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进展评述

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进展评述
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进展评述

岩石圈塑性流动与大陆板内构造变形

研究进展评述

周永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 人们对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机制有两种不同认识,即“刚性”板块通过弹性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岩石圈通过下层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通过对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和塑性流动的研究,认为通过处于塑性状态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塑性流动实现应力远程传递和控制板内构造变形更为合理。

关键词 岩石圈;塑性流动;构造变形;变形属性

1 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机制的两种构造观

1.1 单层构造变形与“刚性”板块通过弹性实

现应力远程传递

关于大陆岩石圈内部构造变形,无论槽台说或板块构造说,就其原意而言,都建立在大陆内部是相对稳定的“刚性”块体的基础上。表现为大陆以相对稳定的古老地台、地盾、地轴等陆核或“刚性”的板块为核心,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它们的边缘地带,形成地槽、造山带、褶皱系,或者各种类型的板块边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刚性”板块的弹性来实现应力远程传递。为了解释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科学家们对槽台说和板块说提出了众多修改和补充,或者使得地槽、地台扩大化和复杂化,提出“准地台”、“准地槽”、“地台活化”、“地洼”等假设;或者把板块之间的各种边界移到板块内部,认为大陆内部存在古、今板块边界带;或者放宽大陆板块边界。典型的例子是把裂陷盆地作为板块汇聚边界或新生边界,或者解释为弧后盆地,或者解释为大陆裂谷。面对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的大量事实,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大陆内部的可变形性和深浅部构造关系的复杂性,对大陆内部是“刚性”的观点提出质疑(王绳祖,1997;马宗晋,1997)。1.2 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延性下层塑性流动实

现应力远程传递

随着对大陆岩石圈探测程度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岩石圈是多层次的、非均匀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变形属性和特征。特别是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观点的提出,是对“刚性”岩石圈的最大挑战,为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早在70年代初,麦肯齐(M cKenzie,1972)就提出地壳流动在板块内部构造变形中的作用。莫尔纳等(M olnar et al., 1975,1977)和塔波尼耶(Tapponnier et al., 1976)关于板块内部滑移线场和岩石圈下层流动的构想以及后续的研究,无疑是对“刚性”板块说的一种挑战。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下地壳或包括岩石圈地幔的流动作用对大陆板块内部变形具有重要意义。王绳祖(1985,1993a、b,1994,1997;Wang,S-z, 1991,1993a、b)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地质、地球物理等研究成果,提出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网络的观点。该观点更明确地指出大陆板块内部是可变形体,板块内部变形是多层次的,岩石圈下层(包括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塑性流动网络不仅实现板块边界推挤力的远程传递,而且控制上部脆性层的构造变形、地震、岩浆作用等地质、地球物理过程。这些研究成果揭示

8

了大陆内部构造变形以及深浅构造关系的实质,为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

对单层构造变形和“刚性”板块弹性传递应力的挑战与岩石圈多层构造与延性下层流动传递应力观点的提出,首先是从认识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开始的。

近年来,随着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及深部地质、地球物理探测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岩石圈从浅到深,岩石的破坏形式是由脆性向脆延性过渡;岩石的变形属性由弹性向粘(塑)性转变(Byerlee,1968;Carter et al.,1987; Tsenn et al.,1987;王绳祖,1985,1993b, 1995)。然而,由于受到理论认识和探测、反演技术等限制,人们对于岩石圈的变形属性,仍然有不同的看法。

2.1 岩石圈为弹性,软流圈为粘性

在应变传播研究中采用的双层模型假设岩石圈为弹性,软流圈地幔为粘性(牛顿流动)、弹粘性、粘弹性,或它们的组合(Bott et al., 1973,1979;M eyer et al.,1988;Sato, 1989);在板块俯冲的模拟研究中,把岩石圈看成弹性(Shemenda,1992;Shem enda et al., 1992),或者把岩石圈上层(地壳和最上部地幔)和下层(靠近底面的部分)分别按弹性和线粘性处理(Tao et al.,1992)。

2.2 整个岩石圈为粘塑性

在大规模和长距离的构造变形研究中,如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和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模拟,都把岩石圈看成符合牛顿流动或幂次流动的粘性流,软流圈为无粘性的流体(England and M cKenzie,1982;Eng land,1983);或者在研究盆岭地区时把岩石圈看成薄层连续介质的塑性体,下伏粘性流动体,其粘度随深度减小(Fletcher and Hallet,1983)。在地幔对流计算中,较广泛地假设地幔属于粘性流动(牛顿流动)(Zhang et al.,1994;洪汉净等,1994;白武明,1994)。2.3 岩石圈内存在多个弹性层和粘性层

在地壳、上地幔应力极限研究中,以地壳中某一深度为界,区分为弹性上层和粘性下层,分别按库仑-莫尔摩擦律和非牛顿流动的幂次流动律估计应力极限随深度的变化,并得出地壳中部形成极限应力峰值的认识(Brace et al., 1980;M eissner et al.,1982)。考虑到不同深度层次岩石粘性的差别,研究人员还指出上地幔顶部存在另一峰值的可能,或者在岩石圈深度范围内甚至可能存在多个峰值(M olnar et al.,1981;Dunbar,1989)。戴维和科博德等(Davy and Cobbold et al.,1991)也同意岩石圈极限应力值呈双峰式(上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为极限应力峰值),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4层模型实验(脆性中上地壳、延性下地壳、脆性岩石圈地幔和延性软流圈),来模拟岩石圈构造变形。史密斯和布鲁恩(Sm ith and Bruhn, 1984)在研究美国贝森和兰奇地区的地壳结构和脆延性变形中,把地壳分成相间的3个脆性层与延性层。3个脆性层处于极限应力峰值段,而且极限应力峰值随深度增加。脆性层以摩擦为特征,延性层以准塑性流动为特征,脆性层与延性层之间通过低角度铲式断裂或层间滑脱实现伸展。

2.4 中上地壳为弹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为

粘(塑)性

在下地壳横向流动及岩石圈伸展或挤压隆升的模拟研究中,有些学者假定上地壳为弹性(脆性)体,下地壳为符合牛顿流动或幂次流动律(非牛顿流动)的粘性流体(Bird,1991;Block and Roy den,1990;Gans,1987;Zhao and M or-g an,1987;Kruse et al.,1991);或者把上地壳看成弹性(脆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都看成延性或粘性(M olnar and T apponnier,1975, 1977;Tapponnier and Mo lnar,1976)。在研究稳定大陆岩石圈伸展和岩石圈规模断裂形成机制时,把上地壳作为弹性(脆性)层,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作为粘性层(Gov ers and Wor-tel,1995);王绳祖(1993)在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网络的研究中,将大陆岩石圈分为

9

脆性、半脆性上层(上部地壳)和半延性(下地壳)、延性下层(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上下层之间是非连续分布的壳内软夹层(低速、高导层)。

上述认识的分歧主要是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变形属性。事实上,岩石的强度和粘度不能完全等同,强度是变形形式的衡量指标,粘度是变形属性的衡量指标。

王绳祖(1995)认为,岩石圈的变形属性与时间尺度有关。在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中,不仅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于粘性,中上地壳也可能处于粘性流动状态;在仅仅延续数十年的情况下,上地壳以及岩石圈地幔都可能呈弹性状态;延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时,通常上地壳为弹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为粘性或滞弹粘性。马克斯维尔和凯尔文(Max w ell and Kelvin)流变模型的松弛期倍数可作为岩石圈变形属性的判据,松弛期倍数大于2.3,则为粘性流动(王绳祖,1995)。

在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中,一般持续时间从数百万年到上亿年,因此,可以认为上地壳为弹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为粘性。

3 岩石圈塑性流动研究现状及认识上的分歧

在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了岩石圈下层的流动性,更多的人强调地幔流动在岩石圈构造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岩石圈各层变形属性认识的分歧,对岩石圈的流动作用也就有不同的认识。

3.1 壳内(下地壳)流动

地壳流动对构造变形的影响最早是由麦肯齐(1972)提出的。他在研究地中海及中东地区时提出,由于下地壳粘性流动的牵引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微板块,这些微板块在构造变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后,众多的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岩石圈的流动。

周玖和黄修武(1980,1985)提出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在重力作用下高原内部储存着巨大的能量,它通过地壳内柔性物质流动释放能量,并控制地壳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其中西南地区存在由青藏高原向东南流动的西南地壳物质流;在华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壳西厚东薄,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形成由西南向东北水平扩展的地壳物质流。

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地壳内有近水平的反射层,这种水平的层状构造被认为是地壳不同层次粘塑性流动的具体反应(Meissner et al.,1986,1987a、b,1988,1989,1991;Kusznir, 1986,1987,1988;Kusznir and M eissner,1986; Kusznir et al.,1988;Strehlau et al.,1987, 1991)。

伯德(Bird,1991)认为下地壳软弱带(包括水平拆离、垂直断层和横向流动)对众多构造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横向流动是最主要的一种,但在不同地区所起作用不尽相同。因为下地壳流动的驱动力与莫霍面形态及地表起伏形态等因素有关,在稳定地盾或地台区,下地壳流动对构造变形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在相对隆升区,下地壳流动对构造变形有重要影响;在强烈隆起的高原和高热区,下地壳的流动是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例如在贝森和兰奇地区,伸展构造受到下地壳横向流动的控制,由于下地壳流动,莫霍面形态不能长时间维持,现今探测到的莫霍面形态不能代表盆地形成时的地幔特征。又如,由于印度板块推挤,青藏高原下地壳粘性流动层类似于一个水库,储存着巨大的流动能量,促使高原抬升(Zhao and Mor gan,1987;Bird,1991)。

克鲁泽等(Kruse et al.,1991)在研究盆岭构造和科罗拉多高原后认为,下地壳存在符合牛顿流动或幂次流动的塑性流动通道,它决定上地壳的伸展减薄程度以及重力异常和地形起伏等,并通过通道流的调节作用,减小地壳厚度的不连续性,使强伸展区和弱伸展区地壳总厚度产生微小的差别。地壳的伸展程度还与通道厚度和长度有关,而通道流的类型由粘度决定。例如在贝森和兰奇地区,10~25km厚的通道流粘度约为1018~1020Pa.s,在10M a内

10

伸展率达到2.4~3.0(伸展量500km);短距离(150km)的通道流要求粘度约1021Pa.s,这符合幂次流动律;长距离通道流要求粘度更低,这就需要地壳温度增加到700°C,并且依赖于物质成分与变形特性,它基本符合线性流动。

布洛克和罗伊登(Block and Roy den, 1990),研究贝森和兰奇地区的岩石圈时,假设弹性岩石圈覆盖于符合牛顿流动的软流圈上,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山脉比现在要高3~5 km,与实际情况不符;假设上地壳为弹性,下地壳为粘性,通过下地壳区域性塑性流动调节莫霍面形态和地壳厚度,不仅可以产生拆离断层和伸展构造,而且构造格局基本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符。

布蒂利耶和凯恩(Boutilier and Keen, 1994)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大规模断裂的存在可以产生地壳塑性流动,从而引起细颈化伸展。

3.2 岩石圈内存在多层流动

史密斯和布鲁恩(1984)研究贝森和兰奇地区伸展构造时提出,大陆地壳由多个脆性变形(摩擦)和准塑性流动层组成,其中热塑性层的流动在伸展构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上地壳大型低角度反射层不符合传统的脆性破裂理论,而代表具有相对较高的延性和较低剪应力的拆离正断层。

李扬鉴(1996)提出层控构造假说。该假说明确提出地球内部可分成若干圈层,不同层次脆性层下伏软弱层,形成相应层次的层控构造:软流圈对岩石圈的控制,形成板块构造;莫霍面对地壳的控制,形成过渡壳构造;中地壳塑性层对上地壳的控制,形成厚皮构造;结晶基底上覆软弱层对盖层的控制,形成薄皮构造。中地壳塑性层在大陆构造演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它向上控制盆—山系和冲叠造山带厚皮构造,向下引起莫霍面、软流圈上拱和下地壳、岩石圈地幔张裂、分离、下滑、扩张,使厚皮构造发展成过渡壳构造和板块构造。

3.3 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流动

莫尔纳等(1975,1977)和塔波尼耶等(1976)关于板块内部滑移线场和岩石圈“压力计”式的流动传递应力的构想,以及其后关于亚洲中东部地区构造变形的研究,都强调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由西向东的粘性流动在岩石圈构造变形中起主导作用。尽管在后来的物理模拟实验中忽略了延性层的流动,只能通过脆性剪切破裂实现驱动力的远程传递。

齐格勒(Ziegler,1992)强调地幔对流对岩石圈底部和下地壳的摩擦牵引力,以及岩石圈下部和软流圈部分熔融产生的流体在岩石圈伸展中的重要性。

拉金(Lar kin,1997)以贝森和兰奇地区为例,强调幔源岩浆贯入下地壳,形成壳幔过渡带,使莫霍面形态起伏,在伸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绳祖(1985,1993a、b,1995;Wang, 1993a、b)在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网络的研究中,将大陆岩石圈分为脆性、半脆性上层(上部地壳)和半延性(下地壳)、延性下层(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上下层之间是非连续分布的壳内软夹层(低速、高导层)。脆性上层进一步划分为张性破裂构造层和剪切破裂构造层,前者表现为铲式断裂和裂陷盆地等张性构造,后者则表现为大陆多震层;半延性下地壳—延性岩石圈地幔主要以塑性流动网络构造为特征;软流圈以均匀粘性流动(牛顿流动)为特征。大陆板块边界驱动力主要通过延性层网络状流动实现远程传递,并控制板内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地震活动等。根据这一观点设计的双层模型成功地模拟了在板块边界推挤和重力势联合作用下,靠延性层网络状流动实现边界驱动力的远程传递,并牵引上层构造变形这一动力学过程,模拟了在大陆板块边缘驱动作用下,亚洲中东部地区构造变形的构造格局(李建国等,1997,1998)。

3.4 岩石圈整体处于流动状态

英格兰(England)和麦肯齐(1982)、英格兰(1983)在研究大规模和长距离的构造变形(如模拟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和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时,把岩石圈看成符合牛顿流动或幂次流动的粘性流,软流圈为无粘性的流体。弗

11

莱特和哈利特(Fletcher and Hallet,1983)在研究贝森和兰奇地区时把岩石圈看成薄层连续介质的塑性体,下伏幂次流动的粘性流动体,其粘度随深度减小。这种流变模型产生强烈的不稳定伸展细颈化,伸展细颈化强的区域形成盆地,伸展细颈化弱的区域形成山岭,即盆岭构造。

虽然对岩石圈流动有不同的认识,但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岩石圈多层构造变形的特点,在解释板块内部构造变形时,比“刚性”板块和弹性变形观点具有许多优越性。在众多岩石圈流动观点中,笔者认为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更合理,中深变质岩和深源火山岩包体中的塑性流动组构就是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的直接体现,它为大陆板内构造变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是在王绳祖研究员和张流研究员指导下完成的,两位老师详细审阅了初稿,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本文得到地震科学联合基金(85080103和196065)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绳祖.大陆动力学与多级孕震结构构造体系.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24~34

2 马宗晋.中国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术报告.1997

3 李建国,周永胜,宋瑞卿,等.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多层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地震地质,1997,19(3): 248~257

4 李建国,周永胜,王绳祖,等.亚洲中东部地区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地震地质,1998,20(1):63~72

5 李扬鉴.大陆层控构造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6 王绳祖.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地质学报,1993a,67(1):1~18

7 王绳祖.岩石的脆性—延性转变和塑性流动网络.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b,8(4):25~37

8 王绳祖.地壳、上地幔变形属性的判别.地震地质,1995,18(3):215~224

9 周玖,黄修武.在重力作用下的我国西南地区地壳物质流.地震地质,1980,2(4):1~10

10 周玖,黄修武.华北地壳物质重力水平扩展运动的基本特征.地震地质,1985,7(2):13~18

11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374709.html, teral ex tr usion of lo wer cr ust fr om under hig h to po gr aphy,in the iso st atic lim it.J G R,1991,96 (B6):10275~10286

12 Blo ck L,Roy den L H.Cor e co mplex geo metr ies and r egional scale flo w in the low er cr ust.T ecto nics,1990, 9(4):557~567

13 Cart er N L,T senn M C.Flo w pro perties o 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 ectono phy sics,1987,136:27~63

14 Dav y P h,Co bbo ld P R.Ex per iments on shor tening of a4-layer model o 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T ectono-phy sics,1991,188:1~25

15 Eng land P,M cK enzie D.A thin viscous sheet mo del for continental defo rmat ion.J G R,1982,70:295~321 16 G ans P B.A n o pen-sy stem,t wo-layer crustal str etching m odel fo r the easter n g reat basin.T ecto nics,1987, 6(1):1~12

17 K ruse s,M cN utt M,M o rg an P,et al.L ithospher ic ex tension near L ake M ead,N evada:a m odel for ductile flo w in the lo w er crust.J G R,1991,96(B3):4435~4456

18 M cK enzie D P.A ctive tecto nics o f the M editer ranean r egio n.G eophys J R A st ro n So c,1972,30:109~118 19 M o lnar P,T apponnier P.Cenozoic tecto nics of A sia:effects o f a continental collisio n.Science,1975,189 (4201):419~426

20 W ang Sheng-zu.Plastic-flo w netw or k and seismicit y in central and east ern A sia continent.Scient ific-T echnical Contr ibutio ns,Int Co nf on Eart hquake Pr ediction,Str asbo ur g,Fr ance.1991:149~156

(收稿日期:1998-09-11)—

12

Review on the Progress in Studies on Plastic Flow of Lithosphere and Continental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rmation

Zhou Yongsheng

(Institute of Geolog y,CSB,Beijing,100029)

Abstract There are tw o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mechanics o f continental intraplate tec-to nic defor matio n:the far-rang e stress transmission of“rigid”plate is carried out by elasticity;and the far-rang e stress tr ansmissio n o f lithospher e is carried out by plastic flow in the ductile lay-er.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n the defor matio n attr ibute and plastic flow of various layers of litho sphere,the author sugg ests that it is mo re r easonable that far-r ang e str ess transmission is dr iv en by the plastic flow of the low er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 antle w hich is in a plastic state,and thus co ntro l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defo rmation.

Key words lithosphere;plastic flo w;tectonic deform ation;defor matio n attribute

前兆异常与地震相关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V AN方法讨论引起的思考

郑兆

(安徽省地震局,合肥,230031)

摘 要 从国际地震界关于VAN方法预测效能引发的大辩论出发,讨论了在前兆异常与地震相关性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对前兆与地震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时,涉及到对地震孕育、发展和前兆基础的理论研究及认识,以及将预测转换成具体操作程序时遇到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文中对这些不确定性逐一进行了介绍。“地震界需要一套评估地震预报方法的基本方案”是在辩论后达成的共识,亦应成为中国学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关健词 前兆异常;相关性;统计检验

《地球物理通讯》杂志1996年第23卷第11期刊登了44篇文章,围绕希腊科学家VAN 研究组用“地震电信号”方法预测地震的效能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世界地震译丛》1997年1~3期全文刊登了中译文[1]。这是自地震预报探索开始以来,首次在国际范围内就某种地震前兆方法预测效能进行评价而展开的大辩论。不少著名的地震学家都发表了看法,不同意见直接交锋,尽管其中不乏个别言辞和观点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从这场辩论中我们中国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吸取其

13

本研究得到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95-07-431的资助。

第六章 回复与再结晶

第六章回复与再结晶 (一)填空题 1. 金属再结晶概念的前提是,它与重结晶的主要区别是。 2. 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指,它与熔点的大致关系是。 3 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铅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 4.回复是,再结晶是。 5.临界变形量的定义是,通常临界变形量约在范围内。 6 金属板材深冲压时形成制耳是由于造成的。 7.根据经验公式得知,纯铁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 (二)判断题 1.金属的预先变形越大,其开始再结晶的温度越高。(×) 2.变形金属的再结晶退火温度越高,退火后得到的晶粒越粗大。(√)3.金属的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过程。(×) 4.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金属铸件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因为铸件,没有经受冷变形加工,所以当加热至再结晶退火温度时,其组织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因而达不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再结晶退火必须用于经冷塑性变形加工的材料,其目的是改善冷变形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再结晶退火的温度较低,一般都在临界点以下。若对铸件采用再结晶退火,其组织不会发生相变,也没有形成新晶核的驱动力(如冷变形储存能等),所以不会形成新晶粒,也就不能细化晶粒。 5.再结晶过程是形核和核长大过程,所以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过程。(×); 6 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凡是加热以后的变形为热加工,反之不加热的变形为冷加工。 (×) 7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冷变形金属的变形量,会使再结晶温度下降。( √) 8.凡是重要的结构零件一般都应进行锻造加工。(√) 9.在冷拔钢丝时,如果总变形量很大,中间需安排几次退火工序。( √) 10.从本质上讲,热加工变形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而冷加工变形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 (三)选择题 1.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是一个新晶粒代替旧晶粒的过程,这种新晶粒的晶型( )。 A.与变形前的金属相同 B 与变形后的金属相同 C 与再结晶前的金属相同D.形成新的晶型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是( ) A.一个确定的温度值B.一个温度范围 C 一个临界点D.一个最高的温度值 3.为了提高大跨距铜导线的强度,可以采取适当的( A )。 A.冷塑变形加去应力退火 B 冷塑变形加再结晶退火 C 热处理强化D.热加工强化 4 下面制造齿轮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是( C )。 A.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B用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C 由圆钢棒热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D.由钢液浇注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冷加工钨在1 000℃发生再结晶 B 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450℃ C 冷加工铅在0℃也会发生再结晶D.冷加工铝的T再≈0.4Tm=0.4X660℃=264℃ 6 下列工艺操作正确的是(D ) 。 A.用冷拉强化的弹簧丝绳吊装大型零件淬火加热时入炉和出炉 B 用冷拉强化的弹簧钢丝作沙发弹簧 C 室温可以将保险丝拉成细丝而不采取中间退火 D.铅的铸锭在室温多次轧制成为薄板,中间应进行再结晶退火 7 冷加工金属回复时,位错(C )。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复习题

第五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滑移、临界分切应力、取向因子、滑移系统、多滑移和交滑移、孪生、软取 向和硬取向、几何软化和几何硬化、弗兰克-瑞德位错源、细晶强化、霍尔佩奇(Hall-Petch)经验公式、加工硬化、纤维组织、形变织构。 二、填空题: 1.一个与其上的一个组成一个。 2.加工硬化现象是指,。3.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4.金属塑性变形是的结果,滑移是的结果。所以,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一切阻碍位错运动的因素都能提高金属的。5.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和。 6.单晶体拉伸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逐渐趋于平行于方向;压缩时,滑移面逐渐趋于与压力轴线方向。 7.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比单晶体更为复杂,其两个主要因素是和。 三、判断题: 1.金属结晶后,晶粒越粗大,其力学性能越好。() 2.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0}×6,而滑移方向为〈111〉×2,所以滑移系为12。() 3.滑移变形不会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变化。() 4.因为BCC晶格与FCC晶格具有相同数量的滑移系,所以两种晶体的塑性变

形能力完全相同。() 5.孪生变形所需要的切应力要比滑移变形时所需的小得多。() 四、选择题: 1.多晶体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则其:()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b.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c.强度越高、但塑性变差;d.强度越低、但塑性较好。 2.能使单晶体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为:() a.正应力;b.切应力;c.复合应力。 3.面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时的滑移方向:() a.〈111〉;b.〈110〉;c.〈100〉。 4.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数量的滑移系,但其塑性变形能力是不同的,其原因是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较体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a.少;b.多;c.相等。 5.加工硬化使:() a.强度增大,塑性降低;b.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c.强度减小,塑性增大;d.强度减小,塑性降低。 五、问答题: 1.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有何影响?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回答要点: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就越好。 细化晶粒的方法:1)增加过冷度;2)变质处理;3)附加振动。 2.晶格结构分别为密排六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的Zn、α-Fe、Cu的塑性在通常情况下不同,说明谁好谁差并解释产生的主要原因。 回答要点:Zn为密排六方晶格,α-Fe为体心立方晶格,Cu 为面心立方晶格,所以Zn的塑性最差,α-Fe其次,Cu的塑性最好。因为密排六方晶格的滑移系最少,而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虽然滑移系相同,但前者的滑移方

第五章 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第五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断裂一名词解释 固溶强化,应变时效,孪生,临界分切应力,变形织构 固溶强化: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溶入基体金属后使合金变形抗力提高,应力-应变曲线升高,塑性下降的现象; 应变时效: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等变形发生屈服后,在室温停留或低温加热后重新拉伸又出现屈服效应的情况; 孪生:金属塑性变形的重要方式。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晶体沿着一定的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外一部分晶体作均匀的切变,使相邻两部分的晶体取向不同,以孪晶面为对称面形成镜像对称,孪晶面的两边的晶体部分称为孪晶。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 临界分切应力:金属晶体在变形中受到外力使某个滑移系启动发生滑移的最小

分切应力; 变形织构:多晶体中位向不同的晶粒经过塑性变形后晶粒取向变成大体一致,形成晶粒的择优取向,择优取向后的晶体结构称为变形织构,织构在变形中产生,称为变形织构。 二填空题 1.从刃型位错的结构模型分析,滑移的 移面为{111},滑移系方向为<110>,构成12 个滑移系。P166. 3. 加工硬化现象是指随变形度的增 大,金属强度和硬度显著 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造成加工硬化的

根本原因是位错密度提高,变形抗 力增大。 4.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晶界、晶格位向差。 5.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滑移和孪生,冷变形后金属的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6.常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细小晶粒为好,而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 料以粗一些晶粒为好。对于在高温下工作的金属材料,晶粒应粗一些。因为在高温下原子沿晶界 的扩散比晶内快,晶界对变形的阻 力大为减弱而致 7.内应力可分为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点阵畸变三种。 三判断题 1.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实测值比理论值小得多。(√) 2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1}×6,滑移方向为〈110〉×2,所以其滑

第四章 塑性变形(含答案)

第四章塑性变形(含答案) 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1、晶体中能够产生滑移的晶面与晶向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若晶体中这种晶面与晶向越多,则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________。 答案:滑移面、滑移方向、好(强) 2、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不仅与金属本身的________有关,还与变形度有关,这种变形度越大,则再结晶温度越________。 答案:熔点、低 3、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称为________。答案:滑移 4、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多晶体有比单晶体更高的塑性变形抗力。 答案:晶界、晶粒位向(晶粒取向各异) 5、生产中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再结晶退火 6、在生产实践中,经冷变形的金属进行再结晶退火后继续升高温度会发生________现象。答案:晶粒长大 7、金属塑性变形后其内部存在着残留内应力,其中________内应力是产生加工硬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第三类(超微观) 8、纯铜经几次冷拔后,若继续冷拔会容易断裂,为便于继续拉拔必须进行________。 答案:再结晶退火 9、金属热加工时产生的________现象随时被再结晶过程产生的软化所抵消,因而热加工带来的强化效果不显著。 答案:加工硬化 10、纯铜的熔点是1083℃,根据再结晶温度的计算方法,它的最低再结晶温度是________。答案: 269℃ 11、常温下,金属单晶体塑性变形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答案:滑移、孪生 12、金属产生加工硬化后会使强度________,硬度________;塑性________,韧性________。答案:提高、提高、降低、降低 13、为了合理地利用纤维组织,正应力应________纤维方向,切应力应________纤维方向。答案:平行(于)、垂直(于) 14、金属单晶体塑性变形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形式。 答案:滑移、孪生 15、经过塑性变形的金属,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其组织、性能和内应力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致可将这些变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16、所谓冷加工是指金属在________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答案:再结晶温度

上海交大材基-第五章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复习提纲.

第5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提纲 5.1 弹性和粘弹性 5.2 晶体的塑性变形(重点) 5.3 回复和再结晶(重点) 5.4 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学习要求 掌握材料的变形机制及特征,以及变形对材料组织结构、性能的影响;冷、热加工变形材料的回复和结晶过程。 1.材料的弹性变形本质、弹性的不完整性及黏弹性; 2.单晶体塑性变形方式、特点及机制(滑移、孪生、扭折) 3.多晶体、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材料塑性变形的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 6.影响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诸多因素(包括变形程度、第二相粒子、工艺参数等) 7、结晶动力学的形式理论(J-M-A方程) 8、热加工变形下动态回复、再结晶的微观组织特点、对性能影响。 9、陶瓷、高聚物材料的变形特点 重点内容 1. 弹性变形的特征,虎克定律(公式),弹性模量和切变弹性模量;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较小时,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是可逆变形,卸载时,变形消失并恢复原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函数关系,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式中E为正弹性模量,G为切变模量。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弹性模量是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故是组织结

构不敏感参数。在工程上,弹性模量则是材料刚度的度量。 2. 弹性的不完整性和粘弹性; 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3. 滑移系,施密特法则(公式),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组成。 fcc和bcc,bcc的滑移系?滑移系多少与塑性之间的关系。 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如何判断晶体中各个滑移系能不能开动? 解释几何软化和几何硬化?为何多晶体塑性变形时要求至少有5个独立的滑移系进行滑移? 4. 滑移的位错机制,派-纳力(公式); 为什么晶体中滑移系为原子密度最大的面和方向? 5. 比较塑性变形两种基本形式:滑移与孪生的异同特点; 6.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晶粒取向的影响,晶界的影响;

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

弹性理论与塑性理论,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浅析 经过一学期,弹性与塑性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结束了。学习完弹性与塑性力学以后,我对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首先谈一下有关弹性理论的基本知识。 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或机械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在研究对象上,弹性力学同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弹性力学所依据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变形连续规律、应力-应变关系和运动(或平衡)规律,它们有时被称为弹性力学三大基本规律。弹性力学中许多定理、公式和结论等,都可以从三大基本规律推导出来。 连续变形规律是指弹性力学在考虑物体的变形时,只考虑经过连续变形后仍为连续的物体,如果物体中本来就有裂纹,则只考虑裂纹不扩展的情况。这里主要使用数学中的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等方面的知识。求解一个弹性力学问题,就是设法确定弹性体中各点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共15个函数。从理论上讲,只有15个函数全部确定后,问题才算解决。但在各种实际问题中,起主要作用的常常只是其中的几个函数,有时甚至只是物体的某些部位的某几个函数。所以常常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就可求解。 数学弹性力学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一般性理论、柱体扭转和弯曲、平面问题、变截面轴扭转,回转体轴对称变形等方面。 在近代,经典的弹性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把切应力的成对性发展为极性物质弹性力学;把协调方程(保证物体变形后连续,各应变分量必须满足的关系)发展为非协调弹性力学;推广胡克定律,除机械运动本身外,还考虑其他运动形式和各种材科的物理方程称为本构方程。对于弹性体的某一点的本构方程,除考虑该点本身外还要考虑弹性体其他点对该点的影响,发展为非局部弹性力学等。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如下: 1.假定物体是连续的,就是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组成这个物体的介质所填满,不留下任何空隙。 2.假定物体是完全弹性的,就是假定物体完全服从胡克定律——应变与引起该应变的那个应力分量成比例。 3.假定物体是均匀的,就是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 4.假定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就是物体内一点的弹性在所有各个方向都相同。5.假定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 以下是塑性理论的基本知识:

回复与再结晶

1、一块单相多晶体包含。 A.不同化学成分的几部分晶体B.相同化学成分,不同结构的几部分晶体C.相同化学成分,相同结构,不同位向的几部分晶体 2、在立方系中点阵常数通常指。 A.最近的原子间距B.晶胞棱边的长度 3、每一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八面体间隙m个,四面体间隙n个,其中。 A.m=4,n=8B.m=13,n=8C.m=1,n=4 4、原子排列最密的一族晶面其面间距。 A.最小B.最大 5、晶体中存在许多点缺陷,例如 A.被激发的电子B.空位C.沉淀相粒子 6、金属中通常存在着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它们的存在。 A.总是使晶格常数增大B.总是使晶格常数减小C.可能使晶格常数增大,也可能使晶格常数减小 7、金属中点缺陷的存在使电阻。 A.增大B.减小C.不受影响 8、空位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A.形变孪晶的形成B.自扩散C.交滑移 9、金属的自扩散的激活能应等于。 A.空位的形成能与迁移激活能的总和B.空位的形成能C.空位的迁移能 10、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通过形成 A.位错的交割B.交滑移C.孪生 一、名词解释 沉淀硬化、细晶强化、孪生、扭折、第一类残余应力、第二类残余应力、、回复、再结晶、多边形化、临界变形量、冷加工、热加工、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 沉淀硬化:在金属的过饱和固溶体中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和由之脱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导致硬化。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 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 扭折:在滑移受阻、孪生不利的条件下,晶体所做的不均匀塑性变形和适应外力作用,是位错汇集引起协调性的形变。 按残余应力作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残余应力和微观残余应力等两大类,其中宏观残余应力称为第一类残余应力(由整个物体变形不均匀引起),微观残余应力称为第二类残余应力(由晶粒变形不均匀引起)。 储存能:在塑性变形中外力所作的功除大部分转化为热之外,由于金属内部的形变不均匀及点阵畸变,尚有一小部分以畸变能的形式储存在形变金属内部,这部分能量叫做储存能。回复: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加热时,尚未发生光学显微组织变化前(即再结晶之前)的微观结构变化过程。 再结晶:经冷变形的金属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的等轴晶粒形成并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多边形化:指回复过程中油位错重新分布而形成确定的亚晶结构过程。 临界变形量:需要超过某个最小的形变量才能发生再结晶,这最少的形变量就称为临界变形量。 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在没有回复和在接近的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在再结晶过程得到充分进行的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 动态回复:热加工时由于温度很高,金属在变形的同时发生回复,同时发生加工硬化和软化两个相反的过程。这种在热变形时由于温度和外力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回复过程 动态再结晶:是指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 二、问答题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知识-实验-06

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综合 前修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显微镜下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 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 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述 1.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孪晶 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将产生塑性变形。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向保持不变。 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滑移带(平行的黑线)所组成。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多晶体变形的特点:① 各晶粒内滑移带的方向不同(因晶粒方位各不相同);② 各晶粒之间形变程度不均匀,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多(即变形量大),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少(即变形量小);③ 在同一晶粒内,晶粒中心与晶粒边界变形量也不相同,晶粒中心滑移带密,而边界滑移带稀,并可发现在一些变形量大的晶粒内,滑移沿几个系统进行,经常看见双滑移现象(在面心立方晶格情况下很易发现),即两组平行的黑线在晶粒内部交错起来,将晶粒分成许多小块。(注:此类样品制备困难,需要先将样品进行抛光,再进行拉伸,拉伸后立即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此时再进行样品的磨光、抛光,滑移带将消失,观察不到。原因是:滑移带是位错滑移现象在金属表面造成的不平整台阶,不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会造成滑移带的消失。)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的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或双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 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在密排六方结构的锌中,由于其滑移系少,则易以孪晶方式变形,在显微镜下看到变形孪晶呈发亮的竹叶状特征。(注:孪晶是材料内部晶体结构上的变化,样品制备过程不会造成孪晶的消失。) 对体心立方结构的Fe -α,在常温时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而在0℃以下受冲击载荷时,则以孪晶方式变形;而面心立方结构大多是以滑移方式变形的。 2.变形程度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05 金属材料热处理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教案

第五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一、教学目的 1 阐明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及本质; 2 指出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揭示加工硬化的本质与意义。 二、 教学内容 (1)拉伸曲线及其所反映的常规机械性能指标; (2)塑性变形的宏观变形规律与微观机制; (3)加工硬化的本质及实际意义; (4)塑性变形对金属与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5)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 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塑性变形的宏观变形规律与微观机制 (2)晶体缺陷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3)金属塑性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 (4)加工硬化的本质及实际意义,残余应力; 难点: (1)塑性变形的位错机制 (2)形变织构与纤维组织的差别 §5-1 金属的变形特性 一、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曲线:表示金属在拉伸时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为了对不同长短、粗细的试样进行比较,将拉伸曲线中的纵、横坐标分别改为应力(σ=P/A0)和应变(ε=(l-l0)/l0),即为应力-应变曲线。

由于拉伸时,横截面积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计算应力是一直用原始横截面积A 0,故所得应力不是真实应力,因此也称为名义应力-应变曲线。 二、真应力-应变曲线 当拉伸一个l 0长的均匀圆柱体时,其真应变εT 应按每一瞬时的长度(l 1,l 2,l 3,…)计算: 022*******ln )(0l l l dl l l l l l l l l l l l T ==+?+?+=∑∫?L ε (1) 该式表明,采用真应变时,总应变与逐步递增的应变之和相等,但按工程应变计算时,两者并不相等。例如:两试样一次拉伸l 0→l 2或分两次拉伸l 0→l 1→l 2,若按真应变计算,存在: 02 1201ln ln ln l l l l l l =+ 若按工程应变计算,则: 002112001l l l l l l l l l ?≠?+? 在拉伸试样出现颈缩之前,真应变εT 与工程应变ε之间有以下关系: 1,10000+=?=?=εεl l l l l l l 则Q )1ln(ln 0+==∴εεl l T (2) 此外,真应力σT 的计算定义为: A P T =σ (3) 同样,计算真应力时,由于有:A 0l 0=A l =常数,故: )1(0000+====εσσl l A P A A A P A P T (4) 二、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 在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且具有可逆性,即遵循虎克定律。 在拉伸条件下,弹性范围内的真应力与真应变关系为σT =C εT ,其中比例常数C 为拉伸曲线的起始斜率,称为弹性模量,它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由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与真应力-应变曲线在弹性区基本一致,故习惯上用σ=E ε表示,而切变条件下,该关系为:τ=G γ。其中,E 和G 分别为正弹性模量和切变弹性模量,两者关系为: )1(2ν+=E G (5) 式中,ν为泊松比,表示单轴拉伸时横向缩短与纵向伸长的比值,一般金属多在0.30~0.35之间。 当晶体发生弹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W 相当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直线

第六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何谓滑移和孪生 滑移: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 孪生: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作均匀切变 指出三种典型结构金属晶体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1. 面心立方金属:密排面{}111密排晶向1101234=?个滑移系,塑性较好 2. 体心立方金属:密排面{}110密排晶向1111226=?个滑移系,塑性较好 3. 密排六方金属:室温时{}0001密排晶向2011331=?塑性较差 并比较其滑移难易程度 1.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晶体中的滑移系越多,则滑移时可供采用的空间位 向也多,塑性也越好 2. 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晶体的滑移系为12个,密排立方结构的金属晶体的滑移 系为3个()2011,0001,所以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晶体更易发生滑移 3. 从此可以看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金属的塑性较好,而密排六方金属的塑 性较差 4. 金属塑性的好坏,不只是取决于滑移系的多少,还与滑移面上原子的密排程 度和滑移方向的数目有关 5. 例如Fe -α,它的滑移方向不及面心立方金属多,其滑移面上原子密排程度 也比面心立方金属低,因此它的滑移面间距较小,原子间结合力较大,必须在较大的应力作用下才开始滑移,所以它的塑性要比铜铝金银等面心立方金属差些 为何晶体的滑移通常沿着其最密晶面和最密晶向进行

1.在晶体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上,原子间的结合力最强,而面与面之间的距离 却最大,即密排面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最小,滑移阻力最小,最易于滑移2.沿最密晶向滑移的步长最小,这种滑移所需要的切应力最小 何谓加工硬化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运用位错理论说明细化晶粒可以提高材料强度的原因 通常金属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的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这是因为细晶粒受到外力发生塑性变形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塑性变形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此外,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扩展。故工业上将通过细化晶粒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运用位错理论说明细化晶粒可以提高材料强度的原因 来自69页北京工业大学2009细晶强化的位错理论 1.金属多晶体材料塑性变形时,粗大晶粒的晶界处塞积的位错数目多,形成较 大的应力场,能够使相邻晶粒内的位错源启动,使变形继续 2.相反,细小晶粒的晶界处塞积的位错数目少,要使变形继续,必须施加更大 的外加作用力以激活相邻晶粒内的位错源 3.因此,细晶材料要发生塑性变形需要更大外部作用力,即晶粒越细小晶体强 度越高 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均高于纯溶剂组元的强度,试用位错理论分析之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三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塑性变形是塑性加工(如锻造、轧制、挤压、拉拔、冲压等)的基础。大多数钢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都有一定的塑性,因此它们均可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塑性加工。 塑性变形不仅可使金属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毛坯或型材,而且还会引起金属内部组织与结构的变化,使铸态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得到改善。因此,研究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对改进金属材料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合理使用金属材料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1畅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即滑移面)发生相对的滑动。 滑移是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 图3-1 单晶体滑移示意图单晶体受拉伸时,外力F 作用在滑移面上的应力f 可分解为正 应力σ和切应力τ,如图3-1所示。正应力只使晶体产生弹性伸 长,并在超过原子间结合力时将晶体拉断。切应力则使晶体产生弹 性歪扭,并在超过滑移抗力时引起滑移面两侧的晶体发生相对滑 移。 图3-2所示为单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单晶体未 受到外力作用时,原子处于平衡位置(图3-2a)。当切应力较小 时,晶格发生弹性歪扭(图3-2b),若此时去除外力,则切应力消 失,晶格弹性歪扭也随之消失,晶体恢复到原始状态,即产生弹性变 形;若切应力继续增大到超过原子间的结合力,则在某个晶面两侧 的原子将发生相对滑移,滑移的距离为原子间距的整数倍(图3-2c)。此时如果使切应力消失,晶格歪扭可以恢复,但已经滑移的原子不能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即产生塑性变形(图3-2d);如果切应力继续增大,其他晶面上的原子也产生滑移,从而使晶体塑性变形继续下去。许多晶面上都发生滑移后就形成了单晶体的整体塑性变形。 一般,在各种晶体中,滑移并不是沿着任意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的,而总是沿晶体中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面和该晶面上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向进行的。这是因为最密晶面间的面间距和最密晶向间的原子间距最大,因而原子结合力最弱,故在较小切应力作用下便能引起它们之间的相对 3 3

回复与再结晶

理论课教案 编号:NGQD-0707-09版本号:A/0页码: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 学科金属材料及 热处理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第三节回复与再结晶 教学类型授新课授课时数1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加热过程中,变形金属内部组织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回复、再结晶的作用。 2、难点:再结晶温度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复习提问再结晶温度如何计算? 作业布置P33习题8 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和过程附记 §3-3回复与再结晶 经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晶粒破碎,晶格扭曲,位错密度增高,产生内应力,其内部能量增高,因而组织处于不稳定 的状态,并存在向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在低温下,这种转 变一般不易实现。而在加热时,由于原子的动能增大,活动 能力增强,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最后趋于较稳定的状态。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变形金属的 内部相继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三个阶段的变化

理论课教案附页 编制/时间: 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和过程附记 一、回复 回复:当加热温度不太高时,原子活动能力有所增加,原子已能作短距离的运动,此时,晶格畸变程度大为减轻, 从而使内应力有所降低,这个阶段称为回复。 1、回复是冷塑性变形金属在较低温度下加热的阶段。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变形金属中的原子活动 能力有所增大。 2、通过回复,变形金属的晶格畸变程度减轻,内应力 大部分消除,但金属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因此力学性能 变化不大。 3、在生产实际中,常利用回复现象将冷变形金属在低 温加热,进行消除内应力的处理,适当提高塑性、韧性、弹 性,以稳定其组织和尺寸,并保留加工硬化时留下的高硬度 的性能。 二、再结晶 再结晶:当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畸变晶粒通过形核及晶核长大而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的 过程。 1、再结晶过程是发生在较高温度(再结晶温度以上), 其过程以形核和核长大的方式进行。(见教材P30) 2、再结晶后,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变形前 的状态(教材P31) 3、再结晶过程是新晶粒重新形成的过程,而晶格类型 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不是相变过程。(教材P31)

上海交大材基第五章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习题集讲解.

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铜单晶(a=0.36nm )在[112]方向加拉伸应力,拉伸应力为2.5×105Pa ,此条件下:(1)取向因子最大的滑移系有哪几个?(2)计算其分切应力多大? 解:(1) Cu 为F.C.C 结构,易滑移面为{1,1,1},滑移方向为〈1,1,0〉,可以分别求 出[112]方向与这些滑移系之间的两个夹角,然后得到12个取向因子的值。(这里省略了) 通过上述计算得到具体的滑移系(1,-1,1)[0,1,1]和(-1,1,1) [1,0,1]为具有最大取向因子滑移系。 (2) 根据施密特法则(公式略), F=δcosAcosB=1.02*105 Pa 何谓临界分切应力定律?哪些因素影响临界分切应力大小? 解:(略) 沿密排六方单晶的[0001]方向分别加拉伸力和压缩力,说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形变的可能方式。 解:1)滑移:a -拉伸的时,当c/a>=1.633,不会产生滑移,当c/a<1.633有可能产 生滑移,可产生滑移的是{1,1,-2,2}<1,1,-2,-3>;其他滑移面不能产生滑移; b -压缩的时候结果和拉伸一样; 2)孪生:拉伸和压缩的时候都可能产生孪生变形; 3)扭折:拉伸的时候一般不易扭折变形,压缩的时候可以产生扭折变形。 试指出单晶体的Cu 与α-Fe 中易滑移面的晶面与晶向,并分别求它们的滑移面间距,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及点阵阻力,已知泊松比为ν=0.3,G Cu =48300MPa , G α-Fe =81600MPa. 解:体心Fe 具有多种类的滑移系,但是滑移方向均相同。 力=90.56MPa 。

铝单晶体拉伸时,其力轴为[001],一个滑移系的临界分切应力为0.79MN/m2,取向因子COS φCOSλ=0.41,试问有几个滑移系可同时产生滑移?开动其中一个滑移系至少要施加多大的拉应力? 解:Al为F.C.C结构,其滑移系共有{1,1,1}4<1,1,0>3=12个。可以求得【001】与这些滑移系的取向因子。(可以列表列出来如下) 其它有4个滑移系,它们的滑移方向的第三个数字为0,因为取向因子为0,根据施密特法则,不能产生滑移。 开动其中一个滑移系需要施加的拉应力,可以根据施密特法则求得: F=0.79/0.41=1.93 MN/m2

【材料课件】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实验三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组织观察 目的 1.加深对材料塑性编写过程的理解; 2.认识塑性变形的典型组织; 3.理解变形量对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影响。 一、塑性变形引起材料组织的变化 晶体塑性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四种:滑移、孪生、蠕变、粘滞性流动。 滑移是晶体中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造成晶体的两部分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相对移动,滑移是位错的移动,晶体内部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不一起晶体内的组织变化,位错移出晶体的表面,形成滑移台阶,一个位错源发出的位错都移出,在晶体表明形成台阶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就是滑移线。 孪生是在滑移困难时以形成孪晶的方式发生的塑性变形,晶体发生孪生,在晶体表面产生浮凸,晶体内部生成的孪晶与原晶体的取向不一样,并有界面分隔,所以在晶体内重新制样后依然可以看到孪晶。 多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原等轴晶粒被拉长或压扁,晶界变模糊。两相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第二相的分布也与变形方向有关。 塑性变形后进行退火加热发生再结晶的晶粒尺寸与变形量有直接的关系。在临界变形量(不同材料不相同,一般金属在2—10%之间)以下,金属材料不发生再结晶,材料维持原来的晶粒尺寸;在临界变形量附近,刚能形核,因核心数量很少而再结晶后的尺寸很大,有时甚至可得到单晶;一般情况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当变形量过大(>70%)后,可能产生明显织构,在退火温度高时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几种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形貌 ①.低碳钢拉伸后的组织变化:看断口附近,变形量最大,组织特征明显,白色的软相的 晶粒的形状分布,黑色较硬相形状分布特征。 ②纯铁压缩表面的滑移线:为了观察,现将试样磨平,再压缩变形,晶体表面可留下滑移 线。若再打磨则滑移线就不可见。一个滑移系能开动,与之平行的滑移系也可能开动,滑移线往往时互相平行,因为存在交滑移,滑移线为波浪状。 ③锌的变形孪晶:Zn是hcp晶系,仅有三个滑移系,多晶体变形就会发生孪生,从试样 上可见到变形产生的孪晶。

9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实验指导书4

实验4 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加工硬化现象和回复再结晶的认识。 2.通过实验分析加工温度和变形程度对所选原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测定所选原材料(例如工业纯铝)的形变度与再结晶后的晶粒度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1、加工硬化现象 当金属与合金在外力的作用下,应力超过弹性极限以后,将发生塑性形变。金属在塑性形变过程中,组织与性能将发生变化。一般说来随着形变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下降,同时也造成其它物理化学性能的明显变化。人们就把金属因塑性变而导致的强度和硬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2、金属经塑性形变后显微组织的变化 金属经塑性形变以后,其组织发生以下的变化。 (1)金属在塑性形变后,组织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轧制后,晶粒沿着形变方向被拉长,其程度随形变量的加大而增大,当形变量很大时,晶粒伸长呈“纤维状”。与此同时,除晶粒的形状发生变化外,组织中的第二相也将发生变化,硬的相将破碎,软的相将发生形变等。 (2)塑性形变导致金属组织内部的亚结构细化。在形变不大的情况下,晶粒内首先出现明显的滑移带,随着形变量的加大。滑移带逐渐增多。射线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晶粒被碎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位向差一般不大于1°)的晶块,其大小约为10-3~10-6厘米,即在原来晶粒内出现了很多小晶块,这种组织称为亚结构。 (3)金属塑性形变时,由于各部分的形变的不均匀性而造成的内应力(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内应力)将增大。 (4)当金属的塑性形变量很大时,在形变过程中晶体将产生转动和旋转,使各晶粒的某一晶向都不同程度的转向与外力相近的方向,这样便使得原来晶向不同的晶粒取向渐趋一致。而使其具有择优趋向组织称之为形变结构。 金属塑性形变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应了解这一变化规律,从而能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塑性形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滑移形变方式,其二是孪晶形变方式。至于形变结构与机理,这里不做叙述。 3、回复与再结晶 由于塑性形变,使晶格畸变增大(使错密度增加,亚结构细化等),使得冷形变金属的自由能升高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便有一种向较稳定状态转化的自发趋势。 如将冷形变后的金属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使其原子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就会产生一系列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聚集再结晶)过程,参看图1。 回复:当加热温度较(再结晶温度)低时,通过原子作短距离的扩散,使某些晶体缺陷互相抵消而使缺陷数量减少;使晶格畸变程度减轻(由多边化结果导致);第一类、第二类内应力基本消除;显微组织无变化,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部分的恢复到形变前的状态,如硬度、强度稍微下降,塑性略有提高;导磁率上升,比电阻下降等,这一过程称为回复。 再结晶:冷形变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由于原子扩散能力的增大,组织和性能将发生剧烈的变化,完全回复到形变以前的情况。从显微组织看形变组织完全消失,代之的是新的等轴晶粒;其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提高。把在这一温度下组织和性能发生剧烈变化的现象称做

第五章材料变形与再结晶答案.doc

第五章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 Chapter 5 Plastic Deformation 作业1:在面心立方晶体结构中,有一位错可以在(111)和(111) Solution: 4歩0 晶面上发生交滑移,请确定这个位错的伯氏矢量? 作业2: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三个滑移系,假定在Au晶体的[100]± 施加2MPa的拉伸应力,其临界分切应力是0. 91MPa o证明滑移不会在(111)晶面的三个滑移系上滑移? The three slip systems in the (111) plane are (111) [101], (111) [llo], (111) Oil]. Because [100]丄[oii], that is 入=90°,so r( resolred shear stress in (lll)[oii]) is 0.

COS60°=T So: Measurable slip will not occur on any of the three slip systems in the (111) plane. 作业3?: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沿[i23]方向施加2 MPa的正应力。滑移面是(111),滑移方向是[101]o请确定临界分切应力To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find both cos0 and cos(p? This can be done suing the vector dot product: |[123j[ioq V14V2 Solving equation T C R =(ycos6cos(p for T C R and substituting the data given in the problem statement yields: T cR=(2Mpa)x(0.617)x(0.756)=0.933Mpa 作业4:假定某面心立方晶体可以开动的滑移系为(ni)[011]o试回答: (1)给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得相应矢量,并说明之。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全解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 结晶 目的:掌握金属在塑性变形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要求: 1、掌握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了解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掌握回复和 再结晶的概念及其应用; 3、明确金属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 重点: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概念及其应用。 §5-1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发 生; 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在晶体原子最密排面上 沿最密排方向进行; 3、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二、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金属的组织、结构特点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1)各晶粒形状、大小不同,成分、性能不均匀,各相邻晶粒的晶格位向不同: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相互约束、 阻碍;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相互协调、适应。 2)存在大量晶界,晶内与晶界性能不同,晶界易聚集杂质,晶格排列紊乱:晶格畸变增大,滑移位错运动阻 力增大,难以变形,塑性变形抗力增大。晶粒越细,

强度越高:晶界总面积增加,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越多,塑性变形抗力越大;晶粒越细,塑性、韧性越好:晶粒越细,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越多,变形量分散到更多晶粒中进行,产生较均匀的变形,不致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断裂前可发生较大塑性变形量。 工业上,常用压力加工、热处理方法细化晶粒,提高性能。 2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 多晶体金属中各晶粒的 晶格位向不同,所受分切应 力不同,塑性变形在不同晶 粒中逐批进行,是个不均匀 过程。 软位向:晶格位向与外力处于或接近45°角的晶粒所受分切应力最大,首先发生塑性变形。 硬位向:晶格位向与外力处于或接近平行或垂直的晶粒所受分切应力最小,难以进行塑性变形。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是一批一批晶粒逐步发生,由少数晶粒发生塑性变形逐渐趋于大量晶粒发生塑性变形,由不均匀变形逐渐趋于较均匀变形。 §5-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 响 一、塑性变形对组织的影响 1、 晶粒形状发生变化: 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形成纤维组织; 2、 晶粒内产生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