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

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
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

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

看了期待已久的郭文景的两部室内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之后,多日来我思考不少,感慨良多。已经办了六届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大量介绍外国作品之同时,本来也应成为展示我国当代音乐作品的橱窗。但是,对于上演国人作品大力支持新作,仍然未能成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之一,即使上演也大多是已在国外获奖的已有定评的旅外作家的作品。而这一届的音乐节,终于上演了这两部我国的当代室内歌剧,虽然是十年前和七年前的作品,而且早已在国际演出多次,在国内已是为时甚晚的首演,但是仍然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希望能有真正代表性的当代国人的新作品在音乐节上不断得到上演,并把发现和演出新作作为音乐节的最终和最高文化理念,而不是只演出那些已在国际得到定评的旅外的国人作者的作品,虽然演出这类作品也是应该的。

这两部歌剧都是国外委约而创作的。国外委约作品首先是充分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和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潜力而没有任何限制。而我国的歌剧创作,受到了题材的、美学的、行政的、市场的干扰太多,如果这些限制不打破,就永难进步。所以国外委约也是推动中国音乐创作的好办法。但是国际对中国并不了解,并非中国没有作曲家,而是不为国际所知而没有被国外委约的平等机遇。郭文景的这两部作品,都是具有了充分的创作自由而做到的,这是重要的先天条件。我认为这两部室内歌剧是否达到国际水准姑且勿论,它们都也已经在欧洲多次演出并获得好评,我向作者真诚地祝贺。

这两部歌剧的上演对中国的当今文化环境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就是对文化的多元化的重新呼唤。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近年来却又似乎消失了,而且还被浮躁而庸俗的商业文化污染。但是这次演出的文化品位颇高,演出的艺术质量严谨细致,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作品整个的艺术氛围严肃冷峻,这些都是近年不多见的好风气,我为之衷心喜悦。

这两剧的音乐都有不少成功的探索。我国对室内歌剧的创作还处在从无到有的建设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但是这些成绩并不等于无须再进行艺术评论,而且外国的评论也不能代替或完全等同于我们的评论。更何况我国对此二作的学术研讨和评论还很少,几年前王安国对《狂》剧的评论也多是溢美之词。本文不是全面研究,而是仅仅提出我所粗浅感到的某些问题,更为了造成评论的多元化的文化大环境。

1.歌剧的动力性、戏剧性和矛盾冲突:

我突出感到《夜》剧的戏剧性不够,从头到尾几乎没有矛盾冲突而使得全剧失去了动力性,这是我最大的失望。全剧惟一的可被称为冲突起伏的仅是两个画家向韩的通宵达旦纵情酒色荒淫无耻提出批评的一小段对唱的音乐,在全剧中只有很小的篇幅,几乎是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几乎不到一二分钟,而且是处在全剧后部的即将结束之处,此外则不但没有任何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的爆发,也更没有明显的可以称之为起伏跌宕的布局,从而使全剧失去了动力性。而现在居然还能看得下去,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心理,想知道戏剧的发展及人物、场面、场景等戏剧性因素,又被在国外的成功和好奇所吸引。我不知道有没有能看两次而仍然兴趣更浓且如欣赏古典作品那样多听不厌的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更难想像《夜》剧能有经得起人们离开舞台单独欣赏反复聆听而又不倦的魅力。

看完《夜》剧后,我对写作该剧的艺术目的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即使肤浅地说,其艺术目的也是含糊不清而具有颇大游移性的。我不认为这剧是宣扬享乐,我也不相信作者是欣赏享乐,但是我也更不认为是历史批判,而且我也深信对享乐的直白的批判必不能为作者们所取,但是为何不能用爆发张力的纯音乐的手段来讽刺和批判从而排除这种游移性呢?在纯音乐的器乐中是完全可以充分表达辛辣的讽刺和愤怒的鞭笞而避免直白的啊!问题在于:因为大臣的放浪形骸是作为拒绝和皇帝合作、拒绝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具有某些“积极意义”的行为而加以表现的,所以作者根本没有提出批判的任何用意。不但不批判,反而因有其所谓的“合理性”而加以张扬表现呢!但是这真的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吗?如果国家灭亡,则无论皇帝大臣岂非都要同归于尽而统统完蛋吗?难道这样微弱的所谓“积极意义”真正值得写成一部歌剧吗?那么这部歌剧的思想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能经得起深入的追问和探究吗?由于歌剧的操作规模和耗资巨大,作者们无不赋予它重大的主题、深邃的思想。远的不说,就近年仅我所知的歌剧作品,如《来自鲁登的魔鬼》(潘德列斯基,波兰,作于80年代)、《白痴的生命》(施尼特凯,俄,1990年)、《大师和玛格丽特》(约克·豪勒,德,1998年)等作品无一不充分具有上述特点。相比之下,《夜》剧的思想意义还有分量吗?——从三次出场的身穿白色丧服的幽灵般的皇帝和三个艺术性格相同的幕间曲看来,似乎仅仅是对南唐因享乐而亡国的历史加以展示而留给人们感慨、惋惜、叹息、甚至留恋的一曲挽歌,仅此而已!难道还能具有任何引起历史反思的积极意义吗?但是即使如此,人们也仍然会发问:难道该剧的艺术目的仅此而已,而不能更积极一些吗?把这样贫弱的主题拿来写成歌剧用来张扬古代宫廷的荒淫无耻,还要戴上“不和皇帝合作”的“进步”的虚假的光环,是不是有合理的宣扬声色犬马而取悦于外国人和国内的享乐社会的用心呢?难道没有像“大红灯笼”那样用民族的纳妾、小脚等陋习糟粕来廉价地媚外媚金的某些嫌疑吗?正是由于这样的思维和观念,使得该剧不但艺术目的含糊不清,具有多视角的游移性,也失去了戏剧性和矛盾冲突。那么,把这样的主题作成歌剧的根本意义就要被大大地质疑了!

《狂》剧由于原作的巨大张力,按理说本来应该无此问题,本应该是矛盾冲突充分发挥的极佳场地。但是仍然大为不足,而且使我深感失望。我们看的现场(中国版),剧中最震撼人心之处,一处为象征“吃人”的大批封建的古书自天空降下的对观众的剧烈震动效果,二处为狂人被按倒强行灌药的场面所爆发的巨大震撼,但是这两个最重要最重大的情节的艺术效果,本来都应全部由、或主要由音乐的力量达到,但却都不是,而是主要由、或大部由、或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由戏剧动作达到的。我们试想:如果不看戏而只听音乐,其艺术效果还能同样具有吗?或者甚至比看戏更强烈吗?而我们听肖斯塔科维奇的《马克白夫人》(仅仅是听!还没有看!),其音乐本身的力量却已经真正令人震撼不已了!

《狂》剧中也确有一些好的部分,本来也可以布局为极为有力的跌宕起伏的好段落,但却由于没有从全局总体地把握布局,再加上上述音乐的几处总高潮的爆发力的失去,音乐本身的力量也大大地失色了!走出剧场,我深感遗憾和惋惜。也许我期望过高了!我久久自问:这部歌剧为伟大鲁迅先生的原作到底借力多少又增力多少?

2.歌剧的音乐语言问题:

这是歌剧创作难度很大的一个问题,作者是做了很大努力并确有突破和成绩的。《音乐周报》记者说其中有《汉宫秋月》《金钱板》等素材的使用,我想那大都是记者从作者那里听来的而不是记者自己发现或研究出来的。金湘先生说“其中有对地方戏曲和韵白的运用,这是打破西方歌剧的传统的新建树,好像长出一颗新的牙齿一样可贵”。我感到这更多是金湘先生自己从中得到的启迪和希望,因为的确是有这样的部分,或者说这样的成分不能说少,但又尚未最后完全成为“一颗新的牙齿”那样的已经成熟的极具个性的新事物。我的感觉是:我认

为是有了若干新的语言因素,但还是零星的和不统一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的艺术个性,以往的国内国外的评论太过头了。而使我最为失望的是:《狂》剧中的多处十分重要的来自鲁迅先生原作中的思想主旨性的句子,如“四千年历史原来全是吃人!”等,却被作者多次放弃用音乐语言来表达而多次都用没有任何特殊表现力的普通话的道白在乐队的同样的没有任何特殊表现力的伴奏下说出来!使我更加惊讶的是,这种情况竟然多次出现!我的失望和沮丧是多么深重啊!我也是对鲁迅先生的原作抱有深深的期望而多么盼望被深刻地用歌剧的音乐表现出来的啊!但我却颇感失落了!我感到王安国文章中的评述过头了!他说过的由四川方言中提炼出的语言“那吃人的牙齿白历历地排着”如何使人们为其原创性而惊讶!我读了这些文字后,当时曾想“那一定是很有力的音乐”,但却在实际的演出中并没有爆发出多大的表现力,也没有感到有多么使人震动的渗透力而使我颇为失望。看完歌剧后我们又到四川去开会,同样的议论又在成都听到,可见并非一人之感。

3.由题材的变化引起的思考: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第五代作曲家们的创作题材大有扩充,像《夜宴》这样的题材当然是可以写的,而且由这部作品又看到不但题材的拓宽而且还有创作思维的多视角。又有陈其钢的写了女性的九个性格侧面的《蝶恋花》;谭盾又创作了他的并不同于约翰·凯奇的艺术理念的实用主义美学的(梁雷语)很多作品如“水的音乐”和影视音乐等;何训田近年来写作了纯音乐的《声音的图案1—7》,如此等等,表现了第五代作曲家们的又一个文化创造潮流并正在发挥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近20年来,中国第五代作曲家(或走出国门的、或又回国的和并未出国的)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确是中国百年来的文化史从未有过的,这恐怕是不争的令人鼓舞的事实。这一文化现象的意义还正在扩大, 而且可以预见必将对后面的历史发生很大的作用。

但是又正因此而使人们对第五代作曲家再也不敢有任何不同的评论和批评了!随着其中又有的人担任着教职,社会上和学生们更是只有恭敬顺从甚至违心地或盲目地恭维,“大师”、“巨头”等等称谓和庸俗的吹捧不但沸沸扬扬而且还在不断加码。

第五代的进入历史正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六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极其难逢的历史罕见的顺利时代,更加重要的是,又尤其是自1949年后的五十年来极其难逢的历史罕见的顺利时代。这就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些人才得以走出国门;而国际社会又是多么欢迎一个封闭了三十年后才终于开放的中国啊!而在这些多种历史性的原因中,中国的内部条件的变化才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纠正了极左政策造成的大量的政治冤假错案,解放了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第五代作曲家们的作品也正是带着“文革”尾声的人文背景而走向国际并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才形成一个文化群势的;尽管当时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文革”还是浅显而又幼稚的,却仍然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这才是第五代作曲家们昔日走向国际迈开第一步的根本基础。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在国外的或在国内的第五代们,由于在“文革”中年纪尚小而没有更深痛的经历,由于旷日持久地远离了中国社会和民众的呼吸,由于日后在国际国内地位的升高和事业进步,由于大量吸收国际文化以及要和国际文化竞争或受到影响,由于生活环境向顺利方向的变化,还由于商业社会价值观对文化人的影响、侵害或污染,于是渐渐远离了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无论是《天籁》《道极》《蜀道难》,只是与“伤痕文学”相近的尚属浅显幼稚的起步之作,他们都没有继续再从“文革”的历史背景去深深地开掘并补充自己的人文能源,相反地远离了、淡漠了和抛弃了“文革”及其历史背景这个伟大的历史能源的母海,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作品的逐渐的相当大的变化:郭文景从《蜀道难》经过《征妇怨》《甲骨文》《狂人日记》到《东方红日》和《夜宴》;陈其钢从《水调歌头》到《蝶恋花》;谭盾从《道极》到《地图》;何训田从《天籁》到《图

案》。当然这些作品都是可以写的,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且对国际社会的作曲家来说,也从来没有可写什么或不可写什么的问题。但是对一个中国作曲家来说就并不一样了!就比如说抗日战争年代,国际的外国作曲家写或不写抗战题材都可以,而一个中国作曲家就无法避开民族危亡的使命感一样。那时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和不少画家(如潘张玉良等)都纷纷回国效力,连外国人也对在巴黎街头的中国画家说:“中国人,你们快要亡国了!还不快回去救国吧!”而今天对中国作曲家,尤其对一个中国的第五代作曲家,我们可否提出另一种期望呢?就比如说以女人性格的九个方面而创作的《蝶恋花》,当然也仍是可以写的,而且作者刻意走出现代印象派的美学观念、语言体系和技术领域而大踏步地追求创新并取得很大的成功,我为这成功感到高兴。但是我感到这样写女人性格的九个方面,是任何一个外国作曲家都可以做到的,《蝶》中所写的那九种女人的性格,也是任何国家、民族的女人所共有的。而一个中国作曲家难道不能写中国女人的由特殊历史、特殊人文背景而具有的特殊性格吗?那么有别于任何女人的性格共性之外的中国女人的特殊性是什么?作者大概没有去想。而我认为就是: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女性的历史是人类社会中命运最悲惨、苦难最深重、人格最卑贱、地位最底层的群族。中国妇女解放之路,比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妇女解放都艰难。中国女性的现实命运也离不开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五百年或三百年前有《金瓶梅》中的女性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到近一个世纪有“祥林嫂”式的女性,“五四”前后又有“子君”式的女性;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又还有胡风们的妻子们和右派们的妻子们的忍辱负重地承受了最大苦难的女性。我听了《蝶恋花》后在步出大厅时当即就向作者说:“这是音乐中的《金瓶梅》。”虽然其中对女性的性格有九个方面的表现,但给人印象最清晰的却是“我又不是你老婆”的歇斯底里的撒泼大闹的女性自视自己为玩物的向享乐社会卑贱的自我迎合和自我侮辱,并由此而使作品大为降格而令人失望!再退回来说,即使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中的中国女性,也因为封建的夫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而根本不能和西方世界的同时代的妇女地位相提并论而因此大大有别,那里面(指《金》、《红》)的女性无不带有被奴役、被残害、或他践、或自践的深刻的历史的悲剧命运。但是从《蝶》中我却感受不到上述一切历史的人文背景。所感受到的,好像更多的是当代都市女性为背景的生活气息和精神氛围。(说到这里插说一事:2003年夏天,我曾去湘西张家界采风,因患关节炎爬山很吃力,一个来自贺龙家乡湖南桑植县的中年妇女帮我背包,我们同时爬上3200个台阶的高山,她的报酬要价低廉到只五元钱!这使我感慨、愧疚不已!但是她们的性格和命运大概不在《蝶》的九种女人性格之内吧!)——在此之前的《大红灯笼》的舞剧音乐也已经使我感到贫弱、乏力,人们在下面批评不少,而报刊上全是令人生厌吹捧。它们和《夜宴》同样,有没有迎合享乐社会的味道,就被提出质疑了!谭盾要演出“水的音乐”而不惜花费很大功夫专要去取来皇家宝地的玉渊潭的水来做出响声,我们不知道这“皇家宝水”的响声和普通的自来水的响声有何不同?被使用在音乐作品中又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我今日仍然认为何训田的《天籁》是把人文背景和艺术创新很好结合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堪称不多的极具原创性和开辟性的作品之一,可叹他之后很快离开了这个领域,经过《黄孩子》《阿姐鼓》等虽说高层次的毕竟仍然属于流行音乐范畴的过程而走入冷漠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纯艺术的象牙之塔的然而又的确很精致的《图案》。而在《天·地·人》的作品中用实用主义的外在效果的音乐思维,把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是由于中国超稳定的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历史悲剧的惨痛教训大大庸俗化了!难道这个历史教训的反思对今日已经完成了吗?而《东方红日》的创作人文背景,已经和“文革”时代大不同了!邓小平主持制定了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件而带来的人文背景的重大不同,是否没有进入作者的构思之内?也因而,此作在美学创新上也毫无新意,而成为历史的过眼烟云。

这里我想引用诺贝尔文学奖1970年获得者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信的一段话:

“我非常钦佩你的音乐天才、光明磊落的天性和你无比诚实的思维方式。但同时我又担心,俄罗斯历史和子孙后代将对你做出何种评价。通常,为了艺术的艺术是存在的,但这偏偏不是俄罗斯的传统。在俄罗斯,这种艺术不会留下感激的记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有着另一种传统,即我们总是要求本国的天才置身于人民的灾难之中。”(摘自《罗斯特罗波维奇传》,东方出版社,封四)

如同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感激屈原、杜甫一样,人们感激那些为历史为民众苦难说话的艺术家。我们的历史所以能进步到今天,第五代作曲家能够走出国门并在国际上有了影响,应该感激的,首先是那些死难的王实味们受尽苦难的胡风们,死难的和幸存的“右派”们,大跃进中饿死的人们,在北大荒、兴凯湖以及在“文革”中蒙冤死去的和幸存的受难者们,正是这些人的血泪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难道第五代的作家不能表现对这些受难者们的深深感激之情吗?这样的作品是不是比你们现在写出的上述作品更有意义呢?固然,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也有民俗文化的作品,但主流却是伟大的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马勒、肖斯塔科维奇、施尼特凯、潘德列斯基等代表的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品和人文传统。当然,我深知每位作曲家的美学取向是不同的,但这个人文精神传统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对国际的巨奖我们经常表现出盲目性。我曾呼吁过国家领导人应该会见身为贝藏松1998年国际青年作曲比赛评委主席的陈其钢,这大概是华人音乐家百年来的最高殊荣吧!而另外有时又不加分析地盲从,如《啊,南京》的表达深度就太不够了,尤其是其中对那首山西民歌的使用观念和使用技术,就像音乐学院低年级学生的习作一样,但却获得巨奖50万美元!80年代初我们刚刚打开国门,面对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我们曾有过的惊愕、盲目、慌乱、自卑、自愧,因此而被西方一切文化标准所引导的历史局面,还会很长时间地继续。但是历史总在前进,盲目性必将慢慢过去。我们当然要听取西方的评论并仍然要长期学习西方的,但中国独立的艺术评论(当然仍要吸收外国的评论意见)难道不应该逐渐建立吗?比如说,国际的评论就

往往没有提出人类命运关注的这个主流问题,我们就不能独立地提出而形成我们的艺术评

论标准吗?

这里我要特别向瞿小松致敬!他近年创作的《雨》(为合唱、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而作)是一部为时35分钟的大型作品,这是一部深刻的人类命运关注的作品,从他的第一部作品《懵懂》到近年的《雾》《雨》《曦》,他一直不断地开拓着人文关注的领域,而这个领域才是人类音乐史的主流,可惜却未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对第五代同行们始终怀有真诚的重视,多年来直到今天我也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总谱而真有获益.而上述我的意见也是我久之所思、所忧。我希望第五代作曲家们首先要打破对自身的虚伪恭维的庸俗空气的包围;千万不要把外国人的巨奖和人的评论相对立;千

万不要变成“昔日穷学生,今日新巨头,跻身进朱门,不见冻死骨”;千万不要变成“技术大师,思想侏儒”;千万不要把孱弱、苍白、贫乏、冰冷、卑贱拿来自我欣赏无限陶醉;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会天然地不受权势和商业的污染而无须不断补充自己的人文资源;千万不要自封或被封为至高无上的“大师”、“权威”。一个对别人的命运、对大环境的命运毫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艺术的人,只能是一个自私的人,而绝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对人类怀有深深的悲悯

情怀的艺术家而受到历史和民众的“感激的记忆”,而不论获得多么高的巨奖。

读狂人日记有感推荐经典

读狂人日记有感推荐经典 一提到鲁迅的短篇小说,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记》。 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丧心病狂的人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把小时候死去的妹妹的肉体放在饭里给狂人吃。 这位狂人生动的描绘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而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说,狂人是被当时的非人道主义所逼疯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恶人心肝可以壮胆,都在记中表现了出来。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礼教假借道德的名义,宣扬残忍和暴力。日记最后,狂人喊着:“救救孩子”,这是对旧社会的反抗和对新一代的担忧。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句话:“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正义和勇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

所说的这一句话,让我懂得,只要我们有勇气,只要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任何歪风邪气、封建迷信都会迎刃而解。 狂人虽然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但他并不傻,他懂得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真善美,他也知道:应该去追求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也许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现,社会才会更有朝气吧。 其实,回过头来再想“狂人”的“狂”,在那个变态的社会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鲁迅先生只不过想借“狂人”的“狂”来唤醒沉睡的人来_那个充满血腥味的社会而已。 最后,借用一下某教材书上的话来作为我的结尾,“犀利的思想与凝炼老辣的语言融为一体,撕开其潜意识里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变态性的劣根心理,使他们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灵魂的折磨。” 读狂人日记有感2 看到《狂人日记》的题目时,感觉这篇文章好像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写的,整篇文章可能写的很疯狂,也可能写的一塌糊涂。这样想着,不由自主的看下去……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我从这段话中的“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想到主人公三十年前可能就见过这个人。既然是赵家的狗,那么这个“他”肯定也姓赵。读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和现在我们写的文章大不相同,他的写作不用好词好句来描述,也能使我们忍不住接着读下去,就像我亲眼看见了故事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1 星期天,老师让我们读鲁迅先生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个有所谓迫害狂症的人。狂人对这个时代充满厌恶与恐惧。狂人半夜查找历史,他发现这整本书都写了“吃人”二字,大哥和村民异样眼神也使他不禁感到了无穷的恐惧。他喊出了充满绝望的四个字——救救孩子。 我读了两三遍,也只是一知半解。在那个时代吃人的人,真的是文中所说的满嘴獠牙的吃人恶魔吗?我开始产生无限的遐想。吃人的人会真的如此残暴,啃食自己亲生子女的肉吗?那是多么无情啊!他们就如同穿着人类皮囊的野兽。在文中主人公的儿时记忆里,也出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他小时候,爸爸或妈妈生病了,哥哥告诉他,做儿子的应该割下一片自己的肉让父母吃下,就这样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流半滴泪水吃下了肉,主人公对这个村子的人的所作所为吓了一跳。这个村子里的人,似乎对他的肉产生了兴趣,这种事情令我也像主人公一样吓了一跳,这些吃人的人是多么凶狠。 文中主人公的最后四个字“救救孩子”,应该不是简简单单的身体的拯救,那么是心灵的拯救吗? 《狂人日记》读后感2 《狂人日记》是鲁迅所作,也是中国的第一本现代白话小说,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鲁迅用这部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 《狂人日记》读后感3 黑暗是什么?是负着空虚的负担,是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是精神上的愚昧,是肉体上的束缚?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是刺痛灵魂的荆棘?是刺破心灵的的暗礁,亦或是无知的奴隶,卑微的侍者;还是时代的诡异? 《狂人日记》中记叙了“人吃人”的灾难,当鲜血淋漓的人被一个个饥肠辘辘的“野兽”狼吞虎咽下去,她们面不改色,一副泰然自若,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会知道在她们虚伪的外表下,竟在筹谋瓜分人的阴谋。麻木的肢体,被俘虏的意志,被摧毁的精神,一个个眼神呆滞,时代的黑暗使她们蜕变了,蜕变的狠毒、无知,昔日善良的种子已被恶毒的藤蔓所缠绕,命运的不公使她们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狂人日记的解读

《狂人日记》教案初稿 教学目标:①把握小说内容。 ②透过狂人的大哥、“余”和“狂人”的眼睛,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 ③试着理解小说主题。 ④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索鲁迅小说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感受“狂人”多重形象特征,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课时:3---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①阅读小说,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②感受“狂人”在大哥眼中的形象。 一、 1、导入(可由《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导入) 2、介绍小说创作的原型 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表兄弟,不过不是小说开头所写的“余昔日在中学校时的良友”,而是鲁迅的一个亲戚,在西北作幕僚,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可是没有用。他虽然住下了,但还是很恐慌,要逃跑,换了一个又一个房间。鲁迅安顿他,劝慰他,却苦于怎么说都没有用。有一天这位亲戚极为恐惧地朝鲁迅喊:“今天就要被拉去砍头了!”并颤抖着拿出一封绝命书。鲁迅认为他精神错乱了,送他去池田医院时,沿途的巡警又吓得他面如土色。医院里治了一星期,无效。鲁迅托人送他回了绍兴。这事发生在1916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酝酿了两年之久。 二、认真阅读小说,说一说自己读不大懂的地方。 老师可画一画重点字词。 三、研读序言 研读目的:鲁迅在小序中实际早已先置了引起日后争论不休的三种观点,他在正文之前安排了一个小序,小序虽短,却有三人出场,他们对狂人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态度,正是这三种态度,赋予了狂人多重形象的特征。 1、小序中一共有几个人出场?狂人的哥哥,我,狂人 2、结合小序中对大哥的描写,思考大哥对狂人的态度。 问题一:阅读小说的第三、四、五、七、十、十一节,画一画写大哥的句子,看一看狂人眼中的大哥是什么样的人? ①吃人的人 ②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 ③大哥教唆“吃人”(讲书的时候说“易子而食”“食肉寝皮”)“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狂人日记读后感600字五篇

狂人日记读后感600字五篇 《狂人日记》是出自鲁迅之手的白话小说,他把日记与精神病病人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自己所想的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狂人日记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 狂人日记读后感600字一 狂人日记——鲁迅写于1918年4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后果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暴力媒介的机会,避免他们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仁义之德,关注他们心灵的充实和健康,使他们成熟和成长起来,增强对不良文化和环境的抵抗力。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现代的狂人,去与社会同流合污,吃人或被吃。 狂人日记读后感600字二 黑暗是什么?是负着空虚的负担,是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是精神上的愚昧,是肉体上的束缚?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是刺痛灵魂的荆棘?是刺破心灵的的暗礁,亦或是无知的奴隶,卑微的侍者;还是时代的诡异? 《狂人日记》中记叙了“人吃人”的灾难,当鲜血淋漓的人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鲁迅先生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一位作家,也喜欢他说过的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等 于谋财害命。今日一读周先生写的《狂人日记》,看懂了一些俗世道理。 在夜间读这篇文章,不禁有些害怕。题目挺狂的,内容也疯狂至极。文中多次提到了 他要吃我,把那个社会的人都形容成了可怕的吃人狂魔。他的哥哥,亲戚,村内人,都对 他的肉虎视眈眈,青黑的眼,惨白的脸,没有一点人性。这也是让我感到发颤的。我怕那 令人惶恐的外皮,更不想碰触那颗散发凉气的心啊!在狂人眼里,人的劣根性就这么冒出 来了。 我不敢去想象那些脑里虚构出的场面,那样会让我头皮发麻。我可怜那些吃人的人, 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被千百年来的封建礼教束缚着却不屑去挣脱,我可笑那些吃人的人,不懂得身体发肤授之父母,麻木如同行尸走肉。 文中的狂人也厌弃那些人,却只能无奈地不同他们一样。他们的脑子是混沌的,他们 的双手是罪恶的,他们的嘴是污浊的。谁去救救他们啊?他们是沉睡着的,就如同当时的 国民一样,他们的双眼看不到身边人,他们的耳畔也听不见自由的真谛。 最后一句救救孩子!让我体会到了一颗赤心在跳动,在黑暗中发出耀眼的红光,在不 安与急切里交错着,感叹那个时代之下的浮华与苍凉,同时也为有鲁迅这么一位文学大师 而感到骄傲。 我们有狂人的态度,却没有他们的精神。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狂人日记》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鲁迅 所编写的。 《狂人日记》主要收集了鲁迅的三个白话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由各种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对人们的压迫和迫害,讽刺了当时被封建社会所感染的人们, 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 就拿《呐喊》里的一篇散文狂人日记来说。

狂人日记解析复习过程

狂人日记解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 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狂人日记读后感10篇

狂人日记读后感10篇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狂人日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是一篇象征性和寓意很强的小说,当时,鲁迅对中国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颇感痛切。 对现实的失望是鲁迅感到了唤醒人民觉醒的困难,他经常在绍兴会馆里以抄古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鲁迅对中国人民精神的麻木愚昧感到着急,这就是他的这篇小说体现出深厚的忧愤,而人民精神的愚昧又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密切相关。 这篇小说也采用了自述式的手法,通过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内心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正是由于“狂人”对外界的极度敏感,才使得他能够感受到普通人在麻木的精神状态下无法感受到的东西。 在这些看似可笑的言语中,隐含着小说深刻的寓意。比如:“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古久先生即是指封建礼教对中国的长期统治,这句话也暗示了封建礼教的腐朽和对人们反抗的压制。再如:“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表现了封建礼教强大凶恶的形式下其内在虚弱的本质。 总之鲁迅的每一句话都耐人寻味,需要读者用心细细地品读其中

的深意。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是无人不晓的大作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1918年,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他的文章很有特色,必须很认真地去看,一不留神就会看不懂,也是很值得揣摩的文章。 “狂人”也就是“疯子”。他先怀疑赵贵翁和街上的男女老少要吃他,又觉得他大哥也要吃他,甚至还猜测他的妹妹就是被大哥他们吃掉了。我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就是恐怖、吓人。看着看着就像被它迷惑了似的,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是吃人的人。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呀!竟然能把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狂人。特别是文中最后一句话:救救孩子……喊出了鲁迅的心声,千万不要让下一代的孩子再遭受这样的不幸。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很庆幸生活在现在这样美好的社会里,真的很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学校和朋友们。 《狂人日记》读后感 在斯看来就是“吃人的实录”,在这篇文章中,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感和苦难,这样的社会,是如此的可怕,“非人性”的观念,是当今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这一代所未曾用第六感所感应到的,也许,是被电脑惯出了几许病殇,所以第六感受到了严重迫害,就像哈尔滨的那座大桥一样,其实隐患一直都有着,只是,“时机”不够成

狂人日记读后感精选范文

狂人日记读后感精选范文 狂人日记读后感1 《狂人日记》中所谓的狂人,就是指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他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于封建社会,身受封建制 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他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他 处在“吃人”的世界中。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有点恐怖的味道。 文中一个不懂世事的疯子道出了世间的本质,而那些将“疯子”称为“疯子”的人却故意装作糊涂,明明干出一些吃人的勾当,却 做起了“君子”。文中写道“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及其“翻天妙乎,与众不同”的处世原则更是将封建统治阶级颠倒黑白 的本领描述的淋漓尽致。他们“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接下手”,这正是他们缺乏勇气的体现。他们“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正如疯子对他哥哥的劝说中所说的一样:“吃 人的人,什么干不出!”的确,吃人的人,什么干不出!为了吃人, 竟连自己的同胞兄弟也要谋害。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中,少的 是亲情,多的只是杀害、暴力与凶残。所以,小孩子,狗,医生, 陈老五以及大哥,都在以同样凶残的目光看着“我”这块肥肉,他 们要“育肥我”,然后再逼“我”自戕,这样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多么狡猾无耻与凶残!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何以有此等的心思呢?!无非是老子娘教的,“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而如此无知善良的“我”也 在无意中成了吃人的人,成了吃人的人“销赃”的同伙。所以他们 将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因此主人公在文章的末尾高声呐喊:“救 救孩子!” 《狂人日记》一种自由的流露,一次正义的爆发。鲁迅先生的声音在那个充满恶臭、血腥味的封建社会,唤起了沉睡的人,沉睡的 真的人,唤醒了整个世界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 前言: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狂人日记——鲁迅写于1918年4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那么在今日的社会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现在是科学发达的社会,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在中国,由于一胎化,使孩子成为家里的皇帝和皇后,同时他们也受社会的暴力现象影响,让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压抑的心理,心态扭曲,缺乏道德意识,自控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以暴力伤人,甚至以残忍的手段杀人。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后果的严重性,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犯罪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像鲁迅那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暴力媒介的机会,避免他们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真正的仁义之德,关注他们心灵的充实和健康,使他们成熟和成长起来,增强对不良文化和环境的抵抗力。这样他们才不会成为现代的狂人,去与社会同流合污,吃人或被吃。 关上书,我深吸了一口气,眼前似乎还飘动着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那个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 本篇鲁迅先生假借精神失常者的恐惧揭露社会的黑暗与冷漠。在“狂人”眼中看来,四周都是随时张开血盆大口吞噬自己的人,赵家的狗、狗的主人——赵富贵、还有一些未经人事的小孩仿佛都是吃人者,最为伤心的是自己的哥哥也成了其中一员。在这儿,我将“吃人的人”理解为万恶的旧社会。

狂人日记解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 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 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 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xx!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 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 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 “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读《狂人日记》有感

读《狂人日记》有感 从小学我就已经开始接触鲁迅先生的文化思想,在他的思想熏陶下慢慢成长,而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狂人日记》无疑给我的印象最深,所产生的影响最大。虽然我只需30分钟便可以读完这只有11页的作品,但它却在我心中,一直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久久无法忘怀。 这部作品是鲁迅先生当时根据一名因黑暗的社会压迫导致患上精神病的旧社会老百姓所著。民国时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写下了一册日记。日记中他的世界到处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头素不相识的路人,包括他那现在正在养活整个家的大哥。狂人想:“大哥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除了大哥的话,还有那些周围发生的事也让这个疯子对“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个恶人,几个人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油煎炒了吃;一个女人打她儿子,还骂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一想到这些,狂人便从“顶上直冷到脚跟”。后来,狂人甚至以为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吃过人——大哥曾把死去的妹子的肉和在饭里给狂人吃。这便是那篇《狂人日记》。 忆昔日,看今朝。有的人可能会说《狂人日记》描述的是民国时期的旧中国,对于现在而言已经没有了实际作用,毕竟如今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那么对于最近在社会上发生的现象,如三个小孩子扶摔倒的老太被指肇事,上海失踪男婴被发现藏尸洗衣机竟是伯母作案,这些又应该如何解释,更可耻的是一名女子摔倒被外国人好意相扶却没想到勒索老外1000多元,这下可让外国人了解了我们的赖皮,令老外刮目相看啊!而且,在这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不知有多少国人抱着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苟活于世,完全没有将振兴我中华民族的使命放在心上,更有甚者在暗地里以非法的手段发财。还有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这些都警示着我们道德的沦失。 最后,我不得不再将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的绝望之音再次重申,“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读书心得体会五篇

狂人日记读书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狂人日记读书心得体会 (一)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

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是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优势谁是能足以相信的呢?当然了,除了自己,还有谁呢? 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仅想保护自己,又想保护那些千千万万人当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

读狂人日记有感

读狂人日记有感 当我读着鲁迅先生所写的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虽说与现代文区别无几,但是依然觉得那个年代给我一种模糊的距离感,一种沧桑感。而且,纵然是白天,读完后的我着实还是会感受到有一种十分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我。鲁迅先生似乎将我带进了那个“遥远”的地方,让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狂人。而那种“吃人”的气氛更是被鲁迅先生再现的如此生动。 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实则是一个“病人”,他有着强烈的“迫害症”,觉得周围的人全部都鬼使神差加入了吃“我”的团伙中,就连“那赵家的狗”,街上的小孩子都要瓜分自己的一片肉,半根骨。而更令人绝望的是,连自己的亲兄弟也参与了“密谋”。如此一来,狂人成了这个世上最孤独的人,他没有同伴,没有可以求助的人,只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清醒”地“研究“着。 如此一来,一个不懂世事却也头脑清醒的“疯人“道出了世间的本质,而那些将“疯人”称为“疯人”的人却故作糊涂,明明干出一些吃人的勾当,却道貌岸然地做起了“君子”。这正是封建社会对事实的歪曲。文中写道“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及其“翻天妙乎,与众不同”的处世原则更是将封建统治阶级颠倒黑白的本领描述的淋漓尽致。他们“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接下手”,这正是他们缺乏勇气的体现,因此,只要我们拥有斗争的勇气,必然会取得胜利。文中也对他们的复杂的性格也有直接地批露。“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但他们“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正如病人对他哥哥的劝说中所说的一样:“吃人的人,什么干不出!”的确,吃人的人,什么干不出!!为了吃人,竟连自己的同胞兄弟也要谋害,故在封建社会中,没有亲情叮言,有的只是杀害、暴力与凶残。所以,“小孩子”,“狗”,“医生”,“陈老五”以及“我的大哥”,都在以同样凶残的目光看着“我”这块肥肉,他们要“育肥我”,然后再逼“我”自戕,这样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多么狡猾无耻与凶残!这是一个多么灰暗的社会,黑白颠倒,真正清醒的人被叫做疯人,真正清醒的世界也只有他一个人。而其他的“吃人兽”则是活在主流的社会,“吃人”才是活在他们世界里的王道。 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何以有此等的心思呢?!无非是老子娘教的,况且大环境如此——“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如此一来,“吃人”的后代毕竟还是要“吃人”,这个种族注定着要这样繁衍下去。而像“我”这样的“清醒”的人是注定会在悔恨与与忧虑中静候这被“吃掉”的事实。文章结尾的那句的高声呐喊:救救孩子,是多么的深厚却也凄冷,这是为谁的呼唤,又有谁能听到懂得他的呼唤,全文在我读到这已然由一部恐怖片转变成了悲情剧。现在看来这出剧已历历在目,它在我“清醒”的“研究”后显得越加真实和贴切。 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话似乎道出了曹雪芹毕生的凄苦,以及《红楼梦》这满卷的哀诉。曹雪芹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挥洒的淋漓尽致,这部《石头记》无疑不成为了一块坚硬的石头,响彻地抨击了当时那封建悲剧性的社会,也给了后人一面关照历史,体味人生的铜镜。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生活,其中塑造的个个人物堪称活灵活现,犹如曹先生捏造的神奇的泥人,在他们纷杂的世界里开始了神话般的话语与姿态。

狂人日记读后感_1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这其中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的《狂人日记》我最喜欢。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小说在艺术方面非常具有特色,就是鲁迅所说的“格式的特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还担心读不懂,翻开第一页,静静地读了起来…… 文章不是很长很长,分为好几篇,每一篇都是一天所写,

就像是日记一样,从这个“狂人”的日记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去吃人,就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吃自己,每天都是惊险的一天,都有人惦记着要吃你,描写出了一个可怕无情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恐怖让人害怕的一群人,读来让人胆战心惊。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然而: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这个社会多么的无情和残酷,不顾亲情,什么都不顾,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遍,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伽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久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狂人日记》读后感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狂人日记》读后感。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野草》读后感《野草》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战。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也受到了强大的鼓舞。一棵任人残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野草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生活道路中的成功也就会与我们相逢。温室里的花朵似乎比野草更加美丽,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却更为人赞赏。野草和盆花,有着不同的精神。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也一样。野草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我赞美它。读《朝花夕拾》有感 1.初读《朝花夕拾》不觉得这像一本名著,反而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我正在读“无常”这一篇章时,也正好是全书的一半,这“无常”与之前“五猖会”上的塘报、高照、高跷、抬阁、马头等,一定是鲁迅爱看的,不然怎么会写得这样细呢!从此看来鲁迅小时一定也很贪玩,不过这里主要还是反映了鲁迅思想中恋乡的一面。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图》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一定还有深层含意,看来我还得慢慢的渗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说起《狗、猫、鼠》和《阿长与〈山海经〉》可是我在这半本书最感兴趣的文章了。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文中的鲁迅可是把他仇猫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实在的我也挺讨厌猫的,也是因为它吃了不该吃的东西&#0;&#0;我最爱的红烧鱼。不过,如果当时的我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的话,就能和鲁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题目就叫做《我·猫·老鼠》。虽然我平时不太喜欢老鼠,但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其实有只“隐鼠”也不错啊!可当我看到阿长踩死“隐鼠”的那一段时,感觉真有点气愤,同时也为鲁迅失去“隐鼠”而感到惋惜。更感觉阿长真坏,不仅踩死了可爱的“隐鼠”,还把罪祸强加在了猫的身上,使鲁迅错怪了猫。从看了《阿长与<山海经>》开始,如今我已不记恨她了。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她,虽然多嘴,礼节多,但是她爽直、淳朴、又能帮鲁迅买《山海经》,人品也是不错的。《朝花夕拾》的内容简短但不缺乏经典,看来我想读透这前半本书,还得好好体会、体会!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他给我的感触很大。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析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与赏 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不细细品味,无以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而我在此也将发表一些对此小说的看法。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除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就是鲁迅最出名的小说了。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今天被定为向旧社会、旧礼教挑战的“战书”。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必读物。《狂人日记》“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文章的主题。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整篇文章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章。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