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指数函数是继研究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后在高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对指数函数及图象与性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的初等函数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函数图象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函数基础知识,会建立简单的函数关系式,能用“描点法”画图,这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概念和的性质。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四、教法设计

我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的形成.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指数函数模型、建立指数函数概念的过程,并讨论底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自主建构概念。

(3)突出图象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函数图象是理解和研究函数的直观工具。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用与指数函数相关的大量实际问题引入,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五、学法指导

根据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做好准备;

(2)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领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合作学习,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按照先具体后一般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师: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高中阶段又进而学习了函数定义及性质,你能否用函数的观点分析下面这段新闻?请看:《物种入侵-澳大利亚的野兔》的新闻视频。 根据这个实例,把现实问题呈现“数字化” ,提出问题:

问题1:若兔子种群每月成倍增长,由最初第一个月的一对兔子开始,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三个月后,分别有多少对兔子?

学生答:232,2,2

再问:如果月数用x 表示,兔子对数用y 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2,()x y x N =∈。

师:兔子数量的翻翻增长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无奈之下,政府最终决定采用生物控制的办法,粘液瘤病毒一经引进,很快便在整个兔群中传播开来,困扰澳大利亚近百年的兔灾终于被控制住了.

问题2:引进病毒后,兔子种群(视为1个单位)若每天按6%的速度减少,问天数x 与剩余量y 的关系?

生答:()*0.94,()x

y x N =∈

回忆:课本48页的问题1:从2000年起的未来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可达到7.3%.那么,在2001——2020年,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望为2000年的多少倍?

1年后即(2001年),我国的GDP 可望为2000年的(1+7.3%)倍

2年后即(2002年),我国的GDP 可望为2000年的(1+7.3%)2倍

3年后即(2003年),我国的GDP 可望为2000年的(1+7.3%)3倍

……

设x 年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年的y 倍,那么)20*,(073.1≤∈=x N x y x .

【设计意图】大量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让同学们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化的观点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

师:我们把这三个关系式抽离实际背景.

2,x y =()0.94,x

y = x y 073.1=

问题3:它们的关系能否构成函数?为什么?

请观察这三个函数,这些函数你熟悉吗?它们的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你能抽象、概括出此类函数一般的“模型”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函数定义(如,自变量,值域,对应关系等)解释为什么?

学生归纳概括得出一般的模型:x y a =.

师: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描述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底数a 是个常数.类似于上节课研究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为使这个函数适用范围更广,希望把函数的定义域扩展为实数集R ,那么对底数a 的取值有什么要求呢?

问题4:函数x y a =中对底数a 的取值有什么要求吗?为什么?

展示问题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适时进行点拨、评价.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当a 取a <0和a =0、a =1的数会有什么情况?

①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如a =-2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情况比较复杂) ②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0,0x 都无意义)

③若a =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01)x y a a a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得出新知,加深对指数函数概念中01a a >≠且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发现探索的能力,也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

环节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回顾研究基本初等函数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先给出函数的定义 作出函数图象 研究函数性质 性质运用解决问题 问题1:我们学过函数的哪些性质?

生:(1)定义域(2)值域(3)单调性(4)奇偶性(5)其它特性

师:对于新学的指数函数,也要研究这个函数性质,那这个函数有什么性质?你打算如何探究归纳出它的性质?(停顿一会儿学生想象)

问:画怎样的函数图象?画x

y a

=吗?

生:通过函数图象研究,可先画几个具体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如2x

y=和

1

2

()x

y=等,再归

纳出一般的指数函数性质。

师:图象法,数形结合研究指数函数性质,这是一个方法,还有其它的研究方法吗?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函数解析式(代数方法)说明这个函数的特点性质。

按学生说的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指数函数性质:

学生活动:请每个小组在不同的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图象.2x

y=;

1

2

x y

??= ?

??

学生自己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具体的指数函数图象。

教师提出思考:猜想指数函数可能有那些性质?

并利用设备展示学生画的图象,发现学会做函数图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学生互动并点评。为了更好的研究一般的指数函数图象性质我们多研究些具体的指数函数图象:

3x

y=;5x

y=;

1

3

x

y

??

= ?

??

1

5

x

y

??

= ?

??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使六个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给学生提出研究步骤,让学生充分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归纳性质:

问题2:这六个特殊的指数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由它们的图象特点你会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

问题3:当底数变为a(01

a a

>≠

且)时,一般的指数函数图象有什么共同点?能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

师生活动:针对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采用分组讨论、代表上讲台用图象说明函数性质,图象与解析式对应说话,教师引导点评完善,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探究问题。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由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指数函数图象的形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底数a 不断变化时,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有何变化,验证学生探究的结果。

问题4:由这些指数函数图象性质,你认为怎样设计一个表格能更清晰的反映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象,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在探究一般指数函数图象性质时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性质,自己归纳并自己设计表格展示性质,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学生代表设计表格说明性质,教师并板演:

教师总结:指数函数性质的掌握要数形结合,心中有图,利用图表记住但注意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研究指数函数性质后,继续研究(有时学生会发现)两个特殊指数函数图象关

于y轴对称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解析式角度证明这个对称性,使其从现象看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且推广到一般指数函数中,最后再推广到两个一般抽象函数的对称性。这是一次伟大的数学发现,学生从中体会了几何与代数的关系,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整个过程中学生

的思维得到锻炼并达到升华。

环节三:学以致用,拓展思维

例1. 不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数中各个值的大小:

(1)5.27.1,37.1;(2)1.0

8.0-,2.0

8.0-;

0.8 1.8

11

42

????

? ?

????(3) 与;

(4)3.07.1,1.39.0;

11

32

(5),(0,1)

a a a a

>≠

由(1)(2)让学生回归概念与性质,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比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由(3)(4)让学生寻找中间值,利用这个“桥梁“比大小

(5)构造的函数,通过分类讨论确定单调性,再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预想学生作答中的困难可能有:

(1)是否能够构造指数函数,并正确应用函数性质;

(2)若出现不同底是否能够运用指数幂运算化为同底;

(3)对第四个题学生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中间值;

(4)分类讨论是否考虑了的限制条件。

思考: 你能发现题中所给的各式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吗?这些特点能否给你解答该题有所启示呢?

师生共同总结:

①当底数相同且明确底数与1的大小关系时:直接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

②当底数不同可以转化成同底数或借助中间值,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③当底数相同但不明确底数与1的大小关系时,要分情况讨论.

环节四: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思考:本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请回忆学习过程,过程中提炼了哪些思想方

法?

(1)数学知识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研究函数的一般步骤:定义→图象→性质→应用.在研究函数性质及途径时,由具体到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中某些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并例举生活中大量的指数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学习指数函数的重要性。

环节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1、必做题:P64 A 2 B 2

2、选作题:B 3

3.探究题

(1)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2)根据本节课的研究,对指数函数有了初步认识,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分析指数函数是描述哪一类问题的函数,把收获和体会写成一篇简短的数学小论文。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效地依据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探究题让学生体会指数的增长速度之快,同时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中某些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 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指数函数是继研究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后在高中阶段研究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对指数函数及图象与性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其它的初等函数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函数图象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象,分析、讨论、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概念和的性质。

四、 教法设计

主要采用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

五、学法指导

根据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环节说明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1、由《物种入侵-澳大利亚的野兔》的新闻视频引入,根据这个实例,把现实问题呈现“数字化” ,提出一系列问题,并把问题深入处理——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材料,抽象出函数关系式,在概括出此类函数一般的“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用数学化的观点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

2、把函数抽离实际背景得到一般形式后,为使这样的函数适用范围更广(类似研究指数幂运算的适用范围得不断推广),使其定义域扩展为实数集R ,并让学生探究对于底数a 的要求,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得出新知,加深对指数函数概念中01a a >≠且的理解,

让指数函数的概念在学生脑海里自动形成,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发现探索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性质

1、首先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回顾研究基本初等函数性质的基本方法步骤及学过的函数性质,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指数函数性质,学生都说出用图象法,教师引导还可以用解析式(代数法)研究性质,体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2、在研究具体函数性质时,学生先自己画两个具体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再用几何画板给出更多的指数函数图象,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再展开激烈的讨论,并用图象与解析式对应说话,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出指数函数性质,再用几何画板验证学生探究的结果,最后由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展示性质。整个过程由学生为主体,再生生活动中探究,并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

三、例题说明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引入例题。例题中(1)(2)让学生回归概念与性质,构造函数,利

用单调性比两个函数值的大小;由(3)(4)让学生寻找中间值,利用这个“桥梁“比大小;(5)构造的函数,通过分类讨论确定单调性,再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最后学生总结解

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四、小结说明

学生自己总结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提炼了哪些思想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再例举生活中大量的指数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学习指数函数的重要性。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中某些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五、课堂延伸,作业说明

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效地依据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探究题让学生体会指数的增长速度之快,让学生利用课上所学,课下再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分析指数函数是描述哪一类问题的函数,把收获和体会写成一篇简短的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

尽显课标理念,提升核心素养

——对“指数函数”一课的点评

一、概念引入新颖、挖掘到位。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一切源于概念,一切从概念出发。指数函数是高一新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后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其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引入给出,但是曹老师却把新闻报道中兔子繁殖的过程抽象为指数函数型,可为引入新颖,牢牢地抓住了学生,随后又还跟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型等大量与指数函数有关的例子,这些素材都与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有直接关联,让学生觉得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离我们很近,数学很亲切,这些实例许多都没在课本上,但又与指数函数有千丝万缕的练习,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的教材观已由过去的单一课本向更加开放、有效、实用的方向发展。而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模型抽象为数学概念的抽象能力正是最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二、小组合作积极,气氛活跃,课堂充满讨论的气息。

曹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里有中心发言人,这样就凸显了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营造出了人人参与的氛围,更能激发每一位同学的灵气。上课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并对每位回答者以中肯的评价,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如曹老师让学生抽象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以后,接着又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对a的限制,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在课上不要全盘的给予,而要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可谓对概念的认识到位,对新课标的认识深刻,指数函数的图像先由学生画,然后找有代表性的作图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对比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而对于指数函数最重要的性质教师并不是一条条的给出,而是由学生探讨、类比、归纳,讲解,并由其他同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等比数列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47 等比数列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研究另一种特殊数列———等比数列.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发现过程及应用,难点是应用.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基本知识,并熟练加以运用.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抽象、概括、归纳、猜想能力. 3. 感受等比数列丰富的现实背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由于是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研究类似的问题,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所以应多放手让学生思考,并注意运用类比思想,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清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区别,而且可以锻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与等差数列相比等比数列须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没有零项、q≠0等,在教学中应注意加以比较.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下面的特殊数列: 1.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面一类特殊数列.下图是某种细胞分裂的模型. 细胞分裂个数可以组成下面的数列: 1,2,4,8,… 2. 一种计算机病毒可以查找计算机中的地址薄,通过电子函件进行传播.如果把病毒制造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函件接收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二轮,依此类推.假设每一轮每一台计算机都感染20台计算机,那么,在不重复的情况下,这种病毒每一轮感染的计算机数构成的数列是 1,20,202,203,…

(3)除了单利,银行还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通常说的“利滚利”.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 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例如,现在存入银行10000元钱,年利率是%,那么按照复利,5年内各年末得到的本利和分别是(计算时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表47-1 时间年初本金(元)年末本利和(元) 第1年10000 10000× 第2年10000×10000× 第3年10000×10000× 第4年10000×10000× 第5年10000×10000× 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了下面的数列: 10000×10198,10000×101982,10000×101983,10000×101984,10000×101985. 问题:回忆等差数列的研究方法,我们对这些数列应作如何研究 二、建立模型 结合等差数列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分析和探究,发现这些数列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叫作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 [问题] 1. q可以为0吗有没有既是等差,又是等比的数列 2. 运用类比的思想可以发现,等比数列的定义是把等差数列的定义中的“差”换成了“比”,同样,你能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如果能得出,试用以上例子加以检验. 对于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n-1)d,即a1与(n-1)个d的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应为an等于a1与(n-1)个q的乘积,即an=a1qn-1.上面的几个例子都满足通项公式. 3. 你如何论证上述公式的正确性.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版及案例

联系已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应问题1. 第三边c 是确定的,如何利用条件求之? 首先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 、B 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A 如图,设CB a =,CA b =,AB c =,那么c a b =-,则 b c ()() 222 2 2c c c a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 C a 从而2222cos c a b ab C =+-,同理可证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2222cos c a b ab C =+- 教学情境二 对余弦定理的理解、定理的推论 对应问题2 公式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等式为二次齐次形式,左边的边对应右边的角。主要作用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对边。 对应问题3 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由学生推出)

222cos 2+-=b c a A bc ; 222cos 2+-=a c b B ac ; 222 cos 2+-=b a c C ba [理解定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三个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ABC 中,C=90,则cos 0=C ,这时222=+c a b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教学情境三 例题与课堂练习 例题.在?ABC 中,已知=a c 060=B ,求b 及A ⑴解:2222cos =+-b a c ac B =222+-?cos 045=2121)+-=8 ∴=b 求A 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⑵解法一:∵cos 2221,22+-=b c a A bc ∴060.=A 解法二:∵0sin sin sin45a A B = 又 a <c ,即00<A <090, ∴060.=A 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 的取值范围。 课堂练习 在?ABC 中,若222a b c bc =++,求角A (答案:A=120°) 教学情境四 课堂小结 (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3)正、余弦定理从数量关系的角度解释了三角形全等,已知边角求做三角形两类问题,使其化为可以计算的公式。 习题设计 1. 在?ABC 中,a=3,b=4,?=∠60C ,求c 边的长。 2. 在?ABC 中,a=3,b=5,c=7,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 3. 若sin :sin :sin 5:7:8A B C =,求此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的大小。 4. △ABC 中,若()222tan a c b B +-=,求角B 的大小。 5. ?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p a c b =+,(,)q b a c a =--,若//p q ,求角C 的大小) (本案例由河北师大附中 刘建良设计,由汉沽五中 纪昌武 在目标设计和习题设计方面略作改动) 编写要求: 1、页面设置:A4,上、下、左、右边距都为2cm ;教学课题:小四宋体加粗;问题设计:课本上没有的有价值的情境、问题、例题、习题用五号黑体字,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其他都用五号宋体。“目标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习题设计”要加粗。 2、目标设计主要写知识目标的设计。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可测性。

高中数学《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A 版)数学选修2-2第一章第一节的《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是在学习了函数平均变化率以后,过渡到瞬时变化率,从而得出导数的概念,再从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迁移至瞬时变化率即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从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需要中产生的,它深刻揭示了函数变化的本质,其思想方法和基本理论在在天文、物理、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及经济领域也日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功能。 在中学数学中,导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横向看,导数在现行高中教材体系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是众多知识的交汇点,是解决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等多章节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 它以更高的观点和更简捷的方法对中学数学的许多问题起到以简驭繁的处理。 从纵向看,导数是函数一章学习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对极限知识的发展, 同时为后继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打下必备的基础, 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瞬时速度,因此,先通过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去得出瞬时速度, 再由此抽象出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就是瞬时变化率的的模型, 并将瞬时变化率定义为导数,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而在第一课时平均变化率的学习中,课本给出了一个思考,观察函数 )(x f y 的图像,平均变化x y 表示什么?这个思考为研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埋下 了伏笔。因此,在将瞬时变化率定义为导数之后, 立即让学生继续探索导数的几何意义,学生会对导数的几何意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从数值逼近、几何直观感知,解析式抽象三个角度认识导数的含义,应用导数的定义求简单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掌握求导数的基本步骤,初步学会求解 简单函数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及用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设计汇编(上册)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上部)

目 录 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 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3、对数的概念…………………………………………………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5、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8、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9、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1、循环结构 …………………………………………………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14、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 15、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 1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 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 18、正弦定理(1)…………………………………………………… 19、正弦定理(2)…………………………………………………… 20、正弦定理(3)……………………………………………………

21、余弦定理………………………………………………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6、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7、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高中数学《排列与排列数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docx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 版《数学选修 2-3》第一章第 2 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 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 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 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 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 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 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 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 列的特点, n 个不同的元素,取出 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 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 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 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 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 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 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 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 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 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 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 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 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初步应用。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初等函数,无论从知识或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内容十分熟悉,但新教材做了一定的改动,如何设计能够符合新课标理念,是人们十分关注的,正因如此,本人选择这课题立求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控制要求的拔高,关注学习过程。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依据进行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象类比指数函数,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底数对对数函数值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高中数学课题教学设计案例.docx

高中数学课程可选内容的资源 ——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案例 1.升旗中的数学问题 (一)问题情景和任务 问题情景:在不同地区,同一天的H出和H落吋间不尽相同;对一个地区而言,H岀日落时间又是随FI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太阳升起、伴着太阳降落,下表给出了是天安门广场2003年部分LI期的升、降旗时刻表: 任务1:试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升、降旗时间变化的人致规律;建立坐标系,将以上数据描在坐标系中; 任务2:分别建立I」出时间和I」落时间关于I」期的近似函数模型;利用你建立的函数模型,计算“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的升、降旗时间; 任务3:利用年鉴、互联网或其它资料,查阅北京天安门2003年升旗时间表,检验模型的准确度,分析误差原因,考虑如何改进口己的模型。 任务4:你所生活地区(城市、省、乡村等)某年不同的日期的“日出和FI落”的时间, 建立一个函数关系。 (二)实施建议与说明 通过对升旗中数学问题的求解和讨论,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体验数学

建模的基木过程,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理解用函数拟合数据的方法,捉高对数据的 观察、分析、处理、从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探求活动屮,要特别重视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现代技术的合理使用、数学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1?组成学习探究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启发,形成可行的探究方案,独立思考,完成每个人的“成果报告”。 2.任务1的建议: 为了便于在坐标系中观察表中数据,选择适当的计最单位,如升旗时刻以10分之为一个单位,H期可以天为单位,即1月1 H为第0天,12月31日为第364天;可借助图形计算器或其它工具绘制各点, 3.任务2的建议: 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访问家长、地理老师等,结合散点图,选择学过的适当函数, 作为刻画该关系的模型;要应注意关键数据(如最早升(降)旗时间和最迟升(降)旗时间等)在确定拟合函数参数小的作用; 4.任务3的建议: 根据观察坐标平而上所绘制点的走向趋势,对以考虑分段拟合函数。 5.“成果报告”的书写建议 成果报告可以下表形式呈现。 表1:探究学习成果报告表年级 ________ 班—完成时间_________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3.4.1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探究基本不等式内涵和证明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的转换和变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类比归纳的思想和习惯,进而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探究“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及感受会标的变形,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让学生探究不等式的代数证明,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不等式并不陌生,前面学习了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与式的比较,本节所学内容就用到了不等式的性质,所以学生可以在巩固不等式性质的前提下学习基本不等式,接受上是容易的,争取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基本不等式。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直接应用不等式而忽略成立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在运用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在学生做题时能灵活运用是难点,因此理解基本不等式和灵活应用基本不等式十本节课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议现场。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 角的概念的推广

31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把学生学习的角从不大于周角的非负角扩充到任意角,使角有正角、负角和零角.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在这节课中,重点是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概念,难点是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理解任意角的概念,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数形结合来认识角的几何表示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是学好这节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 2. 理解象限角的概念、意义及表示方法,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对“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到“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感受“动”与“静”的对立与统一.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事物,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任务分析 这节课概念很多,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钟表上指针的转动、体操运动员的转体、自行车轮子上的某点的运动等)了解引入任意角的必要性及实际意义,变抽象为具体.另外,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演示] 1. 观览车的运动. 2. 体操运动员、跳台跳板运动员的前、后转体动作. 3. 钟表秒针的转动. 4. 自行车轮子的滚动.

[问题] 1. 如果观览车两边各站一人,当观览车转了两周时,他们观察到的观览车上的某个座位上的游客进行了怎样的旋转,旋转了多大的角 2. 在运动员“转体一周半动作”中,运动员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转了多大角 3. 钟表上的秒针(当时间过了时)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转动了多大角 4. 当自行车的轮子转了两周时,自行车轮子上的某一点,转了多大角 显然,这些角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本节课将在已掌握的0°~360°角的范围的基础上,把角的概念加以推广,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作好准备. 二、建立模型 1. 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 在平面内,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有两个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习惯上规定,按逆时针旋转而成的角叫作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作负角;当射线没有旋转时,我们也把它看成一个角,叫作零角. 2. 象限角 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正半轴重合时,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把这个角叫作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终边相同的角 在坐标系中作出390°,-330°角的终边,不难发现,它们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并且这两个角都可以表示成0°~360°角与k个(k∈Z)周角的和,即 390°=30°+360°,(k=1); -330°=30°-360°,(k=-1). 设S={β|β=30°+k·360°,k∈Z},则390°,-330°角都是S中的元素,30°角也是S中的元素(此时k=0).容易看出,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30°角在内,都是S中的元素;反过来,集合S中的任一元素均与30°角终边相同.一般地,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求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三、解释应用 [例题] 1. 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版及案例

教学情境一:(问题引入)在ABC中,已知两边a,b和夹角C,作出三角形。 联系已学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应问题1. 第三边c 是确定的,如何利用条件求之 首先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 、B 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 。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A 如图,设CB a =,CA b =,AB c =,那么c a b =-,则 b c ()() 222 2 2c c c a b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 C a 从而2222cos c a b ab C =+-,同理可证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2222cos c a b ab C =+- 教学情境二 对余弦定理的理解、定理的推论 对应问题2 公式有什么特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等式为二次齐次形式,左边的边对应右边的角。主要作用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对边。 对应问题3 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由学生推出) 222cos 2+-=b c a A bc ; 222cos 2+-=a c b B ac ; 222 cos 2+-=b a c C ba [理解定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三个角。 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总结)若?ABC 中,C=90,则cos 0=C ,这时222=+c a b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教学情境三 例题与课堂练习 例题.在?ABC 中,已知=a c 060=B ,求b 及A ⑴解:2222cos =+-b a c ac B =222+-?cos 045=2121)+-=8 ∴=b 求A 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⑵解法一:∵cos 2221,22+-==b c a A bc ∴060.=A 解法二:∵0sin sin sin45a A B b = 又 a <c ,即00<A <090, ∴060.=A 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参考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参考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教学案例的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

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不存在

高中数学《函数的应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可编辑

《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B版)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后进行的一次综合应用,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函数知识的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再利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体验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反思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案和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研究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他们初步掌握了图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给定数据进行指定函数模型的拟合. 授课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已经对北京的交通情况作了初步的调查和数据整理,对问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不强,数据处理能力不足,也缺乏利用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经验.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引入、初步探究、综合应用、总结提升四个环节,逐步将研究引向深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为了突破难点,落实重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辅助学习,避免繁琐的计算,为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问题提供了支持.其次,以北京的热点问题——交通问题作为研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将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交给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提前熟悉问题背景,降低探究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的效果评价以当堂反馈为主,教师通过巡视、提问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上台展示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效果,发现认知障碍,以便得到及时的引导、分析和纠正.教师还将通过开放式作业进一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对学生之前的调查作简单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函数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准备,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 (2)ppt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梳理解题过程,并进行题后反思.

高一数学组公开课总结

高一数学组公开课总结 本次公开课参与教师有李红,许勇,吕春艳,初雯,听课教师为高一数学组全部教师。 课题为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总结如下: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函数单调性的本质是利用解析的方法来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如何 将图形特征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刻画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另一难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 一次接触代数证明,如何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并完成规范的书面表达.围绕以上两个难点,各位老师各有所长,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 1、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如:学生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认识,学生对“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的理解;②运用新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如:对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的讨论. 2、重视学生发现的过程.如:充分暴露学生将函数图象(形)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值(数)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在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活动中,学生认知结构升华、发现的过程.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通过对定义的解读、巩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运用定义. 4、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足: 1从教的角度评析这节课都很到位,但从学的视角去评价就会发现: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愉快 的课堂气氛,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过于心切,总想尽快地“直奔主题”把主要内容教 授给学生后进行习题训练;而让学生经历实践,然后通过探讨等得出概念的过程却在师生间的简单问答中滑过,学生的思维情绪始 终处于压抑状态,使得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知识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学生必要的能力得不 到良好训练,学习情感得不到有效激发。 2课件操作不够熟练, 3细节问题,时间问题有待提高 高中数学公开课总结 2017-03-31 12:05 | #2楼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本组教师群策群力,团结进取,在教学教 研方面做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2排列与组合 1.2.1 排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并能利用排列和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将简单的计数问题划归为排列问题的过程,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归”思想的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排列、排列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利用排列和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提出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请同学们回顾两个原理的内容,并谈一谈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和联系。 活动成果: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k类方案,由第1类方案有n1种方法可以完成,由第2类方案有n2种方法可以完成,……由第k类方案有nk种方法可以完成。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1+n2+……+nk种不同的方法。 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可分为K个步骤,完成第1步有n1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2步有n2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K步有nK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1×n2×……×nk种不同方法. 3.相同点:都是探究“完成一件事情所用不同方法总数”的计数原理。 不同点:强调分类(不重不漏),类与类之间相互独立,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能独立的完成这件事。强调分步(步骤完整,前一步方法的选择不能影响到后一步方法的选择),步与步之间相互关联,只有

每一步依次完成后才能完成这件事。 设计意图:复习两个原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2:下面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否给这一类计数问题找到一种简便的计数方法呢?(可利用已学习的计数原理解决) 1.从安丰中学高三(18)班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2名,一名担任班长,一名担任副班长 ,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3.从a 、b 、c 、d 、e 5个字母中,任取4个按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活动成果: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n,m,n N *∈)个元素(被取的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板书课题) 【师】123和321是同一个排列吗?两个相同的排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生】一、元素完全相同 二、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师】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排列和排列数的不同:“一个排列”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成一列,不是数;“排列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所以符号m n A 只表示排列数,而不表示具体的排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总结概括出排列和排列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师】由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发现 , ,你能否得出2n A ,3,m n n A A (m n ≤)的 意义和数值呢? 活动成果:2(1)n A n n =-,3(1)(2)n A n n n =--,(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 (说明公式的特点和最后一个因数的由来)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排列数公式。 【师】板书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特别地,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 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这时公式中的m=n,即有 (1)(2)21n n A n n n n =--?=! (叫做n 的阶乘),另外我们规定0!=1,所以(1)(2)(1)m n A n n n n m =---+=()!!n n m -=n n n m n m A A -- 23326A =?=3443224A =??=

高中数学复习课(一)统计案例教学案新人教A选修1-2

复习课(一) 统计案例 回归分析 (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高考解答题命题的一个,主要考查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判断,求解回归方程并进行预报估计,题型多为解答题,有时也有小题出现. (2)掌握回归分析的步骤的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另外要掌握将两种非线性回归模型转化为线性回归分析求解问题. [考点精要] 1.一个重要方程 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y ^=b ^x +a ^. 其中b ^= ∑i =1 n x i -x y i -y ∑i =1 n x i -x 2 ,a ^=y -b ^ x . 2.重要参数 相关指数R 2 是用来刻画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的,其值越大,残差平方和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3.两种重要图形 (1)散点图: 散点图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如下: 一是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如果样本点呈条状分布,则可以断定两个变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二是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异常. (2)残差图: 残差图可以用来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其作用如下: 一是判断模型的精度,残差点所分布的带状区域越窄,说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越高,回归方程的预报精度越高. 二是确认样本点在采集中是否有人为的错误. [典例] (全国卷Ⅲ)如图是我国2008年到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

(1)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t 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2)建立y 关于t 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附注: 参考数据:∑i =1 7 y i =9.32,∑i =1 7 t i y i =40.17, ∑i =1 7 y i -y 2 =0.55,7≈2.646. 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 = ∑i =1 n t i -t y i -y ∑i =1 n t i -t 2 ∑i =1 n y i -y 2 , 回归方程y ^=a ^+b ^t 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b ^ = ∑i =1 n t i -t y i -y ∑i =1 n t i -t 2 ,a ^=y -b ^ t . [解] (1)由折线图中数据和附注中参考数据得 t =4,∑i =1 7 (t i -t )2 =28, ∑i =1 7 y i -y 2 =0.55, ∑i =1 7 (t i -t )(y i -y )=∑i =1 7 t i y i -t ∑i =1 7 y i =40.17-4×9.32=2.89, r ≈ 2.89 2×2.646×0.55 ≈0.99. 因为y 与t 的相关系数近似为0.99,说明y 与t 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当高,从而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t 的关系. (2)由y =9.32 7 ≈1.331及(1)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