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兽医研究所导师信息

贾万忠,男,1964年7月出生,博士学位,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1996年获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工作。主要从事动物绦虫蚴病(主要包括棘球蚴病、多头蚴病等)、绦虫病和吸虫病等研究及动物结核分支杆菌和非典型结核分支杆菌病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和参加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行业标准项目等。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共发表科技论文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余20篇,通讯作者8篇,代表作有Jia WZ, et al.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Taenia multiceps, T. hydatigena and T. pisiformis: additional molecular markers for a tapeworm genus of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significance. BMC Genomics, 2010, 11: 447 (SCI IF4)。出版著作一部《甘肃省畜禽寄生虫名录》,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3.7万字)。组织编写的《绦虫学》专著(约100万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预计明年初出版。主持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NY/T 1466-2007,已发布实施),为我国棘球蚴病活畜的出入境检疫、动物生前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撑。获得发明专利2项。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邮箱:jwanz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景志忠,男,1964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杰出岗位人才、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兰州)主任,主要从事预防兽医学的研究工作,在病毒学、寄生虫学和实验动物学特别是病原和宿主互作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方面,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和特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支撑、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20余项,围绕着痘病毒病等重大动物或人兽共患疫病控制的关键技术,从宿主与病原感染、识别和免疫相关功能分子的研究入手探讨其疫病控制策略,先后创制了基因工程免疫佐剂、干扰素类药物和机体免疫水平检测试剂盒等,这将为安全、高效动物生物制品的设计、研发以及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获省部级奖3项,其中第一完成人1项,四类新兽药证书2项;共发表科技论

文224篇,其中SCI论文8篇,第一或通讯作者98篇;主编(译)“动物疫苗学(102万字)”等著作2部,参编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为第一发明人,2项已授权;主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规范3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人,其中已毕业23人。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0********

邮箱:zhizhongj@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兰喜,男,汉族,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曾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动物冠状病毒与“非典”病原遗传衍化关系分析及疫源追踪》,主持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猪圆环病毒PCV-2基因图谱的绘制及其ORF2基因功能研究》,先后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社会公益专项及省部级科技攻关、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等项目十余项。

目前正主持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复制缺陷型猪2型链球菌疫苗的研究及猪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免疫原性研究”。参加完成的《动物重大疫病可持续控制的大分子基础研究》获2007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动物用狂犬抗原的高效表达及免疫研究》获200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申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5篇。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5********

邮箱:lanxilz@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李冬,男,1967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本科专业,1999年获得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学硕士学位。自1989年6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工作至今,主

要从事口蹄疫病毒等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奖6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杂志《中国兽医科技》、《生命的化学》、《自然杂志》等发表论文27篇,署名文章2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外SCI收录的杂志《Virus Genes》、《Acta Virologica》、《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Virology Journal》和《Archives of Virology》等发表文章7篇,第二作者2篇,其他SCI期刊署名文章16篇。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9********

邮箱:lidongpaul@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女,博士,1964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和创新岗位杰出人才。2000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受聘于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承担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资助项目 1 项,从事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研究,阐明了亲环素(cyclophilin)D在线粒体相关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并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1名。2003至今,任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PIRBRIGHT实验室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研究员,承担欧洲共同体资助项目1项,从事口蹄疫病毒基因疫苗的研制与病毒免疫学的研究。探索出提高DNA疫苗免疫效力的免疫策略和途径。参编专著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国际期刊3篇。

李有全,男,1975年8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殷宏团队成员。

主要从事梨形虫、蜱和虫媒病的诊断、基因疫苗、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等研究。现主持科研项目3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加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863”项目、国家支撑计

划、欧盟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以及科技部自然资源平台项目等10多个项目。发表论文35篇,包括SCI论文15篇。参加的“动物梨形虫病种类厘定及流行要素”项目,获2009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二等奖。

李志勇,男,1978年5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骨干。主要从事口蹄疫、狂犬病、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工作,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单篇影响因子4.0以上2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优秀论文1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动物卫生组织举办的国际口蹄疫会议),国内会议优秀论文4篇(1等奖2篇,二等奖2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临时兽药证书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专利2项(现已经公开,进入实审阶段)。

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

(1) Express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Capsid Proteins in Silkworm-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and its Utilization as a Subunit Vaccine. PLoS ONE,2008,3(5):e2273(SCI,IF 4.351. 该文章在发表后仅

两年的时间内已被SCI文章他引12次,其中11次为国外学者引用)(2) The current state of vaccines used in the field for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in China, Expert Rev. Vaccines, 10(1): 15-17 (SCI,IF 4.214)

(3) FMD subunit vaccine produced using a silkworm-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two type Asia1 isolates in cattle, Vet Microbiol, 2011,149: 99-103 (SCI,IF 2.874 )

(4) Immune response in cattle inocula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complete polyprotei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rom Bombyx mori larva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2007, 52 (20): 2805 -2810(SCI, IF 0.898)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931-*******

E-mail:li_zhiyong56@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刘定祥(Ding Xiang LIU),男,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PLoS ONE 和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的编委。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微生物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病毒学博士学位,1991-199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系和病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96-2010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学院动物病毒研究室和新加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院分子病毒研究室任首席研究员,室主任。从博士研究课题开始便致力于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的成果包括首次发现新的冠状病毒结构蛋白,新的病毒蛋白的翻译机制以及病毒复制和致病的机理。研究成果已被教科书采纳并已广泛应用。此外,对猪PRRSV病毒,Epstein-Barr病毒, 人类6型疱疹病毒,轮状病毒,登革热等多种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反应和致病机制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国际一级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杂志上,包括EMBO J, PLoS Pathogens, Nucleic Acid Research, Oncogene 和Journal of Virology, 共发表论文近100篇。先后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共24名。

目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动物病毒和人畜共患病毒的分子细胞生物学与致病机理、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宿主细胞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研究。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邮箱:dingxiang.liu58@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刘光远:男,博士,研究员。现任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副主任,英国自然环境研究院生态及水文中心牛津部(NERC/CEH of Oxford)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动物寄生虫学及免疫学的研究工作,专长

于蜱和蜱传病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有:“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4项、农业部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甘肃省攻关项目4项等各类项目20多项。

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奖2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甘肃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优秀论文奖2篇。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0余篇,一级学报20余篇,Sci论文6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Parasitol. Res.、Veterinary Parasitol.、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等刊物。作为副主编或编者出版著作或专著13部,起草了10多个规程和规范。

培养研究生10名,目前为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理事),国际蜱与蜱传病(TTBD)协作委员会委员及国内多个学会的会员。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邮箱:liuguangyuan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刘湘涛,男,1962年10月生,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口蹄疫学分会副理事长。现任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省生物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兽医所病毒病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等动物病毒病,研究方向为病原基因组学、遗传变异规律、分子流行病学、跨种间感染、分子疫苗和分子诊断技术等。主持和参加国家攀登计划、“973”、“863”、国家及省部级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申报专利5项,获四类新兽药证书1项,参编著作4部,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篇,合作发表55篇,SCI论文5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4名。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1988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1991年6月获兰州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6

态学专业博士学位。过去的主要研究工作有植物抗逆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寒区旱区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事预防兽医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动物病毒学,主要工作有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猪重大病毒病的诊断产品的研制

的免疫病理研究,目前主持和参与的在研项目有甘肃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基金和甘肃省农

与应用开发项目,协助指导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liuyhvip8@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2706,139********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 2008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

刘永生,男,副研究员,1973年2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微生物学专业。同年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

2005年聘为副研究员,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畜

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会员和中国兽医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动物病毒

病的诊断技术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目前主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已在SCI收录刊物发表文章25篇,获得发明

专利证书2项。

近年发表主要文章:

1.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0,10:797-803;

2.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1, 11:1168–1173 (第一作者,

IF=3.223);

3.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53:266-268;

4.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51:200-203;

5.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49:264-268;

6.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8, 377:775-779;

7.Vet Res Commun, 2008, 32:491-498;

8.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9,158:58-62;

9.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9,158:100-103;

10.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bes,2009,23:71-74;

11.Vet Res Commun, 2010,34:393-404;

12. Virus Genes, 2011, 42:245–253;

13.HYBRIDOMA,2010,29:37-43;

14.Biosystems,2010, 101:20-28;

15.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bes,2010,24:104-106;

16.Archives of Virology, 2011, 156:153–160;

17.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11:1379-1386;

18.Virology Journal 2011, 8:146;

19. Virology Journal 2011, 8:148;

20. Virology Journal 2011, 8:174;

21.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2010,60:283-285;22.HYBRIDOMA, 2010, 29:409-412;

联系方式:

电话:139********

邮箱:liuyongshengvip8@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QQ:522768185

刘在新,男,1964年03月出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研究室副主任,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人才,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二层次人才,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口蹄疫创新团队副首席。主要从事口蹄疫病原学、分子诊断、基因工程疫苗和感染及致病机制研究。在口蹄疫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和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测得了我国大陆第一个口蹄疫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口蹄疫病毒的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建立了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操作平台,成功构建了O型口蹄疫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用于新疫苗种毒;研制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和口蹄疫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获得新兽药证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3,3),省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9,4,6,1)。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

联系方式:liukey@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联系电话:0931-*******

刘志杰,男,生于1975年8月,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于1996年9月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学习,2000年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考入本校研究生院。硕士学习阶段,专业方向为兽医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在

此期间,我从事了我国羊无浆体病的分子分类学研究。于2003年7月硕士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于同年8月份在兰州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参加工作至今。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内容为“我国羊泰勒虫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主要从事动物梨形虫病病原分类和防治方法,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筛选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分别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撑计划,欧盟第六,第七框架项目等20余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并在题为“牛巴贝斯虫病病原学特性、分子分类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课题研究中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973项目子课题,甘肃省重大专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

卢曾军,男,1971年9月生,博士,副研究员。先后参加了国家“973”(G199********,2005CB523200)和“863”(2003AA241110)研究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2BA514A-18-1),国家支撑计划(2006BAD0612),欧盟实验室网络计划等项目。主要从事口蹄疫与猪重要病毒病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口蹄疫诊断检测新技术”获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三类新兽药证书两个,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正在申报专利3项。发表署名文章约90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8篇。参编著作三部。协助培养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4名。在国内推广口蹄疫诊断检测新技术,累计培训人员约500人次。代表性文章如下:

1. Lu ZJ, Bao HF, Liu ZX*, et al. Protection of guinea pigs and swine by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expressing O serotype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whole capsid and 3C protease. Vaccine, 2008, 26S: G48-G53.

2. Lu ZJ, Cao YM, Liu ZX*,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3ABC indirect ELISA for differentia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 Vet Microbiol, 2007, 125:157-169.

3. Lu ZJ, Zhang XL, Liu ZX*,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major epitope regions of 2C integrated with the 3AB non-structural protei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and its potential for differentiating infected from vaccinated animals. J Virol Meth, 2010, 170: 128–133.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5********

邮箱:luzengjun920@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 2008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技管理处处长,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蜱的基因工程疫苗、蜱的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筛选,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类及梨形虫病诊断。先后主持国家攻关(支撑)、863、自然资源平台、农业部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基金、农科院院长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甘肃省四类新兽药1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1部。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二审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物技术学分会理事。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邮箱:ljxbn@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骆学农,男,博士,副研究员,1969年9月出生,甘肃永登人,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同年分配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2001年7月在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7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973”(G1999011906)、“863”

(2003AA241111)等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完成了缓释驱虫药剂的研制、猪囊虫免疫机理以及猪囊虫组织细胞苗以及猪囊虫动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工作。目前,现主持或参加的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863、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社会公益性项目等,主要从事猪囊尾蚴病、李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和羊痘等病的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制工作。起草并制订了农业行业标准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93篇(其中SCI论文8篇),获甘肃省及兰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参编了《猪病早防快治》和“猪囊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兽医协会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马军武,男,196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员。1983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兽医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自1983年7月以来,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进行兽医病毒病分子和免疫诊断技术研究,现为农科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院优秀创新团队中口蹄疫诊断技术研发的领衔专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引录论文3篇。

研制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口蹄疫抗体检测标准方法:O型、亚洲1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ELISA 试剂盒。O型和亚洲1型液相阻断ELISA 试剂盒于2006年获国家新兽药证书。成果“O型和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ELISA研究及试剂盒研制”以第一完成人于200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联系方式:

Tel:0931-*******

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病虫害灾情预测与防治专家,

审委员,农业部兽药审评、863专家库、国家创新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理事长;《病毒

医科学》编委。

完成了攀登计划、973、国家攻关、863、省部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的多项科技成果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和国

续两次获国家三部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集体荣誉证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二、

制定国家标准1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2个;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

研究生17名。

2537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 2008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张志东,1962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和创新岗位杰出人才。1998

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兽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PIRBRIGHT实

验室(Pirbright Laboratory, Institute for Animal Health, UK) 动物水泡性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室主任,

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口蹄疫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

次确定了口蹄疫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细胞位点,在2001年度获杰出贡献奖(Exceptional Performance

Award)。成功地开发并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快速检测FMDV持续性感染的带毒动物。现

主持英国环境食品与农业事务部(DEFRA)资助项目2项,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

(BBSRC)资助项目2项,欧洲共同体资助项目1项。培养2名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后。参编专

著1部,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8篇,第二作者5篇)。在国内刊物

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郑海学,男,1979年4月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RNA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近年来,开发了

多种高效反向遗传拯救系统,并借此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T7 RNA细胞系以及借此拯救

SVDV和CSFV的体内拯救方法;开发了以鼠源聚合酶Ⅰ为基础的病毒拯救系统,首次证明了利用聚合酶

Ⅰ可以拯救细胞质复制的正链RNA病毒。并借此建立了拯救了SVDV和FMDV拯救系统,该方法不仅可

以在细胞上拯救还可以在宿主体内拯救病毒,解决了那些没有细胞系病毒的拯救难题。在真核拯救系统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优化重组,建立了聚合酶I和II的高效的拯救系统,并拯救了FMDV和SVDV标记病毒。

利用该拯救系统揭示出Asia1型FMDV可以利用RDD和RGD基序起始病毒感染,并发现RDD基序和协

同变异+9氨基酸可以提高病毒感染性。通过基因改造,利用该救系统制备出病变时间缩短、滴度提高、稳

定性改善的毒株,为制备高效疫苗株奠定基础。利用建立的疫苗平台,构建了A型重组疫苗,该疫苗表现

了良好的免疫应答和对牛免疫保护性,正在完善疫苗申报数据。目前,正在开展FMDV宿主嗜性和抗原变

异机制以及高效疫苗制备的研究。近5年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

周继章,男,1972年5月,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衣原体病、布鲁氏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流行热、魏氏梭菌病、猪瘟等病的快速诊断、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截止目前,完成了禽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构建、293细胞的转染、动物实验及相关的生物安全评价,并建立了相关的PCR快速诊断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空白;建立了奶牛衣原体PCR、LAMP及MOMP表达蛋白的ELISA诊断方法;获得了奶牛衣原体病灭活一类新兽药证书;建立了布鲁氏菌LAMP、PCR 快速诊断技术,制定了相关的农业行业标准。完成了魏氏梭菌毒素基因的表达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和毒素的PCR快速诊断技术;完成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分离、LAMP诊断方法建立以及相关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建立了牛流行热的ELISA诊断方法。

先后发表论文38篇。其中发表SCI论文5篇。获得省部级奖项3项,获得一类新兽药证书一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8********

邮箱:zhouji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朱启运,男,1977年10月生,安徽定远人。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引进人才。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美国病毒学学会终身会员。2004-2007年参与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国家科技攻关

等3项课题,主要对2001年和2003年分离的两株致病力有显著差异的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进行系统研究;在Emory大学疫苗中心期间,受两项R01课题的资助,主要集中于病毒包被的微针缓释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研究;在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期间,课题集中于Nipah 病毒G 蛋白和F蛋白触发病毒和病毒、病毒和宿主间膜融合的机制研究。2010年10月回国就职于兰州兽医研究所,组建禽病毒病课题组,主要围绕禽类重大烈性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原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致病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最终目标是,以基础研究为平台,重点开发和研制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以及快速敏感的诊断试剂。已发表论文12篇,1篇待发表,其中以第一作者在PNAS(影响因子9.38),J. Virol. (影响因子5.31)发表文章2篇,以第二和第三作者在J. Clin. Virol. (影响因子3.46) 和J. Bio. Chem. (影响因子5.36) 上发表文章2篇。

联系方式:0931-******* (O), 188******** (M)

qiyunzhu@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朱兴全,男,1963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专家组农学二组召集人、寄生虫学领域著名国际SCI期刊(IF4.3)编委、12份国际专业SCI期刊审稿专家、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兼职。

主要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microRNA、线粒体基因组学;分子疫苗;分子遗传学、分子诊断学、

分子分类学等研究,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发表SCI收录论文190多篇,其中约50篇的影响因子超过3,总影响因子400以上。在国际上参编英文专著3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主编、主审、副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0部。

获“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第二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等各种奖励及荣誉30多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

潘丽,女,1974年9月8日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的研究。先后参加国家攻关、863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主持课题4项,其中欧盟项目1项、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计划1项、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参加完成的“口蹄疫病毒毒株库之构建及应用”,2004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2008年获“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排名第五;“牛口蹄疫O型、A型双价灭活疫苗研究”2005年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任职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一级学报论文4篇,两篇论文分别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青年科技优秀论文奖”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优秀论文提名奖”,其它作者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2部。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6********

邮箱:panlizhe@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尚佑军,男,1971年生,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

的病原生态、分子进化及流行病学研究。先后参加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支撑计划以及社会公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申获技术发明专利3项,新兽药证书4项。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8********

邮箱:yjshang71@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孙世琪,男,博士(后),副研究员。2006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专业特长是分子生物学、动物病毒学和免疫学。先后参加国家973项目、948项目、863计划、科技攻关和社会公益等重大项目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发明专利2项,参加编写专著4部。在国际期刊(SCI)发表研究论文8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5篇。

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伴侣动物病毒病和口蹄疫,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等重大动物病毒病的感染与致病机理、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病毒检测诊断新技术的研发、抗病毒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的研究。1)系统研究几种动物病毒(如口蹄疫、猪瘟等)在其病毒复制周期中涉及的分子及细胞因素,以及病毒单个蛋白在病毒复制及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功能。2)研制和开发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如病毒样颗粒疫苗、DNA疫苗和RNA复制子疫苗等)及动物病毒性疫病新型诊断试剂(POT诊断方法和试剂等)。3)将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用于动物疫病的分子诊断试剂及疫苗载体的研究。

联系方式:

电话:0931-*******

邮箱:shiqisun21@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王永录,男,1964年11月生,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审评专家,农业部兽药GMP检查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理事。现从事动物病毒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先后主持国家“十五”、“十一五”支撑计划等15项科研项目,参加“863”、“948”等7项科研项目。目前,正在主持2项国家或部级科研项目:1)“十二五”国家863课题“家畜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制与生产工艺创新”;2)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利用基

因打靶及RNA干扰技术培育抗口蹄疫奶牛的研究”。获国家三部委重大成果奖1项(主要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13)、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3项(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国家发明专利5项(2项排名第1,3项排名第2),制定国家标准1项(排名第3)、农业行业标准2项(排名第1)。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通讯作者30余篇。主编1部,参编4部。指导研究生20余名。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地址(邮编):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徐家坪1号(730046)

电话:0931-*******;

Email:wyonglu99@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杨彬,女,1970年10月生,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自1996年7月至今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病毒性疾病基因功能研究及动物分子疫苗的研制等工作。2008年6月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聘任为副研究员。近年主持的项目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项,先后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863重大项目、重大基础研究(973)前期研究专项及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等项目20余项。近年共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其中2007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参编著作1部,共发表论文35篇,SCI论文4篇。近期主要进行动物双效疫苗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9********

邮箱:beibin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殷宏,研究员,副所长,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防疫委员会动物寄生虫病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宁夏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多年来从事对黄牛、牦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危害严重的外寄生虫及其传播疫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际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863”、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欧盟项目等项目。弄清了我国牛的大巴贝斯虫、羊泰勒虫等血液原虫与传播媒介及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微小牛蜱、青海血蜱和牛皮蝇等节肢动物进行了免疫预防分子基础的研究,分离了相关基因,确定了其生物学及免疫学功能并体外表达,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国内首先使用分子分类学方法进行蜱传性血液原虫的分类,证实在我国羊的泰勒虫为两个种新种;建立了羊的泰勒虫病和牛皮蝇蛆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研制出牛皮蝇的专用防治制剂。主持召开过4次中国欧盟蜱和蜱传病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性学术刊物发表论28篇(Sci收录)。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6********

邮箱:yin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殷相平,男,1972年6月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狂犬病、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2004年7月获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参加的研究项目《动物用狂犬抗原高效表达及免疫研究》获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排名第3;参加的研究项目《动物重大疫病可持续控制的大分子基础研究》获2007年度甘肃省科技发明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三;参加的研究项目《羊支原体肺炎病原、诊断和疫苗研制》获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排名第八,参加的研究项目《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获1995年甘肃省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八。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5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

申报3项转基因安全评价申报书,均获农业部生物安全证书;共发表文章32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8篇,第三作者7篇。参编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鸡病早防快治》1本,目前培养研究生1名,协助培养研究生2名。

联系方式:

电话:0931-*******,139********

邮箱:yinxiangping115@https://www.360docs.net/doc/be5107059.html,

张德林:男1955年11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2年1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同时分配到兰州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1984年3月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先后参加农业部“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三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二项,农业部生物技术项目一项,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二项,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一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0B05)(2007年6月-2010年12月)《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原虫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的子项目:弓形虫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1项,主持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基金两项;第二主持人主持甘肃省中小型科技企业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的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获得授权。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30篇,作为副主编出版两部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