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

第一章化妆品卫生消毒管理指标

1.0 空间环境指标

1.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每个平板放置车间半小时后,平板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1.2 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配料、灌装车间每月检查1~2次,由化验员均匀取点,于车间放置10个平板。

1.3 取样过程

化验员将干净的平板放置于被检测点的物品上,掀开平板盖半掩住平板,开始计时放置半小时,10个平板分别放置于车间的操作台面、机器、包材间、纯水桶盖上等。在收回平板时,按开始放置的顺序将平板盖盖住平板收回。

2.0 纯水指标

2.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用纯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2.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各环节用纯水,由化验员或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

2.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取样钢勺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打开纯水桶盖和取样瓶盖,用消毒后的钢勺取水,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3. 0洗机水指标

3.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设备清洗消毒后,使用前的洗机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3.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设备洗机水,由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3.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同时灌装手将洗机排水速度调慢至合适,打开取样瓶盖,将灌装嘴对准取样瓶,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4.0 毛巾指标

4.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使用的毛巾、滤布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 cfu/平方米。

4.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用毛巾、滤布,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4.3取样过程

取样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的酒精消毒,将生产中的毛巾或已洗毛巾,用镊子夹出一条毛巾,放入干净的PVC袋中,用白色不干胶封好。

5.0 人手指标

5.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操作人员手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300 cfu/只手。

5.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操作人员人手,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

5.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人员的手部,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6.0 台面/托盘/工具/等指标

6.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台面/托盘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 cfu/平方米,直接接触物料的工具等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个。

6.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灌装台面/托盘/工具等,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6.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台面或托盘表面,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7.0包装材料指标

7.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美发、护肤品包装容器、配料装料胶袋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检出;配料用贮存料的桶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 cfu/个。

7.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包装容器,由化验员每月抽样微检1~2次;配料装料胶袋在每次来货时进行一次抽样微检,在车间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时重新抽样微检;配料用贮存料桶每周由化验员抽样微检1~2次。

7.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手套消毒,打开包装袋并用75%酒精消毒对包材胶袋口进行喷洒消毒,抽取5个包装物放入已消毒的PVC袋中,立即封闭PVC袋并标识送化验室。

8.0化学品指标

8.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化学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 cfu/g或ml。

8.2检验频次要求

根据技术部通知对化学品的来货由化验员进行抽样微检。

8.3取样过程

化验员穿戴好工衣工帽,对手部清洗干净,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5%酒精消毒喷洒对手套和取样周边空间消毒,打开取样瓶瓶盖,用已灭菌的勺子取样,装入已消毒的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

9.0产品综合指标

9.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产品的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 cfu/g或ml。

9.2检验频次要求

对每批产品的灌装完后由化验员进行抽样微检。

9.3取样过程

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2~5支已灌装成品,做好批号等相关标识,送化验室取样微检。

第二章卫生消毒方法要求

1.0 空间消毒

空间消毒是指对生产车间的空间环境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杀死或抑制空气中飘浮着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作用。空间消毒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熏蒸消毒、空间喷洒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1.1 熏蒸消毒

1.1.1甲醛熏蒸

1.1.1.1用烧杯装一定量的甲醛原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甲醛原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

1.1.1.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甲醛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甲醛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

1.1.1.3甲醛熏蒸用量为按0.5ml/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含1#、2#静置间及1#、2#功能间)进行甲醛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甲醛熏蒸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0.5ml/m3÷1000

1.1.1.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如下:1#冷配间705 m3;1#静置间891 m3;1#冷灌间573 m3;2#热配间480 m3;2#静置间484 m3;2#热灌间387 m3;1#/2#功能间198 m3;1#/2#洗瓶消毒间130 m3。

1.1.1.5甲醛气体为有毒害性的气体,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

1.1.2过氧乙酸熏蒸

1.1.

2.1过氧乙酸原液按比例加入活化剂活化后,存放24小时以上,用烧杯装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过氧乙酸活化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需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

1.1.

2.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过氧乙酸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过氧乙酸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

1.1.

2.3过氧乙酸的熏蒸用量为按2ml/ 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含1#、2#静置间及1#、2#功能间)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空间熏蒸时采用甲醛与过氧乙酸轮替使用。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2ml/m3÷1000

1.1.

2.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

1.1.

2.5过氧乙酸气体为具有酸酸醋味的刺激性气体,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

1.1.3硫磺熏蒸(暂时没有使用过,内容略)

1.2 空间喷洒消毒

空间喷洒消毒是指通过喷雾器等装置,将消毒水雾化,喷洒在空气中,从而达到对空间消毒目的。每日下班前应对美发配料及灌装车间生产区域进行喷洒消毒(如区域有熏蒸消毒时可以省去喷洒消毒),护肤品生产特区生产作业时每小时喷洒一次,二氧化氯、I206、过氧乙酸每一个月轮换喷洒消毒使用。

1.2.1 二氧化氯喷洒

1.2.1.1按第四章7.2.1.1要求配制好二氧化氯活化液,经过陈化10min后,将二氧化氯活化液稀释25倍后待用,此时二氧化氯的浓度为800mg/l。

1.2.1.2按25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二氧化氯稀释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25ml/m3÷1000

1.2.1.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

1.2.2 I206消毒水喷洒

1.2.2.1按第四章4.2.2.3要求配制好I206消毒水待用。

1.2.2.2按25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I206消毒水,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25ml/m3÷1000

1.2.2.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

1.2.3 75%酒精喷洒

1.2.3.1按第四章7.6.1.1要求配制好75%酒精溶液待用。

1.2.3.2在生产过程中,可对待生产区域的局部空间进行喷洒消毒。局部空间消毒及手部消毒时,可与新洁尔灭进行轮替使用,每二个月轮替一次。

1.2.4 过氧乙酸喷洒

1.2.4.1按第四章7.1.1.1要求配制好过氧乙酸活化液,经过陈化24h后,将过氧乙酸活化液稀释30倍。

1.2.4.2按2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过氧乙酸稀释液雾化。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I206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2ml/m3÷1000

1.2.4.3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

1.3 臭氧空间消毒

1.3.1 我车间的臭氧机的型号为OZ—5G,每小时的产生臭氧量为5g。

1.3.2 将臭氧机装至待空间消毒区域或房间,接通电源,检查臭氧机是否正常,关闭好待臭氧消毒区域的窗和门,开启臭氧机。

1.3.3根据需臭氧消毒的区域大小(V)和臭氧的小时产生量(G),按30mg /m3的臭氧消毒浓度和80%的臭氧收得率,计算出需要开启臭氧机的时间(T)。具体计算公式为:T(min)=G(g/ m3)×1000×30(mg/ m3)×80%÷V(m3)÷60

1.3.4美发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

1.3.5 按计算得出的时间开启臭氧机,当时间达到后,关闭臭氧机电源,继续密闭消毒区域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或抽风,无异味后方可进入人员开始其它生产作业。

1.3.6 臭氧是一种具有腥味的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可使橡胶老化老变,可使锌及铜金属产生锈斑。人对臭氧的感知浓度为2×10-8(体积分数),与臭氧接触时应配戴好防护用具,应避免长期直接吸入臭氧。

1.4紫外线消毒

1.4.1紫外线灯杀毒是利用波长为200~275nm,对细菌进行杀灭的目的。紫外线杀菌只能以直线照射,且穿透能力弱,对不能暴露于紫外线灯下的待消毒部位杀灭作用很小。

1.4.2 配料车间、灌装车间、原料存放区域每天进行三次以上的紫外线杀菌消毒,每次杀菌消毒时间为30min,由自动定时控制器进行控制。

1.4.3紫外线灯管每运作6个月必需更新,设备部负责对每个紫外线灯进行标识记录,按时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每周一中午时间,由车间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检查,查看车间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对异常紫外线灯管及时报修更换。车间每隔一天上班前应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抹拭清洁,除去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及脏物,以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消毒效果。

2.0 纯水消毒

2.1纯水间及热纯水炉的设备清洗消毒

2.1.1过滤装置滤芯的清洗消毒

2.1.1.1过滤装置滤芯每周应拆下来清洗消毒,每两个月对滤芯进行更新更换。

2.1.1.2将滤芯拆下,用自来水冲洗,先用80℃的热纯水浸泡15min,然后用1%稀盐酸溶液浸泡30min,用自来水冲洗,用0.1%的卡松溶液浸泡15min,用纯水冲洗干净,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滤芯装上。

2.1.2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

2.1.2.1 A、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量下降10%。B、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电导率升高10%。C、进水和浓缩液之间的压差上升15%时,当以上三种状态其中任何一项超出范围时,应对反渗透膜装置进行清洗消毒,约为6个月至一年时间应清洗消毒一次。每二年至三年应对反渗透膜进行更新更换。

2.1.2.2配制好150公斤2%浓度柠檬酸稀溶液及150公斤0.1%~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2.1.2.3将柠檬酸稀溶液倒入反渗透清洗药品桶中,打开反渗透膜排污阀,排干净反渗透装置内积水,关闭与反渗透膜相连的相关阀门,开启药品输送泵,将反渗透膜的排污阀门开启至1/4位置,慢慢排出柠檬酸稀溶液,将回收柠檬酸稀溶液回收至药品桶中,如此循环30~60min,然后关闭膜两端进出水阀门,浸泡60min。

2.1.2.4将柠檬酸稀溶液排出,在药品桶中加入纯水,开启药品输送泵,冲洗反渗透膜装置中的柠檬酸溶液,约5min,关闭药品输送泵,在药品桶中加入约0.5%的氢氧化钠,按2.1.2.3及2.1.2.4操作一次,将反渗透膜内冲洗干净待用。

2.1.3贮水罐的清洗消毒

2.1.

3.1每6个月对纯水贮水罐进行清洗一次。

2.1.

3.2将纯水贮水罐的水排尽,派人入罐清洗,用清洁刷布对罐壁进行擦拭,对罐底部积水用水桶吊出,完成后操作人员出罐,用自来水对罐内壁进行冲洗,排掉罐内积水用脏物待用。

2.1.4热纯水炉的清洗消毒

2.1.4.1每6个月对热纯水炉进行清洗一次。

2.1.4.2将热纯水温度降至45℃左右,将水位控制在约1t位置高度,关闭热水炉进水阀及出水阀,将25公斤浓盐酸液稀释一倍后,分桶从热水炉人孔中加入,加入卡松溶液3公斤。

2.1.4.3开启热纯水泵,循环90min,停泵后准备进行管路清洗。热水炉内的清洗消毒液残液清洗方法见2.2.2.2小节。

2.2纯水输送管路的清洗消毒

2.2.1冷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

2.2.1.1先按2.1.3对贮水罐进行罐内清洗完成后,在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关闭纯水器与贮水罐连接阀门,将25公斤浓盐酸稀释一倍后分桶加入贮水罐中,加入3公斤卡松原液,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30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1/4位置,慢慢排放清洗消毒水,至将清洗消毒水排放完。

2.2.1.2将贮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 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5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排放管道内的清洗消毒残液,至将清洗消毒残液排放完,检测车间出水口及贮水罐的水的PH及电导率情况,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

2.2.2热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

2.2.2.1热水炉清洗消毒完成后,通知车间关闭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热水炉输送泵及相关阀门,对热纯水管路进行输送清洗消毒液,通知车间将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1/4,慢慢释放管路中清洗消毒液,至热水炉中清洗消毒全部输送完,持续时间控制在15min。2.2.2.2将热纯水炉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开启循环泵及打开各车间出热纯水阀门,开启输送泵输送冲洗液至各车间,通过热纯水出水口排放,如此反复二至三次,检测出水口及热水炉的水质PH及电导率,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

2.2.3制纯水器的管路清洗消毒及日常保养

2.2.

3.1每天应对制纯水器的管路进行冲洗消毒,预处理系统每天正、反冲洗各10min。当制纯水器超过两天或以上时间不使用时,应对纯水器进行维护,以达到对制纯水器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的目的。

2.2.

3.2将预处理水冲洗反渗透膜,运行1~2小时后,即可开始纯水器正常生产运作。2.3 饮用水桶的清洗消毒

2.3.1按第四章节配制活化好二氧化氯消毒液,陈化10min后稀释25倍待用。

2.3.2饮用水桶盖浸泡在稀释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水内浸泡15min以上,取出后用冷纯水冲洗两遍约10min,后用饮用水冲洗,放于干净大白桶内放适量饮用水浸泡待用。

2.3.3每个饮用水桶在使用前,用毛巾将桶外表抹拭干净,先将水桶口置于制水嘴,开启消毒水水泵,冲洗30s,关闭消毒水阀,开启自来水水阀,冲洗30s,关闭自来水水阀,开启冷纯水水阀,冲洗30s,关闭冷纯水水阀,准备装取饮用水。

2.4 灌装车间用纯水桶的清洗消毒

2.4.1下班前纯水桶的清洗消毒

每日下班前将车间纯水桶余水倒出,将毛刷将桶内壁刷洗一遍,用纯水冲洗干净,倒干桶内余水,在桶内壁喷一定量的75%酒精或新洁尔灭。

2.4.2纯水桶清洗后的存放

将桶倒立放置于距离地面1米以上的不锈钢台架上。如遇两天或以上的长假时,用干净的透明胶袋罩住桶身,以防污染。第二日上班使用前,先用热纯水将桶内壁冲洗一遍后方可使用。

3. 0设备清洗消毒

3.1灌装气动灌装机清洗消毒(立式/卧式灌装机/精华素机/小包装机)

3.1.1 (W-1) 每日生产前的设备清洗消毒

3.1.1.1 先用10公斤消毒水循环20-30分钟,再用10kg冷纯水冲洗5分钟,后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2 (W-2) 生产过程中同种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不需拆卸机器零部件);

3.1.2.1 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3 (W-3) 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需要拆卸机器零部件);

3.1.3.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1.4 (W-4) 当日生产结束,灌装设备的清洗消毒;

3.1.

4.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

3.1.5 (W-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

3.1.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1.6 (W-6) 特殊产品(易长菌产品)灌装,设备清洗消毒;

3.1.6.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拆分,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附件上的残余物料,后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再用冷纯水清洗,戴上一次性手套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清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后可生产。如果该机为当天第一次生产,热纯水冲洗前用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

3.2 灌装热灌发蜡机清洗消毒

3.2.1 (W-7) 每日生产前设备清洗消毒;

3.2.1.1 先用15kg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再用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2.2 (W-8) 生产过程中同美发产品转换清洗消毒(不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和性质接近的产品;如:冰风发纤、水晶发蜡等)

3.2.2.1 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用1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

3.2.3 (W-9) 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清洗消毒(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差异大、性质不同的产品;如:25g闪彩发泥幻彩蓝、25g闪彩发泥金铜珍珠)

3.2.3.1 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通、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清洗干净后用15kg纯水冲洗10分钟,再用20kg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2.4 (W-10) 当日灌装结束,灌装清洗消毒

3.2.

4.1 先用25kg85℃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道、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洗干净后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

3.2.5 (W-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

3.2.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3灌装护肤品灌装机清洗消毒

3.3.1 (f1) 每日生产前清洗消毒

3.3.1.1 将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活塞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如有需要使用除渍剂擦净,然后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87℃以上热纯水冲洗20分钟。

3.3.2 (f2) 不透明产品清洗消毒

3.3.2.1 先用20kg80℃以上热纯水刷洗干净,再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

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3.3 (f3) 透明产品清洗消毒

3.3.3.1 先用15kg温纯水加毛巾擦洗10分钟,再用20kg 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

3.3.4 (f4) 下班前清洗消毒

3.3.

4.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

3.3.5 (f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

3.3.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4 配料真空缸清洗消毒

3.4.1真空缸生产前的清洗消毒(MPW-1)

3.4.1.1用自来水分别冲洗水相缸、油相缸、反应缸内壁。

3.4.1.2再用85℃以上热纯水各200kg将水相缸、油相缸内壁冲淋。

3.4.1.3将洗水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3~5分钟。

3.4.1.4排干洗水,关好底阀待用。

3.4.2真空缸生产后或同类产品转换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2)

3.4.2.1 先用自来水将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的物料冲刷干净。

3.4.2.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沿缸壁四周淋入水相缸、油相缸。

3.4.2.3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

3.4.2.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一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

3.4.3真空缸转透明产品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3)

3.4.3.1 先用自来水将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的物料冲刷干净。

3.4.3.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沿缸壁四周淋入水相缸、油相缸。

3.4.3.3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

3.4.3.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两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

3.5 配料搅拌缸清洗消毒

3.5.1搅拌缸生产前的清洗消毒(MPW-4)

3.5.1.1先用自来水冲洗反应缸内壁。

3.5.1.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

3.5.1.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

3.5.1.4排干缸内洗水,用洗缸专用毛巾把缸盖及外壁水珠抹干净待用。

3.5.2搅拌缸生产后或同类产品转换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5)

3.5.2.1先用自来水将反应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物料冲洗干净。

3.5.2.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

3.5.2.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

3.5.2.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一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

3.5.3搅拌缸转透明产品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6)

3.5.3.1 先用自来水将反应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物料冲洗干净。

3.5.3.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

3.5.3.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

3.5.3.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两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

3.5.4特殊要求的清洗消毒(入缸清洗)

3.5.

4.1进入反应缸特殊清洗前先关闭该设备总电源,并挂上警示牌。

3.5.

4.2缸内放少量水,将清洗液喷洒到缸内壁及搅拌桨上,用百洁布沾水刷洗,刷洗干净后排干洗水(严禁留有物件在反应缸内)。

3.5.

4.3再按MPW-1或MPW-4方法清洗。

3.6 配料料桶清洗消毒

3.6.1 一般配料产品料桶清洗消毒方法

3.6.1.1先将待洗料桶外壁(桶盖)标识清理干净,再放入洗桶机中开启自来水冲洗,将桶内物料冲干净,约3min。

3.6.1.2将料桶提出, 用刷子刷洗桶内、外壁;再放入洗桶机中用自来水冲洗,将刷洗后的污垢冲洗掉, 约2min;

3.6.1.3将料桶提出,用专用毛巾擦干桶内外壁水珠, 桶盖用刷子刷洗干净后用专用毛巾擦干水珠。

3.6.1.4 适量喷洒消毒水(0.5%的I206溶液或0.04%A01溶液或0.1%卡松溶液),保持桶内干燥, 分类叠起,如:10个一组待用。

3.6.2重点控制的配料产品料桶清洗消毒方法

3.6.2.1 去除待洗料桶外壁(桶盖)标识,在洗桶机上清洗3min后,提出料桶,加入适量洗洁精刷洗,再在洗桶机上清洗2min,直至料桶内外壁及桶底均洗干净。

3.6.2.2喷洒二氧化氯溶液于料桶内、外壁,静置10分钟以上(可10个桶作为一批,完成后做下一道工序以保证消毒时间)用热水淋洗将二氧化氯冲洗掉。

3.6.2.3喷洒75%的酒精溶液于料桶内、外壁,最后叠放保存待用。

3.6.3小规格塑料桶或不锈钢桶的清洗消毒

3.6.3.1将灌装退回来物料桶拉到洗桶区,把桶上产品标签撕干净。

3.6.3.2用85℃以上热纯水和洗桶刷将桶内外壁、桶盖上粘附物料刷洗干净,倒干净洗水,拉到空桶区摆放整齐。

3.7 配料洗桶设备清洗消毒

3.7.1 清洗洗桶设备按由里至外的顺序,按其结构逐一清洗。

3.7.2按设备使用的频率,观察设备的使用状况,有需要的话,将其里面结构拆卸,用刷子刷洗干净,再刷设备壁面的内外侧。

3.7.3 刷洗的时候可加适量的清洁剂和去污液,以确保刷洗的质量。

3.7.4刷完后,开启设备,逐一冲洗干净,然后用抹布擦干。

3.7.5最后对设备用75%的酒精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5-30min左右,让其自然挥发,待用。

3.8 配料移动均质机清洗消毒

3.8.1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3.8.1.1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约1min)。

3.8.1.2然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

3.8.1.3最后用干净的洗机专用毛巾将搅拌机手柄,电机外壳擦抹干净。

3.8.2生产完之后的清洗消毒

3.8.2.1先对搅拌电机及手柄处进行除锈除尘处理。

3.8.2.2然后用自来水将浆叶与轴上粘附物料冲刷干净。

3.8.2.3最后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用。

3.9 配料压滤机清洗消毒

3.9.1生产前的清洗消毒

3.9.1.1先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倒入待滤液储桶中,开启泵循环约5min。

3.9.1.2 拆下滤盘上的螺丝及胶圈,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浸泡约5min。

3.9.1.3 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滤液储桶和压滤机外表面(约1min)。

3.9.1.4最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待用。

3.9.2生产完之后的清洗消毒

3.9.2.1拆除滤膜,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倒入待滤液储桶中,开启泵循环约5-10min,观察,难清洗处可用适量的清洁剂刷洗,直至设备清洗干净(用手摸感觉不粘手、不滑手,目测无物料即为干净)。

3.9.2.2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滤液储桶内、外壁和压滤机外表面,直至清洗干净。

3.9.2.3最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让其自然挥发,待用。

3.10配料出料管路及灌装输料管路的清洗消毒

3.10.1配料出料管路清洗消毒

3.10.1.1对拆开的管路先用自来水冲洗管内壁,后用85℃以上热纯水浸泡10分钟。

3.10.1.2再用铁线捆绑清洗毛巾对管内壁刷洗干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热纯水淋洗凉干后安装上。

3.10.1.3拆开后的密封垫用自来水清洗,使用前用75%精酒溶液消毒。

3.10.1.4清洗时应对球阀阀门来回闭合几次,以清洗干净球阀处污垢。

3.10.2灌装输料管路的清洗消毒

3.10.2.1对拆开的管路先用自来水冲洗管内壁,后用85℃以上热纯水浸泡10分钟。

3.10.2.2再用铁线捆绑清洗毛巾对管内壁刷洗干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热纯水淋洗凉干后安装上。

3.10.2.3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

3.10.2.4拆开后的密封垫用自来水清洗,使用前用75%精酒溶液消毒。

3.11 配料出料口、纯水出水口、灌装出料口不使用时的消毒防护

3.11.1配料、灌装出料口的消毒防护

3.11.1.1配料、灌装出料口在不使用时,先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干净。

3.11.1.2再用0.1%卡松溶液或75%精酒溶液浸泡出料口,并用一次性手套封住。

3.11.1.3用橡皮筋扎住出料口。

3.11.1纯水出水口的消毒防护

3.11.1.1纯水出水口在不使用时,先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干净,约2min。

3.11.1.2用适量75%精酒溶液喷洒出料口,并用一次性手套封住,再用橡皮筋扎住出料口。

3.12 洗机水的使用和保存

3.12.1 灌装车间每次到配料车间取洗机纯水时,须先将残存的纯水倒掉,再用80℃以上纯水将纯水桶内、桶盖内外冲洗一遍(禁止将桶盖放在地上冲洗),并将桶内的纯水倒干净,再放取纯水(取室温纯水时须先排放1~2分钟,再取纯水;取热纯水时可以直接放取)。3.12.2 灌装车间使用洗机水时,取水的塑料勺须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后才可使用,取完纯水后将塑料勺放入专用带盖的小塑料桶中盖好(禁止将塑料勺放在纯水中);洗机水的使用过程中还须防止其他可能污染纯水的行为。

3.12.3 用来提洗机纯水的塑料小桶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盖好桶盖,洗机水的使用过程中还须防止其他可能污染纯水的行为。

3.12.4 灌装车间的洗机水应为当天从配料车间取来的纯水,保存时间不超过8h。

3.12.5 每个工作日生产完毕,必须用塑料刷和自来水将纯水桶的内外清洁干净,倒置凉干待用。

3.13空调(环保空调)/除湿机过滤网的卫生清洁消毒

3.13.1 每周六拆下过滤网,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再装回,切记不可在太阳下直射,以防过滤网变形或损伤。

4.0 毛巾、工衣、工帽、工鞋等清洗消毒

4.1 毛巾清洗消毒

4.1.1 染发1剂毛巾专用1#洗衣机,其余染发2剂毛巾、美发毛巾、工衣等的清洗可共用2#~5#洗衣机;。

4.1.2清洗扼要:洗衣粉漂洗→漂白液漂洗→消毒水浸泡/漂洗→清水漂洗→脱水→烘干

4.1.3染发1剂毛巾:首先用自来水漂洗时间约15min;加入洗衣粉的量为50g/60条毛巾,漂洗时间约15min;加入消毒水的浓度为2%A01(或0.1%卡松、5%家居清洁除菌液及其他等量消毒液,一般与车间使用的消毒水浓度比例无差异),数量为4000g/60条毛巾,漂洗时间约15min,选择洗衣机快速清洗程序进行快速清洗;选择2#烘干程序,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为宜;而染发1剂与染发2剂、美发毛巾、工衣等烘干细节不同,在达到烘干温度85℃时不会自动降温,必须细致留意烘干温度变化情况。

4.1.4染发2剂毛巾:可选择2#~5#洗衣机清洗,加入洗衣粉的量为50g/60条毛巾,漂洗时间约10min;加入消毒水的浓度为2%A01(或0.1%卡松、5%家居清洁除菌液及其他等量消毒液,一般与车间使用的消毒水浓度比例无差异),数量为4000g/60条毛巾,漂洗时间约10min;选择洗衣机快速清洗程序进行快速清洗;选择2#烘干程序,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

4.1.5 美发毛巾:可选择2#~5#洗衣机清洗,加入浓度4.5%的漂白液,重量2.4kg/60条毛巾;加入洗衣粉的量为60g/60条毛巾,分开漂洗时间约15min;加入消毒水的浓度为2%A01(或0.1%卡松、5%家居清洁除菌液及其他等量消毒液,一般与车间使用的消毒水浓度比例无差异),数量为4000g/60条毛巾,浸泡时间约20min;自来水漂洗时间约10min;选择洗衣机快速清洗程序进行快速清洗;选择2#烘干程序,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

4.2 工衣清洗消毒

4.2.1 工衣的清洗:白色衣物需加漂白液;颜色(蓝色/绿色)衣物选择用洗衣粉清洗即可。

4.2.2清洗扼要:加入适量洗衣粉→漂洗/加入漂白液漂洗→脱水→烘干

4.2.3颜色衣物:按50g/25件工衣的量加入洗衣粉;选择洗衣机快速清洗程序进行快速清洗;选择2#烘干程序,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

4.2.4白色衣物:按50g/10件工衣的量加入洗衣粉,漂洗约15min;按1200g/10件工衣的量加入漂白液,漂洗约15min;选择洗衣机快速清洗程序进行快速清洗;选择2#烘干程序,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烘干后的工衣,摊晾冷却5分钟后再折叠。

4.3 工帽清洗消毒

4.3.1工帽:每隔两天换洗一次,清洗工帽时按物量加入适量洗衣粉漂洗后,加入消毒水漂洗,然后再用清水漂洗一遍后烘干即可。

4.4 工鞋清洗消毒

4.4.1凉鞋: 每天下班后,由员工各自用洗衣粉刷洗工鞋,并由保洁员做好相应的记录;4.4.2布鞋:每天下班后,由员工各自对工鞋鞋底进行清洗,并于每周六对工鞋进行彻底清洗;由保洁员做好相应的记录。

4.5口罩清洗消毒

4.5.1口罩:每隔两天换洗一次,由员工各自用洗衣粉清洗口罩并统一晾干,由保洁员做好相应的记录。

4.6 手袖、鞋套清洗消毒

4.6.1手袖:每三天清洗一次, 漂洗时按量加入洗衣粉,再用消毒水漂洗后进行清水漂洗,后烘干即可;

4.6.2鞋套:循环再用的鞋套每三天按量清洗一次, 漂洗时加入适量洗衣粉,再用消毒水漂洗后进行清水漂洗,后烘干即可。

4.7 个人卫生控制要求

4.7.1从业人员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生产人员进入灌装车间前洗净消毒双手,穿戴整齐的工作衣服、帽/、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4.7.1.1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需洗手:

4.7.1.1.1进入车间生产前;

4.7.1.1.2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

4.7.1.1.3接触与产品无关的物品后;

4.7.1.1.4上卫生间后;

4.7.1.1.5感觉手脏时。

4.7.2正确的洗手程序和方法:

4.7.2.1卷起衣袖管;

4.7.2.2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最好用液体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

4.7.2.3用流动水把泡沫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

4.7.2.4必要时按规定使用皮肤消毒液喷淋或浸泡,完成消毒;

4.7.2.5将手彻底干燥。

4.7.3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不得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

4.7.4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操作人员手部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及原料,不得穿戴工衣、工帽、工鞋进入非生产场所,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4.7.5临时进入化妆品生产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4.7.6遵照车间相干卫生管理细节

5.0 手部清洗消毒

5.1 进入车间时手部清洗消毒

5.1.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至手臂5-10cm处,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

5.1.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

5.1.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

5.1.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

5.2 进入车间后每小时手部清洗消毒

5.2.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

5.2.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

5.2.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

5.2.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

5.3 接触脏物后手部的清洗消毒

5.3.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

5.3.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

5.3.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

5.3.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

5.4 接触物料及包装容器内壁前手部的清洗消毒

5.4.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至手臂5-10cm处,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

5.4.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

5.4.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

5.4.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

5.4.5甩干双手,至无流动的水珠状方可。

5.5 手部指甲长度控制要求

5.5.1车间生产人员上班时间不得配戴手表、手脚圈、不能染指甲、留长指甲。

5.5.2进入车间每周应对指甲进行修剪,指甲长度不得超过2mm,由领班每周定不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6.0台面、托盘、工具的清洗消毒

6.1台面、托盘、工具的清洗消毒

6.1.1每日上午上班前的清洁消毒

6.1.1.1计算出当次所需清洁消毒用的消毒水的用量,并称好消毒水(一般选用0.5%I206溶液或0.04%A01溶液或75%酒精溶液)

6.1.1.2选专用容器具盛取适量的消毒水,然后将专用毛巾浸透润湿于消毒水中。

6.1.1.3取出毛巾拧至半干状态,以无成滴水珠流出为宜。

6.1.1.4用湿润毛巾擦拭台面,此过程中,毛巾应不断地湿润,逐步擦拭台面(含台面底部)。

6.1.1.5用湿润毛巾擦拭凳子。

6.1.1.6用已消毒的干毛巾将台面及凳子擦干。

6.1.2每日换线或下午上班时的清洁消毒

6.1.2.1先用专用无菌毛巾,用75%酒精溶液润湿毛巾,然后用毛巾将台面清洁干净。

6.1.2.2接着向清洁后的台面喷洒适量的75%酒精溶液,最后用无菌毛巾将其擦干,即完成此部分的清洁消毒工作。

6.1.3每日下午下班前(或晚上下班前)的清洁消毒

6.1.3.1先用专用无菌毛巾,将台面和凳子清洁干净。

6.1.3.2接着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无菌毛巾,将清洁后的台面和凳子擦拭一遍,让其自然挥发。

6.2 配料设备外盖及缸外表的清洁消毒

6.2.1上班前的清洁消毒

6.2.1.1 检查设备外盖及缸外表,用专用毛巾将其灰尘或油污等清洁干净。

6.2.1.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盖及缸的外表擦拭一遍。

6.2.2生产时的清洁消毒

6.2.2.1用专用毛巾有针对性地将缸的外表清洁干净。

6.2.2.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盖清洁干净。

6.2.3生产时换品种或下班前的清洁消毒

6.2.3.1检查设备外盖及缸外表,将其清洗、清洁干净。

6.2.3.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对设备的外盖及缸的外表进行消毒处理。

6.3 灌装设备外表的清洁消毒

6.3.1上班前的清洁消毒

6.3.1.1 检查设备的外表,用专用毛巾将其灰尘或油污等清洁干净。

6.3.1.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表擦拭一遍。

6.3.2生产时换品种或下班前的清洁消毒

6.3.2.1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对设备的外表进行清洁消毒。

6.3.2.2用75%酒精溶液对设备的外表进行均匀喷洒,然后用无菌专用毛巾擦干待用。

6.4 包材台架、工具台架、发蜡台架的清洁消毒

6.4.1每日对台架进行除尘、除湿等清洁处理,保持台架干净、干燥。

6.4.2每周定期地对台架进行消毒处理,用蘸有75%酒精溶液(或0.04%A01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台架擦拭一遍,特殊情况或有必要的话,需重复擦拭工作,确保台架消毒彻底。

6.4.3每月定期地对台架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

15min。

6.5 托盘的清洁消毒

6.5.1托盘使用前的清洁消毒

6.5.1.1托盘使用前应用毛巾先将其内、外抹拭,清洁干净(消毒前)。

6.5.1.2然后在使用前(至少5min),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其内、外擦拭一遍,擦拭应先内后外,让其自然挥发待用。

6.5.2托盘使用中的清洁消毒

6.5.2.1使用中托盘若被物料污染(或其他),应及时地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清理、清洁干净。

6.5.3清场后托盘的清洁消毒

6.5.3.1清场后托盘应用毛巾先将其内、外抹拭,清洁干净,必要时应清洗,确保托盘处于洁净状态。

6.5.3.2然后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其内、外擦拭一遍,让其自然挥发待用。

6.5.4日常托盘的清洁消毒

6.5.4.1每周应定期地对托盘进行除尘、除湿等清洁处理。

6.5.4.2每月应定期地对托盘进行除锈(目测,按需要),并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15min。

6.6 胶筐的清洁消毒

6.6.1胶筐使用前应对其进行除尘处理,用干的、无尘的、不起毛的毛巾进行抹拭。

6.6.2每月应对胶筐冲洗、刷洗干净,然后倒置晾干,晾干后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15min。

6.7 配料用工具的清洁消毒存放

6.7.1生产前的清洁消毒

6.7.1.1生产用胶壳、钢勺、刮板等使用前,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

6.7.1.2再放入适量85℃热纯水到装工具桶内,把生产用具放入浸泡10min以上(如生产特殊产品时要用75%酒精喷洒后才能使用)。

6.7.2生产后的清洁消毒

6.7.2.1使用后,先用自来水将工具表面刷洗干净(用手摸感觉不粘手、不滑手,目测无物料即为干净)。

6.7.2.2再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

6.7.2.3最后放入工具浸泡槽内待用。

6.7.2.4按工具的使用频率,定期的(每周或半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水),用来浸泡的消毒水为0.1%的卡松溶液,更换后的消毒水须专桶回收,用于拖地。

6.8 配料用滤布的清洁消毒存放

6.8.1滤网(滤袋)使用前的清洁消毒

6.8.1.1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

6.8.1.2再放入适量85℃热纯水到装工具桶内,把生产用具放入浸泡10min以上,待用,用时,75%酒精喷洒消毒。

6.8.2滤网(滤袋)使用后的清洁消毒

6.8.2.1滤网(滤袋)清洗时要将网或袋翻转过来洗净垢物,倒干或甩干净洗水。

6.8.2.2按标识放回其专用的浸泡筐或浸泡桶内,待用。

6.8.2.3按滤网(滤袋)的使用频率,定期的(每周或半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水),用来浸泡的消毒水为0.1%的卡松溶液,更换后的消毒水须专桶回收,用于拖地。

6.9 维修工具使用前的清洁消毒

6.9.1使用前,用0.1%的卡松溶液或者75%的酒精溶液喷洒消毒后才能使用。

6.10配料生产用桶使用前的清洁消毒

6.10.1一般物料桶的清洁消毒

6.10.1.1使用前,用85℃以上热纯水将桶内外壁、桶盖淋洗一遍。

6.10.1.2倒干净桶内与桶盖上洗水,盖好桶盖,待用。

6.10.2水剂类产品的清洁消毒

6.10.2.1物料桶使用前,先用85℃以上热纯水将物料桶内外壁、桶盖淋洗一遍。

6.10.2.2放入10kg85℃以上热纯水到物料桶内,盖上桶盖浸泡约10min。

6.10.2.3倒干净洗水,再用冷纯水把桶内外和桶盖淋洗一次。

6.10.2.4倒干净洗水,盖好桶盖,待用。

6.10.3特殊产品物料桶的清洁消毒

6.10.3.1使用前,用85℃以上热纯水将桶内外壁、桶盖淋洗一遍,倒干洗水。

6.10.3.2再用浓度75%酒精喷洒消毒或放入胶袋,才能装料使用。

7. 0包材的清洗消毒

7.1 正常生产过程中包材的消毒

7.1.1 特殊(易污染)产品/包装袋破,生产前包材需臭氧,把臭氧管插入袋中,扎紧袋口,打开臭氧机并将臭氧浓度调节钮调到最大,臭氧40分钟,臭氧完后,将袋口稍敞开,挥发气味5分钟即可灌装。

7.1.2 超仓储期的包材,如包材上附有尘,须先用消毒毛巾擦拭干净后,再将臭氧管插入袋子中,扎紧袋口,打开臭氧机并将臭氧测度调节钮调到最大,臭氧40分钟,臭氧完后,将袋口稍敞开,挥发气味5分钟即可灌装;如包材上无尘,则可直接臭氧。

7.2 护肤品包材生产前的清洁消毒

7.2.1 30g凝滢霜(水梨、柑橘、水蜜桃),生产前包材须先用消毒毛巾擦瓶、盖内壁,并分别排放在包材消毒架板上,把臭氧管插入包材消毒架内,包材消毒架需密封好,打开臭氧机并将臭氧浓度调节钮调到最大,臭氧消毒40分钟即可。

7.2.2 其它类护肤品包材,将臭氧管直接插入袋中,扎紧袋口,打开臭氧机并将臭氧浓度调节钮调到最大,开启臭氧机40分钟,臭氧消毒完后将袋口稍敞开,挥发气味5分钟即可灌装。

7.3 生产过程中包材跌落地面或暂停生产,包材的处理

7.3.1 跌落地面的包材要用消毒毛巾擦拭或喷洒酒精。

7.3.2 暂停生产时,包材袋不能敞开放置,需密封。

7.4 配料用装料胶袋,使用前先充臭氧消毒

7.5 注意事项

7.5.1 正常包材消毒一般用消毒毛巾擦拭和臭氧消毒两种。

7.5.2 用臭氧消毒包材时,有烫银的包材不能直接将臭氧管插入整袋包材中臭氧,烫银易脱落;包材不能反复臭氧,易老化。

7.5.3 经臭氧消毒完的包材存放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8小时。

7.5.4 臭氧消毒包材时,一般情况下,将一袋包材分成二至三袋来进行臭氧消毒。

8.0化学原料的消毒

8.1 一般先对其外包进行除尘和消毒处理。

8.2然后针对原料的形态、性能及其特点,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9. 0返工品的消毒

9.1 用消毒毛巾把返工品瓶身擦干净,装入已擦干净、无尘的胶筐内,推进灌装间倒料。

9.2 水剂类产品的返工消毒

9.2.1 倒完料的瓶灌入冷纯水,配上喷头,上下摇动一次即倒出纯水,甩干水珠即灌装。

9.3 膏状类产品的返工消毒

9.3.1 倒完料的瓶、盖分别用温水冲洗干净,用手触摸无粘、滑感方可,冲洗时不要用力过大,以防瓶、盖磨花。冲洗干净后瓶、盖分别摊开晾干。

9.3.2 瓶灌入约半瓶消毒水,盖好盖,每隔10分钟上下摇动,浸泡20分钟后倒出消毒水,再灌入冷纯水,上下摇动一次即倒出纯水,甩干水珠即灌装。

9.4 热灌发蜡类产品的返工消毒

9.4.1 手部先按车间洗手流程消毒,戴上一次性手套,喷一下酒精,用手指将料挖干净,再用清毒毛巾把瓶壁余料擦干净,盖好盖待用(主要针对透明产品,如冰风发纤)。

9.4.2 消毒不锈钢勺,手部喷上酒精,用勺把料挖出,挖完料的瓶及时盖盖待用。

10.0公共区域卫生清洁消毒

10.1地面卫生清洁消毒

10.1.1热配间与冷灌间之间走廊(中间走廊)的地面清洁消毒

10.1.1.1日常每天下班前用扫把将地面清洁干净,尤其注意墙角落的清理、清洁。

10.1.1.2用地拖桶装好适量的自来水,将洁净拖把浸湿,然后在地拖桶上拧至半干状态,将地面拖拭干净,最好是统一方向,由一侧至另一侧,不得反复,地面无明显积水即可。10.1.1.3日常每天上班前检查地面洁净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打扫地面,以保证地面的干净。

10.1.1.4用地拖桶装好适量的消毒水(回收的0.1%卡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将洁净拖把浸湿,然后在地拖桶上拧至半干状态,将地面拖拭干净,最好是统一方向,由一侧至另一侧,不得反复,地面无明显积水即可。

10.1.1.5工作期间发现地面有不干净应及时清理、清洁。

10.1.2其他公共区域地面的清洁消毒

10.1.2.1日常每天下班前用扫把将地面清洁干净,尤其注意墙角落的清理、清洁。

10.1.2.2日常每天上班前检查地面洁净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打扫地面,以保证地面的干净。

10.1.2.3用地拖桶装好适量的自来水,将洁净拖把浸湿,然后在地拖桶上拧至半干状态,将地面拖拭干净,最好是统一方向,由一侧至另一侧,不得反复,地面无明显积水即可。10.2功能间卫生清洁消毒

10.2.1每天上班前对地面进行清理、清洁,并用适量的消毒水进行拖拭,工作中发现有异物或积水,应及时地清理干净。

10.2.2每天上班前对墙面、鞋柜、衣柜等进行清洁,并用适合的消毒水进行擦拭处理。10.2.3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应定期地用紫外线灯对该区域进行灭菌处理,开启至少30min/次,应将衣柜门打开,便于灭菌。

10.2.4每天下班后应及时将垃圾篓清理干净,并换好垃圾袋(垃圾篓最好是使用密封式的)。

10.2.5每月应定期地对该区域的天花板进行清洁和喷洒、擦拭消毒处理。

10.3墙面卫生清洁消毒

10.3.1每天上班前对墙面进行清洁,擦拭干净、确保无灰尘、无油污。

10.3.2每周应在清洁墙面后,用适量的消毒水进行擦拭处理。

10.4玻璃卫生清洁消毒

10.4.1每天上班前对玻璃进行清洁,擦拭干净、确保无灰尘、无油污。

10.4.2每周应在玻璃清洁后,用适量的消毒水进行擦拭处理(至少2次/周)。

10.4.3当用水或消毒水擦拭完后,用干净的废旧报纸擦拭一遍,抹去存留在玻璃上的水印,以保持玻璃透明且无余水挥发后的印迹。

第三章卫生监督及监测机制

1.0卫生管理架构

2.0、卫生检查办法

2.1 日检制度:由各车间卫生员对照车间各相关表格逐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

不了的,报上级处理。

2.2由部门经理或分管卫生工作的副经理,每周审核车间相关表格并签名,周中不定期抽查各车间,检查执行情况,了解问题并记录在《美发卫生检查记录表》(电子版)上,相应车间跟进改善。

3.0卫生检查表:

A动力间:《纯水器反渗透膜清洗记录表》、《空间、环境消毒记录表》;

B洗衣间:《衣物清洗消毒记录》;

C配料间:《工衣、工帽、工鞋清洗记录表》、《个人卫生检查记录表》、《配料车间每周大扫除清洁记录表》、《设备附属物料管路清洗记录表》、《消毒水配制与发放记录表》、

《车间洗手消毒记录表》、《空间、环境消毒记录表》;

D灌装间:《衣物送洗记录表》、《空间、环境消毒记录表》、《设备清洗记录表》、《每日洗手记录表》;《每日卫生检查记录表》;

E包装间:《空间、环境消毒记录表》。

4.0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4.1从事化妆品配料灌装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培训上岗制度。

4.2培训内容:工厂受控文件《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车间自编《美发卫生手册》为内容,相应岗位对应掌握相应章节内容。

4.3副领班(含)以上人员,应掌握了解所有章节内容。

4.4培训频次:个人:一次/上岗前;车间:一次/季度。

4.5考核制度:完成培训后进行相应考核,以书面考核为主,口头考核为辅,成绩备案。

第四章消毒液的使用及配制

1.0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

消毒和灭菌的目的都是杀灭微生物。消毒只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而不能破坏其芽孢,通常以化学药剂进行。灭菌是指杀死或除去全部微生物,亦包括芽孢体在内。

1.1 卫生处理或清洁

1.1.1将物体上细菌污染的数量,降低到公共卫生规定的安全水平以下的过程。

1.1.2常指清洁无生命的物体,主要指清洁操作,有时清洗和抗菌相结合。

1.2 消毒

1.2.1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传播感染水平上的处理过程。

1.3 灭菌

1.3.1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处理过程。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1.4抑菌

1.4.1 对微生物的繁殖体有杀灭作用,但对其芽孢的杀灭作用不确切,当化学药剂存在时,其芽孢不能发育成繁殖体,而逐渐死亡,但若化学药剂失效或消失时,未死的芽孢也可能再度繁育。

1.5抗菌

1.5.1 指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选择性或抑菌作用。

1.6防腐

1.6.1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1.7 杀菌效果(GE)和杀灭率(RT)

1.7.1 GE用消毒后菌数比消毒前(或对照组)菌数减少的对数值表示;

1.7.2 RT用消毒过程中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表示。

2.0 消毒的方法

2.1 物理方法: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2.2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

3. 0化学消毒的主要特点

3.1 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

3.2 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可使用;

3.3 节约,一次性投资少;

3.4 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喷雾、熏蒸以及与物理因子协同等;

3.5 存在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4.0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化学性质分)

4.1 醛类:甲醛、戊二醛等;

4.2 醇类:乙醇、异丙醇等;

4.3 酚类: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

4.4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4.5 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等;

4.6 氧化型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4.7 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4.8 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4.9 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

4.10 其他消毒剂:高锰酸钾、三氯生、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5.0 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5.1 微生物污染程度(种类、数量)

5.2 处理剂量(浓度、时间)

5.3 作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5.4 pH值

5.5 有机物

5.6 化学拮抗物质

6.0常用消毒液简介

6.1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无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比重1.226,沸点110℃;不稳定,可自然分解,稀释(加水分解)、遇热(热分解、爆炸性分解)、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分解、催化分解)、碱性物质和有机物可加速分解。

6.2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色的气体,有与氯相似的气味,沸点11℃,具有强氧化性,在空气中体积浓度超过10%易爆,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二氧化氯气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作为溶解的气体保留在溶液中,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并严格密封非常稳定,特别是它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肤和头皮产生损伤,不会引起染色体突变,安全性很高。6.3酒精

酒精是研究和使用较早的一种消毒剂,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气味,易挥发,易燃烧,液体比重为0.8129,沸点78.5℃,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作用较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基本无毒。对组织与无生命的物品有良好的消毒作用,特别适合皮肤消毒。主要用于杀灭细菌繁殖体。

6.4甲醛

甲醛是最早作为消毒剂的是醛类,杀菌力强、杀菌谱广、用于灭菌;腐蚀性小,可用于金属器械;主要缺点是刺激性和毒性。

6.5卡松

又名凯松,是浅琥珀色或无色液体,稍有气味,相对密度(d 4 20)1.19 ,是非氧化性杀菌防腐剂,卡松无可见沉淀物,不含甲醛、无VOC、与水、低分子醇混溶、操作简单。杀菌防霉灭藻效果广谱长效,不产生抗药性。与各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成份配伍性良好。

6.5 A01溶液

化学组成为聚烷基胍磷酸盐,是中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杀菌剂,无色、无味、不挥发、低毒性,对酸碱稳定,有良好地热稳定性,可以和阳离子及非离子化合物相容,可以在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形成薄的杀菌膜,该层膜可以维持7~10天的杀菌活性;使用安全、舒适,对皮肤

粘膜及眼睛均无刺激。杀菌效力高,是新一代的高科技环保产品。

6.5 新洁尔灭

化学组成为苯扎溴铵或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带有芳香气味,但尝味极苦;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强力振摇能起大量泡沫,遇低温可能发生浑浊或沉淀。本品兼有杀菌和去垢效力,作用强而快。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不污染衣服,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属消毒防腐药类,岂与肥皂、盐类或其他合成洗涤剂同时使用,避免使用铝制容器。

7.0常见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7.2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

过氧乙酸可适用于对空气、地面、桌面、衣物、毛巾消毒,不能用于生产机械、包装材料等消毒;

7.1.1配制方法:

7.1.1.1配制:过氧乙酸消毒剂为贮存方便,分甲、乙两剂,在使用前将甲、乙液按体积比1:1分别量取所需用量,将乙剂缓慢加入甲剂,此过程应在有盖的塑料、玻璃或搪瓷容器内进行,紧急情况下放置24小时即可稀释使用,此时过氧乙酸浓度为11%以上,一般情况下48~72小时后使用,此时过氧乙酸浓度为(12-16%)左右。

7.1.1.2保存:将混合配制好后的过氧乙酸消毒原液用有盖容器密封放置,需用时即行稀释,混合后原液存放期不宜超过一个月;

7.1.1.3 稀释:将混合配制好后的过氧乙酸消毒原液稀释30倍后,盖上塑料桶盖待用。例如若称取1公斤混合配制好后的过氧乙酸消毒原液,加入29公斤水和其混合稀释即可,稀释液应稀释后马上用完,即配即用。

7.1.2使用方法:

7.1.2.1在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前,应将各灌装机料斗和灌装头等部位用胶纸密封,以防过氧乙酸蒸气渗入灌装机内部;同时应保证门窗、地面干燥,用干毛巾仔细擦拭消毒场所设备,以保证设备外部处于干燥状态;

7.1.2.2 更衣室、缓冲间等人员、物流进出频繁的区域空气消毒时,取用混合配制好后的过氧乙酸消毒原液,按每立方米空间3毫升计算;对灌装间、包装间等有机器设备存在的各空间环境中, 取用混合配制好后的过氧乙酸消毒原液,按每立方米空间2毫升计算,盛装在宽口玻璃容器中,放置在房间四周,距地约1米,在生产场所密闭的情况下任其自然挥发过夜即可;

7.1.2.3将上述稀释好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均匀喷洒、喷雾于灌装间、包装间等生产场所空间环境中。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需用稀释后的消毒液8ml;喷雾后应对整个生产场所密闭2小时以上;

7.1.2.4消毒衣物和毛巾用过氧乙酸原液稀释30倍后浸泡5分钟,再漂洗干净;

7.1.2.5消毒地面用过氧乙酸原液稀释30倍后拖地;

7.1.2.6消毒桌面用过氧乙酸原液稀释50倍后擦拭。

7.1.3注意事项

7.1.3.1配制混合原液时应注意:甲、乙溶液具腐蚀性,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员工需带上乳胶手套,乙液(双氧水H2O2)慢速倒入甲液中,并注意轻倒轻放,万一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即可;

7.1.3.2过氧乙酸不宜与其它灭菌剂同时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达不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7.1.3.3由于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不能对不锈钢设备进行浸泡消毒;过氧乙酸消毒剂需存放时,应用塑料容器盛装;

7.1.3.4用过氧乙酸实施喷雾消毒时,喷嘴应尽量不要对准机器设备;喷雾器具喷洒完毕后

理发、美容用具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理发、美容用具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1.设施及药物准备 1.1紫外线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用于理发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1.2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剂:用于毛巾、面巾等的消毒; 1.3医用戊二醛消毒药: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浸泡消毒痤疮针、眉夹等美容工具。 2.操作程序 2.1消毒顺序:消毒前洗净→消毒→保洁 2.2消毒方法: 2.2.1理发工具消毒:将理发工具放入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柜内消毒,消毒时间为20分钟2剪刀应打平放,双面消毒。 2.2.2毛巾消毒:用蒸汽消毒柜热力消毒,80℃蒸10分钟以上或用100-500mg/l含氯制剂浸泡15分钟以上。或使用一次性消毒毛巾。 2.2.3痤疮针、眉夹美容工具:用2%戊二醛在搪瓷或不锈钢灭菌缸内浸泡30分钟,2%戊二醛14天更换一次。 2.2.4美容用盆: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卫生塑料袋。 2.2.5美容师手部:洗净后用酒精擦拭或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分钟。 2.3保洁: 2.3.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2.3.2采用药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应放置10至15分钟后才放入保洁柜内。 2.3.3消毒柜兼作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新置入的工具应消毒后使用。 3.注意事项: 3.1所使用的清洁液和消毒液必须是已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号的合格产品,并在批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单位应保存上述批件的复印件备查。 3.2用紫外线消毒柜消毒的理发用具必须双面消毒。 3.3各类理发工具的总数量应不少于设计最大可容量的3倍。

卫生行业标准

卫生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2016-12-2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式内镜flex犫丨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 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 .3 漂洗 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 .5 清洗液 tfeaning sOut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04-05发布 -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 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 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清洁工具 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 洁具车等。 清洁单元 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 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污点清洁与消毒 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消毒湿巾 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A0值 A0 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隔断防护 barrier containment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reprocessing of cleaning-product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低度风险区域 low-risk area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中度风险区域 medium-risk area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高度风险区域 high-risk area

《臭氧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 臭氧又名三子氧,分子式为O3,分子量为48.00 一、理化特性:臭氧在常温下为带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密度为1.658(空气=1)。臭氧气体经冷处理后可呈液状,其液体密度为1.71,沸点为-112.3℃,在水中溶解度比氧高,但因分压较低,故在平时使用温度与压力下,只能得到每升数毫克的溶液,含臭氧的溶液,温热时会爆炸。臭氧的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在270℃高温下可立即转化为氧。1%水溶液在常温大气中半衰期为16分钟,所以臭氧不能像其它工业气体一样可以用瓶贮存,一般为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二、杀菌作用: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在水中杀菌迅速较氯快。 三、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PH:用臭氧水溶液消毒时,若PH增高,则所需浓度必须增加。 ②湿度:用臭氧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高则效果好,低则效果差,对干燥菌体几乎无杀菌作用。 ③温度:温度降低有利于臭氧的溶解,可增强其消毒作用,甚至在0℃亦能保持较好的杀菌效果,如水温为4-6℃时,臭氧杀菌用量为100,水温10-21℃时为160,水温36-38℃时则为320,有机物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四、毒性: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01-0.02mg/L时即可嗅知:浓度达到1mg/L时,可引起呼吸加速、变、胸闷等症状,在2.5-5mg/L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1小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作业现场空气中容许的阀限值为0.2mg/m3。 五、腐蚀性:臭氧为强氧化剂,可损坏多种物品,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特别是使橡胶老化,色变暗,弹性降低,以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 六、稳定性:臭氧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即可自行分解为氧,停止发生后,通风30-60分钟后,其浓度与大气水平一样。 七、使用范围:在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液体消毒:饮用水、工业生活污水和饮料水的净化消毒。 2、物体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钱币、票券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防腐保存:蔬菜水果蛋类鱼肉类干鲜土特产,水产品加工,贮存和冷藏等。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一、各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接受关于消毒技术的上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消毒灭菌技术工作。 二、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无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皿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期测定灭菌消毒效果,并接受区卫生防疫站的监测。 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毁形,并记录备案。‘ 四、每批用品器械灭菌处理完成,应登记作用时间、温度、灭菌日期、操作者,以及剪下指示卡变色部分贴上,归档备查。 五、灭菌后物品有效期不超过7日,否则重新处理。 六、每天门诊结束后,开紫外线灯照射2 O一4 O分钟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情况应有登记,累计照射时间。 七、使用高、中效化学消毒剂。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换2-3次。 八、严格无菌操作,坚决杜绝医源性感染。

门诊工作制度 一、各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二、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三、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建议转看专科门诊。 四、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五、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 ‘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六、门诊各科与住院部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七、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八、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九、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 十、门诊医师要采用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范本

精心整理 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一、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1、总要求 营业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头巾、围裙,持健康证上岗。按照“3.1上班前和上班过程中和 2 2.1 2.2 3 3.1 具、砧板围、电子称、工作台面、冰箱外壁、墙壁和地面擦洗展示柜外避、店外地面、店外墙面盘点、84消毒液擦洗冰箱内壁酒精喷洒刀具、砧板、砧板围和电子称,分切打包售卖(过程中,对刀、砧板及砧板围每小时用75%酒精消毒一次) 3.2下班后

盘点、产品收进冰箱84消毒液擦洗储冷板、托盘、展示柜内壁、工作台面、刀具用84消毒液原液浸泡砧板,将砧板围从砧板上拆下来,用84消毒液擦洗砧板围、冰箱外壁、墙面、地面关上窗口,打开紫外灯,带着垃圾关门 4、消毒液使用地点、使用方法 二、注意事项 1、店员个人卫生 1.1不得留有长指甲,不能涂指甲油,上班前洗手消毒

1.2戴好工作帽,不留任何须发在外面 1.3正确佩戴口罩,口鼻完全遮住 1.4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围裙 1.5工作过程中双手戴好手套,且戴好手套后必须用75%酒精消毒 2、店面环境卫生 2.1上班前摆盘、剪刀、菜板、菜刀用300PPM84消毒液消毒,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75%酒精消 毒 2.2墙面、地面、操作台干净无油污 2.3垃圾桶必须放置在离展示柜较远且方便操作的地方(垃圾筒必须带盖,且垃圾不能超过垃圾桶 的3/2,随手关闭垃圾桶盖) 2.4每天下班前陈列盘、剪刀、菜板、菜刀、毛巾用1:500的300PPM84消毒液浸泡消毒2.5操作台、菜板、菜刀、托盘、剪刀、电子秤在接触产品前要用酒精消毒(使用过程中一小时酒 精喷洒消毒一次) 2.6毛巾每4小时用300PPM84消毒液消毒清洗一次 2.7每天下班前陈列柜、冻柜外部、地面、墙面用抹布/拖把泡在消毒液里,拧干后擦拭,后用清 水擦拭 2.8灭蝇灯必须开启 2.9每天下班前开启紫外线,第二天上班关闭 2.10洗洁精、84消毒液、酒精、杀虫剂定点放置在离产品较远的地方 3、产品贮存环境 3.1产品到店必须放在垫板上或专用整理筐,必须离地存放 3.2产品储存在冰柜中,不得裸露在外 3.3冻柜温度在12℃以下,冰箱温度在0-4℃,店内温度为18℃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 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引用标准 GB 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术语 3.1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 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 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供应室无菌区 3.7消毒剂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I. 4.1.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消毒操作规程样本

住宿业消毒操作规程 为加强住宿业消毒卫生管理, 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住宿业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等规范要求, 制定以下消毒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卫生管理制度 1、应制定消毒工作岗位责任制, 确定消毒卫生管理员、岗位责任人, 明确消毒卫生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 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2、应制定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 1) 公用饮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2) 拖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3) 棉织品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4) 卫生间、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5) 公众接触物体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6) 空气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7) 机械通风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8)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管理 ( 1) 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 取得卫

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 2) 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合格证。要做到人证不分离, 且佩戴在胸前。也可按照工作区域做到健康培训合格证镜框镶嵌上墙, 以便于监督检查。 ( 3) 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 保持清洁。 ( 4)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进行卫生操作适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 5)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档案。 4、基本卫生要求 ( 1)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 地面无废弃物。 ( 2) 床单、被套、枕套(巾) 、面巾、浴巾、脚巾、睡衣等棉织品每客一换, 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 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 3) 茶杯、酒杯、口杯等饮具应一客一换, 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 4) 客房内卫生间的面盆、浴盆、恭桶座垫、地面、台面等应每日清洗消毒。 ( 5) 无卫生间的客房, 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清洁的脸( 脚) 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 无污垢、无油渍,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 6) 公共卫生间( 盥洗间、厕所) 应该每日清扫、消毒, 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 7) 二次供水设施或储水设备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 且有卫生防护设施, 经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以后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 水箱口应加盖、加锁; 排水管和溢水管不得直接与下水管相同; 溢水管的开口应有网罩( 防止老鼠、病媒昆虫进入水箱) ; 水箱内储水要进行二次消毒。

(完整word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 术语 3.1 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 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l.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 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 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 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一)目前参照标准 ▲ 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 2003第二版《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 ▲ 2006版《上海市护理质控手册》。 ▲ 2007年《压力蒸汽灭菌》。 ▲ 2009年上海市CDC消毒科供稿《上海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试行) ▲ 2009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2版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014年国卫办医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二)原则 ★所有物品均应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完好。 ★若有污染应即时消毒、灭菌。 ★一次性物品按说明使用。 ★本原则适合各部门,请参照执行。 总则

一、室内空气及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附表各类环境消毒要求 (一)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 1、紫外线照射: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 / m3,距离~2.2m,时间≥30min。 2、紫外线使用寿命: (1)由新灯管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2的时间(功率≥30w),或者降低到原来新灯管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小时,因此,紫外线灯累计使用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2)每半年检测一次,<70μw/ cm2应及时更换灯管。 3、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紫外线灯管每周一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专人负责,如发现灯管有灰尘时应及时擦拭。 2)室内保持清洁干燥,电压为220v,环境适宜温度在20-40℃,相对湿度为60%。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 长照射时间。 3)紫外线光源不能直接照射到人,不在易燃、易爆的场所所用,照射时关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一、门店卫生消毒操作规程 1、总要求 营业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头巾、围裙,持健康证上岗。按照“3、1上班前与上班过程中与3、2下班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在营业中后门要保持关闭状态,传递窗口要随时关闭。检查紫外灯、冰箱就是否正常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2、消毒液 2、1消毒液名称 300PPM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 2、2消毒液配置方法 地面、墙壁消毒:1毫升300PPM84消毒液:200毫升水 台面、工器具消毒:1毫升300PPM84消毒液:500毫升水 75%医用酒精:直接使用。 3、清洁顺序图 3、1上班前与上班过程中 开门关闭紫外灯,用84消毒液擦洗托盘、储冷板、展示柜内壁四周 产品陈列用84消毒液擦洗刀具、砧板围、电子称、工作台面、冰箱外壁、墙壁与地面盘点、84消毒液擦洗冰箱内壁酒精喷洒刀具、砧板、砧板围与电子称,分切打包 售卖(过程中,对刀、砧板及砧板围每小时用75%酒精消毒一次) 3、2下班后 盘点、产品收进冰箱84消毒液擦洗储冷板、托盘、展示柜内壁、工作台面、刀具用84消毒液原液浸泡砧板,将砧板围从砧板上拆下来,用84消毒液擦洗砧板围、冰箱外壁、墙面、地面关上窗口,打开紫外灯,带着垃圾关门 4、消毒液使用地点、使用方法

二、注意事项 1、店员个人卫生 1、1不得留有长指甲,不能涂指甲油,上班前洗手消毒 1、2戴好工作帽,不留任何须发在外面 1、3正确佩戴口罩,口鼻完全遮住 1、4穿戴整洁得工作服与围裙 1、5工作过程中双手戴好手套,且戴好手套后必须用75%酒精消毒 2、店面环境卫生 2、1上班前摆盘、剪刀、菜板、菜刀用300PPM84消毒液消毒,清水冲洗干净后 再用75%酒精消毒 2、2墙面、地面、操作台干净无油污 2、3垃圾桶必须放置在离展示柜较远且方便操作得地方(垃圾筒必须带盖,且垃圾不能超过垃圾桶得3/2,随手关闭垃圾桶盖) 2、4每天下班前陈列盘、剪刀、菜板、菜刀、毛巾用1:500得300PPM84消毒液浸泡消毒 2、5操作台、菜板、菜刀、托盘、剪刀、电子秤在接触产品前要用酒精消毒(使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2.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本店应向供货商索取其工商执照、有关票据及相关的检验合格报告。不得购置、使用没有资质或没有检验合格报告的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洗刷餐具,用具应严格执行洗,刷,冲,消毒四个环节. 7.经过清洗消毒后的餐具,感观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粘有肉眼可见物,抽查有要符合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8.厨房使用的食品容器,刀具等,应做到使用一次清洗一次. 9.采购回来的肉类,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三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 10.工作结束后工用具,台面清洗整理干净,并归类存放.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员工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3.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4.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5.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6.员工如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喉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岗位,待查名原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上岗. 7.员工要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8.员工要坚持卫生操作规程,保持公用物品的消毒,坚持湿式清扫,避免灰尘. 9.工作时间绝对不能吃东西,抓头,掏耳掏鼻.不做有碍感官的动作. 10.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

化妆品卫生消毒操作规范

第一章化妆品卫生消毒管理指标 1.0 空间环境指标 1.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每个平板放置车间半小时后,平板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1.2 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的配料、灌装车间每月检查1~2次,由化验员均匀取点,于车间放置10个平板。 1.3 取样过程 化验员将干净的平板放置于被检测点的物品上,掀开平板盖半掩住平板,开始计时放置半小时,10个平板分别放置于车间的操作台面、机器、包材间、纯水桶盖上等。在收回平板时,按开始放置的顺序将平板盖盖住平板收回。 2.0 纯水指标 2.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用纯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2.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各环节用纯水,由化验员或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 2.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取样钢勺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打开纯水桶盖和取样瓶盖,用消毒后的钢勺取水,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3. 0洗机水指标 3.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设备清洗消毒后,使用前的洗机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 3.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设备洗机水,由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3.3取样过程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同时灌装手将洗机排水速度调慢至合适,打开取样瓶盖,将灌装嘴对准取样瓶,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 4.0 毛巾指标 4.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使用的毛巾、滤布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 cfu/平方米。 4.2检验频次要求 美发、护肤品生产用毛巾、滤布,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4.3取样过程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新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多重耐药菌: 2、消毒产品: 3、灭菌: 4、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二、填空题(每题0.5分) 1、医疗器材是指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和()。 2、医疗机构环境分()类,Ⅰ类环境为采用()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等。Ⅲ类环境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和();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等。IV 类环境为()及其()、()室;()门诊和()。 3、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 cfu/皿 cfu/cm2 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其他洁净()(≤) 场所符合GB 50333 要求 Ⅱ类环境(≤)(≤) Ⅲ、Ⅳ类环境(≤)(≤) 4、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外科手消毒后医务

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cfu/cm2。 5、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材,使用前应用()(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可使用经过滤的生活饮用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不应使用()、()的消毒剂。不应采用()自然熏蒸方法消毒医疗器材。不应采用()熏蒸方法消毒、灭菌管腔类医疗器材。 6、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选择()或()。低度危险性器材使用前可选择()、()水平消毒或保持()。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材应首选();带管腔和/或带阀门的器材应采用经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确认的()或外来器械供应商提供的()。玻璃器材、油剂和干粉类物品等应首选();其他方法应符合()规定。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材应选择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方法。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婴儿暖箱水瓶、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 7、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清洁、消毒。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可先()再();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和()。 8、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及()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消毒和()消毒。 9、应采用()和/或()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宜采用“()、()”,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10、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cfu/mL,不得检出()。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doc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1 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3、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时,应立即进行消毒。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

应3、器材消毒: ⑴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试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 ⑵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浸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冲净晾干。 ⑶贵重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天秤、细胞计数器械、冰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清洗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进行 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 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⑴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⑵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 ⑶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⑷遇特殊情况:如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

2017最新消毒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 第1章总则 第2章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的消毒 第3章宾馆、饭店、茶馆、酒吧的消毒 第4章商场、购物场所的消毒 第5章储水容器的消毒 第6章公共交通服务单位及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 第7章娱乐场所的消毒 第8章幼托机构的消毒 第9章学校的消毒 第10章银行及其他货币流通单位的消毒 第11章会馆的消毒 第12章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消毒 第13章社区活动室的消毒

第14章浴业(浴室、足浴)的消毒 第15章体育场所的消毒 第16章美容美发店的消毒 第17章空调的消毒。 第18章殡仪馆的消毒 第19章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毒 第20章消毒效果的检测 附录A 公共场所消毒效果检验常用培养基和液体(规范性附录) 附录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控制的指标(规范性附录)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附件2 消毒管理办法 附件3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附件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1章总则 1.1引言 为了预防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传播染病,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简称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环境和公共用品的消毒方法、效果检测和监督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负责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卫生的事业和企业单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文化娱乐场所、浴业服务单位、宾馆、饭店、酒吧、茶馆、公共交通工具和环境、商店和购物场所、社区活动场所、学校、图书馆和书店、公用二次供水水箱和贮水容器、游泳池、银行和货币、幼托机构、体育场所和公共健身器材、美发美容店、空调系统等。 1.3 名词术语 1.3.1 公共场所对公众开放的,人民大众都可进入活动或接受服务的场所。是由人工建成的,供公众使用的活动空间。 1.3.2 公共用品向公众提供,为公众服务,众人均可使用的物品。例如:健身器材、娱乐器材、茶具、餐具、二次供水水箱等。 1.3.3 消毒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过程。消毒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求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不是所有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程度,而不是全部杀灭。 1.3.4 消毒剂用于杀灭和去除外环境中污染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它有害毒素的化学和生物制剂。 1.3.5 消毒器以物理或化学因子作为消毒因子,配以发射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而制成的用于消毒的机器。例如:干热消毒器、压力蒸汽消毒器、空气消毒器等。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条: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第二条: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第三条: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第四条: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第五条: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第二条: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条: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