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12程序

GP-12程序
GP-12程序

GLOBAL SUPPLIER QUALITY

Global GP-12 Early Production Containment

全球供应商质量GP-12早期生产遏制

November 2006 Published by Goblal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page 1 of 2 GM1920

NOTE: GP-12 “Early Production Containment” (GM-1920)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General Motors Specific

S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rocedure. Refere nce the Global Supplier Quality Manual

(GM1927) – APQP Task 14.

注:GP-12早期生产遏制已经合并到PPAP程序当中,并作为PPAP程序的特别组成部分。

1.0 SCOPE: GP-12 is to be used for all pre-production, production, service and accessory part requirements that;

? Require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PAP)

? Represent significant risk to the customer facility as mandated by GM

GP-12将用于整个产品试制过程,生产过程,服务件和配件生产过程:

。需要PPAP过程。

。通用强制要求的对顾客产生重大风险的产品。

2.0 DEFINITION AND PURPOSE:定义和目的

GP-12 Early Production Containment requires a Pre-Launch Control Plan that is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to the supplier's

GP-12早期遏制需要一个试生产控制计划,该计划是供应商生产控制计划的重要辅助文件,能够提升生产控制计划的可信度,确保发给客户的产品是合格产品。试生产控制计划也是用于验证生产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需要考虑所有已知的产品关键特性,也包括PPAP生产过程中识别出的潜在的问题。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and raises the confidence level to ensure that all products shipped will meet GM’s requirements.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will also serve to validate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ll known cr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part as well as potential areas of concern identified during PPAP.

The purpose of GP-12 is to:

GP-12的目的

?Validate the supplier’s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验证生产控制计划

? Protect our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centers and service part warehouses from quality non-conformances

during critical periods

防止生产过程中、已组装完成的产品中和仓库里的服务件有不良品并发往客户。? Document the supplier's efforts to verify control of its processes during start-up, acceleration, after revisions to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when manufacturing runs are separated by 3 months or more

要有文件化的记录,以便检查供应商在生产启动、加速、更改或者停产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后的过程控制情况。

? Ensure that any quality issues that may arise are quickly identified, contained, and corrected at the supplier's

Location

确保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供应商处得到迅速的识别、遏制和纠正。

?Increase involvement and visibility of supplier’s top management

增加供应商高层管理的参入度和透明度。

3.0 SUPPLIER RESPONSIBILITY:供应商的职责

The supplier shall:

A. Validation Process: Establish a validation process tha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elements:

A,要有一个确认的过程,要建立一个包含下列内容的确认过程:

1. Identify the staff person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

1,指定和培训专职人员负责确认过程的开发和执行。

2. Implement GP-12 with entry date, exit criteria, and exit date as defined by the customer

2,实施GP-12检查要有起始日期、退出标准、退出日期,这些需由顾客来定。

3. Establish GP-12 containment stations, which must be off-line,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check from the norm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located at end of process. Additional, or when more effective, in process containment stations may be utilized and must be documented and approved by the customer/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SQE).

3,要建立GP-12 遏制区域,必须是独立的、与生产线分离的,处在生产过程的最末端的位置,对正常生产的产品进行独立的检查。另外,或者为了实施更有效,在GP-12 区域必须有相应的支持文件,并且得到顾客质量工程师的认可。

4. Identify additional inspections, testing, and dimensional checks required at the GP-12 containment station based on 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KPCs), Par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QCs), critical measurement points, high RPN and/or issues identified during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4,GP-12 区域应根据KPC、PQC、关键测量点和RPN高风险项目识别出额外的检查、检测、尺寸测量。

5. Train personnel relative to the standardized work performed at the GP-12 containment stations.

5,要培训检查人员在GP-12 区域进行标准化工作。

6. Establish a reaction plan for single defect.

6,对每一个缺陷建立反应计划。

7. Implement an audit process of the GP-12 containment utilizing levels of management (layered audit),including site leadership, to insure conformance to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7,实施对GP-12 遏制过程进行分层审核的程序,包括现场领导阶层,以确保与试生产控制计划相一致。

8. Include subcontractor (Tier 2) in the validation process.

8,该确认过程也包括对二级供应商的控制。

9. Submit data to GM for all KPC's, PQC's, and critical measurement points per the requirements defined in GM11011.

B. Pla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a Pre-Launch Control Plan which is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to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and also consisting of additional controls, inspections, audits, and testing to insure conformance and capabil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plan needs to consider;

B,计划的开发:要开发一个试生产控制计划,给计划是生产控制计划的辅助文件,也包括特别的控制、检查、审核、测试以验证生产过程能力和一致性。该计划应包括:

1. Increased frequency/sample size as stated in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1,要增加生产控制计划中的检查频率和样本容量

2. Verification of packaging and label requirements – including service and accessory part requirements, whichmay include country of origin labels on parts. 2,确认包装和标签---包括产地国别。

3. Verific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rror proofing.

3,确认放错过程的有效性。

4. Immediate implementation of containment and irreversible corrective action when non-conformances are discovered in the GP-12 containment area or at the receiving location.

4,在GP-12 遏制区域或者受入检查区域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实施遏制过程和纠正措施。

C. Documentation: 文件:

Document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using the Control Plan format referenced in the AIAG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nd Control Plan Reference Manual or other customer approved Advanced

Quality Planning reference manuals.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is not a substitute for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but, is an addition to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and is used to validate it.

1. Document additional inspections, functional testing, and dimensional checks required at the GP-12 containment station or in process check stations on the Control Pla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form referenced in the AIAG APQP Manual – Supplement K and reference said document in the Pre-launch Control Plan as a specific operation.

1,制定文件,包括对功能检查、尺寸检查,或者生产控制计划中指定的特性,试生产控制计划作为特别操作。。

2. Document inspection work instruction for the GP-12 containment station to insure standardized work.

2,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

3. Document evidence of execu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ntrol plan utilizing the I-chart (GM1927-66) or other

format agreed upon by the customer. The data must be readily available for review by the customer/SQE.

3,I-CHART图表。

4. Document problem solving for both internal and customer quality concerns utilizing customer acceptable

format; including problem description, root cause, irreversible corrective action with break points and update

FMEAS and Control Plans as appropriate. The 3 x 5 Why Analysis (GM1927-84) for root cause and Read

Across (GM1927-69) to apply lessons learned are to be utilized.

D. Duration of GP-12:GP-12 遏制检查实施周期

GP-12 遏制检查周期和检查产品的数量由顾客质量工程师来定,或者直到生产控制计划被确认没问题,或者更长时间。如果时间和产品数量顾客质量工程师没有规定,GP-12检查一般保持到量产开始后至少两周时间或更长。GP-12 检查必须对生产的产品进行100%的检查,这是强制性的。根据客户对文件所记录的数据的评审发现没有问题,顾客质量工程师可以降低对产品100%的检查比例,这必须有来自顾客质量工程师的认可报告。其他的测量、测试要求必须由供应商和/或顾客质量工程师来规定,并且应得到顾客质量工程师的同意。再次强调,对制造过程产品的确认,100%的检查只是最低程度的要求。

GP-12 must be implemented for a period of time or quantity of parts as specified by the customer or until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has been validated, whichever is longer. If time or quantity is not specified, GP-12 will remain in effect through acceleration or a minimum of 2 weeks, whichever is longer. GP-12 inspection is mandatory for 100% of all parts required through the GP-12 period. Based on documented acceptable performance, which includes no issues identified at GP-12 or by the customer, the customer/SQE may approve a reduction of the 100%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after anufacturing validation builds by the customer.This must be documented and approved by the

customer/SQE.Additional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requirements must be identified by the supplier and/or customer/SQE and approved by the

ustomer/SQE.Again, for manufacturing validation builds, 100% inspection is a minimal requirement.

Exit criteria noted below.

E. Identification: To indicate compliance with the GP-12 requirements, attach to each shipping label a green circular,sticker, approximately 25mm in diameter, signed by the staff person accountable to insure proper implementation

of GP-12.

E,标识:为了区分GP-12遏制检查,对每一个产品要粘贴标签,标签圆形、绿色

直径25毫米,有专职人员签字。

4.0 EXIT CRITERIA: 退出标准

经过对生产控制计划验证其有效,而且符合下列标准,供应商才可以退出GP-12检查。

如果供应商不能满足退出标准,并且经过GP-12检查仍然发现不符合项,供应商将继续进行遏制检查,杜绝不合格品发到客户,直到质量问题彻底解决,不会在供应商处和顾客那里再发生,而且生产控制计划被验证真正的有效。

Supplier will be eligible to exit GP-12 after va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cess Control Plan and meeting the criteria listed below. If the supplier is unable to meet the exit criteria or the supplier’s GP-12 plan continues to identify

non-conformances the supplier shall continue the necessary containment measures to insulate the customer until the quality concerns have been resolv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 both the supplier and the customer and the supplier’s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is validated.

A,客户规定的发货数量经过GP-12 检查或者客户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如果时间和数量没有规定,GP-12 周期是生产加速后两周时间或更长。

A. Ship the number of pieces required to meet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s specified by the customer for the GP-12 period with no problems identified in

GP-12 or by the customer. If time or quantity is not specified, the period of

time is through acceleration or 2 weeks whichever is longer.

B,如果在GP-12阶段或客户那里发现问题,GP-12检查将继续执行至少两周,从采取有效措施使问题得到纠正时算起,或者重新执行新一轮GP-12 检查周期,那将时间更长。

B. If a problem is identified, in GP-12 or by the customer, GP-12 must remain in effect for a minimum of 2 week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action or through the original GP-12 period, which ever is longer.

C,如果在GP-12阶段继续发现问题,GP-12 实施计划必须保留在现场直到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生产控制计划被验证是有效的。

C. If the GP-12 plan continues to identify non-conformances, the GP-12 plan must be kept in place until process

controls and capabilities have proven effective and the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is validated

5.0 CONSEQUENCES OF SHIPPING NONCONFORMING MATERIAL:

发运不合格品的结果:

A. Failure to execute GP-12 will result in Controlled Shipping Level 2 and other possible consequences.

A,GP-12 实施失败,直接导致二级受控发运或其他严重结果。

B. Shipment of non-conforming material will result in Controlled Shipping Level B,发运不合格品也将导致二级受控发运。

程序性文件

安徽福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FE011 版次:第一版 受控状况:受控 批准: 编制: 审核: 持有人:刘飞鸣 分发号:FE011-01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内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确保在文件的各相关场所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与厂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控制。 3术语 本程序采用GB/T 19000标准中所采用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办公室是文件管理的主管部门。 4.2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管理体系手册、方针、目标及程序文件。 4.3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审核。 4.4各部门负责与其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使用、收集、保管、整理及归档。 4.5办公室负责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4.6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5程序 5.1文件分类及保管 5.1.1质量手册 5.1.2程序文件 5.1.3第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a)各部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常用实施细则:包括管理标准(部门管理制度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技术标准(国标、行标、地标、企标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部门记录文件等。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备案存档; b)其他体系文件:可以是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设计开发输出文件或其他标准、规范管理方案等,文件的组成应适合于其特有的活动方式。由各相应的业务部门保存、使用。 c)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外来文件,按本程序执行。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编号按下述规则要求执行: 5.2.1质量手册的编号: FE002 FE---代表本厂 00---代表质量手册2---代表发布编号 5.2.2程序文件的编号 FEO11 FE----代表本厂O1---代表程序文件 1---代表发布编号 5.2.3作业指导书的编号 FE021 FE----代表本厂O2---代表作业指导书 1---代表发布编号 5.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5.3.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5.3.2质量管理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办公室汇总后上报经理批准发布,统一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5.3.3各部门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审核,由质量负责人批准,统一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运维制度及流程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2017年8月

目录3 3 3 5 6 6 7 8 8 9 9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部全体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3、运维部工作职责 一、负责网站运维和技术支持 (一)根据网站运营战略和目标,负责网站整体架构、栏目、应用系统等技术开发方案制定和组织开发,保障网站技术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二)负责网站栏目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

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三)网站设备和软件购买计划书的拟定,包括采购数量、品牌规格、技术参数。会同行政部进行采购。 (四)网站设备和软件操作规程和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五)网站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和验收,使用培训和维修保养。 (六)网站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网站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七)网站技术服务外包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外包开发、运行服务托管和空间域名管理。 (八)负责网站管理系统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和保存,保密口令设置后报中心主任备案,保密口令设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保密口令每季度更新一次。 (九)负责网站新程序、新系统和网站改版升级方案技术的设计开发。 二、负责网站信息和技术安全 (一)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网站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网站信息技术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信息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LCC管理控制程序

Q/SFC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FCG04-29-2013 LCC管理控制程序 2013-08-30发布2013-08-30实施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发布

Q/SFCG04-29-2013 前言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林。 本标准审核人:王晓峰。 本标准批准人:夏春生。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12年07月首次发布。2013年07月第一次修订。 修订说明: 1.3.1条款更改寿命周期的概念。 2.文件中所有“寿命周期成本”统一为“寿命周期费用”。 3.3.2条款改为“是指产品从开始酝酿,经过论证、研究、设计、生产、使用一直到 最后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开发设计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 及最后废弃处理费用的总和。对用户来说,则是指在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获取 并维持系统的运营(包括处置)所花费的总费用”。 4.3.3条款改为“产品在寿命周期内或其中一部分的(比较各种方案时,可能只分 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寿命周期内进行费用评估的经济分析过程”。 5.增加了 5.1.3条款在LCC 分析前,应确定有关的限制条件、假设。 6.原文中 5.1.3条款及以下的条款号向下顺延,原 5.1.3条款“LCC 工作小组负责 确定LCC 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 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 部。费用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改为“LCC 工作小组负责确定LCC 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 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部。费用 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通常顾客仅关心购置费、使用能耗费用、保 障费用等,并不关心研发费、试验费等,因此提供给顾客的LCC一般按附件二的内容 进行统计、计算”。 7.增加了“附件二LCC结构图”,原附件序号向下顺延。

工程测量竖曲线程序及公式

竖曲线程序要素 已知要素 ? 1. 变坡点里程桩号 2. 变坡点高程3. 竖曲线半径4. 变坡点前坡度(上坡为正,下坡 为负) 5. 变坡点后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6.待求点里程 计算公式 ●凹凸型:当前坡度-后坡度为正,则为凸型,反之为凹型 ●转坡角(曲折角):前坡度–后坡度 ●竖曲线长:半径* 转坡角 ●切线长:竖曲线长/ 2 ●外矢距:切线长的平方/ 2倍半径 ●待求点到变坡点距离:待求点桩号–变坡点桩号(取绝对值) ●曲线起终点桩号: 起点:变坡点的桩号–切线长终点:变坡点的桩号+ 切线长 ●任意点切线标高:变坡点的标高±测点与变坡点里程距离*该里程对应坡度 ●任意点设计标高: 1. 凸型: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修正值 2. 凹型: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修正值 程序条件 ◆条件:如果待求点≦变坡点,则待求点–起点=间距,反之待求点>变坡点,则终点–待 求点=间距 ●曲线点间距:待求点–起点或终点–待求点 If K ≦Z:Then K - A→X:Else K > Z =>B - K→X : IfEnd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修正值:曲线点间距的平方/ 2倍半径 ◆条件:凸型竖曲线(J>0) 如果待求点≦变坡点,则任意点设计标高=变坡点高程-(变坡点-待求点)* 前坡度(取绝对值)-修正值,反之待求点>变坡点,则变坡点任意点设计标高=变坡点高程-(待求点-变坡点)* 后坡度(取绝对值)-修正值 If K≦Z:Then H-Abs(U*I)-Y→G:Else K>Z=>H-Abs(U*L)-Y→G:IfEnd ◆条件:凹型竖曲线(J<0) 如果待求点≦变坡点,则任意点设计标高=变坡点高程+(待求点-变坡点)* 前坡度(取绝对值)+修正值,反之待求点>变坡点,则变坡点任意点设计标高=变坡点高程+(变坡点-待求点)* 后坡度(取绝对值)+修正值 If K≦Z:Then H+Abs(U*I)+Y→G:Else K>Z=>H+Abs(U*L)+Y→G:IfEnd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定义、基于哲学反映论知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基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脑比作计算机知识就是按一定方式储存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就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知识分类的缘由认知心理学把长时记忆分为三类内容:、情景记忆(与生活经历、空间场景相联系的)、语义记忆(各种概念、思想及其关系的)、程序记忆(关于如何做某件事的)安德森认为后两种记忆与学生的学习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把这两类记忆区分为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为什么要分类不同知识的学习条件不一样。 陈述性:语文、历史。 第一节程序性知识一、定义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分类、了解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重点与难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定义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 主要用于回答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件。 如:中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经济

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更加明确的界定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别,即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knowwhat),指人类对某些事物的基本知识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指对产生某些事情和发生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技能知识,知道怎样做(knowhow),知道实现某项计划和制造某个产品的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人力知识,知道是谁创造的知识(knowwho),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信息。 这种划分方法通常叫“4W”法。 其中第一、第二、第四类都可归入陈述性知识的范畴。 二、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陈述性知识的主要表征形式有命题与命题网络、图式以及表象系统。 (一)命题与命题网络、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有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 如:小明买书他喜欢你她很美。 、命题用句子来表达一个句子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命题。 小明给张英一本有趣的书。 鸟是有羽毛的动物。 、虽然命题有句子组成但命题不等同于句子。 、命题网络:共同涉及某些信息的命题能相互联系起来形成。 ()事实(facts)指用以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名称的客体或事

新员工入职流程及程序

新员工入职流程及程序 一、目的 1、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 2、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3、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提供讨论的平台; 4、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5、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6、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7、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8、新员工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与岗位的适配度。 二、责任部门 人力资源部 三、管理内容 1、对求职人员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2、办理入职手续; 3、向新员工介绍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相关同事,使其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4、入职培训; 5、试用期内对新员工工作的跟进与评估,为转正提供依据。 四、流程 (一)新员工应聘接待流程 1、应聘人员在人力资源部领取并填写《应聘人员履历表》;

▲准备工具:签字笔、《格应聘人员履历表》 ▲要求:对应聘人员要热情接待、解答;要求应聘人员在填写求职登记表时统一使用签字笔,对相关的内容要如实填写。 2、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初次面试,根据面试情况填写《面试评价表》,并根据面试结果将初次面试人员档案进行分类存放,即分为:A类-初次面试合格者;B类-初次面试合格但岗位暂无空缺类(作为公司人才储备档案);C类-初次面试不合格者。 3、初次面试合格后通知相关用人部门管理者面试,对面试合格者发放《录用通知书》,并通知其入职时间和所需交资料。 ▲普通员工第二次面试由用人部门管理者负责面试;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除了由部门主管面试以外,还会安排公司经理面试。 ▲《录用通知书》背面注明报到时新员工应注意的相关事项,提醒新员工阅读。 (二)在新员工进入前报到流程 新员工入职前1-2天,人力资源部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整理报到人员个人资料,确定报到准确时间及方式。 2、通知新报到人员应准备的物品,如个人本人学历证明复印件、近期免冠彩照1寸2张,身份证复印件1份、体检健康证明原件。 3、做好新员工基本工作物件的发放及工作内容及联系人的确定: 内容: A.做好《入职培训指南》、《员工手册》、工号牌、考勤卡、餐卡的发放准备;【人力资源部】 B.为新员工准备一位“入职联系人”。一般情况下,新员工的“入职联系人”为该员工的直接上司。

RAMS及LCC控制程序

RAMS 及LCC 控制程序 1. 目的 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通过执行的一系列活动以确保在每个阶段完成为产品确定的RAMS要求,并符合和满足顾客提出的 RAM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论证开始到质保期,延伸到产品使用维护期间的相关跟踪活动结束。 3. 定义 3.1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的统称。 3.1.1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3.1.2 可用性 : 产品在任一随即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简单的说:可用性就是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的可能性。 3.1.3 可维修性 :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3.1.4 安全性 :不发生危险事件的能力。 3.1.5 产品生命周期 : 从产品的初始概念阶段一直到产品停用和处置的整个阶段。 3.1.6 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LCC): 在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获取并维持系统运营(包括处置)所花费的总费用。 3.1.7不良品质成本:简称COPQ指因产品不良产生的并由本公司承担的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不包括在品质成本统计中所提到的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外部品质成本等,也不考虑现行会计制度之外的其它隐性损失,如品牌损失、名誉损失等。 4. 职责和权限 4.1总工程师负责组织 RAMS评审工作; 4.2 销售部负责本程序运行过程中与用户的联系和协调; 4.3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评审工作 , 负责产品安全事例的管理、建立、更新工作;

4.4研发部负责具体产品RAMS程序策划、建立工作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更

【测量程序】FX5800计算器测量程序集

【测量程序】FX5800计算器测量程序集 FX5800计算器测量程序集2.0 版一、程序功能 主要功能:计算多条线路坐标正反算,可算任意复杂线型及立交匝道,包括C型,S型、卵型、回头曲线等;极坐标放样,全线路基边坡开挖口及坡脚放样计算、路基任意点设计高程、横坡、设计半幅宽度.隧道欠超挖放样计算。新版本特点:1、优化原所有主程序,所有参变量(如导线点置仪点坐标、正反算选择、偏角、线路选择等),全部在程序头次显示一次,以后运行不需输入。运行中也可以返回再次选择线路、可以直接以矩阵形式调出线路参数。2、坐标计算考虑了线元法与交点法相结合,即是一条线路也可以一段用线元法,一段用交点法。参数置放矩阵中,输入和可读性极好。3、新增隧道断面欠超挖值放样计算4、高程程序中考虑了初次输入线路选择、计算面与设计面高差,输出中加入显示本桩号路基标准宽度。二、源程序 1.主程序1:一般放样正反算程序(①正算坐标、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②反算桩号及距中距离)程序名:1ZD-XY Lb1 Q: Norm 2:14→DimZ:1→F:Prog"DX":Lb1 X:Prog"QX":90→B:"PJ"?B:B→Z[1]:Lb1 0: Norm 2 :“KM”?Z:If Z=-1:Then Goto X:Else If Z=-2: Then 2→F :Goto 0: Else If Z=-3: Then Goto 9:IfEnd: Prog"KM":If

F=1:Then ?D:Else “X0”?X:“Y0”?Y: IfEnd: Prog"THB":If F=1: Then Goto 1: Else Goto 2:Lb1 1:Fix 3:"X=":Locate 6,4,X◢"Y=":Locate 6,4,Y◢Prog"6JS”:Goto 0:Lb1 2:Fix 3:"KM=":Locate 6,4,Z◢"D=":Locate 6,4,D◢Goto 0:Lbl 9:Mat F◢Goto Q2.主程序2:高程、横坡、宽度程序(计算设计任意点高程、横坡及路基设计标准宽度)程序名:2GC14→DimZ:LbI 0:Norm 2: Prog"QX":0→B:”H-B:”?B:B→Z[9]:LbI H: Norm 2: “KM”?Z:Z=-1=> Goto 0:?D:Prog”H”:Fix 3:”H=”:Locate 6,4,H◢“I=”: Locate 6,4,I◢Prog"GD":“SJLG=”: Locate 6,4,L◢Goto H3.主程序3:涵洞放样程序(输入置仪点坐标。选择线路、输入路线右夹角、前进方向偏角、由涵中心桩号计算出各涵角坐标、计算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程序名:3JH-XY14→DimZ:Prog"DX":LbI X:Norm 2: Prog"QX":90→B:"PJ1"?B:B→C: "PJ2"?C: B→Z[1]:C→Z[8]:LbI 0:Norm 2:1→F: “KM”?Z:If Z=-1:Then Goto X: ?D:Prog”THB”:0→L:“L0”?L:Z[2]+Z[1]-Z[8] →E:X+Lcos(E) →X:Y+Lsin(E) →Y:Fix 3:"X=":Locate 6,4,X◢"Y=":Locate 6,4,Y◢Prog"6JS”:Goto 0:4.主程序4:路基开挖边线及填方坡脚线放样程序(输入填方放宽值、大概桩号及测量坐标、地面标高计算出偏移距离、桩号、距中距离、填挖高度)程序名:4FBX17→DimZ:LbI B:Norm 2: Prog"QX":

命令解释程序

命令解释程序 命令解释程序的作用 命令解释程序的组成 常驻部分 这部分包括一些中断服务子程序。例如,正常退出中断INT 20,它用于在用户程序执行完毕后,退回操作系统;驻留退出中断INT 27,用这种方式,退出程序可驻留在内存中;还有用于处理和显示标准错误信息的INT 24等。常驻部分还包括这样的程序:当用户程序终止后,它检查暂存部分是否已被用户程序覆盖,若已被覆盖,便重新将暂存部分调入内存。 初始化部分 它跟随在常驻内存部分之后,在启动时获得控制权。这部分还包括对AUTOEXEC.BAT 文件的处理程序,并决定应用程序装入的基地址。每当系统接电或重新启动后,由处理程序找到并执行AUTOEXEC.BAT文件。由于该文件在用完后不再被需要,因而它将被第一个由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装入的文件所覆盖。 暂存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命令解释程序,并包含了所有的内部命令处理程序、批文件处理程序,以及装入和执行外部命令的程序。它们都驻留在内存中,但用户程序可以使用并覆盖这部分内存,在用户程序结束时,常驻程序又会将它们重新从磁盘。 命令解释程序的工作流程 系统在接通电源或复位后,初始化部分获得控制权,对整个系统完成初始化工作,并自动执行AUTOEXEC.BAT文件,之后便把控制权交给暂存部分。暂存部分首先读入键盘缓冲区中的命令,判别其文件名、扩展名及驱动器名是否正确。若发现有错,在给出出错信息后返回;若无错,再识别该命令。一种简单的识别命令的方法是基于一张表格,其中的每一表

目都是由命令名及其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两项所组成。如果暂存部分在该表中能找到键入的命令,且是内部命令,便可以直接从对应表项中获得该命令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然后把控制权交给该处理程序去执行该命令。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的工作流程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学院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 程设计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运输13班 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老师杨 2016年12 月23 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所在系:交通运输课程名称: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指导教师(签名):杨x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3x班学生姓名:学号: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一、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 二、列车运行的坐标表示法 (1) 第二章编制列车运行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图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列车运行图的编图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列车运行图的设计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机车交路线的绘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会车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计算区段通过能力 (12) 三、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系数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区段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13) 第四章运行图质量指标的计算 (15) 一、上下行列车相关时间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车周转时间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列车运行图的质量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19) 五、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心得 .. (2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首件鉴定控制程序(含表格).doc

FAI归档资料清单 序号项目子项责任部门归档 归档不不需要 未归档备注 完全归档 1.1 项目进度计划技术部 1.2 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机构图技术部 1.3 首件检验计划技术部检验点的确认 2.1 技术规格逐条响应技术部 2.2 合同图纸 / 文件清单技术部 2.3 系统设计说明文件 / 项目 技术部技术规范 / 图策划 2.4 纸产品构造明细技术部2.5 总图部件图技术部2.6 设计计算书技术部 2.7 文件 / 图纸变更清单技术部 3.1 DFMEA报告技术部 3.2 RAMS计划技术部/质 设计 FMEA 保部3.3 有效性 / 安全分析技术部 3.4 LCC分析技术部 4.1 设计审查设计评审记录技术部4.2 设计评审开口项关闭技术部 5.1 合同/ 定单合同市场部 5.2 备品备件清单技术部 6.1 型式试验计划技术部 6.2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大纲技术部 6.3 更改方案评审记录技术部6.4 型式试验报告技术部 7.1 例行试验例行试验大纲技术部 7.2 例行试验报告技术部 8.1 重量重量测量报告技术部 9.1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记录质保部 10.1 质量保证计划技术部/质 保部 质量保证 10.2 主要部件供应商清单质保部 10.3 主要部件供应商评估质保部 11.1 主要原材料材质证明制造部采 11.2 主要原材料/ 特殊材料防烟火证明制造部采主要原材料 / 零部件检验制造部采 11.3 零部件检验证 报告购书及溯源性 11.4 主要或关键部件清单技术部 11.5 主要原材料变更清单技术部 12.1 生产流程图生产工序流程图 /QC 技术部 13.1 生产控制计划检查和试验计划技术部 14.1 特殊工艺清单技术部14.2 特殊过程操作特殊工艺确认证明文件技术部14.3 资格检查无损检测人员名单和资质综合办14.4 喷漆、喷涂检验记录质保部 15.1 工艺 / 检验文工艺文件技术部 15.2 检验文件技术部 件 15.3 组装调试文件 / 调试大纲技术部 16.1 计量器具检定记录质保部 16.2 监视和测量装生产设备及工装清单、维 质保部置控制和维护护记录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又可称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入概要设计说明书。 对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12.1引言 12.1.1编写目的 12.1.2背景 12.1.3定义 12. 1. 4参考资料 12.2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12.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12. 3.1程序描述 12.3.2功能 12.3.3性能 12.3.4输入项 12.3.5输出项 12.3.6算法 12.3.7流程逻辑 12.3.8接口 12.3. 9存储分配 12. 3.10注释设计 12.3 .11限制条件 12. 3.12测试计划. 12.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2.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示(参考件) F.1引言 F.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F.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F.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F.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F.2程序系统的结构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F.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点即可。 F.3.1程序描述 给出对该程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是常驻内存还是非常驻?是否子程序?是可重人的还是不可重人的?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处理卜…..等)。 F.3.2功能 说明该程序应具有的功能,可采用IPO图(即输入一处理一输出图)的形式。 F.3.3性能 说明对该程序的全部性能要求,包括对精度、灵活性和时间特性的要求。 F.3.4输人项 给出对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的方式。数量和频度、输入媒体、输入数据的来源和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F. 3. 5输出项 给出对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的形式、数量和频度,输出媒体、对输出图形及符号的说明、安全保密条件等等。 F.3.6算法 详细说明本程序所选用的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F.3.7流程逻辑 用图表(例如流程图、判定表等)辅以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逻辑流程。 F.3.8接口 用图的形式说明本程序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及隶属于本程序的下一层模块、子程序,说明参数赋值和调用方式,说明与本程序相直接关联的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文卷)。 F.3.9存储分配 根据需要,说明本程序的存储分配。 F.3.10注释设计 说明准备在本程序中安排的注释,如: a. 加在模块首部的注释; b.加在各分枝点处的注释;对各变量的功能、范围、缺省条件等所加的注释; d.对使用的逻辑所加的注释等等。 F.3.11限制条件 说明本程序运行中所受到的限制条件。 F.3.12测试计划 说明对本程序进行单体测试的计划,包括对测试的技术要求、输入数据、预期结果、进度安排、人员职责、设备条件驱动程序及桩模块等的规定。 F.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本程序的设计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软件完成之前应解决的问题。 F.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用类似F.3的方式,说明第2个程序乃至第N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一个python脚本看透Linux程序对库的依赖

一个python脚本看透Linux程序对库的依赖 在下今天写了一个小小的python程序,可以在完全不看源代码的情况下,分析a如果调用b.so的时候,会引用b.so的哪些函数,它的用法如下: ./symbol-dep.py-sa -db.so 把a作为-s参数,把b.so作为-d参数。 它的原理如下: 用nm -D --undefined-only命令可以列出一个程序依赖的需要动态链接的库函数,譬如:用nm -D --defined-only命令可以列出一个动态链接库给别人提供的函数,譬如: 我们只要把a依赖的函数,与b.so供给的函数中,求一个交集,即可在完全没有源代码的情况下,知道a会call到b.so的哪些函数。核心源代码如下(部分用了省略号方便阅读):#!/usr/bin/python3 import sys, getopt, os def main(argv): ...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 except getopt.GetoptError: ... for opt, arg in opts: if opt == -h: p... elif opt in ("-s", "--sfile"): srcfile = arg elif opt in ("-d", "--dfile"): dstfile = arg # get the symbols srcfile depends on src=os.popen("nm -D --undefined-only "+srcfile) srclist=src.read().splitlines()

红外遥控原理及解码程序

红外遥控系统原理及单片机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图1 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 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一般家庭用的DVD、VCD、音响都使用这种编码方式)。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

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图2 遥控码的“0”和“1” (注:所有波形为接收端的与发射相反)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3示。 图3 遥控信号编码波形图 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ramslcc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RI Q/SRIG- 06-018-2010 RAMS/LCC 控制程序 版本:00

RAMS/LCC控制程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为规范产品的RAMS/LCC实施步骤和控制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轨道车辆产品RAMS/LCC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SRIG-06-001-2010《经营管理手册》 GB/T21562《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idt EN 50 126)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9001:2008) 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 3 术语 3.1 RAMS:指(铁路)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3.2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3 可用性:可修复产品在某一特定瞬间维持其功能的概率,或在某一期间内维持其功能的时间比率。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可维护性的综合指标。 3.4 可维护性: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手段实施维修时,为保持产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或为修复产品故障、缺陷,使之恢复执行功能状态的能力。 3.5 安全性:保证行车和人身以及设备安全的能力,以在给定时刻系统维持安全功能完善的概率指标。 3.6 LCC:是指生命周期成本。 3.7 其它术语: 本程序中标准术语采用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5)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铁路行业的术语和定义采用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附录5的内容。 4 管理职责 4.1 发展计划部负责RAMS归口管理。 4.2财务部负责公司成本核算的归口管理及汇总。

性能保障方案

1性能保障方案 1.1从构架设计解决系统性能问题 一个好的构架设计是保证系统今后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从构架设计上考虑系统性能问题,其目标是保证如下指标: ●并发用户数 ●吞吐量 ●可靠性 ●性能 即:让系统更快更好地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并且保证服务过程不会中断。 为了达到以上指标,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1.1.1构架设计性能保障原则 (1)面向性能的业务流程分析 明确性能问题在整个软件生产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考虑架构分析与设计的时候,出发点与指导原则是帮助用户使用某种技术手段来高效地完成业务流程,其本质是“高效的业务流程”,而不是一个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应用。在这一原则之下,我们的应用开发是围绕着开发高效“业务流程”展开的,Java或其他技术只是我们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避免由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案对业务流程分析中的性能指标的束缚。 (2)“化整为零”的领域模型设计 领域模型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抽取,抽象出稳定的领域模型,并且剥离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长事物处理与批量事物处理,针对长事务处理采用“化整为零”的处理模式,将集中式处理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分散到日常的业务处理功能中,对于批量业务处理采用多线程并行独立处理。同时这种“化整为零”领域模型设计在面对业务流程与模型的自然变化面前,可以通过最少,最小的程序变动,降低

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3)面向性能的架构关键技术选型 在架构设计的时候要时刻围绕着系统的QoS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到Service的设计上,真正做到“面向性能的架构关键技术选型”,如下内容概述出在架构设计国政部分关键技术选择是如何围绕“性能”进行考虑的。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客户端架构在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处理UI界面的展现与渲染过程中充分利用客户机的运算与处理能力。 数据交互格式定义 精简的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端数据交互格式,在不丢失数据语义的同时,尽量降低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内容。 自动事物管理 利用面向切面的技术进行事物管理的切入,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事物处理,避免编程式事物导致的事物与数据库连接问题 ?并行处理 并行处理是通过利用J2EE层执行模式的多线程和多CPU特点来提高性能。与使用一个线程或CPU处理任务相比,以并行方式处理多个子任务可以使操作系统在多个线程或处理器中进行分配这些子任务。 ?异步处理 异步处理只处理那些非常重要的任务部分,然后将控制立即返回给调用者,其他任务部分将在稍后执行。异步处理是通过缩短那些在将控制返回给用户之前必须处理的时间来提高性能的。虽然都做同样多的事情,但是用户不必等到整个过程完成就可以继续发出请求了 ?缓存机制 缓存中存放着频繁访问的数据,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这些数据存放在持久性存储器或存放在内存中。在实际环境中,典型的现象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JVM中有一个缓存的实例或者在多个JVM中有一个缓存的实例。缓存数据是通过避免访问持久性存储器来提高性能的,否则会导致过多的磁盘访问和过于频

软件项目管理-详细设计说明书(GB8567——88)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程序系统的结构 (2)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2) 3.1程序描述 (3) 3.2功能 (3) 3.3性能 (3) 3.4输人项 (3) 3.5输出项 (3) 3.6算法 (3) 3.7流程逻辑 (3) 3.8接口 (3) 3.9存储分配 (4) 3.10注释设计 (4) 3.11限制条件 (4) 3.12测试计划 (4)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4) 4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4)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和运行该程序系统的计算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 2程序系统的结构 用一系列图表列出本程序系统内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的名称、标识符和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从本章开始,逐个地给出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下给出的提纲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模块,尤其是层次比较低的模块或子程序,其很多条目的内容往往与它所隶属的上一层模块的对应条目的内容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简单地说明这一

红外线遥控器解码程序

资料整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 欢迎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新势力单片机,嵌入式
专业技术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红外线遥控器解码程序
Wang1jin 收藏. 交流论坛: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推荐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个人博客: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 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 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 1 所示.发射部分 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 现以日本 NEC 的 uPD6121G 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 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 0.565ms,间隔 0.56ms,周期为 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 0.565ms, 间隔 1.685ms,周期为 2.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 2 所示.
个人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电子综合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543711.html,

LCC管理控制程序之欧阳家百创编

Q/SFC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FCG04-29-2013 LCC管理控制程序 2013-08-30 发布2013- 08-30 实施 欧阳家百(2021.03.07)

前言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林。 本标准审核人:王晓峰。 本标准批准人:夏春生。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12年07月首次发布。2013年07月第一次修订。 修订说明: 1.3.1条款更改寿命周期的概念。 2.文件中所有“寿命周期成本”统一为“寿命周期费用”。 3.3.2条款改为“是指产品从开始酝酿,经过论证、研究、设计、生产、使用一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开发设计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及最后废弃处理费用的总和。对用户来说,则是指在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获取并维持系统的运营(包括处置)所花费的总费用”。 4.3.3条款改为“产品在寿命周期内或其中一部分的(比较各种方案时,可能只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寿命周期内进行费用评估的经济分析过程”。 5.增加了5.1.3条款在LCC分析前,应确定有关的限制条件、假设。6.原文中5.1.3条款及以下的条款号向下顺延,原5.1.3条款“LCC工作小组负责确定LCC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 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部。费用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改为“LCC工作小组负责确定LCC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部。费用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通常顾客仅关心购置费、使用能耗费用、保障费用等,并不关心研发费、试验费等,因此提供给顾客的LCC一般按附件二的内容进行统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