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探究教学模式

支架探究教学模式
支架探究教学模式

支架探究教学模式

(讨论稿)

支架探究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奥苏伯尔(美·DavidP Ausubel)“先行组织者”、陕师大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及其他一些国内先进教学流派的精髓观点,结合我校实际改造创新而来。目前的作用仅仅是给同志们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希望经过同志们的不断实验、修订、完善,使其成为一个能体现课改理念、符合高中教学实际、且具有榆中特色的独树一帜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榆中广大教师的改革专利,成为我校办学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

支架探究教学模式的金字塔式的基本结构:

一、所借鉴的一些主要理论

1、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

近10余年来,国外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在建构主义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强调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支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ogotsgy, 1896—1934)的“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为基础的。维果斯基最著名的论断是“最近发展区”,我国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跳一跳”原则。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包含了若干水平:在学生伸手便可触及的高度时,可以独立学习;

在跳起来也不能触及的高度时,由于任务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再精心设计的教学,学生也不能领会和掌握技能。最近发展区就是介乎两端的中间地带,即伸手不能触及但跳一跳就能触及的区域。这个区域内虽然学生自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与更优秀的同伴合作时,他们就能胜任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必须使教学针对适当的难度水平,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形成积极的不匹配状态。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来平衡这个“不匹配状态”,教师必须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这种支持就是“支架”。

本模式所谓的“支架”虽然与此有重大区别,但其设计思路受到了“支架式教学”的很大启发。支架式教学图示:

2、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也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但在课堂教学条件下,不可能完全到现实世界中学习,所以要模拟现实世界设计一些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而后在教学中抛出,这种策略就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Anchored Instruction),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本模式主要借鉴了“锚”这个概念,后面在介绍理论支点及其具体操作时,有一个概念叫“锚式问题”,就是来源于此。

3、建构主义的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式教学是一种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它认为教学既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对同一教学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更要关注教学的随机性、生成性,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随机进入”与我国学者所谓的“生成性教学”是一回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生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行为的教学形态。本模式在“指导探究”环节里要用到“随机进入”的学术思想。

4、建构主义的十字交叉式教学

“十字交叉”也是后现代建构主义的一种学习策略,即通过为学习者建构具有多角度、多观点的情境,引导学习者从多条线索交叉学习、理解某一概念,经过反复交叉,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由此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全面深入理解的目的。这种策略主要是基于当代比较发达的信息技术条件,能够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交叉学习,网络信息具有超文本性,学习者通过随机访问(例如利用导航工具以及页面文档中的热字),能获得许多交叉性的知识,由此清晰地揭示概念间的联系。

本模式引入“十字交叉”学术思想的立足点有所区别,主要是在我校常态课堂学习还缺乏互联网平台支持的条件下,教师要利用其它手段提供具有多角度、多观点、多线索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争论,自由碰撞、质疑、探究、表达。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论

奥苏伯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其有意义学习论是当代最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这里只选取借鉴“先行组织者策略”作为本教学法的一个理论依据。

所谓“先行组织者”,顾名思义,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能使新旧知识发生有效关联,为新的学习提供知识框架上的固定点(理解方向)。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与前述“支架”的涵义有类似地方。

本模式引入“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考虑到高中教材的某些章节(特别是理科学习材料)有相当的难度,学生直接探究的话,在探究方向、探究方法、探究深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果教师能提供一个“先行组织者”给予支持,探究就会更为顺畅、有效。

6、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我市也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其教学理论的观点比较多,本模式主要吸收其“教与学和谐统一”“诱和思相互转化”“创设情境,激发情意”“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这些精髓。

二、本教学模式的“三维哲学结构”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清晰的哲学观点,课堂教学改革也一样。本教学模式哲学基础是一个“三维结构”,即由“动力场—事实源—能力态”三个支点构成了支撑“支架探究教学模式”的哲学柱石。

1、动力场

这是依据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心理动力场”理论产生的。勒温的动力研究,是以新物理学的世界观为背景的,“动力”(dynamic & dynamics)一词含有力、能量和活动等意义,可包括所有决定有机体行为的内在或潜在因素;“场”这个概念是勒温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勒温的心理动力场概念不但注重动力能量的意义,而且强调诸如需要、紧张、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动力要素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以及人的内在动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另外他还十分强调动力的运动过程,动力只是针对探究过程而言的,没有了过程就没有了动力。他说,一旦接触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的注意中心,也就从客体转向了过程,从状态转向了状态的变化”。

这就奠定了本模式的基本哲学思想:师生个体、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探究行为都会形成不同的动力场,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一个大的动力场,即课堂心理环境。这个动力场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个体动力场的能量大小决定于各种动力场之间的交互作用,总体气氛好了,师生都能发挥得好,否则,大家都没信心;二是个体动力场(教师或者某些学生)的突出表现能够带动整体气氛的好转;三是师生个体动力场的能量大小与整体动力场的能量大小,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而可能是指数级的变化关系。

理解了这一层哲学观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能明白本模式设计“一线四点”理论支撑的本质原因。

在勒温的“心理动力场”中,“紧张”和“需求”是两个最基本的术语。勒温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tension,或称张力)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

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

由勒温的“心理动力场”推演,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将构成一个“心理紧张系统”,紧张和需求两个要素都是存在的。有所不同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或者僵硬的学习任务所导致的紧张和需求,会产生负面的情意因素(例如厌倦和恐惧),从而阻碍认识活动的开展;而探究思维或者鲜活的学习对象所导致的紧张和需求,会产生积极的情意因素(例如兴奋、兴趣等),从而推动认识活动的开展。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探究过程,二是鲜活对象。

探究过程的道理不言自明,但鲜活对象是什么呢?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事实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需求源头。本来教材内容也是从生活事实中抽取出来的典型例证,但正因为是抽取,所以本质的意义更凸显了,而鲜活性却降低了。所以,教学必须以生活中的鲜活事实为对象,才能有效刺激“动力场”的强度。这就引出了本模式的另一个哲学支点——“事实源”。

2、“事实源”

“源”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水泉本也”。现在也用于科技名词,即流体从一点以一定流量均匀地向各方径向流出所形成的流动。尤以计算机术语为多,例如“RSS 源”、“XML 源”、“Web 源”“源代码”等等。本模式用“源”的意义,在于表示学生在课堂所接触的事实应该是真实的、鲜活的、流动的、能够孵化生成的,而不是僵死的、枯燥的、刻板的、程式化的。

概而言之,“事实源”的哲学意义就是强调必须把学习对象(包括教材)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教材上的东西比较僵硬、枯燥、刻板,就必须想办法复原或者挖掘它在生活中本来的生命意义和生命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之谓也。

“事实源”这个哲学支点,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新课程理念要

十分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本质原因。“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本教学模式创设“锚式问题”的概念,以及强调使用“随机进入式教学”和“十字交叉式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

“事实源”这个哲学支点,意味着教师要千方百计提供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丰富多彩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在“动力场”与“事实源”的相互作用下,就会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能力态”。

3、“能力态”

“态”字有十分深刻的含义,绝不是赶时髦随便叫的。“态”的繁体字是“態”,即心上之能。用现代科学术语解释,就是个体展现出来的由心决定的能量场形式,这种形式随心(例如情感、态度、性格、意志、价值观等等)的变化而变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变化无常。在心的作用下,这种“态”能够将其能量转化为物质,也可将物质转化为能量,同时还以场的形式对其场范围的事物起场化作用(如同磁场对铁的影响),在实现生活中则表现为对他人或事物的影响。对个体而言,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能量场,有什么样的能量场就能成就什么样的学业或事业。

因此,“能力态”的哲学意义十分丰富,所表示的是一种活的东西,一种能动的东西,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东西,一种可以影响学习对象、同时也被学习对象所影响的东西,一种可以影响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影响的东西,一种可以影响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影响的东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能力与知识。

4、“动力场—事实源—能力态”三者的关系

“动力场—事实源—能力态”是互相作用、彼此制约的关系,鲜活的“事实源”可以刺激“动力场”能量的放大,强大的“动力场”可以从学习材料中挖掘出生命的活力;二者的相互作用使“能力态”的细胞得到不断增生壮大,同时,加强了的“能力态”又会增大“动力态”的能量,使之对“事实源”的认识更为深刻而有效。三者循环往复,彼此都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趋势。

三维哲学结构图示如下:

三维哲学结构与课改三维目标有很密切的关系。“动力场”其实就是由“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的,“动力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探究知识的过程,而“需要、紧张、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动力要素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存在方式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间的,不可能单独存在;“动力场”也一样,也是由“能力态”与“事实源”之间的运动产生的,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场”。“事实源”近似于“知识目标”,但不完全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流动的知识、有生命的知识。“能力态”是指不同的个体(教师和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状态,这与“知识和能力”中的“能力”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本教学模式所建立的理论支点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根据国家提倡的课改理念,

根据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本模式提出“一线四点”的理论支撑。

所谓“一线”,就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在指导思想上始终要贯穿一条“激发内在动力,重在诱导思维,全程训练运用,发扬教学民主”的主线。与此相对应的有四个理论支撑点,即“支架引导、梯次探究、学以致用、平等对话”。

“一线四点”的理论支撑主要是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改革思想,我校实际有三:一是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有根深蒂固的依赖习惯,自学探究能力比较弱,直接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有困难;二是大部分教师长期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三是高中教材有相当的难度且教学内容多,直接探究或完全探究不太现实,需要一定程度的接受学习,该讲的时候还得讲。特别是“支架引导”和“梯次探究”更是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提出的思想,同时也是本模式两个最大的创新亮点。

“一线四点”的理论支撑图示如下:

1、支架引导。这是本模式最大的创新之一,虽然这个词汇来源于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但其概念内涵与“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有重大区别,它综合了“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先行组织者”等优秀思想,主要功能是激发兴趣、定位目标、辅助自学,包括“锚式问题、链式问题、先行组织者”等三种成份。

“锚式问题”的概念来源于“抛锚式教学”,是“问题情境”的

同义词,近似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其设计目的是使教学能在尽量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使学生能面临一种真实的任务,用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求知欲,激发和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无法设计“真实任务”时,“锚式问题”也可以是一种导入性的情境性材料,以点燃学习热情。

解决“锚式问题”与侦破案件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剥离复杂的背景因素找到破案线索及方向,因此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与学生的能力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不匹配状态,给学生造成积极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探究动力。这就是锚式问题的意义。“抛锚”后有一个简短的探究阶段,主要是思考分析“锚式问题”的破解方向和方法。

“链式问题”是由“锚式问题”分解出来的一系列树杈状问题。如同破案线索一样,是链接在锚上的一条条由层层问题组成的“索”,教学中抛出“锚”后让学生沿着这一条条“索”展开探究。这些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的解决是主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同理下层子问题的解决是上层子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这样就形成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树杈状的问题链,故取名为“链式问题”。

在难以设计“锚式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直接围绕教材知识点而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将教材上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精心设计的一条条树杈状的问题链。

“先行组织者”的涵义如前,本模式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因应我校实际,为学生开展自学探究而进行的支持和铺垫。其具体内容在后面

“基本操作程序”部分还有详细阐述。

“支架引导”示意图如下:

2、梯次探究。

本模式所谓的“梯次探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梯次探究”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都存在探究活动,各个教学环节都有安排和体现。

第一梯次探究是在“支架引导”里进行的“整体探究”,是对解决“锚式问题”的线索、思路或方法的探究,从什么地方进入,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整体探究”是本模式设计“梯次探究”的起始环节,它的实际操作时间可能很短,充其量大概也就是二三分钟的时间;但它的作用很大,首先是为了创造探究氛围,引发探究兴趣,产生探究动力;其实是为了找出和理清“链式问题”,因为大部分“锚式问题”都是以事实现象的状态出现的,探究的任务就是要剥开围绕在事实现象外面的迷雾,找到有价值的破解线索,从而形成“链式问题”。

第二梯次和第三梯次分别在学生自学阶段和教师指导阶段进行。

第四梯次和第五梯次在最后的“运用质疑”环节里进行,主要是运用训练时的质疑探究,通过运用来发现不懂的问题,是一种补充性的探究;最后是教学小结时的延伸探究,是一种升华性的探究。从探究过程讲,前一波是后一波的基础;从思维质量讲,后一次比前一次更深入更高级,所以叫“梯次探究”。

狭义的“梯次探究”是指本模式里的一个专门环节,名字也叫“梯次探究”。这个环节包括前述第二梯次和第三梯次的探究,即学生自学阶段的“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阶段的“指导探究”。这两个阶段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两个探究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从大量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在心理机制上分为“外壳”和“内核”两个层次,“外壳”部分主要是指涉及事物表象的感知认识或初步的推理、判断、分析等等,这部分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比较容易展开的。“内核”部分主要是指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逻辑思维或理性认识,仅靠学生独立完成有很大困难。使“内核”思维探究有效展开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具有“外壳”思维探究充分展开的基础,二是教师的适时指导。

这也正像儿童吃桃子一样,桃子的皮肉就像是思维探究的外壳,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可以独立吃掉,但要想吃鲜美的桃仁就必须砸开那坚硬的桃核,就必须借助工具,靠手砸是不行的,这工具是什么?可能是新的知识、新的思路、新的技巧、新的能力,这些都要靠教师适时的引导、指点和帮助来获得。

“自学探究”和“指导探究”梯次设置的原因,首先是为保证学生有一个比较扎实的独立探究过程,为下阶段的深层次探究打好基

础;其次是保证在深层次探究时教师能够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砸开“桃核”的工具;三是使师生双方都能有一个逐渐适应探究学习、逐渐形成自学习惯的过程。

“自学探究”阶段应该处在“最近发展区”的下半部分区域,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先行组织者”的支持下,努力跳一下可以解决。“指导探究”应该处在“最近发展区”的上半部分区域,难度虽然较“自学探究”时更大,但在教师的直接扶持下,应该有能力跳到一个新的水平。

3、学以致用。

这是最简朴的教学真理。张熊飞教授总结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探索—研究—运用”,他用“运用”而不用“训练”,是有用意的。因为在我们熟知的日常教学中,好多训练就是死记硬背,但只有结合实际的训练、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的训练才能叫运用。任何知识只要能够灵活运用了,就转化为能力了,不会用的都是死知识。

“学以致用”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思想,比如“支架”的设计、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启发诱导都要以运用为目的。只要有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就能更好地把训练着眼点放在形成能力和培养能力方面,就能更好地使训练充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就不至于把训练搞成死记硬背或者其它机械训练。比如语文教材上要求背诵一篇文章,如果有“学以致用”的思想,就要首先考虑对于写作运用和其它语言运用的实际意义,是背诵全篇好呢,还是背诵某些段落好呢?而不要盲目按照教材要求去做。

落实“学以致用”的三条原则:

一是联系实际原则。要十分重视训练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尽可能的生动,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和运用能力。

二是形式多样原则。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要尽可能的活泼,诸

如阅读、背诵、做题、画图、填表、辩论、观察、实验、欣赏、感悟、思考、质疑问难等都是运用训练,课外的查找资料和社会调查也是运用训练;一言以蔽之,凡属于学生的活动都是运用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嘴、动脑。

三是“多练”与“精练”的辩证原则。要正确理解“多练”与“精练”的辩证关系:“多练”是针对讲与练的时间对比关系而言的,教师要少讲,要注意甄别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教学程序,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精简的,节省下来时间让学生练,尽可能增加学生的活动。“精练”是针对练的内容而言,指练的内容要典型,足以成为范例。练一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路标,掌握一种规律,练一道就能会一类;要练出门道,练出智慧,练得精彩。

4、平等对话

平等对话就是老生常谈的“教学民主”,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本性基础。但为什么不用“民主”要用“平等”呢?因为“平等”是民主的基础和核心,一切不民主现象都缘于我们心中的不平等观念。所以要实现“教学民主”,首先必须破除我们心中的不平等观念,一切从尊重学生做起,让我们的课堂上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气,少一点唯我独尊的威严。

我们现在的课堂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正如一个名叫雷夫·艾斯奎的美国人形容: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

不好,面对父母的盛怒。

“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生回答错了,浪费时间不算,自己也不好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教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

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大家几乎尽人皆知。可是,在课堂这种特殊场景下,大家都有心理安全感的顾虑,如何能谈得上创建“生命成长”的课堂呢?

“平等对话”这个理论支点,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基础。实现这个目标,决定于教师心中的民主理念,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感情,无精打采,学生也会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如果教师上课没有亲和力,不尊重学生,没有微笑,面无表情,学生就不可能畅所欲言。那么,一切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都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学民主其实是一种课堂文化,这种文化是被一种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所影响和决定的,被社会、学校的环境文化所影响和决定的,所以从新中国建立开始,我们改了六十多年仍然改不了。历史文化是已经凝固了的东西,社会文化也是我们所难以改变的,但在学校文化的改变方面我们可以有所作为。也就是说,在课堂之外的学校生活中,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沟通、包容,更要注重塑造一种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和谐师生关系,否则课堂上的教学民主也就是一句空话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学民主的真正实现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现在要有根本性的突破可能很难,但必须勇敢地迈开第一步,努力有所变革!

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具体要求有10个方面: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心灵沟通、宽厚包容、知识交流、能力相长、思想碰撞、人格敬仰。

四、基本操作程序

本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支架引导—梯次探究—运用质疑。其设计思路是“导—学—教—用”的过程。教学操作流程图示如下:

上述教学操作流程的设计,是由教学思维的运动轨迹所决定的。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如果明白了教学思维的运动轨迹,便可以灵活处理教学操作流程所规定的环节,而不是将这些环节看成一些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八股”式的东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对教学操作流程的理解,进而灵活运用这些环节,我们设计了一个教学思维流程示意图,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支架引导(10分钟以内)

“支架”的涵义如前,是一个舶来品。本模式把“支架”作为一个起始环节,与完全意义上的“支架式教学”相去很远。“支架”包括锚式问题、链式问题、先行组织者三部分内容;“引导”主要是指针对锚式问题的“整体探究”活动,是一种方向性和方法性的探究,以及关于“先行组织者”的阐述讲解。

1、锚式问题。锚式问题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关键,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对理科教学的多数情况而言,“锚”可能是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演示实验。对于文科教学而言,“锚”可能是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探究性学习或者运用性任务,例如具有真实背景的“事件”“案例”等,或故事情节或影像资料,也可能是对话交流情境(例如外语教学),也可能是基于赏析领悟性的想象体验(例如语文、音乐、美术等)。

“锚式问题”的设计方法,不容易用语言表述清楚,为方便理解,收集了一些具体设计案例附录于后,大家一看就能明白。

2、链式问题。链式问题的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链式问题的树状谱系就构成了教学的“路线图”,整个教学实际上是围绕这个“路线图”展开的,“路线图”上的任务全部完成了,教学也就基本结束了。具体设计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准确定位。在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标》要求保持一致,注意区分“了解、理解、运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

②做到“三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先把本节课的内容提炼成若干问题,使教学内容问题化;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有若干个要点(要教会学生抓要点),使问题答案要点化;每一个答案要点的表述要有内在逻辑关系,使要点表述条理化。

③区分要求。将教学内容科学分类并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都可

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什么”,书上有现成的答案,这类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记忆;第二类是“为什么”,这类内容需要学生动脑筋认真思考、分析、归纳;第三类是“怎么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④保证质量。链式问题的设计必须注重“可接受”“指向明确”“具有思维价值”三个基本要素。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⑤书面呈现。链式问题实际上是教学路线图,不但在“自学探究”阶段要由学生逐个思考解决,而且在“指导探究”阶段仍然要围绕这些问题加以指导讲解,如果以口述方式呈现,学生容易忘记,所以一定要以书面方式呈现。教室多媒体屏幕如果容纳不下,就要采用小黑板或者分发书面材料的形式弥补。

3、“先行组织者”。在本教学法的运用中,主要是为了降低学生自学难度而做的支持和铺垫。具体而言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支持性“组织者”。在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前,围绕“锚式问题”和“链式问题”,就一些理解困难的学习材料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主要观点、知识框架),或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定义、定理、公式)及材料,给学生搭一个自学的“脚手架”。比如教语文《拿来主义》一文,教师可以先介绍“驳论”的相关知识,把“驳论”作为《拿来主义》一文的“先行组织者”,这样就为学生理解课文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架设了一道知识之桥,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处。

②补充性“组织者”。学生可能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存在断档,需要补充的知识,或者给出一些帮助回忆旧知识的线索,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

③比较性“组织者”。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④方法性“组织者”。即关于自学方法、时间、标准的要求。一

是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自学方法。二是时间,即用多长时间完成自学任务。三是标准,要明确自学以后达到什么标准,是能模仿例题做习题,还是在课文中找出答案。这些要求都要在学生开始自学探究时讲清楚,并严格要求,形成习惯。

4、操作程序。“锚式问题”本身具有“导入新课”功能,所以一上课就抛出来,一般不需要再有其它的“导入新课”内容。呈现“锚式问题”后,要重在引导学生探究“锚式问题”的破解线索、思路和方法,自己发现和提出分解性问题,这就是《教学操作流程示意图》中的“整体探究”,然后与教师准备的“链式问题”归纳合并。这里的探究时间把握可能比较困难,短了没作用,长了则可能影响后面的教学活动,需要在实验中摸索总结。

“先行组织者”和“链式问题”要放在“锚式问题”之后呈现,视教材内容需要可以集中呈现,亦可分批呈现。

5、重在备课。本环节的课堂操作比较简单,主要的工作在备课阶段。“支架”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一个好的“支架”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但同时又是一个比较陌生而困难的工作,对本课题研究而言,是首先遇到一个严重挑战,但设计得多了,就会有经验,就能掌握其规律,就会慢慢变得容易起来。

(二)梯次探究(25分钟左右)

涵义如前。本环节分为“自学探究”和“指导探究”两部分。“自学探究”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浅层次探究,“指导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并辅以必要讲解的深层次探究。

1、自学探究(10分钟左右)

学生围绕“支架”所进行的自学活动,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时间控制。这个阶段的时间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原则是偏紧但不能太紧;太紧了必然导致形式主义,学生浮光掠影地看一遍,起不到实质作用;太松则不易形成紧张学习的气氛,所以自学开始时

支架式教学法教案

《支架式教学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知道支架在教学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3.熟悉支架式教学法的步骤; 4.能够利用支架式教学法设计案例;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利用支架式教学法设计案例 三、学习者分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教学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学习了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利用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情景教学法、协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等几种教学法。下面我们来看一堂课,这是一堂初中地理课,课程的名称是《环球旅行家》。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网络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制作环球旅行计划,从而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师在导入课程,将同学们分为四组,分别给每组分配任务(意大利、马来西亚、南极洲、埃及),接下来教师并没有让同学们马上开始探究学习,而是先给同学们呈现了自己的旅行计划《走进澳大利亚》。其中包括:旅游计划(出行时机、所带衣物、交通工具及每天的日程安排等)、对每一站的介绍(城市简介、气候特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中有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图片,比如考拉的图片、墨尔本赛马节的图片都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兴趣。 评价:以老师呈现的这个范例作为支架,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知识探究中就也可以从旅行计划和对每一站的介绍等方面来进行知识的组织建构,让同学们有章可依,在自己的探究中有目标性。这样可以节省同学们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可以使得同学们的探究更加全面系统。这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支架。 这样可以防止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遗漏内容,老师呈现的范例可以引导同学们全面的探究知识。另外老师在自己的旅行计划里用了多种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图文并茂,这便使得同学们在做的旅行计划时也会考虑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同学们觉得这种堂课用的教学方法与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它是建立在同学们自己建构知识的基础上的,同学们在不断探究和尝试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法、随即进入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支架式教学法》。 (二)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它可以使建筑工人从地面一层层把大楼构建起来。同样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借助一个支架把我们的知识从基础一点点的构建起来。新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就像一直生活在地面上的我们对楼顶上的风光一样陌生。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支架一点点的构建起新知识。支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支架,使同学们的发展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方法。另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613746.html,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 作者:贡学青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06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一堂课仅有45分钟,教师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就《微视频制作》一课为例,运用翻转课堂在“支架式”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支架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一套适当的概念支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借助支架,学习者能够逐步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 创设主题,进入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主题是指教师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教学活动。这里的主题不是指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指文化主题,指那些连接学生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思考 的走向,使他们自发产生探究兴趣。 在教学《微视频制作》一课时,笔者在课前推荐学生观看精彩视频《人类地球生活史》,视频中用诙谐的表现手法向大家讲述了人的一生要使用很多纸张、制造很多垃圾,风趣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情绪高涨。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查阅了北极发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等相关新闻,思考温室效应的成因。课堂成了学生进入情境、寻求知识的殿堂,他们自发地制作了环保题材微视频,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笔者诱发学生创设主题,引导他们围绕某一主题,将技术以工具的形式纳入学习过程。这种教学多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引发学生的探究需求,使其产生积极、持久的学习动力。 ● “搭建支架”,明确目标,引领学生探究方向 “搭建支架”是“支架式”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内容,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方向,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构建学生自主追求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框架。 笔者在教学活动前,先制作了相应的学习网页传到校园网服务器上,为学生探索学习所需要的概念搭建了框架,同时方便学生在校内外学习使用,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该网页具备“学习目标”“导学材料”“学习视频”“作品园地”“BBS论坛”“与我联系”等功能。学生利用该平台,明确学习目标,把握探究的重点与难点;“导学材料”中设计的任务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厘清了知识点的脉络,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视频”把一些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碎片化处理,方便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使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作品园地”为学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在“BBS论坛”中,师生可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教师通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本文就支架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搭脚手架,也就是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在“支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建构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关键不在于教,而在于导,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中的每一步,学会分析每一步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及不同的做法会导致的不同结果,此时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点拨和表扬,可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这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但处理不好也可能让一部分人丧失学习的兴趣,原因在于,条件与结果之间(两个步骤之间)距离相对较远,根据他目前的能力很难达到要求,以学生目前那并不强的抗挫能力,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我们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设计方法,建立框架,努力做到在每个支架上可收可放,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老师的引导较轻松地到达下一个支点,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支点间距,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成功的喜悦中。 二、进入情境,也就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思维是一个过程,要思考到教学中的某一点上也总会有一个原因,我们要让学生进入框架中的某一个支点,那就根据这一支点的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这一节点,展开他的想象,引起他的操作欲望,这一过程尤为重要,设计得好,能让学生主动进入演员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操作意识和老师的相比照、相联系,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但设计不好的话,会让人觉得过程不自然、流畅,纸上谈兵,死搬教条。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爱美,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爱表现等特点来设计,利用声,形,动画,视频等手段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过年过节要学生制作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贺卡的来源,用意,让他们思考一些可亲可敬的人,并且设计几张精美的贺卡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分析它的组成及可能的制作方法等,便可顺利地进入这一节点。又比如制作动画时,经常可找一些让人耳目一新,但组成并不繁杂的样例,让学生感觉动画的魅力,激起他们的联想与操作欲望

支架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名: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对象:初中生 1.搭脚手架 围绕如何打好羽毛球这个主题,按照培养兴趣和锻炼身体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1 如何击球又高又远 2 如何提高击球速度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和部分视频(图中显示,羽毛球的持拍要领和击球的方法和动作)看完后我们来一起进行模仿练习。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击球更加有力,更高更远。 支架2:引导学生如何发力,如何找到击球点。 支架3:让学生观察专业运动员的击球慢动作。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和小组共同得出结论: (l)要想把球打的又高又远,击球点必须要在最高点。 (2)想要提高球的速度,就要增加挥拍的速度。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必须要在最高点击球? 2 如何提高挥拍的速度? 6.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生。体育的运动技能有不同的差异,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也各有不同,总体上基础属于一般。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当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也给课程安排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好好安排上课内容。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促

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7.重点和难点 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羽毛球技术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辅助学习羽毛球高远球技术,难点在于学生对球的控制,结合腰、腹等身体力量击打高远球。 8.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确的正手握拍姿势,明确羽毛球高远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羽毛球的基本常识。 2.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高远球技术,能运用所学技术击球,75%以上的学生能利用所学技术击球到后场区;通过体能训练,发展速度柔韧力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并在往返跑、来回跑、压步走等游戏中培养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

支架式教学简介

支架式教学简介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和发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特别注意建设一种合作、沟通、讨论、竞争的教学课堂文化,让学生在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 支架式教学模式一般是由创建教学情景、搭建教学支架、独立探索研究、合作互助学习、评估学习效果等相关步骤组成。具体程序如下所示: 1.创建教学情景 创建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先要设置一个教学主题,这个教学主题中要包含有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要求学生解决的全部主要问题。 2.搭建教学支架 教师要以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主要发展区,以提出相关问题和理解一些课本中重要的知识概念为基本点搭建教学支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研究和互助学习讨论奠定基础。 3.独立探索研究 独立探索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手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担当一个学习顾问的角色,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咨询和求助。 4.合作互助学习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风格类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互助学习的方式钻研相关的课本内容。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中积极发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该学习

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理解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得到统一,使学生对调研问题纷繁复杂的态度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渐渐清晰明朗。最终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学习可以有效地集中集体的智慧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使知识的深层次涵义逐步浮出水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角度入手考虑。 5.评估学习效果 评估学习效果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小组整体的学习评估,二是对学生在小组中的综合表现加以评估。在评估的具体实施中,应从以下几个不同的侧重点加以准确评估。在评估时,教师应该遵循“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第一,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知识的框架的合理及优秀程度加以评估。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知识框架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的紧密程度加以评估。第三,教师要对各小组独立探究的进程和效用程度加以评估。第四,在完善和矫正数学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的最终效果和综合表现加以评估。第五,对各合作互助学习小组中各位同学的整体表现加以评估。 二、支架式教学建立的形式 支架式建立的形式有多种,下面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为例简单提纲说明。 1.设置情境支架,借助悬念导入新课。 2.设置问题串支架,建立能量流动过程概念模型。 3.设置模型支架,合作探究能量流动的特点。 4.设置范例支架,体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三、支架式教学的意义

支架式教学 英语教学设计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Talk&Play B12小学教育专业英语一班第四组 小组成员:刘苗苗朱世欣马潇潇刘晓艺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Unit 4的Let’s talk & Let’s play。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动物卡片或多媒体使学生们能够听懂并会说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名称,例如bear、duck 、dog,并能在实际对话What’s this/that? It’s a ......中运用。教学重点是学生看到动物的图片时能通过对话来说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学情分析】 1.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正式学习英语,英语功底比较薄弱。但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英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会简单的打招呼,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与身体部位,这时再让他们学习所感兴趣的动物,并且可以将其和前两单元学过的颜色与身体部位结合在一起,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比较感兴趣,但是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力差,所以应该通过生动多样

的活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让学生们学习喜欢的动物的单词,会继续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三年级的学生刚学英语不久,有的学生会害怕说不好而不敢说,所以课堂上应以表扬为主,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并且要勇于开口说,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s this? It’s a…, 并能在语境中运用该句型简单交流 动物信息。(达成率90%) 2.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扮演。 3.能听懂会说单词dog、duck、bear。(达成率85%) 4.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学习重点】 1.运用句型What’s this? It’s a…, 交流相关动物信息。 2.掌握单词dog、duck、bear的发音和意思。(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一、创设情境(导入) T: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Talk&Play. Now please watch a video. T: Do you like this video?(看两遍) Ss: Yes! T: Do you like animals? Ss: Yes! T: How many animals in this video? Do you know what’s this? 你们知道视频里面有几个动物吗?它们分别是什么? Ss: 猪、狗、鸭子(有的学生可以用英语说出来) 二、搭建支架(呈现新知) T: Today I take you to visit Old Macdonald’s Farm.

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教式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斯基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它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的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⑴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⑵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⑶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⑷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 S c a f f o l d i n g I n s t r u c t i o n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教式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斯基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它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的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应试教育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故表现出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缺点和弊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绝对的灵魂,教师拥有绝对的教学主导权,“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弊端”。而支架式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衍生和发展,它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核心价值。 (一)支架式数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转换和处理数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并且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能力。数学课本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素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体,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善于利用课本。教师也要仔细钻研课本,通过对课本教材的研究可以有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支架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学习的框架,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个过程,学生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的载体”较为深刻地理解,再通过对理解内容的归纳总结、消化积淀,就可以将其彻底内化吸收,最终使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建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为重要参考点 实践证明,传统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违背人类认知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原有的知识基础是新知识的出发点也是生长点。故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通过知识构建的方式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经验、和方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当主体性角色,教师的任务就是仔细地观察学生的每一个过程,在观察中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设置支架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弥补学生的空白。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支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成了影响建构有效程度的重要因素[3]。经验的收获最主要的来源方式是实践的付出,实践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而在集体活动中的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个体要积极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良好的沟通中阐述各自己对知识板块的理解、在良好的沟通中启发自己的思维、在良好的沟通中交换各自的意见。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敢于同他人沟通、善于同他人沟通。 (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一定要把握其真实度 教学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人文环境,故一个优秀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要使其优秀还要使其逼真,因为数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和化所学知识技能,而网络给了支架式教学更大的发挥空间,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支架式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步:创设情境,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 去支架。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搭脚手架→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本文以小学语文《题西林壁》为例来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支架式。 关键词: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课改以来,学界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存在着许多争议。近年来,这种争论有统一的趋向,即建构主义者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又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1]所以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以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建构主义有三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在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支架式教学加以阐述。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涵与理论依据 “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3] “支架式”教学是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是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概念框架,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学生的适应性和学科特征的适应性。支架式教学的发展给我国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化学教学 1支架式教学的涵义 “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指的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是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暂时性支持的平台、架柱等,并且当建筑物建好后就拆掉的一种支持。后来被引用到教育中形象的描述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在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的“学”是不断的积极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如同修建建筑物一样;教师的“教”则是“修建建筑物”必要的“脚手架”,要支持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地建造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渐减少给学生的“支架”帮助直至最终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建构意义。这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国外近二三十年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很多。例如,伍德等人(Wood,Bruner&Ross,1976)

认为,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幼儿或新手在更有能力的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不能达到的目标的过程[1]。 斯南文(Slavin,1994)指出,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教学进行,使儿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过程。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是源自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构建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3]。这种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逐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2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于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支架式教学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N.C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现在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 2.1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在《社会中的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一概念反映了教学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最近发展区”也可译成“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1978)。在最近发展区中,儿童独立解决问

支架式教学案例

支架式教学案例-----“滑动变阻器”(初中物理) 一、案例背景 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而课本一下子就提到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装置,对学生来说,在变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点较高,对如何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学生更加感到难于接受。教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认真备课、上课,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一部分学生学得很吃力,导致今后解决动态电路习题时,这些学生在电路中一看到滑动变阻器,就有心里障碍,就害怕。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就是没有搭建一些有效的支架,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让学生潜在的水平得以发展。为让学生自如地构建知识,学得既轻松又开心,后来,教师以支架教学理论作为依托,对一些教学环节加以改进。通过搭建一系列试验支架,降低探索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获得攀升,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就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三、案例情景 (一)没有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时的教学 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投影) ①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教师演示: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 教师指出:调光台灯的旋钮,就相当于滑动变阻器。 引入新课: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然后,依次介绍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上述教学设计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线,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在教学时,只讲结论,缺少对知识的体验, 师生之间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学生获得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强加给的,教师并没有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切实体验和感受过。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被抑制,因而使学生对知识建构发生困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显然不符合“课改”的基本精神,有必要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二)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时的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情景型支架)

支架式教学模式案例

教学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原有水平及能力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具备初步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能力,能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支架式教学模式:搭脚手架→ 进入支架→ 独立探索→ 合作学习→评价效果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型支架): 1、搭建脚手架:围绕自由落体运动这一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 1)实验中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X 有什么规律?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3)大家用不同的重锤做实验,为什么求出来的加速度结果差不多呢? (4)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是怎么样的? 2、进入支架:脚手架搭建成功后,教师展示课件,创设情境,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的自由落体运动现象,让学生总结它们共同的特征。 3、独立探索: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以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位移、时间、加速度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带领同学到电子实验室,学生利用各种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做实

验,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的进行探索,记录实验数据及结果,并寻找它们之间 的联系。 4、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实验,小组教师在一旁协 助,学生遇到问内部成员进行分工,搜集资料,选择器材,进行实验。小组成题是引导他们解员分析自己的能力,看看完成实验还需要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决问题,并与学 生讨论,展开交每个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流 围绕主题,各小组展开讨论,老师和学生在一起,每个人都将 实验数据和结果拿出来,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得到:自由落体老师和学生一起运动的加速度是始终不变的,与运动的物体无关,大小为讨论 9.8m/s2,方向竖直向下;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公 式。 实验课后,学生可以到网上搜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资料,进 一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同学之间可以通过QQ、 MSN 等聊天工具进行网上讨论,也可以在网上留言,与全世界 网友进行交流 5、评价效果:老师给出几道题,小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2m时,小石块B 自塔顶下面 8m 处自由落下,两块石头同时着地,求塔的高度( g 取 10m/s 2);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他在落到地面前1s 内共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是的高度及下落时间。老师、小组给出评价,且要自我评价。

1.支架式教学法的有哪些形式

支架式教学法的形式 1.范例支架 范例就是举典型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包含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 例如在《南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去南极考察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南极的自然资源或生物资源,并把考察的结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进行“考察”之前,教师展示了一个“南极的企鹅”范例,它展示了南极企鹅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保护等。学生通过这个范例,很自然就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考察”结果和呈现成果形式。 2.问题支架 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问题框架”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问题支架”往往比“问题框架”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 例如:学生在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不知从哪个方面入手。教师问:各个城市的犯罪比例是多少?在过去的十年间是如何变化的? 3.建议支架 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例如:学生在了解运河杭州段的情况时,教师建议学生可以去杭州内河管理所了解运河的建设情况,去杭州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运河的文化。 4.图表支架 图表包括各种图式和表格。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 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十种,在皮尔斯博士(Pierce J.Howard)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合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附《故乡》教学案例 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我们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之前,曾先行研究了大量《故乡》一文的资料,抓住了此文运用对比进行写作的特色。教此文时,我学习了的理论,了解了它的一些基本内容。于是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为突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因为,对比可以看作是《故乡》一文的基本概念建构。 在教课之前,我拟定了此课的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2.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在末尾对故乡寄予的深沉的希望。 围绕这一目的我们设计了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在进行常规教学之余,把本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写的是什么故事?”待学生明白本文的基本内容是:“写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之后,再把这个大的故事分解成了两方面六个小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在公布了问题之后,请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主要是从六个故事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建构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样做 实际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文案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 学理念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应试教育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故表现出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缺点和弊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绝对的灵魂,教师拥有绝对的教学主导权,“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弊端”。而支架式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衍生和发展,它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核心价值。 (一)支架式数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转换和处理数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并且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能力。数学课本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素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体,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善于利用课本。教师也要仔细钻研课本,通过对课本教材的研究可以有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支架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学习的框架,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个过程,学生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的载体”较为深刻地理解,再通过对理解内容的归纳总结、消化积淀,就可以将其彻底内化吸收,最终使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建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为重要参考点 实践证明,传统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违背人类认知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原有的知识基础是新知识的出发点也是生长点。故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通过知识构建的方式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经验、和方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当主体性角色,教师的任务就是仔细地观察学生的每一个过程,在观察中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设置支架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弥补学生的空白。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支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成了影响建构有效程度的重要因素[3]。经验的收获最主要的来源方式是实践的付出,实践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而在集体活动中的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个体要积极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良好的沟通中阐述各自己对知识板块的理解、在良好的沟通中启发自己的思维、在良好的沟通中交换各自的意见。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敢于同他人沟通、善于同他人沟通。 (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一定要把握其真实度 教学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人文环境,故一个优秀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要使其优秀还要使其逼真,因为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