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_兼评_孔乙己_英译本的翻译质量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_兼评_孔乙己_英译本的翻译质量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_兼评_孔乙己_英译本的翻译质量

收稿日期:

2004-11-05

作者简介:司显柱(1962-),男,安徽六安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功能语言学以及对比研究。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兼评 孔乙己 英译本的翻译质量

司显柱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文章以功能语言学对翻译的本质和翻译质量的论述为基础,建构了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通过将该模式用于对 孔乙己 英译本翻译质量的评估,一方面可对模式本身进行验证,另一方面也可对 孔乙己 英译的翻译质量做出评价。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孔乙己中图分类号:H 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22X (2005)05-0060-06

A Functi onal L inguistic Perspecti ve of T ranslati on Qua lity A ssess m entM odel

W it h t he Evaluation of English V ersion of Kong Yi -ji as Exam ple

SI X ian -zhu

(Schoo l of Fore i gn L anguages ,Jiangx i U niversity of F i nance &Econom ics ,N anchang ,Jiangx i Prov .,330013,Chi na)Abstrac t :Based on t he f uncti ona -l li nguisti c i nterpreta tion of transl a ti on na t ure and transl a tion quality ,w e construct a m ode l of translati on qua lity assess m ent .T he i m ple m entati on of the model to t he evalua ti on o f the Eng lish v ers i on o f K ong Yi -j i is m eant bo t h f o r the ver ifi ca tion o f the m ode l and the assess m ent of the qua lity o f the transl a tion .

K ey word s :f uncti onal linguisti cs ;translati on qua lit y ;assess m ent m ode ;l K ong Y i -ji

0.引言

要建构翻译质量的评估模式首先要有明确的翻

译质量观,而翻译质量观又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翻译观密切相关。对译文进行价值判断要依赖一定的标准,而标准的确立同样取决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翻译观因研究者的认识和切入视角的差别而各不相同。(H ouse ,1997:1;2001)本文尝试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审视翻译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质量的评估模式,然后将该模式用于 孔乙己 英译文本的评估,一方面对其翻译质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对模式本身进行验证。

1.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 1翻译观和翻译质量观功能语言学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 意义 在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语义的(se m an tic )、语用的(prag m atic )和语篇的

(textual),所以 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原语文本 (H ouse ,1977:25、30)。胡壮麟等也认为: 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 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 翻译的对等关系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通常是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 (1989:188)因此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就是看译文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在上述意义/功能纬度上与原文对等。

1 2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意义 的三个方面,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对翻译都不可或缺。语言表达的概念和

第28卷 第5期2005年9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 niversity of Fo re i gn L anguages V o.l 28 N o .5Sept 2005

人际意义,必须经语篇意义的联结和组织才可用于交际场景,所以语篇意义是语言的三种元功能之一。但由于语篇意义只是体现在对概念和人际意义的组织上,是一种基于语言内部的意义(H alliday, 1994:33-36),并不表示 内容 的意义(司显柱, 2004),所以对译文的质量只取决于译文语篇的概念意义/功能和人际意义/功能是否和原文对等(H ouse,1977:37)。反过来说,译文文本如果要实现对原文文本在上述两种意义上的对等,那么,如不同时在文本层面的组织上,即语篇意义上对等是难以想像的,换言之,此情此景下,语言的语篇意义/功能已包含其中了。

翻译是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语言使用形式,其实际使用单位是语篇或话语,因此要建构一个旨在考察译文是否与原文在意义/功能上对等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其参数的设定和运行步骤的确立需以语篇为轴。我们设想的评估模式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从形式、功能、情景三者互动的角度,对原文、译文语篇里的小句自下而上地做及物性(Transitiv ity)、语气(M ood)、情态(M odality)、评价(Appra isa l)和主位(The m e)分析,并据此判断译文与原文是否产生了概念与人际意义的 偏离 。

其次,自上而下地以整个语篇为视角,同样从形式、功能、情景互动的角度,从反映翻译情景的目的语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重新审视前述微观层面所发现和描写的各 偏离 个案,排除对译文质量未造成影响的。我们知道,翻译实践除要忠于原文外,还须综合考虑译语文化、翻译动机、译文用途、译文读者等因素。仅仅对翻译的结果做静态的分析对比,容易陷入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性的机械批评模式,使翻译批评显得单调乏力。而从形式、功能、情景互动的角度,将译文置于包含各种言语交际所涉因素的言语行为框架中去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合理,避免了单一性和片面性。

最后,在前二步的基础上,从调整后的 偏离 个案出发判定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和原文 对等 。在对译文质量做整体评价时,还须考虑语篇的类型,即要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确定不同类型的意义偏离(概念或人际),对译文质量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此评价才算是全面、公允、合理。

下面我们运用上述模式对杨宪益、戴乃迭两先生翻译的鲁迅小说 孔乙己 的质量进行评估。

2. 孔乙己 英译翻译质量评估

2 1对原文的情景 语言(语域)分析

语域是由多种情景特征 特别是指语场、语旨和语式 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 。(Egg i ns,1994:52)语场是关于言语活动的主题,属于 发生了什么 的范畴;语旨是关于交际行为的参加者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语式则是有关语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如是面对面地对话,还是使用电脑写专业论文等。这三个因素均对语言使用有重要影响,即措辞因语场、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而各异。

2 1 1语场

从文本类型学(typo logy of tex t)(R e i ss,2000: 109;朱志瑜,2004)的角度看,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作品,更确切地说,对于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或政治小说来讲,其主要功能是人际意义层面的教化功能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用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态度,甚至以期改变世界等。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包括语言的评价、语气和情态等系统的操纵来实现。另一方面,小说中人际意义的表达也必须建立在对外在与内心世界的叙述、描写和阐述的基础之上。此外,由于小说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其语场往往反映了对世界的各种 经验/概念意义 ,这些不同的 经验/概念意义 ,一般由语言及物性系统的各种不同过程类型来实现。

2 1 2语旨

文学作品里的语旨是所有语篇类型中最为复杂的,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及他们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小说 孔乙己 中涉及的人物有:主体 我 (酒店伙计)、孔乙己、短衣帮、掌柜、长衫客等鲁镇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短衣帮(包括 我 )是做工的劳动人民,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长衫客(包括掌柜)则属于生活富裕、在鲁镇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头面人物;孔乙己虽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人品上都不如短衣帮,为鸡鸣狗盗、好喝懒做之辈,却从内心里不屑与短衣帮为伍。孔乙己身上表现出身份的两重性:一方面,经济的赤贫、社会地位的低下,充其量只能归类短衣帮一族;另一方面,因读过圣贤书而自觉高人一等而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跻身于长衫客阶级。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是通过周边人对孔乙己的言行与态度的描写来体现的。通过酒店伙计(我)的无知及无动于衷的口吻,围绕以 笑 为中心串起来的几个生活细节,描写了包括短衣帮、长衫客(掌柜)等对孔乙己的迂腐、穷

61

第5期司显柱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酸、纯朴善良、偷书、伤疤和坐在蒲包上用手 走路 等的讥笑,深刻地刻画了孔乙己的潦倒与社会的冷漠;而孔乙己的卖弄文墨和穿着则揭露了腐朽没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对人的戕害。

上述人物关系的语旨在原文中具体反映在人物对话的用词和语气上。以掌柜为代表的长衫客和自以为较孔乙己在社会地位上略胜一筹的短衣帮对孔乙己等弱者的居高临下、幸灾乐祸与冷漠,表现为言词的刻薄和语气的直截了当。如:

(1)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

(2)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短衣帮和长衫客两个阶层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从他们喝酒方式上可见一斑。如:

(3) 做工的人, 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对评价和语气系统的选择和操纵言语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即语篇的人际意义可得到充分发掘。

2 1 3语式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在一般语言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它植根于大众的语言,却比大众语言更精练、更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从十分随便的俚语、方言,到刻板、严谨的正式文体;从规范的语音、语调,到方言、土话、行话,应有尽有。因此翻译的难度最大。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由于内容上的包容性以及情节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样性等特征,其语式也往往是多种语体的混合。不过,对于具体作品或其中的一节而言,总有一种语体占主导地位。 孔乙己 主要是白话和口语体,这是因为它采用的是次要人物叙事方式。文中叙述者 我 是个酒店小伙计,连伺候短衣帮主顾都不够资格,几乎未受过学校教育因而对孔乙己的 之乎者也 等文言半懂不懂的,自然只能用白话,此所谓 文如其人 。其口语可从句式、措辞和语篇三方面进行考察。

句式特征:句式短散。如:

(4)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经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措辞特征:用字浅显。如:

(5)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

语篇特征:语言的语篇功能,即对信息的组织主要表现在对小句里一些成分的突出处理即前景化(f o regrounding),和对不同小句、句群表达的内容根据其逻辑关系而做的排列组合,即连续性处理。一般来说,前者主要在较小言语单位如小句、句群上,通过对语言主位系统资源的运作而对一些信息做前景化处理。如:

(6)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例(6)中副词作为有标志主位(m ar ked the m e),凸显了作者对孔乙己因自己的一技之长而生活有了着落深感安慰,和因孔乙己好喝懒做而最终失去饭碗的深深惋惜。

语篇的排列组合作用主要在小句和句群之间,借助包括指示词、连接词、重复、省略等在内的衔接手段实现对信息的有机组织。如:

(7)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不过,小说的主人翁孔乙己既是一名没落文人,其言语自然带有文言色彩。如, 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 君子固穷 ,什么 者乎 之类 。

因此,从总体上看 孔乙己 是白话、口语体为主,文言、书面体为辅。

总而言之,无论是根据体裁类型还是前面对其所做的语域分析, 孔乙己 主要发挥的是人际功能,表达的是人际意义。鲁迅选择咸亨酒店为特定空间,通过对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一隅 鲁镇 各种不同阶级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性格、人民社会生活的素描以及对孔乙己迂腐、穷酸、懒惰而又不失善良、诚恳的形象刻画和对他悲惨命运的叙述,表达了鲁迅对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和以期唤起人们行动起来,彻底推翻腐朽的旧社会的强烈诉求等在内的人际意义。

鲁迅凭借自己炉火纯青的语言修养与高超的驾驭能力,通过评价(Appra isal)和语气(M ood)上的匠心独运而实现人际意义;而其概念意义的表达或者说经验功能的发挥,则是依靠对及物性结构的选择。上述两种功能在语言上完全实现,除了依赖

6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

其各自的语法系统外,尚需仰仗语言的语篇功能,因此小说还娴熟地对体现语篇功能的主位和多种衔接手段的语法资源进行了精心操纵。

2 2译文意义/功能的偏离

2 2 1概念意义偏离

由于语言间的系统性差异,译文对原文小句过程类型的转化存在着扩大、缩小、改变和不变等四种情形,但只要译文保持原文的概念意义不变,在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时,就不必对译文里的小句类型相对原文的转移或保持不变予以特别地关注。因此,译文将原文中的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 (行为过程)处理为 Luck il y he w as a good calli g rapher (关系过程)不能视为 偏离 。因为从反映小句概念意义的及物性结构本身分析,两者显然不同,但是从该小句所在的整个上下文语境看,孔乙己之所以能以帮别人 钞钞书 而换碗饭吃,是因为他具备 字写得好 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孔乙己是个 写字好的人 。因此将 写得一笔好字 译成 he w as a good calli g rapher 并没有发生概念意义的偏离。

按照我们前述的模式,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言语行为框架下的形式、功能、情景间的关系以及反映情景语境的语域组成部分 语场、语旨和语式对小句的三种意义 概念、人际和语篇的直接作用为基点,从及物性、语气(情态和评价)、主位等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共有11处发生概念意义的偏离。现举两例加以说明。

(8)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

译文:It see m ed to m e that I w as still very far fro m hav ing a shop o fm y o w n.

暗想 即 私下想 ,译文用 It see m ed to m e 表示的却是对命题意义 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 的一种主观判断,属于人际意义范畴,因此这一方面没有译出原文 暗想 的概念意义;另一方面又加进了原本所没有的情态意义。

(9)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译文:he m ust have cra w led t h ere on the m. [...]slo w l y pushed h i m se lf offw ith h is hands.

这是两个行为过程的小句。过程和环境成分 用这手走 和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 完全可以译为 w a l k over on these hands 和 squat and w a l k a w ay on these hands ,可是杨先生却分别处理为 cra w l on the m 和 push h i m se lf off w ith his hands 。 走 ,原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人人都会理所当然地理解为用腿和脚完成的人体位置的前后移动。可是孔乙己却 用手走来和走去 ,照常理这种动作不能叫 走 ,只能称为 爬 或 挪 。鲁迅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两个词意思之别,可他为什么却 走 爬 不分呢?我们认为这涉及到反映接受美学原理的诗学和修辞了。诗到痛时无比兴;灿烂之极,归于平淡。鲁迅就是用这种不事渲染的直白,表现其对孔乙己悲惨境遇的震惊和痛心的克制,然而读者的心灵却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译者将之直接处理为 爬 和 挪 ,虽然事实上这里的 走 即是 爬 ,但毕竟这两个词通常的 概念义 不等,更有甚者,它破坏了原作用 手 和 走 之间的紧张而造成的艺术张力。

译文中其他概念意义的偏离还包括 什么 者乎 之类,引得 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皱纹间经常夹些伤痕 当街 上大人孔乙己 半懂不懂的话 故意的 然后放心 等9处。

2 2 2人际意义偏离

同样地,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我们发现译文有13处发生了人际意义偏离。现举两例说明如下。

(10)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译文:H e produced four coppers fro m h is ragged coat pocke.t

摸出 是孔乙己在身体残疾、精神萎靡、因偷窃而不幸被人打断腿情况下做出的动作,且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掏钱买酒,因此无论其身体条件或是精神状态都决定了掏的动作是缓慢、困难的;不仅如此,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享有喝酒的机会了,因此 摸出 一词还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而译文所用的pr oduce,隐含为潇洒地亮出,不仅与原文动作的缓慢、困难大相径庭,即概念意义不太相符外,还丢掉了原词所表达的人际意义。

(11)青白脸色,皱纹间经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译文:A big,palli d m an w hose w rinkled face o ften bore scars,he had a large,unke mpt and g rizzled beard.And although he wore a l o ng go wn it w as dirty and tattered.It had by the look of it no t been w ashed or m ended for ten years o r m ore.H e used so m any archa is m s i n his speech that ha lf o f it w as barely

63

第5期司显柱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i n telli g ible.

如前所述,语式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倘若在该用口语的情景却选择了书面文言,或者相反,则这种选择本身就表达了某种意义(形式就是意义)。例(10)中,孔乙己在大众场所 酒店,对识字无几的伙计,却从古文中寻章摘句,满口的 之乎者也 ,这本身就表达了其不屑与短衣帮为伍和自我定义为高人一等的 劳心人 的角色以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人际意义。该例中 青白 乱蓬蓬的花白的 跟人说话 教人半懂不懂 ,无一例外属于普通劳动者白话用语,用在目不识丁的酒店伙计嘴里来叙述孔乙己容貌、穿着与言语,确实贴切、妥当。可是,译文却将之处理成书卷气十足的 pa lli d unke m pt and grizzled i n his speech bare l y i n telli g i b le ,未能译出原文措词上的语式之别因而也丢失了其附带的人际意义。

译文中人际意义偏离的还有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 窃书 怕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 暗想 很像 踱进 大约 等8处。

3.对译文质量的总体评价

翻译虽然以语篇为活动平台,但翻译实践却是整体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小句、句群上进行。这种微观小句层面的操作实际上是微观与宏观结合,因为对具体小句的翻译是建立在对其所处语篇的整体把握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对译文的质量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除了要对译文里的小句一一分析,以找出与原文偏离的所有例子外,还必须自上而下地从整体语篇的高度,对前述微观小句层面的意义偏离予以审视。

既然翻译受到双重的制约(double-b i n d operation)(H ouse,1997:77),在重构译文时,译者应根据译文与原文读者在认知、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立足于译文语篇对原文文本的整体意义/功能对等的翻译需要,对原文里的一些小句在概念/人际意义上做出必要的诸如扩大、缩小和改变之类的调整,且这种微观层面的偏离,不仅对译文的质量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有其积极作用。因此,在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时,要对微观层面的偏离个例进行梳理、分类,并做出价值判断。把有助于译文从整体上与原文对等的偏离记作+偏离,即假偏离;反之,则记为-偏离,即真正对译文整体质量有副作用的偏离。就本译文来说,前文统计出的偏离个案中有不少就属于+偏离,对译文的整体质量没有影响。如:

(12)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 上大人孔乙己 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

译文:And as h is surna m e w as Kong,he w as g iuen the n ickna m e Kong Y iji fro m kong y iji,t h 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 n the o l d-fash ioned ch il d rens copybook.

例(12)中的 上大人 和 半懂不懂的话 翻译时省略不译,这样处理是由于译文与原文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对于鲁镇上的 识字无几 的短衣帮来说,描红纸上按笔画随机排列的汉字串 上大人孔乙己 ,确实 半懂不懂 单个字很可能都认识,可合在一块表示什么意思呢,他们却不得而知!由于译文读者缺乏原文读者对汉字和汉字描红纸的 前理解 ,和翻译受制于 形式不可译 的羁绊,因此难以也无必要将这几个在此并不表示什么实际意义的 上大人 译出,连带地, 半懂不懂的话 也就因此失去依托而自然不必译出。

这样一来,修正后偏离个案为:

概念意义层面: 故意的 什么 者乎 之类,引得 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用这手走来 暗想 新伤疤 伤痕 当街 等8个案例。

人际意义层面: 窃书 青白 乱蓬蓬花白的 跟人说话 教人半懂不懂 怕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 亲眼 很像 踱进 摸出 大约 等12处。

虽然所有的语篇都表达了不止一种以上的功能,但用于不同场景的不同类型的语篇其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从功能与语篇类型关系的角度,语篇可以划分为概念意义主导型和人际意义主导型两类(H ouse,1977:67)。鉴于不同类别语篇的主要功能不同,对其译文的要求与重点也自然有别(R e i ss,2000:109),翻译评估时理应考虑原文语篇的类型,是重在传达概念意义,如科研论文,还是着眼于人际功能,比如说文学。在考察译文对原文在概念和人际意义参数上的偏离数量的同时,还必须视语篇类型对两种不同类别的功能偏离对译文语篇整体质量/功效的影响设定权重:对于重在传达概念意义的语篇,译文在概念意义上的偏离对译文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其人际意义偏离对译文质量造成的负面作用;对于重在传达人际意义的语篇则相反。

如前所述, 孔乙己 的主要意义是通过对孔乙己形象刻画,悲惨命运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冷漠和人民的麻木不仁的悲哀,对

6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

孔乙己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情感,对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和以期唤起人们行动起来彻底推翻腐朽的旧社会的强烈诉求,因此属于意义/功能范畴的人际层面。从这个角度看,译文对原文在人际意义上的偏离程度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较概念意义上更为严重,其对译文质量的负面影响更大。换言之,就译文的总体质量而言,译文在传递原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上都有缺憾,但在人际意义方面,问题更为严重,也更为隐蔽。

4.结语

我们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操作性较强的翻译评估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对 孔乙己 英译本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一方面我们建构这样一个评估模式的构想、思路、设立的参数、遵循的路径、采纳的方法是基本可行的,实现了研究目标;另一方面也对 孔乙己 英译的质量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 虽然我们完全同意陈宏薇(2000)的说法,杨宪益、戴乃迭两先生的英译K ong Yiji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即便出自大家的译本也有未臻尽善尽美之处。

但是,任何一个评估模式,无论其设计如何科学,将之应用于实际的翻译质量评价,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化。这是因为使用这一模式的人,即评估者,由于自身的语言、文化能力与修养的不同,他们对同一译本的评价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就译本 孔乙己 的评估来说,对于其中的一些译法,其是否妥当,甚或正确与否,不同的评估者也往往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个人认知做出不尽相同甚至于截然相反的结论。比如,我们在前面从语域分析和形式、功能和情景关系的角度批评译者将 青白 翻译为 pa lli d ,将 之乎者也 译成 archais m s 则因没有译出原文的口语特征而没能准确传递出其所表达的人际意义;而把 伤痕 处理为scars,又未能正确译出其概念意义。可是,陈宏薇(2000)则与我们的见解完全不同,认为 用pa llid译 青白 准确;用scars复数译 伤痕 细致,表明他伤痕多,因为挨打的次数多;用archa is m s译 之乎者也 简洁 。所以沃尔弗拉姆 维尔斯(W o lfra m W ilss,1982/2001:226)指出, 翻译批评的洞察力很少能够、也许永远不会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水平,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应用活动,这限制了翻译批评结果的适用范围。由于其题材的复杂性和方法的多样性,那种试图使翻译批评更加科学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 孔乙己 英译文的艺

术成就[J].外国语,2000,(2):62-67.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鲁迅.孔乙己 鲁迅选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1957.

[4]司显柱.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J].外语教学,2004,(4):45-49.

[5]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

国翻译,2004,(3):1-6.

[6]Egg i ns,S.A n Introduction t o Sy ste m ic Functi onal L ingu istics

[M].London&N e w Y ork:Conti nuu m,1994.

[7]H a lli day,M. A.K.A n Introducti on to Functional G ra mmar

(2nd ed.)[M].London:A rno l d,1994.

[8]H ouse,J.A M odel for T ranslation Q ualit y A ssess m ent[M].

G er m any:G unte r N arr V er l ag T ub i ngen,1977.

[9]H ouse,J.T ranslati on Q ualit y A ssess m ent,A M odelR evis ited

[M].G er m any:G unter N arr V er l ag T ub i ngen,1997.

[10]H ouse,J.T ranslation Qua lity A ssess m ent:L i ngu i stic

D escri ption vers us Soc ial Evalua tion[J].M ETA46 2.

(2001):243-257.

[11]R eiss,K.T ransl ation Cr iticism T he Po tentials and

Li m it ations[M].St.Jerom e Publi sh i ng,2000.

[12]W ilss,W.T he Science of T ranslation:Proble m s and

M ethods[M].Shangha i F ore i gn L anguage Educa ti on Press,2001.

[13]Y ang,X.&G.Y ang.K ong Y iji[A].Lu Xun s Selected

W ork s,Vol.I[C].Beiji ng:Foreign L anguage Press,1980.

(责任编辑 张立飞)

65

第5期司显柱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翻译是有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最大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质量评价构成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其中语言与文本是翻译的依托,效果是译文的体现,而文本特征、功能与交际者的关系彰显着译文的实体以及交际者的思维过程,恰当处理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内容、效果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全面考虑影响译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其原则是依据翻译的本质来寻求和确定科学、理性的理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这会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参数;语言;实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2) 02-0027-05 1. 扫描国内外主要译文评估参数 在翻译质量评估(TQA)模式中,探讨较为客观、全面、科学的参数极为重要,然而,不同的学者对译文质量评价的参数有着不同的侧重。目前,西方较有影响的有House(1977/1997)“功能—语用原则”下的参数体系、Reiss(1971)“语篇类型原则”下的参数体系和Williams(2004)“文本论辩原则”下的参数体系。国内学者也试图借助其他理论探索 TQA模式及其参数,各类模式多达十余种,但由于各模式的评价方法与侧重有所不同,其参数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等值论(吴新祥、李宏安,1984)、功能论(夏昭慧、曹合建,2003;司显柱,2004)、标准论(李晓敏、杨自俭,2003)和关联论(何三宁,2008/2010)等。 House应用Halliday的语篇分析模式,即语域(register)分析中的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研究探讨一种评估译文质量的模式(1997: 108-109)。这种模式涉及三个层面,即语言/文本(language/text)、语域和语篇体裁(genre),用这些参数来分析和比较原文与译文,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划分出在语篇体裁和语境方面的‘非对应’(mismatches)或‘误译’(errors)。语境方面的误译被House称为‘隐型错误性误译’(covertly erroneous errors),而指称方面的非对称或目标系统方面的误译则被称为‘显型错误性误译’(overtly erroneous errors)。”(Munday, 2001: 93)Reiss的语篇类型评估原则是建立在她的文本类型理论之上的,被认为是德国功能主义和交际法用于译文分析的发端。Reiss早期的研究强调审视文本和概念的对等,并非词语对等。文本类型理论认为,原文和译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可以为评估翻译质量提供一种系统评估的模式,她借用Karl Bühler的三种关于语 言功能的分类,把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e)三种,随后又增补了视听媒体文本(audio-medial texts)(1977/89:108-109)。信息型文本传递的是信息、知识、观点等,文本侧重内容或“话题”;表情性文本强调的是作者所运用的语言美学特征;操作型文本的焦点属呼唤,即引诱或规劝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采取某种行为。由此而确定翻译的目的和方法,因为“每一种文本类型都是通过其语义特征、词汇特征、语法特征、文体特征来确认的,这些特点影响着文本的翻译方式并构成翻译批评的基础。”(谭载喜,2005:75) Williams(2004)的“文本论辩原则”是采用了英国哲学家Stephen Toulmin的论辩结构分析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语篇都有相同的论辩图式,“这种上位特征正符合TQA要适应各种语篇的普遍性诉求,所以论辩理论是TQA理想的理论依据。”(武光军,2006:72)该评估模式包括“结构关系”、“连接词及其他推理指示词”、“推理指示词及其他命题功能”、“论辩类型”、“辞格”、“叙事策略”6个参数。Williams认为“它们涵盖了文本的所有信息和目的,也涉猎了文本的宏观和微观方面以及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该模式及其参数也达到了TQA模式效度的核心要求:该模式充分检测了所要评估的对象,也考虑了其他特征的效度,可以达到用于对文本整体评估的目的。”(Williams, 2004:65) 国内的评估模式所涉及的参数也各有侧重。等值论认为翻译过程应在“深层”、“表层”、“修辞层”三个层面上等值,其下设有词、词组、句、句群(段落)、篇章五个层面(参数)(吴新祥、李宏安,1984)。在此基础上,冯志杰、冯改萍提出了翻译的二元基本标准:译文的信息等价性和传递性,“译文对原文信息的包含程度称之为译文信息与原作信息的等价性”, “译文使目标语言读者获得原作信息的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能力服务,但现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改变,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一定要求。英语翻译不仅是英语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专业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是不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促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翻译,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是丰富,语言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能快速提高大学英语能力,符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

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

认知语言学翻译

两种语言,两种思维:由语言操作驱动的灵活认知处理 摘要 人们通过划分周围的物体和事件为可识别的不同类别来了解它们。语言影响这个过程的程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的行为有所不同吗?在这里,我们表明,流利的德语和英语双语根据其操作语言的语法限制自动分类运动事件。首先,正如在运动编码中的跨语言差异所预测的那样,在德语测试环境中运作的双语参与者更愿意在英语完成的基础上比双语参与者更大程度地匹配事件。第二,当双语参与者在英语中遇到语言干扰时,他们的分类行为与德语的预测一致;当双语参与者在德语中遇到语言干扰时,他们的分类与英语的预测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的影响是上下文绑定的和短暂的,揭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认知的可塑性。 关键词:双语,认知,认知过程,语言,心理语言学 查理是弗朗柯斯国王,自诩为罗马人的皇帝,发现讲另一种语言就是拥有另一个灵魂。有没有像人类之间能够互相区分的一种基础的东西,这种东西能够在变化的语境中进行转化?语言可以为世界有意义的划分随时提供信息依据(露西,1997;沃尔夫,1956)。例如,在面孔,颜色,事件,和人工刺激上加上特定的语言标签,那么人们就会更快地区分和学习这些概念(罗伯逊,汉利,2008;lupyan& Ward,2013)。接触不同语言的婴儿一旦能说出母语的颜色,就会颜色分类上出现差异(罗伯逊,大卫杜夫,戴维斯,&夏皮罗,2004)。这种影响已经扩展到低层次的感知(蒂埃里,Athanasopoulos,wiggett,绘制,与Kuipers,2009)。在这里,我们通过操纵操作在双语者语言和测量在一个分类任务绩效的方式,探索使用特定语言在认知加工中表现出的差异性。 在两个实验中,我们要求德国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视频剪辑三合会描绘目标导向运动事件的相似性判断(例如,一个女人向一辆车走)。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语言的人对运动事件的目标或终点有不同的看法。德国、南非语、和瑞典往往提到终点,看看终点,终点在相似性判断和青睐,而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这样一个较小的程度上(athanasopoulos&拜兰,2013;拜兰,Athanasopoulos,&工作,2013;flecken,卡罗尔,和Stutterheim,2014;Stutterheim,Andermann,卡罗尔,flecken,与schmiedtová,2012)。这些跨语言的差异是因为端点偏好语言观方面的差异,一种语法手段,表达的是一个动作,状态,或事件涉及时间的流动: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一个事件的持续期是动词标记(例如,强制性的渐进的-ing形式的英语),和这些语言的使用者更容易查看事件正在进行,不强调端点。相比之下,德国,南非,瑞典缺乏观点,因此不把注意力转向运动进行性。相反,演讲者采用整体事件的看法,终点也包括在其中(详情见拜兰et al.,2013;冯斯塔特海姆et al.,2012)。 在我们的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得出在英语和德语语境中的德语和英语的单语和双语德语英语事件分类模式。如果不同的语言与事件分类的差异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任务中的性能将根据语言上下文而变化。在第二次实验中,我们打乱了口头介导的分类,要求不同组的双语者在第一和第二语言重复串的数字。发现只要动词一出现,单跨语言的差异在言语之间存在的干扰就会消失。然而,当双语者使用他们的母语语言的时候,其他语言仍然活跃和被充分利用,影响者与之有所关联的话语形式(abutalebi和绿,2007;Boutonnet,Athanasopoulos,&蒂埃里,2012;吴和蒂埃里,2010)。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浅见 I.翻译质量评价的含义及定性 1.1翻译质量评价的定义 学者何三宁认为“翻译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判断和检验译文的质量”,并最终将其定义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对译文与原文从意义和文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考量原文与译文“意义对等”的程度,即译文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翻译评估和翻译质量评估是何种关系;二是翻译质量评估的评估内容是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即:“评估”和“翻译质量”。翻译评估是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以及译文与效果等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内容是翻译活动完成质量、进行状况及译文的质量。 1.2翻译质量评估的定性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根本属性是实践性。翻译质量评估的“最大的目的是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讨评估标准的准确性、评估参数的客观性以及可操作性,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因此,只有在翻译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提高翻译质量评估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II.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目的及功能 从翻译质量评估的定义来看,翻译质量评估的对象是翻译活动及译文质量。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现有模式主要是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集中于文本(原作、译作)上,关联于文本相关的因素(文本背景、读者效果等)”译文质量是翻译评估的核心和主体。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数构建合理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者和译评提供鉴别译文优劣的依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应用于检测和评估译文质量的实践中去,“其功能侧重于考量译作的得与失、优与劣,而鉴赏、批判以及深化理论等描述性研究并不是翻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III.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3.1.我国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定性和定量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之争我国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翻译标准更是层出不穷,国内译界对翻译标准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罗新璋将传统的翻译标准归纳为“案本一求信一神化一化境”…这条线索。 1.定性为准则的翻译质量评价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对其自身翻译实践的概括,开创了翻译标准研究之先河。我国现当代翻译标准研究大都受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2008年1月第24卷 第1 期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an.,2008 Vol.24 No.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吴 波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上海 200062) 提 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译者的认知活动和翻译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1-0056-05 A Cogn iti ve L i n gu isti c Perspecti ve on Tran sl a ti on and its En li ghtenm en t On the D evelop m en t of Tran sl a ti on Ab iliti es WU B o Abstract: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 pective on translati on p r ovides a ne w outl ook on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teaching:the core of translati on teaching is t o devel op translati on abilities which are cl osely related t o the translat or’s cognitive activities.A translati on teaching mode with 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 pective will hopefully facilitate the devel opment of translati on abilities as well as the eli m inati on of p r oble m s in current translati on teaching.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abilities;translati on teaching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却一直以来在翻译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相比解构主义、阐释学和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等强调译者(即解构者或阐释者)本身的视域、经验和立场等主体性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发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提出要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承认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即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它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 581),因而它是一种追求平衡的翻译观。换言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承认并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提出译者必须尽量重现原文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它既是看待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整合性视角,同时又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翻译活动的标准。鉴于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而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重视认知所产生的结果,笔者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将会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和教师在翻译教学相关的一些问题上有新的发现,比如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模式,翻译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的标准等。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理论模式和支持。 二、翻译能力:翻译课堂的具体目标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全面介入以及译者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已获得广泛承认。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吴波,2006),笔者认为翻译教学的总体远景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译者,而翻译课堂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的核心是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但需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彭仙 一简介 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 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 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摘要: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实现翻译,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认知语义学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引言 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就有了“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之争;还有清代翻译大师严复于1898年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除了国内的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之外,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弗雷赛·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就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冯庆华2020:P4-5) 对于如何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和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认知语言学浅谈翻译策略

学号:100050211021卢斌 从认知语言学浅谈翻译策略 ——以《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为例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对张继的《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讨论诗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策略《枫桥夜泊》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translation outl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his thesis analyzed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a poetry of zhangji,discussed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kills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kills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在文学翻译界,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影响甚大,在古诗英译的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严复的翻译原则实在是对翻译精髓的精辟总结,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谈翻译的策略,多多少少会受其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它。翻译的认知过程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关注认知体验在翻译过程中的参与作用,讨论诗歌翻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显示---认知----语言”【1】,即: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缓解。王寅在《认知语言学》中总结了几个认知语言的翻译观。本文讲主要从翻译的体验性观点和翻译的“两个世界”观点来阐述一下翻译的策略:一.翻译具有体验性,人类的思维,认知和理解都来源与基本相似的客观世界,因此才有大致相通的思维,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将有一部分思维是在共同体验之外的,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和注意的。二.翻译的“两个世界”。语言中的词句反映的无非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读者在理解原作者两个世界时,是要通过译者来中转的,“因此,翻译主要应尽量译出原作者和原作品对两个世界的认识和描写。”下面,我们将以张继的《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从认知语言学的来探讨一下翻译的策略问题。这首诗被很多人拿来作个方面的讨论,因为它里面的翻译单位,文化特征等非常具有典型性,值得讨论。 二.《枫桥夜泊》的认知分析 先来看一下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司显柱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渊源和语言哲学观作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部分即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分析了国内外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状况——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弥补缺陷、克服不足,作者在对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维——翻译批评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着力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述了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思路和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420045206 Abstract:Based on an i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System ic2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its ph ilo soph ical view of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connecti on betw een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T ranslati on Studies,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m erits and defects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app roached from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 s an attemp t to advance the effo rts in the field,the autho r of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 on of the trans2 lati on criticis 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far at hom e and abroad,outlines h is ideas in the construct of a functi onal lin2 guistics2based 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 model. Key words:functi 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model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如果说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是语言研究的两大传统的话,那么在当代Chom sky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T ran sfo r m ati onal2generative Gramm ar)无疑是前者的杰出代表,而后者则集中体现于H alliday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System ic2functi on2 al L ingu istics)。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渊源于P ro tago ras和P lato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师承F irth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M alinow sk i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H jem slev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因而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应用,即情景中的语篇(tex t2in2the2 situati on),确立为语言探索的对象,始终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即语言发挥的功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关怀,始终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social m an)所从事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 o r),而这种行为是在包含着情景、语言(形式)、功能这样三个系统的行为框架(behavi o ral fram ew o rk)里运行,因此把对情景、语言(形式)、功能等系统的描写及其彼此之间关系的阐述(如语言形式与情景之间的建构和限定:一定的语言形式建构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一定的语境又决定了选择一定的语言形式;意义(功能)与措辞(w o rding)之间的选择与体现:意义与语言形式即措辞间的选择范围,形式对功能的体现关系)作为其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其语言哲学观而言,顾名思义,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语言功能的关注,并自身相应地而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块。就前者即系统语言学而言,它视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sem i o tic system),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 ean ing po ten tial),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交换和表达意义,自是其研究的应有之题和主要任务(朱永生,2001:7)。具体一点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语的探索(而不是对抽象的、剥离语境和语用的语言系统的描写)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前述包含着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里予以阐述,并为此必然地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和支系统里的子系统,即系统的系统进行描写(如对功能支系统里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成篇功能子系统;语言(形式)支系统里的及物性、作格、语气、情态和主述位、信息等子系统;情景支系统里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即语域等子系统的描写和阐释。)。概言之,语言的系统思想贯穿于其语言研究的始终。就后者(即功能语言学)来讲,其语言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视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如祝愿、庆贺、批评、表扬、警告、说服、安慰等),将其概括和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 eta2functi on),即前述的概念、人际和成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关系的角度看,概念功能 ? 5 4 ?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 ——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杨 靖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结果是产生译文。那么,如何评价译文的质量呢?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我们评估译文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框架。本文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以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为例,选取部分译例,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匹配程度或偏离程度,从而判断译文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评估模式;语域;错配;文化过滤;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119-02 1、引言 翻译理论研究进入20世纪后,发展迅猛,而且成就也非常可观。90年代,很多学者以诺德的篇章分析为基础,将视角从静态语言分析转向了动态话语和语域分析,从而给翻译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较为客观、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本文将使用这一模式,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译本和Herbert A.Giles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 2、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述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提出分为两个阶段。最初模式大多数关注的是分析类别的本质、复杂性和术语的运用,而且其中的个案研究也欠缺对具有诗意和美感的文本的分析,因此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评。后来,豪斯对之前的评估模式进行了修订。在修订后的模式中,她提出从三个不同维度:语言/文本、语域和文类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自文本的功能。豪斯在语域层面引用了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并对其内容进行扩充。豪斯从三个层面去分析这三个维度体现在文本的对应物体:词汇,句法以及篇章,从而确定文本的语域特征。具体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豪斯模式的应用大致可简化为以下五个步骤: ①分析原文的语域和体裁,得到一个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 ②对译文也进行同样的分析,然后也得出一个文本功能框架。 ③将原文和译文的文本功能框架进行比较,对出现的“错配”做出陈述,并分类为“隐性错误”和“显性错误”。隐性错误指语境方面的误解,显性错误指指称方面的非对称或对目标系统的误解。 ④陈述翻译质量。 ⑤将译文分为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 3、翻译质量评估的实际运用—对《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是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关于此篇文章的英译本,有很多翻译学者都有很出色的译文,像罗经国和潘正英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选取杨宪益夫妇译本(V2)和Herbert A.Giles(V1)译本中的部分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例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V1:...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 V2:In the distance, 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a rugged beauty, is Mt. Langya. 分析:语旨包括作者的地理位置,通过分析原文可知,琅琊山是指滁洲的琅琊山(今安徽省滁洲市区琅琊山),而V1却将其译为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直至山东边界),这里是对原文的误解所致。所以V1的指称与原文不匹配,此处属于显性错误。 例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V1:But it was not wine that attracted him to this spot; it was the charming scenery which 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V2:He delights less in drinking than in the hills and streams, taking pleasure in them and expressing the feeling in his heart through drinking. 分析:原文意在强调“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 119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语言学与翻译学的关系 [Abstract]Die Feststellung, da bersetzen ohne linguistisches Wissen nicht m glich ist, erübrigt sich von selbst. Auch die Tatsache, da dieses Wissen in mehreren Sprachen vorhanden sein mu, kann als trivial angesehen werden. Somit hat die Linguistik bereits ein weites Feld von Ph nomenen, die sie beschreiben kann, sei es bei der Ausbildung von bersetzern (die in der Regel auch w hrend der Ausbildung unabh ngig vom Grad ihrer Fremdsprachenbeherrschung weitere Sprachkenntnisse erwerben), sei es im Hinblick auf Mehrsprachigkeit in all ihren Erscheinungsformen (nebenordnend, vermischend oderzusammengesetzt und unterordnend). [Key words]Sprachwissenschaft,bersetzung,linguistischen Modellen I. Einleitung Da die F higkeit zum bersetzen jedoch mehr erfordert als gute Fremdsprach- beherrschung, und da bersetzen alles andere ist als eine blo e Umkodierung ist mittlerweile zu einer Binsenweisheit geworden, die sich jedoch leider noch nicht bei allen an einer bersetzung Beteiligten herumgesprochen hat. Bei Wilss findet sich folgende Anekdote: “Verbürgt ist die Weisung eines Bonner Ministerialbeamten an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并以张培基的《匆匆》英译本为实例,从语式,语旨,语场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的匹配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式,虽然译文仍有所欠缺,但整体上与原文匹配程度很高,译文质量也很高。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匹配程度;匆匆 一.引言 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本专门研究翻译评估的著作,一是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二是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前景与局限》。这两本著作所阐述的模式均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德国翻译学者朱莉安?豪斯是第一个提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人。本文主要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语式,语场,语旨三个方面用于《匆匆》的英译本评估中,比较译本和原文契合程度,从而对翻译质量做出评价。 二、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简介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基石是语篇分析理论和功能语言学。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取决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其本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这里的意义有三种:语义的意义,语篇的意义和语用的意义。由此可见,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house,1977:30)。 三、朱莉安?豪斯模式下《匆匆》英译本的质量评估 下面运用豪斯模式,对张培基所翻译的《匆匆》英译本与原文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该译文的翻译质量。 (一)对原文进行语域层面分析 1.语域,就是指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 从文本类型上来看,《匆匆》是一篇侧重抒情的散文。创作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正是“五四”运动落幕期。 从文章结构来看,作者采用首尾遥相呼应的方式,将空灵无形的时间转化成具体有形的物象,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更能引发读者对时间的思考和惋惜。 2.语旨 语旨一方面指的是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阐释了作品里各个人物间的关系。从本文看,主要涉及的抽象的或者拟人化的人物有“我”,“我们”,“他们”,“你”等。文中“我”指的是当时社会的青年知识分子,“作者”就是该文的主人公,我们”指的是所有和作者一样,对时间有感的人。文中的“他们”,“他”其实指的就是时间,可以说,时间为贯穿全文线索,它无处不在,更能让我们自我反省对时间的存在意义和对人生的思考。 3.语式 通常来讲,文学作品里的语言是基于一般语言通过加工提炼而成,但它却比一般语言更生动形象,语言风格也很多样化,从方言,俚语到正式文体等等,不一而足。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对于具体的作品而言,总有一种语体占主导地位。就《匆匆》而言,主要是书面语言。 (二)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 1.语场对比 从句法结构上来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认为: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王力,1951:141)。由于中文和英文在表达上的差异,译者会根据翻译时的不同需求将句子拆开来分别进行翻译又或将句子整合起来翻译,同时增添或删减一些信息以适应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