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三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三章笔记(彭兰)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三章笔记(彭兰)

第三章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

一、个性化节点地位的不断上升

网络社交平台结构的演变,使得网络中人的“关系网络”更加明晰,个体节点的地位上升。

早期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是被圈定在特定社区内的特定社区内的互动。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使得社区边界明确,社区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但却很难体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环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明确的边界,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边界可以随时伸缩的社交空间。这样的社交空间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社会资本。

而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多,则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

总体而言,从“圈式结构”到“链式结构”这样一种社交空间的结构变化,意味着个体突破了小范围的集体约束,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网络中,增强了个体作为节点的存在感和意义。

二、个性化节点在网络社会中的诉求

(1)自我塑造与存在感:人们试图通过自我形象塑造以及相关能力的展示来寻求存在感,而不同的社交平台则会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同一平台中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让用户自身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这种存在感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

(2)情绪表达与情感支持: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互动行为)都是用户情感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人们通常在网络中的情绪释放更为强烈。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去抑制”功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绪释放,随着实名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去抑制”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们重要的情绪释放窗口。

(3)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参与:获取社会归属感是人们减少孤独的重要方式,而网络中的多种社区、社群、圈子都能带来归属感,通常加入这些群体通过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4)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本获取:人们希望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性回报,而新的社交平台推动了个人社会网络的构建,使得人们的关系扩张有了更多可能,为人们赢得了更多获得社会成本的机会。

(5)环境认知:网络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让用户在互动过程中感知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但由此也会使用户有时对环境的认知产生缺失或偏差,加剧信息茧房现象,并引发更多的“回声室效应”,使得受众失去对周围环境的完整认知。

第二节、连接:个体节点间多元关系的建立

一、连接技术演进基本方向:

人与人连接效率的提升:在技术的革新发展过程中,用户之间的互动连接所受到的条件限制和障碍越来越少。而未来的智能翻译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效率,将为打破人与人连接中的语言壁垒提供可能,为突破地域、国别限制的关系网扩张提供可能。

人与人连接纬度的丰富:在共享经济模式中,2016年以来逐渐风靡的问答式应用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超出“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新线索,即供求关系的匹配。而移动视频直播,这种新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在场感和陪伴感,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互动体验。人与人连接体验的变化:未来的社交会带给人们更多真实的临场化体验。

个体作为节点角色的存在感及作用力的增强。

二、连接模式的演变

(1)以内容为纽带的群体互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往往是围绕各平台中的内容展开的。例如知乎中的“问题”,豆瓣中的“书、电影、音乐”等具体作品。这些以内容为纽带的互动,有助于内容交流的深入,在内容互动中个人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表演空间有限,但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聚焦于内容而非人。

(2)以社交为核心的一对一互动:以点对点的人际交流为基础,即时通信推动了社会连接,为满足了人们持续、稳定的交流需要,为网络中的公共信息传播、公共活动开展提供了基础。(3)基于游戏的虚拟情境互动: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完全自主的选择游戏,创建自我角色设计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游戏角色完成自我认同或自我塑造的过程。网络游戏的体验大多也是一种补偿性体验,往往是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获得的。

(4)以个体为中心的基于内容的“表演”与“观看”:新兴的视频直播与短视频,通过视频的表演手段来满足用户的存在感。在微博、博客、微信等平台上,文字是赢得关注和影响力的主要手段,文字能力也就成为一种门槛,阻碍一些人的自我展示。但直播和短视频消除了这种障碍,为某些群体给予了一种新赋权,让更多草根走入公共空间,使视频内容也带有更多生活底色,唤起普通用户的共鸣和代入感。

(5)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链条连接:SNS提供的是一种“个人展示”+“多重关联”的传播模式,这些关联包括:社交关联、内容关联、兴趣关联、时间关联、空间关联、活动关联。

(6)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中介的“泛连接”:以产品和服务为中心或中介的平台也使人与人之前形成了一种松散、泛化的关系,例如大众点评、淘宝等。

(7)借助标签的隐性连接:在今天的个性化推荐平台,用户被平台打上的标签,成为另一种隐性的连接诶线索。虽然人与人之间没有直接互动,但标签也可以将有共同兴趣、属性的人连接在一起,隐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三、用户关系性质的摇摆

(1)远距离与近距离间的摇摆:早期的网络社交应用帮助人们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发展出了“远距离”关系,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平台开始逐渐发展“近关系”,近关系表现为“现实关系”的近。在近关系中,会有更多的相互联系和束缚。远距离互动虽然没有太多约束和负担,但能给人们的实际社会支持有线,而近距离互动则相反。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寻求远距离和近距离之间的平衡

(2)匿名关系与实名关系间的摇摆:匿名关系带给了用户更多的心理释放,而实名关系则有助于用户间获得更多现实社会资源。在“实名”与“匿名”社区间切换,是用户在社会资本与心理释放间寻找平衡的过程,这意味着,“实名”和“匿名”化产品都有其市场。

(3)弱关系与强关系间的摇摆:微博和近年兴起的短视频平台以弱关系为主,微信则以强关系为主,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们的需求。而频繁的互动可能会促进一些弱关系想强关系的转化,另一方面,人们的选择性社交策略也可能会使一些原本的强关系被“弱化”。

第三节互动:从个体到集体的不同“面向”

从个体层面来说,作为一种自我城堡的突围方式,互动有很大的自我表演的成分。但它也会受到各种社会关系链条的制约,而从群体层面来看,促成相互的理解、公共意见的形成、共

同行动的达成、甚至结成共同体,也是互动的主要指向。

一、作为社交表演的互动

(一)“表演”:社会互动的基本策略:人设即是表演

网络中的表演常常有两种情形:

其一是营造出有利于获得情感支持、社会信任与社会资本的个人形象;

其二是塑造出一种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获得心理满足。

(二)虚拟性:网络空间表演的情境特点:

虚拟性使得用户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了一定的身份自由度。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人们使用它来表现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本性,或者说它允许一个人真正表现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三)角色自由:网络空间的表演特点:

其一是角色获得的自由

其二是决策表演中的自由

其三是角色转换的自由

(四)网络互动中的表演舞台与手段:

用户的表演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基于文字的表演:论坛、微博、微信、博客等。

基于视觉符号的表演:在一些图片类社交平台、视频分享与直播平台上,表演主要是基于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

基于互动手段的表演:如点赞、评论、转发、游戏等。

基于个人设置的表演:昵称、头像、签名档、标签、签到、地理位置等个人设置。

(五)表演背后的心理动因:

对于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表演而言,每一个表演都可能涉及三重自我建构的博弈,这三重建构即是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而另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表演中的策略选择与调整的动因的心理学理论,是认知失调理论。

(六)基于表演反馈的自我审查与调整:

表演虽然看上去是人对自我塑造的自我形象塑造的一种主动行为,但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自我认知,有时也会修正自我认知并对表演行为作出调整。

二、作为社会关系作用机制的互动

用户会在互动中获得以下几类关系,一对一关系,群体关系,社会网络。

(一)社会关系中一对一链条对个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在传统虚拟社区占主导的网络时代,人们更多受到社区内多对多互动的影响,而在微博、微信等应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人们的一对一互动也是频繁的,因此,这种互动的影响能力在不断上升。

(二)群体心理的影响:

群体心理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也会形成社会懈怠,使人在群体中失去自我感,即“去个体化”,亦会形成群体极化。

(三)社会网络中的结构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社群、社区、族群、圈子、圈层、共同体等词,说明了网络人群中存在着多种人群的聚合模式。这些人群的聚集不仅带来群体心理,也会以权力、利益、情感等其他因素对身处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

三、互动建构的网络共同体

(一)共同体概念的缘起

网络共同体是网络中以某些共性或纽带连接在一起的相对稳定的人群集合。

网络共同体的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要几大要素有:空间集中性、互动、情感联系、利益导向、一致行动、行为方式相似性、文化相似性、关系结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意识。

(二)社区、社群、族群、圈子:网络共同体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社会认同、社会资本、仪式、集体记忆:共同体的维系因素与机制

社会认同是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们对不同网络共同体的选择,是他们主动建构的一种社会认同。对于共同体的形成与维系,社会资本也有着特别意义。

社会资本包括三个维度: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共同体发展,取决于其整体的社会资本。

互动仪式是确定群体关系与边界的重要方式。互动仪式是特定的成员间为了强调彼此的关系、建立起群体意识、促进相互间的情感共享而进行的共同在场的互动。网络中的互动仪式可能普遍发生,且这些互动仪式对于共同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网络中的集体记忆,是相互区隔的共同体的各自记忆。共同体的互动仪式,既是集体记忆的来源之一,也是集体记忆强化的重要手段。一些共同体内的日常活动,虽然不一定总有仪式性,但它们日复一日的累积,也会构成集体记忆的“背景板”。集体行为会加深集体记忆,这些行动也会促进人们的共同体意识。

(四)从液态到半液态:网络共同体流动性的变化

网络共同体比现实共同体更容易流动、脱域,但是,在网络社会的演变过程中,网络共同体的“流动度”或“脱域度”也在发生变化。

早期互联网的社区发展虽然很繁荣,但是多数社区的生命周期并不长,能形成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的成员并不多,个体受到的约束也相对较少。但实名化或半实名化的社交产品推出后,推动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织。人们也不仅仅期待共同体的精神庇护,而是越来越多地试图在共同体内培育社会资本,并力图将其兑换成现实的“资产”。当人们需要时时顾忌现实因素时,流动也就变得不再容易。除了现实因素外,网络深度互动带来的共同体关系结构对个人的约束也越来越深。这也会使得流动性放缓。

当商业的力量进入共同体并提出“社群经济”这样的口号时,经济导向下的共同体,更使得精神纽带意义被削弱。

(五)网络共同体:社群主义的新实践

网络时代的社区、社群等新共同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在流动中寻求确定性和自由性的平衡的可能。但是共同体的广泛存在也可能使得网络的分化加剧,共同体内的对话可能是频繁、有效的,共同体也会给予其成员相应的支持,但共同体之间却有可能走向疏离、隔绝甚至对抗。

四、互动集结的集体行动

(一)网络抗争、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与网络协作:网络集体行动的几条主要线索

网络抗争:

网络抗争很多时候是以话语抗争的方式实现。其包含政治抗争和文化抵抗。相比政治抗争,文化抵抗相对风险较小,行动成本也更低。如果个体行为混入了集体洪流中,其效果更为显著。

网络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情绪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的主要通道。例如帝吧出征、帝吧饭圈联合出征等事件。帝吧出征事件是网络民族主义运动的参与者和行动方式发生转折的典型代表。网络民族主义与网络亚文化结合起来,以情感化游戏的实践方式落实在帝吧出征之中,行动主体采用游戏化的行动策略,利用社交网络的数字逻辑和兼具理性-感性的游戏规则,有效地组织起一群在集体化与个体化之间寻求满足的网民。

网络协作:网络中的集体行动也可以体现为协作,如辟谣、众包式创作、人肉搜索等。这些

集体行动中,用户间会形成自然的分工,不同用户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达成集体任务的完成。

(二)网络集体行动的基础

认同——评价——情绪——行动这一路径是网络集体行动发生的基本心理过程。

个体的群体归属需求、某个具体事件激发的个体的意见态度、从群体需要对事件进行的评估、对集体行动的效能的评估、群体情绪的影响等是导致集体行动的主要因素。

网络时代人的社会认同的“升级”,是网络中集体行动的另一主要重要基础。导致集体行动的主要因素有,结构性助长、结构性压抑、普遍的信念、突发因素、行动动员。

(三)网络集体行动的实现机制

1、弥散式传播

2、自组织式的协同:网络中常态性自主组织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人群的类聚、长久互动的角色分工、调适机制的作用。

3、基于社交平台的动员:网络动员所依赖的人际关系网络,多是由熟人关系或强关系形成的网络,人们彼此的信任度较高,具有更高的劝服能力。而这种动员过程也相对隐蔽,使得对其进行控制也较为困难,同时也有可能使动员结果的爆发性更强。由于动员网络的扁平化、动员的人情化等因素,网络所进行的社会动员通常效率较高。

第四节、汇聚群忙的智慧或群体性迷失

一、群氓的智慧:网络汇聚的核心意义之一

(一)关于网络中的群体智慧的代表性观点

社会网络可以表现出一种智慧,它可以让个体更有智慧,或者成为对个体智慧的补充。

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提到:我们的能力在大幅增加,这种能力包括分享的能力、与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来自传统机构和组织的框架之外。

(二)关于互联网带来群体智慧的原因解释

1、社会网络铺垫了群体智慧的基础:

社会网络的连接特性为对等性、开放性。这种对等、开放为个体的自由参与提供了基础,也为信息与智慧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多种“路由”。而社会网络能够使自己身上出现的间隙自动闭合,从结构上保证了网络的完整性。尽管互联网上人与人的连接最初是平等的,但最终形成的社会网络却并非是完全平等的、去中心化的。

2、个体的互补产生群体智慧:

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到:群体等于其最好成员、聚合、协同与学习。

3、群体互动有助于激发利他行为:

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会有所节制,会表现的不那么自私。在多数网络互动环境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自私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当然,不那么自私并非意味着网络的个体并没有利己的动机,只是在互动环境下,他们往往会将利他与利己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利他的过程中也实现立利己的满足感。

4、自组织机制使群体聚合从混沌走向秩序:

克莱舍基把个体聚合成群体共同努力完成某个目标的动机总结为“自治和胜任感”,自治即决定自己能做什么和怎么做,胜任感指能够胜任自己所做的事。

二、群体性迷失:另一种可能

(一)关于互联网中群体性迷失的代表性观点:

群体可能助长轻率的一致以及危险的自我审查,因而不能综合信息、扩大讨论的范围。在群

体极化现象中,协商群体的成员典型的选择与协商开始前他们的倾向一致的更为极端的立场。群体极化是协商群体的常态。

“集体无意识”“群体极化”这些词也往往与“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联系在一起。

(二)关于“群体性迷失”的原因解释:

1、群体心理:“沉默的螺旋”“从众心理”的理论中可解释网络群体性迷失的理由,即强调了群体压力对个人心理产生的作用。人们对海量信息进行理解的一种途径是“便捷式判断”,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简单的规则或策略,也是一种捷径。常见的便捷式判断有三类:第一种是代表性便捷判断,第二种是易得性便捷式判断,第三种是态度便携式判断。

2、信息遮蔽:群体协商常常会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信息的影响,二是由于社会的压力。这样极易产生马太效应,形成信息茧房。

3、匿名效应:无论是事实上还是自我感觉中的匿名,都会使某些个体的自我约束感下降,并在群体氛围的推动下形成一些冲动或盲目的言行。

4、网络互动中的思维模式:一些网民易被简单化二元对立思维主导,容易陷入贴标签、站队等方式,而不是进行理性判断与思考。

三、影响网络群体智慧形成的结构与机制因素

(一)群体的连接模式:“多中心”的分布式网络:

多中心的社会网络,既可以保证网络的效率,又可以避免一个中心被破坏和它出现失误时带来的风险。也可以防止单一中心所带来的信息遮蔽或误导。

但这种“多中心结构”仍需要以分布为基础和保障,而不是传统架构的自上而下的中心模式。(二)群体的聚合结构:开放、流动的秩序:

开放的、流动的结构,不但可以增加群体的活力,而且也可以抑制关系的固化,以及这种固化关系对人们的判断、意见和行动的影响。

完全没有秩序的群体,很难实现高效率的智慧的聚合。网络中的群体秩序,更多是以自组织方式实现的秩序,而不是由外力所强加的秩序。

(三)群体的协作机制:分工明确、有效激励、相互校正:

群体要有效地完成协作,首先需要有一种明确且高效率的分工机制,并且这种分工不是靠某些权力的控制,而是靠一个自然形成的引导系统。

对于个体智慧与行动的激发来说,激励与报偿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良好的群体互动过程,还需要能产生一种有效的自我修正机制。

(四)群体的协商氛围:“理想的商谈环境”:

推动某些空间里的理想的商谈环境的营造,是有必要的。而这也有赖于更多网络个体的协商素养的提高。

四、“群氓的智慧”适用的情境

1、以简单任务为导向的情境:

在一个事实的真相的探寻过程中,如果事实不是过分复杂,且参与者足够多元的话,群体的智慧的确是可以发挥它的作用的。

2、以创造和分享为导向的情境:

如果群体的互动的目标,是为了创造某种新形态,或生产、分享信息与知识,那么这样的互动往往有助于群体智慧的激发,因为互动促进了人们的互利,互动也会带来竞争,使人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下列情形中,也许不能简单的期待群体智慧发挥作用:

1、在公共意见形成方面,群体智慧或许难以实现

2、在公共决定的形成过程中,群体智慧未必能形成。

第五节分化:网络人群的圈子化与层级化

一、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

(一)、圈子

1、定义:圈子是以情感利益兴趣等维系的具有特定关系模式的人群聚合。

2、特点:圈子成员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特殊、群体中心性很高、既有亲密关系又具有一定的权利不平等。

3、网络圈子:社会成员基于不同缘由,以社会关系的远近亲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互联网媒介平台集聚与互动,所建立并维系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

(二)、圈子的分化

1、社会资本为纽带:现实关系圈子在网络中的延伸

1)网络赋予的关系圈子重构能力

随着强关系社交平台的发展,现实中的圈子也逐渐被复制到网络中,但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在关系圈子的建构与管理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个体可以对自己圈子中的关系进行权衡,对不同性质、距离的关系对象进行不同策略的关系管理与互动。

2)网络关系圈子中难以挣脱的现实差距约束

圈子的利益导向本质,使得组织中圈子的资源分配者为中心,谁拥有权力,谁分配资源,谁就是中心。组织中的圈子追逐权力资源,并按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分配。他们也越来越多的封闭社区的方式(如微信群)复制到虚拟世界。在封闭空间里,网络平台也容易形成群体压力。在圈子的互动中,人们会有很强的表演意识。

3)网络关系圈子中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强与集体社会资本的不足

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圈子成员之间的互动,圈子成员在有了更多情感联络,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利益互惠或集体行动会更加频繁,也就可能给成员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但是,圈子对于公共利益的贡献是有限的,有时圈子之间相互的斗争,甚至会损害公共利益。

2、文化区隔与文化资本追逐:网络建构的亚文化圈子

1)消费、生产、模因:亚文化圈子的文化边界形成

亚文化圈子中的消费与生产往往是在大量的模仿与被模仿中实现的,由此形成,文化模因对于往亚文化特征的形成与稳固有特别的意义。模因的传播不仅使特定人群被打上某种文化基因的烙印,也为亚文化圈子划出一条边界。

2)社会认同、集体行动与自组织机制:部分亚文化圈子的组织化

网络中的部分亚文化圈子不仅有着文化边界,其成员也有明确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在持续的互动中甚至走向组织化发展,饭圈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饭圈对粉丝文化的发展更多地是从群体互动,集体行动的层面表现出来的,粉丝的行为不再盲目,反而变得组织化、规则化、程序化、纪律化。

3)区隔增强与竞争:亚文化圈子中的文化资本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文化资本的获得与传承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在削弱,网络成为了文化资本生产与传承的新场所,网络最容易影响的是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式。对于亚文化趣味的选择,也是人们对自己社会位置的一种主动定位。参与者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亚文化知识与生产能力来提升在圈子内部的位置,以此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定文化资本。

3、技术产品区隔:网络圈子化的另一种途径

由于用户定位、支持技术、性能、使用方法、界面设计、互动规则、运营模式、产品营销以及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同的产品会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会塑造成员的行为模式,甚至会形成其独有的文化,因而使用同一产品的人也会成为一个社会圈子

二、层级化:现实层级与网络层级的交织

1、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阶层及其网络映射

社会学研究者在梳理社会分层的理论体系与范式时指出,阶层地位和职业作为最具竞争性的分层视角,共同构成了社会分层体系的基础。网络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时社会的映射,网络中的个体也带着其现实的社会阶层烙印。在现实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在其网络社会中也具有资源优势。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阶层地位既受到本人传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也受到其父代的传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生活目标和利益诉求,这也反映在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需求和使用方法中。在网络中,不同阶层的人,因为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产生的观点冲突也十分频繁,一些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尤其容易成为各方冲突的导火索。

总之,虽然网络应用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社会阶层、地位的认知,但是总体来看,网络阶层基本上还是现实社会阶层的映射,不同阶层在网络中的需求与行为也是他们现实状态的直接反映。

2、网络层级:多重维度下的多重定位

1)网络话语权层级

社交媒体兴起网络使得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掌握了话语权,但是社交媒体和各种应用的普及与深化,使我们看到不同人手上的麦克风其音量大大不相同,话语权并不平等。2)网络代际层级

不同的代际划分揭示了网络中不同年龄群体在网络使用习惯偏好方面的多种差异。教育程度、年龄、家庭所在城市发达程度对于数字鸿沟都有显著的影响。网络中的代际层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不同代际的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生存能力差异。

3)网络产品或平台的层级

互联网的产品或平台层级,常常以鄙视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产品的层级一定意义上是文化趣味的成层级。这些产品和平台的层级差异,也可能通过他们所产生的社会资本体现出来。4)网络应用能力层级

总体来看,网络应用能力的差异可以从几个层面体现:其一是网络的消费能力,即获取、使用网络信息与服务方面的能力;其二是网络的生产能力,例如,参与网络内容与服务的贡献的能力;其三是网络社会的互动、表达与参与能力,例如网络交往、利用网络争取个人权利、进行社会参与;其四是将网络应用转化为现实收益的能力,例如通过网络应用提升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影响着使用者从网络中的获益程度以及对网络的贡献程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从网络中获益的程度。

3、数字落差下的网络:增强但仍有限的流动性

当用落差来观察网络人群的层级差异时,我们会看到不同层级间存在流动可能性,会看到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提升,可能以及一些个体自我感知的社会阶层的提升。技术的发展,平台的推动,也可能给一些处于低层次的人带来向上流动的机会,但是这种流动性或许是有限的。

第六节过度连接与翻连接

一、过度链接下的重负

(一)强互动下的倦意与压迫感

虽然从情感沟通、社会支持、社会资本等角度看,强关系、强互动或许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回报,但过多的强关系线索、过于频繁的互动,又容易让人们产生倦息感,甚至某些时候让人“窒息”。

1.高强度连接增加社交负担与维护成本

从即时通信工具到SNS、微信,不断发展的社交产品将强关系连接不断推向深入,从即时对话扩展为全方位连接,线下的强关系越来越完整地被复制到线上,线上还会不断发展出新的强关系。社交产品与平台的丰富,也使人们置身于各种圈层、各种性质关系的天罗地网中。强关系往往需要通过持续、高强度互动来维系,弱关系互动也会耗费人们的时间,连接越多,也就意味着投入的管理与维护成本越大。而人们的社会关系管理能力却是有限的。

2.时时处于表演与自我审查中

处于关系网络特别是强关系网络之中,人们会有很强的表演意识,因为在其中的一举一动,都不再仅仅是个人表达,而是为了经营自己的“人设”,获得他人的关注,为获取社会资本而“投资”。这种投资行为,需要支付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这种表演也自然受到看似来自“自我”实则来自他人的审查。

从这个角度看,社交平台不仅是权力监视个体的“圆形监狱”,也是自我监视的“圆形监狱”。它有一道无形的墙,那就是他人的眼光。人们会随时根据这种反弹来调整自我表演策略,甚至在深层修正自我认知。

多样的连接,为个体的自我认知提供了多种参照物。但这未必会在积极方面促进自我认知,反而可能会增加“我眼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的冲突,给自我认知与自我构建带来障碍。

3.社会比较带来的压迫与焦虑

社交平台上,人们不仅仅要表演给他人看,也会时时看到他人的表演,来自他人的表演,往往会给个体以压力,使他们时时处于社会比较之中。

网络社交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广度与频率。虽然有些情况下社会比较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提升人们的自我评价,但是持续的、高强度的社会比较,会使个体处于更多的焦虑之中,很多时候,人们因看到他人优于自己的地方产生“羡慕嫉妒恨”,也就很难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

4.并发式连接让人顾此失彼

今天的网络连接是并发的,也就是多种连接同时存在。人们常常在同时和多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人们虽然面对不同性质、不同价值的连接会给予不同的付出、采取不同的互动策略,但未必能够总是最有效地进行互动的管理。错乱、顾此失彼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到社交质量,有时甚至会让人们出现重大失误,影响到一些重要关系。

5.私人空间与时间受挤压

互联网中各种社交平台的账号,似乎成了每个用户的私人空间,但是,一旦这些空间与他人的空间连接起来,其私人性,就会越来越少。

一方面,即使是人们在私人空间发布的信息,也有可能会不知不觉中流向公共空间。而出于对无法控制的扩散的担忧,有时人们可能也会减少互动。

私人空间与时间被过多侵占的另一个表现,是人们独处的时间减少。尽管人在本质上都害怕孤独,但是适当的独处是必要的。独处可以让人们减少社会性表演、社会性比较的成本和压力,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进行自我反思,或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但今天人们的独处越来越难。

无时无刻不在的连接,也使工作向原本属于休息时间的私人时间渗透,同样造成了私人时间与空间的压缩。

6.情绪与行为相互影响

越是强关系,在意见与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当然,这种影响既可能表现为相互的传染、跟从,也可能表现为引发抵触与逆反,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表明,个体的自主判断与表达会受到干扰。

社交连接也把人们更多地带入群体情境中。处于群体环境中,人们还会受到群体心理与群体

思维的影响,出现群体盲思、从众等现象,个体间情绪、观点及行为的相互感染也会加剧。(二)“圈层化”对个体的约束及对社会的区隔

多元的连接、高强度的互动,也会带来各种紧密互动模式,产生圈层化效果。圈层化一方面对个体产生了各种约束,另一方面,导致各种群体间的隔阅加,某些信息更多地在同质化圈层中流动而难以“出圈”,圈层间的态度、立场的分歧甚至对立可能会增加,公共对话与社会整合变得更为困难。

(三)线上过度连接对线下连接的挤占

今天互联网更多地加强了线上的连接,在人们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线上连接的强化,必然会带来线下连接的被挤占。

通过虚拟空间来和他人互动,则可以选择性地接受对方的有用、有趣之处,将其他自己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部分剥离出去。相比线下交流,线上交流可以更好地控制交流的对象、策略,投入/产出比也更容易控制。这也是人们更沉迷于线上交流而冷落线下交流的一个原因。

但线上的交流未必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情感与社会支持。很多时候,线上过于丰富的连接反而会使人们的互动简单化、功利化,无时不在的社会比较也可能会带来人们心理的失衡。过度的连接也可能带来新的狭险与孤独。

(四)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

在人与人的连接中,内容是一种主要的黏合剂。人与人的连接链条也是内容流动的管道。因此,人与人连接的扩张,也必然带来人与内容连接的增加。

人与内容的过度连接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内容总体的“价值密度”变小,地接及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在过量的内容中,用户发现有价值的内容的成本反而上升。尽社会管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出现初衷是减轻这一问题,但目前的个性化推荐,只是在内容内容过载,会带来用户注意力的进一步分散,以及思考专注力的下降。今天断涌向人们的主要是“信息”以及二手的知识等,人们的表层“知道”越来越多,层,但深层的认识与思考未必相应增加,知识的深度学习也未必增加。人们获得的越来银1 越多的是碎片化的内容,虽然人们有可能通过某些方式来整理、拼贴这些碎片,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极大的成本。

人与内容的过度连接也可能加重人们的信息焦虑,很多时候,人们获得的信息越多,感知的信息世界就会越大,这个世界里的未知信息也就会增多,“以有涯逐无涯”的无力感也会增加。为了与他人连接,今天的用户也在更多地生产“关于自己的内容”。人们随时可以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记录关于自己的文字、图片、影像,虽然看上去互联网使得个体对自身的记录变得更为详尽与完整,但或许如大数据专家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所提醒的,完善的记忆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人类一种重要的能力——坚定地生活在当下的能力,因为完善的记忆意味着缺少遗忘,人会被困于琐碎的记忆中而失去概括与抽象化以及为当下做决定的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关于自己的内容一旦公开,便会成为一种社交表演,也就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的自主判断与行为会变得更为困难。

(五)向“外存”迁移的记忆与难以保护的隐私

本应该由人的大脑记忆的个人历史、社交记录以及知识与信息,都变成了外存中的数据,很多时候人脑中只留下了一些指向外存的“链接”线索。因为对外存的依赖,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或许会减退,甚至包括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和记录。虽然外存在某些方面弥补热至强化了人脑的不足,但一旦外存或链接出问题,那么人所拥有的信息、知识甚至个人历史也就可能消失,一些关系的管理也难以维系。即使外存不出现故障,过多的连接,也使得人们寻找、管理这些外存中的信息的成本变得越来越大。

而这些外存中的信息,很多都涉及个人的隐私,人们的连接越多,存放在外存中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被他人监视以及隐私泄露的风险越多。

二、反连接的情境与实现路径

当各种互联网的产品都在致力于“连接”而带来过度的连接时,或许一种新的思维正在形成,那就是一定情境下的“反连接”(anti-connection)。

(一)反连接:一种情境性选择

反连接并不是无条件切断所有连接、封闭个体,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个人自由,所以它更多的是个体的一种情境性需要,而非一致性行动。

当人们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私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公共空间的分离或者个人数据在时空两个维度的保护时,也需要一些方面的反连接。这既可以通过一些新的产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一些产品中的功能或权限设置来实现。

重拾现实空间的交谈与互动,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反连接作为保障。只有排除线上的干扰,人们才可能对现实交流投入更多的热情与精力。

重建人的专注阅读、学习与深度思考,则需要对人与内容间的过度连接有所抑制,虽然海量连接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有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有时也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事物,但仅有这样的阅读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一些知识内容的获取上。

(二)反连接:对用户的新赋权

连接或反连接的选择,不仅是用户的一种情境性需要,还应成为对用户的一种新赋权。这种赋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隐身权和连接“开关”的控制权。

虽然网络服务商需要为用户提供各种连接的“基础设施”,保证用户在连接方面的基本“权利”,但是用户应该有“权力”决定自己是否启用这些连接,用何种方式在何种状况下启用连接,并在技术上拥有连或不连的“开关”。虽然某些时候需要技术性的辅助来防止用户对连接的沉迷,但更多时候,应该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

(三)反连接:网络服务商权力的限制

对于网络服务商等权力的拥有者来说,反连接意味着对其权力的限制。

其一是对个人信息收集、保存与扩散权力的限制。

个人信息的收集,虽然为个性化服务和连接性服务提供了前提,但是,无限度的个人信息收集与保存,没有约束的信息扩散,没有期限的数据使用,不仅会带来更多的隐私泄露风险,也会给个体增加心理负担。虽然现在很多应用允许用户设置权限,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陷阱,用户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其二是对产品间数据连通的适当约束

今天各种产品在打通,不同产品间的用户数据共享成为可能,特别是对同一金业的产品而言。虽然理论上这可能会有助于促进服务商对用户的了解,但是,有些共享可能是违背用户意愿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不同的产品中有不同的角色设定和行为策略,这也是一种自我建构策略和自我保护机制,各种产品间的“墙的拆除,也可能意味着用户的自我保护机制被破坏。将各种产品中的用户数据整合在一起分析所描绘的用户画像,更可能使用户隐私一览无余。

当然,从网络发展来看,反对某些平台对用户数据的垄断与封闭是必要的,但这应当以保护用户的利益为目标。从提高网络服务的精确度角度看,跨平台、跨产品的用户分析某些时候也是必要的,但这应该建立在用户许可、授权的基础上。

其三是对信息推送权力的约束。

无论是无差异的信息推送,还是个性化的信息推送,都需要有一定的约束,以避免信息泛滥对用户的干扰与压迫

(四)反连接:一种反向产品思维

今天的产品都在极力做加法,在不断增加其功能,而很多功能都是为了增加连接维度与紧密

度,从用户黏性角度看,也许是有用的。但是,一个让用户难以离开的产品,或许并不是一个真正人性化的产品。过多的连接维度,也会增加用户的被压迫感

未来的产品需要适度的减法和克制思维,需要从用户深层心理与长远影响的度来审视某些功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连接。在用户面临着连接重负的情况下,未来的产品创新中,少连接、弱连接可能会成为新的市场卖点。

除了尊重个体的自主意愿外,未来的网络应用还需要关注人性的弱点,对那些会带来身心伤害而用户又难以自拔的连接,可以通过技术方式进行适时的断开,游戏中的防沉迷功能就是一种很好的设定。

(五)反连接:一种新的网络素养

适当的反连接意识与能力在未来或许应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素养,这种素养是人在网络时代保持独立与自主性的一个基础。

减少连接,可以减少外在环境对个人的心理、情绪、意见、态度等的影响,使个体更为独立,当然,也会让个体在某些时候失去抱团取暖的感觉。

减少连接,也可以让人在机器面前保持更多的自主性。网络中的各种连接,都是基于终端或者说“机器”。反过来说,机器对人的“奴役”,多数是建立在各种连接上的。连接愈多,人对机器的依赖愈重。虽然在未来的时代,人与机器将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但人在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需要保持自己的自主性,以避免成为机器的奴隶。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新媒体用户行为表现如下特征: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仍存模糊。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 大部分人对新媒体范畴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知。但仍旧存在着对新媒体范畴理解的模糊:27.6%的人认为户外媒体是新媒体,24.0%和23.8%的人分别认为纸质杂志和纸质报纸属于新媒体,21.5%的人认为广播电台属于新媒体,20.9%的人认为不能联网的电视属于新媒体。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范畴认知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使用率 一、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

到近三月的58.6%;互联网电视和音频类网站/移动电台App也有相似的趋势。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图表新媒体用户媒体选择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超过传统电视拥有率 我国新媒体终端普及程度已经较高,新媒体用户群体使用多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和跨屏使用行为也较高。数据显示,新媒体用户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达48.9%高于传统电视47.3%,智能手机仍然是拥有率最高的新媒体终端。目前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已经相对较高,互联网电视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三、跨屏时代——近七成用户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 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的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在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 针对电视媒体和视频的多任务现象,相关行业可以创造方式实现多屏互动,比如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互动等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提高媒体的触达率。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观看视频伴随行为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主编. —2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10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 美国《连载》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斯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新媒体的主要标准。 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物质形态的诞生。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当下的新媒体指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种类可谓丰富多彩,目前受到关注的不下几十种,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则属于新的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或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称作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改变传播形态为主要诉求点,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另一类则可以称作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广,达到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新媒体”概念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而狭义上的“新媒体”则专指“新兴媒体”。 中国是全球性互联网热潮的践行者。早在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中国提出了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20日,中国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网络信道开通,首次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国开始踏上互联网的征程。 互联网真正开始向社会大众推广始于1995年之后,并且据统计,国内互联

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

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 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撰写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年度发布会今日召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执行主编刘瑞生发表演讲,以下为主要内容。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新媒体蓝皮书的发布会,我想是新媒体把我们聚在了这里。下面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我们这本书的主题报告,就是“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里面有四个问题想跟大家聊一聊。新媒体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和每个人联系都非常紧密。第一,谁是新媒体?第二,新媒体发展的态势,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第三,简单按照书的框架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媒体的发展概况。第四,新媒体发展当中的一些前沿问题。 新媒体蓝皮书,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我们天天在用,它绝对是一个热词,但是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有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确实非常难。为什么新媒体发展了十几年速度都非常快,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新媒体蓝皮书今天才推出来,我想它的难度非常大,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因为没有一个很统一的,大家很一致的概念。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我们研究的范式、研究框架,完全打破传统的方法。所以现在迅猛的发展速度让我们对新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尝试性地研究新媒体。 第一,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呢?一般大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新媒体仅仅导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媒,主要包括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实现在讲互联网,手机上网也可以称为互联网,但是过去主要是指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后来扩展到说第五媒体,说的是指移动网,是以手机等移动通信技术工作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增值服务等传播媒介的形势,这两种新媒体一般可以统称为网络媒体。 从广义的新媒体概念来说,新媒体包含大量的新兴媒体,指依托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非常之多。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相融合而产生或者发展出来的一些新媒体形式,例如电子书、电子纸、数字报、IPTV 等等,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广义的新媒体来涵盖。既然新媒体自身还处于发展中,所以我们这个报告也就要采用一个广义和开放性的职称,既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也包括了新型媒体。 我们采用这样一个新媒体开放性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这两个特征:一是原生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我们仅仅讲互联网是一个媒体,实际上有的时候不是很严格,我们看到仅仅互联网自身已经延伸出武术的原生形态,包括电子信箱、BBS、个人主页、即时通讯工具、手机短信到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社区、社交网站、手机彩信等等。二是基于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创新或者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像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有顺势而兴,既丰富了新媒体形式,又拓展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第二,新媒体发展态势――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我们鉴于当前网络融合和媒介融合发展态势,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也可以称之为网络媒体,其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社会的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这两个大方面。 第一态势,社会网络化。 所谓社会网络化主要是指互联网等高科技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整个社会网络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我们也看到,经过初试阶段的超常规发展后。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相对有序,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资源、网络用户等呈持续高速发展之态势。特别是农村和西部地区,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城市和东部地区。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这为更多大众接触互联网创造了条

新媒体研究的现状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就其本质而言相互联系。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博客、播客,维客、手机媒体、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SNS、RSS、P2P等越来越多的新产物成为这一领域的亮点。可见,网络并非物质载体而是虚化的技术,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已逐渐破除。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这样的媒介会更多。可见,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多种媒体功能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新的媒介形态,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强调的是一种信息的融合,而非区别。当今,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统筹。在新媒体环境下,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网状传播整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不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人,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的使用率达到15.5%,青少年网民则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根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蓝皮书显示,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比2009年的56%提高了9个百分点;传统媒体曝光的为47起,占比34%,相比2009年下降10个百分点。(参照最新)。一方面,新媒体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务实.研究方法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发展。理论研究者进入媒体调研指导,媒体从业者加入了研究者行列,政府管理者也进入了媒体管理平台。以往实践成果先于理论成果,或者研究与实践运作“两张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写。这些研究都大大促进国内媒体研究的务实化程度。另一方面,从媒体经营管理角度、受众角度、文化批判角度来对新媒体进行研究的案例不断上升。可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渗透性发展,新媒体研究的视线已延伸到社会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更好的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构成、基本特征、特有语言、功能和作用,从新媒体环境角度去审视、分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成因和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新媒体传播研究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1学期) 学院(中心、所):文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与传播 课程名称:新媒体实务研究 论文题目:新媒体传播功能及其过度使用研究授课教师(职称):韩志强(副教授) 研究生姓名:罗喆 年级:2014级 学号:201420112024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3 月9 日

新媒体传播功能及其过度使用研究 学生:罗喆指导老师:韩志强 内容摘要: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饱受争议和批判的过程,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力量在其发展中既被看做是巨大社会进步力量,也被认为是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功能研究的角度,对新媒体的效用作一些浅显的分析,以其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技术带给社会的福与祸。 关键字:新媒体功能分析过度使用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传播形态的不断升级变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和传播特点,势必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谁也无法在忽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新媒体巨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市场主追逐利益的重要工具,更成了各种政治力量为实现其政治利益所不可或缺的社会控制工具。同时新媒体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格局,受众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对传播过程产生影响,从而使传播结果向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引起个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当然这种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影响的成就,对新媒体在媒介实践提供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使其不断向为社会提供更多利益的方向发展。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的技术研究所长在1967年提出的商品开发计划,从那之后新媒体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步扩展至世界范围。新媒体作为一种

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就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与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增强现实,

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就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她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您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 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与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 h、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A、机械计算机:英国1835查尔斯·巴贝奇设想(创新: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她不仅设想也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浅谈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吴静 学号 20101004148 指导教师姓名肖峰 填表时间: 2013 年 12 月 12日

以凤凰新媒体为例——浅谈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拟选题目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出现了新型的传播媒介,在新的技术、媒介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即新媒体。基于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最强势媒体。新媒体迎合了人们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和信息需要,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及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传统媒体由于受到单向的传播模式限制,传受双方交流困难,传播内容也是众口难调。但是,新媒体的数量随市场需求而增多,新媒体类型的拥挤和重复,致使大多数新媒体不能盈利,频频进行再融资,新媒体经营也陷入困境。而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依然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稳定性,传统媒体在其长久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可信度,以及内容质量的高度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只有相互结合,相互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生共荣的状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如今,我国的报业、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开始走向两者融合的道路。在这其中,突出的代表就是凤凰新媒体。凤凰新媒体是凤凰卫视传媒集团全资拥有的跨平台网络传媒,融合互联网、无线网、网络电视三大网络平台。以凤凰网为旗舰,以各类图文资讯、音视频流媒体以及丰富的无线产品组成多媒体门户平台。同时,凤凰网为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电影台等电视台以及《凤凰周刊》开辟了专栏介绍。凤凰新媒体在内部整合凤凰卫视控股集团所拥有的电视台、期刊、网站资源,形成创新的网台联动组合传播模式,另一方面,凤凰新媒体强大的无线网络资源、网站流量、丰富信息也为公司传统的电视、期刊等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内容信息资源。凤凰新媒体与其公司传统媒体的融合为凤凰卫视集团创造了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资产价值,还有更多的品牌价值。 研究意义: 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格局。新旧媒体在现有媒介格局中各自占据一席之地,不断细分媒介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却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应。 从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情况看,各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打造市场的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单纯的传统媒体市场受众数量近年来不断下滑,盈利模式单一,而单纯的新媒体市场也有着一系列的问题,新媒体带来的网络谣言、网络舆论暴力等社会问题也影响着新媒体的发展。 新旧媒体的融合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技的发展。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事业不断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利润、优质的新闻业务、稳定的受众人群、良好的品牌效益,还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为实现融合的新闻机构、文化传播公司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新媒体用户研究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第一节碎片化的时间、交错的时间轴 移动互联网应用,既使得碎片化时间被利用,也把时间切割成碎片,各种不同起点与刻度的时间轴再用户那里被交错地联结在一起,某些时候也模糊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模糊了现实时间与媒介化时间的界限。 (1)碎片化时间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使人们的媒介使用时间逐渐零碎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信息、传达信息、选择信息,而不需要像电视时代那样等待固定的节目播放时段。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对人们的信息表达提出了简短化的要求,同时也使人们接受到的消息更加简洁直接,培养了人们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表达方式。 (2)媒介时间 直播的发展使人们共同收看同一事件或节目的惯性在新媒体时代得以保留,除了个性化、碎片化的信息需求,人们也需要统一收看重大事件或活动,以获得共同的公共交流基础。对重大事件的直播,如70周年阅兵,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在观看直播的瞬间高涨。 (3)私人时间轴 在今天的移动社交或服务平台里,作为独立节点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账号建立自己私人化的时间轴,这也是用户自己营造的媒介化时间。虚拟空间中私人化时间轴的建立,使个体的现实生活在虚拟空间中的“投影”有了更清晰的个人化坐标,将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在时间维度上统一起来,提升了个体的独立存在感。通过权限设置的方式,个体的私人时间轴可以和他人的私人时间轴交织起来,也可以在需要时被独立出来,形成内容有所差异的、面向自我和面向社交的时间轴。人们可以在多平台建立多个时间轴,将不同类型的活动与状态刻录在不同的时间轴轨道上,多轨时间轴的混录共同构成个人的生活轨迹。 (4)实时/延时 在互联网中,“实时”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所说的“实时”包括:与事实发生同步的实时传播、与信息传播同步的实时接收、各主体间同步的实时行动或互动等。相对地,我们通常所说的“延时”则主要包括:事件发生后的延时传播、信息传播后的延时接收、主体间的延时行动与互动等。 在社交策略上,人们也可以选择实时回应或延时回应,这也侧面体现了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对互动对象的情绪与态度、社交表演的难易度等。 (5)“多线程” “多线程”是用户在网络生存中的一种特点与状态,即常常处于多道任务的并发处理之中就像计算机并行处理多道程序时的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线程”“并发性”的行为特征必将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成为人们行为的常态。 尽管看上去短期内有些用户的潜力会因此被进一步激发,但长期的多道并行处理,会带来信息过载,使用户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处理任务的效率反而下降,也可能导致人的记忆能力减

新媒体概论MOOC笔记

新媒体概论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是新媒体 定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特征:数字化;多媒体;互动性;网络化;个人化 新媒体的形式:虚拟世界;镜像世界;生活记录;增强现实。 新媒体的内容:新闻→融合新闻;娱乐→互动;社交→用户生产内容;服务 1.2新媒体的历史 前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摄影;电报;电影;广播;电视; 计算机时代:机械计算机;ENIAC;EDV AC;UNIV AC;TRADIC;IBM360;IBM PC;Apple 网络时代:Web1.0,浏览器,门户网站。 Web2.0,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从受众到用户,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Web3.0,语义网,大数据,智能网 第2周: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媒介偏向论,伊尼斯,时间偏向媒介、空间偏向媒介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改变感官比率、改变人们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传播时代论,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电力传播时代 2.2 社会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简化论、单向论、机械论、中立论、弱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社会力量决定技术原型是否被采用 油门—刹车模式,温斯顿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决定论的困惑 诞生期:社会需要>原型 成熟期:技术决定,宏观上技术是社会变化主要原因,微观上技术是改变心理的原因,技术推动社会需求 过时期:新的社会需要>过时装置,新社会需要刺激技术——喜新,各种因素对新技术的延缓——恋旧 第3周: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过程:班杜拉,注意、记忆、模仿、结果。 交互决定论 榜样,活榜样、口头指引、符号 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能力、关注整体行为、对未来的评价。影响因素:直接体验、间接体验、社会劝说、生理因素。 3.2 创新扩散论 技术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 创新采纳的过程: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 创新采纳的受众: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滞后者。 3.3 技术接受论31 理性行为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 权衡需求理论 第4周: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网民伦理。计算机伦理十诫;RFC1087;《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网民自律公约 行业伦理。合理信息行为规范;(ISC)2伦理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4.2 新媒体法制 知识产权:版权,数字千禧年版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网络色情 个人隐私 4.2 其他控制手段 市场控制。盗版、礼品经济 技术控制。数字版权保护 NGO控制。非政府控制 第5周: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网络历史:;扩张趋势; 网络类型 社会特征:大众社会vs网络社会 社会关系:开放性、复杂性、无标度、弱关系 5.2 阶层结构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在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得以广泛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以电子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手段等新兴媒体进行传递信息的传播环境即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尤以网络与手机传播的形式最为显著。此时此景,文化传播就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其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达便拥有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未曾面对的困难,笔者以广西桂剧的发展为例,通过透视广西桂剧的发展现状、展望桂剧的未来前景,探讨桂剧如何借助当下新媒体载体达到创新与传承的双赢。 一、桂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桂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中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它运用桂林方言演唱,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的手眼身法步著称,以生活化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角色。其代表作品有《梁红玉》、《打金枝》、《断桥》、《大儒还乡》、《烽火南欧》等。 随着当下E时代的到来,图片、视频、网络各种承载文化信息的新兴媒体充斥着当众的眼球,如网络视频、微博、

微视、微信等与传统的桂剧角逐市场,竞争激烈,与此同时,桂剧本身面临演员老龄化、人才断档、创新不足、观众减少、传统流失、剧目和技艺失传、艺术特色日渐淡化的尴尬境遇。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与致力于桂剧的艺术家们共同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这一古老的戏剧文化上,不仅在2006年将桂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剧艺术家们在对原生态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之上,融入创新的新元素,从剧本的编排、舞台的设置、演员的表演手段、戏剧的传播发行、观众传承等发面着手,创作了一批精品桂剧,如《大儒还乡》、《风采壮妹》等。桂剧以其独到的戏剧张力与魅力在中华传统的戏曲百花园中大放异彩,为此,桂剧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体时代下桂剧的传承 (一)推陈出新,适应现代审美追求 精品桂剧的涌现,彰显了桂剧能够顺应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在义不容辞地保护与发扬传统的古老艺术、肯定传统的沉淀的前提之下推陈出新,以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发展,并充分发掘传统戏曲的文化价值。其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气息,贴近观众生活的好剧目,努力打造精品剧目,提升艺术质量,扩大桂剧的影响力,融入时代新元素,拓展吸引新一代观众群。 与此同时,桂剧的“变脸”应从编剧理念、舞台设计上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by张铮 2006-09-2021:08 作者: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

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新媒体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包括媒介形态变化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与社会互动研究、人机界面与交互理论研究等)、应用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电子出版技术、交互媒体设计等)及政策研究(包括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政策法规研究、新媒体传播政策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9月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下属有新闻传播系、数字影视中心、现代传播研究所和艺术、设计类系、研究所、实验室,体现“文理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依托其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力图构建新型的媒体与艺术设计学科新格局。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国家也连年设立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电子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学习与研究 第 23 期 海航集团 2012年11月26日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新媒体的论述频见报刊,而且以“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跟常规媒体的共存”等主题的论坛也在推波助澜,一时间关于新媒体的字眼铺天盖地袭来。本文介绍了新媒体与其商业价值,分享了优秀企业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案例,并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在集团的运用前景。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

称为“第五媒体”。 图1新媒体网络图 二、新媒体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新媒体对商业及品牌营销的五大价值如下: ㈠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新媒体可以更好地降低营销成本。企业会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发布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间断维护与推广,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等等。

新媒体不仅提供了低成本平台,而且还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大量品牌的信息需要花费巨资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趣或有价值,就会帮忙免费传播。 ㈡更精准化的客户定位,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新媒体营销中,不论是门户网站的按钮广告,还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都更有针对性。如你在微博谈论购买篮球的事情,那么系统会认定你具有购买篮球的需求,一段时间后,不管你是否再进行篮球主题谈论或搜索,系统都有可能为你定制耐克、阿迪或李宁等品牌。在这个营销过程中,一切都是基于人、账户和关系网,一切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都可以被记录、被计算、被推理。 未来的消费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喜欢的商品或服务,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工具能让企业清楚地知道顾客的需求。 ㈢及时有效面对危机公关 企业经营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众口难调的消费者,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可能存在所谓的“缺陷”,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就是信息分散,舆论极难控制。 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能完善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策略。公关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危机公关在某种意义上事关企业的长远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媒体也由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方式、信息流的海量化,更对传统媒介“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定义、特征、把关过程、把关人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展示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以及应对此变化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而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中“把关人”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对传媒把关人角色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研究网络媒体把关人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represented by 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era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media ag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not only just chan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ring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through the respects of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hecking process, “gatekeeper” function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also reveal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gatekeepers existenc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 re-defines the role of gatekeeper. Key words: New media gatekeepers Role study Network media Gatekeepers research 引言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在这一时代中产生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人处于信息链条的首端,掌握着信息的发布权。把关人按照一定的倾向来筛选信息并传播给受众,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发挥它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功能并引导舆论,发挥其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逐渐的发展壮大,一种虚拟的空间在构建,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平板、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使得上网更加方便快捷,而网络构建的跨时空、跨年龄、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更使得信息传播模式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信息源不再只为传播媒介所有,它的掌握权被分为三种力量:“上网媒体”、“网上媒体”、“自媒体”,相应的把关人力量也被分解为三种,新媒体把关人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