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呼吸道感染菌群变异及耐药性增强,在病原菌组成和药物耐药性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了解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特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该地区的临床医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4]。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及耐药性,本文收集了2011年月1年-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得到病原菌338株,进行了鉴定和药敏检测,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3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男217例,女121例,年龄56-85。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

2 标本采集

患者在取样前盐水漱口,用力咳出肺深部痰液或者采用无菌吸痰管从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置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防止痰标本在口、鼻腔内的污染。采集标本后置于高压消毒的灭菌瓶内,30min内送检。

3 痰标本培养

将合格的痰标本进行培养,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规则标准进行判读。采用的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4 结果

4.1 构成比338份分离培养出菌株革兰阴性(G-)杆菌198株(占58.58%),革兰阳性(G+)球菌102株(占30.18%),真菌38株(占11.24%)。在G-杆菌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所占构成比最高,分别为13.61%、9.47%;G+球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总数的11.83%和9.47%;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为42株,各菌株分布情况见表1。

4.2 药敏试验G-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高,耐药率在67.4%~96.4%之间;对亚胺培南和派拉西林耐药率最低。G+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高,耐药率在76.3%~98.2%之间;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

5 讨论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7T14:22:37.0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导读]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儿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标本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3.8%),真菌43株(占6.25%)。结论:临床应根据各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10-02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现对我院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及主要检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儿科病区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5876例,阳性636例,其中男392例,女244例,年龄0~12岁。 1.2 标本采集 3岁以下患儿由科室专业护士用吸痰法采集呼吸道深部痰标本,3岁以上漱口后用力咳嗽取深部痰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及药敏实验。 1.3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 2.结果 2.1 共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共5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 3.8%),真菌43株(占6.25%)。 2.2 前4位革兰氏阴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1。 2.3 前4位革兰氏阳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2。 3.讨论 本文报告结果相比较低的原因:(1)本地区为边疆地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大部分病人入院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2)本院只能做常规培养,未做厌氧菌等特殊细菌培养,且细菌种类排序不同,考虑应为地区差异。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应当密切监测当地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抗生素的选择应参照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选药,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等目的。【参考文献】 [1]陶兴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1,43(7C):891-893. [2]郭春丽,和建武,张碧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91-893. [3]张冰,王晓,赵灵芝,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74-2077.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一、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 1.元月份全院出院人数283人,上报医院感染病例7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 泌尿系感染1例,医院感染病发率为2.4%; 2.漏报监测内二科出院病历43份,无漏报发生。 二、手术部位感染(切口感染)监测 元月份共上报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表26份,不符合监测要求的7例(包括急诊手术2例、内镜手术3例、清创缝合2例)。 1.I类切口手术17例,无一例切口感染; 2.I类切口手术≤2h共17例,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6例,占35%; 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4日以内的占13例,4日以上的6例。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 元月份出院患者中留置尿管者共11人,引起泌尿系感染者1例。 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 元月份出院患者283人,抗菌药物使用人数150人,使用率53%,三联及以上使用人数16人,使用率5.6%。 五、存在问题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多; 2.手术科室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

3. 抗菌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尤其是三联及以上使用率高。 六、 改进措施 1.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病区内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注意佩戴口罩; 2. 医院人员注意加强卫生管理,感冒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接触患者; 3. 各科室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尤其是手术科室; 4.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的学习。 医院感染科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9.79.7.202009:2709:27:33Sep-2009:27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九月七日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09:279.7.202009:279.7.202009:2709:27:339.7.202009:279.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9.7.20209.7.202009:2709:2709:27:3309:27:33 5、三军可夺帅也。Monday, September 7, 2020September 20Monday, September 7, 20209/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9时27分9时27分7-Sep-209.7.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9.720.9.720.9.7。2020年9月7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九月七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09:2709:27:339.7.2020Monday, September 7,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9.79.7.202009:2709:27:33Sep-2009:27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九月七日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09:279.7.202009:279.7.202009:2709:27:339.7.202009:279.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9.7.20209.7.202009:2709:2709:27:3309:27:33 5、三军可夺帅也。Monday, September 7, 2020September 20Monday, September 7, 20209/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9时27分9时27分7-Sep-209.7.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9.720.9.720.9.7。2020年 9月7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九月七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09:2709:27:339.7.2020Monday, September 7,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 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 施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 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使用硫糖铝替代H2-受体阻滞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洗手。 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 3、隔离措施对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隔离。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病人或携带者必须隔离。对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四、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1、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2、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3、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 一.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一)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衄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6.喉、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2015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2015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来源本院2015 年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留取的4808 份痰标本。1. 2 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规定的检测方法对留取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细菌鉴定仪及药敏试验仪、试剂。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以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 2 结果 2. 1 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经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发现,4808 份送检痰标本中,共培养出菌株277株。其中,培养出革兰阴性菌167 株(60.3%),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催产克雷伯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稻皮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64株(2 3.1%),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真菌46株(16.6%),按照分离到的菌株从多到少排序分别是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其他酵母菌。 2. 2 病原菌的耐药性 2. 2. 1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分离到的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药敏实验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分别为2.0%、0.5%、27.0%,对P/T的耐药率分别为5.0%、2.5%、20.8%,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20.8%、44.9%、24.3%。见表1。

2. 2. 2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5.5%、85.9% ;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8.9%、28.9%;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0。见表2。 2. 2. 3 真菌的耐药率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 3.1%和 3.1%;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为40.0%;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为50.0%;其他酵母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为2 4.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抗菌药物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各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这就造成了近年来多重耐药菌的增多。本文数据显示,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为60.3%,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为23.1%,本院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為主,这与部分国内学者近年来的报道相同[3,4],与本院近3年的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监测[5]也是一致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本院革兰阴性菌中前三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它们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29.2%、53.2%、-,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27.7%、46.8%、-,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耐药率为2.0%、0.5%、27.0%,对P/T的耐药率为5.0%、2.5%、20.8%,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0.8%、44.9%、24.3%。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P/T 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泰能、P/T较敏感,而铜绿假单胞菌单药耐药率均在20%以上。与尚旭明等[6]学者的监测结果一致。可见,革兰阴性菌对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7-10]。在临床工作中,如遇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择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避免选用一、二代头孢菌素,如遇重症感染应尽早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广谱β- 内酰胺酶的细菌的增多,与近年来广泛使用三代头孢素密切相关,工作中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

儿童获得肺炎规范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2016年肺炎造成92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98%来自发展中国家。肺炎也是当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儿童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腺病毒肺炎等遗留的气道闭塞,是造成儿童患慢性气道疾病、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CAP 诊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医疗机构还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尽合理、检查方法选择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鉴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进一步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重点聚焦重症CAP的诊断和高危因素识别,经验性和目标治疗等,以期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一、简介 本规范中CAP的定义是指在医院外(社区)发病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外(社区)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发病的肺炎。CAP为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肺部湿性啰音等表现,并有胸部

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的异常改变。本规范中CAP不包括吸入性以及过敏性等非感染性肺炎。 由于新生儿病原体及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本规范仅针对生后29天到18岁以下儿童的CAP。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经济、文化以及卫生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仅为总体原则。 二、主要病原谱和耐药现状 (一)主要病原谱。 1.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是婴幼儿乃至学龄前期CAP 的常见病原。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新发病毒有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其他如巨细胞病毒等疱疹类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偶可引起CAP。 2.细菌。常见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等;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其中SP是生后20天至儿童期各年龄段CAP最常见的病原,也是重症肺炎和坏死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SA多感染婴幼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https://www.360docs.net/doc/b59382110.html, 欧洲呼吸学会 诊 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 www bronchoscopy cn https://www.360docs.net/doc/b59382110.html, 张杰

简要介绍2005年12月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 病协会(ESCMID)共同颁布了“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包括了3种最常见的社区成 人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慢塞肺疾病急重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既往CAP指南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临床证据不 充分,且仅限于CAP,较少提及AECOPD的诊治。2005年 ERS与ESCMID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回顾分析了近4000 篇 文献,共同修订了这个指南,并在这个指南中首次推荐了 AECOPD的诊治方案。

国内解读的文章 何权赢: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 的启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6~657。 曹彬,蔡柏蔷:欧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 指南》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 指南》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0):717~720。 张静萍陈佰义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 张静萍,陈佰义: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临床微 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对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指 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南的修订中华内科杂志)1030~1034。

解读内容门诊处的相关问题 LRTI处理的相关问题 LRT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LRTI在门诊的治疗 住院LRTI处理的相关问题 CAP AECOPD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LRTI的预防 非疫苗接种预防LRTI 疫苗接种预防LRTI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分享】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作者:姚红艳林丽韩吉雪李博张睿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引起儿童发热、咳嗽、咳痰、 气急等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苛养菌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耍致病菌,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由于 其难培养的特性,很少在细菌室的常规培养中培养出。临床医生也常常是根据 经验来治疗患J L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忽视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的重要性。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标本为本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呼吸道感 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大多数患儿于用药前采集标本,有39份标本采集于已 用 抗生素的住院患儿。 1 2分离培养基 含有X因子和V因子的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脱纤维羊血哥伦 比亚血琼脂平板 1. 3药敏培养基 HTM药敏培养基(英国Oxoid公司) 1.4药敏纸片美国BD公司产品。 1.5方法 咽拭子标本2h内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置5%C02培养箱35°C 培养18?24h,分离鉴定致病菌。对疑似流感嗜血杆菌(巧克力皿上为小、湿润、 透明的露滴样菌落)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做卫星试验和X+V、X、V因子纸片法试验。 对疑似肺炎链球菌的菌落做革兰染色、Optochin(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实验、 胆汁溶菌实验、菊糖发酵实验。化脓性链球菌用乳胶凝集法链球菌试剂鉴定。 1.6药敏试验 根据NCCLS要求,按2005年NCCLS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 析。 1. 7质控菌株 流感嗜血杆菌ATCCA924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ATCC25923 1.8对卡他莫拉菌进行(3 -内酰胺酶测定(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用接种环挑取受试菌落于头孢硝噻吩纸片上,于10分钟由黄色转变 为 红色为阳性结果。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2013年元月份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一、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 1.元月份全院出院人数283人,上报医院感染病例7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 泌尿系感染1例,医院感染病发率为2.4%; 2.漏报监测内二科出院病历43份,无漏报发生。 二、手术部位感染(切口感染)监测 元月份共上报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表26份,不符合监测要求的7例(包括急诊手术2例、内镜手术3例、清创缝合2例)。 1.I类切口手术17例,无一例切口感染; 2.I类切口手术≤2h共17例,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6例,占35%; 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4日以内的占13例,4日以上的6例。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 元月份出院患者中留置尿管者共11人,引起泌尿系感染者1例。 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 元月份出院患者283人,抗菌药物使用人数150人,使用率53%,三联及以上使用人数16人,使用率5.6%。 五、存在问题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多;

2.手术科室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 3.抗菌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尤其是三联及以上使用率高。 六、改进措施 1.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病区内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注意佩戴口罩; 2.医院人员注意加强卫生管理,感冒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接触患者; 3.各科室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尤其是手术科室; 4.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措施的学习。 医院感染科 2013年1月30号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2007~2012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监测分析

2007~2012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监测分 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 ID-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结果2007~2012年共分离细菌1570株,阳性率26.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居前5位;鲍氏不动杆菌有增加趋势(χ2=19.43,P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儿童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是我国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细菌多见,而不同区域、不同年代病原菌的种类分布不同。现将本区域2007年1月~2012年12月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年龄1月~14岁、无营养不良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所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1.2方法 1.2.1痰液标本采集患儿于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使用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吸痰管配痰液收集器,在无菌操作下经气管负压抽取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1.2.2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 ID-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同一患儿同一痰液标本分离到2种或以上细菌时只采用优势菌,流感嗜血杆菌未做菌株鉴定,不收集厌氧菌、真菌。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2 结果 2.1基本情况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5889例,男性3994例,女性1895例;3岁467例。1570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26.7%。 2.2病原菌种类、构成1570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726株,占46.2%;革兰氏阴性菌844株,占5 3.8%。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 2.3主要病原菌年份分布各年份比较,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1和10.01,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2008年和2009年较低(χ2=17.67,P2.4主要病原菌季节分布各月份比较,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9和10.60,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7~10月份较低(χ2=2 3.56,P0.05),3 讨论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这种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与华春珍等报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张秀红等报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所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不同年份分离率有所不同,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有增加趋势。说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生活条件而存在差异,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本区域主要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季节分布显示,主要病原菌散在分布于各月份,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11月~4月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7~10月份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6~10月份较高,说明儿童在寒冷季节较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在炎热环境中较易受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教学查房 时间:主讲人: 内容: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参加人员: 实习生:陈炳南,男,79岁,因畏寒、发热半天入院,既往有右半结肠根治术史。体检:T:38.2℃,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广泛性干性罗音,实验室检查:痰 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血常规:WBC 21.54*109 N 83.2%,胸片示:右侧肺炎。主治该患者系畏寒、发热半天入院。体征:T38.2,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广泛性干性罗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1.54*109N83.2%胸片示:右侧肺炎,痰培 养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以上肺炎诊断成立。根据细菌学肺炎可以分为几种类 型? 实习生根据所感染细菌不同可以分为:肺炎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主治根据发病场所不同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诊断标准 1.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 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 发热>=38度。 3.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 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 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 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 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内,而于入 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诊断标准:入院48小时后发病,出 现咳嗽、咳痰,或咳痰性状改变,并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 1.发热、肺部罗音,或与入院时X线比较,显示新的炎性病变。 2.经筛选的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 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1∶2.5)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菌。有 条件者争取将标本在10分钟内送实验室作痰液洗涤和定量培养,分离到 的病原菌浓度≥107FU/ml。 3.血培养阳性或肺炎并发胸腔渗液经穿刺抽液分离到病原体。 4.下列任何一种方法获得的培养结果可认为非污染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 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浓度≥105CFU/ml的病原菌; 或经环甲膜穿刺吸引物(TTA)、或防污染标本毛刷(PSB)经纤维支气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2006-11-26 医药卫生论文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构成和药敏分析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离的细菌用API和Microscan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918株细菌中前7位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30.6%、19.8%、12.9%、12.1%、11.2%、5.7%和4.1%.ESBLs阳性率:肺炎克雷伯菌为28.1%,肺炎链球菌 47.8%,鲍曼不动杆菌为31.4%,流感嗜血杆菌为43.2%,大肠埃希菌为37.9%.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of children’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bacteria and analysis of drug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Methods The separation of bacteria using API and Microscan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by using the K-B method,data analysis using WHONET5.4 software.Results 918 strains of bacteria in the top 7 for: pneumonia Cray,bacteria,Streptococcus pneumoniae,Bauman Acinetobacter,Haemophilus influenzae,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病原菌检测结果390例痰液标本中最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50-020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根据当前全球疾病死亡率调查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痢疾。由下呼吸道感染可能造成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相应的也使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因此,对下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临床检验分析,对临床合理治疗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帮助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我院2010年9 月-2011年9月选择了4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分析其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择了3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其中男240例,女150例,年龄46~84岁,平均67.4岁,住院时间6~38d,平均16.8d。 1.2标本采集采集前要求患者先用清水漱口数次,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部位的清洁,以去除口腔内大量杂菌,然后取深部痰液盛放于无菌容器中送检验;相比痰量过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预温至45℃左右的氯化钠 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采用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法,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包管检查结果的准确。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病原菌分布本组390例患者总计分离出菌株687株,

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世界范围内呼吸道感染是严重的医疗问题, 占发病率和死亡率的10%,占抗菌素使用的75%。 1.呼吸道正常菌群 口腔: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奈瑟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属、厌氧球和杆菌、白念珠菌。 鼻咽部: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嗜血拟杆菌属、厌氧球菌、白念珠菌。 2.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葡萄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腐生、溶血等30余种),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头孢西丁)耐药株对现有所有β内酰胺药物耐药 肠球菌属:耐药 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 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李斯特菌 厌氧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 不典型病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 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糖不发酵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 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 真菌: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卡氏肺孢子菌 病毒 3. 肺炎分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4.院内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 肠杆菌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假单孢菌,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金葡菌,军团菌 5.经验性抗菌药物选药依据:(1)院内或院外感染最可能的致病菌(2)本地区及所在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动态(3)所选抗菌药物对可能致病菌的有效性(4)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基本知识(5)是否已用过抗菌药物,无效的原因(6)是否存在免疫功能低下(7)有无肝、肾功能减退。 6.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多肽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 7依据PD/PK的抗生素分类: (1)浓度依赖性: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两性霉素B,杀菌取决于峰浓度(2)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菌作用与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3)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续时间长:阿奇霉素,碳青霉烯类,唑类抗真菌药,时间依赖且PAE或T ?较长

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 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给药方案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择178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A、B、C组,分别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洛西林、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408.96、300.24、259.2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91.38%、90.16%,3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446.80、328.56、287.49,A、B组相对于C组增量成本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10 931.39、3 363.93。结论:C组(头孢他啶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最好。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儿童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icacies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three therapeutic schemes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Methods: 178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and given respectively amoxicillin sodium clavulanate potassium, mezlocillin and ceftazidime for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monitored and the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The medication costs of group A, B and C were 408.96 yuan, 300.24 yuan and 259.20 yuan respectively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91.53%, 91.38% and 90.16%. The cost effectiveness rates (C/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446.80, 328.56, 287.49 and the incremental cost effectiveness rates (ΔC/ΔE) of group A and B were 10,931.39, 3,363.93.Conclusions: Group C (Ceftazidime treatment group ) has the best cost effectiveness. [Key words]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 Children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往往发病急、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医生往往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差,容易引起细菌耐药,且易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了探索经济实用的方法,体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笔者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12月178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查我院2007年6月~12月儿科住院患者,年龄6个月~8岁,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和住院的首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窦炎及复发性窦炎等以及系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又是困扰家长和医师的常见问题。 1.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需要经常去看病就医,经常使用抗生素或住院治疗,甚至继发中耳炎等需要外科手术。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孩子请假误学,家长陪护误工,患儿家庭承受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多数专家和临床医师提出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一类临床现象,目前国际上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nfections,RRTI)是一种常见病,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超出正常范围。 表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注:(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2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2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2.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被动吸烟、受凉、母乳喂养不成功、药物滥用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作为高危因素得到公认。临床常见的相关因素有: 2.1 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集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到5~6岁才发育成熟,婴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动能不成熟,原发免疫功能缺陷或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