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浅谈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浅谈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词有无定类的问题 (1)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1)

三.古汉语词类的活用 (2)

(一)使动用法 (3)

(二)意动用法 (3)

(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4)

(四)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4)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5)

(六)词类活用现象产生的原因 (6)

四.词的兼类现象 (7)

(一)词的兼类的概念 (8)

(二)古代汉语中有没有词的兼类? (9)

(三)词的兼类或是兼类词产生的原因探析 (10)

五.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关系 (12)

(一)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联系 (12)

(二)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区别 (13)

六.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浅谈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文章在对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和兼类现象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后,结合语言发展的的规律、通过举例分析探究出了这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较强的理论性的指引下,在诸多例子的论证上,我们发现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如此,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二者不同的定义、词的语音形式上、辞书义项收录情况这三个方面以及词频统计法来辨别二者的区别。

关键词:古汉语;词类活用;词的兼类;关系

分类号:H03

浅谈古汉语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词有无定类的问题

我国清代著名的语法学家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说道:“字无定义,词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常先知其上下文意如何耳。”1可见,马建忠先生认为古汉语中词无定类。另外,现当代很多语法学家也认为古汉语中无词类划分,只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语法学家高名凯也认为,自古及今,汉语就没有真正的词类分别。正因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语用或语法现象,所以才繁衍出了如今人们对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以下主要从现代语法理论的角度,来反观古汉语词的分类情况。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进而更好地运用各种词汇进行交际,表达思想。那么划分词类有什么样的标准呢?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将划分词类的标准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形态、词的意义。其中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仅作参考依据。

所谓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即词在语句中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天气、他”在“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他终于回来了。”等语句里充当主语或主语中心,“好、回来”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而虚词“啊、了”不充当句法成分。⑵.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即词的结合能力:某个词能跟哪类此结合,不能跟哪类词结合的能力。那么关于意义方面的,这里就简要掠过,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被划分为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是动词,表示性质、状态的称为形容词等。

至于形态方面的,汉语不太明显。

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同样比较著名的还有王力先生的“词汇·语法范畴2”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我们在划分词类的时候,不但要重视结构方面,而且要重视意义方面,应该把结构和意义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即研究古代汉语词的分类,功能和意义二者皆不可偏废。可见,功能和意义被王力先生看做成划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两个标准。王力先生认为:词义在汉语词类划分中是能起一定作用的,应该注意使词的基本意义跟形态、句法统一起来。王力先生其实是再强调语义、词义对词类的区别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从各类词的被命名的“名字”就足以看出对词义的看重。

其实,汉语词的分类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都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有一定的分工,古今变化不明显。现代汉语六类实词,五类虚词,除量词以外,在古汉语中都存在。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谓语和状语。

三.古汉语词类的活用

所谓词类活用,通常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即在某些句子里临时改变词性和语法功能。在上古汉语里,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其原有的句法功能,而活用为另一类词在句中发挥作用。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词类的活用,后面我们再谈论。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现象也很常见。以下的例子有部分引用自王力版和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第一册的相关内容。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而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它。

1.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例一“王我”是“使我王”,即“使我成为王”。例二是更典型的例子,句中“生死”和“肉骨”相对,两者都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死”即“使死者复生”,“肉骨”即“使白骨生肉”,也就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里,动词的是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作使动时,就带宾语了。例如:

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例一“亡”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亡郑”即“使郑亡”。例二“使之活”。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例一形容词“尊”用作使动,后面带宾语“长安君之位”,意思是“使长安君之位尊”,后面的同理,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以贤勇智。(礼记〃礼运)

形容词用作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例一“小鲁”、“小天下”是“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的意思。例二例三中的“贱”、“贤”都是“认为……贱”,“认为^……贤”的意思。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上例中的“药之”即“把它当做苦口的良药”的意思;“友风”、“子雨”即“把风当做朋友”、“把雨看作自己的孩子”的意思。

(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在古汉语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个词形,在一种语境中用作使动,但在另一个语境中用作意动。那么,究竟如何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呢?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例如“美”在下面两句中分别用作使动和意动的情况: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例一中的“美其身”是使动用法,即“使其身美”的意思。例二中的“美”都是意动用法,“认为……美”的意思。

(四)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例子中,我们怎么判断某一名词用如动词呢?这是由上下文即语境决定的。我们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首先应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然后看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组合,它们之间构成何种句法关系,进而判断其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如例子中的“肘”、“君”、“衣冠”、“水”、“刃”这些词本身都是名词,都有其固定的句法功能,在句中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而在上面这些句子中它们临时改变了名词的功能,充当了动词的句法功能,在句中作谓语。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我们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大致得到如下的规律: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例一中的“罾”本是名词“鱼网”的意思,在句中放在“所”字后面就活用为动词“捕鱼”的意思。例二中的“高”本是形容词“崇高、高尚”的意思,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崇尚”的意思。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一中的名词“相”放在能愿动词“欲”后面活用为动词“(让……)当宰相”的意思,例二中的形容词“穷”放在能愿动词“能”的后面活用为动词,表示“说尽,穷尽”的意思。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方位名词“东”放在副词“遂”后面,活用为动词,表示“向东行”的意思。例二中“农”置于副词“不”后面。

5.代词一般是不受别的词类修饰的,所以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

“从而刑之”的“刑”用如动词,“刑之”指对他们用刑。“因而贾利之”的“利”用如动词,“利之”即向他们牟利。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例一中的第二个“女”位于介宾结构“于王”前面,活用为动词“做……的奴婢”的意思。例二中的方位名词“前”置于介宾结构“于席”前面,活用为动词“(向前)移动的意思”。

7.连词“而”只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所以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隧而相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伦》)

“隧而相见”中的“隧”指“挖一条隧道”。例二中的“王”指“当帝王”。

以上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时的主要条件,但也不排除其他条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六)词类活用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以上的举例和词类活用产生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词类活用的现象主要是在句法结构(词组或句子)里实现的,单个的一个词看不出它是不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时的活用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保留了原来的意义,又增加了新的意义。比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时,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增加了动词的意义,比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在此处的意思是“使眼色”,它既保留了做名词时“眼睛”的意义,又增加了做动词时的意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既保留了形容词的意义,又增加了动词的意义,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来都是形容词,但在这句话里都用做动词,表“使……辛苦”和“使……劳累”的意思。

1.古代汉语词类句法功能的错综复杂性

从整个的语言系统上看,词类活用得以产生的前提应是汉语系统中词类功能的错综发杂性,即古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有人

称之为“古汉语词类句法功能的活跃性”。所谓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即如印欧语中的名词在句中固定的充当主语宾语,动词固定的充当谓语,形容词固定的充当定语,副词固定的充当状语;而汉语中的各词类则没有像印欧语那样各司其职,往往是某一类词在不同的语境和句法功能中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因此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对多的形式。如汉语中的形容词除了作定语外,还可以作主语宾语、谓语、状语,名词除了作主语宾语,还可以做定语、谓语3,那么由此,我们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了?

2.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人民特有的语用习惯

相对于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再加上,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笔者认为这种语言现象是古代人民独特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由于古人思维的发散性和拓展性,一词多义和和“词无定类4”才成为古代汉语的一大特色。语言现象和语言运用是不可分离的,词类活用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恰好反映了古代人们喜好在特定的语境和句法结构中临时转用其他类的词性来表意的语用习惯。例如“使勾践女女于王”中的第二个女,正是由于古人的智慧,才衍生出动词“给人作奴婢”的意思。

3.古人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修辞技巧的需要

文学语言往往打破语言常规,以一种新奇、陌生化的语言形式,来追求其特有的审美意境。词类活用则成为文学语言制造陌生化效果的一个重要的语言技巧。例如王安石的诗歌《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很明显是诗人运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意为之的,按常理,此处应用“过”、“入”等词会更容易理解些,可王安石偏偏打破常规,不让人们轻松简单,一下子就体会完春风过江南岸的春景,用一个绿字攫取大家的视线,延长了人们对这首诗的审美过程。所以说,词类活用,在某种程度上,是文人的创作习惯生成的。

四.词的兼类现象

说到词的兼类,即兼类词,“兼类”这个字眼,在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研究当中出

3此处借鉴了沈家煊的《我看汉语的词类》中提到的汉语词类的相关内容。语言科学[J]. 第8卷第1期 2009.1

4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说:“词无定类”。

现的频率最高,那么古代汉语有没有兼类词?如果有的话,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是不是一回事?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后面将会一一讨论。

(一)词的兼类的概念

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即在甲场合里有甲类词的功能,在乙场合里有乙类词的功能,不是说在同一场合里有甲乙两类词的功能。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词的兼类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比较普遍,而且我们常常能根据语境和句法结构就能很快理解兼类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例如:

(1)a.老师让我们把这段外文翻译成汉语。(动)

b.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名)

(2) a.主席台上摆设着很多鲜花。(动)

b.他虽然很有钱,但房子不大,房间里几乎没什么摆设。(名)(3)a.你们先活动一下,然后进行百米比赛。(动)

b.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名)(4)a.两国人民的关系很密切。(形)

b.密切了两国人民的关系。(动)(5)这件事很麻烦,(形)不想麻烦你了,(动)因为怕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名)5上述例句中的“翻译、摆设、活动”在a句中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在b中是名词,可以接受名数量短语等修饰。但显然,我们可以看出b句中的名词用法来源于a句中的动词用法,即二者在意义上要有联系,或者说b句中的名词由相应的动词派生而来,语义上,二者必然有明显的关联。如名词“翻译”指称动词“翻译”的施事,名词“摆设”指称动词“摆设”的受事,名词“报道”指称动词“报道”的结果。“密切、麻烦”这两个词的不同词义,也都是相互联系的。

其实,关于上面这些词,语法界有些人并不把它们看作兼类词,有人认为它们应该分属两个词,如“翻译”应分属动词和名词,“密切”应分属形容词和动词。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兼类词的定义上,即兼的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要有语义上的联系。语法学家朱德熙曾说过:“兼类跟我们如何分析词义有关”,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出现的两个词几个词,在语音形式相同的条件下,即使意义不同的,但只要人们能够感到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即一个词义是从另一个词义中引申出来的,那么它们

就具有同一性,是同一个词,即兼类词,词的兼类中不同词类的同义词在语义上要有关联。反之,如果两个词的意义之间毫无联系,不具有同一性,则不是兼类词,只是同音同形词6。例如:

打:a.打门(动词) b. 打今天起(介词)

净:a.一盆净水(形容词) b. 地上净是水(副词)

上例中的“打”、“净”中a,b中的词虽然语音形式相同,在不同语境中属于不同的词类,但二者之间明显没有任何的语义关联,所以我们只能把它们看作同音同形词,而不是兼类词。判断兼类词应注意同一性原则,即将读音相同、意义有联系而分属不同词类的词看作兼类词,否则就是同音词或是词的活用。

(二)古代汉语中有没有词的兼类?

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现代汉语中存在词的兼类现象,那么从语言的发展规律看,古代汉中就也应该存在词的兼类现象。但往往,人们易将它和词类活用混淆。根据上面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所概括出词的兼类的定义,笔者认为以下文言文中标红的词属于兼类现象,是兼类词。例如:

事:世异则事异。 (《韩非子〃五蠹》) 寡人不佞,不能事父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史记〃陈涉世家》)朝: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一中前一个句子中的“事”是名词,而后一个句中中的“事”则是动词,同一个“事”,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例二中的第一个“明”是名词“视力”的意思,而第二个句子中的“明”则是形容词“贤明”的意思;例三中的第一个书是动词“书写”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书”则是“文字”的意思;同样,例三中第一个“朝”是名词“朝廷”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朝”是动词“朝见”的意思。

虽然上例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句法结构中分属不同的词性,但从语义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着的,其中一个词性及其意义可能是从另一个词性引申过来的。我们都知

道,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产生,人们认识的加深,古汉语中类似这样的兼类词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三)词的兼类或是兼类词产生的原因探析

1.一词多义和词汇的发展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古汉语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汉字也以单音节为主,因而互相适应7。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任何一种语言,它的词汇系统总量是有限的,而现实对象的数量和品种却是无限的8。汉语中的词汇系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不断产生新词,为节制汉字的数量,就常常用同一个汉字形体去记录多个词9,这样符合语言发展中经济适用的原则,这样因此决定了一个汉字往往有多个义项,词必然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无论是古代汉语词汇系统,还是现代汉语,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很多同音同形词,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语言的发展规律都是一致的。兼类词就属于众多同音同形词中的一种。

由于一个汉字往往有多个义项,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所以绝大不烦次不能只用来指称某一种对象,而应能指称几种相关的对象。“防”除了本义“堤坝”的意思外,还有动词“禁阻、防备、防止、约束”的意思,以及还有名词“约束、规范、标准”的意思。

防:?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堤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堤坝)?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防止)?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约束)

?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规范、标准)由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防”是一个兼类词,再如:

顾: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回头看)?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蒲松龄《聊斋志异〃狼》)(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7引自宋均芬《汉语文字学》第532页,2005年8月第4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引自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第41页,1994年10月第1版.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0

9引自宋均芬《汉语文字学》第532页,2005年10月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拜访)副?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战国策〃赵策一)

(反而,却)?光武日:‘顾得全身可矣。’?(《后汉书〃王昌传》)(不过,只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岂,难道)“顾”的本义是“回头看”,由此引出动词“看、拜访、考虑”和副词“反而、

不过、难道”的意思。

甘:名?为肥甘不足于口欤??(《孟子〃梁惠王上》)(香甜味美的食物)形?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味美,好吃)?泉甘而土肥。?(《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甜)副?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龚自珍《病梅馆记》)(甘心,情愿)“甘”的本义是“香甜味美的食物”,后面句中出现的不同词性的义项,都是由

这个本义引申而来的。

宿:动?我宿五松下,寂寞无所欢。?(《宿五松山下荀媪姐》)(住宿,过夜)?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停留)形?边竟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管子〃轻重)(旧有的)?河间之宿儒。?(纪昀《刘东堂言》)(富有阅历的,经验丰富的)10如上例,“宿”兼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类词的功能。

古汉语中还有很多类似上述的例子中的兼类词,它们都是由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词义引申衍生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

2.词类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于印欧语,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谈论词类活用问题已经提到过。从汉语整个语言系统的角度看,词的兼类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汉语词类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的。例如:“书”除了动词义,表示书写,还指称文字、书籍、文书、书信的名词义。“六书”和“罄竹难书”中的前后两个“书”,则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在句子或短语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前面名词义的书,则只能具有名词的句法功能,后面动词义的书,就只能行使

10此处例引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8月第4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动词的句法功能。

五.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关系

(一)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联系

通过例析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很多的相似处。

首先,从这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看。二者都是语言在历时和共时平面上的必然结果。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任何一种语言,它的词汇系统总量是有限的,而现实对象的数量和品种却是无限的。汉语中的词汇系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不断产生新词,为节制汉字的数量,就常常用同一个汉字形体去记录多个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和句子结构中临时借用其他词性来帮助表意。这些复杂的语言现象,都是语言发展的自然现象,而正是这些现象,才使我们得以研究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是语言词汇系统内部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这两种语言现象都和“词类”这个关键词紧密相连。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笔者还是赞成,自古以来,词都有分类的观点。只是由于历时和共时的汉语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变化,才造成汉语词汇系统的复杂性。

再次,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研究,我们都要借助特定的语境,因为词义的实在性存在于词的具体运用中,任何词的任何意义,都是运用该词在一定语境中体现出来的。离开的具体运用,词义便无从认知,而不曾在任何语境下出现过的“词义”根本不存在11,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才有可能去研究这两种语言现象。语境可以限定词义,又可以显示词义。一词可以多义,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往往被限定为某一种意义。单个的一个词,我们是看不出它是不是活用,辨认不出它是不是兼类词。

如:“其臭香,其味甘。”(《礼记月令》),很明显,在这样一个语境中,我们清楚“臭”是名词“气味,味道”的意思,而非形容词“秽恶难闻”的意思。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本是动词的“奔”却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具有了名词的特点,此时“奔”活用为名词,意思是“飞奔的马”,但如果离开了像这样的具体句子、语境,那么其意义和作用就没有那么明确了,也就是一离开考语境和特定的句法结构,词类活用就不存在了。

另外,从语言发展的历时角度看,有人认为词类活用是兼类词产生的途径之一,是词类活用和词义引申,导致了兼类词的产生。即认为正是共时平面的词类活用现象,经

历了历时的变化,最终有些词类活用现象转化成了后来的兼类现象。但在共时平面上,二者既可以平行发展,又相互交错。从上述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例析,我们就可以发现的古汉语三大类主要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交互性。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发杂性,古往今来,众家一直争议不休,难以下定论。总之,不管是从历时的角度,还是从共时的角度,考察这两种现象,我们都可以发现二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血亲关系。

(二)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区别

正因为,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所以古汉语中的很多词,我们一时难以确定其在句中到底是活用还是本身就是兼类词。但我们仍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些评判二者不同点的标准,以供大家参考指正。

1.从二者的定义上看区别

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充当其他词类来在句中发挥意义和功能的作用。在这里,我们要抓住“语境”、“临时”这个两关键词,尤其是“临时”这个词,词类活用的现象主要是在句法结构(词组或句子)里实现的,单个的一个词看不出它是不是词类活用。

词的兼类是指同一个词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它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这和词类活用的临时性有着显著地区别。虽然词的兼类,也要在一定的语境和句法结构中,我们才能辨认出它属于哪一类词,表达哪个意思。但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是只有在一定的语境和句法结构中,我们才可以看到词类活用的现象,而单独的一个词,我们去谈它有没有活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单独的一个兼类词,我们可以说它既是a 类词,又是b类词,或是c类词,因为它已经被人们固定好去充当多类词的功能去表意,也就是二者的前提和预设基础不同。所以,从二者的定义上看,光从词类的角度,临时转类和固定转类是二者的基本区别。一个是临时的语用现象,具有不确定性,一个是被约定俗成了的,具有稳定性。

2.从词的语音形式上去判断

古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词,如同是“王”字,在《左传·齐桓公伐楚》“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中,用作名词,读平声;而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王矣”中,用作动词,则要读去声,一般为名词作动词。这在古书里叫做“破读”。在这里,笔者把像“王”这样的同一个字形兼有两个不同的语音形式的意义上紧密联系的

词,判定为兼类词。再如,“雨”作名词时读上声,作动词时读去声,而且通过词频统计法,也证实了“雨”作为一个兼类词的特性。此时,我们不可将其看成活用,因为“破读”在古汉语中对于有些词来说,非常普遍,已被社会约定俗成了,并不像词类活用仅仅只是临时的现象。

3.看辞书义项收录情况

古汉语中,一般兼类词所兼的各词类的义项,大都被收入辞书。如“事、明、书、将、防”等兼类词的各义项,我们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都能查阅到。相反,词类活用的词,它活用的义项,由于只是语句临时赋予的,其意思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才能判断出来。所以,辞书一般不会列入这些临时活用的义项。笔者认为,这个判别依据是当前最有说服力的,毕竟,其他判别标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纰漏,虽然词典义项分列也时有疏忽。

4.词频统计法

下面我们以古汉语中名动同词(名动转用)的现象为例来鉴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名词、动词这两大词类,在古今汉语中,是作为两个最为活跃的范畴存在于汉语的语法系统中。但在古汉语中,有很多词,在不同的语境和句法结构中有分属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而且我们有很难断定它是名动活用还是名动兼类现象,这时,我们只能通过查阅古籍,统计各词在古籍中用例的频率,以示区别。虽然这个方法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且难以面面俱到,不能面面俱到,但我觉得它在鉴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问题上还是卓有成效的。例如:“雨”这个词,在《诗经》、《尚书》、《春秋》、《左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先秦古籍中,作名词“雨水”用116次,占总用例的55.2%,作动词“下雨、下雪”用94词,占总用例的44.8%12。可见,古汉语中“雨”这个词同时具备了动词和名词这两种词类,因为,作为动词的雨和作为名词的雨在古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是固定的用法,所以我们只要把它看作兼类词。而相反,“衣”这个词,在《尚书》、《左传》、《论语》、《孟子》、《墨子》、《庄子》等先秦古籍中,动词用例只占总用例的20%13,所以,“衣”这个词不能算作兼类词,用作动词时,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名词的活用现象。

12引自陈建国“文言文名动同词现象探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838号

13引自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J].2003年第6期

同理,关于形容词同其他类词的转用及其由此带来的活用和兼类现象,我们也可以词频统计法。

六.结语

由于古汉语自身的发展演变,词汇系统的复杂性,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都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语法现象,都是语言历时平面演变的不同阶段在共时平面上的反映,所以我们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成两个独立的语用现象。本论文的精华部分,就是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这两个古今备受争议的语言现象作出了较为浅显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我们不仅可以从二者的定义、词的语音形式上来辨别二者的区别,还可以看辞书义项收录情况,一般兼类词所兼的各词类的义项,大都被收入辞书,最后我们还可以采用词频统计法,通过考察各词在古籍中用例的频率,毕竟语言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约定俗成本就是一种语法规律,尽管这一方法实施起来的工程量较大。总之,由于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总结出来的评判二者区别的标准和方法可能多会有不当之处,但相信它们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1995年5月第三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1

[2]胡培俊.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M].2009年8月第1版. 崇文书局

[3]郭锡良 .古代汉语[M].1999年1月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郭锡良.古汉语语法论集[M].1998年6月第1版.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6

[5]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2007年6月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王力、蒋绍愚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2005年8月第4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宋均芬.汉语文字学[M].2005年10月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高守纲.古汉语词义通论[M].1994年10月第1版.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0

[9]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 2005年9月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 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试论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

试论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 (王苗 2011134103 文学院对外汉语) [摘要] 文章对古汉语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二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现象的本质,分析了它们的联系、区别及辨识的方法。并强调指出,词类活用既是语法问题,又与词义、语用等因素密不可分,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这一语言现象。 [关键词]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 兼类; 语用; 语法; 词义 一、兼类词的界定与判断 黄伯荣、廖序东指出:“词的兼类是某个词同时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1]邵敬敏认为:“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A类和B类这两类词的语法功能。”[2]胡裕树概括为:“从归类的角度看,有些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3] 博采各家之长,我认为汉语词的兼类标准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以下六条:在形体方面:必须是一个词,即字形相同;在词性方面:归属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特点;在词义方面:基本意义又有某种联系;在字音方面:读音(身母、韵母、身调)完全相同;具备经常性的特点。 二、词类活用的界定与判断 词的活用的含义:(1)词的活用是一类词活用为另一类词,语法功能发生改变,其功能在动态的言语环境中体现。(2)这种改变是临时的、不固定的、受现实语句的制约。其稳定性弱。使用频率低。适用范围有局限性。(3)活用往往有修辞的性质。(4)词的活用是指某一类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的语言现象。 胡裕树认为:“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修辞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词,是活用。”活用是暂时的,具有不稳定性,要靠依句辨析来认识。要注意三个点:明确本义,不要把本义当活用;考查词义的演变过程;不要以古律今。 词类活用,早在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谈到。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承泽所著《国文法草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这在汉语词类分析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近数十年的研究者一般认为,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

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简答: 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 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 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 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 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

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 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 7.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韩信拜将) 8.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拜将) 10.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柳子厚墓志铭) 1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柳子厚墓志铭) 12.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段太尉逸事状) 13.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 1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15.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太尉逸事状) 16.黄罔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黄冈竹楼记)1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1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 2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五、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搞清楚各类词的基本用法和活用用法,同时要多作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一一般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一般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基本结构:名词+动词 基本用法:主语+谓语 活用用法:状语+谓语 ①表动作的特征状态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②表动作的对待方式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 ③表动作的凭借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用船前往) ④表动作的时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在夜里) ⑤表动作的处所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名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复指短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①名词+宾语驴不胜怒,蹄之(踢)

②名词+介宾结构沛公军(于)霸上(驻扎)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名词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史记?秦本纪》)(统一)不日,其盟渝也。(《谷梁传?隐公元年》)(书写日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下大雨)④“而”“则”前后的名词 客逾庖而宴(吃饭) 出则车舆,入则扶持(06湖北卷)(乘坐车舆) (二)形容词的一般活用 1、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素善留侯张良(跟…交好) 2、活用为名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动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状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 动词或数词或介词或之、其+形容词—→谓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积善成德(善行)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作用)

词类活用(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比如“雨”字,在造字之初就身兼名词和动词两类,如“天雨雪”(《苏武传》)中的“雨”本身就是动词,但是现在的“雨”却只具有名词的词性,人们就把这句中的“雨”字看作活用了。 如何判别词类何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 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一般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襟和带。(《滕王阁序》)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置人所罾z ēng 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z ēng 本义是渔网,活用作动词“网起”。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触龙说赵太后》)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称王)。(《荀子?天论》) 遵海而南(向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败楚汉,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史记?项羽本纪》)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代词(通常为“之”、“者”)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辱而逐之,折而族之”的族。(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原谤》) 以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的白衣冠。(《荆轲刺秦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师说》) 7、 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公子怒,欲鞭之”的鞭。

古代汉语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成因分析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例如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或者基本词类不变而用法比较特殊,例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现象。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词类活用中活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具有直接性,也就是说发生活用的词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词汇的帮助可直接进行活用。那么这些词为什么自身能够进行活用并且普遍存在,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语言的简洁节约性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语言的修辞性和句子结构的模式化也是其中原因。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马丁内指出: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的交际表达和人的自然惰性直接相互冲突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能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古汉语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简洁凝练,其语言经济性也更为突出。这种经济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古代汉语相较于现代汉语而言,词汇贫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对言语的表意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需要扩充词汇,一般可以选择从语音方面分化出新词,形成同形异义词;或者选择创造区别性更强的新造次来代替。但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难,都为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实际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词汇去表达更复杂的内容,增加词汇的表意功能,这样做在经济性层面就减少人们需要记忆

的词汇容量。但词类活用易使一个词语蕴含的义项过多,反而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一个弊端就推动了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旧词义项与新造词的相互照应。例如古代汉语中“歌、衣、舞”既具有名词的功能,又时常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唱、穿、跳舞”的词汇出现就取代了“歌、衣、舞”的动词义,减少了单词义项过多过杂的现象。 (二)古代汉语常常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出现词类活用情况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句子中常常会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以更简短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之一。例如“瓜时而至”按句意来说应该指的是“瓜熟了的时候到那里”,但句子中“瓜”后面省略了述语“熟”,这就导致“瓜”需要表达“瓜熟了”的意思,也就必须活用为动词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今君欲一天下”“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王必欲长王”等,这些句子都是省略了充当谓语的动词而将其余部分直接充当谓语,这也造成了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成动词的现象。除此之外,名词、动词作状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像、似、若、如”等或者省略了引入方式、处所、工具等的介词,如“豕人立而啼”省略了“像(人)一样”,“又郊败之”省略了“在(郊外)”。 二.语言的修辞性 古代文人乐于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可以说是他们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富有文采,使语句更加抑扬顿挫而使用的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 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

的意义。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例如: 《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前”的古文字形体和众多的文献书证均可证明“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前”原本就是个动词。既然如此,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 “军”为“屯扎、屯兵”之义,而许多教材则释为“名词用如动词”。军,金文中从车从勹(音同包,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古注多训“军”为“屯”。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韦昭注:“军犹屯也。”);《战国策·齐策》:“军于邯郸之郊。”(姚宏注:“军,屯也。”);《吕氏春秋·权勋》:“以军于秦周。”(高诱注:“军,屯也。”)。可见“军”的本义为“屯扎”,本身也是个动词,不应视为名词活用如动词。 又如“饭”为“吃饭”之义,有的论著将其释为名词用如动词。饭,旧读上声,动词,表示“吃饭”。《说文·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典籍中多用其本义,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得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就是一种普遍得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就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得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得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得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得兼类“词类活用”就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得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得道理、不能正确理解与解释被活用词得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得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得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就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得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与注释中得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所取得得成绩就是十分显著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得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得研究与文言文得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得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得学习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与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就是比较固定得.各类词在句子中得职务也有一定得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与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词精编版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期限。) 2.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曲折,确实) 3.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下车引.之:(古义:来。今义:引导。) 5.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引导。) 6.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指家中的侄子辈。今义:子女。) 7.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古义:家庭。今义:内心。) 8.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顺。今义:因果。) 9.撒盐空中差.可拟:(古义:大概。今义:差别。) 10.不亦君子 ..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11.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能够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12.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13.匹夫 ..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 15.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 16.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今义:危险,几乎。) 17.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18.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9.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20.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21.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2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古义:岸。今义:与湿相对。) 23.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4.阅.十余岁:古义:经过,过了。今义:看。 25.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物理学。) 26.盖.石性坚重:(古义:句首发语词,原来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27.是.非木柿:(古义:这。今义:表判断的动词。) 28.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29.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当时,却。) 30.求之下流,固.颠:(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31.不筑.:(古义:修补。今义:建筑。) 32.居.数月:(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居住。) 33.人皆吊.之:(古义: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慰问。今义: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34.胡人大.入塞:(古义:指大规模。今义:指在面积体积容积等方面超过通常情况或特定的比较对象。)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①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而词类活用作为实用语法的命题之一,既在教学语法系统中非常重要,又首先立足于实用。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甘棠》,美.召伯也。?(《诗〃甘棠序》) “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再如: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又如: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九章〃涉江》) ①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

“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 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例如:?止.子路宿。?(《论语〃微子》) 这里的“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又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这里的“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卖油翁》 1.但微颔之“颔”转化为动词“点头”。 《三峡》 2.每至晴初霜旦“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黔之驴》 3.驴不胜怒,蹄之“蹄”转化为动词“用蹄子踢”。 《口技》 4.妇抚儿乳“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5.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6.其夫呓语“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满井游记》 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人恒过“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曹刿论战》 10.神弗福也“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11.公将鼓之“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狼》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公输》 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捕蛇者说》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转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毒”转化为动词“怨恨”。 《约客》 16.黄梅时节家家雨“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送东阳马生序》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 《山海经·夸父逐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表示方位) 《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表示方位)

第十二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

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

古代汉语_语法: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及类型 (一)定义: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充当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是固定性的。词的活用指某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临时的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是临时性的。 (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手,用手提着。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前进。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 “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我”是“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 2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

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 11、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

词类和词类活用

词类与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得词类划分 词类就是根据词得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划分出来得类别。 古代汉语得词类,跟现代汉语得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下边分别叙述。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得名称得词。例如: 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木兰诗》)?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得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得词。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得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得状态得词。例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4、数词,表示数目得词。例如: 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口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得单位或动作行为得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得词,叫做代词。例如: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7、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得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触旮说赵太后》) 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8、介词,同它后面得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得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9、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得单位连接起来得词,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 10、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诸将请所之(《李恕雪夜入蔡州》) 11、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2、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得词。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是哪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参看例子)。 例1: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异: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异之: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例2: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犬:名词做状语。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1.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列传》) 2.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3.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4.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禇少孙《西门豹治邺》) 5.遍体鳞伤、风驰电掣。 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攘鸡》)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齐 桓晋文之事》) 10.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1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 1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二、请在下列四组成语中,用字下加点的方法,标出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的活用情况相同的词语。 1.含糊其辞正襟危坐聊表寸心赏心悦目 2.自圆其说轻车简从光宗耀祖骇人听闻 3.同心同德前倨后恭食不果腹明火执仗 4.严阵以待荷枪实弹回肠荡气怡情悦性 三、请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将文中包含词类活用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略作说明。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第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