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课堂实录[1]

《望岳》课堂实录[1]
《望岳》课堂实录[1]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老师画的泰山象不象?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生: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生: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诗人在诗篇中远望泰山,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荡…

师:同学来鉴赏①、②句。

生:这两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诗人是远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从“齐鲁青未了”这一句来看。因为在泰山周围,远看一大片的绿色。

师:这写出泰山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

师:板书“广”)。第一大组同学说①、②句写出了泰山的宽广,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句中,看出诗人非常喜爱这泰山。

生:齐说“一种喜悦的心情。”

师:是啊,在写景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应了这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组的同学说说③、④句。

生: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造化钟神秀”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师:对,这个“钟”解释得好。

生:“阴阳割昏晓”说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说明泰山很高大。

师:这里哪个字用得好?

生“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师:这个字找得好,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其他组同学对③、④句还有没有问题?

生:还写了泰山的秀美。

师:板书“美”)。说说⑤、⑥句。

生:从这两句看出诗人心胸很坦荡。

师:心胸坦荡。诗中“荡”字是什么意思?

生: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师:对,同学们看看语文书封面,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生:齐说“有山,有云”。

师:对,山与云连成一片。第四大组说说⑦、⑧句。

生:就是写诗人登上泰山的时候。

师:登上泰山了吗?

生:齐说“没有,是说一定要登上去”。

师:诗人为什么想要登上去呢?

生:因为泰山很高、很美,诗人想一定要登上去。这两句说,登上泰山顶就会觉得其它山都小了。因为泰山是很高、很大、很广。这样写,就衬托了泰山的高大。

师:觉得其他山都小了。古代一位智者也曾登上泰山,发出同样的感慨。同学们知道是谁吗?生:是孔子。他说“登上泰山而小天下。”

师:登上泰山。觉得天下都小了,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生:齐答“夸张”。

师:这是夸张。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生:齐说“想象”。

师:对。写诗就要展开想象。当时诗人才二十四岁,正值胸怀远大抱负的时候。

师:很好,有抱负,有凌云壮志。读这首诗,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一种泰山精神,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时过境迁,千百年过去了,《望岳》以及诗歌体现的精神与泰山同垂不朽。《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生:齐答“杜甫”。

生、这首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要用对仗。

生、诗中“荡胸生曾云”与“决眦入归鸟”是对仗的。句式很工整。

生: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

师:对。韵脚是那些?

生:齐答“了、晓、鸟、小”。

师;写诗除了注意这些特点之外,还要善于想象。

生:写诗要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第11课望岳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望岳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语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2重点难点 对诗歌景致的想象、表现的情感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望岳》杜甫)。大家齐读一遍课题。 2、课前让大家搜集过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谁先跟大家交流下? 3、“望”是什么意思?(向远处看、向高处看)“岳”是什么意思?(高大的山),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座高大的山是指哪座山?(泰山) 4、有去过泰山的吗?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你对泰山了解多少,说说看)。(出示泰山图片,加入讲述)没去过的话,我们就一起来看几张泰山图片。 (讲述)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于古今。古人便称其为华夏神山,天下大宗。是“拔地通天”的擎天一柱,是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令人神往和崇拜。虽然海拔不是最高,但在人们心目中是最高峰。 所以,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封禅泰山作为向天、地、人宣布统治权的手段,泰山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崇高”的象征。 历代名家贤士、文人墨客同样对泰山非常神往和崇拜,于是接踵而至,为泰山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得就是文人登临泰山的感受。 5、过渡:就是在这样一座“崇高”和文人都向往的山岳面前,青春年少的杜甫远“望”着它,(诗题中为“望”加着重号)他“望”到了怎样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让我们跟随杜甫,一起用心去体会。 活动2【活动】体会诗歌意境 1、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用心听,听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感受? 2、从读中我们就能得到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朗读中的节奏、重音、语调处理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试着边听边划分诗歌的节奏、重音、语调。(运用相关的符号) 3、生齐读全诗,试着读准字音、节奏、语调。有问题可纠正再读一遍。 4、诗人第一次踏上齐鲁大地,看到文人墨客都向往不已的泰山,他远远的望着,向高处望着,他会是怎样的心情?他望到的泰山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一起朗读第一句。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之北为齐地,之南为鲁地;“青”,指泰山之色,“未了”,不尽的意思。清翠的山色连绵起伏,由鲁地到齐地,没有尽头。这是何等气象! 五字囊括数千里,境界何其雄阔!带着你的想象,生再读。(注意“青”字重读) 泰山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称赞“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请大家齐读这句,读出这种壮阔!(板书:壮阔) 诗人在远处看到此景,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惊叹)诗人此时肯定是惊叹无比。 我们联系前一句也可以证实我们的答案,作者为何而问?诗人初见泰山时又惊又喜,情急之

《杜甫诗三首》古诗赏析

《望岳》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①远望泰山. ②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绵延不绝、参天耸地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①“钟”:聚集的意思。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借虚写大自然对泰山偏爱,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虚写) ②“割”: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山南向阳,故明亮;山北背阴,故昏暗。同一时刻,却分割为两个世界。“割”突出泰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特点。(实写)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心主旨句) ①如何理解这句话?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思想感情) ②品词:“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像硕大无比的刀将阳光切割,同一时刻,山北山南,一明一暗,两个世界,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表现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到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丛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4.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因感伤国家时局,看见春花开放也会落泪,怨恨别离,听见鸟儿鸣叫也会心惊。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触景生情,感时伤别。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6.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情感。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道具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字词解释,梳理大意。 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 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板书——“近望” 3.“荡胸”两句。 ●字词:“荡胸”、“决眦”“入” ●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型:讲读新授课时:3 主备:李艳芳审核: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 (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 (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3.解释下面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 (5)吏呼一何怒一何:(6)老翁逾墙走逾:走: (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4.填空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 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品味研讨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25、杜甫诗三首《望岳》

杜甫诗三首——《望岳》 亳州市九中聂福珣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B、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C、情感与价值观: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之美。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大家知道他形容的是谁吗? 回答:李白。 那么大家认为另一半的盛唐,是谁呀? (畅所欲言) 杜甫无疑是盛唐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李白轻松地动了动笔就留下了不朽的诗作,但一直工于练字、呕心沥血创作着的杜甫却也达到了另外一个高峰。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李白,他太富才气,简直就是拥有上帝礼物的人。可是我们却可以成为杜甫,他博采众长,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有哪些诗句,也许早已听过,但你不知道那就是杜甫所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诗三首》,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盛唐时期的诗歌魅力。2、作者简介:

望岳教案 公开课教案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道具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字词解释,梳理大意。 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 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板书——“近望” 3.“荡胸”两句。 ●字词:“荡胸”、“决眦”“入” ●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六、名句赏析 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 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一览众山小。 2、“会当”两句释义。 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 七、总结课文 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想 感情。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八、背诵竞赛 九、作业: 1.字词解释抄2遍。 2.抄写原诗并翻译。 板书: 望岳 (唐)杜甫---- “诗圣” 首联: 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颔联: 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颈联: 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尾联: 不畏艰难俯视一切 附原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诗三首 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要点 《望岳》 1.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4. 结尾写出了诗人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春望》 1.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 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细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 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 以诗人为“感”“恨”为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在此刻面对残破的成都,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案要如何写呢?有什么优秀范文可以借鉴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 (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 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 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 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 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示例。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最优秀的望岳教案

《望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次放假过的开心么?那么像这种短假的话我们只能在家里玩,如果是长假你们想不想去旅游啊?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什么最有名气啊?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五岳: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五岳之首是哪座山?——泰山 2、介绍“泰山”,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泰山如此美丽,有位诗人写了首诗赞美它,这首诗叫做——《望岳》。 (二)讲授新课: 我们一起来看标题,看,望分两种,一种远望,一种近看;岳:在这篇里指泰山,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望岳》共三首,还有两首是写西岳华山和东岳衡山。《望岳》选自——《杜诗详注》,那么这个杜指的是——杜甫。 了解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大诗人,世称“诗圣”,(诗仙是?)杜甫和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他的作品风格。

初中课文望岳改写2篇中学生模仿写作文

初中课文《望岳》改写2篇中学生模 仿写作文 初中课文《望岳》改写2篇中学生模仿写 览,五岳之首名天下,今日总算如愿游。泰山是怎样的神奇壮美呢?远远地放眼望去,满眼被黛青色笼罩,望不到尽头,与蓝天连成一片,仿佛一条青色的巨龙蜿蜒飞舞在齐鲁的天地间。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杰作,她把神奇秀美的景色全都汇集到这里,让你尽情领略世间的山水之美。泰山犹如一把巨斧,直劈长空,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山南阳光灿烂,一片明媚;山北阴晦昏暗,如同黄昏。真是:一山不同天,阴阳两般景。满山的云雾飘来荡去,重重叠叠,苍苍茫茫,涤荡着人的心灵,使人胸襟为之豪壮开阔。夕阳给西天涂上一抹胭脂般的色彩,灰蒙蒙的暮色网似的撒下来。极力睁大眼睛看,但见崇山峻岭间一只只鸟儿啁啾鸣叫着,扑棱着双翅在暮色中纷纷飞回巢穴。面对眼前壮美无比的美景,不禁使人欲飞身跃上泰山之巅,俯身尽览周围的山山岭岭。

初中课文《望岳》改写2篇中学生模仿写 览,五岳之首名天下,今日总算如愿游。泰山是怎样的神奇壮美呢?远远地放眼望去,满眼被黛青色笼罩,望不到尽头,与蓝天连成一片,仿佛一条青色的巨龙蜿蜒飞舞在齐鲁的天地间。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杰作,她把神奇秀美的景色全都汇集到这里,让你尽情领略世间的山水之美。泰山犹如一把巨斧,直劈长空,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山南阳光灿烂,一片明媚;山北阴晦昏暗,如同黄昏。真是:一山不同天,阴阳两般景。满山的云雾飘来荡去,重重叠叠,苍苍茫茫,涤荡着人的心灵,使人胸襟为之豪壮开阔。夕阳给西天涂上一抹胭脂般的色彩,灰蒙蒙的暮色网似的撒下来。极力睁大眼睛看,但见崇山峻岭间一只只鸟儿啁啾鸣叫着,扑棱着双翅在暮色中纷纷飞回巢穴。面对眼前壮美无比的美景,不禁使人欲飞身跃上泰山之巅,俯身尽览周围的山山岭岭。 初中课文《望岳》改写2篇中学生模仿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杜甫诗三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 (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3.填空 (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别”是指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 (4)夜久语声绝,。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李白写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其中一首。()

6.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 7.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的景象。 10.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11.《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想将来的。 12.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的。 (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望岳》教学设计完美版

《望岳》教学设计 秦桂红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 2体会诗歌的意境,赏析精彩语句。 3.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一、导入: 1、下面的对联写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诗圣——杜甫“五岳归来不看山”。今天我们随诗圣杜甫一起去领略五岳之首的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二、什么时候“望”: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1、“李杜诗篇万口传”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雄奇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 2、请同学对杜甫做补充介绍:诗圣、诗史、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代表作品:《前出塞》《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3、写作背景:(课件) 三、“望”到了什么: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件 1、指读,纠正字音,节奏 2、听配乐朗诵《望岳》,读出味道课件 2、学生自由朗读。 3、配乐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配乐 4、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5、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课件 重点字词:岱宗未了造化钟阴阳曾眦会当凌 四、怎样“望”:赏析诗句,进入意境。课件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同桌交流板书:远望近望细望 精讲: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课件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终审稿)

望岳教案公开课教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望岳》教案 【教学目标】: 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重点字词的含义;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ppt 、道具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五岳”导入。 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作者并背景介绍 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 三、初步朗读

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五、深入研读 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两句。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字词解释,梳理大意。 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齐读。 2.“造化”两句。 ●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板书——“近望” 3.“荡胸”两句。 ●字词:“荡胸”、“决眦”“入” ●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六、名句赏析

【优质课公开课】《望岳》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望岳》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望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 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1、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首先要多角度激发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2、确定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开掘的空间,课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现诗歌。 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柏拉图说过:“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古诗时应充分利用音乐盒带,通过听、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领会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 4、吟唱古诗词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运用。一是指在写作中恰当引用诗句,帮助表达内容,美化文章语言;二是在写作中创造性的使用、模仿、改写诗句。 二、关于教学重点的确定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领会《望岳》一诗的意境,并谱曲自唱,尝试古诗词的的写作,古诗的格律不作过多要求。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以吟唱、仿写为主。 针对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我尝试过借鉴过很多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品析法、故事导读法、以画配诗法等等,效果都不错。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人才济济。他们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模仿,喜欢尝试。所以,我采用吟唱——仿写的方法来教《望岳》。这种方法也便于贯彻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吟唱,就要求学生自主地深入地领会诗歌的内容,这样才能选择感情相吻合的音乐曲目来配诗。在演唱时,学生可以寻求合作,可以独唱,可以合唱。仿写诗歌,既要学生自己写,更须同学互评互改,一起来锤炼字词,共同去探寻诗歌创作的奥秘。 四、关于板书的设计 《望岳》这首诗形象很鲜明,写了泰山广、高、美的特点。所以,我在板书时勾勒泰山的图画,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给人一种美感。同时也把泰山的特点板书出来,给学生一目了然的印象。 五、关于课后作业的设计 我想通过《望岳》一诗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读古诗的能力。所以设计了两个作业,一是给熟悉的诗词谱曲既可套用现成的音乐曲目,也可自创曲目。二是把仿写的诗歌编订成册,出版一期诗歌集。 古诗词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必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学目标》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望岳》(东岳泰山)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中心思想: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导入 我国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师:五岳之首呢?泰山 的确,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 三、教学过程: 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 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 3、指导朗读: 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须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 第一步:解说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字典等工具书) 第二步:描述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部分内容 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 7、赏析:

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杜甫诗三首一课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杜甫诗三首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浏览。 望岳 (一)文章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巩县.杜甫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因仕途 失意,遭遇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痛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为“诗史”,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各体,并形成特有的阴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曾在齐、赵(现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因有此作。 (二)归类复习 1、字音 岱(dài)未了(liǎo)眦(zì)曾(céng)钟(zhōng)凌(líng) 2、通假字 荡胸生层云【“曾”通“层”】 3、多音字

了【(liǎo)了却(le)助词,去了】 4、古今异义 岱宗夫如何古:语气词,无实在意义。今:丈夫。 5、词类活用 一览众山小【认为……小,形容词作动词。】 (三)翻译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四)节奏划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五)写作方法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吉祥语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b7430006.html,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 吉祥语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b7430006.html, 教案,课件,试卷,作文,学校风采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原 文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译 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 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中心思想: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 ,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⑻,明朝散发弄扁舟⑼。[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野 望【唐】 王绩 东皋②薄暮③望,徙倚④欲何依⑤。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⑥。 牧人驱犊⑦返,猎马带禽⑧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⑨。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岳》课堂实录

《望岳》课堂实录 课前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演唱的氛围之中。 一、导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我们学过的写树木的诗有: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无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写山的有: 生: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写花的呢? 生::《梅花》。 师:同学们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 展示课件一:踏歌而行觅古韵,余音袅袅仿古诗。请同觉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思鸿):唱着歌寻觅古诗的韵味,在余音袅袅中仿写古诗。 师:对。这堂课要求把握而两点:一是体会《望岳》诗歌意境;二是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 老师画的泰山象不象? 生:齐答“象”(笑)。

师:这首诗比较好懂,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请同学来介绍杜甫及这首诗有关的内容。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生: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清楚,全面。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诗人在诗篇中远望泰山,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荡… 师:说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学课前对《望岳》一诗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学习这首诗。第一大组讨论①、②句,第二大组讨论③、④句,第三大组讨论⑤、⑥句,第四大组讨论⑦、⑧句。 学生互相讨论三分钟,老师参与讨论并作指导。 师:请停下。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鉴赏①、②句。 生:这两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诗人是远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从“齐鲁青未了”这一句来看。因为在泰山周围,远看一大片的绿色。 师:这写出泰山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 师:很好(老师板书“广”)。第一大组同学说①、②句写出了泰山的宽广,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其他组同学帮忙想一想? 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句中,看出诗人非常喜爱这泰山。 生:齐说“一种喜悦的心情。” 学生看到林翠娜夸张的手势,都笑了。 师:是啊,在写景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应了这句话“一切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