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学考试本00科毕业生论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初稿)

论文题目:物资供应链问题研究

考生姓名:陶玉伟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准考证号:014410210056

指导老师:彭老师

通讯地址: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大道特1号

邮政编码:430205

联系电话:151********

日期:2011 年8 月26 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办制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物资采购问题,并通过案例对物资流通中供应链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这种新兴的事物。

文中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要点,提到供应链管理突破企业界限束缚,将企业的产、供、销与其它市场经济实体以及活动建立外部联系,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集体目标统一协调所有成员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取得企业之间超越组织界限的集成和整合。讨论了采购是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已成为一种共识。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采购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本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及最终产品的获利情况。

论文还对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产品不规范、各企业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信息滞后、管理不规范化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简单剖析。

如何充分应用供应链、以何种方式应用供应链,需要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家们共同努力。笔者希望供应链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充分发挥它的功效。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物资流通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terial purchasing, and through the case of goods circulation to the supply chain was analysed and see the new things.

Thi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ncepts, the main point,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orporate boundaries, the enterprise, for, or other market economic entities and the external relations activities and suppliers, producers, distributors and customers regarded as an organic link between overall through collective goal of all the members of the unified coordination and logistics and capital flow to transcend boundaries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Discussed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link, and has become a consensus. the speed, efficiency, order execution, the cost level directly affect the flexibility to quickly meet customers needs and the downstream end product profitability.

This article on china's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 all enterprises have not yet forme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formation, not standardized in

management, the thinking and simply analyzes.

How to make use of chain ?In any way by the supply chain?we need workers and everyone work together. i hope that the supply chain in china widely applied and fulfilled its function.

【Keywords】:supply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hysical distribution

目录

1. 现代企业的竞争策略—供应链管理 (1)

1.1.供应链管理 (1)

1.1.1供应链 (1)

1.1.2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产物 (1)

1.2企业的分销供应链管理 (2)

1.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2)

1.4供应链管理的四个机制 (3)

2.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资采购方法 (4)

2.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4)

2.1.1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的定义 (4)

2.1.2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目标 (4)

2.1.3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的特点 (5)

2.2物资采购管理的改变 (5)

2.2.1由为库存采购到为订单采购的转变 (5)

2.2.2 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5)

3. 供应链在物资流通领域应用 (6)

4. 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8)

参考文献 (11)

1. 现代企业的竞争策略—供应链管理

1.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

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

控制等职能。本文是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方法、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1.1供应链

学术界及企业界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一直有着不同论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到客户和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它不仅包括制造商和零件/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本身。供应链是动态的,其中包含了信息,伴随产品和资金在供应链各组织之间流动,供应链的每个组织环节执行不同的流程,与供应链的其它组织相互作用。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

1.1.2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产物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将供应商、制造中心、仓库、配送中心、零售点以及在各个机构之间流转的原料、在制品、产成品有效地整合成为一体,使系统成本最小。并在准确的时间把正确数量的商品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方法。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资源和竞争力,而且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也是企业的一种新的竞争策略。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就是制造商为提高竞争力的产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制造商就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时,他们注重产品到消费者这个物流环节。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制造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对市场进行细分化管理,使产品形成了不同品牌、在产品的尺寸大小、形状、色彩等方面实行多样化,这样一来,大大地增加库存单位(SKV),导致了库存成本、订单处理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这时,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把物流管理与产品配送综合起来管理,可大大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开始推行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地分析物流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可能性,这就行成了20世纪70-80年代的综合物流管理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标识代码与条码在企业的应用,企业开始将着眼点放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制成品的分销商,形成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公司的合伙战略联盟,从而形成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

1.2企业的分销供应链管理

谈到供应链管理用来提高企业提高竞争力不得不提分销供应链管理系统DCM(Demand Chain Management),是为制造分销型连锁企业开发设计的数据互动平台,使用该平台企业可及时了解市场销售情况和客户购买意愿,及时了解渠道库存情况和销售进展情况,收集会员与客户信息,随时进行市场调研,掌握竞争对手市场活动,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整个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若把供应链比喻为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就是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干,分销商是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干、枝与干之间的一个个结点上,都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我们可以观察到供应链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是供应链的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从范围上观察,供应链把对成本有影响的和在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间是供需协调、物流同步的关系。

第二,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增值链。

第三,供应链是由若干供应链集成的网链结构。一个企业可以是一条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条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网络结构。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

1.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是一个流程,包括:战略性地管理材料的库存和运输,管理源于供应商的半成品、产品库存目录,最终通过公司发往客户。供应链管理犹

如一条链,把许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交叉融汇起来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合作――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必须协调一致,相互合作。

第二,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应该培育并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资源(特别是信息)共享――通过资源共享,能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而且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也得以充分地利用供应链内其它企业的资源。

第四,用户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市场的是用户的需求,因此供应链是由用户驱动的;

第五,专业化分工――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

1.4供应链管理的四个机制

1 合作机制

供应链合作机制体现了战略伙伴关系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建筑产品制造过程从策划、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安装到装饰装修、交付业主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企业与部门,并需要这些企业间有着良好的沟通与配合。供应链管理以链上节点企业间的合作为核心思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产品模块化、简单化,组件标准化,使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显著增强,并通过虚拟建设和动态联盟来提高业务外包策略的利用。

2 决策机制

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决策信息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决策模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链上的节点企业在开放的信息网络环境下,不断进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达到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与控制同步化、集成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更新扩大,企业决策模式成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环境下的群体决策模式。

3 分配机制

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是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可以降低总的交易成本,更是为了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从而增加供应链的整体效益,达到链上企业共赢的目的。但链上的一些企业却可能为整个供应链做出让步,甚

至牺牲个体的暂时利益,这就要求供应链管理具有良好的分配机制,企业间的利益获取与风险分担不断达到新的平衡,这是供应链管理得以成功运行的基础。

4 激励机制

供应链管理和其它管理思想一样,应使企业达到TQCSF目标[2]:在合理最短工期内(T)以经济优化的成本(C)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Q)建筑产品,同时不断提高为用户服务(S)的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为此企业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增加柔性(F)。但目前管理界缺乏均衡一致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导致供应链管理实践效率不高。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于建筑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资采购方法

2.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2.1.1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的定义

根据美国供应协会对供应的最新阐述,把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定义为:企业为了追求和实现它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紧密与生产和库存相连的识别、采办、获取与管理它所需的所有资源的活动。

2.1.2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目标

对于采购职能总体目标的表述是:它获得的物料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即满足质量上的要求),数量是符合要求的,并以准确的时间发送至正确的地点,物料必须来源于合适的供应商(即一个可靠的,能及时地履行其承诺的义务的供应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还要获得合适的服务(不仅仅是指采购之前,还包括成交之后),当然价格也必须是合理的。通常采购决策者总是试图去协调这些常常是相互冲突的目标,他们通过作出取舍来得到这些目标的最优组合。

采购管理的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下述具体的目标:

提供不间断的物料流和物资流,保证整个组织正常运转;减少采购中间环节,优化采购流程;使存货投资和损失保持最小;保持并提高质量,避免因低质量物料投入而造成的高额纠正成本;发现或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建立供应商伙伴关系并且与其一起努力对流程和质量进行持续的改进;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料标准化。这样有利于进行集中采购,减少库存投资,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在履行采购职能的过程中,采购决策者不能仅仅将目光放在购买价格上,而要密切注意其他的隐含成本,例如运输费用、设备维护和升级费用、员工培训费用、回收或者报废成本。);从采购部门的角度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实现新产品开发的并行工程;在企业内部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和谐而富有生产效率的工作关系;以可能的最低水平的管理费用来完成采购目标。

2.1.3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的特点

首先,在同一个竞争市场中,如果能够在原材料采购成本方面取得比较优势,那就意味着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可以说是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更多的市场份额必将带来更大的采购量,这也为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提供更多的砝码,从而获得更多的采购折扣。而更多的利润,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资本投向研发,营销,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进一步保证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其次,今天客户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性化,这就要求公司的新产品要源源不断的推出,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公司要获得和保持优势必须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来满足客户和消费者。而个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的一环就是采购:采购部门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研发部门所需要的零部件,来满足公司新项目的日程需要。

最后,JIT,VMI等"按需生产"模式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生产的Lead Time不断缩短的同时,库存却需要不断的减少。如何能够以最少的库存来满足企业生产的物料需求?更进一步说就是如何能以最小的代价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市场的需求是很难捉摸的,不管现在的统计和预测技术如何高超,销售部门的forecast 与最终的订单差异还是如此之大。forecast和订单之间的差异成了采购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采购需要对两种可能的情况作出最快的反应。

2.2采购管理的改变

2.2.1由为库存采购到为订单采购的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

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材料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

2.2.2 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一方面,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需求不能得到实时的响应。另一方面,关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控制,这些缺陷使供应链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为此,供应链管理采购方式的第二特点就是实施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实施外部资源管理也是实施精细化生产、零库存生产的要求。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和同步性,外部资源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上述思想的一个重要步骤。

3供应链在物资流通领域应用

供应链的应用应在物资流通领域得到充分体现。现通以下棉花收购的实例来对供应链在物资流通领域的应用作一些探讨性应用研究。

棉花收购

每年农村都有一个棉花(或者是其他作物)收购季节。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棉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从农户手中经过一个棉花收购网络进入棉加工厂。这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条供应链。

棉花供应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户数量多、分布广,而每位农户手中的棉花数量较少、质量参差不齐;

2.棉花收购网络属常设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和级别设置,带有政府性质,拥有棉花储备库,同时还是一些村镇征收提留、农业税的网络;

2.棉加工厂数目较少,实行每月均衡生产,需求平均;

4.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混杂。

对于农户来讲,必须尽快地把棉花交售出去,换回钞票以偿还投资或作他用3对于棉加工厂来讲,希望得到成批、保质棉花,既需充足的棉花供应,又需每月稳定的供应,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储备;对于收购网络来讲,一方面必须尽快完成棉花收购任务(上级政府的指令),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地完成收购业务,即从众多零散的农户手中将棉花按级收购、储藏,并作好随时调拨给棉加工厂的准备。

分析以上具体情况,棉花收购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临时性与长期性转换

棉花收购链是一个临时性与长期性互换的供应链。棉花的生产和加工都是一个长期性的事务,而收购期则很短,一般限定在一个月以内。在该月内收购链高度紧张运行,在其他月份则基本停止运作。棉花收购链旨在实现“长期性。临时性一长期性”过程的转换。

2.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混杂

棉花收购本身仅是一种企业行为,但由于政府部门的参与而又具有政府行为。短时期内完成收购是政府政策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是不经济的。村镇征收提留、农业税等政府事务纳入到收购网络使信息流、资金流变得更为复杂,也增加了收购业务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2.整个过程固化,改革难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收购网络已经存在多年,整个过程已经固化,并且有一些操作(例如仓储)甚至已经被法律规定化。要想改革确有相当难度。

棉花收购链的目标值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可以归结如下:①限期完成棉花收购;②收购资金筹集和分发;③附加事务处理,主要是村镇提留和农业税的征收;

④棉花的储藏管理,棉花是战赂物资,需要妥善保管;⑤保证资金流动顺畅,主要是防止各级部门截留;⑥提高网络的效率,旨在降低运作成本。

根据供应链的思想和上面的分析论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步骤如下:

1.建立节点,物流归集。收购点的设置不应依据行政区划和级别,而应依据收购量和收购范围,做到收购成本低,同时也要考虑方便群众。储备点的设立主要考虑建在产棉区,以省为规划范围,依据产棉区的产棉量而确定储备点的个数、吨位和位置。

2.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集成。供应链一般都有一个核心企业,并由核心企业来实施供应链管理,实现集成。棉花收购链的核心企业应该由储备点来充当,但是目前没有形成这一核心企业的管理功能。

2.收购网络行为企业化。目前收购网络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收购工作实际上是由政府代替完成。应该看到,收购网络是一个有利可图、极具潜力的经济资

源,应该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而不应视而不见,被定义为非盈利性、由政府包办。这样,一方面损失了经济效益,浪费了经济资源;另一方面加重政府负担,导致政府更为庞大。收购网络的企业化可以解放出这一经济潜力,形成一个行业。收购网络企业化后,村镇提留和农业税仍然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征收,战略储备也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而得到确保。

4 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4.1实施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瞄准了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并加以运用,它对于我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因其结构全、开支大、内部层次繁多、结构臃肿而不能形成合力,大多数企业重复低层次竞争而导致两败俱伤等问题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我国独特的国内经济环境及长期形成的企业内部管理特色及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导致了一些不同于西方的问题的存在,笔者拟对此作一简单剖析

1.产品不规范。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规范化的管理手段,有效协调链上各节点企业行为,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而产品的原材料至产成品到最终消费品必然采用标准化形式则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缺乏规范性、标准化程度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尤其以饮食等行业为甚

2.各企业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也成为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一大障碍。在以往低层次的竞争当中,企业间形成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企业关系。我国近年来电业的低价竞争便是一例。

2.信息滞后。建设物质技术基础设施,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硬件保证。已有的信息反馈系统不外乎一些财务、统计报表及指标,且偏重于事后分析,反馈不及时,致使决策失误增多。

4.管理不规范化。各实体企业在内部实行画地为牢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各车间、班组条块分割严重,利益趋动的短视化行为明显,难以形成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亦无法形成统一的宏观调控系统。管理机构庞大重叠,效率低下,没有明确的绩效评估体系。

4.2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思考

1.建立产品构件化体系。在产品不规范化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原有的企业设计生产体系不重视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大量产品非特质化差异明显,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第二,民族产品独有的特性导致产品标准化存在一定困难。如我国许多城镇居民偏爱中式快餐,常州的大娘水饺、陕西老孙家泡馍等已形成独特的中式快餐连锁店。由于配方独特而形成的竞争优势难以量化、规范化、标准化,致使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量化考核。

构件化是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构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品组件化。各产品可分拆为不同标准化组件,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分工细化的要求。第二,制造过程,服务过程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可组装而成,这样就可以低廉的成本装配出不同形式的产品。设计的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亦应采取模块加工方式,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移动和重组来支持不同分销网络的设计。

针对民族食品等问题,可以选择功能性产品战略,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公司的经验,通过产品的设计、特殊工艺、特殊配方、品种的减少及固定化使食品的创新性转化为功能性竞争,精确定位产品的差异性。并选择效率性供应链,采取低成本、大批量、标准化,来获取利润。同时,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已成为必须,因为构件化及功能性产品的竞争要求完善的产品测量标准及参数。通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准确地测量及大规模地抽样检测以制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并使其具有可行性,还可以用其来规范市场,并带动国有产品冲出国内市场,减少进入国际市场的摩擦阻力,缩短市场导入期。

2.建立战略性动态企业联盟。科斯解释企业意义时指出,企业存在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中存在成本,同时企业内部亦存在成本,市场交换成本及企业内部成本之间比较的结果是所有产品的生产不能由一个超大企业来完成。在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纵向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效率。而如果不满足所需条件,纵向整合也会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成本。因而形成了企业“半结合”状态的研究。

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就是一种“半结合”状态,它指存在于企业之间的双方合作的长期的产品交易关系,而以往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集中在制造商———供应商这一层面,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这一整体供应链上的考核缺乏战略性组织观念。

4.3信息是强化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供应链管理的效益基于各成员间的协调,而协调的基础又依赖于信息共享。由于信息共享不足,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难以协调甚至造成脱节,使业务活动变成了模糊的黑洞,导致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第一、信息的处理方式仍然以手工和半自动化为主,按照功能划分的信息系统像一个个孤岛一样各自为政,如客户服务系统、会计结算系统、制造商和分销系统,他们通过各自独立的系统仅关注本职能部门的某项运营活动,从而影响信息的共享性。结果是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从而增加了企业计划的不确定性,为此各个环节上的成员不得不采取缓冲库存或安全库存的方式来适应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运作效率降低,库存成本增加。

第二、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商业信息。

第三、由于信息的可得性、及时性受到了影响.因而企业对于市场的需求反应迟缓。供应链客户端需求的变化沿着供应链向上游逐级转移,同时无法和潜在的客户需求及时沟通.往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反馈到制造商和上游的供应商手中,所以无法更快地向市场供应产品。

因此必须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使企业竟争战略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成,《现代物流管理事务与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9月

[2] 张成海,《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周明等编,《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4] 豪沃德罗斯曼著,周伏平译,《改变世界的50家大公司》,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9 月

[5] 骆温平编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