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设计报告

一、研究背景

教育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都超不出生活世界的领域。学校德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德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形成的场所。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人物、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注重以“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等教育学生,把德育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教师以德育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的德育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学生还因此产生抵触情绪。确实,这种脱离人的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缺少平等的对话,缺少学生的需求,缺少让生命感动的活动,可以说,这种德育工作方式的本身就与学校德育宗旨相违背。学校德育生活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的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看着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蕴藏丰富的德育素材。我校曾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开发和挖掘“生活德育”资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德育活动:如“今日我当家”、“我看《焦点访谈》”、“五个一”活动等,这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使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的主体构建,唤醒了学生形成高尚道德素质的动机,并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变成了自觉、自愿的主体性行为。在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想以《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为契机和突破口,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分析与名词界定

1、德育生活化:我们认为是指改变以往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等的知识性传授,忽视学生实际生活、个性发展的状况,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2、生活世界: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哈马斯看来,生活世界就是创造性活动的场所。校内外生活是一个由人构成的日常生活世界,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但也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我们不能光在学生面前只呈现好人好事,宣扬真、善、美,而回避生活中诸多假、丑、恶。正如罗杰斯所说:“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愿意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道德体验,并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使本校学生在思想情感、为人处世、价值观取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素质有更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自主的发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使本校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创新,取得较大的成效。

4、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准确把握几个认识问题

1、正确认识德育生活化与道德教育社会性的关系。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但并不否定一般性的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只是把基点放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上,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2、正确认识、处理好基本的做人道理、处世方法等基础性道德教育和发展性道德教育的关系。要着重强调基础性道德教育,学会基本的做人道理,学会基本的生存方法,但不否认创新与发展。在以生活为主题的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增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实践性。强调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就必然要在各项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利于道德升华的实践活动,如果活动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了学生的亲身实践,也就谈不上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研究原则 1、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知识化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研究内容

(一)、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及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式德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因素,教师德育工作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德育生活化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以生活为主题的德育内容,并抓住重点进行研究。

(二)、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德育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德育内容体系,不是以政治思想教育、品德、心理教育为内容来构建德育体系,而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德育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相结合,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发现、唤醒、引导,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主题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生活责任,对自己负责、对生活负责。

(三)、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策略研究(即着重研究促使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1、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性,使学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相联系,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善于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良之弦,让正直之举、同情之心成为他们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生活行为。如:开展“一日家长”、“一日校长”、“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等,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爱护。在宣扬生活真善美的同时,要敢于让学生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现象。如:开展“关于学校收费问题的调查”、“影响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调查”、“单亲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家庭体罚情况的调查”等活动,通过知、情、意、行的辨证统一形成过程,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内一种生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观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良好的学生间生活关系能使学生个体欣喜,并渴望在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中健康向上地发展,它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催化剂和温床。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德育生活化氛围。从而使师生双方的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都得到升华,还可以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

3、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情趣。由于以往的德育工作只注重道德的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内广播、校刊、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绘画、书法、工艺制作、戏剧等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

4、加强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采取个案跟踪与辅导、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袋等措施,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矫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行为。

(三)改革德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形成与内化的策略研究。

1、学生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质评价内容的研究。

2、教师对学生价值观取向、世界观导向、能力倾向形成的评价研究。

3、学校对教师德育生活化实施过程的评价研究。

4、社会对学校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评价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研究开始和研究时,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价值观取向、能力倾向、道德观导向进行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理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3、个案研究法选择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辅以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校德育生活化研究中得到发展,并建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管理跟踪卡,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档案袋。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研究,比较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内化的差异性,比较实验个体与其他对照个体的差异,并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

五、研究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把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对课题组成员实行招标,签定招标协议书。

2、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加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3、成员间加强交流协作,争创校级学习型课题组。

4、制订奖惩制度,加以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5、学校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

六研究准备

1、准备阶段(2003年4——5月):通过招标的形式,组建课题组

2、理论学习阶段(2003年5——6月):收集有关材料,组织学习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设计报告。

3、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5年6月):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行实施;边实施边小结,边小结边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认真做好台帐的记录和资料的积累工作。

4、结题阶段(2005年7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结题。七、研究组织(略)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作者:仲小燕时间:2008-03-05 [摘要]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一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让其成员不断能接受道德的约束,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设定和追求可称之为生活道德。当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能体现道德,并自觉履行做人的责任时,可以称之为具有道德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叫道德生活。”那么在倡导道德生活理念指导下的德育生活化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德育生活化理念超越了知性道德教育。西方这种源远流长的观念都把道德看成是知识。苏格拉底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杜威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更是对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进行结构化的加工,使其学科化系统化、理论化,好像这种形态是道德存在形态的唯一,这种道德教育也是导致学生在知行脱节上的重要原因。直接表现为: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大道理我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生活中怎么实践,课上学的是一套规范知识,课后还是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生命力渐失。 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即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而获得这样的道德知识和观念或多或少成为接受学校教育的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以后的德育大力提倡这样的理念,即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需要拓展的是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意愿,而情感的培养、意志和意愿的培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过道德的生活,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促使道德教育追随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道德在生活之中说明道德教育要随着生活的流变而变化,生活具有过程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德育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教育人过更加“真、善、美”的生活,过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德育生活化并非指德育等同于现实生活,不能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生自灭,如果生活本

学校德育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德育目标 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初步建立“生活化德育”、“体验式德育”、培养“阳光少年”,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二、分阶段目标 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落实。 第一阶段(2018年9月——2019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的一年内,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可靠,开展习惯教育、自信教育,学生良好习惯初步养成,体现出健康快乐的面貌,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进城务工子女在阳光校园得到良好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9年9月——2020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两年后,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阳光文化显现,开展自信教育、责任教育,学生行为规范良好,礼仪规范、具有爱心、智慧的特质的阳光少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具有阳光教育示范性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2020年9月——2021年8月) 实现总体目标,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成长、习惯好、规范良、品德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气质,基本形成阳光少年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幸福成功、学校和谐发展。 三、阳光少年教育的实施 一是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习惯教育、自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综合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阳光少年教育为目标,阳光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家、校联系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养成学生有朝气、有爱心,健康活泼、乐观自信的特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三是加强“三礼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①三礼教育(礼貌、礼仪、礼节) 课堂礼仪规范、校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社会礼仪规范 ②习惯养成教育 分年级分阶段培养学生9类81个好习惯:(1)学习好习惯;(2)做人好习惯;(3)礼貌好习惯;(4)卫生好习惯;(5)饮食好习惯;(6)阅读好习惯;(7)安全好习惯;(8)运动好习惯;(9)劳动好习惯。 达成标志: ①自主管理:成立一系列自我管理的组织;班级普遍实行学生自治,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班级干部实行轮岗制、竞选制; 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开阔学生思维,实现“我会学”。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6期) Total No .286 收稿日期:2012—06—16 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 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 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 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 学生这些理念, 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 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 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 秩序, 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为改变以往由 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 7 3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没有文化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重要。 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德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以为德育更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惯有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且也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智育为重。现有的学校德育也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思品课就是如此,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打个问号。 2、德育评价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思品课的考试都以书面为主,评价学生的品德时主要参照该学生在校的表现,根本不考虑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真实反映,根本不考虑学生德育能力的成长。 3、德育内容有些已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教育已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急待改进。 三、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德育内容缘于生活。 1、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2、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要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3、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抓好德育工作,要从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各方面入手,才能为学校打造徳技双优的优秀中职人才奠定基础。让德育寓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德育生活化是保证的与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学生入校,首先要接受军训,通过军训让学生迅速摆脱初中留下的不适应中职教育的不良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养成纪律严明,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学习、工作作风。 二、学生入校后从衣着、发饰、按时上下课、饭后收拾餐盘等最基本的要求入手,通过班会、级部会议、校会、校园文化教育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校规校纪,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值班人员、班主任、教师、学生会成员全方位检查,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班主任,班主任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褒扬优点,纠正不足。检查结果公示并与班级量化挂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三、学校每天利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中午、下午、晚上站队时间,要进行思想教育和时事评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学生时时提醒自己,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四、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育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创设了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有健全的教育宣传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校风、教风、学风、励志名人字画、学生自创墙报、才之秀明星等张挂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学校的每一处设施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的广播站,小记者站课余时间的宣传报道,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校树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1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 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加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就成为了大量教学工作 者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影响,导 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培养。 基于此,本文就解析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德育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因此处处的需要教师的引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德育教 育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不到具体的办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渐渐忽略学 的品德修养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德育观念,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逐步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随时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认真落实国家 新课改教学理念,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 师相互融为一体,让良好师生关系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建立 的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实现 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其次,教师在创新自身的德育观念时,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状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唯一性和整体差异性,遵循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正确的处理育人与育德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素 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只有在培养知识素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为我国输送大量的合格 人才。但是在面对学生小升初的压力,以及如今教育只重点关注成绩的环境下, 德育教育往往会被教师以及学校所忽视,因此,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者, 我深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改变自身的教育教 学观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目标,以便真正实现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 育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智慧与品德并进,避免成为只为成绩而学 的考试机器。 二、将德育教育实现生活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这点运用到教师的教学中一点也不为过,否则 光传授知识而不进行实践,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学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 化的教学,只有将德育教育与生化话完美的融合,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真实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强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的制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行为规范进行纪律约束,进而突出学 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便于将 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 对文章内容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动脑,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每完成一道复杂的题型,要即时给予学生精神性奖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 维模式,从而使其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其次,学校要定 期的举办表彰大会,结合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在校的表现,为学生颁发德育奖状,告诫其他学生要向获奖的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把本校建设成讲文明,树新风的德 育学校。再次,教师也可在班级当中积极开展学生德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 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养成的品德素养,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当中,要进行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特别对于国家未来的支柱——小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传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识道德。之所以称之为知识道德,是因为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所以在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显然,这种道德观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化,即道德的学习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寻找根基。 而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这种道德教育观的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新课程改革认为:道德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根基于生活,将道德的基本提问变为“人应当如何生活?”,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道德课程观才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它的理念重在重新认识道德的本质,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重视生活化的道德,对未来道德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已推行生活化道德改革近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喜悦的成果。在传统教学中,其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课程内容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容质疑的各种教条和信条,忽视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真实生活境况,忽视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忽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忽视真正存在于当前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问题。从传统与当代的课程改革对比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是明智的,更是必要的,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切实的反映当今学生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下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必经之路。现行的课改把目标基点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转到培养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思维素质等,而且每一素质都包含着科学的思想观念、情意因素、逻辑方式等。因为迎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有了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我们生活化道德课程改革就是为迎接将要摆在青少年面前的环境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性道德问题等的困惑而做好准备,使孩子们不断增加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从小培养主体意识,以免误入歧途,不可挽回。 但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课程目标是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它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是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因此新生活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关注学生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比如心里健康问题、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交往生活、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它的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强调德育工作不再仅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从而获得客观、精确的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体味、领悟的过程,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继而能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08T15:12:49.783Z 来源:《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作者:韩爱霞[导读] 本文就围绕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生活化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第四小学272100 校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及德行的重要场所。在过往的教育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都将关注点置于传授学生教材知识,而非给予培养学生德育知识的能力。对此,小学阶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课堂。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德育 教育不仅要从理论教学出发,还要与学科的教学相联系、相结合,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如此一来,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故此,各科教师都应当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本文就围绕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生活化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观中,就是简单地将学生当做容器,将德育知识一股脑倒给学生,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则代替学生的努力程度,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是个书呆子,没有什么学习的激情。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若没有必要的学习激情作为动力,则不可能有坚持学习的信念。德育教育就需要对学生的意志和情感进行探索,以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及学生的真实需要,进而达成较好的教育效果。对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与学生的家庭、民族、国家等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精心设计,并传递给学生相应的传统美德、道德及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2018年举办平昌冬奥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翅膀,为冬奥会形象进行设计规划,用自己的力量为运动健儿献上礼物。学生表现得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有人参与搜集资料,有人处理信息,还有人进行图片创意设计。同时,活动的形式也十分丰富,有班会演示,有少先队员活动,以及小组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也都尽己所能,将自己搜集、设计的图案、方案与大家共享,收获了一片好评,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此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很好地激发。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学校德育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这种封闭性且具有强制性的教育,对学生只要求学习道德知识,而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有过多要求。在此,教师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将道德看作是学生主体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做法的意义就在于,将道德生活的意义与主体生活行为意义相结合,融合在主体的生活里。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体现,而且也会真正成为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道德世界的自主选择者。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获得知识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实现德育生活化。教师不仅需要成为学生良好的咨询者,而且要尽力做好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 三、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 教师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需要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德育教育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形成开放式的德育生活化。为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生活化环境,需要学校及社会、学生家庭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只有社会各界都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关爱、呵护,才能让学生有效抵御不良诱惑、负面新闻的影响。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一些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采取手段和措施,加以制止。而家庭,则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辅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德育生活化必须延伸至学生的家庭之中、生活之中,真正达到生活化的目的与原则。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也需要了解到,除了为学生创设全方位生活化德育环境的重要性外,学校的育人环境也需要进行特别重视。德育生活化同学生生活、学习、玩耍的校园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标语等,来对学生的精神进行陶冶,情感予以启发。 对此,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地规划、精心地设计,为学生打造出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楼梯长廊、花坛草丛、墙壁版画等,来为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怀,促使着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教师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待形成的小学生们,就要更有耐心,并且寻求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最好能够促进德育的多角度、多层次教育目的的实现。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回归生活,并直面生活,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完成德育教育,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为教育教学事业尽心尽力,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并以生活为教材,以生活为样本,进而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德育教育生活化研究

《德育教育生活化研究》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匮乏,没有极强的自理、自立能力,依赖性强,生活基本上都是“温室化”.为此我校进行了”生活教育课程化“研究,将生活教育纳入课程中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教育与生活教育相互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此基础上,我们决定结合我们的生活教育,让德育教育也“生活化”,真正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进行生活学习,在生活教育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的能力。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无法脱离德育内容而进行。目前,教育与生活相互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道德教育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说,与生活世界的相脱离,是道德教育最大的误区,这种脱离使得道德教育无法改善已有的生活和创造新的生活,也逐渐失去生命力。 二、概念界定 1.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2.德育生活化的内涵:陶行知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没有生活做基础的德育是死德育生活与德育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因此,德育生活化是通过道德生活来学习道德,或者说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

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头戏。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但纵观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旧存在着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德育已经处于“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冷冷清清”的尴尬境地。 我们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熏陶下,在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德育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并真切地为人的生活服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有实效性。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空洞的说教向真实的生活回归。让学生在课堂

生活、现实生活中经历、感悟、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一、引“生活之水”于课堂上 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活教材,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源于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应该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道德和生活不是两条平行线,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模拟儿童身边真实的生活,向学生提供可供模拟的真实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学生实施。我们也可结合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等适时渗透德育。如“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国庆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一”劳动节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如学生闹矛盾了,可对他们进行团结友爱教育;发现学生有撒谎行为,可及时渗透诚信教育等。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恰当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适时、适度地引入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道德的积淀,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活呢?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二、使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队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内容应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的感悟,那么,学校里所获得的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2353988.html,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作者:杨文兄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第02期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73-0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而要达成培养核心素的教学目的,最有效的就是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和目的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此外,采取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渠道,进而使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更加明确。 (二)启发性和多样性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符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 甘肃省酒泉市第五中学柴发 735000 一、德育理念---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离开父母,在校期间需要生活自理。我校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树立“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德育理念,建构了“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不是高高在上、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德育生活化”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生活德育化”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贯穿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追求道德生活。 二、德育模式---育管并行、教育在先 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我校德育工作探索“育管并行、教育在先”模式,把教育引导放在前面,管理跟进。 我校把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建好班集体、团支部、年级组、学生公寓、政教处、道德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文化设施等德育阵地,有效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管理跟进,加强监督,制定并逐步完善管理奖惩制度,先后出台了《酒泉第五中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酒泉第五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酒泉第五中学德育岗位职责》、《酒泉第五中学安全管理制度》、《酒泉第五中学教师德育考核办法》、《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

三、德育保障---“4234”德育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实现育管并行的目标,学校逐步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机制,即4级会议:政教例会、班主任例会、值周教师会、学生教育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谋划、安排;2个系列的活动:以教师为主的德育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和以学生为主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3级督查:为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对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督查;4级评比:通过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年评比,对班级、年级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整体绩效考核。 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我校强化德育宏观调控,严格执行“4234”德育工作机制。分层级开展一月一主题德育活动和一周一专题的班团队活动;坚持法制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大型集中教育活动;坚持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特色班级建设、体育竞赛等常规教育活动;坚持兴趣小组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德育论坛活动、校园之声广播等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工程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坚持德育为首,让思想品德道德教育服务于学生生活,凸显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提升学生精神生活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德育工作成效 我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变得更好。学生违纪率大幅下降,素质评价优秀率大幅提升。学生文明礼貌,心理健康,精神面貌好。学校先后获得区级“示范性和谐校园”、“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法制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