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题实验报告(五)

网络问题实验报告(五)
网络问题实验报告(五)

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

运筹学上机报告

实验五

实验名称网络问题实验时间2012年6 月 12 日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程序

四、实验结果五、实验结果的分析六、实验出现的问题

一、实验目的

利用lingo编程求解最短路、最大流问题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掌握网络问题的数学模型;能够利用lingo编程求解网络问题。

三、实验程序

(ZDL1)model:

!title 会计09-1班;

sets:

dots/s,2,3,4,5,t/;

arcs(dots,dots):p,w,x;!w为弧的距离,x为决策变量;

endsets

data:

p=0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0 0 1 0 1 0;

w=0 9 0 8 0 0

9 0 1 5 3 0

0 1 0 7 4 3

8 5 7 0 7 0

0 3 4 7 0 10

0 0 3 0 10 0;

enddata

n=@size(dots);

min=@sum(arcs:w*x);

@for(dots(i)|i#ne#1#and#i#ne#n:

@sum(dots(j):p(i,j)*x(i,j))

=@sum(dots(j):p(j,i)*x(j,i)));

@sum(dots(j):p(1,j)*x(1,j))=1;

End

(ZDL2)model:

!title ;

sets:

dots/1,2,3,4/;

arcs(dots,dots)/

1,2 1,3 1,4

2,1 2,3

3,1 3,2 3,4

4,1 4,3/:w,x;!w为弧的距离,x为决策变量;

endsets

data:

w=1 2 1

2 7

6 5 2

1 4;

enddata

min=@sum(arcs:w*x);!目标函数;

@sum(arcs(i,j)|i#eq#1:x(i,j))=1;!始点约束;

@sum(arcs(i,j)|j#eq#4:x(i,j))=1;!终点约束;

@for(dots(i)|i#ne#1 #and# i#ne#4:

@sum(arcs(i,j):x(i,j))=@sum(arcs(j,i):x(j,i)));!中间点约束; End

(ZDL3)model:

!title 会计09-1班;

sets:

dots/s,2,3,4,5,t/;!最大流问题;

arcs(dots,dots)/

s,2 s,4

2,3 2,4

3,t

4,5

5,2 5,3 5,t/:c,f;!c表示容量 f表示可行变量;

endsets

max=flow;!目标函数;

@sum(arcs(i,j)|i#eq#1:f(i,j))=flow;!始点约束;

@for(dots(i)|i#ne#1 #and# i#ne#6:

@sum(arcs(i,j):f(i,j))=@sum(arcs(j,i):f(j,i)));!中间点约束; @for(arcs:@bnd(0,f,c));!弧容量约束;

data:

c=3 5 4 1 5 2 1 3 2;

enddata

end

(ZDL4)model:

!title 会计09-1班;

sets:

dots/1,2,3,4,5,6,7/;!最大流问题;

arcs(dots,dots)/

1,2 1,4 1,5

2,4 2,3

3,7

4,3 4,6

5,4 5,6

6,3 6,7/:c,f;!c表示容量 f表示可行变量;

endsets

max=flow;!目标函数;

@sum(arcs(i,j)|i#eq#1:f(i,j))=flow;!始点约束;

@for(dots(i)|i#ne#1 #and# i#ne#7:

@sum(arcs(i,j):f(i,j))=@sum(arcs(j,i):f(j,i)));!中间点约束; @for(arcs:@bnd(0,f,c));!弧容量约束;

data:

c=5 4 8 3 6 8 2 8 4 4 8 9;

enddata

end

四、实验结果

(ZDL1)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13.0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4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N 6.000000 0.000000 P( S, S) 0.000000 0.000000 P( S, 2) 1.000000 0.000000 P( S, 3) 0.000000 0.000000 P( S, 4) 1.000000 0.000000 P( S, 5) 0.000000 0.000000 P( S, T) 0.000000 0.000000 P( 2, S) 1.000000 0.000000 P( 2, 2) 0.000000 0.000000 P( 2, 3) 1.000000 0.000000 P( 2, 4) 1.000000 0.000000 P( 2, 5) 1.000000 0.000000 P( 2, T) 0.000000 0.000000 P( 3, S) 0.000000 0.000000 P( 3, 2) 1.000000 0.000000 P( 3, 3) 0.000000 0.000000 P( 3, 4) 1.000000 0.000000 P( 3, 5) 1.000000 0.000000 P( 3, T) 1.000000 0.000000 P( 4, S) 1.000000 0.000000 P( 4, 2) 1.000000 0.000000 P( 4, 3) 1.000000 0.000000 P( 4, 4) 0.000000 0.000000 P( 4, 5) 1.000000 0.000000 P( 4, T) 0.000000 0.000000 P( 5, S) 0.000000 0.000000 P( 5, 2) 1.000000 0.000000 P( 5, 3) 1.000000 0.000000 P( 5, 4) 1.000000 0.000000 P( 5, 5) 0.000000 0.000000 P( 5, T) 1.000000 0.000000 P( T, S) 0.000000 0.000000 P( T, 2) 0.000000 0.000000 P( T, 3) 1.000000 0.000000 P( T, 4) 0.000000 0.000000 P( T, 5) 1.000000 0.000000 P( T, T) 0.000000 0.000000 W( S, S) 0.000000 0.000000 W( S, 2) 9.000000 0.000000 W( S, 3) 0.000000 0.000000 W( S, 4) 8.000000 0.000000 W( S, 5) 0.000000 0.000000 W( S, T) 0.000000 0.000000 W( 2, S) 9.000000 0.000000 W( 2, 2) 0.000000 0.000000 W( 2, 3) 1.000000 0.000000 W( 2, 4) 5.000000 0.000000 W( 2, 5) 3.000000 0.000000 W( 2, T) 0.000000 0.000000 W( 3, S) 0.000000 0.000000 W( 3, 2) 1.000000 0.000000 W( 3, 3) 0.000000 0.000000 W( 3, 4) 7.000000 0.000000 W( 3, 5) 4.000000 0.000000 W( 3, T) 3.000000 0.000000 W( 4, S) 8.000000 0.000000 W( 4, 2) 5.000000 0.000000 W( 4, 3) 7.000000 0.000000 W( 4, 4) 0.000000 0.000000 W( 4, 5) 7.000000 0.000000 W( 4, T) 0.000000 0.000000 W( 5, S) 0.000000 0.000000 W( 5, 2) 3.000000 0.000000 W( 5, 3) 4.000000 0.000000 W( 5, 4) 7.000000 0.000000 W( 5, 5) 0.000000 0.000000 W( 5, T) 10.00000 0.000000 W( T, S) 0.000000 0.000000 W( T, 2) 0.000000 0.000000 W( T, 3) 3.000000 0.000000 W( T, 4) 0.000000 0.000000 W( T, 5) 10.00000 0.000000 W( T, T) 0.000000 0.000000 X( S, S) 0.000000 0.000000 X( S, 2) 1.000000 0.000000 X( S, 3) 0.000000 0.000000 X( S, 4) 0.000000 0.000000 X( S, 5) 0.000000 0.000000 X( S, T) 0.000000 0.000000 X( 2, S) 0.000000 5.000000 X( 2, 2) 0.000000 0.000000 X( 2, 3) 1.000000 0.000000 X( 2, 4) 0.000000 6.000000 X( 2, 5) 0.000000 0.000000 X( 2, T) 0.000000 0.000000 X( 3, S) 0.000000 0.000000

X( 3, 5) 0.000000 2.000000 X( 3, T) 1.000000 0.000000 X( 4, S) 0.000000 3.000000 X( 4, 2) 0.000000 4.000000 X( 4, 3) 0.000000 5.000000 X( 4, 4) 0.000000 0.000000 X( 4, 5) 0.000000 3.000000 X( 4, T) 0.000000 0.000000 X( 5, S) 0.000000 0.000000 X( 5, 2) 0.000000 6.000000 X( 5, 3) 0.000000 6.000000 X( 5, 4) 0.000000 11.00000 X( 5, 5) 0.000000 0.000000 X( 5, T) 0.000000 9.000000 X( T, S) 0.000000 0.000000 X( T, 2) 0.000000 0.000000 X( T, 3) 0.000000 6.000000 X( T, 4) 0.000000 0.000000 X( T, 5) 0.000000 11.00000 X( T, T) 0.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0.000000 0.000000

2 13.00000 -1.000000

3 0.000000 -13.00000

4 0.000000 -4.000000

5 0.000000 -3.000000

6 0.000000 -5.000000

7 0.000000 -1.000000 (ZDL2)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1.00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0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W( 1, 2) 1.000000 0.000000 W( 1, 3) 2.000000 0.000000 W( 1, 4) 1.000000 0.000000 W( 2, 1) 2.000000 0.000000 W( 2, 3) 7.000000 0.000000 W( 3, 1) 6.000000 0.000000 W( 3, 2) 5.000000 0.000000 W( 3, 4) 2.000000 0.000000 W( 4, 1) 1.000000 0.000000 W( 4, 3) 4.000000 0.000000 X( 1, 2) 0.000000 8.000000 X( 1, 3) 0.000000 3.000000 X( 1, 4) 1.000000 0.000000 X( 2, 1) 0.000000 0.000000 X( 2, 3) 0.000000 1.000000 X( 3, 1) 0.000000 10.00000 X( 4, 3) 0.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1.000000 -1.000000

2 0.000000 5.000000

3 0.000000 -6.000000

4 0.000000 -2.000000

5 0.000000 4.000000 (ZDL3)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5.00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4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FLOW 5.000000 0.000000 C( S, 2) 3.000000 0.000000 C( S, 4) 5.000000 0.000000 C( 2, 3) 4.000000 0.000000 C( 2, 4) 1.000000 0.000000 C( 3, T) 5.000000 0.000000 C( 4, 5) 2.000000 0.000000 C( 5, 2) 1.000000 0.000000 C( 5, 3) 3.000000 0.000000 C( 5, T) 2.000000 0.000000 F( S, 2) 3.000000 -1.000000 F( S, 4) 2.000000 0.000000 F( 2, 3) 3.000000 0.000000 F( 2, 4) 0.000000 1.000000 F( 3, T) 3.000000 0.000000 F( 4, 5) 2.000000 -1.000000 F( 5, 2) 0.000000 0.000000 F( 5, 3) 0.000000 0.000000 F( 5, T) 2.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5.000000 1.000000

2 0.000000 -1.000000

3 0.000000 0.000000

4 0.000000 0.000000

5 0.000000 -1.000000

6 0.000000 0.000000 (ZDL4)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17.0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5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FLOW 17.00000 0.000000

C( 2, 4) 3.000000 0.000000 C( 2, 3) 6.000000 0.000000 C( 3, 7) 8.000000 0.000000 C( 4, 3) 2.000000 0.000000 C( 4, 6) 8.000000 0.000000 C( 5, 4) 4.000000 0.000000 C( 5, 6) 4.000000 0.000000 C( 6, 3) 8.000000 0.000000 C( 6, 7) 9.000000 0.000000 F( 1, 2) 5.000000 -1.000000 F( 1, 4) 4.000000 -1.000000 F( 1, 5) 8.000000 0.000000 F( 2, 4) 2.000000 0.000000 F( 2, 3) 3.000000 0.000000 F( 5, 4) 4.000000 -1.000000 F( 5, 6) 4.000000 -1.000000 F( 6, 3) 3.000000 0.000000 F( 6, 7) 9.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17.00000 1.000000

2 0.000000 -1.000000

3 0.000000 0.000000

4 0.000000 0.000000

5 0.000000 0.000000

6 0.000000 -1.000000

7 0.000000 0.000000

五、实验结果的分析

1、ZDL1中,最短路程为13,最短路线为s②③t。

2、ZDL2中,最短路程为1。

3、ZDL3中,最大流为5。

4、ZDL4中,最大流为17。

六、实验出现的问题

这个网络问题中求最短路和最大流的问题总体来说比较简单,问题出现较少。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作者:xx通信工程(1)班第二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1年12月

目录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3) 一、配置交换机设备 (3) 二、配置路由器设备 (5) 实验四:生成树与以太网链路聚合 (8) 配置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8) 实验六:交换机端口安全与访问控制列表 (14) 一、配置标准访问控制网络流量 (14) 二、配置扩展访问列表保护服务器安全 (19) 三、配置命令ACL保护办公网安全 (24) 实验七:无线网络技术 (29) 一、安装无线网卡 (29) 二、组建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 (30) 三、组建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 (37)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无线项目施工 (45)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xxx xxx xxx) 一、路由器的配置 【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命令,理解路由器各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技术【实验设备】 路由器设备(1台)、配置主机(1台)、配置线(1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1)路由器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Red-Giant>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路由器F1/0接口模式Red-Giant(config-if) Red-Giant(config-if)#exit !退回上一级操作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f)#end !直接退回特权模式 Red-Giant#

福建师范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基础应用》在线考核试题

2015期末在现线考核单选题 (共7道题) 展开 收起 1.(分)在2012年MOOC闯入人们视线并迅速走俏,也有人说2012年是MOOC元年,MOOC意为: A、开放在新课程 B、大规模开发式在线课程 C、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 D、大型开放式课程 我的答案:b 2.(分)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远程教育技术(如收音机和电视)的特征是 A、单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B、双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C、单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D、双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我的答案:A 3.(分)网络教育的一个特征表现在师生处于()状态 A、通信

B、教学 C、分离 D、讨论 我的答案:C 4.(分)网络教育过程中包含的因素可以分为 A、教育者、学习者、计算机网络 B、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信息 C、教育者、学习者、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 D、网络教室、电子点名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课程学习系统 我的答案:C 5.(分) E-mail地址的格式是 B、网址?用户名 C、账号@邮件服务器名称 D、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称 我的答案:c 6.(分)下面关于现代远程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既保留了传统电教的形象生动、也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等特点。 B、它有相互访问、直接双向交流的特点。 C、它的教学内容、题材和手段更广泛。 D、它只满足社会上需要再教育的各类人员的需要。

我的答案:D 7.(分) 1998年,()提出“因特网宣言”,通过实现5个新目标来进一步完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A、比尔?盖茨 B、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C、阿尔?戈尔 D、理查德?贝卢佐 我的答案:C 问答题 (共9道题) 展开 收起 8.(分)简答题:请写出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学平台域名、电子邮件服务系统域名。 我的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站()。 9.(分)简述题:如何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进行交作业?请写出具体新平台的操作步骤。 我的答案: 第一步:在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站首页输入用户(学号)、密码、验证码,登录“我的空间”。第二步:点击课程列表的具体科目下方的作业,出现这一科目的作业安排。 第三步:点击操作列表选择对应的作业开始答题。第四步:显示出作业内容按要求答题。 第五步:答题中断时点击左下角“保存”,待下次有时间继续答题,答题完毕则点击“交作 业”。 10.(分)简述题:网络教育学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有哪几方面的表现?请加以说明。 我的答案: 答:一、网上大学适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二、网络大学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三、网络大学适应了信息时代终身教育的需求,四、网络大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五、现阶段发展网络大学还能缓解就业压力。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网络大学满足人们求学的愿望,新兴的网络远程教育利用普通大学已有的师资、教材、设备等资源及目前较为空闲的通讯资源,以达共享,人们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社会需要高层次人才。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正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打破了正规办学城市化地域局限,使高等教育学历人才向多方位均匀分布发展。远程网络教育满足知识技能在信息时代急速更新的情况下,让人们得以继续学习补充自身知识。远程教育低投入、高产出,教育机构的部门及管理人员大大减少,高效益的新

网络拓扑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 实验地点计科楼414实验时间2013.12.09 项目名称网络拓扑结构实验类型设计性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连通和对拓扑的分析,加深对常见典型局域网拓扑的理解;通过路由建立起网络之间的连接,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了解网络路由的设计与配置。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二层交换机五台、三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五台及一台服务器。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假设某校园网通过1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 一台路由器相接,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图: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及IP地址,进行端口划分:Switch(config)#vlan 2 exit vlan 3 exit vlan 4 exit vlan 5 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 ip add 210.42.242.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vlan 3 ip add 210.42.243.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vlan 4 ip add 210.42.244.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f0/2) sw mod acc sw acc vlan 2 exit int (f0/3) sw mod acc sw acc vlan 3 exit int range(f0/4-5) sw mod acc sw acc vlan 4 exit int (f0/1) sw mod acc sw acc vlan 5 exit int vlan 5 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no sh exit 配置DHCP: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熟悉常用网络测试指令 班级:B241111 学号:B24111102 姓名:杜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2)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二、实验设备 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7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2)利用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3)利用arp 命令检验MAC 地址解析 (4)熟练使用netstat、ftp、tracert、pathping、nbtsat、netsh等网络命令 四、背景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带有多种网络命令,利用这些网络命令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需要注意是这些命令均是在cmd命令行下执行。本次实验学习8个最常用的网络命令。 五、实验准备 1.Ping命令 -t Ping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默认值为 4 。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 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w timeout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远程计算机。 查看ping的相关帮助信息“ping/?” 2.ipconfig命令 ipconfig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查看主机的IP配置命令,其显示信息中还包括主机网卡的MAC地址信息。该命令还可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并启动新一次的动态IP分配请求。 ipconfig /all:显示本机TCP/IP配置的详细信息; ipconfig /release:DHCP客户端手工释放IP地址; ipconfig /renew:DHCP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刷新请求; ipconfig /flushdns:清除本地DNS缓存内容; ipconfig /displaydns:显示本地DNS内容; ipconfig /registerdns:DNS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进行注册; ipconfig /showclassid:显示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信息; ipconfig /setclassid:设置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选择题

网络教育应用基础选择题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曾提出了一个所谓的(2)纲领可供选择答案: 1.信息高速公路发展 2.教育技术行动 3.京都协议 4.网络教育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包括2 可供选择答案: 1.纯粹的Web交互 2.面对面的提问 3. 利用asp,jsp 4.Web编程技术表单 网络教育过程中包含的因素可以分为:(3) 可供选择答案: 1.教育者、学习者、计算机网络 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信息 3.教育者、学习者、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 4.网络教室、电子点名系统、在线考试系统、课程学习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也有缺点,表现在:( 1) 可供选择答案: 1. 教师必须适应网络时代非线性思维的要求 2.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 4. 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过程的主体是:(2 ) 可供选择答案: 1.教育者 2.学习者 3.计算机网络 4. 教育信息 网络教育的一个特征表现在师生处于(3 )状态 可供选择答案: 1.通信 2.教学 3.分离 4.讨论 在网络上实现所谓的“网上学校”属于网络教育的(1 )可供选择答案: 1.虚拟功能 2.共享功能 3.检索功能

4.服务功能 网络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4 ) 可供选择答案: 1.幻灯投影技术 2.知识爆炸 3.经济高速发展 4.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美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就是网上K-12,其中的字母K 表示的是(3) 可供选择答案: 1.网络 2.中小学 3.儿童 4.信息高速公路 1998年,(2)提出“因特网宣言”,通过实现5个新目标来进一步完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可供选择答案: 1.比尔·盖茨 2.阿尔·戈尔 3.史蒂夫·鲍尔默 4.理查德·贝卢佐 在20世纪早期和中期,远程教育技术(如打印机、收音机和电视)的特征是( 1 )。 可供选择答案: 1.单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2. 双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3.单向传输,师生交流频繁 4.双向传输,师生交流少. 中国目前的远距离教育的特点不是( 4 )。 可供选择答案: 1.着点多 2.覆盖面广 3.收听收视率高 4. 教育是双向的 下面关于现代远程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 )。 可供选择答案: 1. 下面关于现代远程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 它有相互访问、直接双向交流的特点。 3.它的教学内容、题材和手段更广泛。 4. 它只满足社会上需要再教育的各类人员的需要。 下列哪一项不是校外学习中心点承担的任务:( 3 )。 可供选择答案: 1.招生宣传、协助招生、学生选课 2.教材发放、学费交纳、课程辅导(部分学校要求)

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报告-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实验类型:____验证型实验_____ 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 _______ 实验日期2013 年 3 月29 日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 ●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 由实验内容可以知道: 1、编写程序能同时实现对多个域名的解析。比如在控制台输入:getip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51435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514355.html,,能输出https://www.360docs.net/doc/bb1514355.html,和https://www.360docs.net/doc/bb1514355.html,对应的IP地址列表。 2、编写程序获取并输出本地主机的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 地址。 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基本知识gethostbyname()返回对应于给定主机名的包含主机名字和地址信息的hostent结构指针。结构的声明与gethostaddr()中一致。 之后要根据内容画出函数流程图

三、实验过程(包含实验结果) 1.在实验过程中调用GetAdaptersInfo()时,出现了undeclared identifier的报错,原因是没有包含其头文件,之后进行一些修改解决了问题. 2.实验结果 3.选择查看本机信息 四、讨论与分析 1.Winsock初始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winsock初始化可加载winsock编程的动态链接库。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交换路由综合实验 1 交换实验 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1.1实验目的 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实验内容 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方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示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示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 ######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等。 1.1.4实验功能 更改交换机的提示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实验设备 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 1.1.6实验步骤 s21a1#configure terminal 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 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s35a1#configure terminal 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 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1.2虚拟局域网VLAN 1.2.1实验目的

互联网应用试题和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一) 课程名称:互联网应用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Internet术语中,Internet网关是指( ) A.终端计算机 B.中间计算机 C.客户机 D.微型计算机 2.TCP协议在两台计算机之间提供可靠的( ) A.比特 B.包 C.段 D.数据流 3.最基本的Internet服务是不可靠的,是因为它并不保证正确的传输( ) 帧B.A.比特段D.C.分组) 4.Internet上从服务器到服务器传递邮件的协议是( B.FTP A.HTTP D.SMTP C.POP ) 5.PPP帧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默认字节值是( B.256 A.128 D.1500 C.512 ) 地址的前导码是( IP6.D类B.110 A.10 D.11110 C.1110 ) ( 7.IP报文的第三个字段是A.版本号长度B. 协议服务类型D.C.) 8.IPv6分组的流标记的位数是( B.24 A12 D.128 C.64 ) 用户想要拨号上网得先找一个9.( A.ISP B.账号 C.密码 D.账号和密码) COM10.PC机主机箱的后面的接口的中文意思是( B.A.并行通讯端串行通讯端口 C.数字电路端口模拟电路端口 D.) 计算机的显示界面是图形方式的操作系统是11.( B.Linux A.Dos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Windows D.Unix ) ( 12.网络适配器也称为B.网板A.匹配器 D.网路C.转发器 13.现存TCP/IP邮件系统的扩展协议是( )

网络编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一、预备知识 1.网络编程基本概念 网络上的计算机间的通讯,实质上是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程序之间的通讯。在互联网中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在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主机上不同进程,即使用(IP地址,端口号)二元组。 套接字(Socket)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信时一个网络程序将要传输的一段信息写入它所在主机的Socket中,该Socket通过与网络接口卡相连的传输介质将这段信息发送到另一台主机的Socket中,以供其他程序使用。 图1-1 TCP通信流程 2.TCP通信流程 TCP程序是面向连接的,程序运行后,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与

服务器通信之前必须首先发起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在双方之间建立连接后才可以互相通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Winsock API编程原理; 2.掌握TCP Socket程序的编写; 3.了解C/S模式的特点; 4.学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任务 使用Winsock API相关类实现TCP Socket通信程序,并能成功运行。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 1. Windows2000/XP/7 2. Visual C++开发平台 3. Visual Studio2010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参照《Visual C++网络编程教程》书中81页,TCP Socket API程序设计。 连接: void CChatClientDlg::OnConnect() { WSADATA wsd; //WSADATA结构 WSAStartup(MAKEWORD(2,2),&wsd); //加载协议,使用Winsock 2.2版 m_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创建流式套接字 //服务器地址 sockaddr_in serveraddr; UpdateData(); if(ServerIP.IsBlank()) { AfxMessageBox("请指定服务器IP!"); return; } if(sPort.IsEmpty()) { AfxMessageBox("请指定端口!"); return; }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 需求分析 通过合理的三层网络架构,实现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快捷,不允许VLAN10的用户去访问VLAN30的FTP服务,VLAN20不受限制;VLAN1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3,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VLAN2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2,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配置静态路由使用全网互通;配置NAT功能,使用内网用户使用200.1.1.3—200.1.1.6这段地址去访问互联网;将内网的FTP服务发不到互联网上,使用内网地址为192.168.13.254,公网地址为200.1.1.7,并要求可以通过内网地址访问FTP服务器,使用ACL防止冲击波病毒。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2台(Switch0,Switch1)。 三层交换机2台(Multilaye Switch1,Multilaye Switch0) 路由器2台(router0,router1)。 服务器一台(Server0)。

主机两台(PC0,PC1)。 IP地址规划 三层SW0: VLAN10 192.168.11.1/24 VLAN20 192.168.12.1/24 VLAN30 192.168.13.1/24 三层SW1 VLAN10 192.168.11.2/24 VLAN20 192.168.12.2/24 VLAN30 192.168.13.2/24 F0/11 172.16.1.1/30 R0 F0/0 172.16.1.2/30 F0/1 200.1.1.1/28 R1 F0/1 200.1.1.2/28 主要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 Switch 0 Conf t Int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3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2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vlan10 Ip add 192.168.11.1 255.255.255.0 No shut Int vlan20 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 No shut

网络风暴实验报告

《网络管理与维护》 ----实验二VLAN与网络风暴 班级:网络一班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王双双 学号: 090810127 小组:第三组 实验地点: N6-207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年2月

一、实验要求 1、掌握巩固网络互联技术知识点。 2、完成实验分析报告。 二、实验内容 使用实验设备(包括两台二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按以下拓扑图(图1)搭建试验网。 1、通过连接回路在VLAN-I中设置广播风暴观察两个VLAN-I、II的网络状 况,如何消除广播风暴。 2、路由器具有隔离广播域的作用,依图2所示,搭建实验环境并分析网络状 况。 三、实验步骤

1、对交换机的配置 步骤一:将SW1划分两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 Switch#confi term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 SW1(config)#vlan 10 SW1(config-vlan)#exit SW1(config)#vlan 20 SW1(config)#end 步骤二:将接口分配到SW1上的VLAN SW1#config term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1(config-if)#exit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步骤三:把交换机SW1与交换机SW2相连的端口(假设为0/24端口)定义为tag vlan 模式。 SW1(config)#inter fastethernet0/24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步骤四:将SW2划分两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 Switch#confi term Switch(config)#hostname SW2 SW2(config)#vlan 10 SW2(config-vlan)#exit SW2(config)#vlan 20 SW2(config)#end 步骤五:将接口分配到SW2上的VLAN SW1#config term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1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ernet 0/2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2(config-if)#exit SW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2(config-if)#exit

网络教育本科全国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1》模拟题第6套

网络教育本科全国统考《计算机使用基础》模拟题第6套 一、单选题 1、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 A:麻省理工学院 B:哈佛大学 C:宾夕法尼亚大学 D:牛津大学 答案:C 2、通用计算机一般要比专用计算机的______。 A:结构要复杂 B:构造要简单 C:耐用性要好 D:稳定性要差 答案:A 3、从广泛的意义来说,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是______。 A:文字和图像 B:图像和声音 C:软件 D:程序和数据 答案:D 4、计算机使用中,英文缩略语CAD所表示的计算机术语是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工程 D:计算机辅助教学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属于信息的是______。 A:电视机 B: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内容 C:打印机 D:复印机 答案:B 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 C:系统软件和使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答案:D 7、计算机配置的内存的容量为128MB或128MB以上,其中的128MB是指______。A:128×1000×1000字节 B:128×1000×1000字 C:128×1024×1024字 D:128×1024×1024字节 答案:D

8、使用软件是指______。 A: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 B: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C:专门为某一使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D:能被各使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软件 答案:C 9、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计算机部件,通常被称为______。 A:运算器 B:控制器 C:显示器 D:存储器 答案:A 10、某32位微型计算机中,若存储器容量为1MB,按字节编址,其主存的地址寄存器的位数至少应为。 A:20位 B:24位 C:32位 D:16位 答案:A 11、下列设备属于外部设备的是______。 A:CPU B:主板 C:显示器 D:内存条 答案:C 12、微机的核心部件是______。 A:总线 B:微处理器 C:硬盘 D:内存储器 答案:B 1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内存容量外,还包括下列四项中的______。 A:有无喷墨打印机 B:运算速度的快慢 C:有无绘图机 D:有无彩色显示器 答案:B 14、下列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A:234D B:EDH C:351O D:11110011B 答案:D 15、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______。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四)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嵌入式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VLAN间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VLAN的基本工作原理 2、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命令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1、2台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2、2台三层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你们平台上 的两台交换机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2、VLAN基本配置:

PCA:VLAN2 PCD:VLAN3 PCC:VLAN2 PCB:VLAN3 10.1.1.2/2410.1.1.3/2410.1.1.4/2410.1.1.5/24 交换机B 图1 VLAN 基本配置 (1) 请按照图1组建网络实验环境。 (2) 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1和2做链路聚合,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 中。(7.5分) System Sysname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3) 在两台交换机上做VLAN 配置,使得: a) 聚合的链路被用作trunk 链路。 b) 交换机A 上的端口3—12属于 VLAN 2、 端口13—24属于VLAN 3,其余的 端口属于VLAN 1。 c) 交换机B 上的端口3—5属于 VLAN 2、 端口6—8属于VLAN 3,其余的端口 属于VLAN 1。 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Vlan 2 Port ethernet 1/0/3 to ethernet 1/0/12 Vlan 3 Port ehternet 1/0/13 to ethernet 1/0/24

实验一:交叉线的制作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交叉线的制作 一、实验内容 1、制作直通网线 2、制作交叉网线 二、实验目的 1、掌握EIA 586A标准 2、掌握EIA 586B标准 3、了解直通线的应用环境 4、了解交叉线的应用环境 5、学会直通线的制作 6、学会交叉线的制作 三、实验原理 直通线一般用于连接不同类别的设备,如主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制作直通线时,两端必须遵循相同的制作标准。要么两端全按EIA 586A标准进行制作,要么两端全按EAI 586B标准进行制作。 交叉线一般用于连接同类别的设备,如主机与主机、路由器与路由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由于主机接口与路由器接口类别相同,因此,主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也采用交叉线。在制作交叉线时,一端按照586A标准进行制作,另一端要按照586B标准进行制作。 1、EIA 586A 标准 2、EIA 586B标准 3、网线正确插入的方向

四、实验仪器设备: 1、网线测试器 2、五类电缆线若干 3、水晶头若干 4、压线钳 5、剥线刀或剪刀 五、交叉线制作步骤 1、剥线:用压线钳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压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拨下保护胶皮,露出里面的4对导线。在剥线时要注意掌握好力度,不要使刀口划破里面的导线绝缘层。 2、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若制作直通线,则将其整理成按TIA/EIA568B标准进行平行排列,整理完毕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如果要制作交叉线,另一端则需要按照TIA/EIA568A标准。 3、插线:一只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 4、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夹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压线钳,压紧线头即可。 5、测线:制作完成后,需要使用测试仪进行网线测试。请观察测试交叉线时指示灯的显示状态,并进行记录。 6、连接:制作完成交叉线后,使用它将两台计算机直接相连,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六、思考问题 1、网线为什么要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 2、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互联应使用直通线还是交叉线?为什么? 七、实验报告要求: 按学院实验报告要求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 1、在实验名称的下方写明当前实验的时间(年月日)。 2、在实验报告中必须回答当前实验的思考问题。

网络教育应用章节习题复习

第一章绪论 网络教育:从网络教育过程和网络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网络教育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学习资源构建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进程的教育组织形式。 网络教育应用: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 阐述网络教育应用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网络教育应用的学科性质: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它是网络技术、教学论、学习论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属于教育技术学。从其研究内容看网络教育应用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网络教育应用的研究内容:1学科的本体研究;2对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学习者的研究;3网络教学与学习过程的研究;4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支撑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5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网络教育的评价研究等。 第二章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 认知灵活性:认知灵活性是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 十字交叉形:十字交叉形是斯皮罗提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关于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图解如图 2.2 所示。其中 a.b.c.d及其指向o的箭头表示在不同背景或主题中对知识的理解,o表示最终的理解。从o指向a.b.c.d的箭头表示知识可以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椭圆表示不同背景中对知识的理解相互影响。 认知灵活性超文本:斯皮罗在认知灵活性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意义的超文本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出来的超文本学习环境被称为认知灵活性超文本。 论述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网络教育应用的支持作用 认知灵活性超文本提供的是构成知识序列的知识单元,以及围绕该知识序列进行组织的探索环境,这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反复进行建构型思考。 认知灵活性超文本中预定的知识范围通常局限于大致描述应如何对该领域进行思考的一些标志和起点,并把侧重点放在它们的灵活性上,而不是结构与应用的刻板性上。 认知灵活性超文本允许学习者超越预定结构,通过选择补充概念、命题和案例分析进行用户定制。 第三章网络教育应用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对网络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构成了网络教育的物质基础。网格技术、下一代 Internet 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必将促进网络教育向着更加灵活、方便、快捷、可移动等方向发展。同时将会更好的实现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在线教学,增强交互性。 分析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不同用途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文件能在 Internet 及 Intranet 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压缩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对网络教学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网上实时内容的同步传输和播放,从而可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时交互的网络教学。 (实时同步教学方式的实现;异步教学方式) 第四章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1.学习资源概念的形成经历了:ACD A、媒体 B、学习支持 C、媒体环境 D、学习资源 2、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可分为 ABD A、知识学习 B、问题解决 C、情感习得 D、策略学习 阐述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构成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5个方面:基于网络的智能教学系统、基于网络的题库系统、基于网络的学习评价系统、基于网络的交流与协作系统、基于网络的辅助工具系统。 阐述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主动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情境性原则 说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种类:知识学习、问题解决、策略学习;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篇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书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验1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缆实现交换机/路由器与PC机的连接; 2、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的开机启动报告了解交换机的硬件参数; 3、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常用命令. 二、【实验环境】 1 实验设备: 硬件:交换机、路由器个一台,PC机一台,console电缆及接口转换器。 软件:超级终端程序。 2 设备连接图:用console连接到交换机、路由器上 三、【实验内容】 1 通过Telnet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2 复制、备份配置文件。 四、【实验步骤】 步骤1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1.用Cosole电缆将PC机的串口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相连; 2.在超级终端程序中按Enter键,记录超级终端程序窗口会出现的信息 3.进入特权模式,让交换机重启,记录交换机加电启动报告。 步骤2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 2.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设备名为Switch; 3.配置加密的特权密码为cisco1,验证特权密码:退出到用户模式,再进入特权模式。 4.查看交换机的版本,记录结果; 5.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A、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并记录结果; B、查看PC机的mac地址 步骤3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的端口属性 1.配置f0/1端口的速度为100M,命令: 2.配置f0/1端口为全双工,命令: 3.配置f0/1端口的描述为TO_PC1,命令: 4.启用f0/1端口;命令: 5.查看端口f0/1的信息,并记录结果。命令为 6.查看端口f0/1的状态,命令为: 7.查看所有端口的状态,并记录结果。命令为: 8.查看所有端口的IP摘要信息。命令为: 步骤4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管理接口的IP地址 1.进入配置Vlan1 接口子模式,命令: 2.配置Vlan1 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1.1 4.启用Vlan1接口; 5.查看Vlan1接口的信息,并记录结果。命令为: 6.配置PC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 7.在PC机上ping 192.168.1.1;是否ping 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附注:【交换机的操作EXEC模式有】 1.用户模式[主机名>]:可以执行EXEC命令的一部分 2.特权模式[主机名#]:可以执行全部的EXEC命令 3.配置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主机名(config)#]:配置交换机的整体参数 接口配置模式[主机名(config-if)#]:配置交换机的接口参数 VLAN配置模式[主机名(config-VLAN)#]:配置交换机的VLAN参数4.交换机操作EXEC模式特点: 1) 支持命令简写(输入的字符串足够使系统识别,按TAB键将命令补充完整) 2) 在每种操作模式下直接输入“?”显示该模式下所有的命令 3) 命令空格“?”显示命令参数并对其解释说明 4) 常用的交换机配置命令有: Switch#show version//显示交换机硬件及软件的信息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当前运行的配置参数 Switch#show configure//显示保存的配置参数 Switch#write memory//将当前运行的配置参数复制到flash Switch#delete flash:config.text//清空flash中的配置参数 Switch#reload交换机重启System configuration has been modified. Save? [yes/no]:n Switch(config)#hostname S2126G//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下/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S2126G(config-if)#speed [10|100|auto]// 配置接口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