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 专项2015年项目指南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 专项2015年项目指南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 专项2015年项目指南

附件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年项目指南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3-3-18

目录

一、地球基准维护和应用 (6)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6)

(1)地球重力测量与典型区域示范 (6)

(2)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联合数据处理 (7)

(3)全球空间基准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研究 (7)

2.预期目标 (7)

二、北斗导航定位和产业化应用 (8)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8)

(1)北斗系统坐标框架应用一致性及可靠性研究 (8)

(2)基于北斗的国产化设备及软件研发 (8)

(3)北斗卫星产业化示范应用 (9)

2.预期目标 (9)

三、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 (9)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0)

(1)多源数据融合与精细三维建模 (10)

(2)机器视觉与立体测图集成化技术 (10)

(3)现代测绘仪器装备计量检测新技术与标准 (10)

(4)法定测绘服务与测绘地理信息新产品研发 (11)

2.预期目标 (11)

四、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和管理 (11)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2)

(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构建技术 (12)

(2)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 (12)

(3)测绘应急数据库构建技术 (13)

(4)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管理 (13)

(5)移动互联环境下志愿者地理信息的利用 (13)

2.预期目标 (14)

五、国产卫星遥感测绘 (14)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4)

(1)卫星检校与多星数据联合处理 (14)

(2)国产干涉测量卫星测绘技术 (15)

(3)光学遥感地理信息特征库建设 (15)

2.预期目标 (15)

六、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智能体系建设 (15)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6)

(1)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智能体系建设 (16)

(2)地理信息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16)

2.预期目标 (16)

七、地理国情世情监测 (17)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7)

(1)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与指标体系 (17)

(2)重要地理国情时空变化监测、统计分析与预测 (17)

(3)地理国情专题监测技术 (18)

(4)地理世情监测技术 (18)

2.预期目标 (18)

八、其它 (19)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修编,2013-2020)》《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根据“构建智慧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壮大地信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要求,遵循需求牵引、问题导向、重点突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和经费管理规定,围绕“3+1”平台建设、支撑和引领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科技需求,特制定本指南,作为2015年专项项目建议的依据。

一、地球基准维护和应用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球重力测量与典型区域示范

开展绝对重力场研究和相对重力测量研究。研究提高航空重力仪的动态定位、定速与定姿关键技术,获得高精度位臵、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开展重力梯度测量卫星应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现代大地基准GNSS网资源,研究制定困难地区和全国开展卫星和航空重力测量的技术方案,并选择部分典型区域开展试验,进而突破地形地貌环境复杂、高海拔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现困难地区重力场信息获取,为填补我国现有重力资料空白区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地球重力场和磁场组合导航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联合数据处理

开展基于GNSS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的联合数据处理研究。研究不同导航卫星坐标框架无缝衔接、观测值的容错支持等,研究不同基准站网联合处理的框架一致性问题、整体平差策略等,探索建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维持的整体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开展基准站非线性变化问题研究,包括板块运动速度场的精细描述、地心运动规律研究、非构造运动影响(如气候、地下水、土壤湿度等)对基准站高程方向的影响等。

(3)全球空间基准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研究

针对现有的各类不同地球空间基准,分析地理空间基准的不相容性,构建空间基准的一体化理论模型,通过模型建立不同空间基准之间的综合关联,实现多种地球空间基准的无缝集成。针对地图数据库建设采用的空间基准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分析空间基准对于地图数据库不同尺度表述准确性的影响,建立一致的空间转换关系、研究动态空间基准对于地图数据库所表述的不同时期所更新的空间信息一致性的影响,推动在CGCS2000坐标系下国家、部门、行业、地方之间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

2.预期目标

形成困难地区和全国开展航空重力测量的技术方案,解决各类地球空间基准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我国不同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统一平差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测绘基准的精度。

二、北斗导航定位和产业化应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重点促进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的融合服务等五大领域的发展。针对产业发展、行业应用和公众生活对导航与位臵服务的需求,加大对于国产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天基坐标框架动态维持、北斗精密轨道坐标框架定义以及信号可靠性监测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面向行业的业务化示范应用系统,促进和增强国产导航卫星应用与服务的产业发展水平。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北斗系统坐标框架应用一致性及可靠性研究

开展利用北斗等多种导航卫星系统建立与维持我国地心坐标系统的研究,开发相关软件平台。研究天基北斗坐标系统与CGCS2000大地坐标系统的一致性,分析地球动态框架对于北斗坐标系统维持的影响,开展北斗卫星与GPS卫星系统在定位融合算法中坐标系统一致性的研究。开展北斗导航系统可靠性和完备性监测分析、北斗卫星轨道坐标系统引起的误差影响及高精度北斗精密卫星定轨、大区域北斗监测站网示范系统等研究。

(2)基于北斗的国产化设备及软件研发

研究基于北斗增强系统实现手持终端分米/厘米级快速定位、北斗短报文野外信息通讯及编码技术;研究多功能测量部件(导航定位、激光、影像等)位臵信息集成技术,及相应的大地水准面成果集成、转换技术;研究测绘终端采集信息与后台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联,研究实现多源实时数据更新的综合处理等;研建高精度北斗/国产INS的全息组合导航算法和数学模型;研究INS仪器随机误差的检校与补偿方法,建立完整的、标准化的国产INS仪器误差检校技术流程。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形成基于在建的测绘地理信息国家级工程应用的软件原型及硬件样机。

(3)北斗卫星产业化示范应用

基于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整合全国范围的北斗导航基础设施资源,研发面向典型测绘行业应用的示范系统,如全国范围北斗动态分米/厘米级精密定位应用系统、地理国情监测野外调查及更新系统、大面积地表沉降监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应急测绘基准重建及快速测图系统、集成多方式的室内导航定位、多传感器的特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候鸟迁徙监测等业务化示范应用系统,进一步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

2.预期目标

结合测绘基准建设与应用服务的需求,利用国产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完善国家测绘基准建立与维持的技术体系,拓展北斗导航卫星定位应用领域,推进北斗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进程。

三、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明确要求加速测绘信息化步伐,加大对现有测绘生产体系现代化改造力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技术正处于从数字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关键阶段,现有的生产技术流程和装备配臵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通过对信息化数据采集、处理和分发技术及其相关标准的创新,以满足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需求,构建动态、及时和按需测绘的信息化测绘模式。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多源数据融合与精细三维建模

多源数据精细融合三维建模是利用包括车载、航空等多源数据进行精细融合,实现三维建模。主要研究数据精细融合三维建模技术方案及建设工艺流程,研究多源数据进行高精度城市三维模型建设;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采集、建模、管理技术及配套软件;研究模型化街景制作与网络发布技术及系统;研究井下测量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研究倾斜摄影相机与定位定姿系统一体化标定及直接地理参考等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多源数据精细三维模型整合技术。

(2)机器视觉与立体测图集成化技术

以实现计算机多视立体测图和特征快速提取为目的,研制多视立体三维测图系统,突破正射影像与高程的同步模型生成和管理,正射影像制作与三维立体测图所需的数据结构与数据组织,正射影像制作三维测图集成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以及地物三维几何模型及拓扑关系建立等核心技术。

(3)现代测绘仪器装备计量检测新技术与标准

现有测绘计量检测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测绘仪器(装备)发展的需求,甚至出现了计量检测的空白。本研究针对新技术发展,通过现代卫星导航及惯性导航设备计量检测/校准技术、航空传感器光学和辐射性能计量检测技术、现代航空传感器计量检测技术等研究,新型航空遥感传感器等系列检定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测绘地理信息仪器计量检测技术体系,推动国产测绘仪器装备产业化。

(4)法定测绘服务与测绘地理信息新产品研发

探索建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资源等法定测绘技术支撑体系和标准体系,形成不动产登记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空间平台。围绕新型传感器数据获取、二维码与数据共享、三维可视化表达等薄弱环节,开展X光立体测绘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新型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和产品标准,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共享的相关标准,进行新型大地图集、3D数据产品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形成全景地图立体打印技术和标准等。开展新型地理信息产品的检验测试技术、质量评价方法及认定标准研究,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2.预期目标

在新型传感器研发和数据获取标准、新技术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设计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产品、体系的完善及其相关标准建设,不断提升现代测绘仪器装备计量检测水平,增强新型地理信息产品的检验测试、质量评价和认定能力。

四、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和管理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网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有待加强。针对自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能力不强以及互联网地理信息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和保密技术,开展基于

新型计算架构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构建技术

为了更好适应全社会云计算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管理和公共服务也要朝着云平台发展。研究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云的构建技术及相关标准,提供云计算环境下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存储、共享和应用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流各环节的网络化业务协同。开展跨国家、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云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互联互通以及多级数据快速出图,探讨地理信息云平台商业化运行模式,促进天地图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和广泛应用。

(2)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

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地理信息的共享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地理信息的安全监管和保密提出了严峻挑战。研究建立针对地名地址、地物性质等属性信息的泛在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监控技术,构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技术业务平台。研究基于地理信息要素分层的数据公开,探索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建库技术,加强在云环境下的数据转换和数据限制等技术攻关,从技术角度更好地解决地理信息保密与应用的矛盾。研究多态地理信息存储交换环境监控与非对称数据加密、地理信息指纹等技术,实现基于形态、图像、文本特征和数字水印的信息指纹生成、检测和网络化跟踪;研究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并行搜索与多级联动快速处臵技术,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监管系统业务能力。

(3)测绘应急数据库构建技术

地理信息作为灾情空间定位的基础,在灾害监测、应急救灾、灾情评估、重建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向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效服务的需求,研究设计测绘应急专题数据库构建的技术方案与技术规范,研究在特定区域及应急环境条件下地理信息快速获取与集成处理关键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展重点地区或重点专题测绘应急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示范,初步形成应急专题数据库构建的技术框架,为全国范围测绘应急专题数据库构建奠定基础。

(4)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管理

顺应测绘地理信息体系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管理模型、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关键技术;构建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协同管理平台与档案管理示范系统,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解决电子档案长期保管难题、高效服务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行业及社会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5)移动互联环境下志愿者地理信息的利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地理信息的使用者转变为生产者。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地理信息在数据采集和更新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众包技术、志愿者地理信息验证技术、分布式空间数据在线分析统计技术、地理信息数据存储交换技术与标准等研究,实现相关标准的国际化,解决面向多类终端的地理信息自适应可视化、志愿者地理信息汇集与挖掘等问题。

2.预期目标

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云架构的升级,有效应对移动互联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中面临的问题,解决测绘应急数据库构建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档案管理等急需的关键技术,将志愿者地理信息作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更新的有益补充,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五、国产卫星遥感测绘

卫星测绘应用业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修编,2014-2020)》提出的七大任务之一。随着国产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源不断丰富,面向规模化全球制图需要,研究卫星检校与多星数据联合处理、探索遥感地物分类与解译特征库的工程化应用、国产干涉测量卫星测绘等关键技术方法。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卫星检校与多星数据联合处理

通过卫星检校技术攻关,建立卫星几何检校和辐射标定统一的参数库,通过卫星数据纠正技术研究,建立满足多类型卫星联合检校平台、高精度处理平台,形成卫星检校和联合处理的技术规范,建立高精度检校数据库,提升卫星的业务化检校能力,为多星数据联合高精度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国产干涉测量卫星测绘技术

针对国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难以实现干涉成图、几何精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我国干涉测量卫星的技术论证、搭建干涉测量卫星几何质量和辐射质量论证平台、研究高精

度保相位成像、雷达卫星几何检校、雷达卫星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建立等技术,研制干涉雷达卫星标准产品数据处理技术和雷达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技术。

(3)光学遥感地理信息特征库建设

开展遥感地理信息特征库建设,将地物光谱和配套环境参数的地面测量数据与遥感观测数据、知识数据、遥感模型相结合构建测绘地物光谱、纹理信息等特征库,提升地物分类与解译的自动化和业务化水平,为遥感数据快速转换为行业应用信息提供良好的应用基础。

2.预期目标

丰富国产卫星检校与多星数据联合处理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光学遥感地理信息特征库建设,实现国产SAR卫星的干涉成像仿真,为国产SAR卫星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六、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智能体系建设

《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修编,2014-2020)》提出要探索智慧城市。在城市的智慧化过程中,原有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面临着个性化不足、智能程度不高、服务满足不了需求等问题,亟需突破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智能服务中的相关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发展,抢占该领域的学术制高点。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智能体系建设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针对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研究多维度、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及数据库建设技术,开展三维地理网格、地理实体标识

及编码、地理信息语义网络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知识引擎与智能化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基础设施管理应用等方面技术研究,在智慧农业、交通、生态环境、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并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

(2)地理信息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和更新能力,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城市传感网的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村镇建设等方面技术研究,形成测绘地理信息传感网建设和应用的系列标准。研究面向物联网环境的跨领域语义匹配技术、物联网应用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物联网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开展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服务标准化研究,形成物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2.预期目标

在地理信息智能服务内容、方法、标准,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智能服务中的融入、应用,泛在环境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等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智能服务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奠定我国在城市信息化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七、地理国情世情监测

《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修编,2014-2020)》《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将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当前和今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加快监测技术和统计指标研究。以地理国情信息应用需求为导向,结合现有地理国情普查体系,研究能够进行常态化监测的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与指标体系,并通过时空统计分析、综合分析以及监测响应研究等,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

化、业务化提供重要的科技保障。

1.拟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与指标体系

围绕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发展、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实施等主题,研究重要地理国情指标及常态化监测技术方法,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框架,建立适应我国不同等级地理区划单元、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分区的地理国情监测指标空间分类体系,建立可以动态反映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性发展规划、国家重大工程等实施以来的建设进展、实施效果等的地理开发指数,构建能客观、准确、详实地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统一的、定量化的指标体系。

(2)重要地理国情时空变化监测、统计分析与预测

面向常态化、应急化地理国情监测业务需要,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指标,探索针对地理国情异构数据的地理国情变化监测的智能化、自动化发现、提取和解译等技术,研究地理信息大数据挖掘理论技术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地理国情分析方法,进行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统计特征、时空分布模式、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等研究,建立通用和专题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变化类型、分析预测技术等,并开展重要地理国情分析预测和地理设计应用示范,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由以数据为主向以知识为主转变。

(3)地理国情专题监测技术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业务需求,开展海岛礁测量机器人研发,研究海上无人值守GNSS基站技术,探索海洋划界与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集成,并开展相关应用示范。开展基于现代测绘高新技术的海洋测量、水体污染、农业植被、地质灾害、大气气溶胶等方面专题监测技术研究与试验,为进一步丰富监测范围提供技术保障。

(4)地理世情监测技术

整合国产遥感卫星等多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国产卫星辐射校正、无控几何精准定位工程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高分辨率全球地图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流程构建,开展地理世情指标体系研究,进行全球粮食产量、能源产区局势、森林植被覆盖等典型地理世情监测的研究示范。

2.预期目标

建立科学量化的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统一的科学参考体系,形成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地理开发指数和进行地理设计,全面提升地理国情监测服务四化建设、海洋经济发展、走出去战略实施等的能力,为地理国情/世情监测常态化开展奠定基础。

八、其它

2015年拟开展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其他符合《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内容;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开展的当前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示范;其它事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前瞻性、培育性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不断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信息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应用,信息获取、综合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应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工程领域正在渐渐的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工程。为了更好更充分的在工程领域利用IT技术,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很重要。简要介绍了IT技术和其应用,以及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IT的进步必将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新型的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并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优化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70~80年代,最初出现的是以解决某一问题为目的的单项程序,如财务、材料、进度管理等软件。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单项程序开始逐步集合形成程序系统,而发展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简称PMIS)。PMIS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实施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处理结构和管理依据,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目标而服务,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 PMIS中采用的方法即项目管理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对项目管理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方面的实际值相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从而达到控制效果。因此,PMIS主要包括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工程项目,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辅助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其核心是项目目标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及方法决定了PMIS应具有的功能,PMIS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辅助确定项目计划值;项目实际数据的采集;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等各类信息的查询;选购木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分析;项目变化趋势的预测等。 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是对一个设施的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方式,用以解决建筑工程在软件中的描述问题,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工程集成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工程进度控制中可视化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二是迅速发展起来的Web GIS 技术对项目一体化的贡献。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字形式的工地基础信息,具有快速查询检索、统计量算、空问分析和输出绘图等多种功能,为工程实时管理提供辅助信息。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强大的数据库的功能存储工程进程中的各项数据,如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建筑物布置设计及断面形状、尺寸图形及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杨 谦 吴金华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710054西安)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图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主要讲述了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最后阐明了实际使用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 S);建筑领域 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 S)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GI S经历了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其在建筑领域中的使用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从破土动工到交付使用,包括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众多环节及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的日常维护和监测,需要处理大量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空间数据和记录文档,如建筑物的具体分布、位置、标高;桥梁的架设、道路的布局、市政建设中各类地下管线铺埋的位置等。人为处理这些复杂信息,既费时又费力。GI S强大卓越的空间数据查询分析功能,快速数据更新功能,信息准确传递功能,为快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如今地理信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施丁:安全管理、地基设计、建筑规划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211 GI S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建设项目数量巨增,而安全监督管理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GI S技术应用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正好解决了管理人员少与需要管理的建设项目数量多这对矛盾,为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高效有力的管理手段。范丽霞等同志2004年将GI S应用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为GI S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使用平台。即把管辖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项目显示在地图上,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定位查询,就能够直观、方便的掌握施工项目的现实状况,有利于安全监管人员有目的、分重点的对建设工地实施安全监督。同时,利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 lnf o对区域地图和数据库的管理功能,一方面在用图形方式显示出管辖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分布情况以外,项目周边的交通、电力、电信、燃气、供水管网的布局信息也可一目了然,为场地施工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把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属性信息,比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存储在数据库中,更重要的是把建设项目的安全手续、专职人员配备、安全 4陕西建筑 2007年3月总第141期

数据库与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空间数据库技 术应用 班级:测绘1202 姓名:唐德周 学号:20122996 指导老师:杨宁

数据库与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在遥远的过去,那时候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都不发达,测绘行业发展缓慢。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给测绘工程带来了新的希望,不管是测绘仪器还是测绘相关的技术都不断的进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测绘工程领域也涉及到了之前无法达到的高度,数据库的发展更是为测绘行业带来了质的飞跃。 放眼当今世界的局势,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中,每一个城市勘测单位,每年都会承接大量工程测绘项目,如何对这些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迫切解决的一个课题。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基于纸质文档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测绘生产管理的需要,通过采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技术对测绘工程项目的属性、时限、合同、产值、工日和项目空间位置信息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把传统的工程项目具体化、空间化,实现了测绘工程项目的查询、分类统计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了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一、测绘工程的发展 1.传统的测绘工程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采集和描绘地球及其表面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变化状况信息的科学, 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动地改造自然服务。在新石器晚期农业较发达的时期,人们对一年中的节气就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通过对天文长期观测的结果,说明测绘的萌芽已在新石器时期形成。 在古代,测绘领域主要是运用一些简单的物理仪器进行测量的,比如早起的水平管、复距等,测量领域也是着手于简单的小区域地形、地貌的测量,或是对天体的观测,那时的测绘数据也是相当的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即可,测绘的成品最多的就是战争使用的手绘地图。数据在古代的测绘领域内还是相当的简单的,也是十分容易处理的。 在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仪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水平仪、经纬仪、各种先进的仪器层出不穷,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扩大了测绘领域的范围,但是近代的测绘领域仍然停留在机械测量范围内,数据记录和处理能力十分有限,无法打破这个瓶颈。 2.测绘工程的发展趋势 经典航测立体测图仪和测距仪投入使用各自引发了测绘内业和外业的一场 革命。全站仪的普及,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存储功能的大力提升,几倍地提高了测绘外业工作效率。 随着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绘行业正在迅速向地理信息产业转化。传统的测绘生产主体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产品由模拟形式转为数字形式,大量的外业测量被室内地理信息采集所取代。地理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和分发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概念。作为3S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一不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数据来支持其功能的运行,因此测绘工程则需要向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那么在数据保存和处理方面就需要有突破性的发展。 二、地理信息与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 1.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空间地理分布的有关信息,用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19-01-23T16:38:49.5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作者:梁景东[导读] 通过软件项目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项目开发的按时、按质完成而又保证成本和效益。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使得各种信息系统不断应运而生,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其中的代表,通过将电子地图与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和展现,是用户较为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本文以某地农村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简述软件项目管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系统不断应用到我们生活、工作当中,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更是其中的代表。通过软件项目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项目开发的按时、按质完成而又保证成本和效益。 一、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在软件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不仅仅是强调使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还强调项目管理中各参与人的重要性。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增强对软件开发的控制能力,提高软件开发质量。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的范围涉及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软件度量、项目计划、风险管理、质量保证、过程能力配置管理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是贯穿、交织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讲,软件开发主要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安装及维护阶段。不论是作坊式开发,还是团队协作式开发,这六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定义,软件项目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管理: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实施等。 (2)范围管理: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核实、任务协调等。 (3)时间管理:项目任务分解、进度计划编制、任务持续时间估算、进度计划控制等。(4)成本管理:资源计划编制、成本估算、成本预算和控制等。 (5)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计划编制、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控制、软件过程改进等。(6)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计划编制、人员职责的分配、团队合作发展等。(7)沟通管理:建立沟通渠道、信息交换管理等。 (8)风险管理: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分析、项目风险优先分析、项目风险控制等。(9)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管理、项目验收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管理 3.1需求分析 项目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开始阶段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明确客户的需求,系统开发人员才能规划出好的项目。需求识别是一个过程,通过了解用户的各种要求,收集各种信息资料,最终确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需求识别对用户与开发人员都至关重要。某地农村经济数字云图功能需求分析如下: 1)将区域内农村资产上图定位,整理资产结构与信息,资产管理层级一目了然。明确农村资产组成,摸清家底。2)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村、镇各级农村收支情况,按区域、按月份、按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化。3)实现农村资产的智能化管理,及时推送租赁合同到期资产,标记展现限制资产,活化农村资产使用,提升农村收益。4)农村管理人员巡检实现轨迹化管理,巡检路线可查可控,实现人员定位,轨迹回放,提升管理人员积极性。 3.2总体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总体设计,将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整理成为一系列工作任务的集合,而每个工作任务又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几个工作子任务,形成结构分明的工作任务群。开发人员可以明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进而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以上需求分析,对项目的总体设计简述如下: 1)整理农村资产信息,明确其结构层级为镇街、村、经济社、一级资产、二级资产的结构形式。由于资产数量庞大,建议提供移动APP由村管理人员对资产位置进行采集和拍照。 2)明确农村收支的分类情况,主要的支出和收入项,整理农村账套信息逻辑,以统计图形式展现不同区域、时间、类型的收支情况。3)对资产合同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合同信息与资产挂接关系,明确如何区分资产是否闲置,并开发针对三月内到期的资产提醒功能。4)对接农村管理APP,实现巡检人员的位置信息记录,做到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和回放。 3.3 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预期的时间,指定经济有效的进度计划,执行计划的同时要经常检查是否完成计划要求,出现错误要及时调整修改,直到项目完成。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软件项目的组织结构,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定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项目计划。本次项目按项目重要节点可划分为如下阶段: 1)系统开发阶段:系统开发、内部测试,约为4个月; 2)试运行阶段:实验区试验资产定位采集,完善系统功能,约为2个月;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管理,规范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属于《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规定专业范围的测绘与地理信息项目(以下简称“测绘项目”),应当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备案。 第三条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管全省的测绘项目备案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以下测绘项目的备案: (一)国家和省基础测绘项目; (二)国家和省重大建设工程的测绘项目; (三)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外国的组织或个人在本省实施的测绘项目; (四)省外测绘单位在本省实施的测绘项目; (五)以测绘为目的的航空摄影项目;

(六)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服务项目; (七)其他作业区域跨设区的市的测绘项目。 第四条设区的市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项目备案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以下测绘项目的备案:(一)市基础测绘项目; (二)市重大建设工程的测绘项目; (三)省内非本市测绘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的测绘项目; (四)其他市本级及作业区域跨县(市、区)的测绘项目。 第五条县(市、区)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本办法第三、第四条以外测绘项目的备案。 第六条承担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第四、第五条的规定向项目所在地相应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备案,并对备案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测绘项目金额在10万元(含)以上的,测绘单位应当在项目施测前以项目合同为单位进行备案。 测绘项目金额小于10万元的,可以在项目施测后3个月内集中备案。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初探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初探 发表时间:2019-07-24T09:54:16.0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任俊强[导读]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林州天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工程施工信息作为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涉及到多环节、多渠道、多部门和多专业,为了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须获得相关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信息的功能和价值。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初探 1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概述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控制协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各种活动,如利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通信与存取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认知和再生、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信息的执行等,实现施工信息的效用和价值。信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经过人工处理具有了其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企业组织活动中人、财、物等具有实体形式的资源一样,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的发展,为了控制工程施工的四大目标,对施工信息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首先分解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制定各项分计划,指导并协调施工活动,实现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其次,信息管理要组建、运做并维护信息系统,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实现信息管理的组织职能。然后,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目标,施工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其领导职能。最后,为了实施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实现最终目标,要对工作进行衡量、评估、纠偏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控制职能。 2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2.1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也称中央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的控制,这四大控制作为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与中央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集成和共享收集到的数据。系统的开发经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主要目标和活动。 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业务职能系统由工程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商务系统、物资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系统六个模块组成,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2.2施工项目信息门户项目信息门户(PIP)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处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 系统的实施工作采取自主开发和购买商业化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考虑经济、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方法等因素。实施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产品选择,调查项目情况并分析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采集数据,购置所需设备,分解项目结构、对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组织信息、分析组织过程,并组织系统总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知识培训。安装配置阶段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组装和配置、部门的确定、编写系统实施手册和信息管理制度,并组织系统管理和用户操作的培训。试运行与二次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试运行部门、修改和调整系统、编写实施手册,并组织用户操作和工作专题的培训。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监控系统的实施情况,贯彻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最后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 2.3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综合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地下管线的布局等空间地理数据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管径等空间信息所对应的属性数据。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 3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的性质与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各类管理系统软件在办公、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并且要向着这些性质全面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一)系统的安全性

地理信息行业项目实施部部门职责与管理制度

地理信息行业项目实施部职责与工作制度 张宁 2016年3月4日

目录 1 实施部部门职责 (1) 1.1 部门工作目标 (1) 1.2 部门工作职责 (1) 2 项目实施工作流程及实施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3) 2.1 项目实施概述 (3) 2.2 项目实施阶段的具体过程和实施人员工作责任 (4) 2.2.1 项目启动阶段 (4) 2.2.2 调研设计与实施方案确认阶段 (5) 2.2.3 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 (8) 2.2.4 数据标准化集成与内部测试阶段 (9) 2.2.5 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 (10) 2.2.6 项目培训阶段 (12) 2.2.7 项目总体验收阶段 (14) 2.2.8 成果交接阶段 (15) 2.3 实施部日常工作制度 (16) 3 实施部岗位设置 (18) 3.1 实施部经理 (18) 3.1.1 业务职责 (19) 3.1.2 管理职责 (19) 3.1.3 权限 (22) 3.2 项目经理 (22) 3.3 项目实施工程师 (25) 3.4 实施部部门助理 (26) 4 实施部各岗位考核制度方案(一) (29) 4.1实施部工资组成 (29) 4.1.1 项目经理薪酬组成 (29) 4.1.2 实施工程师薪酬组成 (29) 4.2 岗位考核制度 (30) 4.2.1 实施部总经理考核标准 (30) 4.2.2 项目经理考核标准 (31) 4.2.3 项目实施工程师考核标准 (32) 5 实施部各岗位考核制度方案(二) (34) 5.1实施部工资组成 (34) 5.1.1 项目经理薪酬组成 (34) 5.1.2 实施工程师薪酬组成 (34) 5.2 岗位考核制度 (35) 5.2.1 实施部总经理考核标准 (35) 5.2.2 项目经理考核标准 (36) 5.2.3 项目实施工程师考核标准 (37)

浅谈测绘工程的项目管理

浅谈测绘工程的项目管理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测绘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测绘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管理、工作重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准备工作,运行阶段,质量控制 1、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完善,测绘工程项目也在逐年增加,如2007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和各地方不断开始的基础建设测绘工作等,同时随着测绘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全程控制的基础工作,成为GIS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测绘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高外业测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做好一个工程、树立一面旗帜、结交一方朋友、锻练一支队伍”的目的,这是近年来测绘公司都非常重视且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工程项目是公司的命脉,项目的质量关系到公司的信誉,项目的效率关系到公司的效益,项目的成败则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项目经理人又是一个项目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项目经理人的判断、决策、调控,甚至于工作作风、个人性格都会对项目的运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测绘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高外业测绘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所以测绘界同仁共同关心的问题。 2、概述 众所周知,测绘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同时又是管理密集型企业,这就相应的要求测绘行业的项目经理要同时具备全面的技术素质和足够的管理沟通能力。那么一个项目应该如何管理,项目经理又该如何做,我认为对于测绘项目的过程来说,应该是:谨慎的开始、务实的过程、扎实的收尾;对测绘项目经理来说则应是: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精心组织、合理设计,工程中期运行阶段工艺流程的实时优化、工作过程的严格控制,工程后期收尾阶段的质量控制、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落到实处。 3、项目管理三个阶段 一.测绘项目的准备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的准备工作不容忽视。当接到项目时:“如何做?目标是什么?方法有哪些?步骤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等等”是我们常常反复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当我们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应该先详细了解项目的工作目的,即“甲方要什么”,然后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这个项目,即“我能做什么”,最后去通报公司开动员会听取公司高层和技术部门的指示、建议以及和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再去全面展开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即“我将如何做”。 测绘项目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准备方面 主要是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技术设计的编写。在此期间接收甲方提供的参考资料并全面了解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资料及相应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等,在对项目情况充分进行分析之后与项目技术负责共同编写项目的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的编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工程概述,主要包括: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建设原则、测区概况、已有资料、技术依据等,(2)作业流程及方式方法,(3)提交资料,(4)其他补充等,注意结合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对工作流程的设计上要做到优化与合理。工作流程如下例:

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 1、前言 施工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通过信息从上层到下层或从下层到上层的纵向流动,以及在同一层次间的横向流动,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但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流动主要采用手工统计数据、编制报表的方式(一些企业即使采用了计算机,也主要用于将手写的报表编织成打印的报表),这种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难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随着“数字化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相对其他行业和领域来说,建设工程领域的数字化概念还很模糊,数字化的施工管理方法研究也很少见。为此,本文从“数字化施工管理”概念出发,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内涵及可能实现的手段。数字化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领域的必然趋势,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引来同仁的积极探讨并带来数字化施工管理的繁荣。 2、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内涵 与“数字地球”的概念相似,“数字化施工”就是将施工过程数字化,它包括工程全部施工过程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数字化施工管理”即在数字化施工的基础上,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工程施工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化施工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运用空间的概念整合信息及资料库的体系,是一种强调知识共享与更新的机制及过程,注重将原始资料经过整理、统计与分析后变成信息,而信息经过充分运用及共享,则可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因此,本文认为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空间信息技术;②系统仿真计算;③可视化与虚拟现实;④多智能体施工。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兴起将为建设行业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等起到巨大作用。 2.1空间信息技术 空间信息是数字化施工管理的首要前提,它包括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建筑物、施工项目等一切空间的信息。空间信息技术是处理空间信息最为有力的工具,它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亦是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19-01-04T12:04:14.9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作者:庄猛1 胡家丽2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建筑项目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难度越来越大。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建筑项目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建筑,因此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发展,有必要改变建筑项目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在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借助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先进了科学技术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施工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简述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对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理解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工程施工信息的理解。前者是一张复杂繁琐的网络,从最开始的建筑工程材料购买到后来的建筑工程竣工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例如从项目的设计单位到建筑工程的设备安装以及各种工程协调信息,涵盖的范围比较的广泛。后者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目标控制的基础,控制任务要想顺利的进行下去就必须要有信息的支撑,这是一切建筑工程活动的始基。 2、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意义 现代化时代进步,建筑项目规模逐渐扩大,所涉及的信息建设更加复杂,这也为工程建设增加了难度。所以,加强信息管理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施工信息管理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收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施工管理人员的设计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建设。 3、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工程施工信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3.1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 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 3.2施工项目信息门户 项目信息门户(PIP)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处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项目信息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有:桌面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项目通信和讨论、任务管理、网站管理、电子商务、在线录像等。 项目信息门户使得项目信息的沟通方式变为集中的存储和共享,项目信息门户的应用,使信息存储数字化、相对的集中了数据的存储,程序化信息的处理和变换过程,使信息的传输过程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并最终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充分重视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和实施。 3.3施工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综合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4.1加强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要想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得以顺利的进行,就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施工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要深入到每个细节方面,要对每一个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信息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有据可依,责任明确。完善信息管理体系还要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2提高施工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一项综合技能较强的工作,需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管理,因此,就需要提高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施工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建筑工程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开展政工工作,紧跟建筑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