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3 关于背部经穴的探讨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论“背俞”

——关于背部经穴的探讨——

上海中医学院李鼎





一、何谓“背俞”?


“背俞”是位于脊背两侧的一些特定经穴。其中主要的、也是最早在书籍中出现的是五藏之俞,随后是六府之俞,以及凡以“俞”字命名的背部经穴。即当脊背第一侧线——从中线起数则称“第二行”,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分的全部孔穴。其“第三行”也是足太阳膀胱经,孔穴虽然不以“俞”字命名,但跟“第二行”的“俞’穴,在命意上多是相通。“中行”督脉,孔穴较少,但在背部取穴时必须参照脊椎。为了详细地考察“背俞”,本文即就背部经络经穴学说的起始和演变作一全面的探讨,也是有关祖国医学对于背部的认识理论,是针灸治疗学的主要内容。
“俞”读作“输”或写作“腧”,三字用法相同。说文:“俞:空中木为舟也”(1)本义就是运输船只。孔穴名为“俞”即是指该处与内脏“气血”相通,具有内外相应的意义。写作“腧”,从肉,是把这字专用化。又有写作“窬”(2),本义是“门边小窦”,音俞:不能作“俞穴”的正用字。人体除了以“俞”命名的特定经穴外,泛言之,一般孔穴也可称“俞”。
“背俞”与胸腹部的“募”穴相对应,对诊察疾病有其重要意义,以及四肢部分的一些特定孔穴——井、荥、俞、原、经、合、络、却,同列为“要穴”。四支部分的“俞”穴不作本文讨论范围。惟须明确:经络经穴学说是诊察与治疗相结合的学说,是体表内脏相关的学说;不同穴位的不同作用,在诊疗上必须加以注意和运用。“背俞”以及其他“要穴”,应该认作研究经络治疗的重点。本文讨论如有错误的地方,还请专家们指正。


二、背部经脉


祖国医学将脊背部看作机体的重要部分。以阴阳理论来说,除了“头为诸阳之会”(3),则以“背为阳,腹为阴”(4)指出头及脊背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内藏及全身,而内藏疾病又能反应到背部。经络学说,以脊背及头部正中为“督脉”部位,其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部位。庄子说“缘督以为经”(5),可见古代人民对脊背的注重。正中的督脉与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并是统属于“背为阳”这一总的原则之中。因此,内经并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论述,在其分布关系上是相通的。灵枢经脉篇记载了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眥,上额,交颠上(督脉:百会)。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足少阳胆经部分)。其直者:从头人络脑(督脉:脑户),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膕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胆经:环跳),循髀外后廉,下合膕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素问气府论,论各经脉的“脉气所发”,开头就讲足太阳。说“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指头部)。“浮气”浮出于本经之外:中行一、本经二、胆经二,故合为五行。又说“风府两傍各一”是胆经风池穴。从以上经穴交会,可以看出,它跟督脉和旁边足少阳胆经的联系。
灵枢经脉篇又说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其所别。“素问骨空论,论述督脉,说“……别绕臀至少阴(肾经),与巨阳(足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眥,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所述,即与足太阳循行部位相同。杨上善因而说:“督脉两道;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唯一脉者,不可为正也。”(6)应该认为:督脉的本部是头脊正中,其外延部分,首先是足太阳以及周身。甲乙经说:“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颠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7)素问热病论:“巨(太)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从上述,可见脊背部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虽一居正中,一居两旁,在生理意义上则是相互交会,而督脉是居于统率地位。广言之,头脑及脊背全属督脉,又与腹面的冲脉,任脉相通,王冰更认为,督脉是“督领经脉之海”(8)。
足太阳膀胱经又与足少阴肾经,相为表里。灵枢经别篇说:“足少阴之正,至膕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意即肾合膀胱,与督脉会。
周身经脉,分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分布路线以足经较长,在论说证候时,每言“足”不言“手”,因足经已能概括手经。而阴以阳为主,三阳:即太阳——行身之后;阳明——行身之前;少阳——行身之侧。足太阳膀胱经行下支及脊背后外侧,手太阳小肠经行上支及肩胛后外侧。太阳为三阳之表,外感病症多先犯太阳。太阳与 少险为表里,少阴病症又可治太阳。这是经络学说上的一些相互关系。经络的命名是内外两部分的组合:“

外”将肢体分别三阴三阳,再与“内”六藏六府相配合。藏府是作为诊疗观念中的人体机能单位。“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3)的十二经脉,除了概括神经,血管等功能,还有其体表内脏的相关意义。特别是从经穴的应用上体现出来。所说“背俞”即属于足太阳。从足太阳的命意来考察,它不只限于“属膀胱”,更大的意义是为“诸阳之属”,也即太阳经是关联到五藏六府,是“背为阳”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三、背部骨度


背部正中有显著的骨性标志为脊椎棘突。项后突起最高、且随颈项转动的是第七颈椎棘突,称为“大椎”。以此为准,向下数:胸椎12,腰椎5,骶椎5。除去末节,合称21椎。这是“黄帝明堂”也是一般针灸书上所说的脊椎数字。上段颈椎,因其突起不明显,古书只称“项上三椎”(4);合前者则为“24椎”。如按脊椎的实际数目,应该是除去相并合的骶椎骶骨,合颈、胸、腰椎为24椎。但须明白.古书所云21椎是从胸椎起数。
脊椎棘突是作为脊部取穴的主要根据。灵枢骨度篇,论脊椎的分寸说:
“膂骨以下至尾骶21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是将21节总长分作三段,折作30等分——“三尺”。上七节,每节作1寸4分1厘,合9寸8分7厘。以下根据张介宾的说法:
“中七节,各1寸6分1厘,共1尺1寸2分7厘。第14节与脐平;下七节,各1寸2分6厘,共8寸8分2厘。总共2尺9寸9分6厘。不足4厘者,有零未尽也”(3)
这种分寸,虽然也照脊椎节段的长短来折量,在取穴上为了求得正确,还须根据脊椎棘突下际为标准。取前倾坐位:肩胛下角相平处约当第7椎,季肋最低处约当14 椎,髂翼高处约当15椎。习惯认为“14椎与脐平”,其实并不处于水平面,而是脐孔较低下。千金方取膏肓输法,说“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10)这是肩胛骨尽量向前向上伸张时的体位,所谓“开胛法”。平常姿势,肩胛骨上下角当2-7椎相平处,即当六肋五间。应有了解:背部取穴以脊椎棘突下际为准,两旁肋骨则自后上向前下倾斜,穴位即处于棘突之间隙或肋骨之间隙。


四、背俞的位置


灵枢背腧篇,“五藏之腧出于背者”,是关于背俞的最早记载。
“背中大杼在杼骨之端(指“大抒”穴在大椎外下端);
肺腧在三焦之间(“焦”即椎意);
心腧在五焦之间;
膈腧在七焦之间;
肝腧在九焦之间;
脾腧在十一焦之间;
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
上述部位是后世针灸应用的根

据。素问气府论,说“足太阳脉气所发”有“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是则兼及六府之俞。至后“明堂孔穴”等书,对经穴有专门的记述,背部孔穴也有了增加。“明堂”原书已无可见,现在唯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和丹波康赖“医心方”最为近古,且引证各家,为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为了便于了解,先列背部经穴表。





中行的灵台、中枢、阳关,见王冰素问注,当是出于他所引据的“中诰孔穴图经”(3)。厥阴俞,见千金方,又称为“巨阙俞”,又引扁鹊作“阙俞”;高武“针灸聚英”说:“厥阴俞即心包络俞也。”(11)膏肓,出华佗,千金也以“输”名。督俞,即华佗,扁鹊所称的“督脉俞”。八椎下旁,原缺,千金方记载有“胃管下俞”,与龙衔素同,也即长滨善夫和赤羽幸兵卫氏所假定的“八俞”(18)。气海俞,出华佗,与关元俞并见千金:千金灸消渴有“脾俞下四寸”、“腰目在肾俞下三寸”(10),位置与气海俞、关元俞相当。二穴并因腹 部任脉穴“气海”“关元”而相对命名。余穴具见针灸甲乙经,即“明堂”所载。四窌穴当骶椎间孔,居中行与第二行之间,华佗称为“八辽窬”。
“明堂孔穴”即是“黄帝正经”的经穴,因传习不同就有不同的家派。隋书经籍志(12),除了“黄帝”系统底针灸书外,又有“扁鹊偃侧鍼灸图,流注鍼经”“华佗枕中灸刺经”“徐悦龙衔素鍼并孔穴虾墓图,杂鍼经”“释僧匡鍼灸经”等书。这些书都早已亡失,为了考察一下他们的说数,我们还能从“医心方”中看出。应该感谢“医心方”的编著,它不仅记录下久已散逸的文献,而且连原书的字体都保留下来。当然,如欲了解原文献的全部内容是难于达到的。特把诸家背俞异同列表如下:





医心方说:“五家(扁鹊、华佗、龙衔素、僧匡及彻云)背输槌法,与明堂经(黄帝)不合者别书如上;与其经不异者,不在上例。”
对背俞位置的不同说数,早在内经中就有另一种记载。素部血气形志篇说: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一一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这是“折量取穴法”的最早记载。先用草(绳、线)量两乳头之间的横度,中折;再用另一根草量齐前草的一半长度。这样凑合起来则成为“△”形。用它来量背俞:上角齐第七颈椎棘突下际,下面两角即“肺俞”所在;再从平肺俞处向下量

是“心俞”所在;再从平心俞处向下量,左角是“肝俞”、右角是“脾俞”(应是相反);再向下量,两侧角是“肾俞”所在。
这一折量的结果,与前面灵枢背腧篇所说的位置是有出入的。前面所说的背俞是以脊椎为准,各间隔二椎地位。这一方法约间隔三椎地位:肺俞部位相同;心俞下降至六椎旁“督俞”部位;肝俞相同,唯分左为肝,右为脾——应是相反;肾俞当十二椎旁“胃俞”部位。这一排列法,如以解剖的关系来说还有些依据。且其横开分寸也较宽。这只能算是素间中的一种“别说”。医心方还引了“金腾灸经”的一种折量法:
“从大椎直穷骨(尾骶)中折度,去其半;乃取余半四折之,皆令平等,点所折处。因申,所点度。上从大椎,下至中脊:第一点名为鬲输;第二点名为肺输;第三点名为心俞;下头正中央名为 肝俞。又从肝输下至穷骨仍为八折,皆令平等,因申,从肝输至穷骨之第一点为胆输;第二点名为脾俞;第三点名为胃输;第四点名为肾俞;第五点名为大小肠输;第六点名为三焦输;第七点名为膀胱输。下头住穷骨。”这也是灸法取穴的一种异说。
诸家取背俞,除了上下定名有差异外,在其横开分寸——即“俞”穴与正中线的距离,在说法上也有些出入。(1)背腧篇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是指左右俞穴相距同身寸三寸,单侧算则是距离中线一寸五分。(2)扁鹊经说:“诸输侠脊左右各一寸半,或一寸二分”已有一些伸缩。(3)华佗经则说“侠脊相去一寸”这是最短的距离。(4)龙衔素鍼经还说“相去三寸”,与“黄帝”同。(5)僧匡则说“侠脊相去二寸半,瘦人相去二寸二分。”也有一些伸缩。(6)医心方又引“黄帝九卷”说:“侠两边各一寸三分”;(7)“金腾灸经”又是“侠脊相去二寸半”。——上述说“各”的是单侧算,说“相去”的是两侧对算。唯华佗说的“相去一寸”,值得讨论,这是最短的距离。(8)针灸大成是说:“第二行:侠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两旁。”这是两边相去四寸的说法,与素问血气形志篇的量法倒相合,它是根据两乳之间折半的距离,依取穴习惯正作四寸。除去脊椎棘突的一寸地位,这样华佗法的“相去一寸”正是沿着脊椎旁边的部位。相去一寸的距离,和腹部足少阴肾经的距离是一样,也可说是足太阳、足少阴的表里关系。但是葛洪肘后方引华佗灸法有“夹背脊大骨空中,去脊各一寸”(13)的话,指的应当是背俞位置,则是离开中线一寸。我们就从宽一些说,背俞的分寸,距离中线可从1寸-1寸5分。也可以把背俞分成两行:第一行,距离中线5分或1寸,即华佗法;第二行

,距离中线1寸5分。这种分法,日本泽田健和代田文志等相承习用。第三行不算背俞,是距离中线3寸,以开胛时肩胛骨内缘为准。也即第二行是当脊椎棘突与肩胛骨内缘线之中点。——本来,灵枢所说的“相距三寸所”,这“所字就是“许”的意义,是说左右相距三寸光景;一边还要根据按压反应来决定。
灵枢接着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张介宾注:“此所以验取穴之法也。但按其俞穴之处,必痛而且解,即其所也。解,痠软解散之谓。”“解”读作“懈”,这一解释是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杨上善说:“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以及孙思邈所说“……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和“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10)的取穴法,在意义上是相通的。无论是说“痛”、或说“痠软懈散”、或说“快然”、或说“若里当其处”都是按压过程所得到的局部感应。按压取穴,这在素问骨空论取噫嘻穴时也讲到:“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厌(压)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手。”千金方取膏肓输法也说:“按之自觉牵引胸户。”难经78难说:“知为鍼者,信其左;不知为鍼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鍼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指出了左手按压在针灸取穴时的重要性。


五、背俞的实际意义


背俞的实际意义是论其在人体机理和疾病治疗上的意义。如前所述,经络经穴学说的创立是出于对人体机能的观察和体验的结果。自从周易上提出了“艮其背”(14)的话,就已经对背为阳的理论作出启示。素问生气通天论以阳气为主,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即人体一切活动的机能并命之为“阳”,其具体体现者即为督脉、太阳及诸阳。练习气功的人,到一定的功夫,会有热气流动的情况:自己感到下部有热气上行,肛门部紧提,热气或夹背脊左右上行,或停于腰间,或沿直上行,所谓打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达“泥丸”(脑,百会),再下降于胸、腹“丹田”为一周转,称为“任督脉交通”;都是行之有验的。
温灸治疗的最初施用,可说就是从背部开始。当罹病的身体感到寒冷时(阳虚),最显著的是背部;这样,很自然要求取暖,“负暄”“曝日”的是背部;自有了火的发明,就会应用火熨、火熏,以至艾灸。灵枢背腧篇,或许即因背部的不宜于深刺而提出了“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而灸治则确以背部为合适,后世应用也最多。自孙思邈郑重推举膏肓灸,说其效应,有“当觉气下砻砻然

如流水状……”(10)。膏肓灸的效果情况已经反映到画家的笔下,我们从宋代李唐绘的“灸艾图”可以看出。针灸书中的多种“折绳取穴法”也是为民间施灸而设。许多灸治穴位,只说曲折的量穴法而不具穴名。高武针灸聚英,关于“骑竹马灸法”的按语说:“依法量,穴在督脉脊中:至阳、筋缩二穴中外,太阳行背二行:鬲俞、肝俞之内,非正当穴也。疑必后人传譌,以三寸为二寸耳。”意思就是,治疽瘰疬等外症的骑竹马灸法,实即膈俞、肝俞四穴。又关于灸骨蒸劳热的“四花穴”按说:“古人恐人不识点穴故立此捷法,……崔氏(崔知悌)止言四花,而不言鬲俞、胆俞四穴者,为粗工告也。”又关于资生经“灸劳穴”按说:“依此量之,其穴合五椎旁三寸心俞二穴也。”(11)这些“为粗工告”的折绳取穴法,其实际部位也是约当于背俞部位,可见背俞的灸治是有其特别效应的。
虽然说背俞“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叮”,但在别的篇章还是常讲到背俞之刺。灵枢五邪篇就说:“邪在肺……,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癫狂篇说:“欬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素问缪刺论说:“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问长刺节论:“刺侠脊两傍四椎间。”水热穴论还讲到第三行的穴位:“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写 五藏之热也。”所论的也属于刺法。疟疾的针刺治疗,是古老而有效的疗法。素问刺疟论就记载:“瘧,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第三行)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又说:“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大杼、风门)”又说:“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背部孔穴,“大杼”为手足太阳之会,又为“冲脉之俞”(3)“督脉别络”(8);“风门”又称“热府”(7),为督脉足太阳之会。二穴与中行“陶道”“大椎”是背部阳经相互交会之处。特别是大椎称作“柱骨之会上”(3),为手足六阳聚集。以下的背俞,各随藏府高低排列。
背俞针刺所应加倍注意者,是因为内有肺脏、心脏,必须防止刺入胸腔。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刺禁论说:“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后汉书华佗传,说华佗的学生樊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匈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可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匈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15)这是说樊阿超出平常的

针刺深度:背部刺入1-2寸,腹部刺入5—6寸(“巨阙匈藏”应是指巨阙以下的穴位)。腹部是不妨深,胸背部用斜刺才可较深,直刺则必须禁止深入。樊阿刺背,必然是用斜刺。如刺腹部,灵枢就有“陷于肉肓而中气穴”“针不陷肓,则气不行”(3)的话,所说的“肓”又称“肓膜”,是指穿过腹膜而言。针刺背部,是以斜刺为合适。如刺中行,可略向上;刺第二行,斜向肋间隙;刺第三行,如取膏肓穴应斜向外侧肩胛骨下进针。也可考虑用浅刺不留针的“半刺”,灵枢官针篇说:“半刺者:浅内(纳)而疾(速)发(出)针,无(勿)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九刺中的“毛刺”,十二刺中的“扬刺”和“浮刺”并适用。现在所用的“皮刺”(七星针)是它的遗法。皮刺法的主要刺激部位即在背俞一带,以及当身体的阳侧。





作为体表内脏相关的背部经穴,在针灸治疗上是有其重要作用。根据医心方的记述,列作背俞主治表(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主治,与其俞穴命名有关,即俞穴的命名已概括了它的主治病症;当然,其意义是以藏府学说为基础。再,俞穴的分布又与藏府的上、中、下部位有关。与之相应,即上部背俞能治上部器官病症;中部背俞能治中部器官病症;下部背俞能治下部器官病症。虽然没有象后世派直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而这种分部观念是早就存在的。背腧篇写“椎”作“焦”,可能是有它的用意。反言之,三焦之“焦”是有“椎”义。张介宾说:“盖谓藏气自节间而出,以行于肉理脉络之分,凡自上至下皆可言焦。所以三焦之义本为上、中、下通体为言。”论背俞的治疗,上部,以热性病、呼吸器官病症和心脏病症为主,兼及消化器官病症;中部,主要为消化器官病症和神经官能症;下部,主要为泌尿生殖器官病症兼及消化器官病症(16)。这种分段适应内脏病症,以诸家背俞来说,大体上也还是趋于一致(如表二)。
背部孔穴有其“横”的关系,即中行、二行、三行的经穴排列,在其命意上多是相通(见表一)。如“肺藏魄”,肺俞之旁为魄户,其内为身柱;“心藏神”,心俞之旁为神堂,其内为神道;“肝藏魂”,肝俞之旁为魂门,其内为筋缩;“脾藏意”,脾俞之旁为意舍,其内为脊中;“肾藏志”(4),肾俞之旁为志室,其内为命门。再如膈俞之旁为膈关,胆俞之旁为阳纲,胃俞之旁为胃仓,意义亦相通。又以三焦之卫气“熏于肓膜”(3),故三焦俞之旁为肓门;三焦、膀胱,同为囊腔,每相提并论,灵枢本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又称做“胞(脬)”

故三焦俞之旁为胞肓。再,就是“纵”的关系,是经脉路线的关系,如前所说,上下连接的孔穴,在其治疗作用上也比较接近。从针刺的感传路线来探索背部经穴的联系,是有沿着经脉路线直向下行,也有横向前腹部。
俞穴,非仅有治疗上的意义,更有其诊察上的意义。上述有关病症,并可在其相当的俞穴部位检查出特殊感 应,如取穴按压过程发现有感觉过敏、酸痛、硬结和温度变化等。张介宾对“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的注解:“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谿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9)也是“九刺”所说的“经刺者,刺大经结络经分”的意思。“以痛为输”(3)的取穴法也是同一意义。
背部孔穴的横的关系,似与脊髓神经的节段有关。从神经生理学来探讨经络经穴问题,有待专家们的深入研究。泽田健与代田文志氏,于背部中行与第二行之间定作“膀光经第一行”即前华佗法的分寸距离。这一部位,接近于脊椎旁边的交感链。在长滨善夫“经络之研究”中,针刺“京骨”所出现的感觉线,于背部单侧有强感觉线四行(17)。赤羽幸兵卫所著的“知热感度测定针灸治疗法”就是测定肢端各经“井”穴的热感感差度,求出与之相应的背俞,加以针治。认为各经井穴与同名的背俞之间是有密切的关系。苏联乌克兰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巴特许别金(A.K.ЛопшбRRин)氏,他们所研究的皮肤活动点,就其脊背部分,也有和背俞的位置相当。如胃点二点在脊背上第11及12肋骨与脊椎的接近处;其他还有肺点、心点、肝点、胆点、肾点等(13)。这是以点来研究,不象乍哈林一海德氏区带的面积甚大,将会精确地得出皮肤内脏的相关点。足见作为人体机理的反应系统的经络经穴学说,在临床诊疗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生理学上的研究价值。


六、结语


本文以“背俞”为中心,对有关背部的经络经穴学说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脊背处于机体的主要部位,健康或疾病情况皆与此处有莫大关系。古人在养生上和疾病治疗上给以充分的注意,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观察和体验,写下有关背部的认识理论,应用于诊察和治疗,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背部经穴的应用,是针灸学的重要内容,也将是研究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许慎(汉):说文解字卷8
2.丹波康赖(日本):医心方卷2
3.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海论、经脉、官针、经筋、胀论
4.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刺热篇、宣明五气篇
5.庄周(战国)庄子卷2
6.杨上善(隋):内经太素注卷10
7.皇甫谧(晋):甲乙经卷2,3
8.

王冰(唐)注:素问骨空论、气府论、气穴论
9.张介宾(明):类经图翼卷3;类经注
10.孙思邈(唐):千金要方卷30,29,21,17:翼方26-23
11.高武(明):针灸聚英卷2,5
12.长孙无忌等(唐):隋书卷34
13.葛洪(晋):肘后备急方卷2
14.周易卷2艮
15.范晔(南朝):后汉书卷112
16.本间祥白(日本):图解针灸实用经穴学第2部
17.长滨善夫(日本);经络之研究第1-2篇
18.皮肤活动点的分布图形马立人译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
12.
(正文已明者,不再列入)

(本文发表在1958年3期第197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