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_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二甲醚_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二甲醚_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第14卷第

4期2008年8月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Journa l of Co m busti on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4No .4

Aug .2008

二甲醚Π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王 倩,黄佐华,苗海燕,曾 科,王锡斌,蒋德明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摘 要:利用定容燃烧弹研究了不同当量比和初始压力下的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特性,并基于准维双区模型计算了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初始压力条件下,化学计量比附近的混合气压力升高率和混合气质量燃烧速率最大.对于稀混合气和当量比混合气,火焰传播速率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加;而对于浓混合气,火焰传播速率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降低.最高燃烧压力出现在化学计量比附近而与初始压力无关.对于给定的当量比,最高燃烧压力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化学计量比附近,燃烧持续期和火焰发展期最短且基本上不随初始压力变化.关键词:二甲醚;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740(2008)0420300205

Co mbusti on Character isti cs of DM E /A i r Pre m i xed M i xtures

WANG Q ian,HUANG Zuo 2hua,M I A O Hai 2yan,ZENG Ke,WANG Xi 2bin,J I A NG De 2m ing

(State Key Laborat ory of Multi phase Fl ow in Power Engineering,

Xi ’an J iaot ong University,Xi ’an 710049,China )

Abstract:Combus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 m ethyl ether/air p re m ixed m ixtures were studied in a constant volu me bomb un 2der vari ous equivalence rati os and initial p ressures .Mean while,a t w o 2zone model was p r oposed f or p redicting combusti on para meters based on p ressure dat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 ixtures with the st oichi ometric equivalence rati o have the maxi m u m nor malized mass burning rate and maxi m u m p ressure rise rate .For the lean m ixtures and the m ixture with the st o 2ichi ometric equivalence rati o,the flame p r opagati on s pee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initial p ressure,while for the rich m ixture,the fla me p r opagati on s peed de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initial p ressure .The maxi m u m combusti on p ressure oc 2cures at the st oichi ometric equivalence rati o regardless of initial p ressure .For a given equivalence rati o,the maxi m u m com 2busti on p ressure increases re markab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p ressure .The shortest combusti on durati on and fla me de 2vel opment durati on occur at the st oichi ometric equivalence rati o and re main al m ost unchanged with the investigated initial p ressures .

Keywords:di m ethyl ether;p re m ixed m ixture;combusti on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08201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36040;50521604);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50323001).作者简介:王 倩(1983— ),女,硕士研究生,qianw2006@g mail .com.通讯作者:黄佐华,zhhuang@mail .xjtu .edu .cn .

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短缺和机动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国内外学者在内燃机代用燃料方面开展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包括气体燃料、柴油替代燃料、汽油替代燃料以及混合燃料等.二甲醚因其十六烷值和含氧量高、可从煤中制取、燃烧过程无碳烟生成和

发动机燃烧噪声低,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发动机清洁燃料之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甲醚喷雾和

发动机研究方面[123]

,研究工作很少涉及到二甲醚基础燃烧数据,对二甲醚燃料的燃烧基础特性还缺乏深入认识和把握,因此,开展二甲醚/空气燃烧方面的基

础研究十分必要.二甲醚燃料燃烧基础研究对于补充二甲醚基础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利用定容燃烧弹实测了不同燃空当量比和较低初始压力下的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压力,基于准维双区模型分析了燃烧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燃烧提供基础数据.

1 实验装置与燃料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利用水银压力计测量各组分气体分压,通过控制二甲醚和压缩空气的分压来配制不同燃空当量比的燃气.采用传统的电感放电点火方式点燃混合气,同时同步采集燃烧弹中的压力[4].

图1 实验系统布置

2 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基于球形火焰假设,认为球形火焰前锋面把燃烧室分为已燃区和未燃区两部分,如图2所示.图中p为压力,T为温度,V为容积,m为混合气质量,Q

r 为燃料燃烧放热量,r

u

为火焰半径,下标u、b分别表示未燃区和已燃区.并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假设系统内各组分都是理想气体,各自物性参数查表或由拟合公式获得;

(2)新鲜充量从未燃区进入已燃区立即完全燃烧;

(3)定容燃烧弹内的压力瞬时达到平衡,已燃区和未燃区的压力相同,压力仅是时间变量的函数;

(4)燃烧过程无工质泄漏,已燃区和未燃区各自温度均匀.

根据质量守恒关系,可建立关系式

 d m u

d t

=

d m b

d t

(1)

根据能量守恒关系,可建立关系式

 d(m u u u)

d t

=-p

d V u

d t

+

d m u

d t

h u+

d Q u

d t

(2)

 

d(m b u b)

d t

=-p

d V b

d t

+

d m b

d t

h b+

d Q b

d t

+

d Q r

d t

(3)

式中:u为内能;h为焓值.由定容燃烧弹内各处压力

相等,可建立关系式

 p=

m b R b T b

V b

=

m u R u T u

V u

(4)

上述关系式经推导可得[5]

 

d T u

d t

={T u p d p d t+d Q u/d t

m u R u}/

(1

R u

9u u

9T u+1

)(5)

 

d m b

d t

={d Q b d t+d Q r d t+(m u R u d T u d t-p d V)(1R b9u b9T b+

 1)-V d p

d t

(

1

R b

9u b

9T b+

m b

V

9u b

9T b+

V u

V

)}/

 {(u b-u u)+(R u R b T u-T b)9u b9T b}(6)

 

d V b

d t

=V u(

1

m u

d m u

d t

-

1

T u

d T u

d t

+

1

p

d p

d t

)+

d V

d t

(7)

式(5)~(7)即为计算定容燃烧弹内燃烧过程准维双

区模型的基本微分方程组.由实测压力曲线得到

d p

d t

,定

容燃烧弹的d V

d t

=0,由表格插值或者根据经验公式求

取相关的热力学参数[627],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可以

求解上述微分方程组,求得m

b

等参数.

图2 模型分区示意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图3给出了初始压力为0.08M Pa、0.096M Pa和

0.15M Pa时不同当量比下的燃烧压力曲线.可以看

出,对于给定的初始压力,化学计量比附近的二甲醚/

空气混合气燃烧时其压力升高速率最大,达到的最大

压力值也最大,与此同时,着火后到达压力最大值所需

的时间最短,反映出混合气在化学当量比附近具有高

?

1

3

?

2008年8月 王 倩等: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的火焰传播速率.贫氧和富氧燃烧过程压力升高速率都会降低,着火后到达压力最大值的时刻将增加,火焰传播速率降低.富氧燃烧速率下降是由于单位容积内可燃混合气量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所致;而贫氧燃烧速率下降的原因则是由于单位容积内氧气数量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所致.燃烧时间长、壁面传热量增加和混合气总热值降低是造成贫氧燃烧最大压力值降低的原因;而混合气缺氧、燃烧时间长、壁面传热量增加和混合气比热增加是导致贫氧燃烧最大压力值降

低的原因;此现象随混合气偏离化学计量比而更加明显

.

图3 不同当量比和初始压力下的燃烧压力曲线

图4给出了不同当量比下燃烧最大压力值与燃烧前初始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燃烧最大压力值与燃烧前初始压力值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

即燃烧最大压力值随燃烧前初始压力值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图4 燃烧最高压力与初始压力的关系

图5给出了燃烧最大压力值p

max

和已燃气体最高

平均温度值T

bmax

与当量比的关系.各初始压力下,最高燃烧压力随着当量比的变化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最大燃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出现在化学计量比附近(略大于化学计量比),最大燃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随混合气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向当量比增加方向移动.贫氧(或富氧)时最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均随当量比的增加(或减小)

而下降.

 图5 燃烧最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与

当量比的关系

定义1

m

d m b

d t

(m为可燃气总质量)为规范化质量燃烧速率(简称质量燃烧速率),其值可由文中所给的双区模型计算获得,该值能直观地反映出整个燃烧过程

?

2

3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第14卷第4期

的燃烧速率.图6给出了初始压力为0.08M Pa,0.096M Pa 和0.15M Pa 下不同当量比的质量燃烧速率.可以看出,在初始压力为0.08M Pa 和0.096M Pa 的情况下,化学计量比附近混合气燃烧速率最快,燃烧时间最短,偏离化学计量比的贫燃和富燃都使质量燃烧速率下降,燃烧放热持续期增加.在初始压力为0.15M Pa 时,略微贫氧混合气(<=1.1)的质量燃烧速率最快、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值最高,其数值高于化学计量比(<=110)混合气的数值;<=1.3时混合气的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值接近<=1.0时的混合气的数值,反映出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向贫氧混合气方向移动.

图7给出了当量比为0.7、1.0、1.3和1.5时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和到达最大质量燃烧速率时刻随初始压力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对于化学计量比混合气和

图6 不同初始压力下的质量燃烧速率

富氧混合气(<=017),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值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小;而对贫氧混合气(<=113和<=115)来说,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值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在富氧混合气和当量比附近,初始压力越低,火焰传播越快;贫氧混合气则刚好相反,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火焰传播加快.这种现象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压力对火焰传播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从燃烧的热理论出发,压力增大,离解作用减弱,从而使燃烧温度增加,化学反应加快;另一方面,从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来看,离解作用减弱,链式反应受阻,燃烧速率下降.两个影响是相互矛盾的,在本实验数据范围内,压力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没有很明确的规律.富氧混合气(<=017)到达最大质量燃烧速率时刻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量比<=115时到达最大质量燃烧速率时刻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化学计量比和当量比<=1.

3时到达最大质量燃烧速率时刻随初始压力增加变化不大.

图7 不同初始压力下的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和到达最大

质量燃烧速率时刻

定义火焰发展期为从火花点火开始到已燃混合气

质量分数达10%所经过的时间[8]

,定义燃烧持续期为从火花点火开始到已燃质量分数达到90%所经过的时间.图8给出了3种初始压力下的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关系曲线.从图8可以看出,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在化学计量比附近(<=1.3和<=1.2之间)达到最小值,当量比小于1.0时,火焰发展期

?

303?2008年8月 王 倩等:二甲醚/空气预混合气燃烧特性

和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减小而增加;当量比大于1.

2时,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当量比大于1.5时,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增加更加明显.由图8还可以看出,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变化规律及数值基本上不随初始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已燃质量燃烧比例与初始压力关系不大,而主要由已燃气体体积与燃烧弹总体积比例确定

.

图8 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与当量比的关系

4 结 论

(1)对于给定的初始压力,化学计量比附近的二

甲醚/空气混合气燃烧时其压力升高速率和质量燃烧速率最大,达到的最大压力值和最大质量燃烧速率值也最大;与此同时,着火后到达压力最大值所需的时间最短,反映出混合气在化学当量比附近具有高的火焰传播速率.贫氧和富氧燃烧过程压力升高速率都会降低,着火后到达压力最大值的时刻将增加,火焰传播速率降低.

(2)最大燃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

出现在化学计量比附近(<=1.0和<=1.2之间),最大燃烧压力值和已燃气体最高平均温度值随混合气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向当量比增加方向移动.

(3)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在化学计量比附近(<=1.0和<=1.2之间)达到最小值,火焰发展期和

燃烧持续期随当量比的变化规律及数值基本上不随初始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参考文献:

[1] Sorens on S C,M ikkelsen S E .Perf or mance and e m issi ons of

a 0.273liter direct injecti on diesel engine fueled with neat di m ethyl ether [J ].SA E Transactions ,1995,104(40):80290.

[2] Lee SW ,Murata Y,Daisho Y .Sp ray and combusti on char 2

acteristics of di m ethyl ether fuel [J ].Journal of A uto m obile Engineering,2005,219(D1):972102.

[3] Huang Z H,W ang H W ,Chen H Y .Study of combus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p ressi on igniti on engine fueled with di m ethyl ether [J ].

Journal of A uto m obile Engineering,

1999,213(D3):6472652.

[4] L iao S Y,J iang D M ,Gao J,et al .Measure ments ofMark 2

stein nu mbers and la m inar burning vel ocities for liquefied petr oleu m gas 2air m ixtures [J ].Fuel,2004,83(10):

128121288.

[5] 张 勇,黄佐华,廖世勇,等.天然气2氢气燃烧特性

[J ].内燃机学报,2006,24(3):2002205.

Zhang Yong,Huang Zuohua,L iao Shiyong,et al .Combus 2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2hydr ogen m ixtures [J ].Transactions of CS I CE,2006,24(3):2002205(in Chinese ).

[6] R ichard E S,Gordon J V.Introduction to Ther m odynam ics

[M ].Ne w York:John W iley and Sons,1997.

[7] 王 斌,吴江涛,刘志刚.二甲醚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9):9162919.W ang B in,W u J iangtao,L iu Zhigang .Esti m ati on of ther 2modyna m ic p r operties of di m ethyl ether [J ].Journal of X i ’an J iaotong U niversity,2004,38(9):9162919(in Chi 2

nese ).

[8] 马凡华.预混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D ].西安:西安交

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997.

M a Fanhua .Funda mental Study of Pre m ixed Turbulent Com 2busti on [D ].Xi ’an: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 2ing,Xi ’an J iaot ong University,1997(in Chinese ).

?403?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第14卷第4期

混煤燃烧KAS动力学分析_李姣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6月高炉大量喷煤是我国钢厂炼铁系统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实现200kg/t 以上高煤比操作是各厂家高炉努力的目标。配煤混合喷吹是现阶段最大限度提高煤比可行而又有效的方法。配煤混合喷吹就是将种类不同的煤(如烟煤和无烟煤)进行适当选配,再混合制粉、喷吹。根据研究 [1,2] ,配煤混合喷吹具有某种催化燃烧 的混合效应。在同样的喷吹条件下,采用配煤混合喷吹可以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提高燃烧率。因此,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燃烧特性相差较大的煤进行掺混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热分析法具有试样量少、速度快并且能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研究原料受热发生热反应的全过程等优点,是实验室研究燃料燃烧性能的常规方法[3]。本文通过模式匹配的方法,以Kissinger-Akah-Sunose (KAS )模型为基础,讨论了无烟煤和烟煤组成的混合煤粉燃烧动力学特性,为生产过程选配煤种提供理论基础。 1实验1.1原料分析 实验所用烟煤及无烟煤样品为山东某钢铁企业提供,单煤种的煤质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煤粉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发热值 煤粉水分(Mad)、灰分(Aad)、固定碳(FCad)和挥发分 (Vad)含量具有线性加权性[4],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煤粉 煤质分析数据,如表2所示。 表2煤粉工业分析计算结果 1.2实验设备和程序 采用德国耐驰公司综合热分析仪(STA409PC)可获得试样的热重曲线(TG)、微熵热重曲线(DTG)。主要技术数据如下:热天平精度1μg ;最大试样量1000mg ;温度范围为室温-1400℃;实验气氛为空气、氮气;升温速率范围 0.1-30.0K?min-1;样品粒度小于80目。 实验过程中,以无烟煤为基准,分别配加0%、20%、 40%、60%、80%、100%的烟煤,按要求均匀混合后取样,在 空气气氛下,从室温加热至900℃,观察热重曲线变化,分析煤粉的燃烧特性,确定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升温速率分别控制为5K.min-1、10Komin-1、20Komin-1,每次称 混煤燃烧KAS 动力学分析 李 姣,万 航 (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利用热重分析(TGA )方法系统研究了配加烟煤对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非等温模型Kissinger-Akah-Sunose (KAS )对主要燃烧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煤粉燃烧主要包含三个过程,烟煤配加量和升温速率对燃烧 过程有重要影响,当烟煤配加量从0%到100%时,煤粉燃烧活化能从128.5kJ?mol-1降低到53.6kJ?mol-1,且烟煤的配加量低于60%时,能够显著降低煤粉燃烧的活化能。 [关键词]热重法;燃烧;煤粉[中图分类号]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2)03-0084-03 煤种 无烟煤烟煤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 弹筒发热值 /Jog-1 Mad1.343.13Aad13.228.33FCad76.0945.40Vad9.3242.59Cad79.1766.58Had3.453.82Oad3.5119.10Nad1.011.06Sad 0.981.0529172.6225867.58 加入量(%) 0%20%40%60%80%100% FCad76.0969.9563.8157.6851.5445.40 Aad13.2212.2411.2610.299.318.33 Vad9.3215.9722.6329.2835.9442.59 Mad1.341.702.062.412.773.13 [收稿日期]2012-04-23 [作者简介]李姣(1982-),女,陕西榆林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万航(1983-),重庆市人,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 司助理工程师,硕士。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 ’an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第26卷第3期 Vol.26No.3 2012年6月 June 2012 84--

常用光学塑料性能

常用光学塑料-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 密度(kg/m3):(1.17~1.20)×10E3 nD ν:1.49 57.2~57.8 透过率(%):90~92 吸水率(%):0.3~0.4 玻璃化温度:10E5 熔点(或粘流温度):160~200 马丁耐热:68 热变形温度:74~109(4.6 ×10Pa) 68~99(18.5×10Pa) 线膨胀系数:(5~9)×10E-5 计算收缩率(%):1.5~1.8 比热J/kgK:1465 导热系数W/m K:0.167~0.251 燃烧性m/min:慢 耐酸性及对盐溶液的稳定性:出强氧化酸外,对弱碱较稳定 耐碱性:对强碱有侵蚀对弱碱较稳定 耐油性:对动植物油,矿物油稳定 耐有机溶剂性:对芳香族,氯化烃等能溶解,醇类脂肪族无影响日光及耐气候性:紫外透过滤73.5%

常用光学塑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密度(kg/m3):(1.12~1.16)×10E3 nD ν:1.533 42.4 透过率(%):90 吸水率(%):0.2 玻璃化温度: 熔点(或粘流温度): 马丁耐热:<60 热变形温度:85~99 (18.5×105Pa) 线膨胀系数:(6~8)×10E-5 计算收缩率(%): 比热J/kgK: 导热系数W/m K:0.125~0.167 燃烧性m/min:慢 耐酸性及对盐溶液的稳定性:除强氧化酸外,对酸盐水均稳定耐碱性:对强碱有侵蚀,对弱碱较稳定 耐油性:对动植物油,矿物油稳定 耐有机溶剂性:对芳香族,氯化烃等能溶解,醇类脂肪族无影响

日光及耐气候性:紫外透过滤73.5% 常用光学塑料-聚碳酸酯PC 密度(kg/m3):1.2 ×10E3 nD ν:1.586(25) 29.9 透过率(%):80~90 吸水率(%):23CRH50% 0.15 水中0.35 玻璃化温度:149 熔点(或粘流温度):225~250(267) 马丁耐热:116~129 热变形温度:132~141(4.6×105Pa) 132138(18.5×105Pa) 线膨胀系数:6×10-5 计算收缩率(%):0.5~0.7 比热J/kgK:1256 导热系数W/m K:0.193 燃烧性m/min:自熄 耐酸性及对盐溶液的稳定性:强氧化剂有破坏作用,在高于60水中水解,对稀酸,盐,水稳定耐碱性:强碱溶液,氨和胺类能腐蚀和分解,弱碱影响较轻 耐油性:对动物油和多数烃油及其酯类稳定

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农业废弃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由于它具有资源丰富和利用过程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是大规模利用农业废物的方法之一,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可以高效的利用低热值的农业废弃物物,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获取能源的方法。由于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的现在技术条件限制和对燃烧特性认识的欠缺以及国内没有相关的扶植政策,使得混燃技术在中国并没有普及。 本文以此为背景,选用麦秆、玉米秆和稻壳三种典型的农业废弃物,研究农业废弃物混煤(无烟煤和褐煤)燃烧时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使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409C型热重分析仪对农业废弃物和煤样单独燃烧和混合燃烧时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混合比例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混合物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当农业废弃物掺混比为20%的时候混合物整体表现出煤样的特性,当掺混比升高到50%的时候混合物整体表现出生物质的特性。 升温速率的升高有利于混合物的燃烧。运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求得动力学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挥发分燃烧阶段所需的活化能明显低于焦炭燃烧阶段更低于煤燃烧所需的活化能,当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时能明显降低煤燃烧所需的活化能,提高煤的燃烧性能。总的来说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能明显提高煤的燃烧特性使用管式炉进行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实验研究,主要针对SO2、NO和HCl这三种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农业废弃物和煤单独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掺混比和不同炉温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 结果表明相对于煤单独燃烧而言,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能降低SO2和NO的排

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性表

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危规号 闪 点 ( ℃ ) 沸 点 ( ℃ ) 熔 点 ( ℃) 引燃 温度 (℃ ) 爆炸 极限 (v%) 密度 火 灾 类 别 职业 危害 程度 分级 最 高 容 许 浓 度 mg /m3 爆 炸 危 险 类 别 分 级/ 分 组 主要危险有害特性 乙烯21016 -1 04 -1 04 -16 9.4 490 2.7-3 6.0 0.61 ① 0.98 ② 甲 Ⅳ级 轻度 危害 / IIB /T2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 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甲醇32058 12 64 .7 -97 .8 464 5.5-4 4 0.79 ①1.1 ② 甲 III 级 中毒 危害 / IIA /T2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 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 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 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 丙烯21018 -1 08 -4 8 -18 5 460 2.4-1 0.3 0.5① 1.5② 甲 Ⅳ级 轻度 危害 / IIA /T2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 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 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 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丙烷21011 -1 04 -4 2. 1 -18 9.7 450 2.1-9 .5 0.58 ①1.6 ② 甲 Ⅳ级 轻度 危害 / IIA /T1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 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 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氮气22005 / -1 96 -20 9.9 / / 0.81 ① 0.97 ② / / / / 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液化 天然气21008 -218 -161 .4 -182. 6 537 5-15 0.42① 1.6② 甲 Ⅳ级 轻度 危害 / IIA /T1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 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 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各种塑料燃烧特性

各种塑胶燃烧特性: 序号非透明塑料比重(G/CM)软化温度燃烧性自熄性火焰颜色燃烧味燃烧时特性 1.ABS 104 很容易非黄火带烟橡胶甜味软化变黑,起泡" 2.HDPE 120 容易非黄顶蓝火腊味溶时有着火漏滴 3.HIPS 75 容易非黄火带黑烟花香味溶化,起泡" 4.LOPE 容易非黄顶蓝火腊味溶时有着火漏滴 5.PA6 220 容易是黄边蓝火烧头发味溶时泡沫 6.PBT 225 容易大都是白光带烟有气味溶时有着火漏滴 7.PTEPC 260 容易是黄火有气味溶时有着火漏滴 8.POM 不容易非淡蓝火刺鼻,引起泪水溶时有着火漏滴" 9.PP 79-113 容易非黄顶蓝火腊昧溶时有着火漏滴 10.PPO 容易非黄火带烟甜花香乌黑残余物 11.PPS 282 因难是无火硫磺味烧黑起泡 12.UPVC 66-92 不很容易是黄火酸味软化变黑 序号透明塑料比重软化温度烧烧性自熄性火焰颜色燃烧味燃烧时特性 "13 GPPS 78-86 容易非黄火带黑烟花香味熔化,起泡" "14 PC 不很容易是黄火带烟电木味软化起泡,炭化" 15 PETPA 230 容易是光黄火甜酸味变黑有着火漏滴 16 PMMA 60-88 容易非黄顶蓝火带烟水果味溶化起泡 17 SAN 66-96 容易非黄火带烟花甜味变黑有泡 其它特性; 序号料名烘料温度(0C)烘料时间(hr)适当模温(0C)可塑化料温(0C)密度(g/cm3)收缩率(%)热变形温度(0C) 1.PVC(S) 60~70 1~2 50~70 140~180 / (~) N-A 2.PVC(H) 60~70 1~2 50~70 150~180 ()() N-A 3.LDPE 70~80 1~2 20~50 160~240 ()(~) 35-50 4.HDPE 70~100 1~2 20~70 200~280 ()(~) 40-75

实验一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实验一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掌握仪器操作; 2.学会应用热重法分析煤/生物质的燃烧特性。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熟悉热重分析工作原理; 2.学会处理煤/生物质燃烧热失重曲线,求解典型燃烧特性参数,并分析燃烧特性。 三、实验步骤 1.试样、气体准备,如预先干燥、磨制、筛分、称量试样等,罐装所需浓度和纯度的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检查仪器放置平稳、管路气密性及电源连接完好等。 2.开启系统:(1)打开恒温水浴槽(温度设定:22℃);(2)接通气体(氮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100ml/min);(3)待恒温水浴槽达到设定温度 和气流稳定后,打开TGA 主机;(4)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NT,双击“STAR e” 图标打开STAR e软件。 3.根据软件建立试验方法,设置升温速率10℃~30℃/min、最大温度900℃,完毕后按提示放置样品,按提示开始、结束(重新开始)试验。 4.根据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关闭系统:(1)须在TGA 主机的炉温低于300℃后关闭恒温水浴槽;(2)关闭TGA 主机;(3)关闭气体;(4)关闭计算机。 四、实验报告 1.热重燃烧特性指标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2.热重燃烧条件下各燃烧特性参数代表的意义; 3.求解煤/生物质燃烧特性参数; 4.结合所得数据分析燃烧特性。

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的TGA/SDTA851e热分析系统 图1、图2为热分析系统原理图。该系统包括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热重天平和高温恒温浴槽。 具体参数如下:型号:TGA/SDTA851e;温度范围:室温~1600℃;大测试炉:直径12mm,容积900μl;温度准确度:±0.25℃;温度重复性:±0.15℃;线性升温速率:0.01~100℃/min;SDTA分辨率:0.005℃。 图1中,天平和测试炉组成的测试单元是热重/差热同步分析的核心,采用平行支架微量/超微量天平,称量不受样品支架长度变化(如热胀冷缩效应)的影响;内置砝码全自动校准;称量部件处于恒温室内(22.0±0.1℃),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测试炉采用水平结构,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产生的气体紊流的影响,克服热气体对流上升容易产生的“烟囱效应”。该系统采用单坩埚结构,使样品处于测试炉的几何对称中心,在升温室得到均匀加热。测量样品的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于坩埚底部,能准确测取样品温度。加热炉内可通入需要的各种反应气体,同时为了保护天平免受反应气体的腐蚀,需要通入保护气体。 图1 热分析系统示意图 图2 TGA/SDTA851e原理图 1—隔热挡板;2—反应性气体毛细管;3—石英护套;4—气体排出阀门(偶联接口);5—样品温度传感器;6—加热炉;7—炉温传感器;8—电源接点;9—真空和清洁气体管;10—恒温天平室;11—平行导向超微量天平;12—样品室开启装置;13—冷却水管道;14—保护气体入口;15—反应气体入口;16—真空连接和清洁气体入口

初中化学特征物质超详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11)碳酸氢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 (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CaCO3、Ca(OH) 2、NaOH、Na2CO 3、NaCl、KClO3、KCl、无水CuSO4;银、铁、镁、铝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绿色 4、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6、气体的颜色:红棕色气体:NO2黄绿色气体:Cl2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SO2、HCl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 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 2CaCO 3 BaCO 3 Ag 2 CO 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各种塑料材料及特性 全(建议收藏)

1、什么是塑料 塑料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类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的通称,一般按照它的热熔性把它们分成: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它是世界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 塑料的英文名是plastic,俗称:塑胶。 a)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是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在加热后又会 熔化的塑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液态?固态),即物理变化。通用的热塑性其连续使用温度在100℃以下,PP除外。 b)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固化后不溶于任何溶剂,且不会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再次软化的塑料。热固性塑料加热温度过高就会分解。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环氧塑料等。 1)为什么有人称塑料为树脂? 人类最早认识的高分子材料都是树皮割破后流出的液体的提取物,呈粘稠状,也就是说它是树中提取的脂。因此,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把这种高分子材料叫树脂。但随着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现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都是石油化工产品或石油化工的副产品或石油合成产品。现代的塑料已经不是树中提取物了,而是石化产品。 2)塑料的本色和牌号 一般的塑料合成以后,从合成塔出来,都是面粉状的粉末,不能用来直接生产产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树汁中提取出脂的成份是一样的,也称为树脂,也叫粉料,这是一种纯净的塑料,它流动性差,热稳定性低,易老化分解,不耐环境老化;因此,人们为了改善以上缺陷,在树脂粉中加入热稳定剂,抗老化剂,抗紫外光剂,加入增塑剂增加它的流动性,生产出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有特殊性能的,不同牌号的塑料品种。所以,同一种塑料品种有很多牌号,如:ABS就有注塑级的,有挤出级的,有电镀级的,有高刚性的,有很大柔韧性的等,这才是目 前人们普遍所使用的塑料,它们都经过造粒,都是颗粒料。每一种牌号的塑料,适应每一种工艺,或注塑,或挤出,或压延,或吸塑等。 3)塑料的分子结构 一般塑料的分子结构,都是线性的高分子链或带支链的高分子链段,有结晶和非结晶两种,塑料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晶性能有很大的关系,与其分子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其组成的元素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塑料的结晶率越大,其透光性就越差; 带脂基的,带氨基的,带醇基的,比较易吸水,比较容易因水的作用分解,加工时,也比较难烘干;(PA(聚酰胺),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带烯烃基的,塑料的柔性较好。(PE(聚乙烯),PP(聚丙烯)) 带苯环的,塑料比较刚硬。(PS(聚苯乙烯)) 由于塑料的分子结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品种的,性能差异很大,不同牌号的上万种产品。

MSDS物质危险有害特性识别表184种

184种物质危险有害特性 识别表 MSDS大全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

混煤燃烧特性研究

第25卷第18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 ol.25 No.18 Sep. 2005 2005年9月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5 Chin.Soc.for Elec.Eng. 文章编号:0258-8013(2005)18-0097-07 中图分类号:TK227 文献标识码:A 学科分类号:470·40 混煤燃烧特性研究 王春波1,李永华2,陈鸿伟1 (1.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3; 2.LTNT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瑞士苏黎世) STUDY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ED COALS WANG Chun-bo 1, LI Yong-hua 2, CHEN Hong-wei 1 (1.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Hebei Province, China; 2. Inst. f. Energietechnik/LTNT, ETH Zentrum/ML J14, CH-8092, Zurich/Switzerland) ABSTRACT: Power Plants in China have to burn blended coal instead of design coal,so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combustion of blended coals. Using the test rig with a capacity of 640MJ/h with an absolute milling system and flue gas online analysis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blended coals, such as burning out, slagging and pol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atio of coke and slag as a method to distinguish coal slagging characteristic was introduced. Some kinds of blending of coal have some effect on NO x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rule. The emission of SO x can be reduced to blend coal, especially for the low sulfur coal in this investigation. KEY WORDS:Blended coal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Slag; NO x; SO x 摘要:由于国内电厂大量燃用混煤,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对混煤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文中利用一个具有在线烟气成分分析的640MJ/h热试验台,进行了几种混煤的燃尽、结渣和污染特性试验。焦炭和渣的比例被引入以区分煤的结渣特性。NO x的释放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但研究中发现几种低硫煤混合后,SO x释放有所减少。关键词:混煤;燃烧特性;结渣;NO x;SO x 1 INTRODUCTION Because of decrease of washing coal, shortage of transport capability and the policy of bad coal combustion in power plant in China, power plant can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A19-01-05)。 Key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inth-Five Year Research Programme of China(96-A19-01-05). not burn one coal and have to burn blended coal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power plant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Ministry, blending ratio of power plant is 44% in 1982. In 1987, Harbin Whole Se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ound that most of power plants are very difficult to burn design coal when they investigate the basic instance of 428 main power plants. At present, blended combustion is very common, even the design coal of some power plants are blended coals. However, the blended coal is not a simple mechanical process—only some kinds of coal were blended. Because the difference of fractional coal constitut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the combustion condition can not be satisfied at one time. This may be lead to combustion instability and low efficiency etc[1-8]. In this paper, the burnout, slag and NO x, SO x emission of blended coals have been researched in a semi-industrial combustion facility. The blended coals are composed of four brown coals, namely Huolinhe coal, Yangcaogou coal, Fengguang coal and Meihe coal, which are often used by Shuangliao Power Pla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brown coals are shown in table 1. The blending ratio of blended coals is shown in table 2. The size of coal particles is limited to about R90=35%.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液化石汕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C,引燃温度为426?537°C,爆炸极限为5% ?%。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在液态挥发成气体时, 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o C, 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3、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混合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5%?%)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在5—%时,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火灾。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 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4)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1度,体积膨胀?%, 气压增加?。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装量。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5)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总比外界大气压力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在密闭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4、液化气的毒害性 液化石油气木身并无毒性,但有麻醉及窒息性,使生物反应能力降低。但液化石油气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而造成缺氧状态(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死亡)。

常用塑料优缺点

ABS塑料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ABS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 ABS工程塑料的缺点: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 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ABS+PC, 俗称ABS加聚碳。是国内少数几种可能透用的合料之一,不能自燃,外火燃烧时,表面有象聚碳燃烧一样的小颗粒析出,黑色低于ABS,常见于电器件、机械零配件等 聚酰胺(PA,俗称尼龙) PA是特性:坚韧、牢固、耐磨,无毒性. 缺点:不可长期与酸碱接触。 常用于制作梳子、牙刷、衣钩、扇骨、网袋绳、水果外包装袋等。 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聚碳酸酯的英文是Polycarbonate,简称PC工程塑料,PC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塑料中的一种,作为被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 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 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一些用於易磨损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对表面进行特殊处理。 日常常见的应用有光碟,眼睛片,水瓶,防弹玻璃,护目镜、银行防子弹之玻璃、车头灯等等、动物笼子宠物笼子。 聚碳酸酯还被用来制作登月太空人的头盔面罩。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和ibook笔记本电脑外壳也使用聚碳酸酯制作。 PMMA 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缺点:PMMA表面硬度不高、易擦毛、抗冲击性能低、成型流动性能差等 超级透明PMMA材料主要用于手机保护屏,该产品分为有硬化涂层,没有硬化涂层两种.其特点是透光率极好,没有杂质,静电保护膜,表面硬化厚后硬度可达5-6H

混煤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实验研究

第22卷第2期电站系统工程V ol.22 No.2 2006年3月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Mar., 2006 文章编号:1005-006X(2006)02-0007-02 混煤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实验研究* 刘亮1周臻1 李录平1彭锦2刘陆军2 (1.长沙理工大学,2.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热天平,在20 /min ℃的升温速率下,对六枝化处煤和娄底煤焦两种单煤及这两煤种之间9种不同掺混比的混煤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特性温度发现,掺混少量的六枝化处煤就能明显降低混煤的着火温度;计算所得的混煤活化能E 比由父本煤种的活化能按比例加权的平均值E′小,混煤的着火性能更加接近活化能小的单煤。 关键词:混煤;动力学参数;热重分析;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K16 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f Kinetic Parameters of Combustion Reaction of Blended Coals LIU Liang, ZHOU Zhen, LI Lu-ping, PENG Jin, LIU Lu-jun 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kinetic parameters of combustion reaction of blended coal from Liuzhihua’s coal and Loudi’s coal is conducted. The assays of 11 kinds of coals were performed in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using a heating rate of 20℃/min.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of coal combustion showed that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blended coals evidently became lower for a small quantity of Liuzhihua’s coal mix. It would be readily seen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E) of the blended coals would be less than a weighted average value (E′) calculated by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wo parent coals, but ignition property is obviously near to that of the coal, whose activation energy is lower (Liuzhihua’s coal). Key words: blended coal; kinetic paramete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experimental research 近年来,混煤燃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燃用混煤时,若煤种选择恰当、混合均匀、配比合理,则能发挥各煤种的优越性,弥补单一煤种自身燃烧特性的缺陷,给锅炉的安全和经济性带来良好的影响。然而,混煤的燃烧与着火特性较为复杂,掺混不当会导致着火困难,燃烧不稳,燃烧损失增大,锅炉效率下降及污染物排放增加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以六枝化处煤(A)和娄底煤焦(B)两煤种之间的不同比例的混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天平等实验装置对两种单煤和两组分之间9种不同比例的混煤,进行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1 实验装置及条件 本实验采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CT-2型热天平。 煤样采用空气干燥基,煤样粒度过100目筛。热重实验采用φ5×1.5 mm氧化铝坩埚。测试条件为:升温速率为20 /min ℃,试样质量10±0.1 mg,试验测温范围为30~1200 ℃,实验在空气介质中进行。 2 热重试验结果 试验煤样为六枝化处煤和娄底煤焦及其混煤,其工业分析见表1,各煤样的热分析曲线如图1~4所示。 对图1~4进行分析和处理,可得到上述两种煤及其混收稿日期: 2006-01-05 刘亮(1967-),男,副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41007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JJ40033)煤的着火温度T i、最大燃烧速率对应温度T max、燃尽温度T h[1]等参数,见表2,其着火、燃烧特性的分析见文献[2]。 M ( m g ) D T G ( % . m i n - 1 ) T 温度(℃) 图1 单煤的热分析曲线 D T G ( % / m i n ) M ( m g ) T 温度(℃) 图2 混煤的热分析曲线(1)

混煤的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

混煤的煤质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 这里写上自己的名字,单位名称,然后另起一行,写上名字的拼音,单位的英文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upply of coal fuel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re analyze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mixed coal plant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ixed coal combustion influence of indicators. Key Words:Mixing coal,Characteristics of coal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燃煤电厂燃料煤的供应状况及电厂运行过程中常用的煤质特性评价指标,分析了电厂混煤的相关特性及混煤主要特性指标变化对燃烧的影响。 关键词:混煤;煤质特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电力体制改革,我国的电力行业已经逐步摆脱粗放型管理,运行机制也已经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经开始实施。如何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效率,直接关系到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据目前国内的煤炭市场和电力需求情况,我国火电厂出现一些问题:①电装机容量增大,煤的耗量增加,一台300MW机组的锅炉的日耗煤量约达3000吨左右,因而很难保证燃烧单一煤种。②煤炭资源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达、对电力需求大的东、南部地区煤炭资源则非常贫乏,北煤南运,煤的运输能力不足。 ③近年的电慌、煤慌,造成很多电厂“饥不择食”,被迫烧一些劣质煤。④许多电厂锅炉的实际燃煤与设计煤种不符,安全经济得不到保障,因而采用混煤燃烧,以便满足锅炉燃烧的要求。 1.1混煤燃烧特性 从燃料特性来考虑,燃煤的主要性质根据锅炉需求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煤质指标,如碳含量C、氢含量H、挥发分V、灰分A、全水分M、发热 、量Q、硫分S;第二层次指标是对燃料特性的重要补充,如可磨性HGI、着火温度t i 粒度组成或煤粉细度、有害元素含量、煤灰熔融特性温度、煤灰粘度与结渣性;第三层次指标是对燃用煤质的专门了解,如密度、硬度、比热、导热系数和膨胀系数、热分析、燃烧特性、煤灰表面张力及沾污能力、灰渣强度及烧结温度等。 不同煤种混配以后,其煤质特性要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第二,第三层次指标,几乎都不符合线性可加规律。 1.1.1混煤的热分解及挥发分析出特性 煤中挥发分含量及析出特性对着火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配煤煤质的挥发分析出特性,可用热重分析方法进行了慢速热解条件下的挥发分析出特性试验和沉降炉进行的快速热解试验,对多种单一煤及混煤的挥发分析出特性进行评价和比较,对混煤的挥发分析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混煤的挥发分析出性能受到掺混煤质特性、混合比、挥发分含量、煤粉细度、温度、加热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组成配煤的两组份煤种的挥发分析出并不是同时进行的。配煤的挥发分释放时间普遍比单一煤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煤种混合后,除其有机成份的析出顺序发生变化从而相互影响外,还由于其无机成份如煤中各岩相组份在燃烧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煤的挥发分中各化学成份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配煤的挥发分释放性能比单一煤种稍差,组成配煤的煤种性质相差越大,其挥发分释放性能也越差。配煤的配合比对挥发分析出特性有较大影响,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