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3例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3例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3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

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目的:讨论引起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为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营养不良、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炎症、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7项指标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且存在致病因素复杂的典型特点。明确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因是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水平和预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标签: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1]。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危害严重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身心健康[2]。所以明确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另一个角度上可以减少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并对其患者进行随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06例,女100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2±0.5)岁;其中4个月~2岁者109例(5 2.9%),2~5岁者61例(29.6%),5~11岁者36例(17.5%)。对照组中男107例,女99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5.3±0.7)岁;其中4个月~2岁者106例(51.5%),2~5岁64例(31.1%),5~11岁36例(17.5%)。排除标准:(1)气道异物;(2)先天性喉喘鸣;(3)肝、脑、心、肾等主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临床诊断依据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3],如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发热、鼻黏膜出血以及肺部呼吸音异常等症状。每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4次且其年龄低于2岁;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4次或是患下呼吸道感染3次且其年龄低于6岁高于3岁者;每年上呼吸道感染3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且年龄低于15岁高于7岁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患儿进行胸片及呼吸道病原检测;此外,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血清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铅、铜、铬、锰、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身体基础疾病检查,详细记录各研究对象的体检项目。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方法:选 取420例感染新生儿的痰液、血液、咽拭子及脐分泌物等标本纳入研究,对420例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488份感染标本送检,共分离28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51.0%),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比例分别为39.5%、28.6%、8.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类等;革兰阳性菌141株(49.0%),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19.9%、26.9%、1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事万古霉素、青霉素等。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时宜针对性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s.Method:420 newborn with infection of sputum,blood,swabs and umbilical discharge specime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420 cases of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bacteria.Result:A total of 488 infected specimens,288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including 147 strains(51.0%)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cloacae,the rates were 39.5%,28.6%,8.2%,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imipenem,Amikacin,cephalosporins.Gram positive bacteria,including 141 strains(49.0%),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rates were 19.9%,26.9%,12.1%,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vancomycin,penicillin,etc.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should be targeted to selec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Key words] Newborn;Bacterial infection;Pathogen;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新生儿由子宫内胎儿生活骤然转变至宫外,由于其皮肤嫩、抵抗力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肚脐残断仍与外界相通,导致新生儿容易因各种因素而感染。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因素主要包括早产、窒息、重症感染,比例分别为29%、23%和25%[1]。笔者特于2010年4月-2014年10月对420例感染新生儿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旨在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明确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病原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疾病新生儿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6例,男284例;出生时间0.5~27 d,平均(8.5±2.2)d;其中败血症118例,肺炎360例,脐炎149例,脐炎并发败血症9例,败血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0例患儿中206例(41.2%)存在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系统解剖异常50例(10.0%),哮喘40例(8.0%),呼吸道吸入10例(2.0%),先天性心脏病16例(3.2%),免疫缺陷病30例(6.0%),微量元素缺乏60例(12.0%);支原体感染125例(25.0%)。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多存在基础疾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呼吸系统解剖异常,其次为哮喘、呼吸道吸入、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缺陷病;微生物感染主要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需引起重视;有的患儿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见于婴幼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Qilu Etri-chemical Central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Underlying illnesses were identified in 206 children (41.2%),including congenital or acquaired anatomic anomal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50 cases (10.0%),asthma 40 cases (8.0%),respiratory tract aspiration 10 cases (2.0%),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16 cases (3.2%),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 30 cases (6.0%),trace element deficiency 60 cases (12.0%),mycoplasma pneumoniae 125 cases (25.0%).Conclusion Most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have an underlying disease,the most common one is congenital or acquaired anatomic anomal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followed by asthma,respiratory tract aspiration,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Microbial infection is closely correlated to Mycoplasma pnemonia infection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ome children are related with trace element deficiency,comm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Key words]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Children;Causes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复杂多样,因人而已,有的病例可能有数种病因同时存在。患儿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多与其上呼吸道免疫屏障受损及生活环境不良刺激有关;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则与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微量元素缺乏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对50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本院儿内科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标准[1],其中反复支气管炎365例,反复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知识宣教1指南

[心理指导] 因本病起病急,症状明显,患儿因发热、咳嗽等不适和害怕打针吃药而导致烦燥不安,哭闹不止,因而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安慰家长,告知此病虽然急重,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儿很快会痊愈。 [饮食指导] 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高热期多饮水,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教会家长正确喂养的方法,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吐奶致息。咳嗽时停止喂养;有呼吸困难的婴儿用小孔奶头;无力吸吮者可用小匙或滴管喂,或暂禁食,营养和水分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 [休息活动指导]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取舒适的体位、 勿使气管受压。喘时半坐卧位,以减轻呼 吸困难;恢复期逐渐恢复活动,保证适当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用药指导] 按不同的病原体选择药物 1、抗生素:常用药物有复方新诺明、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 红霉素等,其中青霉素为首选。 2、用药时间一般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天。支原体肺 炎至少用2-3周,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 比较顽固,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疗程宜 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2周,总疗程 6周。 3、抗病毒药物:常见的有病毒唑、干扰素聚肌胞等。[护理方法指导] 1、保持病儿安静,取头肩抬高位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痰多时采用拍背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时,给予祛痰剂和雾化吸入,年长儿可鼓励主动咳嗽将痰咳出。 2、高热时采取降温措施,松解衣服盖被,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期出汗较多及时补充水份, 防止虚脱,及时更换干燥舒适的衣服,防 止受凉感冒。 3、腹胀严重伴呕吐时,应禁食,行肛门 排气减轻腹胀,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及注射新 期的明。 4、教会家长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神志 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0T14:54:58.6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江林 [导读] 探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取60例进行研究 江林 湖北省洪湖市洪湖市人民医院 4332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取60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观察组,n=30)对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发作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发作次数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发作次数,加快症状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生多与细菌以及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有关,多发于冬春两季,患儿会出现鼻塞、打喷嚏以及流水样鼻涕等症状,需要根据鼻部症状以及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进行诊断,由于病程迁延反复,病情恶化较快,所以需要给予有效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来加快康复速度[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象为60例我院收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女12;年龄最小0.5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1.35±0.65)岁。对照组男20,女10;年龄最小0.9岁,最大2.6岁,平均年龄(1.75±0.35)岁。两组患儿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儿心率以及体温变化,避免出现高热现象,同时根据其口腔黏膜的具体情况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进行记录,进行对症处理。 1.2.2.2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为患儿清理咽喉以及鼻腔的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若出现不适需要立即给予喷雾剂进行处理。同时查看其口腔情况,饭前饭后均要漱口,保证口腔清洁。 1.2.2.3体温护理 该种疾病患儿极易发生高烧,对其健康危害较大,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体温护理,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若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冰袋降温处理,同时使用酒精为患儿擦拭身体。 1.3护理观察指标 对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发作次数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对数据分析整理的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较低,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呈反复发作趋势,且久治不愈,对患儿的健康危害较大,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延长治疗时间,加重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保障患儿健康[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发作次数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原因分析为:综合护理的涵盖范围较广,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护理效果较好。通过加强对患儿的病情观察可监测其体温以及心率的变化状况,可有效避免高热现象出现,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 题,每题10 分) 1 . 中国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 A.0-2岁一年7次 ? B.3-5岁一年7次 ? C.6岁以上一年4次 ? D.与年龄无关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9 题,每题10 分) 1 . 儿童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是() ? A.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 ? B.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健全 ? C.免疫功能未发育成熟 ? D.初次发病诊断治疗不当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2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包括() ? A.肺功能受损 ? B.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附加损害 ? C.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D.医疗费用增加,社会适应力差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3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下哪些疾病() ? A.鼻窦炎 ? B.中耳炎 ? C.扁桃体炎 ? D.腺样体肥大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常见的免疫功能异常包括()? A.免疫球蛋白缺乏 ? B.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C.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 D.肠道菌群紊乱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5 . 评估T淋巴细胞功能的方法有() ? A.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 ? B.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C.NK细胞检测 ? D.迟发性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6 . 生物制剂免疫增强剂包括() ? A.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 ? B.转移因子 ? C.胸腺肽 ? D.重组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诱生剂 我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1] [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 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和处理原则][2] 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 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 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 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 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 3.护理恰当;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 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 反复气管支气管炎 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 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 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 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 5、反复吸入? (一)病因: (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 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 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常见的原収性抗体免疫缺陷病有:X-连锁无丙种 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IgG 亚类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等。 (2)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収育异常:先天性肺实质収育异常的患儿,如肺隔离症、肺囊肿等,易収生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定义与分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 (一)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分析及辩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0-21T16:44:24.72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李宗怀 [导读]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 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 李宗怀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医医院陕西宝鸡 7224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共39例,病因分别为胃食管反流13例,慢性鼻窦炎11例,慢性扁桃体炎9例,病因不明6例;下呼吸道感染共41例,胃食管反流7例,哮喘9例,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6例,肺炎感染5例,纤毛不动综合征5例,气管异物3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4例,病因不明2例。(2)观察组中,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中医辩证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89-0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多见于少年儿童[1]。RRTI主要是由于患儿呼吸道反复、数次感染,最终形成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中认为先天因素(严重肺部感染),后天因素(支气管异物),全身因素(免疫功能缺陷),局部因素(纤毛不动综合征)等[2]是RRTI的最常见发病原因,而且患儿病情变化快,病程长,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中医理论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所致。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5.14±0.64)岁;体重9-33 Kg,平均(13.57±3.51)Kg。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5.77±0.26)岁;体重8-31 Kg,平均(14.05±3.45)Kg。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且伴有恶心、呕吐、呛奶或厌食、消瘦、贫血、腹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痛等症状。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脑、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诊断参照我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1987 年)、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2008 年)的RRTI诊断标准[3]进行:(1)症状:咳嗽、咽痛、发热以及咳痰气喘等;(2)体征:鼻黏膜及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肺内呈现异常呼吸音;(3)辅助检查: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炎性变化或双肺呈现紊乱及纹理增粗,伴有片状及点状阴影;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轻中度降低;(4)发作次数见表1。 1.2.2治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进行诊断,给予营养支持、增强体质、抗病毒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儿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1.2.2.1 对照组:对于胃食管反流患儿给予胃动力药物,改善其胃肠道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于原发性免疫力低下的患儿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增强其免疫力;对于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及时将异物取出;对于哮喘患儿则先给予解痉平喘治疗。 1.2.2.2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1)肺脾气虚症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懒言少动,多汗,食少纳差,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失调症见反复外感,恶风畏寒,面色少华,四肢欠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法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脾肾两虚症见反复外感,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发育落后,乏力气短,多汗易汗,食少纳差,大便溏稀,夜尿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治宜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1.3评价标准[4] 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程缩短;(2)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但病程缩短;(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病程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疾病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 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 3.一般治疗、 4.并发症治疗。用药原则

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 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

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 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适当选用下述药物及疗法:口服阿司匹林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感冒通、速效感冒冲剂、复方吗啉胍,或肌注复方柴胡注射液2~4ml,1~2/d。鼻塞可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咽痛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华素片、银黄含片或溶菌酶片等,或气雾吸入。止咳常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d,溴己新(必嗽平)16mg,3/d,沐舒痰30-60mg,3/d,干咳可用可待因糖浆5ml或苏黄胶囊2#,2~3次/d。 2.明确有细菌感染,可用抗菌药物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 (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卡他,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有咽于、咽痒或烧的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呼吸不畅,声嘶和少许咳嗽。个别病例有低热,畏寒、头痛。检查可有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的特征是咽部发痒和灼热感,但不剧烈。急性喉炎的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 色疤疹及浅表溃疡。 (四)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 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血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测定及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判断病毒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 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喝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一、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

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三、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感 染药物,经验用药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然而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 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 佛山中医院儿科 我院儿科已有40多年历史,目前有高素质的医生八人,我们在治疗小儿疳积、咳嗽、哮喘、发热、生长发育、贫血、咽喉炎、气管炎、肺炎以及儿科的一些奇难杂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使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在为您的小孩医病时力求做到以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疗效。 定义 ?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 ?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与肺、气管及心脏先天性畸形、胃食管返流等相关疾病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年龄(岁)上呼吸道感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0—2 7 3 3—5 6 2 6—12 5 2 特点 ?儿童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类型以上感为多,上感之后不少发展至支气管炎,且可绵延数周,少数则反复发生肺炎。 ?往往一次肺炎之后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的一次未愈,又接下次感染。 症状 ?易出汗 ?多有偏食习惯或食欲不振 ?部分患儿面色不华,毛发不荣

?个别有贫血,有些患佝偻病 ?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 病因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微量元素(VitD3、Zn、Ca、Mg、Fe 等)↓ ?免疫功能低下→发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研究 ?肺、脾、肾不足→体虚反复受邪 ?李宜瑞教授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是肺脾两虚兼挟湿挟滞 本地区复感儿症状 ?呼吸促弱,久咳痰白,语声低微,自汗,易患感冒 ?食欲差,腹胀,大便不正常,乏力,面色黄,唇淡,短气,消瘦或虚胖,久咳痰稀 ?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 ?挟湿挟滞甚至化热蕴痰→身倦,纳少、口臭,大便不调,手足心热,心烦少寐,舌苔多厚腻等 西医治疗 ?补充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 、 锌、铁 ?使用免疫调节剂:卡介苗素、胸腺肽、 转移因子、泛福舒、 万适宁等 ?补充锌:牡蛎、猪肝、鱼类、高锌鸡蛋 ?补充铁:猪红、瘦肉、菠菜、贝类。 ?补充铜:河虾、牡蛎、内脏、水果。 ?补充钙:贝壳类、黄豆、牛乳、坚果。 ?补充锰:大豆、茶叶、金银花、玉竹。 ?排除铅:刺梨、祢猴桃,沙棘、水果。 中医治疗 ?内服中药 ?外治法:推拿按摩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