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问题的理解

李约瑟问题的理解
李约瑟问题的理解

李约瑟问题的理解

20世纪之初,在引进西方科学的大潮中,中国古老的科学传统已被当时主流的科学家所完全遗忘,于是出现了所谓“中国无科学”之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特别在最近的50余年,包括李约瑟在内的海外中国科技史专家揭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不仅改变了西方人过去的片面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代中国人作为东方古老文明传承者的自信,其贡献无论如何不应低估。

大约在1938年,李约瑟开始酝酿写一部系统的,客观的,权威的专著,以论述中国文化区的科学史、科学思想史、技术史及医学史。当时他注意到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从而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他终于开始对中国的科学和社会有所了解,他逐渐认识到至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同样是重要的,即: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的多?

要对“李约瑟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我认为首先有必要搞清三个关键问题:

1 “科学”的含义是什么?

2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3 古代的“科学”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内涵是否一致?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和行为,是理性思维在经验目的上的应用,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中,人们实现这种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即科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形式。

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的分析。先看科学知识,人们通常把科学知识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认为经验知识是通过对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知识,而理论知识则是运用概念、命题、推论形成的知识,并认为二者有着根本区别。然而,真正说来,这种划分则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而且经验知识同样要运用理性思维才能得到。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所谓理论知识归根到也只是根据某一特定“范式”建立的知识,是依赖于特定“范式”而成立的。因而理论知识象经验知识一样,也并不具有绝对真正性的价值。

其次,关于科学方法。按照传统的看法,科学研究活动须有一套严整而规范的方法。然而,随着对科学史的深入研究,随着对“科学”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人们发现,科学研究活动并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方法论准则,而

是运用着包括直觉、想象、虚构、皈依等非理性方法在内的一切方法。简言之,当代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已经表明,把归纳和演绎看作科学的唯一方法,甚至认为没有建立系统的归纳和演绎方法论就没有科学方法的传统观点是不符合科学史实的。

最后,关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既是创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源泉,又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所以,科学活动在“科学”的内涵中居于核心地位。可以说,有没有科学活动是判别有没有科学的直接因素。从我们今天的情况来看,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活动主要地是在社会所建立的科学院、研究所和大学中进行。勿庸讳言,中国古代的确没有这样的科学活动方式。但若以是否有这样的活动方式来判别是否有科学,那么,不仅中国古代,就是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也不曾有过科学。因为这样的科学活动方式仅是在18世纪中期以后才在欧洲逐步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古代显然是有科学的:就象伽利略前的欧洲科学形式不同于近代科学一样,中国古代科学也是与近代科学不同类型的科学;如果说古代的“科学”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内涵不一致,那么这种不一致并不影响对中国古代存在科学的界定。这样就回答了后两个问题。

在对三个关键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之后,我们再正面分析一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可能原因。

我认为封建制度的长期束缚,封建政策与传统的制约,以及近代中国的频繁战乱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封建制度本身角度看,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严重地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同时,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的束缚愈来愈严重;第二,从封建王朝政策与传统的角度看,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科技走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重文轻技和迷信落后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同时,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探讨的传统,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形式相传,大大制约了科技水平提高。第三,近代中国战事频繁;明朝已经表现出自然科学兴盛的迹象,但随之而来的是伴随三次内战的三次外敌入侵,将现代文明的火种彻底淹灭了,明、清、民国到共和国,环环脱节。此外,缺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机制、缺乏刺激优秀人才从事发明创造的专利机制、缺乏让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机制,同样使近代中国科学落后,使中华文明止步于以瓷器、纺织、造纸、火药、农业、建筑为代表的工匠文明和经验文明,没有出现现代科学的兴盛。

对“李约瑟难题”的讨论很多,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对其的认识和探讨也

许比较粗浅,但我认为,对“李约瑟问题”探讨的意义不应仅局限在逻辑与哲学层面,不应仅局限于个别词句的探讨,我们更应注意其现实意义,以史为鉴,解决“李约瑟问题”就是不要让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历史重演,从这个角度,“李约瑟问题”就更富有与时俱进的意义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