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卷II)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卷II)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卷II)

201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卷II)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

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

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

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

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诏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201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科综合试题(新课标卷II) 答案

24~35 CDABB CACBACD

40.(25分)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

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41.(12分)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

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

的认识水平。

45.(15分)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6.(15分)

(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

47.(15分)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8.(15分)

(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2.下图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对该“画像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开始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方式 B.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第一手材料 C.还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发展情况 D.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平 3.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 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 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专利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有许多南方戏曲的特点 6.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歌谣中,对其隐含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专制腐朽的旧制度 B.有宗教化的宣传领导组织 C.革命的目标是占领南京 D.有平均分配土地的倾向 8.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l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外资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9.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提倡实业救国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领导北伐战争

信托知识题目

2012信托知识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托行为设立的基础是(d)。 a、委托 b、金钱 c、股权 d、信任 2、整个信托期间,在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风险由( b )承担。 a、受益人 b、委托人 c、受托人 d、保险公司 3、(c)是信托的基本职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a、融通资金的职能 b、社会投资的职能 c、财产事物管理职能 d、社会福利职能 4、有司法机关确定当事人之间的信托关系而成立的信托是:( b )。 a、法人信托 b、法定信托b、公益信托 d、他益信托 5、以下信托财产具有物上代位性的是:( b )。 a、管理信托 b、处理信托 c、生前信托 d、担保信托 6、信托财产的有限性是指对(c )权利的限制。 a、受益人 b、委托人 c、受托人 d、担保人 7、以下属于自益信托业务的是(b )。 a、宣言信托 b、贷款信托 c、生前信托 d、养老金信托 8、属于金钱债权信托业务的是(b )。 a、专利信托 b、人寿保险信托 c、公司债信托 d、投资信托 9、属于单独运用指定金钱信托业务的是(d )。 a、专利信托 b、人寿保险信托 c、公司债信托 d、福利养老金信托 10、在特定金钱信托业务中,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财产运用损失由(a )负责。 a、委托人和受益人 b、委托人和受托人 c、受托人和受益人 d、受托人和担保人 11、属于典型私益信托业务的是(a )。 a、雇员受益信托 b、贷款信托 c、身后信托 d、生前信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于( c)正式实施。 a、2001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0日 c、2001年10月1日 d、 2001年7月1日 13.( a )是现代信托的发源地。 a、英国 b、美国 c、埃及 d、日本 14.1979年10月4日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 a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a、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b、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c、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 d、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14.受益人是由( d )指定的 法人b.自然人 c.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d.委托人 15. 下列有关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的说法哪一种是不正确的(d ) a.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的破产财产; b.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的遗产; c.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 d.受托人可以用其固有财产同信托财产进行交换 16..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以后,对转移的这部分财产( c )处置权。 a.绝对拥有 b.相对拥有 c.不再拥有 d.以上均不对 17.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充当受托人的信托是( c ) a、宣告信托 b、自益信托 c、宣言信托 d、他益信托 18. 代理业务与信托业务的不同之处是不具备(c ) a、财产管理 b、代人理财 c、融通资金 d、手续费收益 19. 在信托期间,信托财产法律上的所有人是( 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融法》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1分=15分) 1.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含义指的是() A.取得票据无需合法原因B.转让票据须以向受让方交付票据为先决条件C.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原因和资金关系D.当事人发行、转让、背书等票据行为须依法定形式进行 2、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A、10% B、15% C、20% D、30% 3、下列不属于金融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证券 B、金银 C、财产 D、货币 4.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 A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B货币政策的执行机构 C货币政策实施的监督机构D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5.中国银监会的法律地位是() A企业法人B社会团体C行政监管部门D行业协会 6.我国调整财产信托民事活动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基本法律是() A、《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D、《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委托贷款业务规定》 7.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由第三者负责赔偿的,如果投保方向保险方提出赔偿要求,保险方应该() A、在第三者无力赔偿时,保险方才予以赔偿 B、在查明第三者尚未对投保方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方才予以赔偿 C、保险方不予赔偿 D 保险方先予以赔偿,然后取得代位追偿权 8.犯罪嫌嫌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金额较大的,处以()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9.发现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应当由()依法对该金融机构实行接管。 A中国人民银行B银监会C财政部D国家计委 10.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是()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企业的银行D政府的银行 11.依票据法的规定,下列有关汇票记载事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出票后1个月内付款B.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C.汇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可予补记D.汇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的,汇票无效 12.一个买卖合同,既有人的担保,也有物的担保,当主合同的债权人行使担保权时,()。 A、采取物保优先的原则 B、采取人保优先的原则 C、二者没有先后顺序 D、债权人有选择权 13、下列不属于权利质押客体的是()。 A、汇票 B、公司债券 C、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D、商标权 14.金融市场按照融资的期限,可分为()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以牛田” B、“刀耕火种” C、灌溉农业D 、精工细作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 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丝棉麻 B、麻棉丝 C、麻丝棉 D、丝麻棉 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 、宋代 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 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 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 B、发起了洋务运动 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 D、曾经是清末状元 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8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为此,秦孝公 ( ) A .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推进大一统 D .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 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 .康熙帝 B .雍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物竞”“天择”等词,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 )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 族尊严。

证券投资学期末试题

证券投资学期末试卷 、单选题( 20*2=40) 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是( B. 在证券生命期内支付固定的收益流,或按某一特定公式计算的现金流 C. 支付给固定收益的持有者一个可变的收益流 D. 持有者可以选择获得固定或可变的收益流 3、衍生工具可以作为一种投机工具使用,商业中通常使用它们来( D ) A. 吸引消费者 B C.抵消债务 D 4、 狭义的有价证券通常是指( D ) A.凭证证券 B C.货物证券 D 5、 如果预计市场利率趋于上升,则应多发行( A.短期债券 B C.长期债券 D 6、 入世后,我国允许外商持有我国投资基金的 7、K 线中的四个价格中,最重要的价格是( B ) A.开盘价 B.收盘价 C.最低价 D.最高价 8、 一般性,如果债券的流动性强,安全性高,则其收益率通常( D ) A.较高 B .无法预测 C.处于中等水平 D .较低 9、 以下哪个经济指标是进行经济周期分析的先行指标( D )。 A.国民生产总值 B . CPI C.失业率 D . PMI 指数 10、 某种债券年息为 10%,按复利计算,期限 5 年,某投资者在债券发行一年后以 的市价买入,则此项投资的终值为: ( B )。 A 、 610.51 元 B 、 1514.1 元 C 、 1464.1 元 D 、 1450 元 11、 道—琼斯股价平均数采用( A )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A.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法 B. 加权股价平均数法 C.修正股价平均数法 D. 几何股价平均数法 A . 所有金融资产 .所有实物资产 C . 所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所有有形资产 2、 固定收益型证券( B ) 。 A . 在持有期生命期内支付固定水平的收益 1、 )的函数。 .安抚股东 .对冲风险 .货币证券 .资本证券 C ) .中期债券 .短、中、长期债券均可 33%,三年后持股比例可达到( B D . 80% A .40% B .49% C .51% 1050 元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高中精选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史历 分,考100,共33个小题,总分(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分钟。试时间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2分,共计60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1 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A D.唐朝时期 C.汉朝时期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②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需和交纳赋税③的自然经济、①②④ D、①②③ CA、①③④ B、②③④.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3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贫富 D.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A.土地兼并 B 分化亩。按当时的规定,200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6300亩,另开垦荒地.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亩300亩 D.500.A.100亩 B.200亩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C“市井,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7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B.限制商人的政策A.休养生息政策 D C.禁止经商的.反腐倡廉的政策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8.你将大部分②为了财产安全,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④你通过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 A.《东京城的辉煌》 B.《西京城的衰落》 C.《汴河两岸好风光》 D.《坊墙去除利工商》 10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1.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D 12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 D.徽商与京商.徽商与晋商 C.粤商与晋商A.徽商与川商 B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13.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王朝的振兴 C东方的曙光 D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恩格斯说:14”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A.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15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A .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 B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C .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 D 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16.从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制 C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以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 .二者均有弊无利 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或者变成穷光蛋。他们……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雅典亡于直接民主制所导致的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 B .雅典亡于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4.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5.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 6.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上海() A.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B.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 C.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D.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最大的城市 7.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8.一战期间,列宁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列宁的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有人认为,目前的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对这两种东扩,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2014法律专业自考本科《外国法制史》试题和答案

《外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63)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古代印度四大种姓中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的是D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 2、按雅典“宪法”,陪审法院成员产生的方式是C A.民众大会投票选举 B.抽签 C.五百人会议任命 D.公民轮流担任 3、罗马法将登记于债权人帐簿而发生效力的契约称为A A.文书契约 B.单务契约 C.信托契约 D.准契约 4、被法制史著作称为中世纪西欧各国商法之“母法”的是A A.意大利商法 B.法国商法 C.英国商法 D.西班牙商法 5、公元三世纪颁布敕令授予罗马境内所有自由人以公民权的皇帝是C A.狄奥多西 B.君士坦丁 C.卡拉卡拉 D.查士丁尼 6、英国的侵权行为法中的无过失责任原则产生于B A.十三世纪 B.十四世纪 C.十五世纪 D.十六世纪 7、十六世纪以后在全欧洲处于罗马法研究领导地位的国家是B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8、基督教法最有权威的渊源是C A.摩西十诫 B.新约 C.新旧约全书 D.教会法大全

9、关于普通法和衡平法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B A.普通法与衡平法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B.普通法与衡平法在英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平等 C.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纠偏补弊 D.衡平法效力优先 10、伊斯兰债法中普遍流行的标准契约形式是A A.买卖契约 B.雇佣契约 C.借贷契约 D.寄托契约 11、根据法兰西王国的法律,封君对陪臣无需承担的义务是D A.不得非法侵害陪臣 B.保护陪臣免受侵害 C.免除某些陪臣的封建义务 D.定期召集陪臣到自己庄园居住 12、欧洲中世纪城市法的性质是C A.封建法 B.资本主义法 C.本质上同封建制度对立,但又具有某些封建性因素 D.调整全部社会关系的独立法律体系 13、《土地法论》的作者是C A.格兰威尔 B.布拉克顿 C.利特尔顿 D.布拉克斯顿 14、注释法学派的创始人是C A.阿佐 B.巴尔多鲁 C.伊纳留 D.华卡雷斯 15、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产生于A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6、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件是B A.解放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古兰经》的标准本的完成是在C A.阿布?伯克尔哈里发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二_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 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 A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 、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 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 A 、魏晋 B 、隋唐 C 、宋代 D 、清代 5. 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官府设立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 B .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 C .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

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坊墙倒塌以后》 C、《汴河两岸》 D、《宋代东京的辉煌》 7.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现象是() A、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代替了“苏湖熟,天下足”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小户听大户唤织”与“计日受值”的现象 8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9.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 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 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 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 10.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不正确 ...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D.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发展 12.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 ..的是() 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B.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 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 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 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 “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 (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 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2011年1月金融法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属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是( )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建设银行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国有独资银行 2.银监会对违反金融监管法规的业内机构的行政处罚措施不包括( ) A.罚款 B.警告 C.没收非法所得 D.责令改正 3.下列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 A.吸收公众存款 B.发放贷款 C.发行金融债券 D.代理买卖外汇 4.按照我国《信托法》,下列有关信托财产描述正确的是( ) A.受益人可以随时处分信托财产 B.信托财产属于第三人 C.信托财产由受益人占有 D.信托财产应当与受托人的自有财产相分离 5.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 A.人民币10亿元 B.人民币100亿元 C.人民币1000亿元 D.人民币及其他资产折算共100亿元 6.下列属于银行为储蓄账户保密例外的是( ) A.中国人民银行的查询 B.账户户主配偶的查询 C.工商机关的冻结 D.其他商业银行的划扣 7.存单遗失的挂失方式为( ) A.委托挂失 B.公告挂失 C.网上挂失 D.遗失人亲自挂失 8.下列不属于银团贷款特征的是( ) A.存在一个牵头银行 B.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 C.各参与银行按照实际贷款比例或合同约定享受权益 D.各参与银行分别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条款可以不尽相同 9.中央银行对贷款展期的限制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B.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C.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D.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10.下列信贷担保形式不正确 ...的是( ) A.风险担保 B.最高额担保 C.反担保 D.保证人担保 11.贷款人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是( ) A.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一致时 B.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 C.合同公证之日 D.合同登记之日 12.人民币全额兑换的条件为( ) A.票面残缺超过1/5,其余部分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B.票面残缺超过1/5,其余部分图案、文字不能照原样连接者 C.票面残缺不超过1/5,其余部分图案、文字不能照原样连接者 D.票面残缺不超过1/5,其余部分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13.下列属于我国外汇管理基本原则的是( ) A.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实行审核制 B.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可自由流通 C.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特许制 D.外币可以自由流通 14.下列不属于 ...我国外汇担保合同种类的是( ) A.责任担保 B.投标担保 C.借款担保 D.履约担保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银行利率传统上由财政部直接管理 B.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各种利率是法定利率 C.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D.中国银行决定金融机构对客户存贷款的基准利率 16.人民币汇价的直接标价法是指( ) A.我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利率 B.我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利息 C.以100或1万或10万人民币单位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币,人民币的单位数字不变,外币数额每日调整报出新汇价 D.以100或1万或lO万外币单位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外币的单位数字不变,人民币数额每日调整报出新汇价 17.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名称是( ) A.金穗卡 B.长城卡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卷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3.北魏时期,孝文帝开始推行“均田制”。某班同学对这一制度有以下四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恢复 B.该制度能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 C.该制度能够消灭土地兼并 D.该制度能够使社会生活相对稳定 4.中国古代瓷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 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宋代东京的辉煌》 7.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相当繁荣 8.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9.开中国近代教育先河的政治派别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