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营改增改革

好家长 / 大视野

- 248 -浅谈中国营改增改革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杨海燕

【摘要】营改增在我国全面推行,能促进税制体制的改革,改善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模式的有机转变。企业、税务机关、政府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来适应这种变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 必要性 影响 策略

一、“营改增”方案主要内容

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体育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金融险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目前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二、全面“营改增”的必要性

1.促进税制体制的改革。营改增税制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的进程中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对于我国税制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丰富我国的税制体制制度,不断地丰富我国的税制体制内涵,才能够实现我国税制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税制体制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是否完整,如果没有完善地税制体制作为坚定和完备的后盾,就无法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就很难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税制体制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地深化体制的改革,实现营改增的税制体制,强化税制改革,才能够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2.改善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税制体制政策的调整,不断地丰富政策体制的内涵,改进税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深入地了解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于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要考税制体制的支撑和鼓舞,如果没有合理的税制体制的调整,就很难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营改增的税制体制的改革注重的正是这一点,通过不断地调整现存的税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用增值税来覆盖增值税,有效地解决了重复收税的问题,对于解决税制体制中的问题起到了只为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地通过税制体制的调整才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促进企业的发展模式的有机转变。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首先,能够使得企业在自主选择自己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及管理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很多的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来说,无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营改增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使得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让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地深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企业的发展同时能够极大地拉动了GDP的增长,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应对营改增策略分析

1.企业应对策略。(1)合理利用增值税特点,充分抵扣进项税额,最大限度降低税负。包括规范内部管理,特别是发票管理,修补断裂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充分理解和掌握新的税收政策,创造条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调动销售、采购、营销、信息技术及法律部门全员积极参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审核、整理工作,避免由于抵扣凭证不符合规定而增加税收成本。(2)充分评估“营改增”政策给本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重新考量本企业的营运模式和供应链安排,提早做好分析预测,积极开展纳税筹划。包括在条件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转变与征收增值税不匹配的粗放的经营模式,必要时考虑将主辅业务进行剥离,以“营改增”为契机,带动企业向专业化、高精尖方向发展;对企业组织机构及业务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布局和调整:如选择设备投资最佳时间、优选合作企业、选择有利于减低税负的纳税人身份、积极创造条件以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最大限度地节约税收。

2.税务机关应对策略。(1)充分依托网络技术,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顺利完成“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征管范围转换和业务衔接工作。包括搭建工商、国税、地税协作平台,构建“营改增”财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摸清基础税源,建立管理信息档案;摸清纳税人经营管理模式及经营特点,准确核定“营改增”纳税人适应发票种类和用票数量,方便专用发票的认证与管理;积极开展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通过对试点纳税人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逐步建立“营改增”管理风险指标体系,提高“营改增”企业后续控管能力。(2)近期内加强国、地税局之间的协作,暂时缓解地税系统管理职能下降压力。包括建立信息交换制度,运用人员传递、电信联系等方式沟通信息,加快国、地税征管信息系统互通互联,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加强税务登记管理,联合核定个体税额,加强税务检查协调;加强所得税政策执行的沟通协调,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定期联系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共同做好所得税征管工作。长远来看,应积极构建地方税收体系,确认地方税收主体税种取代营业税地位,根本解决地税系统管理职能下降问题。

3.政府财力减少压力应对策略。健全地方税收体系,不断壮大地方政府财力。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而政府又必须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寻求收支平衡,这就有必要重新构架政府间税收安排、重建地方税种。

参考文献:

[1]赵颖,王亚丽.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分析[J].财贸研究.201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