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_杨光斌主编_《政治学导论》(第四版)课堂笔记整理

《政治学导论》 笔记整理

一、政治和政治学

(一)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

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古代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规定:①政治是对特定价值标准的追求,“道德”论(“为政以德”,孔子);②“君权神授”(欧洲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3政治是实战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2)现代社会关于“政治”的含义:①国家说;②权利说(拉斯韦尔);③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分配说(戴维·伊斯顿);④政治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管理说(孙中山)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二)政治的本质特征: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根本性,公共性,权威性,全局性)

1.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阶级、阶层、利益集团、政党、民族、地区等)和个人;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

3.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

4.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三)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四)政治的作用

1.政治斗争的结局对经济基础有着直接的影响。

2.国家权力通过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对经济基础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3.衡量政治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政治学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对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政治学的体系:

广义:政治学基础理论(政治哲学)、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传播

狭义——政治学原理: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与组织、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政治行为、政治发展、政治文化

二)政治学的发展

1.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传统的政治学家和著作主要有: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①柏拉图《理想国》;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中世纪神权政治学③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要求与支持 输入 政治 系统 输出 政策

3、近代时期政治学的形成时期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一个阐述国家主权说的思想家,为资本主义发展做舆论宣传。繁荣时期⑤洛克《政府论》;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⑦卢梭《社会契约论》转折时期:孔德,斯兵塞。主要特点:强调安全与秩序,主张妥协与改良。

4、现代政治学三大流派:

传统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代表人物拉斯韦尔、阿尔蒙德:

研究对象国家具体的政治制度

(会议制,政党制)

政治行为时政问题

研究方法静态的制度研究方法

和法律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研究者应

采用中立的态度,自

然科学

政治学研究应有一定

的价值标准

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基本观点: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②以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为目标;③以批判性为最大特色;④强调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代表性著作:①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④列宁《国家与革命》;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①中国传统政治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②法家:重刑罚,轻疏导;③近代: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三)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我国政治学的任务

①我国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问题

我国现阶段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社会管理者阶层(由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构成)、知识分子阶层、企业经营管理者阶层(企业家阶层)、国有企业工人阶层、城镇集体企业工人阶层、乡镇企业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村村务干部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失业半失业阶层、离退休人员阶层、无职业者(学生、家庭妇女等)

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决策体制问题

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的关系

④在一党执政条件下的政党关系

⑤民间表达与社会舆论问题

⑥政治文化的革新问题

⑦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问题

⑧廉政问题

⑨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问题

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①立场和原则

②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制度研究法

③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主义;新制度主义

二、政治权力、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

(一)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主体作用于权力客体的力量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体或团体。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二)政治权力的分类

根据政治权力运动的方式把政治权力分为五种: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利;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合法性权利。

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权力是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其行使都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

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

四)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武力(首要基础)

2.财富

3.技能

4.政治动机

5.知识

(二)政治关系

一)政治关系的含义:

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1.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政治关系是围绕着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二)政治关系的特征:(1)历史性;(2)客观性;(3)复杂性;(4)变动性。

(二) 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的含义:

政治结构是政治主体(政治角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固定组合模式。

1.政治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国家的宪政结构及政府、政党、阶级、利益集团等政治主体的结构。

2.政治结构表现为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关系。

3.政治结构的特征:①相对稳定性;②政治活动的有序性。

二)现代西方国家政治权力结构的基本特征:

1.以“三权分立”为基础;

2.阶级结构包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社会控制的方式更多地运动法律和经济手段;

4.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5.决策一元化和政策规划多元化并存。

三)美国的政治结构

双层政治结构:决策者及其利益集团+选民层

1.美国政治权力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私有制

2.“思想库”的政治功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布鲁斯金学会、胡佛研究所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结构

1.基本特征:

(1)政治关系的非对抗性质:

政治主体 个人:政治公民,政府官员,政治家 社会群体:阶级,政党,利益集团,国家,民族

①阶级结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敌对势力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国家利益优先

(2)受巴黎公社的影响:①“议政合一”的政权体制;②“廉价政府”原则,低薪制

(3)“议政合一”体制的基本特征:立法权与行政权同属一个国家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权隶属司法权,行政机关只是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

①民意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有分工,无分权”;②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由民意机关产生;③独立的党权;④民主集中制原则。 2.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1)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国家元首

(3)立法机关

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职权:①立法权;②财政权(财政同意权)

(4)行政机关

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

国务院的职权:行政立法权;提案权;行政管理权;地方行政区划和建制权;领导全国的经济建设权;社会管理权;领导和管理国防和外交;行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5)司法机关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①司法权的独立;②违宪审查权。

我国的司法制度:

我国法院和检察院的主要活动原则:①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和制约;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特别是辩护权);⑥审判案件的公开原则;⑦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合议制。

三、政治制度

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综合)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国家元首

司法机关

法 宪法 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规——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 规章——国务院所属各部委 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 法院/检察院 人民法院/检察院:基层法院/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最

高人民法院/检察院

专门法院/检察院:铁路法院/检察院、军事法院/检察院、海事法院/检察院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一)含义

狭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及其有关制度(即政治结构)

广义: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实现的统治原则和统一方式的总和

二)基本内容

1.政权的阶级性质(国体)

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3.国家的结构形式(P181):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其中复合制又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现在邦联制主要存在于一些国家组织中

4.国家机构体系

5.具体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

(二)政治制度的作用

1.从政治制度的使命上看,它起着落实统治阶级政治权力的归属、控制、分配、调节和使用的作用;

2.从政治制度的地位上看,它对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正常运转和意识形态的发挥起着保护作用;

3.从政治制度发生作用的机制上看,它是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框架和轴心;

4.从政治制度发生作用的形式上看,它具有合法的强制性。

(三)影响政治制度的基本要素

1.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2.阶级力量的对比;

3.经济结构;

4.政治文化;

5.国际环境(四)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奴隶制政治制度

政体:雅典的民主政体(直接民主)、先秦君主专制政体(公元前21世纪建立,周最盛;以君主为核心,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

二)封建制政治制度

中国:以皇帝位中心,以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主要理论基础

欧洲:中世纪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总特点:民主制取代专制制度

1.建立时期(17世纪中叶开始)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1789年大革命专制与民主制度进行反复

日国:1868年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

2.巩固完善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两党制、多党制为特征的政党制度最终形成

(2)文官制度形成;(3)建立完善的法制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

3.危机时期(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

4.稳定和成熟时期(1945年至今)

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开端:巴黎公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

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理论基础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1)“主权在民”原则——【法】让·布丹1576年在《国家论六卷》中提出,卢梭进行发展(①至高无上;②统一而不可分割;③不受时间和任期的限制)

(2)“代议制”原则——【英】洛克《政府论》中提出

(3)“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原则——【英】洛克《政府论》中提出,【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最早实践于英国

(4)法制原则

(5)人权原则:人权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民族权利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1)人民当家做主;(2)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并领导一切;(3)无产阶级专政;(4)民主共和制;

四、政治利益和利益集团分析

(一)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

按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1.人的最基本需要:生存需要

2.发展需要

3.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二)利益集团

1.利益集团的含义:利益集团就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2.利益集团产生的原因:社会利益的分化

3.利益集团的分类:按利益集团的性质,利益集团分为经济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和特殊利益集团。

三)利益的表达方式

1.对抗性表达:(1)暴力对抗;(2)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

2.非对抗性表达:(1)通过个人关系进行表达;(2)通过政治党团进行表达;(3)通过组织游说活动进行表达;(4)通过社会舆论进行表达;(5)通过立法和政策咨询的方式进行表达;(6)通过上访(信访)进行表达。

(二)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功能分析

1.从政治主体层次来看,利益集团加深了政治结构的分化程度;

2.从政治运行方式来看,利益集团拓展了政治参与的领域;

3.从政治决策层次来看,利益集团促进了政治决策的决策化;

4.从政府过程层次来看,利益集团推进了政府民主化的进程。

(三)当前我国利益集团的现状、问题

一)现状:

1.多种利益集团并存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各个利益集团的对抗有增强的趋势;

3.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群体的对抗有加剧的趋势;

4.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初现端倪。

二)问题:

1.非法利益集团对群体形象造成破坏性影响;

2.利益集团的合法性没有得到解决;

3.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群体差距过大;

4.利益集团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五、政治录用

(一)政治录用的含义:选拔接班人的问题

政治录用的对象:(1)专门化的政治角色;(2)非专门化的政治角色。

(二)政治录用的标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三)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

1.世袭制

2.官吏选拔制度

(1)养士求贤;(2)军功赏爵制;(3)察举制(含诏举和岁举)、征辟制(征:皇帝征召人才,辟:公卿或地方长官征召人才);(4)九品中正制;(5)科举制

3.科举制:

(1)科举制使政治录用的范围扩大到全社会,机会均等;

(2)科举制度保证了被录用人员的政治可靠性;

(3)科举内容(“四书五经”、“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现代西方政治录用制度

一)政党体制中的政治录用:

1.政党体制的产生;

2.政党分赃制

二)文官体制下的政治录用:

1.公务员体制;

2.公务员的录用

(五)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

一)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内容:

1.干部选拔制度:党的机关(组织部)、政府机关(人事部)、军事及军事机关(政工部)

2.干部任用制度:(1)委任制度;(2)选举制度;(3)考试录用制度;(4)选聘制度

3.干部考核制度

4.干部奖惩制度

5.干部监督制度

6.干部培训制度

7.干部调配和交流制度 8. 干部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制度

二)我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

1.党管干部的原则;

2.德才兼备的原则;

3.分类管理原则;

4.公开竞争原则;

5.回避、财产申报等其他制度

六、政治转型中的腐败问题

(一)腐败的含义:利用公共权力和职能违法谋取个人和集团利益的行为。

(二)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

1.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

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制度化;

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三)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体制转型时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2.对腐败惩处力度不足难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意识削弱。

(四)当前中国腐败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1.腐败损害经济发展;

2.腐败危害社会秩序;

3.腐败危及政治稳定。

(五)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制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腐败产生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抗腐拒变的防线;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4.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七、政治意识

(一)政治文化

一)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

二)政治文化:

1.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在政治文化的内部,根据政治文化的主体、功能等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的亚政治文化。这些亚政治文化有可能相互和谐,也可能相互冲突,它们之间不同的相互关系模式形成了政治文化的复杂的结构。

2.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A.政治认识是政治文化中的理性成分

B.政治情感是政治文化中的感性成分

C.在政治评价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交织在一起

影响政治评价的主观因素:(1)社会地位;(2)宗教信仰;(3)民族;(4)政党团体;(5)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现;(6)职业

政治评价常见的标准:(1)经济发展;(2)人的发展;(3)民主、法治、文明;(4)公平公正公开;(5)基本人权;(6)民意;(7)社会良知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按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把政治文化分为统治政治文化(精英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2.按社会成员对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自己在政治体系的决策、实施中的作用等层面上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取向为标准,将政治文化划分为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3.此外,政治文化还可以分为个人主义政治文化和集体主义政治文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一)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的社会属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促使和保持社会的一致性的过程。社会化属于一级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属于二级社会化。

自然人通过社会化成为社会人,社会人通过政治社会化成为政治人。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灌输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传递政治信息,展示政治形象。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①家庭;②同龄同群体和聚居区;③学校;④大众传播媒介;⑤正式和专门的社会组织;

⑥政治实践活动;⑦工作场所。

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一,从社会成员个体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获得了适应社会政治生活所必须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技能。

第二,从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维持、改变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三,从政治体系的层面来看,政治社会化是影响体系正常维持与运转的关键因素。(三)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里有三种含义:①意识形态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标志;

②意识形态是指统治阶级的思想;③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是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的政治思想体系。

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广泛性

三)意识形态的内容:①有关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的思想体系;②思想教育、道德伦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③哲学思想和宗教等。

四)政治舆论

五)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①现实性;②总体性;③阶级性;④相对独立性;⑤依赖性。六)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①马克思主义;②民主社会主义;③新自由主义;④新保守主义;

⑤社群主义;⑥民族主义

民族: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特征

八、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

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的政治行为。

2.基本特征:

(1)主体:一般公民,客体:政治活动,目的:影响政府决策,方式:自下而上。

(2)政治参与的对象是社会的政治过程;

(3)政治参与的外延是公民介于政治过程的实际的心为你。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1.选举:(1)选民登记;(2)投票;(3)充当候选人;(4)参加助选活动。

2.(政治性)集会

3.个别接触

4.参加社团组织

5.游行示威

6.带政治目的的暴力活动

(三)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1.参与机制: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政治参与对政治过程的影响;

2.经济状况;

3.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

4.宗教信仰;

5.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

(四)政治参与的作用

一)政治参与的正面作用:

1.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体系的贯彻;

2.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3.政治参与有利于提高政策过程的合理化和有效性;

4.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发展;

5.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政治参与的负面作用:

1.政治参与超越现有政治体系吸纳能力会导致不稳定;

2.政治参与过度会造成巨大政治压力。

(五)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1.含义: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

2.特点:

(1)公民参与政治是遵守秩序的;(2)公民参与政治行为是理性的;

(3)公民参与政治行为是适度的;(4)有序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

(六)政治参与的价值争论

一)精英民主主义或政治保守主义的民主观——政治冷漠需要论

一些学者和政治家认为,广泛的参政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足取,不必担心政治冷漠对政治制度有什么危险;相反,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更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运作。这是因为:

1.鼓励那些对政治不熟悉、没有兴趣的人去参与政治,对社会并没有什么好处。

2.坚持认为每个公民都要参与政治的观点,只是以对民主的忠诚情感代替了对民主的理性判断。

3.即使在最理想的政治条件下,一些选民也不会具有进行复杂的政治判断所需要的实际政治知识。

4.广泛的政治活动,从某些方面判断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利的因素。

二)多元民主主义的民主观:

沃科尔和莱恩系统的批判了精英民主主义者的政治冷漠需要论,呼吁人们不要忘记给人以启蒙的古典民主主义。

1.那些没有参与政治的人没有被合适的代表,政府就不是建立在最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

2.广泛的政治冷漠给那些为所欲为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政府的机会。

3.参与政治是提高公民的判断水平的最好的工具。

4.广泛的不关心政治,既是政治制度软弱的表现,又是政治制度软弱的根源。

(七)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现状

一)成就:

1.公民有序参与体系制度初步形成(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听证制度;c.信访制度)

2.公民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载体——民间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问题:

1.参与热情与参与冷漠并存,公民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主体意识。

2.参与监督的形式和渠道组织结构单一,公民需要有效的参与监督的表达机制。

3.公民有序参与监督的民主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公民参与权力的法律保护滞后,公民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法律权力保障机制。

九.政治发展

(一)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向着更高的政治文明

一)政治发展学说的兴起

政治发展学说的第一本著作:《传统社会的消失和中东的现代化》(勒纳)

政治发展学说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官僚与政治发展》(萨顿)、《政治发展与政治衰退》(亨廷顿)、《政治发展面面观》(派伊)、《政治发展理论》、《发展冲突的辩证法》(里格斯)二)政治发展的含义

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发展是“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变迁中有意识的引导过程。”

2.派伊在《政治发展面面观》中总结的观点:

(1)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即政治发展决定经济发展;

(2)政治发展是工业化国家的政治典范;

(3)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

(4)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立、发展和运转的必要条件;

(5)政治发展是行政和法制的发展;

(6)政治发展是大众动员和大众政治参与;

(7)政治发展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

(8)政治发展是获得稳定的社会秩序的进程;

(9)政治发展是提高政治领袖和政治系统的动员能力和权力效应;

(10)政治发展是社会多元化变革的一个方面。

3.我们认为:

(1)政治发展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

(2)政治发展是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性分化;

(3)政治发展还体现为政治观念的变化;

(4)政治发展是一个过程。

三)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现代化

1.政治现代化的内涵:(1)政府机构高度分化和功能专门化;(2)政府结构内部的高度整合和一体化;(3)政府通过理性和世俗的程序制定政策;(4)政治和行政决策能广泛包容社会意见,兼顾广泛的社会利益;(5)人民对于国家、领土和历史的认同;(6)政治的广泛参与;(7)以成就来分配职务而不是通过行政关系;(8)建立在世俗和非个人化之上的司法

体制、规范和技术。

2.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的目标:(1)政治结构的分化;(2)政治子系统的自主性;(3)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一)政治改革:正常社会的永恒努力

1.政治改革的涵义

(1)改革的风险:①改革失败;②改革也可能会加速革命的到来;③技术的社会转型;④改革者准备不足导致失误;⑤现代社会的转型风险不但可能来自国内也可能来自国际。

(2)现代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机构和制度;②政党制度;③选举制度;

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健全;⑤政治活动的法律规范;⑥公民权利的扩大和保障制度。

2.政治改革的条件:

(1)改革势力必须有效的控制国家的政权;(基本前提)

(2)切合实际记得改革目标和改革方案;

(3)要有实现改革目标的系统计划;

(4)要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风险的不断积累。

3.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

(1)经济发展优先于政治发展;

(2)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离不开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

(3)政治改革的目标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4)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包含着政治现代化内容。

二)政治革命:过去的结束、现在的开始

1.政治革命的含义

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决策及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发生了迅速的、根本的、暴力的全国性变革。

2.政治革命的条件

(1)经济条件(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条件不同);

(2)社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冲突加重;

(3)统治阶级衰败和上层统治集团的危机造成国家统治机器软弱无力,即“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

(4)大批知识分子在感情上和理论上疏远甚至抛弃旧政权。

3.政治革命的作用

(1)促进社会进步的政治革命是对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改变;

(2)建立进步的、高度整合的社会制度;

(3)政治制度的日益复杂化。表现之一:政府的社会控制和政治控制更多地由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控制;表现之二:政府制度、政府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和专业化。

4.革命到革命后政治转变

(1)革命后政治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任务:①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②如何建设一个稳定、公平、有活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以大众参与为基础,经得起检验的现代政治制度和一个高效、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任务)。

(2)革命后政治建设的基本条件:

1)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的标准:①政治系统的权威性;②政治系统功能齐备;③生活的有序。

政治稳定的内涵:①国家权力系统权威的有效性;②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③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生活和国家法律政策的有效性。

2)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适度分化;

3)法律制度的相对健全;

4)社会自治的发展。

(3)革命后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现代化;②政治现代化;③行政专业化、行政与政治的适当划分;④建立现代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⑤政治和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

(三)政治民主——政治变迁的思考

一)关于民主的理论

1.意大利精英主义对传统民主理论的挑战

2.马克斯·韦伯和熊彼特的精英民主理论

3.多元民主主义

4.卡尔·波普的“民主悖论”

5.我国的民主理论

二)我国的民主理论

1.民主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阶级统治;

2.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形态或国家形式;

3.民主是一种有限的多数原则,要注意防止“多数人暴政”,注意保护少数人的权利。

4.民主需要制度和程序的保证,保证民主的最重要的程序就是法律。

三)政治民主的相关基础

1.经济基础:①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②市场经济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既体现了社会自治,又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尊重。

2.法制基础

3.社会自治基础

4.文化基础:现代政治文化

5.民主制度的真正基础是人的需要和利益关系。

四)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

1.古代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2.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制、普选制、政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

3.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基层民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民主和政治现代化是世界潮流;

2.民主建设是社会分化的需要;

3.民主化是政府完成职能转变所必需的;

4.基层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基础;

5.基层民主可以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层政权行使的随意性;

6.基层民主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或防止社会转型期发生的社会动荡,特别是防止动荡的长期化的最可选择的方式。

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坚持“三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内容“四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3.“五不搞”: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4.三个重点方向: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大力加强民主监督

附:《政治学》考试供参考的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如下:

1.试析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词:意识形态经济增长)

2.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利益)

3.试论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关键词:中国多党合作)

4.试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关键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5.结合政治发展理论试分析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关键词:政治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6.试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关键词:我国政治体制党政关系)

7.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关键词:我国政治参与“群体性”事件)

9.试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关键词: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创新)

10.如何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谈谈如何健全我国政治监督制度。(关键词:政治监督)

12.试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关键词:社会转型国家职能社会公正)

13.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模式。(关键词:西方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

14.试述西方国家代议制民主的优缺点。(关键词:西方国家代议制民主)

15.试论利益集团的特点及活动方式。(关键词:利益集团)

16.结合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过程,说明利益集团的作用。(关键词:利益集团)

17.试述民主与自由的关系。(关键词:民主自由)

1.试析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材:P100-P105)

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变革方式决定着其基本经济功能的完成情况及同经济增长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它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意识形态具有全面性、灵活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对于该团体的集体福利的增长都曾经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存在从一开始就与经济增长相逆的意识形态。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与现实相比具有强烈的滞后性,每一种意识形态产生后,都会在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之后,最终成为集体行

动的束缚,沦为保守力量。而且,现实社会内部存在着愈多不同利益取向的团体,它们之间的意识形态或相容或相斥,这会通过影响团体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经济增长。再者,僵化的官方意识形态会束缚民间社会发展,扼杀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限制经济增长。

(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意识形态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其存在的物质基础的变革,但这两种变革并不同步进行,从而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滞后的意识形态成为了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压制创新;②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③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④助长“搭便车”现象(即在集体行动或他人行动中存在的个人借机占便宜的投机行为)的增加。

(3)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意识形态的自我更新改良是意识形态变革的主要方式,它可以分为自上而下而变革、自下而上的变革、上下互动变革和中心-边缘方式变革。自下而上的变革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支持;自下而上的变革如果成功则会推动经济增长继续进行,如果失败则会破坏经济增长;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中,只要社会存在不出现重大变动,上下互动变革能适应和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意识形态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契合;中心-边缘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变革方式,一个僵化的主导意识形态统治下的处于控制边缘的地区由于其本身意识形态变革得及时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2.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间虽具异质性,但也有一致性。意识形态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决策者对基本国家利益的判定。追求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时甚至会成为核心目标。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异质性。但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完全分离的做法,很难解释清当今国际关系中的许多现象。其实,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也有一致性。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其群体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表明,意识形态与利益密切相关。就拿美国来说,冷战时期,反对共产主义则被看成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杜鲁门当时甚至认为如果推行反共政策不力,就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推广本国的意识形态也是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这一点,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实践中仍然能够找到印证:冷战后,推进民主和人权始终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之一,人权利益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目标。

意识形态影响决策者对基本国家利益的判定。人们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不可能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政治价更是如此,任何一个政治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都必然要遵循着某种本民族、国家、政治集团所信奉的观念或意识形态。这就使得意识形态有时候在国际竞争和冲突中对一个国家作出敌友选择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冷战时期,受“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决策层将共产主义看成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因素,于是,“反共”成了美国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而冷战后,“反共主义”的影响就大为减弱,“反共”已不是美国外交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或“一超”地位。

意识形态是推行国家外交政策、实现基本国家利益的手段。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统一国内各种力量的思想、争取公众支持的旗帜;维系与盟国关系的纽带;打压对手的武器;争取中间力量同情的手段。这在美国外交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冷战后,美国极力推行“民主外交”、“人权外交”,将民主、人权作为推行外交政策工具。在其它国家的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也起着类似的作用。

3.试论中国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全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执行载体是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政治参与。这一基本制度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②利益表达。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照顾相关者利益。③社会整合。这一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④民主监督。这一制度下的各民主党派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⑤维护稳定。这一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不仅能够避免政党互相倾轧造成政局不稳,而且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而中国近现代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中国也不能实行多党制。其间也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封闭、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与时俱进的,它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当代人有责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动摇、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

4.试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关系就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不能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而独立进行。

事实上,在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政治体制改革从来都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并列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的,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党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建议修改宪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入国家的根本法,从而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确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相应地就表现为改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基层政权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内容。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采取了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的改革方式,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双轨到并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取得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很大成功。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政治体制改革同样具有也必须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集中可以减少改革中磨擦和冲突引起的损耗,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推进改革。同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又要求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有权威的政治结构,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综观二十多年改革历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采取和经济体制改革相同的渐进方式,是利国利民的惟一选择,它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迈上新

的台阶,同时,也使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5.结合政治发展理论试分析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下列六大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指导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4)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6)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试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党政关系。

所谓党政关系,简言之就是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党政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寓党于政”时期,这一时期大致从1949年共和国建立到1957年反右斗争;二是“以党代政”时期,这一时期大致从1957年反右斗争一直延续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是“党政分开”时期,这一时期大致从1978年底至今。与这三个党政关系不同时期相对应的有三种治国形态:“依政治国”、“依党治国”、“依法治国”。

正确的处理党政关系,实质是解决党如何正确执政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语境中,国家的主体是阶级、阶层与他们的政治代表即各种政党与各种社会政治组织的联合体,为了实现这个联合体对于国家的主宰,于是组建各种国家政权机关,通过这些国家机关,这个联合体行使当家作主人的权力,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各种经济文化事业的权力。因此共产党的执政,并不仅仅是与政府的行政权发生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与人民发生关系,与人民这个统一战线或政治联合体中的各阶级各政党发生关系。从政治组织层面上,是与政协中的各政党、各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代表或组织发生关系;在国家组织层面上,是与政权中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发生关系;从宪政体制的法定关系来说,人大、政府、司法机关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有明确的法制规范,“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规范;党同其他政党、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代表或组织的关系由各政党的章程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来规范;党同人民的关系是属于国体层面的政治关系,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在国体层面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党领导人民、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也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国体与政体之间最基本的政治关系。而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则是政体层面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7.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包括: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具体来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体来说,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来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具体来说,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具体来说,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六)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具体来说,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8.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事件。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为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因群体利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违反法律法规, 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包括维权事件、泄愤事件和骚乱事件这三类。

当前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很复杂,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包括:

1.政治参与渠道的阻塞。这里,政治参与渠道包括民意代表渠道、行政参与渠道、司法参与渠道。

2.政治参与资源的不平衡是无序政治参与形成的原因之一。不同阶层所掌握的资源和拥有的财富不同,导致他们在社会上的话语权不同。弱势群体的地位决定了他们话语成效不足,在维权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最后他们只得借助集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就使他们以群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3.政治参与组织力量不足也是无序政治参与形成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公民组织不发达且

缺乏独立性,其利益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足以成为普通公民政治参与的依托,而群体性事件中的生成的群体正是我国现有组织不足而催生的特定利益阶层的团体组织。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考虑,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包括:

1.完善参与制度, 疏通参与渠道。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民众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司法和执法中的程序法律建设,塑造法律的权威形象。

2.均衡资源配置,培育政治文化,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发展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这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开展法制教育,培育政治文化,把非制度化的行为引入制度化的轨道上来,引导公民形成高度自觉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3.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参与效能。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是培育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中介组织。一个群体的意见更多是由这个群体内部发育产生出来的一定团体来表达。因此探索已有的社会组织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鼓励和扶持各类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逐渐介入,让他们承担起原本就不需要政府介入的社会责任,使利益受损者有所依托。

9.试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民主的具体程序和制度安排也在不断发展,民主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体现得更加充分。

民主制度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党内民主,二是人民民主。

制度创新主要有自发秩序和人为制度设计两种方式。

从发展方式来看,党内民主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为制度设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苏州市长由过去的常委会决定到全委会表决通过,显然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

此外,自下而上的地方党内民主实践也在展开,例如,乡镇一级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就已经在四川、云南展开。比较而言,人民民主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发秩序,比较典型的就是村民选举。

民主的核心是选举,村民选举是自发的一个最典型的民主制度安排,它是选举式民主的代表。相比选举式民主,我认为协商式民主的形式更适合中国国情,这几年在各地的制度创新中也越来越多。协商式民主比选举式民主对民众的要求更高,因为它需要民众具有宽容、理解、妥协等精神,而协商式民主的政治过程也显得更加复杂。此外,还有参与式民主。新兴社会组织的兴起,其政治参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参与到很多政治决策的过程当中,比如很多环保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以上是民主发展的三个特征和表现形式。

民主的制度框架之外,观念更加重要。我们看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形成了关于民主的政治共识,那就是中国需要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种共识性观念是民主政治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10.如何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核心内容是在全体人民范围内,实行民主集中制,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发展它。

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会议、立法、监督、代表等制度和工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各项制度和工作,都需要按照健全、丰富和扩大的要求进行完善,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民主的程序和实体、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2)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包括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权、监督权等。(3)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形成开放、互动、畅通的关系,使人大代表能够深入了解民情、广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使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更具生机和活力。(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适应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5)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大干部与党委、政府、政协干部之间的交流,优化人大领导班子的结构,逐步减少人大领导职数,为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11.谈谈如何健全我国政治监督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我国政治监督制度的重要路径,就是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扩大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三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四是推进决策民主化。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政治参与同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推行决策咨询制度;健全决策协商和协调机制,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加强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反馈互动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12.试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社会公正,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包括权利公正、规则公正和分配公正。权利公正是说,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它承认并保证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规则公正是说,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