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1.性质上的公共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封闭的文化习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开放的精神所代替,人们越来越喜欢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在广场活动的人们不论其身份、年龄、性别有何差异,都具有平等的游憩和交往氛围。现代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功能上的综合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特点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产生活力的最原始动力,也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现代城市广场应满足的是现代人户外多种活动的功能要求。年轻人聚会、老人晨练、歌舞表演、综艺活动、休闲购物等等,都是过去以单一功能为主的专用广场所无法满足的,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的各种人群(包括残疾人)的多种功能需要,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城市广场。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如歌舞表演需要有相对完整的空间,给表演者的“舞台”或下沉或升高;情人约会需要有相对郁闭私密的空间;儿童游戏需要有相对开敞独立的空间等等,综合性功能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空间创造与之相匹配,是无法实现的。场所感是在广场空间、周围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作用下,使人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这种场所感的建立对人是莫大的安慰,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场所性特点的深化。

4.文化休闲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特点。广场上精美的铺地、舒适的坐椅、精巧的建筑小品加上丰富的绿化,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忘却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尽情地欣赏美景、享受生活。如合肥胜利广场中紧贴回廊边布置的水面,模仿溪流、瀑布,水是循环流动的,放养各色观赏鱼于其中。每当夜晚来临,水底的彩灯反射出鳞光波影,人们漫步其间,伴随着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是何等的愉快。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人开放型文化意识的展示场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特别是文化广场,表演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演出活动外,广场内表演更多是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行为,它体现了广场文化的开放性,满足了现代人参与表演活动的“被人看”、“人看人”的心理表现欲望。在国外,常见到自娱自乐的演奏者,悠然自得的自我表演者,对广场活动气氛也是很好的提升。我国城市广场中单独的自我表演不多,但自发的群体表演却很盛行。

现代城市广场的文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代城市广场对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反映;另一方面是指现代城市广场也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进行创新。即现代城市广场既是当地自然和人文背景下的创作作品,又是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手段和场所,是一个以文化造广场、又以广场造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三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庭园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的绿地空间共同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现代城市广场通常分布于城市入口处、城市核心区、街道空间序列中或城市轴线的节点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部、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过渡地带、居住区内部等。

现代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功能、性质、规模、类型等都应有所区别,各自有所侧重。广场设计时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2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功能的完整是指一个广场应有其相对明确的功能。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次要功能,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特别是不将一般的市民广场同交通为主的广场混淆在一起。如合肥的人民广场,该广场作为市民广场地处城市中心地段,四周皆为城市干道,并与商业区毗邻,人流、车流集中,所以设计时将广场地下作停车场,四周道路均为单行道,以确保广场功能的完整性。

环境完整同样重要。它主要考虑广场环境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时空连续性、完整的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和变化有致等问题。城市建设中,不同时期留下的物质印痕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改造更新历史上留下来的广场时,更要妥善处理好新老建筑的主从关系和时空连续等问题,以取得统一的环境完整效果。

3尺度适配原则

尺度适配原则是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适的规模和尺度。如政治性广场和一般的市民广场尺度上就应有较大区别,从国内外城市广场来看,政治性广场的规模与尺度较大,形态较规整;而市民广场规模与尺度较小,形态较灵活。

从趋势看,大多数广场都在从过去单纯为政治、宗教服务向为市民服务转化。即使是天安门广场,在今天也改变了以往那种空旷生硬的形象而逐渐贴近生活,周边及中部还增加了一些绿化、环境小品等。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

此外,广场的尺度除了具有自身良好的绝对尺度和相对的比例以外,还必须适合人的尺度,而广场的环境小品布置则更要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

4生态性原则

广场是整个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联系紧密。一方面,其规划的绿地中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如“市花”和“市树”)相吻合;另一方面,广场设计要充分考虑本身的生态合理性,如阳光、植物、风向和水面等,做到趋利避害。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进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生态经济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具体到城市广场来说,由于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

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冬暖夏凉,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近来,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人类向自然生态环境回归的问题。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的主张,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越来越多的赞同。上海、大连、郑州、南京、北海等城市在市中心区开辟大量的绿化广场空间就是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积极回应。作为城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貌重要体现的城市广场,应当成为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和健全高效的生态空间。

5多样性原则

当代城市广场虽应有一定的主导功能,却可以具有多样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特点。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

6 步行化原则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广场空间和各因素的组织应该支持人的行

为,如保证广场活动与周边建筑及城市设施使用连续性。在大型广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随着现代机动车日益占据城市交通主导地位,广场的步行化更显示出其无比的重要性。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便是佳例。在广场的平面设计中,强调步行化原则,设计师分析了广场中休闲和娱乐的滞留人流和通过人流,并把广场划分为动与静两部分。在广场的西南角布置以绿化和铺装通道组成的通过广场,主要为路过西单路口的通过人流服务,其余部分以下沉的中心广场为核心,连接周围的铺地、台阶、平台,以供市民休闲和交往。广场的竖向设计注重交通组织,包括三个层次:二层平台、地坪层和下沉广场。设计师通过建筑处理,使三个层次之间产生自然的联系。如二层的平台部分既与北侧的华南大厦相联系,又与长安街上的人行道相联系;平台部分与地面层联系的台阶部分分别指向下沉空间中的玻璃圆锥体,从地平面向上观察,一个直线型、一个曲线型的踏步使广场的围合界面产生递进的层次;广场东北方向的观众台进一步加深了由地面层向二层平台的过渡。总体上,广场中的雕塑、踏步、看台等组成的第一层次和远处的建筑立面相得益彰,一起构成了广场有层次的界面,使行人获得良好的空间感和欣赏周围建筑轮廓线的视距。

此外,人在广场上徒步行走的耐疲劳程度和步行距离极限与环境的氛围、景物布置、当时心境等因素有关。在单调乏味的景物、恶劣的气候环境、烦躁的心态、急促的目标追寻等条件下,近者亦远;相反,若心情愉快,或与朋友边聊边行,又有良好的景色吸引和引人人

胜的目标诱导时,远者亦近。但一般而言,人们对广场的选择从心理上趋从于就近、方便的原则。

7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艺术处理的精华,通常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文化继承的含意是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研究,而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一部分落后的东西不断地被抛弃,一部分有价值的文化被积淀下来,融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广场作为人们生活中室外活动的场所,对文化价值的追求是十分正常的,文化性的展现或以浓郁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徉中获得知识,了解城市过去曾有过的辉煌。如南京汉中门广场以古城城堡为第一文化主脉,辅以古井、城墙和遗址片断,表现出凝重而深厚的历史感。有的辅以优雅人文气氛、特殊的民俗活动,如合肥城隍庙每年元宵节的传统灯会,意大利锡耶纳广场举行的赛马节等。

8特色性原则

个性特征是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与其他广场不同的内

在本质和外部特征。现代城市广场应通过特定的使用功能、场地条件、人文主题及景观艺术处理来塑造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的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功能、地形、环境、人文、区位等方面做全面

的分析,不断的提炼,才能创造出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和独具地方、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一个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广场应该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风格相协调,违背了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城市广场的个性特色也就失去了意义。四现代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1广场的空间形态

广场空间形态主要有平面型和空间型两种。平面型通常最为多见。历史上以及今天已建成的绝大多数城市广场都是平面型广场,如大家熟知的上海人民广场、大连人民广场及北海北部湾广场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由于处理不同交通方式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上升式广场一般将车行放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放在地上,实现人车分流。例如,巴西圣保罗市的安汉根班广场就是一成功的案例。该广场地处城市中心,过去曾是安汉根班河谷。20世纪初由法国景园建筑师Bouvard设计成一条纯粹的交通走廊,并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景观特色,人车混行冲突导致了严重的城市问题。为此,近年重新组织进行了规划设计,设计的核心就是建设一座巨大的面积达6公顷的上升式绿化广场,将主要车流交通安排在低洼部分的隧道中,这项建设不仅把自然生态景观的特色重新带给了这一地区,而且还有效地增强了圣保罗市中心地区的活力,进而推进城市改造更新工作的逐步深入。

下沉式广场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应用更多,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上升式广场,下沉式广场不仅能够解决不同交通的分流问题,而且在现代城市喧嚣嘈杂的外部环境中,更容易取得一个安静、安全、围合有致且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广场空间。在有些大城市,下沉式广场常常还结合地下街、地铁乃至公交车站的使用,如美国费城市中心广场结合地铁设置,日本名古屋市中心广场更是综合了地铁、商业步行街的使用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下

沉式广场则是结合建筑物规划设计的,如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该广场通过四个大阶梯将第五大道、49街和50街联系在一起。夏天是露天快餐和咖啡座;冬天则是溜冰场,一年四季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具有重要的场所意义。

2广场的空间围合

在广场围合程度方面,一般来说,广场围合程度越高,就越易成为“图形”,中世纪的城市广场大都具有“图形”的特征。但围合并不等于封闭,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考虑到市民使用和视觉观赏,以及广场本身的二次空间组织变化,必然还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因此,现代广场规划设计掌握这个“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广场围合有以下几种情形:

1).四面围合的广场当这种广场规模尺度较小时,封闭性极强,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

2).三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

3).二面围合的广场常常位于大型建筑与道路转角处,平面形态有“L’’形和“T”形等。领域感较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这类广场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可考虑组织二次空间,如局部下沉或局部上升等。

总之,四面和三面围合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多见的广场布局形式。值得指出的是,二面围合广场可以配合现代城市里的建筑设置。同时,还可借助于周边环境乃至远处的景观要素,有效地扩大广场在城市空间中的延伸感和枢纽作用。

5广场的空间尺度与界面高度

城市广场空间如同建筑空间一样,可能是封闭的独立性空间,也可能是与其他空间相联系的空间群。一般情况下,当人们体验城市时,往往是由街道到广场的这样一种流线,人们只有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运动时,才能欣赏它、感受它。

人们在城市中活动时,人眼是按照能吸引人们的物体活动的。当视线向前时,人们的标准视线决定了人们感受的封闭程度(空间感),这种封闭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视野距离和与建筑等界面高度的关系。据专家总结:

①人与物体的距离在25m左右时能产生亲切感,这时可以辨认出建筑细部和人脸的细部,墙面上粗岩面质感消失,这是古典街道的常见尺度。

②宏伟的街道和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40m。当超过140m时,墙上的沟槽线角消失,透视感变得接近立面。这时巨大的广场和植有树木的狭长空间可以作为一个纪念性建筑的前景。

③人与物体的距离超过1 200m时就看不到具体形象了。这时所看到的景物脱离人的尺度,仅保留一定的轮廓线。

此外,当广场尺度一定(人的站点与界面距离一定时),广场界面的高度影响广场的围合感。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1-09T14:08:47.530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5期作者:张自安[导读]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山东省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规划;弊端;规划理念;创新与发展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得到最佳城市布局和空间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并从创新角度谈谈城市规划的改进和发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城市规划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 (1)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珍贵古遗迹遭到破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各种珍贵的古建筑和遗迹,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古迹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从大炼钢、文化大革命,再到今天的旧城区改造,都使一些珍贵遗迹遭受了毁灭性的危害。 (2)其次,环境保护不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对于城市下水道的规划不当,使得大的污水流入河道,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环境。 (3)再次,区域规划不协调,没有做到地方统筹。一些城市规划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观念的限制,在规划的过程中仅从自身城市布局出发,并没有结合周边城镇的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4)最后,个人意见导致的城市规划混乱。这里的个人意见主要指的是市政领导,由于私人原因对于城市规划进行干预,严重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另外,据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违法建筑的现象,一些开发商和市政领导进行不法交易,对土地擅自开发利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2.1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者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主要宗旨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并突出本地的人文特色,利用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来营造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2.2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无论是城市基本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都逐渐扩大了规模,提升了速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的优秀城市规划经验,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旧城改造中的保护范围,宁可牺牲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多保护一些有价值的、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不能留遗憾。城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并得到合理修缮,成为城市秉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部门应从规划入手,制订法规,健全机制,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提倡节能,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积小、密度大,节能是其维持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而建筑节能是其中的焦点。城市规划建筑应当倡导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作,极力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努力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和大气气象学的原理进行空气净化,达到环保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保温隔热、节能防污,达到高新科技和传统材料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创造一个高效、以人为本的具有强烈城市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城市生态节能更新项目可以选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气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绿色材料及保温体系、屋顶花园、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即时展示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十大绿色节能技术。还可以利用最新智能灯光控制和设计节约照明用电。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高光效荧光灯、高强度气流放电灯等都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利用光线模拟出不同时段自然界的光环境,设计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2.4注重公众参与,促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城市规划虽然是有关市政部门的管辖范围,但是可以积极的采纳各方建议,吸收各方优势,如可以用招标的形式征询专业咨询机构及学术机构参与课题的研究及开发规划。政府通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专业机构,为其规划及政策的制订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多种渠道,使政府与市民社会达到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规划结果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市民共同组成一个工作团体进行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分析协商等工作。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对该问题的关注,以上仅为笔者拙见,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一个商厦改变一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一个商厦改变一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作者:————————————————————————————————日期:

个商厦改变一座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 析 ◎张粉层 在郑州,闹的是城北,静的是城东。然而一座商厦的建造,颠覆了整个城市的商业格局。人气不旺的金山区紫荆山路,自从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耸立路口后,往日疏落的交通变得拥堵,往日寂静的城东被带旺起来。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郑州人倾情于集逛街、逛广场、逛公园、购物于一体的前所未有的CITYMALL消费体验。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商铺成为郑州中产阶级甚至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投资话题……

□楼盘: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操盘:安佳置业 郑州是个五朝古都,早在夏商时期,郑州就已成为重要的都邑。虽然3600年前的繁华旧梦早已湮没于尘土,但骑在中国铁路十字架上的郑州早已把“商”字深深烙在自己的肌肤上。这个中原腹地,五衢通邑,京广线、陇海线在这里交汇,承东启西的位置,使郑州市场对周边省份乃至全国有着强烈的辐射影响,成为一块足以影响全国的战略要地。 郑州的商业地产觉醒较晚,价格相对较低,升值空间很大,这种投资上的“洼地效应”,使郑州近年来更成为地产商觊觎的对象,商厦、步行商业街、水景街......开发商推陈出新,把商业做成了楼市的亮点。独特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商业环境,可操作的商业地产项目……郑州因其营商氛围发生的深刻变化而愈来愈受地产商人的垂青。 在郑州有一个金水区,是郑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河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郑州北站,纵贯全国南北的京深高等级公路与横跨东西的兰州至连云港的高等级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正处于此区。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位于郑州金水区农业路与107国道的交界处、紫荆山路口,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城乡结合部,在正大世纪城市广场项目建成前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流的区域,更谈不上商业环境了。安佳置业在接手该项目后,全面分析项目地块潜在的机会和优势,颠覆传统区位理念,提出“新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理念,并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体资源,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最终在毫无商气的地块上创造出开盘后五天就售馨的商业地产销售神化,并大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 中文摘要; 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数量和质量越发感到不尽如人意,渴望能生活在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之中,这成为城市广场建设热潮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我国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至今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城市规划学科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使得城市广场建设在城市整体设计层面上缺少理性的指导。。论文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建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正确理念和框架,满足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以此带动城市环境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论文的主要从世界城市广场的产生,发展及广场的概念出发,阐述其类型划分,基本特点,设计原则,并结合有关实例,阐明进行广场空间设计和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理论. 中文关键词;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广场空间行为模式; 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而且,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广场发展 1古希腊时期:城市广场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从西方看最早出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是古希腊时期,主要是由于当地温和的气候条件和浓郁的政治民主气氛,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不太注重室内空间,促成了室外社区交往实间产生.同时,人们把自己对空间的体验感受和审美情趣反馈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2中世纪: .到中世纪,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广场已经成为意大利城市空间中的”心脏”.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有匀称得体,充满魅力的广场。有学者认为”如果离开了广场,意大利城市就不复存在了”.从功能上讲,意大利广场主要分为市政,商业,宗教以及综合性等类型.中世纪城市具有一种高度密实的城市空间特征,随着教堂,修道院落和市政厅的建设,人们逐渐感受到应有某种开放空间与其功能相匹配,这种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就成为广场的雏形,市民们在此参与城市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商业活动.从规划设计角度看,中世纪城市广场大多具有较好的围合特性,规模尺度适合于所在的城市社区,地点多位于城市中心,周边建筑物一般具有良好的视觉,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从而创造出一种所谓”如画的”城市景观,著名实例有锡耶纳,西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等。 3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广场的主要特点是,力图在城市建设和对现存的中世纪广场改造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视觉秩序和庄严雄伟的艺术效果.科学性,理性化程度明显得到加强,并运用了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世界闻名遐尔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就是在这一期基本完成的.总之,文艺复兴的城市广场在具体规划设计方面建立了一种至今仍有效的广场空间设计美学规范。 4 中国古代:然而中国古代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相对比较缺乏。中国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远早于欧洲,封建时期长达2000佘年,这个时期的广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院落空间发展而成的广场。此类广场的特征是利用广场空间的变化衬托主体建筑的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气势。除了有维护封建礼制和等级秩序的功能外,还有运气,吉凶等十分玄妙的象征意义,还是西方广场所没有的。另一类是结合交通,贸易,宗教活动功能的传统城镇空地。中国传统广场尽管在结合地形,空间围合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有成功的城市空间设计,但就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核心——广场而言,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广场文化和思想观念是相对滞后的。西方传统城市广场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张自安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张自安 发表时间:2018-08-29T09:13:01.2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4期作者:张自安[导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山东省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规划;弊端;规划理念;创新与发展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得到最佳城市布局和空间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创新角度谈谈城市规划的改进和发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城市规划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 (1)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珍贵古遗迹遭到破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各种珍贵的古建筑和遗迹,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古迹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从大炼钢、文化大革命,再到今天的旧城区改造,都使一些珍贵遗迹遭受了毁灭性的危害。 (2)其次,环境保护不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对于城市下水道的规划不当,使得大的污水流入河道,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环境。 (3)再次,区域规划不协调,没有做到地方统筹。一些城市规划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观念的限制,在规划的过程中仅从自身城市布局出发,并没有结合周边城镇的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4)最后,个人意见导致的城市规划混乱。这里的个人意见主要指的是市政领导,由于私人原因对于城市规划进行干预,严重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另外,据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违法建筑的现象,一些开发商和市政领导进行不法交易,对土地擅自开发利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2.1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者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主要宗旨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并突出本地的人文特色,利用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来营造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2.2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无论是城市基本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都逐渐扩大了规模,提升了速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的优秀城市规划经验,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旧城改造中的保护范围,宁可牺牲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多保护一些有价值的、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不能留遗憾。城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并得到合理修缮,成为城市秉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部门应从规划入手,制订法规,健全机制,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提倡节能,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积小、密度大,节能是其维持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而建筑节能是其中的焦点。城市规划建筑应当倡导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作,极力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努力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和大气气象学的原理进行空气净化,达到环保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保温隔热、节能防污,达到高新科技和传统材料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创造一个高效、以人为本的具有强烈城市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城市生态节能更新项目可以选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气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绿色材料及保温体系、屋顶花园、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即时展示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十大绿色节能技术。还可以利用最新智能灯光控制和设计节约照明用电。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高光效荧光灯、高强度气流放电灯等都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利用光线模拟出不同时段自然界的光环境,设计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2.4注重公众参与,促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城市规划虽然是有关市政部门的管辖范围,但是可以积极的采纳各方建议,吸收各方优势,如可以用招标的形式征询专业咨询机构及学术机构参与课题的研究及开发规划。政府通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专业机构,为其规划及政策的制订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多种渠道,使政府与市民社会达到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规划结果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市民共同组成一个工作团体进行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分析协商等工作。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对该问题的关注,以上仅为笔者拙见,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面前一项紧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背景 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和优雅的生活态度。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展。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地租成为支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催生了现代城市规划。人认识到这样无序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并试图提出一个合理的城市模型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可以说自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之初,对人的关怀就成为其紧扣的核心与主题。 到了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逆城市化浪潮使城市管理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上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使理论的实践成为可能。从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英国的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他的基本思想是现在的城市和农村各有有利和不利的条件。通过有计划地分散工人和就业岗位来实现把城市集聚的有利条件整个地移到新的居民点上;翁温在1922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卫星城规划理论”。其思想认为卫星城是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卫星城的职能是接纳大城市过于拥挤的人口和产业,以减少在中心城市急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之后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盖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等,均为早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物。 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着巨大的贡献,早期的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城市结构模型,开创了技术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居住区街坊的规划也得到了进化,同时带动了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设计运动。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其处在一个战后的转性时期,不免流露出不少的时代局限性,如他们大多数只偏于绘制蓝图,陈述结果,但私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设,从而产生很多矛盾;他们大多进行的是物质环境实体方面的规划,缺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考虑。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城市规划的管理不完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规划不能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风土人情,不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导致城市规划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阻碍。有些决策者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只是一种政绩的体现,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格外重视眼前的利益。很多房地产以及土地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规划滞后而施工超前的情况,资源配置问题没有进行重视,同时用地结构也出现了比较松散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开发商,而是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争夺。城市规划规程中更多的是对多元素、多因子、多利益群体的需求体现,规划的过程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参与,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中,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人们的权利没有得到重视,利益集团的参与导

最新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 本特点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1.性质上的公共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封闭的文化习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开放的精神所代替,人们越来越喜欢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在广场活动的人们不论其身份、年龄、性别有何差异,都具有平等的游憩和交往氛围。现代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功能上的综合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特点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产生活力的最原始动力,也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现代城市广场应满足的是现代人户外多种活动的功能要求。年轻人聚会、老人晨练、歌舞表演、综艺活动、休闲购物等等,都是过去以单一功能为主的专用广场所无法满足的,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的各种人群(包括残疾人)的多种功能需要,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城市广场。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如歌舞表演需要有相对完整的空间,给表演者的“舞台”或下沉或升高;情人约会需要有相对郁闭私密的空间;儿童游戏需要有相对开敞独立的空间等等,综合性功能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空间创造与之相匹配,是无法实现的。场所感是在广场空间、周围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作用下,

使人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这种场所感的建立对人是莫大的安慰,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场所性特点的深化。 4.文化休闲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特点。广场上精美的铺地、舒适的坐椅、精巧的建筑小品加上丰富的绿化,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忘却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尽情地欣赏美景、享受生活。如合肥胜利广场中紧贴回廊边布置的水面,模仿溪流、瀑布,水是循环流动的,放养各色观赏鱼于其中。每当夜晚来临,水底的彩灯反射出鳞光波影,人们漫步其间,伴随着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是何等的愉快。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人开放型文化意识的展示场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特别是文化广场,表演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演出活动外,广场内表演更多是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行为,它体现了广场文化的开放性,满足了现代人参与表演活动的“被人看”、“人看人”的心理表现欲望。在国外,常见到自娱自乐的演奏者,悠然自得的自我表演者,对广场活动气氛也是很好的提升。我国城市广场中单独的自我表演不多,但自发的群体表演却很盛行。 现代城市广场的文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代城市广场对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反映;另一方面是指现代城市广场也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进行创新。即现代城市广场既是当地自然和人文背景下的创作作品,又是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手段和场所,是一个以文化造广场、又以广场造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现代园林设计浅谈

现代园林设计浅谈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而至今流传最广的便是私家园林。 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坐憩、晒太阳、遮荫、聊天、观望等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与交通的关系,考虑到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要求。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现代主义、折衷主义、裂解与拼贴、不相关秩序体系的重错、历史或文脉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隐喻与象征、甚至幽默都成了园林设计可以接受的思想。但是,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阵营中,绝大多数设计师仍然视传统为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性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于社会和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 由于西方现代园林吸收了东方文化——中国传统园林的紧凑、自然

与人工相辅相成,其简洁的形态正合现代主义的胃口。这些影响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构图中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自由运用多种形式。植物只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像在传统庭院中被作为主要内容。植物以自然形态为美,人工修剪或造型日渐稀少;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组织空间,重视经济可行性与空间的多用途性,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具有亲切感和适于使用的室外空间创造;住宅庭院设计中,重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室内生活在室外庭院空间中的延伸,还有非传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新的用法。 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宇,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 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物体,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物体,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物体,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物体,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1 对环境设计的理解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生活的环境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

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