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农业

乾县农业
乾县农业

乾县农业

第一章农业机构

第一节县级机构

民国31年(1942),乾县设有农机推广所,设主任1人,技术指导员1人,工人数名。宣传农业知识,推广良种,宣传科学种田,防治病虫害,植树造林。民国33年裁撤。建国后,县政府曾下设建设局、农业局、农机局、农技站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权限的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和技术服务工作。

建国初,乾县人民政府下设建设科,管理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成立了农林水牧局,统管乾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业的生产发展。1956年设立农业局,管理权限农牧业生产。“文化大革命”初,党政机构瘫痪,无明确的农业机构。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设生产组,统管全县工农业生产。1972年成立农林局,1974年改成农业局,1983年又改为农牧局。为了加强对乾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领导,1972年成立县农机具,有干部10人,分政办、业务、财会三个组,主管全县农机生产和局属单位的工作。1983年撤销农机局并入农牧局,上述业务较农牧局管理,现有干部30人。局下分设11个是企业单位,负责管理全县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畜牧业、农机等项业务工作。

第二节下属机构

农技中心站1951年成立小留村农场站、阳洪店农技站。1953年9月,将上述两站合并为乾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当时有站长1——2名,技术干部十多人。

1955年9月,将原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分设为五个分站,分别为薛禄、杨汉、杨庄、临平、阳峪农技站;县设立农技中心站。各分站由站长1名,技术干部5人左右,全县有农技干部28——33人。

1958年将五个分站合并,将畜牧兽医站、农场等单位和并未农科所。1959年,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将农科所并入科委。1961年8月三县分设,乾县恢复农技站,当时有技术干部20多人。

1968年将农机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合并,成为农林牧工作站。1970年分设农技站,1975年改名为农科所,1985年改名农技中心站。一般设2——3名正、副站(所)长,技术干部从20多人发展到30多人,主要从事全县农机推广工作。

畜牧兽医站1952年,将各区的中西兽医工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了10个区兽医分会,县上成立县兽医工作者协会,设联合诊所。还成立了县配种站,乡、村设配种点79个,为牲蓄配种。

1957年,成立县兽医站,设1——3名正副站长,工作人员十多人。1958年与县农科所合并,1961年,分设兽医站。1968年后,又将兽医站和并入农林牧工作站。1970年分设畜牧兽医工作站,一般设正、副站长2——3人,有技术干部20——30人,主要负责全县家畜家禽的生产发展,防止畜病、检疫等工作。

种子公司1959年5月成立,1964年与县农技站合并,1967年归粮食系统,1969年又恢复种子站,归农业局领导。1978年又改为种子公司,设1——3名正副经理,主要从事全县农作物的良种经销、繁殖调运工作。

园艺站1964年成立园艺蚕桑站,后又并入农科所,1978年重新成立园艺站,约有10——20名技术干部,主要负责全县果树、蔬菜、蚕桑等生产发展工作。

植保站1958年成立乾县预测预报质检站,不久并入农科所,1980年,又重新成立植保质检站,主要负责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植物检疫、病虫害预则预报工作。

农机管理站成立于1979年主要农业机械的计划、耕作、机械修理、油料供应和安全监理工作,管理全县25个乡镇的农机服务站工作。

农机公司1969年成立县半机械化公司。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于1979年改为农业机械公

司,现有职工35名,经营各类农机产品和2248种配件,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农机服务站成立于1978年成立县农机研究所,有职工9人,主要从事新农机试制、引进、推广工作。1985年改名为农机服务站。

1958年成立的国营拖拉机站,于1983年11月撤销。1968年建立的农机修造厂与1983年交县经委管理。

乡镇于1958年后相继建起了畜牧兽医站和农技站。

秦川牛场位于姜村乡杨定村北面。1974年建立,初有土地120亩,1975年扩大到200亩,1979年又扩大为1200亩。建厂投资为农牧渔业部和省、地、县农牧部门共同拨款。戒指1983年共投资150万元,有固定资产130.5万元,周转资金50万元你,场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职工130人,其中干部8人,场长、书记3人。全场易饲养秦川牛为主,有基础母牛80多头,每年给外地提供种牛30多头,有些年份高达60——70头。1983年给外贸提供肉牛20头,1984年提供60头。还饲养6——7头奶牛及部分蛋用鸡、蜜蜂等。

出种植部分粮食作物外,主要繁殖小麦良种,年产粮15万公斤至20万公斤。还种植不分苜蓿,提供青饲草。年总收入27.2万元,其中农业占5.5万元,畜牧业占11万元,工副业占7.49万元。为了增加收入,牛场还办起了饲料加工厂、面粉加工场以增加收入。厂里有舍给、拖拉机3台,汽车2俩,联合收割机1部,脱粒机1台,基本上实现了种植收割、草料加工的机械化。

另外,秦川牛场每年向县境内以及外省提供秦川牛冷冻精液颗粒3万——6万粒,为提高秦川牛的品质做出了贡献。

乾县农场1952年成立,位于县城东边,有土地350亩,固定资产24万元,均为县财政和省地投资。场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全场有职工干部37人,其中干部4人,场长、书记共3人。本场以繁育农作物良种为主,年产种子5万公斤左右。有牲畜10——20头,良种猪20——70头。有拖拉机2台,汽车1辆,以及脱粒机和其他耕作机械,基本上实现了耕作、播种、收割、打碾机械化。农场还设立了配种及兽医门诊部,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场里的收入。农场年收入11.25万元,其中工副业占0.9万元。

乾县园林场1951年建成,位于长留乡乡政府北面,有耕地80多亩,主要栽培苹果树,年产苹果2万——2.5万斤。全场有职工9人,其中干部3人。有固定资产1.59万元,建筑面积145平方米。为开展多种经营,80年代以来,发动职工收购加工猪毛,增加了场里的收入。林场年收入1.3万元,其中工副业占0.4万元。

第二章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长达几千年。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租给贫雇农耕种,征收地租。每亩收租多达收成的一半,或雇用长工短工耕种,给定量报酬。长工的年薪约三至五石小麦(约合450——750公斤)。部分地主富农还放高利贷给贫苦农民,冬春借粮,夏收后归还,每斗获利,高达三至五升。穷人借贷现金,年息达5%。地主富农利用各种手段兼并贫苦农民土地,使土地进一步集中,一户占据良田百亩以上者为数不少。贫苦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自耕自种,又是出卖劳力以维持生活。

第二节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

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1年你,乾县农村实行了全面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占有的土地,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农村中土地多寡不均的局面得到改变,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土改后,乾县农民中各阶层拥有土地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51年11月9日“乾县各阶层土地产量统计表”可以看出,当时全县22万多人,有103万亩耕地,人均4.67亩,各阶层人均占有土地邹与平衡。占人口总数0.297%的地主阶级,亦分得土地总数的2.09%,占人口总数99.703%的农

民和其他阶层,分得了土地总数的97.91%。

土改市乾县土地所有制的最大变革,因此,出现了1951年至1953年的农业生产高潮。1952年根据上级指示,全县农村开展了“查田定产”运动,丈量土地,按等定产,以产定供购粮。经过这个运动后,查实了全县耕地面积,给农户签发了土地证书。

农业合作化虽然农村经过土改,但是户与户之间由于经营水平差异较大,经济收入很悬殊,很快地实现了买卖土地、放高利贷等情况,“两级分化”、土地重新兼并的现象重新抬头。鉴于此,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在农村建了各种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一)互助组:1952年,县、区、乡干部深入农村,动员群众,成立了互助合作组织。当时成立最早的有老鸦嘴王文学、周城红星胥明轩等四个互助组。据1952年9月底统计,全县长年定性互助组467个,季节性互助组3248个。由于组织起来互相学习生产经验,传授农业技术,税换良种,防治病虫害,提高了粮食产量。

冬季经整顿后,全县常年定性互助组发展到508个,季节性互助组4605个。大多数互助组有了明确的技工算账和较健全的汇集制度。

(二)初级农业社:1953年3月2日,乾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双庙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他是在双庙村刘洪斌常年定性互助组的基础上扩大建立的,社内有16户,82人,39个劳力。有耕地360亩,畜生12头,大车3辆,按劳地各半分红。

1954年7月,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个。同年10月底,发展到20个,参加户数511户。至年底发展到137个。

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过快,没有建立正规的严格的管理生产、计工、分红等一系列制度,经济管理较乱,群众对集体劳动还不适应。1955年春季发生了拉畜生散社的现象,有45个生产合作社转为互助组,保留92个社,2280户。从当时分红形势看,可分为三类:一是统一经营,统一分配,二是统一耕作管理,单打单分,抽一定比例作为劳动报酬,三是谁种谁收,互相帮工,找补工资。

(三)高级社:1956年,党中央发出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号召,县、乡干部下农村,动员群众,把初级农业社转为高级社。1956年8月,在乾县农村出现了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个体农户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并存的现象。

1956年冬季,农村掀起了初级社转高级社的高潮。在上级号召下,群众敲锣打鼓,是初级集体经济向较高级的集体经济转变,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牲畜、大型农具,从私有变为集体公有。1957年,全县农业合作社全部转为高级社,共建立高级社252个。其中50户一下的12个,51——100户的44个,101——200户的99个,201——300户的75个,301——500户的22个。分为1324个对,参加农户4449户,人数24.64万人,劳动力12.04万个。全县农村95%以上的农户、人口加入了高级社。到1957年底,全县有耕地117万亩,其中农业社集体经营的耕地面积110.98万亩,社员自留地51825亩。当时农业舍得劳动组织形式有:包工包产、常年包工、季节包工、小段包工或临时包工等,以包工包产较多。在收益分配上,总收入扣除各种生产费用、各种提留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部分约占总收入66.7%。从当时农业生产情况看,增产得社占76.51%,减产的社占11.95%。社员户收益分配,增收户占总农户的63.04%,减收户占15.19%。

人民公社1958年9月初,中共乾县县委提出《关于秋收前办人民公社的规划意见》。当时全县有248个高级社,1471个生产队。10月底,共并成13个大公社。不久,又将大公社分成25个人民公社。1961年合并大县时,有合并成6个大公社。1962年分先后重新调整为25个人民公社,一直延续到1984年行政机构改革,后变成25个乡(镇)政府。

人民公社既是行政管理单位,又是一级经济核算单位。公社管理生产大队,生产大队管理若干生产队,形成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大队三级所有制。每年生产队从收益分配中给公社、大队提交集体提留、及公益金、公积金等。

(一)“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从1958年公社化后至1961年1月,在全县刮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即大搞平均主义,无常情调集体财产,县、社、大队层层平调土地、劳力、农具、牲畜、资金、房屋、粮食等等。截止1961年1月分统计,全县凭吊总值共计930.19万元,其中平调现金32.74万元,实物折款897.45万元。若按物资分平调土地74370亩,耕畜2196头(匹),农具75908件,劳动工日1964.5万个,粮食28.78万斤,房屋69640间,家具90896件。

在平调的方法上有扣、记、转、拉、占、挤、收、派、折等等。“扣”就是过多地抽调生产队的公积金,或者随便扣食物或现款。“记”就是用生产队资料作价记账。“转”就是办农场、林场、猪场时,随便将小队土地、劳力、资金和设备转为社有。“拉”即拉用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物资、牲畜。“占”,即无偿占用生产对的可耕地。“挤”就是挤占社员分配部分。“收”,即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名,没收社员自留地、自留树,低价收社员的家具、牲畜等。“派”就是公社无偿派、生产队劳力、资金、饲料。“献”,即是发动群众献木料。“折”,即将设源物资低价折款。这样,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是农业和副业生产遭到严重的损失。

从1961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发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纠正了“一平二调”的歪风,落实了党的政策,退赔平调的现金与物资,全县80%以上平掉的东西都得到退赔。同时,检查批判了各级干部中的命令风、浮夸风、浪费风、特殊风。在县委召开的五级干部会上,明确了在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对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和“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表示要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二)核算形式:人民公社的记酬形式,劳动组织分配形式经历了几个阶段。1、军事化阶段。当公社刚成立时,提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生产上实行军事化,干活集体化。在一些地区实行劳武结合,生活上食堂化。一段时间内,“干活不记工”,“吃饭不要钱”。再分配制度上是按劳取酬,劳动力分等评级,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制,按月或按季发给工资。当时公社现金困难,工资不能按时兑现,社员有意见。这种形式对农业生产副作用很大。2。三级核算阶段。从公社化到1961年底,在农村经营管理和核算单位上,实行的是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三级核算,或者是三级所有二级核算的办法。大队给生产对实行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这种形式矛盾很多,调动不起生产队和社员的积极性。3。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1961年底,线上召开三级干部会,中共乾县县委决定在城关公社青龙大队搞“关于基本核算单位归生产队的试点”,贯彻党中央发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实行权力下放,将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叫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这种所有制形式一直沿用到1980年,较好的调动了农村干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在1976年又出现了一次所有制升级的折腾过程,在县内部实行生产队核算转生为生产大队核算。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对农业生产没有积极作用。

(三)公社食堂化:从1959年冬至1960年春,上级强制性要求生产队都办食堂,一个生产队办一个,集体就餐,按人分饭。不参加食堂的户,要砸锅,不纯私人做饭。截止1960年五月中旬,全县食堂已发展到6052个,热食堂的户数占总农户的85.4%,参加人数占总人数的84.7%。口粮实行供应制,“放开肚皮吃饭,吃饭不要钱。食堂粮食浪费严重,加上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以及政策上的“一平二调”、“共产风”等错误,到1961年1月底统计,全县649个队3544个食堂中,有253个队的1362个食堂中179425人的口粮每人每日只能按4——8两安排,占全县人口的32.3%,有396个队的2182个食堂中380168人,占全县人口的67.8%,没人每月仅按5——7.5公斤分配。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早餐仅2两稀玉米疹子,只能用野菜、蔬菜、油渣、红薯、毗糠、玉米芯、玉米壳做的代食品充饥。有的地方

挖野生植物茎根充饥,当时的口号是“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大采、大储、大制各种代食品”。群众吃不饱,营养不良,浮肿病人为数不少。到1961年地解散了食堂,恢复了社员家庭灶。

(四)自留地:1956年至1967年,为社员自留地户有户营的稳定时期。1958年至1960年,有高级社发展到公社,自留地收为队有。社员口粮没有补充,又遭到自然灾害,生活水平很低,群众说:“虽说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却饿坏社员的肚子。”1961年初,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指示,以总耕地的7%划为社员自留地。自此以后,自留地一直保留到1980年。自留地所产粮食及补充了社员的口粮,副产品又能养猪、家禽、家畜。

人民公社时期,是建国后农村集体经济时间最长的阶段。前期政策动荡,农村经济损失很大,从1963年后情况逐渐好转,粮棉产量有所增长。

第三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或有逐步发展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9年搞试点至1982年,全县逐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以户为经营单位,承包生产队一定数量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完成国家分配的公购粮、农副产品教授任务后,产品全部归家庭所有。这种农业经营形式,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更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克服了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的“一平二调”、“吃大锅饭”和“瞎指挥”的积弊。而且通过劳动组织形式、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从1980年以来,连续四年农业获得丰收,出现了很多户产万斤粮、交售万斤粮的专业户。家庭承包责任制试行后,集体财产(包括牲畜、农具、集体房屋)折价没给农民。生产队范围内的灌溉渠系、机井承包给某些人,但由于责任只落得不实,渠系破坏较重,这些问题有待完善。

有史以来,乾县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据资料分析,建国后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间,前线农村经济是以单一抓粮食生产为特征的自给半自给农业经济。1949年——1968年,这20年在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与林牧副渔业产值之比为9.1比0.9。1969年—1978年9年时间,由于社队企业的兴起,农业经济结构内部发生了某些变化,种植业和林木副渔业之比变为8.4比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广大群众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引下,广开生产门路,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是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79年至1983年的5年中,种植业与其他各业产值之比已变化为7.3比2.7。1983年变化尤为突出,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802.9万元,比1978年7606.1万元增长了68.3%,与其他各也只比变化为6.5比3.5。

1978年以来,乾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发生变化,便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从事专业生产(工业、机械、服装、化工、橡胶、农村产品加工及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向生产)的专业户在农村蓬勃兴起。1983年占到全县总农户的27.3%,共有23235户,他们把多种经营、工副业升为主业。

(2)专业村的出现。全县121个专业村,在一个村范围内主要从事某一项生产,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3)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粗具规模。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粮食、油料、果品、秦川牛、奶牛、猪肉、服装等生产基地,都从各自特点和优势出发,选择较为合理的结构模式。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后,充分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城关镇更为突出,全镇共有4246个劳力,其中从事服装业的2680人,从事建筑建材业的519人,从事加工业的178人,从事饮食服务的686人,从事商业的108人,从事修理业的75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5年中,高农工商综合经营,产值翻了两番。1983年农业总产值1549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9倍。人均收入增长了3.9倍。农民手里有了钱,可以增加农

业投资,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

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面积之比,1949年至1968年为8.5比1.5。1969年至1978年下降为7.5比2.5,1979年至1983年有上升了7.7比2.3。1983年减少了棉花播种面积,其他经济作物补不上去,粮、经作物之比有上升为8.1比1.9。棉花面积减少后,油菜逐步成为骨干经济作物并新增了果树、烤烟、大蒜、蔬菜等作物。截止1990年底,全县果树面积发展到10万多亩,棉花恢复到1.6万亩,烤烟1.3万亩,油菜8万亩,西瓜甜瓜2万亩,使粮、经作物比例调整为7.8比2.2。这样既扩大了商品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985年春,为了解决“咎咎田”过多的问题,全县99.7%的村民小组都进行过一次土地调整。

1989年至1990年,乾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农村人口增减变化,土地集体所有和无偿承包使用的矛盾,结合上级农村政策,进行了第二次土地承包制的完善工作,即第二次土地调整,这次调整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调整办法是:在一个核算单位内,把耕地化为责任田和机动田,责任田占80%——85%,机动田占15%——20%,责任田安人承包到户,机动田实行有偿超标承包,承包费基数中南部水地每亩每年60——70元,北部不低于40元,承包费上缴集体。责任田和机动田都要负担农业税。这就是土地有偿承包责任制或许叫“双田制”。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不同的时期内还出现过阶段性的卖粮难、卖猪难等“过剩”现象,一度挫伤了农民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农产品出现“过剩”现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农业经济问题,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副产品丰富,供大于求。

第三章农业生产发展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

民国时期,乾县主要来那个是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豌豆、荞麦、豆类(有黄豆、黑豆、小豆、绿豆、扁豆)、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芝麻、西瓜、甜瓜以及蔬菜等。一般农户小麦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而且一正麦为主,回麦面积很少。在秋粮作物中,以玉米、谷子、面积较大,多为春播。南中部玉米面积较大,多为下播。豌豆在夏粮作物中占一定面积,主要做牲口饲料。荞麦、豆类以混种间套为主,养殖牲畜的农户种一亩或几亩。棉花约在辛亥革命前后引入乾县,种植面积较小,民国22年(1933)后,种植面积略有扩大,一般农户种1——2亩,大户种3——4亩。油菜在全县均有种植,北部面积较大,且多与荞麦混播。

当时境内农民还种大烟(鸦片),亩产30——60两,收入折麦子400——650公斤。从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全面禁烟后,境内绝迹。

史书记载,乾地干旱,灾荒频繁。土地虽多,但时丰时歉,丰年尚可温饱,歉岁度日如年。民国17年(1928)年大旱,小麦秋播商情很差,地里干土飞扬,出苗很稀。冬季下雪,厚积1尺,开春融化,土壤板结,小麦长势很弱。民国18(1929)年,夏粮几乎无收。民国18——20年,连年干旱,夏秋均无收成,真是:三年六料,未见升合。民国19年秋季,又遭蝗虫危害。蝗虫起初,蔽天遮日,所经之地,禾苗全无。粮食奇缺,麦斗价升7元,饿浮遍野,农田荒芜,蓬高足以藏人。阳洪一带部分农户在田间掘井人工灌溉,生产部分粮食蔬菜,免度荒年。民国22年,农业收货逐渐正常,外逃农民返回原籍,恢复了农事活动。

年馑期间,地主、富农廉价收买贫农土地,是部分人沦为雇农,打破了部分农民自耕自给或半自给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建国后的农业

建国后的农业发展可化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发展较快。五年间,农业总产值由4813万元增加到7698万元,年均递增9.8%。粮食总产由0.91亿公斤增加到1.5亿公斤,年均递增2.5%,年人均粮食409.1公斤。这一时期农业增长速度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作物结构布局较合理,加之小麦良种的推广,二是畜牧业发展较快,农牧结合好,大家出存栏平均每年达到4.18万头。

第二个时期是1960年——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农业生产是历史上的最低水平。三年内,农业总产值年均1912万元,比第一个时期降低1.34个百分点,比建国初期下降83.1%。粮食总产年均0.745亿公斤,人均产粮276.1公斤,农村发生了粮荒。

造成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下降的原因,除连年自然灾害外,主要是“左”倾错误的影响。从农业生产本身看:第一,主观上违反了等价交换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从农业生产本身看:第一,主观上违背了等价交换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大搞“一平二调”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生产计划指标定得过高。在作物种植上,盲目扩大秋粮面积,“以秋补夏”,捣乱了岔口,人为造成减产。第二,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牲畜头数逐年减少,全县1961年总数比1957年减少9500头,下降23%,积肥量少,养地作物面积大大减少。

第三个时期是1970年——1980年,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总产值由4170万元增加到5865万元,年均递增3.1%,年均总产值比建国初期增长51.1%粮食总产由1.075亿公斤增加到1.47亿公斤,年均递增2.9%。棉花、油菜籽的产量均有所增长。

这一时期的主要经验:一是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科学施肥方法的推广。

第四个时期是1981——1990年,这是农业生产高速发展的阶段。农业总收入由6950万元增加到1.8亿元,人均收入由195.8元提高到430元,粮食总产由1.52一公斤增加到2.4亿公斤,人均产粮475公斤。油料年产有450多万公斤提高到780万公斤,农业经济出现活力,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既重视粮食,有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而是连续几年雨水较多,粮食持续丰收。农业科学技术的深入贯彻,对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是毛泽东主席1964年向全国农业战线发出的号召。大寨是当时山西省昔阳县发展农业生产的典型,他们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造山河,修建梯田,提高粮食产量。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寨一度成为农业战线执行极“左”路线的典型,乾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也不可避免的犯有极“左”错误。

1.参观大寨。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组织了全县25个公社

3.06个大队1948个生产队及县级机关的干部5000多人参观了大寨大队,学习

了大寨人大战狼窝掌(大寨地名),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修建大寨田的苦战精

神。

2.建设大寨县。从大寨参观回来后,线上决定重新修建羊毛湾的绕山排水渠道。

全县动员了16万民工,修成了羊毛湾水库的土坝、羊毛湾的绕山水渠道,是

羊毛湾灌溉渠有效逛啊面积扩大到2.9万多亩。又修建了杨家河水库,建成了

甘惠渠的配套工程。南部群众建成了宝鸡峡引灌工程,打辐射井1011眼,深

井145眼,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62万多亩。

1971年,县上组织由县级领导和部局领导组成的千人学大寨工作队,下到各公社、各大队,帮助基层建设大寨式的大队,大寨式的公社。

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各社队后,领导群众起早摸黑修建大寨田,北部修梯田,南部平土地,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北部共修“四田”(捻地、坝地、梯田、河滩造地)

21万多亩,南中部灌区平地32万多亩,大大地改变了农业基本条件。

3.农业天化建设。在上级“建设大寨县”的号召下,县上成立园田规划办公室,安排

规划个公社的田、林、路建设。执行“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实行山水天路综合安排的方针。北部是:定路划方修“四田”,“畛子要长地要宽,平整土地加深翻”。

要求达到“原面梯田平展展,沟底坝地变良田,山坡绿化成林园,超‘纲’过‘河’多贡献”(超‘纲’过‘河’质量是亩产超过400斤和500斤)。南中部组织大会战,平整土地,大搞以渠路为主的四旁植树造林运动。到70年代,初步形成方田林网化。

农业学大寨运动有其积极的作用,就是发动村中搞水利,修梯田,农田园田化,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但是,过分强调一刀切、军事化等形式主义,在劳动管理上取消定额,改为按政治表现和劳力强弱评定底分,造成了出工不出力、干活磨洋工等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大兵团作战中,采取行政命令,一哄而上,追求形式,是一些群众受到批判,挫伤了群众能过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节商品粮基地建设

建国以来,国家比较重视农业投资,从1986年起,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大幅度地增加。省市政府为了发展粮食生产,每年拨给前线发展粮食专项资金44万元,连续5年,公拨资金220万元。这项专款按照上级规定的使用办法,横向分配给了农技推广、土肥、良种繁育、植保和农机等方面,纵向分配给县级单位约40%,乡(镇)约60%。

发展粮食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机推广、规范栽培、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购置化验仪器设备、植保器械和仪器、种子精选机、脱粒机械、检验机械、农机测试仪器和机械补助费,加强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至1990年购置土壤分析化验仪器145台(件),质保检疫检验仪器14台(件),机动喷雾器106台,种子检验仪器218台(件),大型种子精选机2台,脱粒机2台,农机检测器械17台(件)。用购置机具补助费新增50马力拖拉机16台,播种机44台,小麦割晒机50台,深翻犁23部,秸秆还田机16台。

全县80年代先后建成乡(镇)农机综合服务站25个,共建房161间,面积为3220平方米,试验地195亩,开展了技术服务和经营服务。

1987年省纪委、农牧厅共同签发的陕计农(1987)270号文件《关于我省“七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建设计划任务书的批复》中,本县被列为“七五”期间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总投资360万元,用于建设与发展粮食增产效益显著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以及农机化急需的服务项目,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粮食生产后劲。这项工程,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与1989年全部建成竣工。完成土建面积9112.05平方米,新建晒场3950平方米。新建乡(镇)农机综合服务站8个,病虫土肥水量观测站2个,区域供种站4个,农机维修站2个。扩建抽水站2座,修复配套机井200眼,村砌渠道1988米。

县农技推广中心站工程:在原农机站原新建9间4层双列业务化验楼一座,面积1455平方米。

乡镇农机综合服务站与病虫土肥水量观测站:安排建站的乡(镇)有乾陵、梁村、马连、薛禄、大墙、姜村、临平、阳洪,共计8个。共完成建筑面积1938平方米,完成投资36.2万元,提供试验地43亩。病虫、土肥、水量观测站建在代表水底的城关(县农场)和代表旱地的乾陵,完成投资8万元,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建成400平方米的观测闃1个。

县种子公司扩建工程:在县种子公司新建11间三层单列营业检验楼和库房1座,完成建筑面积904.15平方米。新建晒场750平方米,完成投资19.49万元。

区域性供种总工程:新建阳峪、梁村、薛禄、临平四个区域共种点,共完成土建面积1386.7平方米,新建晒场1200平方米,征地11.1亩,总造价40.32万元。

秦川牛场县良种扩建工程:新建种子库375平方米,新建晒场2000平方米,村砌渠总面积2500平方米,修复配套机井2眼,共完成投资28万元。

农机服务设施:新建城关、阳峪维修点和农机检测室。完成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完成投资14.5万元,以上工程完成后,获得了1989年陕西省政府第一批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的奖励。

乾县通过基地的投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乡(镇)站(公司)为桥梁,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三级农技推广、良种繁育、植保、农机四大服务网络,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强化了服务手段。

商品粮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完善了良种繁育体系,加快了良种繁育进程。

第四章种植业

第一节耕作制度

民国以前的耕作制度:当时主要是旱作农业,农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确定耕作规律,粮食生产以小麦正茬为主。北部多为一年一熟,南中部多为三年四熟,复种指数很低。习惯于豌豆与小麦、油菜轮作,苜蓿与小麦轮作。当时施肥率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非常重视用地养地。谚语说:“你有坏驹马,我有倒茬地。”经常应用的倒茬方式为:

豌豆——小麦——小麦——油菜——荞麦。

苜蓿(3年)——芝麻——小麦——小麦——小麦。

小麦——小麦、玉米(或糜谷)——棉花(或瓜类)。

通过以上轮作方式,以培肥地力,提高产量。这已成为当时农民掌握的轮作倒茬经验。

建国后耕作制度的演变:从建国后到农业合作花前,农村仍处于个体经营阶段,一般沿用民国以前的耕作制度,农作物密度较小,在做五套重伤多采用简单的玉米套种大豆,油菜与荞麦混中等。合作化后,耕作制度的演变几公里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从合作化后到1957年,由农业社自主安排作物布局和耕作方式。一般能尊重老农意见,集体讨论,民主决定,种点抓粮食、棉花、油料的生产。在粮食生产上,坚持以夏粮为主,夏秋雨水集中,雨量较多,歇茬麦在休闲期,能充分接纳雨水,蓄足底墒,供给小麦生育期大部分用水。因之。歇茬麦的产量及稳又高。古乾境内群众,仍然保持着和大面积的正茬麦。

2.1958年——1962年你,打乱作物布局与茬口。这个时期,固然有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认为的瞎指挥也冲击了原来的耕作制度。盲目扩大晚秋面积,即所谓的“以秋补夏”打乱了作物耕作规律,夏粮面积种正茬面积大大减少,夏粮产量特别是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粮食总产与单产同时下降。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高产作物,如晚秋高粱“三尺三”、红薯等,打乱了粮食生产的“三主”方针和正常的轮作方式。光顾用地,不重养地,是土壤肥力下降,复种指数高达150%以上。

1958年,搞丰产“卫星田”。口号是:亩产过万斤。说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卫星田深翻7——8尺,施入过量的肥料,播种近50公斤的籽种,结果过稠过密,反无收成。另外,在耕作上,超乎常规地深翻土地,给土地施盐、白糖等,劳民伤财,妄想夺取高产,结果事与愿违。

3.70年代,南中部地区逐步实现了水利化,耕作制度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由过去只产夏粮(小麦)为主过渡到夏秋并重,粮棉兼顾。而且70年代的粮食、棉花、油菜的总产和亩产均比五六十年代显著增长,棉花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以上,成为南中部的主要经济作物。玉米面积扩大到20多万亩,使玉米上升为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秋粮产量中占绝对优势。再论作方法上,南中部灌区有3年4熟向3年5熟和1年2熟制过渡。

20年代,耕作制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间作套种形成规模。1983年玉米套黄豆在10万亩以上,全县棉蒜间套面积达4000——6000亩。

第二节粮食作物

小麦

公元前6世纪末(春秋时期),乾县就有小麦种植,并在粮食生产上占有主要的地位。据民国《乾县新志》称:“农产以麦为主,而秋禾次之。小麦皮波面多,佳于他处。色红者最上……次则白麦,颗粒甚大。按白麦产量,佳于红麦。古今皆中白麦。本经农产,以麦为主。但麦种需年年更换……本经南北两部,气候略异,每年两部若交易麦种,则更佳也”。

乾县在民国年间,小麦种植面积一般占耕地70%左右,品种主要有鉴条麦、蚂蚱麦。鉴条麦喜水肥,产量较高,已于本县南中部种植,亩产一般为250斤左右。蚂蚱麦耐极薄、耐旱,易于北部旱地种植,亩产一般为200斤左右。当时农民有异地更换麦种的习惯。产于苜蓿茬在麦日“紫麦”,色红,蛋白质含量高,能做“乾州挂面”。产于一般土地上的麦日“泡麦”,蛋白质含量低,淀粉含量相对较高,是“乾州锅盔”的好原料。

当时在苗埋栽培上,以正茬为主。既夏闲翻耕,晒土接受雨水,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日隔年田禾,又日冬小麦。民国时期,小麦的主要耕作方式有:

小麦——小麦——油菜——荞麦。

豌豆——小麦——小麦——小麦。

苜蓿——苜蓿——苜蓿?——小麦——小麦——小麦。

多为三年4熟,或1年1熟制。当时,在小麦作务上,冬季锄草、碾磨、还要追粪,,农谚日:“麦子不冬苦,难受五斗粮。”开春后锄草,磨平保墒。

建国后,小麦仍然是本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面积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60%——70%,总产4179万公斤,亩产67.8公斤。1950年——1970年,小麦播种面积60多万亩,亩产20公斤至115公斤,每年总产在5000万公斤上下浮动。1974年以后,南中部实现水利化,对小麦有显著的增产作用。1973年,宝鸡峡、羊毛湾灌区小麦亩产分别为79.5公斤和66.45公斤。1974年水利化以后,小麦亩产分别达到174公斤和138公斤,以后逐年上升到200公斤以上。

由于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新,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上升很快。1979年,薛禄公社播种2.5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258.5公斤。马连公社大乙大队,平均亩产262.5公斤,姜村公社田晁大队亩产208,5公斤。

70年代后,推广了重视底肥、痰磷配合的科学施肥技术,对小麦产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1980年后,全县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加之雨水较多,连续四年小麦获得丰收。1984年小麦种植面积63.62万亩,总产1.306亿公斤,平均亩产204.5公斤。1989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64.6万亩,总产突破1.5亿公斤,亩产234公斤,长历史最高水平。

玉米

玉米在乾县境内既是农民的食粮,又是畜禽的主要饲料。乾境开始种玉米约在16世纪末期或17世纪初期。玉米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期短。麦收后下播,秋末成熟,不影响小麦播种。较早在本县中南部小面积种植。明国时期,南中部农民再麦收后夏种玉米,当时,灌溉条件很差,依赖雨水,雨水丰盛年份产量高,干旱年份颗粒无收。在南中部农户下种的晚秋中,玉米约占1/3多,亩产量约100——150公斤左右,高者200公斤。北部农民夏播玉米较少。

玉米为本县主要秋粮作物,一般为大麦或小麦收获后复种。轮作倒茬方式为:

大麦玉米大麦

油菜玉米小麦二年三熟制

小麦玉米豌豆

北部还有春播玉米,一年一熟,亩产一般在150——200公斤,县南中部春播玉米面积不大。玉米喜温,喜水肥,当时生产条件较差,玉米产量不高,维持在100——200公斤左右。玉

米喜温,喜水肥,当时生产条件差,玉米产量不高,维持在100——200公斤左右。农民在种植管理上,中耕、锄草2——3遍,米高15厘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速效土肥,如抗土、老墙、灶土肥,以提高产量。民国期间,农家种植的玉米品种多为“百日齐”、“黄马牙”等。194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7万亩,亩产仅3.7万亩,亩产仅55公斤,总产203.5万公斤。1956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到12万亩,亩产接近200公斤,总产1153.5万公斤。1974年后,由于水利化的实现,全县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到20万亩,亩产达112.3公斤,总产2350万公斤。到70年代末期,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到24万——25万亩,亩产达200公斤。90末面积达到30万亩,亩产达到245公斤,总产突破0.6亿公斤大关。

70年代,本县推广玉米杂交品种。1973年,周城公社实现了玉米杂种化,全社1.17万亩玉米亩产184.75公斤,总产217万公斤。临平公社早新大队1600亩玉米,亩产210公斤,总产33.6万公斤。杂交种推广后,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的屡见不鲜。列如:1972年,大羊公社大羊大队麦茬地种的白单四号12亩,亩产550公斤。1974年,马连公社难上官四队,在大麦茬地种了20亩白单四号,亩产625公斤。

1978年以后,在一些地区推广了宽窄行种植法,宽行0.8——1米,密度每亩2000株至2500株之间。这样便于耕作,较好地解决了植株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提高了产量。90年代末,在县南中部示范玉米高密矮栽培技术,亩产高达900公斤。

玉米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长,其原因有四:一是花费的使用以及科学施肥方法(即轻施拔节肥,重施喇叭口肥)的推广,二是乾县南中部的水利化,三是70年代后期,县农技推广部门积极推广麦行新技术,是玉米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四是玉米杂交种的推广,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大麦

大麦为乾县夏杂粮中的主要作物之一,是饲养秦川牛等家畜、家禽的上等饲料和工业原料。1949年前后,播种面积2万——3万亩。1963年,全县大麦面积3.5万亩,亩产84.7公斤。1980年面积2.93万亩,一般年份在3万亩左右,多种在薄地上,亩产100——150公斤。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有所提高,达到150——200公告仅。吸引二号品种,在水肥足的地上亩产达到400——500公斤。

豌豆

豌豆既是重要的养地作物,又是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合饲养关中驴、马、骡的好饲料。在民国时期,全县播种6万——7万亩,单产50公斤左右。1963年,全县豌豆面积6.5万亩,亩产40.45公斤。1965年面积扩大到9.96万亩,以后逐渐减少。到80年代后期,面积仅有1万亩左右。栽培品种有灰豌豆、麻豌豆、白豌豆等。因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加之虫害较多,因此种植面积逐年减少,90年代中指更少。

谷子

谷子为建国前乾县主要的秋粮作物之一。1949年,面积3.69万亩,以后逐年增加。1960年扩大到13.7万亩。60——70年代,面积为4万——8万亩,品种有牛毛黄、马缰绳、大红袍、竹叶青、菠菜根等。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南部面积大量压缩,全县仅种植2万——4万,且多在中、北不旱地种植,单产较低,一般在40——75公斤。

第三节粮食产量

建国40年来,粮食作物总产量由1949年的0.6472一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1.955亿公斤,增长2,02陪。人均产量由179.25公斤上升到463.5公斤,增长1.5陪。来那个是亩产由62.2公斤增长到210.3公斤,增长2.38陪。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2亿公斤。其中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395亿公斤,长历史最高水平。夏粮突破1.5亿公斤,粮食亩产232.5公斤。

第四节经济作物

1910年左右,本县试种棉花,由县东试种棉花逐渐向西发展。1922年后种棉面积逐年扩大,一般农户种1——2亩,大户种3——4亩,全县棉田面积约2.6万——5.3万亩。民国年间,每亩皮棉产量15——20公斤。高者35——40公斤,有的还达50公斤。

当时,棉花品种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斯字、岱字棉品种。再生产栽培上,早春播种,秋季收棉,为一年一熟。种植密度较小,一般为每亩2500——3500株。

民国年间,农业技术落后,棉花产量不高,原因是刚刚引进,栽培技术为完全掌握。棉花的病虫危害较轻,一般不搞化学药剂防治,仅用草木灰拌种。作务搞大顶尖、扮牙子等。

建国初,全县棉花种植面积为5万——6万亩,以后面积逐年增加,到1959年扩大到10万亩,1972年扩大到15万亩。由于棉花产量不高,1984年腼腆面积有压缩到10万亩,1985年缩减到5万亩。

据建国后30多年的资料分析,全县棉花总产随着面积的扩大成增长趋势,但很不稳定。

多年来,由于作物水平不高,加之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单产一直低而不稳。1949年至1980年,32年平均亩产17.8公斤。单产最高的1979年,平均亩产30.2公斤。单产最低的1964年至1976年,平均亩产分别为5.1公斤、6.1公斤,收入远远低于成本。据分析,年平均亩产低于建国后32年平均水平17.8公斤的有16年,亩产低于15共购进以下的有10年,其中6年亩产一直在10公斤以下。导致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使本县自然条件对棉花生长限制较大。期限制因素偶以下几点:

1.秋季连阴雨是棉花生长的主要气候灾害。在1959年到1980年22年中,8月份平均雨量(多集中在下旬)大于70毫米的阴雨天气就出现了12年,9月份降雨量大于80毫米的连阴雨就出现了12年,9月份降雨量大于80毫米的连阴雨出现了14年。阴雨对棉花裂铃成熟影响很大,以致棉铃没坏烂掉。在22年中,因阴雨造成歉收的共占14年。1964年、1976年两年,因后期阴雨连续时间长,8.9两月降雨量分别为278.6毫米和339.6毫米,棉花产量分别是5.01公斤和6.1公斤。

2.早春低温、干旱对棉花生长限制较大。棉花要求10厘米低温稳定在摄氏14度时,方能播种。乾县地温稳定在摄氏14度的日期是4月20日左右,但在此期间,气温回升很慢,平均5天1度。4月中旬是棉花的适播期,但因冬季降水少,开春后,3月份将税金占全年降雨量的4%,4月份不足10%,而且降水不均,有多刮大风,蒸发量大,所以多因口墒不足,捉不住苗。在1959年到1980年的22年中,有14年出现过播期干旱,是棉花出苗迟,苗稀,不宜苗齐苗壮。

3.热量资源不足。本县棉花从4月下旬播种至9月上旬裂玲,大于或等于摄氏10度的总积温室3243.8摄氏度,80%的保证率为3152.4摄氏度,而一般种树棉花品种则要求3300摄氏度到1500摄氏度以上积温。在1959至1980年的22年中,乾县能够出现3300度以上积温真的只有5年。日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利于棉花省长,一般要求摄氏20度以上的天数在130天以上,而乾县仅有97天。从9月3日以后,日平均气温急下降到20度一下,而且气温下降较快,平均5日下降1度,低于棉花纤维正常生长、成熟适宜温度的下限。前期影响发苗,后期不利裂玲成熟,因此对棉花生长极为不利。

4.由于棉花连续大面积栽培,病虫害严重。虫害以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危害最重,甚者产量全无。病害以枯黄萎病最重,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

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差,群众对种棉兴趣不高,播种面积减少。70年代中期,过分强调高密植、“万株棉”,在生产上没有起到积极的增产作用。由于密度过大,反而造成疯长、阴遮、落蕾落铃,影响产量的提高。前线棉花的密度,应以每亩4000——5000株为宜。可根据品种特点、地理高低合理密植。棉花不宜连作,否则,病虫严重。从乾县自然条件看,不是植棉的最优地区,棉花面积不应过大,全县已控制在5万亩左右为

油料

1.油菜:本县种植油菜亦有悠久的历史。据民国《乾县新志》称:“德宗避难夜入出城—菜根(菜子根)进御”。可见唐代已有种植。《新志》又称:“油菜,为本境主要之农产”。

民国年间,油菜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一般农户种植1——2亩,全县面积4万——5万亩。当时农业生产水平低,亩产仅20——50公斤,高者可达75公斤。在作物上,秋冬播种,且多与荞麦混种,原本想多收些荞麦,实际影响了油菜产量。纯种油菜面积不大,群众习惯于冬季给油菜追施土肥,油菜的茬口是小麦的前茬,根叶能肥地。农谚曰:“有钱难买菜根地。”农民一把油菜当做养地作物。

民国时期,乾县种植的油菜品种叫关中油菜,耐寒耐旱植株较矮,花期较短,成熟集中,籽粒较小,出油率高,有味醇厚。还有小面积种植满菜,其子更小,也可榨油,但出油率低,也可作蔬菜食用。当地油菜所产之油,基本满足境内农民自食、电灯只需要,已有少量处境之油品。

1949年,全县油菜面积5.86万亩,亩产15.6公斤,总产91.416万公斤。60——7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不稳定,全县面积在1.5万——7.9万亩之间。8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给国家每年交售菜籽油在16.5万公斤至19万公斤之间,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是油菜产量有了较快的提高。60年代初期,随着永寿县永安大队油菜高产经验在全县推广,混种油菜面积大大减少。“五改二防”(五改为该混种为纯种,改早播为适期晚播,改不施磷肥为重施磷肥,改不间定苗为及时间定苗,改散播为条播;二防为防病、放虫)经验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上升,并出现了注泔公社健全大队的高产典型。1973年,吴店公社吴店大队在千亩油菜上总结了“抓全苗,育壮苗,促春发”的经验。1973年——1979年,吴店大队每年平均种油菜1155亩,亩产106.6公斤。

70年代,乾县南中部灌区采取育苗移栽的新法。大墙公社小章大队第四生产队1979年育苗移栽42亩油菜,亩产139.75公斤。1981年种到330亩,亩产206.45公斤。80——9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跃进关油3号等,还推广了秦油2号杂交油菜和低芥酸的秦油3号油菜。

在轮作倒茬上,一般以夏熟作物为油菜的前茬,油菜收获后,留作小麦、早玉米或二留玉米的茬口。

2.芝麻:1949年全县种植0.44万亩,到1959年种植面积在0.5万——0.7万亩之间。从1960年至1980年,种植面积数减少到500——1000亩,知道90年代推广下播芝麻面积才稍有扩大,单位仅25——50公斤。

蔬菜:

乾县俗称“干县”。民国年间,水地很少,仅阳洪一代种些红萝卜、菠菜、大葱、韭菜等。建国后,蔬菜生产有较快的发展。50——60年代,种植面积2000——4000亩。70年代种植5000——7000亩,多集中于城关、阳洪、大杨乡一带。栽培品种有,十字花科:白菜、萝卜、甘兰;葫芦科:黄瓜、南瓜、冬瓜、笋瓜;茄科: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豆科:菜豆、红豆;百合科:大葱、大蒜、韭菜、洋葱;伞形科:胡萝卜、芹菜、香菜、莴笋,还有菠菜等。

其他经济作物:

烤烟从1987年在本县北部较大面积种植,约1万亩左右。1990年北部11个乡种植1.2万亩,总产98万公斤,产值234万元,给县财政上缴税金93.6万元。老红烟在周城乡有一定种植面积,约5000亩,亩收入三四百元。

第五节果树

乾县有悠久的果树栽培历史,且以梨、桃、杏驰名远近。建国前果树面积很少,产量很低。建国后,果树有一定的发展,到1975年全县面积1.89万亩。1978年以后发展较快,到1980

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3.2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占54.4%。按种类分,苹果占47%,梨占22.6%,柿子树占19.3%,其余为桃、杏、李、葡萄等。

1980年以后,乾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果树当做富民强县的主要途径,果品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1985年至1987年发展最快,面积达到8.27万亩。截止1990年全县果树发展到9.08万亩,其中苹果6.46万亩,梨1.16万亩,柿子树0.798万亩,桃0.47万亩,杏0.13万亩。乾县北部地区果树面积较大,中南部面积较小,种植面积较多的乡镇有注泔、峰阳、石牛等。

90年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乾县境内的西兰、乾扶路两侧辐射200米栽培果树,形成旅游区的果林带,面积达4万亩。全县果树面积14万亩左右,果品生产成为发展乾县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乾县苹果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秦冠、富士、新红星等;梨的主要品种有:酥梨、雪花酥、早酥、秦酥等;柿子有:火柿、水柿等品种。建国后,果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农产品,亩收入600——1000元,到70年代果树亩收入达二三千元,1985年以后效益更好。特别是80年代末,每斤价值1元多,高产园亩收入达6000——10000元,群众种植积极性很高。

1978年全县果品总产量288.5万公斤,1980年230万公斤,到1990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产值达4000万元。

果树管理方面,本县果农以病虫害防治和果树修剪为重点,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管理技术不断改进,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

第五章农机使用

第一节农居演化

民国以前使用的生产工具

在民国以前,乾县农业生产沿用旧日手工工具和畜力农机。如耕作用的畜力犁、耙、碾子、耧、 头;打碾用的杈、木锨、扫帚等;运输用的硬轮大车、狗脊梁车、手推车等;粮食加工用的石磨、面椐、石碾等。农业生产全部过程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一些农具至今仍然沿用。

建国后推广的新农具

建国后,县政府重视农具改革,1951年在农村推广使用5寸步犁,7寸步犁、合作化后逐步推广双轮双铧犁、条播机、锄、马拉收割机和解放式水车等新式农具。在运输工具方面,1950年引进脚轮大车,逐步淘汰硬轮大车,到1971年,胶轮大车达到2049辆。1952年以后,推广架子车,由于轻便实用,得到更反应用,并代替了手推车。1975年全线架子车达到3.7万辆。在植保上,1959年引进了丙一55而行背负式喷雾器,1980年喷雾喷粉器共达到1.8万台。

第二节农业机械

建国后农业季节发展状况

1958年后,机械运输开始大展,全县有机动拖车3辆。1981年,全县机动拖车发展到1617辆。农用汽车78辆,农、工、副业运输大都实现机械化。1958年由国家投资,建立了国营拖拉机机站,拥有6台拖拉机,1980年全县拖拉机增加到1990台。随着拖拉机的增加,原来的人畜耕作逐步被机械动力动力所代替,提高了农田作业的机械化程度。

1963年开始用电动水泵,1971年全年有水泵848台,1982年达到2560台,实现排灌机械化。南北部农村人畜用水大部分安装了深水泵,少数村庄装上了自来水。

1957年开始应用小麦脱粒机,当时仅有6台。1959年,开始使用康拜因收割机。1976年小麦脱粒机发展到1484台,1982年复式脱粒机达到16台,1990年拖拉机碾场和复式脱粒机逐渐取代了建议脱粒机。

随着牧畜业的发展,1965年,开始使用饲料粉碎机,1976年全县粉碎机达到718台,除草

机352台。1982年,权限畜牧机械1189台,基本达到饲料粉碎机械化。

1962年,开始用面粉加工粮食,当时仅有2台,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业迅速增加,如面粉机、压面机、榨油机、碾米机、弹花机、扎花机等。1982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457台,其中大中型面粉机103台,全县基本实现粮食、油料、棉花加工机械化。

农机经营形式的变革

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期间,农机为集体所有。

1980年推行农机生产责任制,乾县国营、集体的大中小型拖拉机590台全部实行了责任制。其他农业机械5379台,都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承包。

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乾县联户、户营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截止1982年,全县户营的大中型拖拉机154台,小型拖拉机1157台,分别占保有量的26%和75.8%,户营农业汽车10台。农民个体经营农机,这是农机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调动了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经营效果显著提高。

80年代后,农业机械绝大多数为农户私营。1990年全县大中型拖拉机766台,小型396台,农用汽车239辆,均为农户私营。

第六章农业科技

第一节推广的主要农业技术

乾县过去农业耕作较为粗放,生产上沿用传统工具,革新者殊少。一般用牲畜犁地,人工锄草、碾磨、使用土肥,以人力和畜力为主。施肥主要是农家土肥,以人畜粪尿垫入多半的黄土而成。夏熟作物很少上底肥,冬季给小麦、油菜冬至土肥;春季基肥给早秋、棉花上底肥;夏季基肥主要是给玉米追施速效土肥。当时施肥面积能占到种植面积的30%——40%。农作物密度较低,流传着“稠好看,稀吃饭”的说法。

50年代以后,政府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在生产中颇佳。

肥料的使用技术

建国后到合作化,农民仍以施土肥为主。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土肥的使用面积占到农作物面积的50%——60%。1958年“大跃进”时期,人为扩大施肥量,采取熏肥,造大烟筒,垫粪增加黄土量1.8——7.75公斤。1971——1981年,每年施化肥1万——2万吨,每亩施肥量10-20公斤。化肥品种有碳素庆安、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等,还从国外进口一部分高效肥料,如三料磷肥、磷酸二铵等痰磷复合肥。80年代初,全县化肥施用量进一步增加,年化肥施用量达到4万——5万吨。其中,氮肥料量达到60——80斤。80年代中后期化肥施用量大增,并且氮磷配合施用。1990年全县氮肥约5万吨,其中碳酸氢铵3.5万吨,尿素1万吨,硝酸铵0.3万吨,磷酸二铵及其他花费0.2万吨。加上磷肥2万吨,共计7万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