高,仍保留了前面中间合适的高度,以及肩上的翼形。袖子在肘部以上较宽,以下垂直开口,前面2——3条,后面1——2条,来露出里面的衬衫,还有在衣身上胸线处的长直开口处也有显露。裙摆的锤片有所加长,数量减至6——4片。裤子高腰,更长更苗条,用挂钩和孔眼固定在紧身上衣上,而针片仍被作为腰线装饰。17世纪30年代后期的紧身上衣,不裁出腰线接缝,看起来更像夹克。

17世纪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初期的连连战争,也影响了男士服装。有16世纪的军服改制而成的牛皮短上衣,在当时裁剪的很像流行的紧身上衣,而且长

穿在紧身上衣外面。牛皮短上衣仍然以皮革制成,没有袖子;或是有不了不同的袖子,它可以用来代替紧身上衣。

17世纪50——60年代,紧身上衣发展到了最后阶段,他变成了短袖的、波莱罗式的夹克。扣子敞开,长度刚到腰上,上等细薄料子的衬衫宽松折层在下臂和腰间松散地流露出来。他和衬裤一起穿,腿上很宽,打褶或是收进腰带里,像一个被分开的裙子般垂直到膝,或是只到膝上。

到1670年,大衣和马甲成为了时尚——由他们逐渐演变成了大衣和西装背心,到1680年后,袖口变得十分庞大1670 年宽窄适度的裤子是在膝部收紧,到17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到简洁而合身。臀部裁剪十分肥大,收进腰带里面,在前面扎紧,此外别无其他的支撑物,裤腿用扣环或是一排扣子在膝部以上或是以下扣住,他们简洁五华,料子与大衣相同或是采用黑天鹅绒。

到了18世纪,这时期的男士衬裤非常宽大,有的很短,有的长及膝盖。其材料常用亚麻,但到了18 世纪末,有的则改用棉质法兰绒或是羊毛弹性布料。衬衫采用细薄布或是平纹细布,裁剪很宽松,还有肥大的袖子,脖子上用带子收口(领巾或是领带既是系于其上的),手腕处用纽扣扣住带子,细薄布加蕾丝的褶边与之相连。还可以在衬衫前面装上两条褶边,正好遮盖住装纽扣的开口。手腕处的褶边到50 年时变得小了一些,到1790年之后实际上已经消失不用了,只在一些十分正式的着装上还有保留。

18世纪30年代左右,时髦的男士摒弃了长长的围巾和司坦克围巾,转向了领带。到60年代,一些经常旅行的有钱年轻英国人从意大利回国,创建了花花公子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们带领了一种挑剔而又夸张的服装样式潮流;他们有平领的外套短的几乎可谓过分,还有短身马甲,丰富繁多的编织,大大的褶边,望远镜,小小的三角帽和左肩上大大的花束,这些都成了18世纪70年代讽刺的主题内容。这时期长袍变得越来越流行。在之前的那个世纪,这个名字其实是指一种宽松有袖的粗布外罩,是农民之类的人所穿的服装,后来被称为罩衫;但在18世纪,长袍是被作为一种便装的,穿着更加舒适,它比外套稍短,区别在于它有小小平平的、能够下翻的领子,常用与整件衣服不同的布料制成。开始只是在乡下或是在骑马的时候穿,但之后,越来越长见到人们身着这种长袍出行于城镇之中了。他往往是由比较简单朴素的布料制成,比如粗斜纹布、长毛绒或是斜纹哔叽布料,还有金属质的扣子,但正式的宽松礼服外套,所采用的则是锦缎、

有花的法兰绒、绣花的或是金银色的布料。

18世纪40—50年代,外套和马甲逐渐变得更短更瘦。外套在前面裁开,侧面的接缝向后弯,往侧面开缝去的纽扣转到了后面,马甲之长达大腿中部,而且多数情况下市不带袖子的。这时,裤子露出了更大的部分,而且也比原来更加紧身。到了18世纪50年代后期,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或是守旧的人还会穿长裙摆的外套和马甲。

18世纪60—70年代,外套只作为礼服穿,他是没有腰的,而且也没有喇叭似的裙摆;口袋就装在腰部以下,带有小口袋盖,紧身的袖子长至手腕,用窄袖口收拢。1765年左右,外套和马甲二者都有了小立领,并在之后的10年里越变越高。18世纪80年代可以见证外套的变化,外套的前身想后背更近一步弯曲。纽扣成了纯装饰性的东西,唯独胸线处的纽扣还有一些实际的功用。90年代中马甲仍然在变短,长度只到腰际。

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工业革命使许多人进入工厂,而工作的要求使他们的服装趋向简洁、实用,这带来了男装的变革。在这时期男士上衣腰身放宽,下

摆剪短像实用性发展。这种上衣被称为夫拉克,其特点在于门襟自腰围线开始斜

向后下方,是下一时代燕尾服的先声,现代礼服的鼻祖。有立领、翻领,袖窿处有公主线,袖子由两片构成,长及腕。袖口露出衬衣的褶饰,原来的客服没有了,保留了固定克夫的纽扣做装饰,现在的男西服袖口上的纽扣就是当时这一服饰的痕迹。

18世纪的欧洲经过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西方社会开始了强烈变动,但在服饰上仍处于17世纪的状态,只是将装饰的重点由17世纪的男装移到了18世纪的女装上。荷兰、英国先后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环境下,那些王公贵族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政治性需求,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剧,赞助艺术创作。有权势的男士们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或者追求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必然产生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巴罗克风格。正是这种社会环境,人们经由贸易和殖民扩张变得富有,他们反抗先前统治者的僵硬刻板、虚饰浮华和拘泥俗套,而特别热爱行动更加舒适的自由,这就影响了17世纪和18世纪的服饰风格。这两时期的服饰具有虚华矫饰的风格,17世纪的男装更是极尽夸张雕琢之能事。

题目:试论17、18世纪欧洲男士服装迁变

课程:服饰美学

姓名:沈合菊

所在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 09级服装一班

学号: 200910401034

指导老师:杨柳

日期: 2011 - 6 - 3

1.请分析并举例说明1930年代的经典形象。

1930年代,女士的形象变得女性魅力十足,胸罩首次被单独分离开来,胸部抬高,并且分不同的尺寸。这是胸罩设计上的一次革命,使其销售量翻了一番。腰身又降低到原来的位置,臀部紧贴,裙子沿斜线剪裁,曲线尽现,而橡胶松紧带的使用使得人好像又穿了一层皮肤。1930年夏,《时尚》报告说,巴黎展览会上

展示的各种款式都是细腰的,需配以抽带的帮肚。

1、从整体形象上分析改革开放后的女性审美变化。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它的轰动效应不亚于现在的裸奔。所谓喇叭裤,因裤子形状似喇叭而得名。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怪现象”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之前中国服装的“统一制”,让人们大开眼界。随后,像什么“港裤”、“体形裤”等各种新潮的服装相继涌现,让人们紧跟潮流走。体形裤也流行了相当一段时间。当时特流行,凡是女生,无论年龄大小几乎都穿过几条。冬天天冷,为了保暖,大家还都在里面套毛裤,箍紧的双腿就像圆规,现在看起来是有些可笑。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很时尚。”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对电影明星的跟风与模仿,十足令现代fans敬佩,她们对热播电影电视剧的追捧速度,异常迅速,举例来讲:1982年

1982年,随着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热播,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成了年轻人最爱的明星,由此导致模仿成风,“幸子衫”、“光夫衫”在街头随处可见……很多针织厂、服装厂连夜赶工,大批量生产“幸子衫”,都供不应求。“幸子衫”+短发+满脸的忧郁,成为了很多女孩子最爱幻想的场景。

1984年热播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讲的是纺织厂女劳模和红裙子的故事,主演为当红女星姜黎黎。再加上后来的一部《红衣少女》,红裙子一发不可收拾,当时的女孩子几乎人手一条红裙子,十足映衬革命的火红年代……

六、七十年代一统女人发梢的麻花辫,在八十年代被“菜花头”、“张瑜头”、“波浪卷”取代,硬刘海和中长卷发也很有市场,显得异常精神。这无疑归功于《排球女将》和《血疑》的热播,日本女星的发型成为了万千姑娘们的发型范本,《霍元甲》中的黄元申和梁小龙式发型,也超级受欢迎。

1985年,印度电影《迪斯科舞星》热映,蝙蝠衫、塑料耳环也成为了年轻姑娘们的流行打扮;《霹雳舞》在1987年被引进,随后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男孩女孩戴着露指手套,身着蝙蝠衫,脚踩高帮运动鞋,不厌其烦的模仿擦玻璃和太空行走的动作……

2、请从形象装扮上解释“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现象,说明政治对女性审美的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50年代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一个新的国际局势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在新政府的召唤下,一个简朴的、具有男性气质的、母亲式的进步女性形象诞生了。这是一种全然的新审美观,一种革命性的审美观,一种革命审美观。新中国需要在勤劳与节俭中创业。一种由解放区兴起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传遍全国,妖娆华美的旗袍被列宁装、中山装取而代之。社会掀起了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劳动最光荣”,工人阶级的制服与穿着方式成为一种时髦。“心灵美”取代了容貌外表成为社会统一价值取向。

此时的女装流行着一种质朴简约的风格。来自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是主流。女学生大部分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1、当时,女性短发是一种进步的标志。工装背带裤是新时尚,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

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2、女士两用衫是中国妇女50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的主要着装。两用衫以长袖为主,前门襟四粒扣,款式简洁,多用混纺毛料,中长纤维,涤卡等制作。女子也有穿卡曲的,衣身略长,直门襟,宽袖口,宽下摆。

3、解放初期,苏式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列宁装的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却在当时显得又洋气又进步又革命,相当受追捧。

4、另外,沉寂的旗袍再度在成年女性中复苏。旗袍比以往多的是一分健康自然的气息。旗袍款式简洁,腰身比40年代宽松,很少用刺绣,镶滚等装饰,色彩素雅和谐,体现出“得体大方”的风尚。面料以棉为主,少用丝,毛织物。穿法也多种多样,外罩背心的比较普遍,此外也可搭配毛衣,列宁装,军便服。

5、中山装:男女都穿的革命套装。这种服装本身是由孙中山设计: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新中国的中山装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并推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从男性到女性都以穿中山装为时髦为进步。

3、请分析新中国初期男女形象的变化。

服饰是社会心态变化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旗袍、西服等装束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消匿,以列宁装、干部服为代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广为流行,并在城市中出现了罕有的服饰趋同的现象。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了该时期种种特有的社会心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新中国建立之初,人们的服饰随即开始出现趋同的现象,一些典型服饰的普及程度是十分惊人的,干部服、列宁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全中国,作为新的服饰时尚在全国城市范围内流行开来。不久,几乎无论职业、阶层、年龄以及经济水平何如,蓝、灰色的制服都是人们日常服饰中的首选服装,中国城市居民的服饰出现了罕见的整齐划一现象。除了“家庭妇女”,男性的干部服,女性的列宁装在城市各阶层都是服饰生活的主角。这一点也反映在50年代的老照片中,其中的男性服装,尤其是中青年出现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服装样,千篇一律的颜色,甚至是一样的表情。列宁装在城市妇女的服饰生活中也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从知识分子女性到各政府机关干部,甚至是中学生,列宁装都无所不在。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不论机关工作人员,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穿一样的干部服”。蓝色和灰色的卡其布制成的列宁装一时流行全城。部队穿列宁装,干部穿列宁装,群众穿列宁装;男人穿列宁装,女人也穿列宁装,颜色统一,不是蓝色就是灰色,所以被来华的外国人戏称为“蓝蚂蚁”。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概述 中世纪,传统的概念是指公元476年后至公元1453年止,是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在整个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世纪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过渡时期,它是从有罗马帝国统治的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过渡,而整个欧洲历史向来是依靠封建统治的发展作为主线,所以中世纪也可以看作是欧洲封建阶级建立统治地位直到资本主义思想觉醒的一段时期。又因为在圣经中曾把这一时期指做过世界的末日,因此一些神学论者也把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称作“中世纪黑暗时代”。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一些人文主义学者也把这一时期称作“黑暗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彼特拉克把当时的欧洲历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为人文主义者相信古罗马帝国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复苏早期纯洁的古典时代,因此这种称为在笔者看来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历史 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攻破以后,欧洲大陆上兴起了很多新兴的蛮族王国,例如:法兰克,盎格鲁萨克逊等。他们总体上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再后来的世界历史中,这些民族在不断的战争和历史变迁中最终形成了现在已有的欧洲人种分支。 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最先繁盛起来的是有法兰克人克洛维建立起来的墨洛温王朝,468年这支日耳曼民族的分支军队战胜了高卢人,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偶来法兰克王国不断的向外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同时在大不列颠岛上,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6世纪末七世纪初分别建立了七个国家,史称“七国时代”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首先形成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

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六章

c 第六章分裂、入侵及重建,约800—1000年 导读 查理曼的帝国,从来没有跟拜占庭和伊斯兰竞争过它的伟大。在800到1000年这段时间,他的邻居兴旺繁荣时,他的帝国却崩溃了。在拜占庭,有着几个世纪的荣光,标志性的事件有保加利亚屠杀者巴希尔的征服,圣西里尔和圣米赛迪乌斯两兄弟(the sainted brothers Cyril and Methodius)使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还有拜占庭的影响延伸到罗斯等事件。在巴格达,阿巴斯王朝仍统治着一个广阔的阿拉伯帝国,一个闪闪发光的宫廷,以及一种非常棒的精神和艺术文化。诚然,这个曾经一统的阿巴斯帝国在十世纪分裂成了几个哈里发国家,但即使是这些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仍然是巨大而且运转良好的。 西方就不那么幸运了。查理曼帝国的内在隐患随着814年老迈皇帝的去世而浮现出来,而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造成的毁灭性结果也迅速成为新的隐患。在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帝国被他的孙子们分裂,而后来的继承人们的分裂只能使加洛林世界脆弱的政治联系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与此同时,西欧还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的锤打:东方的马扎尔人,南方的穆斯林,以及北方的维京人。查理曼关于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欧洲的梦想仍将存在,不过正如时间表6.1所示,那是在他的帝国分裂,并且这些入侵者的力量能建立起一个不同的政治新格局以后的事了。这个政治新格局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英格兰王国,西部法兰克一群自治的公国和郡县,东部法兰克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半岛上各个强有力的城市。 分裂:加洛林王朝晚期 像一个不错的法兰克人那样,查理曼安排的政治格局是要把他的帝国分裂给他的几个儿子们,但是,很凑巧,他只有一个合法儿子,虔诚者路易(公元814—840年),在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所以,完全是出于巧合而不是计划,查理曼的帝国完好无损的传给了唯一的继承人。 虔诚者这个名字对路易来说很不错。他把查理曼的小妾都驱逐出了帝国宫廷;他全心全意支持阿尼埃尼的本尼迪克进行的教会改革;而比他那顽固的父亲走得更远的是,路易本人致力于实现那个统一基督教欧洲——一个由上帝带到地球上来的城市——的梦想。不过路易缺乏资源来维持他父亲查理曼,他的祖父矮子丕平,以及他的太祖父查理马特赢得的这片广大疆域的团结一致。他既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精于政治,也不像他们那样军事成功。甚至,随着征服的战争变成防守的战争,他已经没有什么土地和财宝做礼物赠给他的那些贵族追随者了。随着皇室厚恩的衰减,大土地所有者们——他们许多人通过皇室过去的慷慨奖励而占有许多土地——开始撇开君主,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对路易最大的威胁之一靠近了这个家庭:不快乐的儿子们。在他统治早期,他准备把他的皇权给他的长子,给他另外两个儿子两个大小合适的王国。这些年轻一点的儿子对他们哥哥得到的巨大遗产很不高兴,而他们的不高兴随着路易的第四个儿子的出生而加重,因为还需要准备一份给这个小弟弟的遗产。最终,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们公开背叛他,并且使帝国陷入内战。甚至路易本人也被俘虏,并被废黜。 路易的儿子们之间的仇恨愈来愈深,但他们的竞争也利用了帝国人民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在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当其中一个儿子用古德语而另一个儿子用古法语各自盟誓时,他们为了照顾各自第一语言不同的士兵们所做的让步(互相用对方的语言宣誓)就是利用语言差异的一次实际行动。今天,斯特拉斯堡誓言似乎跟实际意义一样有了象征意义,因为那誓言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在欧洲的政治统一中从未被抹去过(Today, the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欧洲中世纪是从罗马帝国覆灭到现代民族国家兴起 的中间1000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即从更大的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来看现代欧洲的形成,因为现代民族国家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这片土地上更长的时间内是没有明确国家的,教皇国、英法之间的烂账、南法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糊涂账。 因此这本书站在了更高的全局的角度,虽然在历史脉络上按照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晚期来分别阐述,但是依然着墨了诸多核心线索,天主教与东正教、西欧与拜占庭的分合、教皇与世俗国家的权力争夺、教会的内部变革、欧洲的社会性变革等等。400多页描绘了1000年的历史,信息量大却又不显松散。 初探中世纪,大部分人会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黑暗”,正如我们想到国民政府的第一个词会是“反动”一样。“黑暗”并不是中世纪的正确概念,或者说漫长1000 年中,在整个欧洲大陆上,人们所想象的黑暗只是很小、很短的一部分。中世纪有战乱的纷争、有相对和平的时代、有

宗教黑暗但是孕育了繁盛的时代。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欧洲文化的复兴来自于16世纪后的文艺复兴,称霸全球前年的中华帝国跟欧洲在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但种子的萌芽在中世纪早已经种下。在1100年时,欧洲已经有非常多的学生和教师,1200年时第一批重点学习医药、哲学和法律的大学已经在欧洲各地发展起来:这批大规模的教育普及运动造就了大量的地方学校、教会学校和大学。而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地方语言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开始繁荣。说到教育,这也是我看好越南市场的原因,越南的人均GDP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但是其成人识字率相当于9年前的中国。经济未动,教育先行。 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性,但是也充满着偶然。英国首创君主立宪的政体成为民主的标杆,离不开征服者威廉在每次获得一片土地的时候都会分给他的领主们,因此每个领主最终得到的土地都散落于全英各处,迫使每个领主都从全国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决定了英国未来的贵族议政的政治形态。 从更高的层面看,欧洲缺乏大一统的稳定性。一方面,有教皇权力制约世俗权力,1122年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标志着教权和君权在俗世授职方面的妥协,腓力四世后来抓捕卜尼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封建庄园制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 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采邑制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 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 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索贡巡行罗斯大公以武力征服邻近地区。除了掠夺财物和奴隶外,还强迫被 征服的部落称臣纳贡。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蜜、蜂蜡及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罗斯法典》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来源于东斯拉夫 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明文规定:破坏田界、偷盗牲畜、纵火焚烧庄园或打谷场、杀害王公贵族及官员者,都要处以重罚;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废除血族复仇习俗,代之以罚付“血款”,即杀人者偿付被害者家属40格里夫那,杀死领主等显贵,加倍偿付,封建主杀死一个农民则只付5个格里夫那的偿金。它们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法律文献。

16、17、18、19世纪的服装风格

17世纪服装风格——巴洛克 18世纪服装风格——洛可可 19世纪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20世纪时装化多样化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丝绸服饰,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料自给,纹样端丽,织物风格偏向厚重; 二是造型夸张,尤以西班牙风格最为极端,填充、束身、撑垫等塑形手法广泛使用; 三是装饰繁复,多刺绣、切缝和金银珠宝,总体风格浓重奢华; 四是品种多样,从礼服长袍、帽子头饰到手绢丝袜,应有尽有。 16世纪初,德国人从雇佣兵的军服上得到灵感,切缝的装饰和剪裁,在男子的服饰中尤为流行,并发展成复杂而极端的样式,盛行于英、法等国,丝绸服装也不例外。女装的领口上移,抽出碎褶,袖子变瘦,使上身在视觉上缩小,同时,加强下身裙部的膨胀丰满。这个时期,德国已经强调用填充物塑形,并基本确立了男子服装以上体为重心、女子服装以下体为重心扩张的基础。 文艺复兴是西方知识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指从1350—1550年在意大利形成的、源于对古典、特别是对古希腊罗马雕塑和建筑的兴趣而持续发展成的一场规模宏大、涉及广泛、并在16世纪上半叶传至北欧的文化、思想、艺术和科技运动。西洋服装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14世纪到16世纪,服装展示出与中世纪传统的割裂。现实生活的影响,超越了宗教成见的阴霾,服装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显现;新兴中产阶层出现,渴望向贵族一样炫耀他们的财富。这个时期由于快捷的交通运输,大大加快了时尚的传播速度;纺

织业正欣欣向荣;裁缝同业工会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海外贸易带来奢侈的服饰配件;自我意识的增长使个人的偏好融入时装;建筑艺术也试图在裁剪中得到回应和遵循——从罗马时代以来一直是奢侈品代言的丝绸,不吝成为富庶阶层的用料首选,这时期的丝绸服装以尊贵的血统更彰显出时代梦想的特征。 1、丝绸面料实现产销自给 自从552年君士坦丁堡获得制作的秘密后,拜占廷人就自己动手生产出一系列丝绸织品来为皇室制作服装,8世纪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能够生产出相当复杂的提花织物,丝织业迅速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工业。从前需要从东方长途贩运的丝绸,逐渐在欧洲普及,西班牙的格林纳达、阿尔梅里亚、马拉加、托莱多一度因丝织业而繁荣兴旺,丝绸的价格也开始下降。至13世纪,意大利的纺织和贸易城市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热那亚、卢卡,佛兰德的伊普利斯、根特、布鲁日都开设了丝织作坊,生产出漂亮的花样丝绒、塔夫绸、锦缎、波纹绸、雪纺绸等,垄断了欧洲皇室的供给;16世纪,在国王们的支持下,法国的图尔、枫丹白露、里昂陆续成为丝绸中心,这里出产的产品不仅为皇室及贵族提供上等的衣料,而且也是珍贵的室内装潢用料,用来制作豪华大厅内的帷幔、窗帘、壁布、家具镶料和其他。有学者云“奢侈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创造市场的功能,挥霍是一种有损于人而无害于贸易的恶习,……大规模的工业首先在生产丝绸、布料的奢侈业发展起来”。故而丝织业不仅为文艺复兴的装饰提供了精巧华丽的素材,也为这些城市积累了大量财富。

西方服装发展史:20世纪50年代

西方服装史上最经典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服装不再像战前“男军装,女工装”的单一装扮。在社会变化和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创造了50年代西方高级时装的辉煌,成为永远的经典,载入了时装的史册,也使高级时装业的发展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峰。1950年代的盆领、大翻领使颈部和肩部的线条显得柔和。取代过往的荷叶边装饰,新的“彼得潘式”领口采用针织与皮草的层叠使用。旧式百褶半裙、大幅的裙摆被改良成无褶A字裙,长度也相应缩短,使穿着者活动更加自如。细腰带是值得投资的单品,用来提示腰部线条。 关键词:经典优雅划时代

1.新风貌 New Look 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几乎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以其为头版头条。有人甚至惊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遭受战争重创的心灵重归美好与宁静。 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新风貌”具有19世纪上层妇女的那种高贵、典雅的服装风格,但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表现出的女性化与战争时期的男性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2.鸡尾酒装 鸡尾酒装是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8年推出的新样式,其设计的要点是前胸开领比较低,吊带在肩膀靠近手臂的位置,胸部和肩膀较为暴露。领口成V形或心形,裙身则有A字裙或直身式。裙长至小腿,比正式的晚礼服稍短,非常适合在时间较早的社交活动中穿着,是介于休闲和正式晚礼服之间的一种服装。由于服装比较紧凑、随意,使着装者显得年轻,故受到各阶层不同年龄女性的欢迎。 3.香奈儿回归 就在欧洲一片“迪奥先生彻底击败的香奈儿夫人”的惊呼声中,流亡瑞士的可可·香奈儿奶奶宣布重返巴黎时尚界,时值1953年,以小黑裙,羊毛套装和5号香水闻名的香奶奶已经70岁,并且15年没有在工作了。 香奈儿回归后的第一次发布会可谓惨败,只有美国报业给予了些许积极报道。当时她设计的是这种露背长裙,被法国媒体嘲讽“老祖母的衣服”。1957年,对于香奈儿是划时代的一年。宽身开襟短夹克点缀黄铜纽扣或口袋,袖子翻起露出衬衣袖口。花呢,锦缎,层层叠叠的珍珠项链,惜布如金的冷淡优雅风为74岁的香奈儿迎来巨大的胜利。 与迪奥的华丽拗造型相对应,香奈儿坚持宽松合身,一分不多。她的四只口袋滚边套装为格里斯·凯莉,杰奎琳,罗密·施奈德等名人喜爱。同年,大魔法师迪奥先生去世,Yves Saint Laurent出任迪奥第二人设计师。这一时期的香奈儿树立了其几大标志:利落中性的军服式样,毛皮和绣花装点的斯拉夫风,英国乡村格子呢,黑色连衣裙以及菱形格。 4.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共性可以用制式,套装,消费主义来形容。走出战争的阴霾,女性回归家庭,家电的普及使主妇从锁务中解脱出来。百货公司出售成衣大约$6-10美金一件,是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负担的价钱。从定制到购买成衣使得服装价格变得亲民,而成衣公司纷纷模仿高级时装缝制出的平价服饰更是令时尚在民间快速发酵。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

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

亨利?皮朗的《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郭方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重版了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1862―1935年)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这本书对于我们好似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史学一个繁荣时代,尤以德、法、英三国成就最为突出。皮朗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学习研究这些国家中世纪制度史、经济史专家的著作与讲授,并参与了法、德等国史学的研究和编纂项目。但生长于三大国夹缝之间的比利时(中世纪称为法兰德斯Flanders地区),皮朗治学的方法和着眼点又与这些学派的传统不同。他更为重视体现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的城市、商号、行会、社团、家庭等经济、社会原始文献,而不限于国家、教会等反映政治法律制度与上层人物的“官方”文献。本书是皮朗在晚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和主要观点进行概述的总结之作。 他首先从地中海这个连结欧、亚、非洲古代文明与经济社会交往的中心入手,认为阿拉伯人在七世纪对地中海西部的控制与封锁是西欧地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庄园制、领地制、封建制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形成的,所以“没有穆罕默德,查理曼帝国就不会存在。”皮朗这个观点在当时史学界可谓独树一帜,少有赞同。但皮朗从对中世纪史的长期发展趋向的探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使人们想到了数十年后“年鉴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名作《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与“长时段”观点,而皮朗在晚年对于刚刚创办的《年鉴》期刊和年鉴派创始人布洛克的著作给予很高评价,这在本书的注解中就表现了出来。皮朗对在这种闭锁的状态下在西欧形成的庄园制、农奴制和教会为适应这种社会建立的鄙视经商谋利的意识形态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而使这种状态开始发生改变的、从全欧洲的视野而言还是起因于地中海。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以拜占廷帝国为跳板逐步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是打破这种僵化经济社会形态的发端。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的波罗的海与北海,北欧诺曼人的海上与沿河流的冒险而刺激起来的商贸活动从另一个方向打破了僵局,并且越过大西洋和大陆与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海上冒险与商贸活动连接起来。法兰德斯作为这两个地区间的海陆交往枢纽,成为欧洲商业和加工业繁盛发展的又一个中心。这样欧洲商业复兴的格局就初步形成了。 商业复兴要有巩固的基地即城市,皮朗对中世纪城市的起源主张“商业移民社团”说,认为商业移民聚集在有防卫设施的城堡周围并逐步建设起自己的防卫设施,这些新来者最终占据了优势并取得了对城市的控制权,商人移民吸引了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口进一步聚集。其中包括逃亡的农奴。市民(burgess)这个词即源于“堡”(burg)。在这些商业性移民初步有了防卫的能力后,就要建立一套不同于封建法、教会法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他们的自由、安全与财产,在争取到了司法自治后又争取到了行政自治,出现了大批自治城市以至城市国家。但皮朗也指出市民此时已成为一个排外的、剥削四周农村民众的特权等级,因而如果没有外来商贸活动的不断冲击,城市市民等级是不能突破中世纪经济社会的框架的。因而他又进一步分析11、12世纪商业与城市复兴后全欧洲商贸活动的几个重大发展:即交通与安全设施的改进,全欧洲性的国际集市与港口的形成,适应国际贸易的货币的大量铸造与流通,汇兑、借贷的广泛发展,合伙投资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厚厚的《欧洲中世纪史》我花了四周才看完。对这一段西方的历史知识我是欠缺的,因为如此我以前发过不少谬论,一位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感谢这位网友。匆匆读完,很难说从中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索,这些思索大多是和中国有关的——中西的对比一直是吸引我的话题。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

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

2007年春课程号:02133630 (2学分)时间:周一/ 9-10节(16:50-18:40)地点:理教121 任课教师:黄春高 e_mail:hchungao@https://www.360docs.net/doc/ad18913957.html, 公共邮箱:middleages@https://www.360docs.net/doc/ad18913957.html,讨论区:https://www.360docs.net/doc/ad18913957.html,/club 《中世纪欧洲史》 教学大纲 目的 本课程以叙述中世纪(5-15世纪)欧洲政治史为主线,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拜占庭、俄罗斯、北欧诸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之所以强调政治史,一是希望竖立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清晰的坐标,一是希望理清制度史上的一些问题。中世纪的政治总是与宗教纠缠不清,二者在权力与信仰上的博弈造成了欧洲历史的独特景观。一个等级社会的形成,是信仰、制度、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信仰在中世纪并非总在正统的宰制之下,异教和异端叙说着信仰的多样性。正统与异端,主流与边缘,在斗争中共生。文化无形亦有形,是习惯?是文字?是建筑? 中世纪往往被人们看作黑暗的,这是进步观念使然。人们也对中世纪生出许多向往,则是末世心态的体现。我们难道真的可以想象一个黑色的或者玫瑰色的中世纪欧洲吗?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与精神的叙事中,我们或许能够给出自己关于历史的解释。在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中,让我们思考并参与历史。 要求:按时上课;准备和参加不定期的分组讨论。翻译作业;读书报告;学期论文;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出勤和讨论:10%;翻译作业,10%;读书报告:20%;学期论文:20%;期末考试:40%。 阅读:原始文献;相关研究著作 办公地点、时间: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2院110);每周一,12: 30-14: 30 导言:中世纪欧洲史(2月26日) 一、时间和空间:欧洲的历史与欧洲的观念 二、研究动态 三、历史与解释 阅读:韦伯,《学术与政治》。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欧洲服装史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5) 二、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6~17) 三、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8~46). M0 k'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47-83)6 W* s! 五、新洛可可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84~104)- z- d8 六、巴斯尔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05~138) 七、S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图139~197)0 f ]6 W- 八、20世纪...7 s% v( c+ c7 c) p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所谓“巴罗克”(baroque),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最初是一种艺术批评用语,指那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到19世纪末才用来表示17世纪出现的气势雄伟、生气勃勃、富有动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艺术样式。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这一个世纪间服装文化的奇异变迁称作“巴罗克时期”。 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各王权和大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势力、民众和资产阶级、代表旧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间,在这个世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举世闻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就发生在这个世纪的前半叶;荷兰在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之后,率先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斗争,也终于步人资本主义社会。与其相对,法国则在这个世纪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政体。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王公贵族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和政治性需求。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的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歌剧、赞助艺术创作,权贵们要么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要么去追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社会中,必然出现新奇怪异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罗克风格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F7 G. ^4 V/ y& K* f0 w' K% z 就服装文化来讲,17世纪的前半叶,新兴强国荷兰领导着欧洲的潮流,而到了17世纪后半叶,法国的路易十四亲政(1661-1715),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鼓励对外贸易,设

中世纪史参考文献

中世纪欧洲参考文献: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汤普逊著,商务印书馆。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汤普逊著,商务印书馆。 《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布瓦松纳著,商务印书馆。 《欧洲中世纪简史》,霍莱斯特著,商务印书馆。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比)亨利·皮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朱寰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 《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马克尧主编,学林出版社。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尧著,人民出版社。 《欧洲经济史》,齐波拉著,商务印书馆。 《日耳曼尼亚志》,塔西陀著,商务印书馆。 《高卢战记》,恺撒著,商务印书馆。 《法兰克人史》,格雷戈里著,商务印书馆。 《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 《马尔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 《法兰克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 《十字军东征》,扎波罗夫,三联书店。 《英国史》,蒋孟引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不列颠经济史》,克拉潘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刘新成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国通史》,张芝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史》,洛赫著,三联书店。 《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侯建新著,天津社科出版社。 《俄国历史概要》,波克罗夫斯基著,人民出版社。 《俄国通史简编》,孙成木等著,人民出版社。 《西洋文化史纲要》,雷海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拜占廷学研究》,陈志强著,人民出版社。 《基督教史纲》,杨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参考文献: 《阿拉伯通史》,希提著,商务印书馆。 《阿拉伯通史》,纳忠著,商务印书馆。 《历史上的阿拉伯人》,路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爱敏著,商务印书馆。 《伊斯兰各民族与国家史》,布罗克尔曼著,商务印书馆。 《伊朗史纲》,伊凡诺夫,三联书店。 《中东史》,费希尔著,商务印书馆。 《中亚史》,王治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伊斯兰教简史》,马茂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伊本·白图泰游记》,宁夏人民出版社。 《黄金草原》,麦斯欧迪著,青海人民出版社。 《道里邦国志》,胡尔达兹比赫著,中华书局。 《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哈全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 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 学号:130403082 目录 一、摘要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三、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1、政治原因 2、经济原因 3、社会、文化原因 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定义的特点 2、教师的特点 3、国际性的特点 五、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 一、 摘要:欧洲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到公元1453这段时间。由C·沃伦·霍利斯特(C.Warren Hollister)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将欧洲中世纪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称为中世纪早期,时间约为公元500到公元1000,在此阶段,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开始基督教信奉,罗马由此皈依基督教,罗马古典文化开始与基督教文化融合,后野蛮民族诸如日耳曼人,高卢人开始入侵西欧,西罗马帝国日渐衰弱,渐渐出现欧洲。第二阶段即中世纪中期,时间约为公元1000到公元1300,此阶段为中世纪最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变化以

及进步。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中世纪晚期,约从公元1300到1500,在此期间,西欧一片衰弱颓败之势,朝廷四分五裂,英法战争长达百年之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政治、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社会瘟疫横行,人名苦不堪言,但是文艺过后,欧洲文化重现生机,生机勃勃。 二、中世纪大学介绍 早在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某些地方与其相似的人类高等教育早就存在,从古代东方的私塾、泮官到西方古罗马的法律学校,哲学学校等等。但这些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又与中世纪大学截然不同。“大学”这个词源于拉丁语“university”,university是行会的意思,在12世纪到14世纪经常被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如手艺人行会,自治团体以及教师或者学生行会,一直到十四世纪才被用来指大学。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具体时间以及不可追溯了,因为许多东西都是逐渐形成的,产生时间与发展期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难以界定的,而且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人们往往在口耳相传间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使真正的产生时间与所说的产生时间相距甚远。比如说大学,早期中世纪大学为了名声,生源,往往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历史往前追溯,就像巴黎大学认为自己是由查理曼大帝建立的。但是多数研究中世纪历史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中世纪大学大概产生于11世纪末或12世纪,且在11到15世纪不断兴起。 三、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1、政治原因 12世纪到14世纪时期欧洲集权国家仍然未兴起,当时的欧洲等于是一个一个的小封建领地,领主之间的争端不断。当时教皇权威至上,神权高于王权,正如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普逊评述的那样:“中世纪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中世纪教会的历史。”教权与王权相互利用,又冲突不断。这样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大学的产生。当时的欧洲社会尚且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社会,教会与封建贵族统治阶级之间矛盾的主要集中点在于土地,从而忽视了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十字军东征大大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制度,使得封建体系渐渐崩溃,而这又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此后,自治城市开始发展,商人和手工业者日趋增多,渐渐形成了占据城市人口大多数的市民阶层,城市的管理权或多或少,或整个或部分的握在市民阶层的手上,市民阶级开始踏上历史的舞台,渐成为一支不容小视的政治力量并且

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

欧洲文明史论中世纪时期 学校:湖南大学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管理1001班 姓名:左延钰 学号:20100140131 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 在大一的下学期,我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上了谌老师的欧洲文明史论选修课。从这门选修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欧洲的知识,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而是将目光放向全世界,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古典时期主要是古希腊文明及古罗马文明。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中世纪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强调人的原罪,人性受到压抑,文化上是一泓死水。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在这几个时期中我对中世纪时期非常感兴趣,也想更深地去学习和探讨关于“中世纪时期”的知识。 以下是我通过上选修课和查资料,获得的关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知识 首先是我对中世纪年份和来历的初步认识。 中世纪(约公元395年—公元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 1

欧洲文明史论中世纪时期 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这里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源本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们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宝窟,以及中世纪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的研 2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 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 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厚厚的《欧洲中世纪史》 我花了四周才看完。对这一段西方的历史知识我是欠缺的,因为如此我以前发过不少谬论,一位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感谢这位网友。匆匆读完,很难说从中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得出了自己

的结论,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索,这些思索大多是和中国有关的--中西的对比一直是吸引我的话题。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