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1)

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1)
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1)

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1)

《中国通史》是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

目的:使学员通过学习,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史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小学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要求:

1.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教育)、军事和对外交往概况。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的基础知识和有关历史概念,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及传统美德和思想情操教育,培养学员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

3.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林丙义主编的《中国通史》为主要文字教材。辅导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林丙义主编的《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

安排:本课程由省电大开课,6学分,分两个学期,第1学期学习《中国通史》上册,第2学期学习《中国通史》下册,期末由省电大统一命题考试。

第一编中国原始社会

一、基本线索

中国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起,至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前止,大体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血缘家族到氏族制的出现,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第二时期从母系氏族的繁荣到原始社会的解体,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第二时期又分为

母系氏族的繁荣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我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社会的情况。

二、学习方法

学习原始社会史,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理解社会进步的动力,从而认识我国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解体的规律。对于新石器的出现和农业的出现要深刻领会,因为它是后来文明产生的基础。学习中要掌握氏族制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具体资料,了解氏族制的发生及其特点,从而了解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

三、重点问题

1、我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遗址。

具有代表性的直立人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他们均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早期智人以丁村人为代表,他们逐渐学会了人工取火,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晚期智人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从血缘家族进入氏族公社阶段。

2、氏族制度的形成。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血缘家族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要求比较稳定的生产和生活团体的出现。同时,人们开始排除兄弟与姊妹之间的婚姻,形成族外婚,相互通婚的群体就逐渐转化为氏族。氏族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为纽带,是比较牢固的社会单位。

3、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母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遗址主要有半坡氏族遗址和河姆渡氏族遗址。

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2)实行族外婚,人们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3)土地、房屋、牲畜归氏族公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4、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1)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占显著地位;(2)实行一夫一妻制,人们按父亲的血缘确定亲属关系;(3)随着生产力发展,产品出现剩余,氏族内部逐渐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5、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了生活和生存,扩展他们获得生活资料的来源,就必须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于是就出现了教育的萌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劳动技能,生产劳动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中包括历史教育。那时没有文字,人们通过口耳相传进行历史教育,给后人留下了远古的神话的传说。

四、重要名词

1、北京人:北京人是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的直立人,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北京人已使用火,过着群居生活。他们使用粗糙的石器和木棒,进行采集和狩猎。北京人的发现,首次以考古学事实说明中国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半坡氏族:半坡氏族遗址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是我国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代表。婚姻形态已从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半坡人种粟;饲养猪狗;使用红陶和彩陶;已会建造房屋,形成村落,过定居生活。

3、河姆渡氏族:河姆渡氏族遗址在浙江余姚,距今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代表。河姆渡人使用骨耜翻地,种植水稻,已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第二编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一、基本线索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确立和发展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商朝时,奴隶制有了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强盛阶段。

二、学习方法

学习夏朝的历史,应着重把握我国国家的起源问题。运用国家起源的有关理论,分析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学习商朝的历史,要着重掌握商朝的阶级和阶级关系;还可结合夏、商历史的学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识奴隶制的产生和它的历史地位,既要看到它的残酷性,又要认识它与原始社会相比,乃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

学习西周的历史,就着重掌握三个问题:一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国野制度;二是井田制;三是西周的衰亡原因及其表现。

学习夏、商、西周文化,就着重了解夏、商、西周文化的主要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三、重点问题

1、夏朝的国家特征。

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建立了夏王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势力范围,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到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连河北。今河南西部的黄河、洛水流域,是夏朝的中心地带。

恩格斯指出,“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夏王朝的领土不再是血缘关系的组合,而是按照地区来划分了。“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反映了夏朝按地区进行统治的特点。夏朝的公共权力设置已初具规模。官吏、军队、刑罚等公共权力的设置,说明夏朝已从部落联盟组织转化为国家。

2、商朝的阶级关系。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兴兵灭夏,建立了商朝。商开始建都于亳,商朝中期出现动乱和纷争,都城屡迁,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此后不再迁都。从此,商朝国势日益上升。历史上把盘庚迁殷以后的商称为殷商。

商朝统治阶级有商王和奴隶主贵族,官职多在贵族家族内世袭。被统治阶级有奴隶和平民。奴隶被驱使在各个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承担各种劳动。被用在农业生产的奴隶称为“众”或“众人”;用在畜牧业的奴隶称为“刍”;从事手工业的奴隶称为“工”;奴隶主贵族家中的奴隶有“臣”、“妾”、“奚”、“仆”等。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奴隶主贵族当作财产,可以任意打骂和杀掉。“人殉”和“人祭”就是商代残酷阶级压迫的证明。平民被称为“小人”,多出于商族的下层。他们是商朝军队的主要来源,地位和身份较奴隶高,但同样受奴隶主贵族的剥削和压迫。

3、西周的主要制度。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军伐纣,在牧野大破纣军,建立西周。

西周的主要制度有: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国野制度、井田制度。

(1)分封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使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受民受疆土”对地方实行分区管理,以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重要的封国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握有军、政、财权,职位世代相袭,世卿世禄。他们与周王保持臣属关系,执行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见周王,承担出兵、戍守、纳贡和服役的义务。(2)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就是宗族共同遵守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这条原则,周王的王位必须由嫡妻(即正妻)的长子继承,周王的其余儿子(庶子)被封为诸侯或公卿,周王被称为“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也是天下的“大宗”。

诸侯对周王而言是“小宗”。但诸侯在其封国内又是“大宗”。大宗与小宗之间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宗法关系,对于维系以周天子为首的统治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构成王、诸侯、卿大夫的等级阶梯。

(3)国野制度。西周王室和诸侯所辖的土地有“国”、“野”的区别,形成“国”与“野”的制度。王畿和诸侯国都及其周围的中心区叫“国”,住在那里的人叫“国人”,他们是周族的成员,包括贵族和平民。中心以外的地方叫“野”,是被征服的广大农村,住在那里的人叫“野人”。国人可以议论政事,有当兵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野人只有从事农业生产,提供赋役的义务。

(4)井田制度。井田制在夏、商时期已经存在,西周时期得到高度发展。所谓井田,就是把土地划成若干块,其中有“公田”和“私田”。“公田”由劳动者共同耕种,收获物全部上缴;“私田”分配给劳动者耕种,定期进行轮换。全国土地名义上属周王所有,不能买卖。

四、重要名词

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19世纪末,在殷墟中发现了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它的内容多为占卜文辞,反映了商朝后半期的宗教、经济、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情况,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在西周镐京爆发了“国人暴动”,参加者主要是平民。周厉王逃亡在外,共伯和代行国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第三编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一、基本线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后约550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奴隶社会也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一时期的历史,以公元前475年为界,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前期齐、晋、楚、秦互相争霸,后期吴、越崛起。到战国初年,逐渐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中小诸侯国渐被兼并。最后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事业。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变革的基本因素。由于铁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随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逐步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我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二、学习方法

学习春秋时期的历史,要注意当时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和影响。同时要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新旧势力的斗争等几方面,去理解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因素的出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更多地从经济转入政治,因此首先要掌握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变法运动,了解李悝和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七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争夺是战国时期突出的政治表现,要从中考察秦统一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呈现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要给予充分注意。同时也要重视对孔子的全面评价。此外还要了解春秋国时期我国在科学文化上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重点问题

1、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历史背景:(1)王室衰微。周天子“共主”地位名存实亡,已不能号令列国诸侯。“王畿”幅员缩小,王室经济日绌。(2)列国林立,战争频繁。春秋初就有100多个诸侯国,它们之间不断进行战争。(3)“夷狄”交争。周边夷、戎、狄游牧部落或小国,逐渐向内地发展,威胁中原,有的还与齐燕交战。

作用:(1)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2)也产生有利于历史发展的客观效果:一是在争霸战争中,一些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二是在争霸战争中,各族之间频繁迁徙和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李悝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措施是: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按能力和功劳的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发挥土地潜力;实行“平籴法”,即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稳定了粮价;编著《法经》,实行封建法治。李悝变法打击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了经济,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

3、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编户籍,五家为伍,二伍为什,有罪连坐。③奖励耕战,生产粟帛多的,免除徭役;私斗有罪,有军功受爵;弃农经商或因

懒惰而穷困的,连家属罚作官奴婢。④废除贵族特权,宗室没有军功的不给爵位。⑤把乡聚合并设县,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此外,还定咸阳为都城,统一度量衡制度。

作用: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贵族诬告被杀。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4、孔子的思想及其对教育的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仁”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礼”,就是周礼,也就是西周时的等级名份制度。

孔子不赞成春秋时代社会变革,希望恢复周公时的盛世景象。这是保守的政治观点。但是他提出了“爱人”的思想,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孔子又是一个大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1)他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并提出许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他强调“有教无类”扩大了施教的范围。孔子以六艺教育学生,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讲做人的道理。(2)相传他还整理《诗》、《书》,修订鲁国的国史《春秋》,并以之作为教材。(3)孔子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诲人不倦,教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

由于孔子思想中有忠君尊王、维护等级制度的内容,后来封建统治者把他捧为至圣先师,儒学定为正统思想。

5、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主张实行“仁政”,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非攻”、“兼爱”、“节用”等。

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是非、生死、祸福都没有区别。

法家代表人物,战国前期有李悝、商鞅等,战国末年突出代表是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四、重要名词

1、春秋五霸: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相继露出头角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一说夫差)、越王勾践,史称“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

3、合纵与连横:战国时期在外交和军事上出现的两种策略。当时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称“合众”;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连横”。战国中后期,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联合抗秦,连横指这些国家中某些国家跟从秦进攻他国。魏国人公孙衍倡议合纵,张仪提倡连横。

4、《孙子兵法》:春秋末年;孙武所著;主要讲战争的基本规律和指挥战争的原则,充满辩证法思想。它强调军事的重要性,又再三强调不可轻易言战,还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学名著,为后人所重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2)

第四编秦汉时期──封建社会首次出现的大一统

一、基本线索

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9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西汉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几十年努力,西汉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恐固和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东汉是西汉王朝的继续,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成为中央集权的离心力,终于导致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解体。

二、学习方法

学习秦朝历史,应着重掌握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及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了解这些制度和措施的主要内容和深远意义。另外,还应着重掌握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对这一问题可以联系汉初的政策进行考察。

学习西汉的历史,首先要了解汉初的制度与政策,着重掌握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全盛时期,着重从这一时期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各族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去理解西汉的强盛。同时,对于西汉与匈奴、西域的关系,也要给以充分重视。最后,要了解西汉末年封建统治危机的产生,并从中分析王莽改制的出现及其失败原因。

学习东汉历史,应把它放在两汉历史发展的总体上进行考察,把它与西汉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注意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和绿林、赤眉起义对东汉前期统治的影响。刘秀鉴于上述历史教训,颁布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法令。东汉是豪强地主政权,所以了解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是学习的又一重点。在学习黄巾起义的历史时,把它与前两次农民起义进行比较,从而掌握这次农民起义的历史特点。

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要注意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于董仲舒、王充的思想,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两汉的学校教育,也要重点掌握。同时,要了解秦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的交往,并着重掌握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对秦汉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有粗略的理解。

三、重点问题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1)皇帝制度。确定最高统治者的名号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国家大权。(2)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分别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监察百官和管理军事。“三公”之下还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3)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设守、尉、监御史,郡下设县,县以下是乡、里,基层治安机构叫“亭”。郡县主要官员均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是沿袭了这套制度。

2、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为汉初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他们反对封建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3、西汉前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①汉高祖时:下令让士兵复员回乡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动员在战争时期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来的田宅;释放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人;减轻赋税,规定十五税一。这些措施,有利于恢复封建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②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重视农业,奖励努力耕种的人;把赋税减少到三十税一,并有10多年不收租税;徭役也从汉初每年一次,减少到3年一次;文帝还废除了残害人体的肉刑。文帝、景帝时期,农民负担较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也比较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③作用: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国库充实,钱多得数不清,粮仓里堆满了谷子,田野上到处都是马群,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政治上:(1)为了解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使诸侯国由大变小,使其无力反抗中央;以种种借口,削夺了大批王、侯的爵位和封地,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隐患。(2)削减丞相权力,形成一个宫内决策机构,称为“内朝”。依靠内朝,削弱相权。(3)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为13个州,各州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各郡官吏和地方豪强的行为,保证中央政令的贯彻。(4)注重选择治国人才,确立了察举制度,要求地方官员推荐“贤才”送往京师,由中央考核任用。作用:西汉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经济上:汉武帝对财政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增加财政收入。改革有四个方面的措施:(1)改革币制,禁止私人铸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2)收盐、铁、酒归官营;(3)实行均输、平准政策;(4)增设算缗钱,即征收工商业者的财产税。还下令“告缗”,鼓励告发。

作用:这些财政政策,弥补了财政开支的不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政策是由封建官僚来执行的,也产生了不少弊端。

5、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匈奴经常进犯汉朝,汉高祖曾在平城的白登山被冒顿的骑兵包围。此后,刘邦因无力与匈奴作战,只得实行“和亲”政策,但未能阻止匈奴贵族的侵扰。

(2)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展开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马邑之谋”揭开了反击战争的序幕。公元前127—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三次大规模对匈奴进行反击。三次战役削弱了匈奴力量,夺回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迫使匈奴远走,但并没有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

(3)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归附汉朝;

(4)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和亲,此后西汉与匈奴和睦相处。

6、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

(1)它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2)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田庄里,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着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4)劳动者叫“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汉时期有所加强;(5)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

7、两汉时期文化主要成就。

两汉时期文化在科学技术上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如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的地动仪、《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等。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对我国历史也有重大的影响,如董仲舒的思想;司马迁和《史记》;班固和《汉书》;太学;丝绸之路等。

四、重要名词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古代文化遭到了严重摧残。

3、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同姓诸侯王势力迅速发展,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叫做“削藩”。公元前154前,吴王刘濞联络楚、赵等六国,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判乱很快就被平定。此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国,并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4、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但带来了关于西域的情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乌逊进攻匈奴。但这个使命虽然也没有完成,但张骞广泛地联系了西域各国。从此西汉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来了,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5、“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原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发展起来。当时,从长安通往葱岭以西各国,有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沿昆仑山北麓,越葱岭南侧到安息,再往西最后到大秦;北路从敦煌沿天山南麓,越葱岭北侧往西到安息,再往西到大秦。这两条交通要道都以运销中国丝织物而著名,称为“丝绸之路”。

6、《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的史事,体裁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是君主的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

载典章制度;“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以后史书所遵循,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五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一、基本线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若从189年董卓立汉献帝、东汉名存实亡算起,到589年隋统一为止,经历了4个世纪。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二、学习方法

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这一时期朝代的演变和一些重要的战争。这一时期朝代的更迭比较频繁,可根据本单元“知识结构”中有关内容,整理出基本线索。这一时期战争也比较多,要掌握其中具有历史影响的重要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二是士族门阀制度。士族门阀制度形成于西晋,东晋时进一步发展,到了南朝,士族开始走下坡路。三是江南的开发。秦汉时期,江南经济比黄河流域落后,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艰辛经营,为以后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四是民族的大融合。随着边境少数民族的内迁,汉族与这些少数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战争连年不断。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逐渐融合,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适应了这种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

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时,要着重掌握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此外,对于魏晋玄学、佛教和道教盛行以及这一时期的诗歌、书法、雕刻、绘画、教育等,也要予以重视。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仍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三、重点问题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221年改为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使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2)经济上,曹操重视恢复农业生产,召募流亡的农民,屯田开荒,初步解决了军粮问题。(3)军事上,官渡之战,曹操打垮了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淝水之战双方胜负的原因。

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其影响深远。

前秦失败的原因:(1)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它的统治基础还不稳固。那些投降前秦的各族贵族,希望分裂前秦,自己建立政权。(2)苻坚骄傲轻敌。(3)前秦的军队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兵虽多,战斗力却不强。(4)在具体的战争中,苻坚指挥失误。

东晋胜利的原因:(1)“北府兵”的成员多由北方流亡而来的农民组成,有强烈抵抗的决心,经过军事训练,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很强。(2)晋军谢玄等指挥正确,利用前秦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引兵渡河追击,秦军大败。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主要在冯太后支持下进行,后期由孝文帝亲自主持,主要内容有:

(1)班傣禄。北魏初年,官吏不给俸禄,由他们自行搜括,因而吏治败坏。484年,冯太后推行“班禄”即给官吏发俸禄,这使腐败的吏治有所好转,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均田制。485年,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规定:成年男子受田40亩,女子20亩,用以种值谷物,叫露田。由于那时土地每年都需要轮休,因而露田加倍或二倍授给。此外,另给男子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用以种植桑麻。受田农民老或死亡时,露田要交还政府,桑田不还,可以传给子孙。均田制并不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授的土地多为国家控制的荒地。但农民有了土地,不再受大地主的束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的发展。

(3)租调制。调整租调的征收额,均田户一夫一妇每年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

(4)三长制。冯太后废除“宗主督护”,颁行“三长制”。规定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合起来叫“三长”。他们的责任是检查户口,征发租调、徭役。这几项改革措施,使北魏政府直接控制的农户和租调收入大为增加,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汉化政策。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进行改革: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以后,他下令,鲜卑人必须改穿汉人的服装,学说汉语;又把鲜卑姓改为汉姓,并提倡同汉人通婚。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作用: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各族的大融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及其世界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但在文化上却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如祖冲之的圆周率、马钧的机械制造、王叔和的《脉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文学艺术方面,如五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南北朝的民歌、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和龙门石窟;在学术思想上,如范缜的《神灭论》等,都为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且从当时的世界形势看,西欧与亚洲的他各国的经济文化均落后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所以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上仍保持领先的地位。

四、重要名词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袁绍率兵10万,南下攻打曹操,双方在官渡相持。曹军人数虽少,但曹操率精兵5 000,夜袭袁绍后方,焚毁其粮草,袁军人心动摇。曹操乘机出击,袁绍败退河北。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追击刘备,威胁孙权。孙刘决定联合抗曹。孙权大将周瑜联合刘备部队,在赤壁利用火攻,大破曹军。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三分天下的局面大致已定。

3、九品中正制:三国时魏国曹丕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这种制度规定,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的人士,按品德和才能优劣评定为九个品级,政府根据品级高低,任命他们担任官职。由于担任中正官的多是世家大族,他们当然把本阶层的人评得高一些。这样,世家大族的势力更加发展起来了。

4、八王之乱:西晋惠帝时,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展开了一场长达16年的大混战。司马氏皇族的8个王,先后卷入了这场战争,史称“八王之乱”。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西晋王朝的统治削弱了。

5、南北朝:从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灭陈,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在北方,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西魏后来又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北方先后存在的这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北朝和南朝同时并存,合起来叫作南北朝。

6、《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总结了我国北方各族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编写了《齐民要术》。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有关粮食作物的选种、栽培、土壤、肥料,以及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养鱼、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生产知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7、《神灭论》:南朝齐梁间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所著,书中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无神论思想。他指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不能分开的,有形体才有精神。形体死了,精神也就随着消灭了。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

中国通史(一)学习辅导(3)

第六编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

一、基本线索

隋唐时期从581年到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与繁荣时期。隋朝的统治是短暂的,但它开创了全国再次统一的新局面,为唐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唐朝的历史,以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唐朝前期,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统治时经济继续发展,再到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出现了持续100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唐朝的繁荣奠基于贞观时期,全盛于开元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又相继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

朋党之争,唐朝统治从鼎盛走向衰落。唐朝后期,土地兼并继续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875年,终于爆发唐末农民起义。

唐朝后期,两税法的颁行,是我国封建税制的一大变化,反映了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诸方面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内容。

二、学习方法

学习隋唐历史,可注意以下几点:(1)将隋亡唐兴的史实与秦亡汉兴作比较。(2)抓住几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历史活动,如隋唐时期的几位重要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3)注意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如学习隋朝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度时,可联系魏晋九品中正制。学习唐中后期两税法,可联系唐前期的租庸调法。(4)全面理解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过程和影响。(5)对比唐朝前期经济和后期经济的发展情况,归纳出两者的不同特点。(6)学习隋唐文化时,重点抓住这一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三、重点问题

1、隋朝政治经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政治上(1)在中央机构方面,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六部长官都叫尚书,归尚书省管辖。影响: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2)地方的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郡县两级。还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由中央任免。隋文帝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地方州、县学每年推选优秀生到朝廷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录用。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影响:对防止豪强地主把持地方政权起了一定作用。(3)在选官制度方面,创立了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影响: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

经济上:(1)继续实行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大规模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影响:查出大量隐漏户口,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2、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80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府兵制。内容:唐朝的府兵制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出现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他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他重视对人才的网罗和使用,如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并重视科举制度;他还下令房玄龄等完成唐律的制定工作;他善于纳谏,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居安思危”等,都被采纳。

4、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吐蕃首领称作赞普。7世纪初,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带去许多书籍、丝织品、手工艺品、耕作用具、蔬菜种子等。后来,养蚕法也传入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2)唐中宗时,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要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

(3)821年,吐蕃的赞普派专使到长安请求会盟结好。盟文强调“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物证。

5、唐朝与朝鲜、日本的往来。

唐朝的对外交往以亚洲为主,亚洲地区又以中日、中朝交往最为密切。唐朝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日本的文学、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

6、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1)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庄田出现,庄客与庄田主之间出现契约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某些发展。(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逃亡,租庸调法无法维持下去,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3)藩镇割据,政府直接辖区缩小,财源主要依靠江南,江南赋税沉重,人民纷纷逃起义。

内容:780年唐德宗用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1)取消租庸调和杂税;(2)不分主、客户,一律以现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3)改用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意义:(1)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2)赋税的征收,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后代税制开了先例。

7、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避实击虚,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

《中国通史》读后感3篇

《中国通史》是一部详细记载了华夏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类书籍。从盘古开天地的时代一直到民国的历史,这本书都有记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是必将复兴的肯定,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品读了《中国通史》。 顾名思义,《中国通史》讲的就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的兴衰,纵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上起先秦,下到澳门回归。 翻开第一页,沉重而缓慢。凝视着它淡黄的书页,让那来自远古的风,把我的心吹得透彻、空灵、沉重,让那来自远古的长啸,震撼我的心灵。 前言一开始就说道“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辍。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

尽不相同。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青史留名,垂芳百世,而有的人只能悲历史的洪波湮没,甚至悲自己忘却?为什么有的人可死得重于泰山,而有的人只能死得轻于鸿毛? 岳飞的人生因为“忠”而风波亭的点点残血未曾被洗去,项羽的人生因为“霸”而不朽,李白的人生因为“豪”而乌江前的悲壮未曾被江声湮没,鲁迅的人生因为“斗”而那冷竣的眼神未曾被遗忘。 沉重,是圆明园那残痕断壁中残留的血泪,是莫高窟中丢失的一卷卷经文,是七君子为革新而死的悲烈。一个泱泱大国,有过蒙古铁骑的强悍,有过大唐盛世的辉煌,却被几个西方列强蹂躏着,践踏着,欺凌着。五千年的诗酒文华,五千年的封锁闭塞被一朝打破,五千年的艺术成就,五千年的珍贵文物在顷刻间瓜分殆尽。尊严,荣誉,文明被侵略者狠狠的踩在脚下,践踏了一遍又一遍,末了,还重重的吐一口唾沫。 现在,中华站起来了,东方睡狮苏醒了,我们中华少年将再次谱写中华璀璨的诗篇! 篇二《中国通史》读后感 今年小女已上中学,中学已开设历史课程,小女很是喜欢,常在家中与我讨教历史问题,为了不至于尴尬,我又从新从书橱中翻出《中国通史》,粗略看了一

清华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所列的大学生应必读的书籍 博通类(总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丹皮尔 *《世界史纲》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中国通史 之 开天盛世解说词

《中国通史》之《开天盛世》 【画面】西安城南骊山风光烽火及有关遗址 这是位于西安临潼区城南的骊山。相传,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最后身死国灭,为天下人耻笑。骊山的故事还在继续。又过了一千年,这座山下发生的一件大事被再一次写进了历史。 【士兵列队】 公元713年秋天,一次盛大的讲武活动在骊山脚下举行。(所谓讲武,就是今天的阅兵) 唐玄宗为的是显示军事力量,震慑朝廷内外潜在的政敌。然而,唐玄宗此举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目的:约见一个就在附近当刺史的重要人物。唐玄宗要约见的这个人是谁?有什么来头?皇帝为何要这样郑重其事地约见这个人? 【推出片名】开天盛世 【画面】情景再现士兵政变 公元710年6月19日夜,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死妄图仿效武则天,以异姓君临天下的韦皇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拥立父亲李旦重登皇位,李隆基被封为皇太子。但乱象并未就此结束。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很快就发现侄儿李隆基不易控制,她四处活动,企图说服睿宗李旦换掉太子李隆基,未能成功。 公元712年7月,李旦毅然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但太平公主仍不死心,积极谋划纂权。一年后,李隆基获悉太平公主即将举兵作乱的密谋,立即先发制人,一举粉碎了这次未遂宫廷政变,将太平公主赐死家中。 至此,李隆基才算真正掌控了朝中军政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唐皇帝。 然而,面对礼崩乐坏、乱象如麻的局面,年轻的天子李隆基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采访】八年之间发生了很多政变,李隆基本人能够稳定的接掌政权,前提是他通过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太平公主是他的姑姑,睿宗的妹妹,武则天的亲女儿,太平公主在睿宗在位的期间,实际上权势是非常大的,包括在玄宗刚即位的时候,七个宰相,五出太平之门,所以在那种格局下,李隆基要克服很多东西,政变带来了很多政局的动荡,包括选官当中的混乱。 【空镜玄宗侧影】 唐玄宗亦深知,要根治乱象,重整朝纲,重现大唐盛世,首先得物色一个能干的宰相。 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考量,唐玄宗终于决定:请出前朝宰相、现任同州剌史的姚崇。 【采访】各种权利的背景交织在一起,要有一个很强势的人,姚崇是来宰相,而且确实个人就是不会随着政治的这种变动,而随便变换自己的立场,他很刚正不阿,他是有底线有原则的人,所以这方面,我想就是结束后武则天时代,连续的政局动荡,很合适的一个人选。 【画面】渭川,狩猎场面情景再现,《资治通鉴》记载的这方面内容的书影 姚崇应邀来到骊山的时候,正碰上唐玄宗在兴致勃勃地打猎,姚崇便应邀跟随皇帝打猎。此时的姚崇虽已年过花甲,猎场上却往来飞奔,宛若少年,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采访】那么为什么在骊山阅兵的时候,把姚崇找回来,因为,张说这些人知道玄宗的这个意思,坚决反对,玄宗为了摆脱他们的这样一个包围,所以采取了这么一个不平凡的行动,在骊山阅兵的时候,首先以军容不整,把功臣中的一个说要杀,结果就求情,没杀,不管怎么说,杀了一下他们的威风吧,然后就把姚崇任命下来。姚崇即位(上任)以后,最主要的工作是安定皇位。 狩猎结束,唐玄宗向姚崇征询治国良策,姚崇娓娓道来,唐玄宗不住地点头,最后说:“我想请你出任宰相一职。”但姚崇并未谢恩,唐玄宗觉得奇怪,姚崇说:“我有十点意见请陛下考虑,您要是做不到,那么宰相位置恕难从命。”唐玄宗让他说来听听。于是,姚崇一一道出十条意见。唐玄宗听罢姚崇所言,发现正是自己千呼万唤的治国方略,当即表示无条件全部接受。 【画面】晨光姚崇画像,情景再现 第二天,唐玄宗一纸令下,姚崇被正式任命为宰相。 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速度最快的任命。这一次任命,正表现出唐玄宗作为盛世君王的雄才大略。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06集夏王朝觅踪

第 06 集:夏王朝觅踪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既传承着龙山时代诸邦国都邑创造的早期文明,又作为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它又是一个传说中的王 朝,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成熟的文字尚未产生,关于它所有的历史即便最权威的传世古文献也 都是后世根据口耳相传记载下来。怀疑夏王朝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一度困扰着史学界,直到考古工作的成果不断涌现,夏王朝的庐山真面目才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禹王庙河南省禹州市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区的一条古老的街道,几千年来一直供奉着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关于他的各种传说至今流传在禹州的大街小巷,他的精神也被人们世代传颂。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这一处建筑啊,是我们禹州市作为一个夏代早期都城传流下来的一 处,涉及大禹治水的一处神话传说遗迹。 在禹州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 事,远古时期禹州一带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蛟龙在水中兴风作浪,鼓动水势,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淹没土地和村庄, 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后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 把其 中的一条禁锢在这口八角井中,从此,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并在井上塑像立庙,以此世代感谢禹王的恩德。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虽然这个它有许多东西是神话传说的东 西,但伟大的这个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为怀念 大禹治水这个英雄之举,所以演变出来这么一个神话传说,它就说明了将这个位置这个锁 蛟, 它就是大禹曾经在这里指挥治水的一个象征物,一个标志 物。 那是一个洪水肆虐的远古时代,河流泛滥,大浪滔天,使无数生灵涂炭,即便所有的人 齐心协力,洪水仍然长期肆虐,治水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它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尧时代,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能手,尧将治理洪水 的任务交给了鲧,可惜鲧没能完成使命,最终因失职被杀。到了舜时代,治理洪水的艰巨任 务转而落到了禹的身上,禹汲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与教 训,改变了治水的方法,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努力,终于治理了洪水,直到现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 在世人的眼中,大禹功不可没,利泽万世。 李学勤清华大学历史 系教授 李: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洪水的传说,可是,我们中国的洪水传说 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的洪水传说有两点不一样,因为一般的这个外国的说 法,就像那个基督 教圣经里讲的,那么上帝创造了人,人做了坏事上帝发怒了,就降下洪水把人都消灭了,而 我们中国的传说不是这样 的,我们这是一个自然灾害,虽然是规模很大的一个自然灾害,可是呢凭着人的这个主观的斗争,这个组织的力量,克服这些灾害,随着大禹治水吗,大禹治水,大禹作为一个王,他这个身先群众,这么艰苦的工作做了多少年那么才达到这个效果。 汶川县四川省阿坝自治州 位于河南禹州几千公里以外的四川省汶川 县,几千年来,当地的羌族百姓将大禹视为自己的祖先。 大禹铜像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 矗立于岷山之畔的大禹铜像,悬胆方口,头戴四面斜坡平天冠,束发带依稀可见,在今天汶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1500字 作者:分行机关调统处范念龙 闲暇之余,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书是历史爱好者的良好入门读物,从婚姻到军事,从政治到科技,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读来受益匪浅,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但仅存的那点历史知识荒废多年,《中国通史》使我又重燃了历史兴趣,趁着假期,游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触颇多。 中秋节,去看了人祖庙,国庆节期间又游览了太昊陵,跟随伏羲氏的脚步从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生存和繁衍,战胜大河的泛滥,融合不同的族群,迈着艰难的脚步,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国家。 从关西到豫东,从关中平原到华北平原,祖先在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脚印。工作地和家乡分处陕西和河南,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父亲”,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母亲”,每年都要沿着连霍高速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走上几趟,不曾留意过沿途的风光,总觉得太过乏味,审美疲劳的黄土,普通甚至略显破败的村庄,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风光相差太远。然而,仔细品味,这一路,并非这么简单。沿途四个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郑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宝鸡的周秦故地,中国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这是一条了不起的路线。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湾遗址、西安的半坡遗址、渑池的仰韶、偃师的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一连串的大遗址,在史学界都曾引起轰动。这是祖先走过的路,在这条线路中我们会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这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延伸,正是有了从长安向东的这条路,才使得向西的丝路走的更远。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东传与中国文明西渐均是由此路流转。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中国四大石窟,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这段路再向东,便是孔孟之乡,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均是在这条线路上进行生长和活动,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布在这条线路上下,知道血脉从哪里来才会明白灵魂向哪里去。 伏羲生于天水葬于淮阳,连起了东西文化的土壤,夏从西向东统一散乱的部落,商从东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于西岐,从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从东方迁徙至关外的秦取代,起于东方的刘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随后历经几百年混战,一直到西方的关陇集团崛起建立隋唐,东方的赵氏又在混乱中建立宋朝,至此,东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历史基本演变为南北方的抗衡,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人物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否“只识弯弓射大雕”?说出依据。 (2)图二中人物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提供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摘自《经世大典序录官制》(3)元代是否设立了今山东省?为什么?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什么?今台湾地区当时归哪一行政机构管辖? 【答案】(1)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不是。成吉思汗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没有山东省。这一地区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万里石塘。澎湖巡检司。 【解析】 【详解】 (1)图一中人物是铁木真,铁木真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图二中人物是忽必烈,忽必烈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元代没有山东省,山东、山西和河北在元朝被称为腹里地区,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万里石塘。今台湾地区当时归澎湖巡检司管辖。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

中国通史《开皇之治》解说词

开皇之治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作“某某之治”的时期其实屈指可数,而隋文帝统治的开皇年间就赢得了这么一个光荣的称号——“开皇之治”。 从这个称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那一定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年代。那么,在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状况究竟如何?隋文帝又为此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大隋风云》上部第20集“开皇之治”。 蒙曼:那我们一听“之治”,大家可能心里都有点概念了,这不是一个常用的称号,是一个光荣的称号。你可以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在历史上,只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而且经济发展比较蓬勃的这个时代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那么,隋文帝有什么样的成就能够称为“开皇之治”呢?成就非常多,但是我们重点讲三方面的成就:第一经济,第二文化,第三吏治。 那我们先来看经济成就:隋文帝时期经济有什么样的成果,我们引《资治通鉴》的一段话来跟大家讲。《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开皇十三年,有司上言,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省,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资治通鉴》卷一七八)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在开皇十三年的时候,有关部门向隋文帝汇报了一个情况,说我们现在国库里已经堆满了布帛了,连走廊也堆满了,再也挤不进去了,所以请您赶紧给我们建仓库吧,否则我们没法办公了。隋文帝一听很震惊,说连国库都有满的时候啊?我还不知道呢。接着就赶紧问,我跟老百姓收的税也不多啊,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轻徭薄赋啊。而且这几年整天打仗,没少花钱啊!我害怕国库空了呢,怎么你倒说满了呢?这官员就说了,这几年您是消费来着,没少花钱,每年花出去的都有几百万匹布。我们知道当时的流通货币就是布。可是,您收进来的更多啊!每次您这几百万布要赏赐出去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打折扣,可是布帛仍然堆满了院子。隋文帝一听这才相信,国家真是有钱了。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成就了。可能有人就说了,历史上这样的记录不是没有过啊。比方说汉朝,汉武帝的时候,官方记载不也是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叫“陈陈相因”,不就从这来的吗?说粮食堆得都到腐烂了。这是汉朝,另外唐玄宗的时候,在天宝年间不也是财货堆得没处堆,最后又新修了几百座仓库吗?隋文帝这个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确实,这样的时刻,在汉朝、唐朝都有过,但是别忘了,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而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代皇帝。汉朝和唐朝,那都是经过了(近)100年的发展才出现这样的局面。而隋朝可是在第一代皇帝任上,仅仅用了13年的时间就出现了相似的局面,这还不是奇迹吗?这个奇迹是怎么取得的呢?怎么在短期之内聚积了这样多的财富?我觉得,主要应该归功于隋朝对人口控制能力的加强。其实,隋朝初年的时候,贵族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每一个贵族都有好多依附人口。这些依附人口根部就不到政府这儿申报户籍去,也不给政府纳税。他们就在贵族人家有一个私下的名籍,给贵族私下里交一些税就可以了。那我们知道,这样一来,政府不是就少控制了很多纳税人吗?这是一回事,还有一回事,我们知道,隋朝的税收对象是针对成丁的男女,也就是成年男女啊。那样好多狡猾奸诈的人就想办法。比方说,自己明明是28岁的精壮大小伙子,一到报户口的时候,非说自己才14岁。或者是明明是50岁什么都能干的壮年人,一报户口,说我已经83岁了。这是什么意思啊?这在隋朝历史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就叫“诈老诈小”。这也是逃避税收,这一下子不就又少了好多纳税人吗?那这两大社会问题,让隋朝纳税人比实际数额少很多。怎么办呢?就在开皇年间,隋文帝推行了两项政策,这两项政策,一个叫做“输籍定样”,一个叫“大索貌阅”。就是针对这两大社会问题的。这两个名词很新鲜,我们一个一个解释。什么叫“输籍定样”?所谓“输籍定样”,就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户等划分样本。也就是说,你家里有多少地、多少个男丁、多少头牛叫“上户”;你家里有多少地、多少个男丁、多少头牛叫“中

中国通史100集分类说明

◎简介 《中国通史》是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拍摄的百集电视纪录片,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辛亥革命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该片由中国最具权威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撰稿,并将邀请国内多家重点大学、专业机构的研究员共同参与制作。 该片以展现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为创作主线,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充分吸收当代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时代演进纵向贯通,用问题分析横向展开,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宏阔的视野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道路,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全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站在二十一世纪今天的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我们民族所走过的历程。 《中国通史》将向世界展现一套完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系统全面的讲述中华文明史。该片共计100集,每集约45分钟。 ◎目录 第01集中华道路 第02集中华先祖 第03集农业起源 第04集文明起源 第05集邦国时代 第06集夏王朝觅踪

第08集商代文明 第09集武王克商 第10集周公摄政 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第12集春秋争霸 第13集孔子 第14集列国变法 第15集战国七雄 第16集诸子百家 第17集秦国崛起 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19集楚汉战争 第20集郡国并行 第21集文景之治 第22集汉武帝 第23集两汉经学 第24集昭宣政治 第25集王莽改制 第26集光武中兴 第27集丝绸之路 第28集清议与党锢

第30集三国鼎立 第31集诸葛亮治蜀 第32集西晋统一 第33集魏晋风度 第34集门阀政治 第35集梁武帝治国 第36集孝文帝改革 第37集北周武帝 第38集陈朝兴亡 第39集魏晋佛教 第40集再造统一 第41集炀帝功过 第42集贞观之治 第43集武则天 第44集开天盛世 第45集安史之乱 第46集中晚唐的困局第47集世界都会长安第48集吐蕃兴衰 第49集敦煌 第50集唐朝的对外关系

2019-中国通史读后感300字5篇-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通史读后感300字5篇 一部有见识、没有意识形态框子的中国通史,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遗 稿尘封60年后首次公开出版。下面为你们献上中国通史读后感 300字,欢迎 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中国通史读后感300字一 读了《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丽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 的深远与美丽,它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你们,是否也为自己美丽的祖国的深远的历史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到最后的帝国,经 历了何等漫长的年代!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学过的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 元明清帝王休。”没错!这件简单单的四十二个字就说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年代。 《中国通史》的前言一开始就说到:“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辏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 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仅此六十四字,却意味深长,细细品味,这正是悠悠华夏文明的漫漫历程,这正是泱泱中华历 史的这是写照,不是吗?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过史书,有多少人用笔墨来赞美历史!历史 的每一瞬间都那么的激动人心,让人震撼!历史将会让我们明白许多…… 难道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将历史牢记在心,放眼未来吗?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更应这样吗? 来吧!大家一起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喝彩吧!炎黄子孙们!华夏儿女们! 中国通史读后感300字二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柔然汗国发展简史

柔然汗国发展简史 第一章柔然汗国的发展简史 《中华姓氏通史》中云:“茹姓,望出河内,源自柔然”。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柔然是“北朝北境外的强国。”是的,让我们跨越遥远的时空,去回溯1600多年前中国纷争的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长城之外,大漠南北的柔然人,在万里苍苍的蓝天下,茫茫草原上曾创立了雄据北方的柔然汗国,它的疆域之大可与当年匈奴并论,它的时间之 长也有150余年之久,它是当时中国历史的天空中,闪烁于北方的一颗巨星。柔然—茹姓的氏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曾经悲壮和辉煌的历史,不仅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第一节柔然民族的形成 据《通鉴》、《通史》与诸多权威经典史书所载而译: 始祖木骨闾 三世纪中叶,在北魏建国〔公元386年〕前的100多年时,北魏皇帝拓拔鲜卑的先祖神元皇帝力微〔卒于公元277年〕任部落首领时的后期,其部下的骑兵在一次战斗中捕获一个不知道自己姓名的幼童作奴隶,因其头秃,故给起名叫木骨闾。木骨闾长大后,身材魁伟体格健壮,勤奋吃苦,后被免去奴隶,升为骑兵。 公元308年猗卢作为拓拔鲜卑的首领被晋封为代国王统领三部时〔公元304—316〕,木骨闾不甘心为鲜卑卖命,被迫找机会逃走,并在先后于广漠溪谷间集合逃亡者一百余人一起投奔漠北,后又到阴山之北的意辛山一带投依纥突邻部,还在那里当上了一名军官,并娶妻生子。 木骨闾的后世子孙,因“郁久闾”是“木骨闾”的变声,音相近,故以“郁久闾”为姓,此姓为柔然王族,源于拓拔鲜卑。 二世郁久闾车鹿会 木骨闾去世后,他的儿子车鹿会勇健,始有部众,自立一部,号称“柔然”。 柔然”部落自此而立。当时的部落首领称为大人。“柔然”一词,意为“聪明,贤明,法则。”今还可引申为温柔、和谐、自然之美。 柔然是柔然人的自称,其他如“芮芮”、“柔蠕”“蠕蠕”都是外族人对其的贬称。 当时,柔然役属于北魏,每年向北魏岁贡“马畜貂皮”“冬则徒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魏书》〕三世郁久闾吐奴愧 车鹿会去世,其子吐奴愧立。 四世郁久闾跋提 吐奴愧去世,其子跋提立。 五世郁久闾地粟袁 跋提去世,其子地粟袁立。 六世,一分为二:郁久闾匹候跋 郁久闾蕴纥提 地粟袁去世,其长子匹候跋居东部,所统柔然之原游牧地区,约为今内蒙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次子蕴纥提居西部,所统河套以北以西,并扩展到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后蕴纥提转投附于前秦符坚所属刘卫辰部。 公元385年秋,前秦部将刘眷大破柔然别帅胏渥掠“获牛羊数十万头”。 公元386年,拓拔珪建立北魏。 公元391年冬,北魏主拓拔珪向柔然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因粮尽而杀副马为食,在大碛南床山〔今蒙古国境内的席勒山〕大破柔然,“虏其半部”〔《魏书》〕,魏将长孙嵩在平原川大破柔然别帅屋击,掳而杀之。魏将长孙肥追匹候跋至漠北涿邪山〔今蒙古国南部的尼赤金山〕,匹候跋率部降魏。长孙肥还掳蕴纥提的儿子曷多汗及曷多汗兄诘归之、社仑、斛律等宗族数百人。蕴纥提在上郡跋那山〔今内蒙包头西〕降于魏。〔《魏书》〕 后魏主拓拔珪将蕴纥提及其诸子迁入云中,将其部众分配诸部〔《魏书》〕而将匹侯跋部宽大的仍

(完整word版)《中国通史》读后感

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读后感 本人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读关于历史的著作、小说,如《史记》、《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中华史》、《卑鄙的圣人曹操》、《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明朝那些事儿》、《全球通史》等。本学期选了中国通史概要课堂,才知道了现代中国史学四大家是吕思勉、陈寅恪、陈垣、钱穆四位先生。于是迫不及待买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拜读这位史学大家的经典。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在前面的出版序和绪论中,我了解到吕思勉先生的生平,了解到先生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先生为了满足大学教学需要,呕心沥血编写此书,用简单易懂、精练上口的语言,写下这本堪称经典的通史。 绪论。 历史到底是什么?是前车之鉴?什么是前车之鉴?答曰:昔人所谓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实测,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吕思勉先生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真正相同的事,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所之探求则为理而非事。要应付一件事,必须明白它的性质。明白之后,应付指数,就不求而自得了。而要明白一件事的性质,又非先知其既往不可。 我所理解的历史,记录往世之事,传播前人的智慧。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后人读史、学史,总会从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学到点什么。万事万物总存在一条“理”,这个理就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化而改变。就拿政治上来说吧,实行变法改革总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实施改革的人会遇到种种阻力,非常艰难,这就需要改革家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并且要有很大的决心以及漫长的过程。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商鞅遇到过,一千多年前的王安石遇到过,五百年前的张居正经历过,一百多年前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如是,当代的改革开放、现任领导人的深化改革、大力反腐更是如此。虽然背景不一,形势不定,所变法的内容更是千差万别,但内部的那个“理”

绪论

绪论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含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换句话说,政治制度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而政治制度史,则是研究国体与政体的起源、形式及演变规律的科学。 2,范畴:国体、政体、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各专项典章制度 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1,以高度膨胀的皇权作为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轴心,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和象征。 2,历代封建王朝都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以“奉天承运”作为论证本身统治合理性的根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有过持久的影响。 4,体现地主阶级专制政权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官僚政治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表现。 其他,如人治、社会等级的不平等性、宗族组织、因俗而治等等,都是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及其参考书 1、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礼记》、《仪礼》、《尚书》; 《史记》中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所谓的“八书”,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和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地理、沟洫、艺文“十志”, 《九通》、《会典》、《律例》。 2、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3、建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断代史等都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不足方面言,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方法单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其它学科一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1950年至1965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解放前社会的战乱、动荡,经济的落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样百废待兴。所以,我们称此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为继承恢复期。据统计,本时期,中国大陆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论文约有180篇,专著约有10部。此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特点,这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此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被有的学者运用还属个别,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则逐渐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并进而成为研究者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阶级分析方法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推上一个新阶段。

(完整版)中国通史之4文明起源

距今五千多年前,人类的文明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古埃及人建造了雄伟的金字塔,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而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不间断的古老文明,中国却长时间被史前的种种神话传说所笼罩。今天,当我们拨开重重迷雾,惊奇地发现,在五千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已然照耀这片中华大地。 这片丘陵地带位于河南省渑池县,1921年四月的一天,一个瑞典人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他就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安特生,他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因为找矿,而是在这里的一个村庄发现了史前的彩陶片,这个村子的名字叫仰韶村。 李新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当时的中国史前时代是什么样,大家一点线索都没有,然后现在突然发现了有一个史前的彩陶文化,而且这个彩陶文化还跟中亚的彩陶文化还有联系,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的一个发现,所以安特生就决定要做一次发掘。 这次发掘从1921年十月二十七日开始,历时三十六天,发掘出了大批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尤其是其中精美的彩陶,竟然没有在中国任何的文献里留下只言片语。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它又处于什么时代?以至于我们竟然一无所知。在第一次发掘之后,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它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然而,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李新伟: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开始,其中古史派运动非常的兴盛,古史派就是把以前中国的古史系统完全给推翻了,顾颉刚提出那个是后人的追述,以前的三皇五帝的系统全都是不可靠的,那中国古史到底是什么样,中国文化起源到底是什么样,这个就成了一个问题。 但安特生毕竟是一个西方的学者,由于看到仰韶文化的彩陶和中亚地区彩陶文化的相似性,他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的彩陶文化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这一观点竟然在当时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难道中国的远古文明真的是从地方流传过来的吗? 在这片土地下面究竟还埋藏着哪些未知的秘密,穿越时空,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大的发现,五千多年前,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又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狩猎到耕种农作物,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因此文明的发展才显得尤为重要,在出现正式的文字记载之前,中国有很多古史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就一直流传至今。 这是我国西安黄帝陵的祭祖大典,每年的清明节,会有大批的海外华人前来祭拜黄帝,这种活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根据古史记载推断,黄帝时代距今约五千年,因此才有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但在那个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这些古史传说是否真的存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是否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可以以中国命名的文明呢? 公元前3300年,河南西部庙底沟文化的一个大型聚落里,一个重要人物停止了呼吸。事情发生地是现在的河南灵宝阳平镇铸鼎原边上的西坡遗址,他的死,在五千多年前肯定是一件大事。2004年,这座大型的墓葬被发掘出来,同时被发掘的还有这座巨型的房址,总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米,为当时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公众聚会的场所。

中国通史

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 《中国通史》课程(9018)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通过讲授原始社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系统知识,培养历史分析能力,提高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要的中国历史方面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传统和现代的历史分析方法,掌握从原始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和系统知识,学会基本的历史考察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历史上的各种制度、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述。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的内容应以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汉民族与各民族的相互关系状况、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主要文化艺术成果等为重点。其难点是正确把握整体历史的有机发展,对历史发展中的人和事予以客观评述。本课程是学习中外教育简史、中国小说史以及汉语语言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群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存在的情况,掌握猿人阶段的元谋猿人、北京猿人的体格特征和生活状况,古人阶段的周口店新洞人的生活状况。 –1–

(二)课程内容 一、猿人阶段 二、古人阶段 (三)考核知识点 1、元谋人 2、蓝田人 3、北京猿人 4、周口店新洞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新洞人 (2)领会:火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原始人群的婚姻关系。 第二章氏族社会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情况,深刻理解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发展,熟练掌握神话和传说时代的历史。 (二)课程内容 一、母系氏族社会 二、父系氏族社会 三、神话和传说 (三)考核知识点 1、山顶洞人 2、仰韶文化 3、半坡遗址 4、河姆渡文化 5、大汶口文化 6、良渚文化 7、黄帝、炎帝 8、尧、舜、禹 8、禅让制度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山顶洞人、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黄帝、炎帝、尧、舜、禹、禅让制度。 2、领会: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第二篇奴隶社会 第三章夏商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夏朝的建立、灭亡,商朝的建立、灭亡的基本情况;熟练掌握制度、经济和文化,商朝政治经济制度及经济文化状况。 (二)课程内容 –2–

读中国通史有感500字6篇

读中国通史有感500字6篇 《中国通史》的前言一开始就说到:“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辍。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仅此六十四字,却意味深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1 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地认清未来。随之翻到目录,这本书写的是从有人类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事。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

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 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看。 中国通史读后感2 我带着对中华历史的敬意,品读了《中国通史》。 顾名思义,《中国通史》讲的就是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的兴衰,纵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上起先秦,下到澳门回归。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刘绍坤 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充实人生,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学会反思历史,才能更好地认清未来。随之翻到目录,这本书写的是从有人类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事。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我们不是教历史的,不用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看。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1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火是由北京猿人发现的。由西侯度村发明的西侯度文化。 紧跟着就是家天下时代的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大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有奴隶制的社会。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471年,可以说如果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的文明历史。然后夏朝被商朝所灭,商人传说是帝尧之子的后代。 由汤建立的商朝经历了317代31王直至被周所灭,商出现了刑罚、监狱、农业、手工业,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物和早期货币,还发现了甲骨文,商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后面就是周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大变各时代和战国时期。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他历经了八百多年。而后东周六国涌现了很多人才,给中国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大文学家教育家孔子,老子等都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秦国、汉

朝、东汉、三国时期、晋朝等历朝历代都有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 我知道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知道了刘邦建立了汉朝,还有杰出人才司马迁写的《史记》,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三国时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曹植、孔融等。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司马光、朱熹,书籍《宋词》。画家李松年。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朝英雄郑成功,蒲松年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慈禧太后与洋人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硕大的北京城留给了外国人、洋鬼子还有战争,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的耻辱。从历史文明萌生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八国、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以亚洲东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为舞台,演绎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一定好好学习,把五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中国通史》读后感800字2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为了进一步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便翻开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五千年历程的风风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荒古时期,下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