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总结知识点

超详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总结知识点
超详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总结知识点

导论

1.哲学的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主要是指只有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变成“科学的哲学”。认为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

人本主义,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潮。2.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3.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本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全面清算和批判继承,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达到高度统一,使科学性和革命性达到高度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历史背景。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这一矛盾的加

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②.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③.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同时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旧唯物主义把人与世界还原为抽象的自然,唯心主义把人与世界还原为绝对精神或先验意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虽然两极对立,但有一个共同的主要缺点就是二者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从其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来说,作为西方世界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二者都是西方古典哲学终结的产物,同时二者又在相同的历史时代演变发展,它们之间既有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的同一性,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是,以唯物主义为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以无产阶级为其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产生的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有着最为本质的区别。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1.1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意义: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观点。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1.21 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22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地位)的原因是: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着;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1.31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①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

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生物的感觉和心理;③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①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1.32 意识的本质:

自然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有机方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没有人脑不可能阐释意识,有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来源。

社会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3.意识的创造性。

1.33 意识的结构: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1)知:主要指认识(2)情:情感,感受或评价(3)意:意志

2.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总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意识活动。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有一定的目的控制,并用言辞表达的意识活动。

3.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4.从意识的指向性看,意识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1.34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能动创造性(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1.35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

1.36 思维过程信息化的五个步骤:1.信息的输入与接收;

2.信息的存储与记忆;

3.信息的运算或分析;

4.信息的控制;

5.信息的输出。

1.37“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没有能动创造能力(4)模拟不是思维本身

1.41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多与一的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人类学证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也存在着物质统一性,人本身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物质生产。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起源,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结果。物质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共同的演化机制和共同的物质基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同源性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了同源性,多样性就失去了基础和根据;离开了多样性,也就不存在同源性。同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这种多样性的统一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产物。

1.42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高级与低级的关系)

物质形态的层次以及新层次的产生表明物质形态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各有其特殊性,因而不能把各个层次、各个结构系统简单等同起来。但是,从最低级的层次到最高级的层次,从最简单的结构到最复杂的结构,又存在着同构性,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有着相同性和相似性,它们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普遍证明。

同构性的特点:1.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

2.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结构)的共同特征。

3.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

无限多样的、多层次的世界有其同源性和同构性,这表明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1.43 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但不能归结为其中的某一形态或某一层

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客观实在的基础上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1.44 物质统一性的意义: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上,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45 “实事求是”之所以能够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因为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反映论和辩证法。人们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物,这一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同时实事求是又是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辩证法本质上具有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实事求是”所体现的世界统一性原理,是同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相结合的,是唯物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人们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2.11 实践的两层含义:①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②指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2.12 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13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③科学实践

2.14 实践的理性结构:

①理性首先是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的理性。 ②反映主题本身需要和意志的理性。 ③评价理性。体现了反应客观规律的理性和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 的统一,是平衡主客体关系的理性。 2.15 实践的社会结构: 1)含义:在实践活动中,个人之间、集团之间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每一个人都凭借着社会关系与他人、他集团及其活动发生联系。个人、集团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实践活动的内在结构,是实践活动的社会结构。 2)特点:①连续性。实践的社会结构既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实践活动的前提。某一历史时代的实践结构,是在过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过去实践的结果,又是后来实践活动的前提。②可变性。实践的社会结构不是永恒不变的静态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实践的社会结构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同,实践的社会结构也具有不同性质。 2.16 社会分工:是实践社会化的形式。它使社会总体实践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社会成员也被固定的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实践之中。社会分工构成了实践的社会结构。 2.21 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其三种基本要素为: (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物质基础 (2)智力、智慧因素: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 (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因素,对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队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2.22 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

2.23 成为客体的条件:1.是否对人有用;2.人是否有能力使其成为客体。

2.24 客体的基本类型:1.自然形式的客体2.社会形式的客体

3.精神形式的客体

2.25 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2.26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2.14

1)从反映的内容上看,①反映的是客体的关系和规律,它把客体的规定性纳入主体认识之中,转化为主体能力;而②反映的是主体的意志、需求以及

主体的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

内容,其实质是要把主体对象化,依据主观世界去改造客观世界。

2)从追求的方向看,①追求的是客体

的必然性;②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

以供主体根据应然性在客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3)从活动的方式上看,①主要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使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②则主

要是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

性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

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27 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这种对象物是在人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主体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的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2.28 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2.29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①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包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

②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与未来活动的统一(2)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 ③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1)效果评价(2)效能评价(3)效率评价(4)反馈调节实践

2.210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自然运动的发展机能(自然运动的结果一般都趋向于相对的平衡和终止,都是相互作用中的主动方面能量的消失)

(1)对过去的继承机能

(2)对未来的选择机能

(3)对现在的自我革新机能

2.31 主观世界VS 客观世界

分化: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有异质性。2)主观世界的发展和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统一:

1)内容上的同构性(主观世界实质上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化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源于客观世界)

2)运动规律的同一性(主观世界运动规律是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反映和升华,所以,它同样具有必然性、重复性的特征)

3)相互转化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2.32 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的原因:(p85)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2.33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共同点: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区别:与人的活动的不可分性(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34 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35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了自己的存在

2.36 确立实践世界观意义何在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在内容上包含着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即体现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

(2)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3)并未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2.37 客观性、现实性、历史性、实践性构成人类世界及其自在世界关系的总体特征,其中,实践性是根本特征。

3.11 社会的实践本质 实践过程中的双重否定:1)主体

否定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2)主体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由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社会关系变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有没有外在动力?

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3.12 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1)社会有机体形成与人的时间和交往之中。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的交往活动中,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

◎正是人自身再生产的要求构成了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的内在动力,人自身的生产构成社会有机体不断在生产的一个基本环节。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是社会活动的基本方面,三者在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始终发生作用。

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两种生产。

3.13 交往的三种基本形式(层面):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在这三种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

3.14 经济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政治制度,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三者都根源于生

产实践。

3.21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1)劳动对象:自然物和人工物(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辅助性资料、自动化系统(3)劳动者: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和智力

3.22 生产力的特点:

(1)属人性(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使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使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2)社会性: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组织方式

(3)客观性(现存的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构成人们当前实践活动的既定前提。根本上说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力量)

(4)历史性(生产力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不变的生产力。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即使是先进生产力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

3.23 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知识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技术则表现为方法、工艺和能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科学上的突破常常引起技术上的发明,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科学也会从技术和社会需要中获得发展动力。在当代,科学技术已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并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在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也包含着科学的成分。

3.24 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1)从静态看: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可以说,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2)从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3.25 生产关系根源于物质生产过程:

(1)客观性:物质联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2)历史性:五种生产关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

3.26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1)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3.27 阶级、等级和阶层(联系与区别)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联系,一个阶级中往往包含着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中也可以包含不同的阶级)

(2)阶层的含义

①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或其他标准划分的若干层次,如资本阶级中有工业***、商业***、金融***)

②按照特定的标准把各阶级中的部分成员联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集团。如知识分子是按劳动分工原则划分的)

(3)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的客观标准。(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4)阶级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①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②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3.3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

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经济结构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政治决定经济。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3.32 国家的三个特征:

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

其三、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机关就需要征收赋税。

3.33 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

暴力机关。

3.34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

(1)对内的职能:

政治职能(实行阶级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调整阶级关系)和社会职能(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

(2)对外的职能(组织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本国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3.35 国家的消亡:

国家(是一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相异化的力量)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与社会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41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共同构成上层建筑,文化结构又被称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3.42 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43意识VS社会意识

(联系)社会意识的发生与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区别)意识可以只在个人头脑中盘旋,它必须在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成为人们共同的意识时才能成为社会意识;意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本来就是从人的活动中分化出来的,社会意识是人的意识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而且社会意识本身也日益分化开来,产生了各种意识形态。)

3.44 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

(1)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即科学)

(2)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首先是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其次是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最后是反映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3.45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1)艺术(2)道德(3)政治法律思想(4)宗教(5)哲学

3.46 各种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内容、形式、作用、特征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

(3)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3.47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48 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反映社会存在

(2)维护或批判现实

(3)调节社会和人的活动

(4)创新功能(帮助人创新观念,更新观念)

3.49 文化的功能:

(1)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巩固和发展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2)文化具有知识传承的功能。即把每一代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不断传承下去。

(3)文化对人具有教化功能,即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

3.410 文化与文明的差别: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而文明则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形成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一切“人化”的事物,文明则是“人化”事务中的积极成果,精神文明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积极成果。

3.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发展先进文化,而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而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先进文化预示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4.11 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彼此依赖的。人的个体存在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反过来,人的社会存在也依赖于人的个体存在。

4.12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4.13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序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4.14 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活动的存在物。个人的现实性首先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现实性,包括特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现实性。同时,个人的现实性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时间的现实性,包括自然时间、社会实践和个人时间的现实性。

4.15 从要素的构成来讲,个性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综合作用的总和:

(1)生物遗传的素质

(2)社会因素(环境、条件、规范和规则)

(3)个性的心理和社会的内核――“自我”

其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是“自我”,自我是个性内部社会性的心理现象,它也是形成人的社会情感(自尊感、责任感、良心感、正义感)的基础。

4.21 实现社会价值道德水平

的制约因素:能力状况

4.22 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价:

1.实践是价值的源泉。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活动,是在

社 会关系中进行的。 2.个人的奋斗与社会目标相一致。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就得努力奋斗。 3.人的价值受社会制度的制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开辟了

广阔的前景。

社会尺度。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历史尺度。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对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实践的历史在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诸方面的丰富内涵,使之有可能全面地证实个人的社会意义或价值。因而评价人的价值的社会尺度是一个全面的历史的尺度。

4.23个人价值的表现:

①首先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

②参加实践活动的需要;

③人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需要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④人的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4.24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①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②实践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4.31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2)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3)精神或信息

的生产和再生产;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通过人的活动而实现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情况。社会关系的扩大再生产,则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社会关系明显的扩张即增长,包括量的意义上的扩大再生产(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在涉及范围上的扩大)和质的意义上的扩大再生产(具有新的性质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4.32 人的本质的系统分析:

1)社会关系

规定人的本质的是人类社会性即人类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关系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人之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规定性的总和。

2)现实的关系:充分显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现实的人存在的根据,这种根据存在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全面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3)实践存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社会实践中,人把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同时也就是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以人为主体的主客体关系则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主体为核心建立的自觉的对立统一关系。人通过实践而使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表明人是进行自觉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4)历史特点

构成人的本质的人类社会性,就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现实规定性,具有具体的历史的特点。人的本质是在人的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又是处于历史的变化之中,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历史的存在。①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形态,因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本质。②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既继承了以往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又创造着新的历史文化。

5.11 联系的特点:

1)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理;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5.12 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一系列特点:

相关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有序性特点、模型化特点。

5.13 从实物中心论到系统论。实物中心论:即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彼此区分开来、各自独立的既定的实物上面,自觉或不自觉认为世界只是无数不同的实物单位的集合体。系统论:是全面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把事物、过程、现象看做系统的存在,通过对相关性的研究和定量化,深入认识世界。

5.14 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普遍联系的多样性可分为两大类,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自在之物”之间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但不等同,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5.15 “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

第三,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作为主体的人分化为肉体的、服从自然规律的我和精神的、超越外在自然的我。作为客体的世界也发生二重化,即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5.16 运动、变化、发展: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三者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性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的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5.17 事物变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三种方向的运动:一是单一水平的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从有序到无序、从较复杂向较简单的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向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由简单向复杂的运动。

承认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性为总体特征的。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发展的本质。

5.18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伟大前途的东西。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阶级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5.21 反应联系与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世界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新联系,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高级化的原因。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互为因果性,表明物质世界的运动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过程,由此而产生了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决定论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5.22 与决定论相对立的目的论与非决定论:

目的论认为,人间万事万物均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帝、天意、天命摆布,人类历史是神定的一种秩序。目的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言。把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偶然的,根本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

5.23 决定论的历史形态:(1)古代决定论(2)机械决定论:肯定了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但由于只承认单一的机械的

因果关系,并把一切偶然性都上升到必然性高度,最终导致了预成论和宿命论的理论结果。(3)统计决定论(4)辩证决定论:确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并科学地揭示了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5.24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与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a.一因多果。一因多果是指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

b.同因异果。所谓同因异果是指,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条件下,会引起不同的结果。这是一因多果的一种特殊表现。

c.一果多因。一果多因是指一种结果是由许多同时起作用原因引起的。

d.同果异因。

5.25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处于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不可分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种种偶然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其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必然性,而偶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偶然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能把它们看死了。

5.26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第二,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第三,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5.27 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5.28 对现实性的理解:1)是指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2)现实性同规律性或必然性;

对可能性的理解:1)要把可能与不可能区分开来;2)要把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区分开来;3)要把好的可能与快的可能区分开来。

5.29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作为事物的前在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它着眼于“现在”,标志事物的现状。二者有质的区别。

(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统一的,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转化的。客观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是看可能性的客观依据。

5.210 依据规律所反映的联系的范围和层次,可把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5.211 唯物辩证法展示的是一个规律群,其中的基本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整体。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范畴,并通过这些范畴的联系和转化,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

5.212 规律和范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的。一方面,规律包含了范畴,另一方面,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规律。

5.213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5.21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说,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一致的。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的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就表现形式而言,它们又是二个不同系列的辩证法形式,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主观辩证法采取概念的、逻辑的形式。

5.215 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是统一的

与主、客观辩证法不同,实践辩证法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但从更深层的运动过程来看,实践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只是唯物辩证法的不同系列而已。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和途径。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辩证法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分化、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

实践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以社会化、主体化的形式展现着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通过实践辩证法,从而认识和把握客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主客观辩证法相统一的中介和纽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人们之所以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在于实践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辩证法,把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统一在自身中。

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之间存在并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其中,共同的基本规律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6.11 质、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基本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统一。

要真正认识的把握事物,必须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统一起来,把握度,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所谓“适度”,就是指主观的认识和行为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相适合。防止“过”与“不及”。

6.12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6.13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相互作用。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6.14 量变的复杂性:1)形式的多样性:1.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2.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2)量变中的部分质变:1.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2.事物全局的性

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可称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6.15 质变的复杂性:1)形式的多样性:1.爆发式的飞跃;2.非爆发式的飞跃。2)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6.21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6.2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其次又表现为互相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的多样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在同一矛盾的展开过程中也不尽相同。但这都只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题,而不是有无问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又是同一中的对立。

6.2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6.24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6.25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虑。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6.26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都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其无条件性,所谓无条件性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或不处在任何具体条件之下,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够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事物发展所必须的新条件。

6.27 矛盾转化:矛盾转化过程是旧统一破坏新统一体建立的过程。矛盾转化过程中,既包括对立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同一性,又包含促使它们分离、解体的斗争性。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

6.28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6.29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为此,就要研究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基本形式为:①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方所取代;

③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后达到“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6.210、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又体现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任何矛盾的时候,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211矛盾论与系统论

1)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在系统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2)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联系。实际上,系统论与矛盾论是相互补充的。矛盾论以其对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理解,为系统论提供哲学依据。系统论则把系统联系、结构—功能联系、控制联系等显示出来,给予这些关系以数学模型定量化描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

3)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联系的内容,指明了囊括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系统论也毕竟不是哲学,不能用系统论取代矛盾论。

6.31肯定与否定:

肯定方面是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6.32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其次,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

6.33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认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它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它又是发展的过程。

6.34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2)对一切事物都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要绝对肯定,也不要绝对否定。

(3)认识事物发展总体趋势与具体道路,反对历史循环论与历史直线论。

6.35 否定之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于是事物发生质变,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否定。在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事物的发展还要进行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才能解决前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既保留它们各自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达到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这一过程包括两次否定(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实质: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

特点:(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6.36 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实践观中的应有之义。实践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否定性活动,是人类一切否定性活动,即批判性、革命性活动的源泉。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也是通过实践的辩证否定实现的,是由实践的否定性辩证法所创造的。

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性,而矛盾性意味着否定性,旧的矛盾统一体让位于新的矛盾统一体,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是否定性的辩证法所推动和创造的。

6.37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正是由于否定性辩证法的推动和创造,使世界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存在就是过程”。

6.38 辩证法过程论包含三重含义:①指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②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③指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7.11 自然运动的发展形式是的自在形式,社会运动的发展形式是自为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历史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的变换的过程中。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它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的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7.12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常常既不是这些人所期待的,也不是那些人所希望的,而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7.1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阻碍作用。当…………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14 人类历史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7.15 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从质上看,一种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从量上看,这种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7.16 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原因:

1)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2)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

7.17 对“生产力标准”要全面、准确理解:

1)生产力是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2)“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3)“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作用)

7.1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服务的的方向、方式和任务三个方面。

7.19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产生的原因:

(1)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无论是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还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都要经过许多具体环节,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中间环节的众多和人自身的局限性都会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3)经济基础虽相对于生产力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阶段性和局部性变化,上层建筑如不能及时变化,也会导致矛盾发生。

7.110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

7.111 阶级斗争1.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2.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的体现和必然结果,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7.112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1)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让步,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是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必经途径。

7.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7.22 科技革命的泛化效应: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标志着科技革命已经成为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根本途径。科技革命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而且是社会发展动力体系中的重要动力。

1)影响生产方式;2)影响生活方式;3)影响思维方式。

7.23 社会革命(社会形态的质变)

根源: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

实质: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作用:①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7.24 改革(性质: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性质),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目的),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改革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其中根本的是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7.25 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联系:

把社会革命的与科技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特殊过程联系起来的条件,来自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革命所必须的物质前提。

1)科技革命的社会功能也是政治功能,即科技革命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

2)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联系还取决于社会革命本身的特征。①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②社会革命需要物质前提,而当代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必须建立在科技革命的基础上。

7.26 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则是指对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7.27 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

②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7.28评价历史人物的两条基本原则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①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地、全面的考察。

②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任务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它所处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7.29 考察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时的原则:

第一,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7.210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

①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首先通过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体现出来;2.同时人们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3.人们群众还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7.211 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

②政治条件。

③文化条件。

7.212 群众观点:1.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7.31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即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造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概念的区别: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系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32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胚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7.32 一个民族作出历史选择的原因:

第一,取决于民族利益;

第二,取决于交往;

第三,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

7.33 历史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内在统一

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有着既定的前提,并受历史规律的制约,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7.34(一)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具体民族的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在没有外来的影响、冲击、干涉的情况下,民族的历史也将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的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二)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特殊表现形式工,各有其特点。

8.11 人的认识发生的最切近、最现实的基础,是人能动地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其原因在于:

首先,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要求,即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其次,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把握即形成人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

最后,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总之,以工具性、社会性为特征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和决定因素。

8.12 认识的发生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认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

认识的种系发生(认识的系统发生):指的是人类主体的认识发生过程。又称作人类认识的原始发生。

认识的个体发生是指儿童从无认识能力向有认识能力的发生和转变的过程。儿童个体的认知与思维的结构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认识对象赋予的,而是儿童通过工具化、符号化生活的实践和学习活动逐步“建构”出来的。从总体上看,儿童认识能力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动作――感知思维阶段,形象――具体思维阶段,符号――运算思维阶段。

8.13 认识的个体发生和认识的种系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认识的个体发生以简略、概括、浓缩的形式再现认识的种系发生过程。它们具有一种“重演”的关系。

“重演”是指生物机体的个体发育与其种系的原始发生之间在过程上有一种相似、重复或再现的关系,由于这种重演,种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在个体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保存、巩固和再现,个体则由此获得与种系的详细性质和继承关系。8.14 遗传基因赋予每一代个体的只是认识发生的可能性,要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后天的社会性开发、培养与教育。认识的个体发生是在与人类认识的种系发生完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当儿童出生时,文化、教育、习俗等社会因素就已经作为既与的东西存在着,并影响这儿童的发育、成熟和成长,这些都是认识个体发生的外部条件。

8.21 认识本质的错误观点:

①唯心主义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东西的认识理论。

②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是主张世界的本质,特别是整个世界的本质不可能认识的认识理论。不可知论者断言: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是不可能彻底认识的。

③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从上述争论可以看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在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到把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之所以没有揭示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认识对象与改变对象的一致性,把认识等同于直观,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不到人的认识的社会性,把人的认识等同于生物个体的消极反映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明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22 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点:1.摹写性和客观性;2.能动性和创造性。

8.23 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人的认识的本质同人的社会本质密切相关。

第一,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需要推动其进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

第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认识工具提高着他的认识能力,使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第三,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所提供的前人和他人的经验、知识,使能动地反映世界的活动不断扩大和发展下去。

8.24 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能动的反映的含义:其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反映不是消极的,它必须通过人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其二,人的认识或反映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临摹或摹写,更重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创造。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创造离不开反映,反应也离不开创造。创造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为基础,同时结合人自身的需要塑造出理想客体。如果创造性离开了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就会失去客观基础,走向主观臆想的歧途;如果反映性失去了创造性的动力与方向,就会失去认识所应有的意义与价值。

总之,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要求并赋予认识以创造性与反映性相统一的特征。由于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所以,它才能回到实践当中指导实践。

8.31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其同构性表现为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认识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结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也构成了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①主体、中介、客体即是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同时,②这三个实体要素的连接方式、运行方式也具有相似性、一致性。

8.32 认识的主体

在认识系统中,主体对认识诸多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认识的主体首先具有社会构成形式。同实践主体一样,认识主体既不脱离社会的抽象个人,也不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而是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作为认识主体,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产生和存在,它有自己的社会结构,像实践主体那样具有四种形式,既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

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认识主体,是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有各种意识要素所构成的认识结构中,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即人的现实的认识结构。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还有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括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8.33 认识的客体

在认识结构中,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极。所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

客观对象。

实践的客体,即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它们构成了统一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认识客体系统。

8.34 认识的中介系统

认识的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从认识中介系统的结构要素来看,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在认识的中介系统中,无论物质工具、观念(知识)工具还是语言工具,其共同特点是:它们既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同时又是人进—步认识客体的手段。人的活动越发展,这些工具、手段就越发达,因而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能力随之也就越强。

8.35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

第—,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本质特征。

第二,在认识系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第三,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其一是实践关系;其二是价值关系;其三是审美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的和基本的关系,它决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受实践关系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实践关系。同时,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及认识活动中,有渗透着价值和审美关系,它们对主体的实践和认识和活动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8.36 认识结构的演化与发展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系统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第二,认识系统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认识系统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

9.11 认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是人以观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既相互区分又辩证统一。

二者相统一的客观基础是:主体反映结构与对象自身结构的一致性。

1、感性直观: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特点:具体的、个别的、形象的认识,它不能给主体提供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因而不能给主体的实践活动提供普遍性、必然性的尺度。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成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特点:间接的、抽象的、普遍的、逻辑的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9.12 人的认识既表现为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两种形式的分化与统一,又表现为先感性直观后理性思维、从感性直观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运动和发展。

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是统一的,(正如主体系统的统一和客体系统的统一一样,主体是感觉器官和思维大脑的统一,而客体则是外在现象与本质的统一。)①人的感性是有理性思维参与的感性,这不仅使人的感性直观成为人所特有的反映对象的方式,而且使这种感性直观产生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人的感性直观是有语言参与,并要求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的,而语言是理性思维的元素,具有概括的功能。当用语词来表达感性直观时,感性直观就不知不觉地和理性思维纠缠在一起了。②人的理性思维也不能脱离人的感性直观,人的思维不仅要以感性直观为基础,而且理性思维始终是有感性直观

渗透并参与其中的。抽象的思维活动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性的形式,要借助于具有感性直观性的符号、语言才能进行。

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的关系:是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的反映形式,二者作为不同水平的认识形式存在着低级和高级的区别,但他们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认识形式。在认识活动中,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密切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既没有纯粹的感性直观,也没有纯粹的理性因素,感性直观中包含着理性思维的因素,理性思维中也包含着感性直观的因素。

9.13 认识的社会历史性:

表象已经具有初步的概括的功能,在表象中已经具有认识从直接向间接、从具体向抽象发展的趋向。

尽管感性直观是一种初级的反映形式,但它仍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9.14 认识的理性的本质:理性思维摆脱了对象的感性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作为高级的反映形式,它具有间接性与抽象性的特征。

9.15 理性思维的特征:

①本质特征:抽象化。感性直观对事物表现有着丰富的了解,但有真假的区别,重要与非重要的区别,理性是抽丝剥茧的作用,把具体进行分解,从中概括出抽象的思维规定。

抽象具有矛盾的特点:一方面表面上离客体越来越远;但另一方面实质上因为更了解事物最本质的东西,从而离事物更近,更深刻、更正确。

②间接性。使人的认识获得了相对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③理解性。理性思维虽然也包含着信息变换,但它的主要任务是信息建构与解读,即对客体本质的理解。理性思维的主要功能在于理解,或者形象地说是“破译”这些信息的含义,而这些含义是不可感知的。

9.21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搜集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去粗取精:指对已经搜集到的大量感性资料进行分析、筛选。

去伪存真:指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鉴别,舍弃假象,抓住真象。

由此及彼:指大量个别的感性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总体上进行研究,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表及里:指透过事物表现的感性的具体的特征,抽象出事物内在的一般规定性,形成概念和判断的系统,达到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9.2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彼此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化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而且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需上升为理性认识。

9.23 反思不同于一般思维的地方:

①首先在于它一般是一事情或过程发生之后进行的,是从事情的结果反过来思考事情的发生、发展。由结果追溯原因,分析事物何以发生,何以如此发生。

②其次,一般思维是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反思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再进行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因而是一种抽象化程度更高的理性思维。

③最后,反思可以通过思维进行再思维,发现思维的偏差,并对这种偏差进行校正,从而使思维操作得以正常进行。

9.24 建构功能的表现:

首先,看主体认识结构的建构。这里的认识结构是指主体自身由各种认识能力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它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重要条件。它随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自己特有的信息性结构。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大苏打:Na 2S 2O 3 石膏(生石膏):CaSO 4.2H 2O 熟石膏:2CaSO 4·.H 2O 莹石:CaF 2 重晶石:BaSO 4(无毒) 碳铵:NH 4HC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 2SO 4·7H 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 4·7H 2O 干冰:CO 2 明矾:KAl (SO4)2·12H 2O 漂白粉:Ca (ClO)2 、CaCl 2(混和物) 泻盐:MgSO 4·7H 2O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双氧水:H 2O 2 皓矾:ZnSO 4·7H 2O 硅石、石英:SiO 2 刚玉:Al 2O 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 2SiO 3 铁红、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黄铁矿、硫铁矿:FeS 2 铜绿、孔雀石:Cu 2 (OH)2CO 3 菱铁矿:FeCO 3 赤铜矿:Cu 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 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 2SiO 3、CaSiO 3、SiO 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和CaSO 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 4 水煤气:CO 和H 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 4)2 (SO 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 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 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 2O 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 (NH 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 3 电石:CaC 2 电石气:C 2H 2 (乙炔) TNT :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 2H 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 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 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 2S 、CO 2、CO 等。 甘油、丙三醇 :C 3H 8O 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 2、CH 4、乙烯、CO 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 6H 12O 6 果糖:C 6H 12O 6 蔗糖:C 12H 22O 11 麦芽糖:C 12H 22O 11 淀粉:(C 6H 10O 5)n 硬脂酸:C 17H 35COOH 油酸:C 17H 33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 —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 2和水,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 2+——浅绿色 Fe 3O 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 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 ——黑色的粉末 Fe (NH 4)2(SO 4)2——淡蓝绿色 Fe 2O 3——红棕色粉末 FeS ——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 2+——蓝色 CuO ——黑色 Cu 2O ——红色 CuSO 4(无水)—白色 CuSO 4·5H 2O ——蓝色 Cu 2 (OH)2CO 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 3)4]SO 4——深蓝色溶液 BaSO 4 、BaCO 3 、Ag 2CO 3 、CaCO 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 4SiO 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 2、氯水——黄绿色 F 2——淡黄绿色气体 Br 2——深红棕色液体 I 2——紫黑色固体 HF 、HCl 、HBr 、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 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 4--——紫色 MnO 4-——紫色 Na 2O 2—淡黄色固体 Ag 3PO 4—黄色沉淀 S —黄色固体 AgBr —浅黄色沉淀 AgI —黄色沉淀 O 3—淡蓝色气体 SO 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 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 )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 ——腐蚀玻璃 N 2O 4、NO ——无色气体 NO 2——红棕色气体 NH 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 4Cl 反应是吸热的; 2、Na 与H 2O (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 +(黄色)、K +(紫色)。 4、Cu 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 2在Cl 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 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 3与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 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 ),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 、Al 在浓H 2SO 4和浓HNO 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 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 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 2——淡蓝色火焰 H 2S ——淡蓝色火焰 CO ——蓝色火焰 CH 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O 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20.浅黄色固体:S 或Na 2O 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 、FeO 、FeS 、CuS 、Ag 2S 、PbS )

java知识点总结

https://www.360docs.net/doc/bc9552934.html,ng.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根父类! 2.Object类仅有一个空参的构造器public Object(){ } 3.关于方法: ①equals(Object obj)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 == // 1.基本数据类型:根据基本数据类型的值判断是否相等。相等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 // 注:两端数据类型可以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返回true。 // 2.引用数据类型:比较引用类型变量的地址值是否相等。 //equals(): >①只能处理引用类型变量②在Object类,发现equals()仍然比较的两个引用变量的地址值是否相等 >像String 包装类File类Date类这些重写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比较是两个对象的 //"实体内容"是否完全相同。 >若我们自定义一个类,希望比较两个对象的属性值都相同的情况下返回true的话,就需要重写Object类的 equals(Object obj)方法 ②toString()方法

当我们输出一个对象的引用时,会调用toString()方法。 1.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 当我们没有重写Object类的toString()方法时,打印的就是对象所在的类,以及对象实体在堆空间的位置 2.一般我们需要重写Object类的toString()方法,将此对象的各个属性值返回。 3.像String类、Date、File类、包装类都重写了toString()方法。 1. String类:不可变的字符序列(如:String str = "atguigu"; str += "javaEE") 1.关注于String常用的方法! 2.String类与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与字符数组、字节数组; * 1.字符串与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之间转换 * ①字符串--->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调用相应的包装类的parseXxx(String str); * ①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字符串:调用字符串的重载的valueOf()方法 *

最新椭圆基本知识点总结

椭圆知识点 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2121F F a PF PF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21F F ; 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 知识点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12222=+b y a x )0(>>b a 与 122 22=+b x a y )0(>>b a 的简单几何性质

1.椭圆标准方程中的三个量c b a ,,的几何意义 222c b a += 2.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其长a b 2 2 3.最大角:p 是椭圆上一点,当p 是椭圆的短轴端点时,21PF F ∠ 为最大角。 4.焦点三角形的面积2 tan 2 21θ b S F PF =?,其中21PF F ∠=θ 5. 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步骤. (1)作判断:依据条件判断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还是在y 轴上. (2)设方程: ①依据上述判断设方程为2222b y a x +=1)0(>>b a 或22 22a y b x +=1)0(>>b a ②在不能确定焦点位置的情况下也可设mx 2+ny 2=1(m >0,n >0且m ≠n ). (3)找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 ,b ,c 或m ,n 的方程组. (4)解方程组,代入所设方程即为所求. 6.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222b y a x +<1,点在椭圆内,2222b y a x +=1,点在椭圆上,2 2 22b y a x +>1, 点在椭圆外。 7.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方程y =kx +m ,若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1)Δ>0,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2)Δ=0,直线与椭圆有一个公共点; (3)Δ<0,直线与椭圆无公共点. 8.弦长公式: 若直线b kx y l +=:与圆锥曲线相交与A 、B 两点,),(),,2211y x B y x A (则弦长

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2017高考化学

2017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有机部分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Br–>Cl->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 (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2Al3++ 3H2O = 2Al(OH)3↓+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 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2H2SO4 = 2PbSO4+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Pb –2e- →PbSO4 PbO2+2e-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负极:Pb + SO42--2e- = PbSO4正极:PbO2 + 4H++ SO42-+2e- = PbSO4+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阴极:PbSO4+2e-= Pb + SO42-阳极: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 、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价的S) 例:I2+SO2 + H2O = H2SO4+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椭圆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圆锥曲线与方程 椭 圆 知识点 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12F F a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即点集M={P| |PF 1|+|PF 2|=2a ,2a >|F 1F 2|=2c}; 这里两个定点F 1,F 2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2c 。 (212F F a =时为线段21F F ,212F F a <无轨迹)。 2.标准方程: 222c a b =- ①焦点在x 轴上:122 22=+b y a x (a >b >0); 焦点F (±c ,0) ②焦点在y 轴上:122 22=+b x a y (a >b >0); 焦点F (0, ±c ) 注意:①在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 >b >0,并且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 ②两种标准方程可用一般形式表示:22 1x y m n += 或者 mx 2+ny 2=1 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1.范围 (1)椭圆12222=+b y a x (a >b >0) 横坐标-a ≤x ≤a ,纵坐标-b ≤x ≤b (2)椭圆12222=+b x a y (a >b >0) 横坐标-b ≤x ≤b,纵坐标-a ≤x ≤a 2.对称性 椭圆关于x 轴y 轴都是对称的,这里,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 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

3.顶点 (1)椭圆的顶点:A 1(-a ,0),A 2(a ,0),B 1(0,-b ),B 2(0,b ) (2)线段A 1A 2,B 1B 2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长等于2a ,短轴长等于2b ,a 和b 分别叫做椭 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4.离心率 (1)我们把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 22c a ,即a c 称为椭圆的离心率, 记作e (10<

史上最全Java基础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Java基础知识点归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总结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使用Java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是和一些Java基础知识点相关的,所以也希望能分享给刚刚入门的Java 程序员和打算入Java开发这个行当的准新手们,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经验,能让大家更好学习和使用Java。 这次介绍的主要内容是和J2SE相关的部分,另外,会在以后再介绍些J2EE 相关的、和Java中各个框架相关的内容。 经过这么多年的Java开发,以及结合平时面试Java开发者的一些经验,我觉得对于J2SE方面主要就是要掌握以下的一些内容。 1.JVM相关(包括了各个版本的特性) 对于刚刚接触Java的人来说,JVM相关的知识不一定需要理解很深,对此里面的概念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即可。不过对于一个有着3年以上Java经验的资

深开发者来说,不会JVM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JVM作为Java运行的基础,很难相信对于JVM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可以把Java语言吃得很透。我在面试有超过3年Java经验的开发者的时候,JVM几乎就是一个必问的问题了。当然JVM不是唯一决定技术能力好坏的面试问题,但是可以佐证Java开发能力的高低。 在JVM这个大类中,我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有: JVM内存模型和结构 GC原理,性能调优 调优:Thread Dump,分析内存结构 class二进制字节码结构,class loader体系,class加载过程,实例创建过程 方法执行过程 Java各个大版本更新提供的新特性(需要简单了解) 2.Java的运行(基础必备) 这条可能出看很简单,Java程序的运行谁不会呢?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通过IDE去执行Java程序,底层IDE又是如何执行Java程序呢?很多人并不了解。

java面向对象知识点总结

j a v a面向对象知识点总 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类和对象 类: 类是用来描述一类事物的共性内容的, 类是抽象的; 创建类,如何描述 属性功能 用变量来描述属性 用方法来描述功能 对象: 就是现实中具体的事物,对象是具体的; 创建对象 类名对象名 = new 类名(); 如何通过对象访问类中属性和方法呢 对象名.变量名 对象名.方法名(); 只要是new的对象,就是新创建的,就会在内存中开辟一段单独的空间匿名对象 创建的对象没有赋值给具体的变量; 所以给匿名对象的属性赋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匿名对象使用场景

1 调用方法 2 作为参数传递 3 添加进容器中 This 关键字 This. 类中的普通方法访问到的成员前边都有this.这个关键字This. 就代表当前对象, 普通方法, 创建对象调方法, 谁调用就代表谁 This(); 可以用来在构造函数中调用本类与之相对应的构造函数使用注意事项: 1 this() 只能是构造函数的第一条执行语句 2 this() 不能在构造函数之间相互调用 3 this() 不能调用自己 构造函数(方法) 构造函数的作用 用来给对象进行初始话的(初始化就是指给对象的各个属性赋值) 构造函数何时执行 对象一创建就会调用与之相对应的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语法 修饰符没有返回值类型类名(参数列表){ 具体执行的代码 } 构造函数自动添加 当一个类中我们没有明确指定构造函数的话,jvm会自动帮我们添加一个空参数的构造, 如果我们指定了,就不添加了 构造函数和普通函数的区别 执行时机不同 对象一创建就会调用与之相对应的构造函数 普通函数只有被调用才会执行 return 1 就是用来在方法中返回具体结果(结果类型必须和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一致) 2 即便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是void,方法中也可以出现 return; 3 构造函数中也可以有return关键字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1 作用范围不同, 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的,在整个类中都起作用 局部变量是定义在方法中的,在所在代码块起作用

(完整版)椭圆知识点复习总结

椭圆知识点总结复习 1. 椭圆的定义: (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 22=+b y a x (222a b c =+)?{ cos sin x a y b ??==(参 数方程,其中?为参数),焦点在y 轴上时22 22b x a y +=1(0a b >>)。方程 22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例一: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AB=5,M 是AB 上的一个点,且AM=2,点M 随AB 的运动而运动,求点M 的运动轨迹方程 2. 椭圆的几何性质: (1)椭圆(以122 22=+b y a x (0a b >>)为例):①范围:,a x a b y b -≤≤-≤≤; ②焦点:两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0),(0,)a b ±±,其中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④准线: 两条准线2a x c =±; ⑤离心率:c e a =,椭圆?01e <<,e 越小,椭圆越圆;e 越大,椭圆越扁。⑥通径2 2b a 例二:设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上一点P 作x 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 点1F ,此时椭圆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且A,B 两点所确定的直线AB 与OP 平行,求离心率e

2.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点00(,)P x y 在椭圆外?2200 221x y a b +>; (2)点00(,)P x y 在椭圆上?220 220b y a x +=1; (3)点00(,)P x y 在椭圆内?2200 221x y a b +< 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往往设而不求) (1)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交;(2)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切; (3)相离:0?>与过点(2,0),(0,1)A B 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 点T ,且椭圆的离心率2 e =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12,F F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 为线段2AF 的中点,求证:1ATM AFT ∠=∠ (3)求证:2 121 2 AT AF F =. ?4、焦半径(圆锥曲线上的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的计算方法: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转化到相应准线的距离,即焦半径0r ed a ex ==±,其中d 表示P 到与F 所对应的准线的距离。 例五:已知椭圆22 221x y a b +=上一点P 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 到右 准线的距离为____(答:10/3); 例六:椭圆1342 2=+y x 内有一点)1,1(-P ,F 为右焦点,在椭圆上有一点M , 使MF MP 2+ 之值最小,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_(答:)1,3 6 2( -) ; 5、焦点三角形(椭圆或双曲线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 问题:0||S c y =,当0||y b =即P 为短轴端点时,m ax S 的最大值为bc ;

java基础知识点总结

Created by AIwen on 2017/5/14. java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类可被认为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可以使用类来定义变量,所有使用类定义的变量都是引用变量,它们将会引用到类的对象。类用于描述客观世界里某一类对象的共同特征,而对象则是类的具体存在,java程序使用类的构造器来创建该类的对象。 java也支持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和多态。java提供了private、protected、和public三个访问控制修饰符来实现良好的封装,提供了extends关键字让子类继承父类,子类继承父类就可以继承到父类的成员变量和和方法,如果访问控制允许,子类实例可以直接调用父类里定义的方法。继承是实现类复用的重要手段。使用继承关系来实现复用时,子类对象可以直接赋给父类变量,这个变量具有多态性。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类(Class)和对象(object,也被称为实例,instance)。类可以包含三种最常见的成员:构造器、成员变量、和方法。 构造器用于构造该类的实例,java语言通过new关键字类调用构造器,从而返回该类的实例。构造器是一个类创建对象的根本途径,如果一个类没有构造器,这个类通常无法创建实例。因此java语言提供了一个功能:如果程序员没有为一个类编写构造器,则系统会为该类提供一个默认的构造器,这个构造器总是没有参数的。一旦程序员为一个类提供了构造器,系统将不再为该类提供构造器。 构造器用于对类实例进行初始化操作,构造器支持重载,如果多个重载的构造器里包含了相同的初始化代码,则可以把这些初始化代码放置在普通初始化块里完成,初始化块总在构造器执行之前被调用。静态初始化块代码用于初始化类,在类初始化阶段被执行。如果继承树里某一个类需要被初始化时,系统将会同时初始化该类的所有父类。 构造器修饰符:可以是public、protected、private其中之一,或者省略构造器名:构造器名必须和类名相同。 注意:构造器既不能定义返回值类型,也不能使用void声明构造器没有返回值。如果为构造器定义了返回值类型,或使用void声明构造器没有返回值,编译时不会出错,但java会把这个所谓的构造器当成方法来处理——它就不再是构造器。 实际上类的构造器是有返回值的,当使用new关键字来调用构造器时,构造器返回该类的实例,可以把这个类的实例当成构造器的返回值。因此构造器的返回值类型总是当前类,无须定义返回值类型。不要在构造器里显式的使用return来返回当前类的对象,因为构造器的返回值是隐式的。 java类名必须是由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单词连缀而成的,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全部小写,单词与单词之间不要使用任何分隔符。 成员变量: 成员变量的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final前三个只能出现一个再和后面的修饰符组合起来修饰成员变量,也可省略。 成员变量:由一个或者多个有意义的单词连缀而成,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全部小写,单词与单词之间不要使用任何分隔符。 类型:可以是java语言允许的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成员方法: 方法修饰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final、abstract,前三个只能出现一个,static和final最多只能出现其中的一个,和abstract组合起来使用。也可省略。 返回值类型:可以是java语言的允许的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方法名:和成员变量的方法命名规则相同,通常建议方法名以英文动词开头。 方法体里多条可执行语句之间有严格的执行顺序,排在方法体前面的语句总先执行,排在方法体后面的语句总是后执行。 static是一个特殊的关键字,它可用于修饰方法、成员变量等成员。static修饰的成员表明它属于这个类本身,而

《Java编程基础知识点汇总及习题集》--答案

目录 第一章Java入门2? 第二章 Java基础5? 第三章条件转移1?4 第四章循环语句20? 第五章方法 ............................................... 26 第六章数组33? 第七章面向对象........................................... 42第八章异常63? ? 第一章Java入门 知识点汇总 1、JAVA 三大体系 ?Java SE:(J2SE,Java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三个 平台中最核心的部分,包含Java最核 心的类库。?JavaEE:(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Edition,企业版), 开发、装配、部署企业级应用,包含 Servlet、JSP、JavaBean、JDB C、EJB、Web Service等。 ?Java ME:(J2ME,Java 2 Platfor mMicro Edition,微型版),用于 小型电子设备上的软件开发。

2、JDK,JRE,JVM的作用及关系 作用 ★JVM:保证Java语言跨平台 ★JRE: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 ★JDK:Java程序的开发环境 关系 ★JDK:JRE+工具 ★JRE:JVM+类库 3、JDK环境变量配置 ?path环境变量:存放可执行文件的存 放路径,路径之间用逗号隔开 ?classpath环境变量:类的运行路径,J VM在运行时通过classpath加载需 要的类 4、重点掌握两个程序 ?javac.exe:Java编译器工具,可以将 编写好的Java文件(.java)编译成 Java字节码文件(.class); ?java.exe:Java运行工具,启动Java 虚拟机进程,运行编译器生成的字节 码文件(.class) 5、一切程序运行的入口 public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 lo World!”); } 课堂笔记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Java的三个技术平台分别是(J2SE )、(J2EE)、(J2ME)。 2、Sun公司针对领域不同,提供了三个Java版本,其中对于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的是( J2SE ), 对于企业开发应用的是(J2EE),对于嵌入式设备应用开发的是( J2ME )。 (classpath )。 3、建立Java开发环境,安装JDK,一般需要设置环境变量(path)、 4、编写一个Java源程序,其文件名为Test.java,则编译该源程序的命令为(javac ),运行 该程序的命令为( java),生成文档注释的命令为( javadoc)。 5、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简称之为( JRE)。

高中数学:椭圆知识点归纳总结及经典例题

椭 圆 1.椭圆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设为2c). 2.椭圆的标准方程: 12222=+b y a x (a >b >0) 122 22=+b x a y (a >b >0) 焦点在坐标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有两种情形,为了计算简便,可设方程为mx 2 +ny 2 =1(m>0,n>0)不必考虑焦点位置,求出方程 3.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相关点法、直接法 . ,.2,,1的轨迹中点求线段段轴作垂线向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半径为标原点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如图例M P P P P x P ''解:(相关点法)设点M(x, y),点P(x 0 , y 0 ), 则x =x 0, y = 2 0y 得x 0=x , y 0=2y. ∵x 02 +y 02 =4, 得x 2 +(2y)2 =4, 即.14 2 =+y x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4.范围. x 2≤a 2,y 2≤b 2 ,∴|x|≤a ,|y|≤b . 椭圆位于直线x =±a 和y =±b 围成的矩形里. 5.椭圆的对称性 椭圆是关于y 轴、x 轴、原点都是对称的.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 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 6.顶点 只须令x =0,得y =±b ,点B 1(0,-b)、B 2(0, b)是椭圆和y 轴的两个交点;令y =0,得x =±a ,点A 1(-a,0)、A 2(a,0)是椭圆和x 轴的两个交点.椭圆有四个顶点:A 1(-a, 0)、A 2(a, 0)、B 1(0, -b)、B 2(0, b).椭圆和它的对称轴的四个交点叫椭圆的顶点. 线段A 1A 2、B 1B 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长轴的长等于2a. 短轴的长等于2b.a 叫做椭圆的 长半轴长.b 叫做椭圆的短半轴长. |B 1F 1|=|B 1F 2|=|B 2F 1|=|B 2F 2|=a . 在Rt △OB 2F 2中,|OF 2|2=|B 2F 2|2-|OB 2|2, 即c 2=a 2-b 2 . a A 1y O F 1F 2 x B 2 B 1 A 2c b y O F 1F 2x M c c x F 2 F 1 O y M c c y x P O P ' M

java各知识点详细总结(毕向东笔记整理)

Java基础知识总结 写代码: 1,明确需求。我要做什么? 2,分析思路。我要怎么做?1,2,3。 3,确定步骤。每一个思路部分用到哪些语句,方法,和对象。4,代码实现。用具体的java语言代码把思路体现出来。 学习新技术的四点: 1,该技术是什么? 2,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使用注意): 3,该技术怎么使用。demo 4,该技术什么时候用?test。 ----------------------------------------------------------------------------------------------- 一:java概述: 1991 年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 Oak 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PDA等的微处理器; 1994年将Oak语言更名为Java; Java的三种技术架构: JAVA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web程序开发; JAVA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完成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其它两者的基础;

JAVAME:Java Platform Micro Edition,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如手机中的程序; 1,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的开发和运行环境,java 的开发工具和jre。 2,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java 运行的所需的类库+JVM(java虚拟机)。 3,配置环境变量:让java jdk\bin目录下的工具,可以在任意目录下运行,原因是,将该工具所在目录告诉了系统,当使用该工具时,由系统帮我们去找指定的目录。 环境变量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JAVA_HOME=%安装路径%\Java\jdk path=%JAVA_HOME%\bin 2):临时配置方式:set path=%path%;C:\Program Files\Java\jdk\bin 特点:系统默认先去当前路径下找要执行的程序,如果没有,再去path中设置的路径下找。 classpath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classpath=.;c:\;e:\ 2):临时配置方式:set classpath=.;c:\;e:\ 注意:在定义classpath环境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情况如果没有定义环境变量classpath,java启动jvm后,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java各知识点详细总结

基础知识总结 写代码: 1,明确需求。我要做什么? 2,分析思路。我要怎么做?1,2,3。 3,确定步骤。每一个思路部分用到哪些语句,方法,和对象。 4,代码实现。用具体的语言代码把思路体现出来。 学习新技术的四点: 1,该技术是什么? 2,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使用注意): 3,该技术怎么使用。 4,该技术什么时候用?。 一:概述: 1991 年公司的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等的微处理器; 1994年将语言更名为; 的三种技术架构: :,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程序开发; :,完成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其它两者的基础; :,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如手机中的程序; 1,:,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开发工具和。 2,:,程序的运行环境,运行的所需的类库(虚拟机)。 3,配置环境变量:让\目录下的工具,可以在任意目录下运行,原因是,将该工具

所在目录告诉了系统,当使用该工具时,由系统帮我们去找指定的目录。 环境变量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安装路径%\\ \ 2):临时配置方式::\ \\\ 特点:系统默认先去当前路径下找要执行的程序,如果没有,再去中设置的路径下找。 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 2):临时配置方式::\:\ 注意:在定义环境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如果没有定义环境变量,启动后,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如果指定了,那么会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还会在当前目录找吗?两种情况: 1):如果的值结尾处有分号,在具体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会默认在当前目录再找一次。 2):如果的值结果出没有分号,在具体的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不会再当前目录找。 一般不指定分号,如果没有在指定目录下找到要运行的类文件,就报错,这样可以调试程序。 4,命令和命令做什么事情呢? 要知道是分两部分的: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运行。 :负责的是编译的部分,当执行时,会启动的编译器程序。对指定扩展名的文件进

java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java知识点总结 应同学要求,特意写了一个知识点总结,因比较匆忙,可能归纳不是很准确,重点是面向对象的部分。 java有三个版本:JAVA SE 标准版\JAVA ME移动版\JAVA EE企业版 java常用命令:java, javac, appletview java程序文件名:.java, .class java的两类程序:applet, application; 特点,区别,这两类程序如何运行 java的主方法,主类,共有类;其特征 java的数据类型,注意与C++的不同,如字符型,引用型,初值 java与C++的不同之处,期中已总结 java标记符的命名规则 1)标识符有大小写字母、下划线、数字和$符号组成。 2)开头可以是大小写字母,下划线,和$符号(不能用数字开头) 3)标识符长度没有限制 4)标识符不能使关键字和保留字 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类、对象,类与对象的关系,创建对象,对象实例变量 构造函数,默认构造函数,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构造函数的作用,初始化的顺序,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函数:创建对象的同时将调用这个对象的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把若干个赋初值语句组合成一个方法在创建对象时一次性同时执行,这个方法就是构造函数。是与类同名的方法,创建对象的语句用new算符开辟了新建对象的内存空间之后,将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个新建对象。 构造函数是类的特殊方法: 构造函数的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构造函数没有返回类型。 构造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构造函数一般不能由编程人员显式地直接调用。 在创建一个类的新对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调用该类的构造函数为新对象初始化。 类的修饰符:public类VS 默认; abstract类; final类; 1)类的访问控制符只有一个:public,即公共的。公共类表明它可以被所有其他类访问和引用。 若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说明它有默认访问控制特性,规定该类智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引用(包访问控制)。 2)abstract类:用abstract修饰符修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抽象类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概念类,抽象类是它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集合,用抽象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属性来提高开发和维护效率。 3)final类:被final修饰符修饰限定的,说明这个类不能再有子类。所以abstract与final 不能同时修饰一个类。 域和方法的定义 1)域:定义一个类时,需要定义一组称之为“域”或“属性”的变量,保存类或对象的数据。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 3 小苏打:NaHCO 3 大苏打:Na2S2O 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 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 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 2 明矾:KAl(SO4)2·12H2O 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 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 2 刚玉:Al2O 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 3 铁红、铁矿:Fe2O 3 磁铁矿:Fe3O 4 黄铁矿、硫铁矿:FeS 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 3 菱铁矿:FeCO 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OH)2和CuSO 4 石硫合剂:Ca(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 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 4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 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 4 水煤气:CO和H 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 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3与 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 2 尿素:CO(NH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 3 电石:CaC 2 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