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

油藏工程(教材习题)

第一章

1.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答: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试验等。

(2)开发设计和投产:包括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井、制定射孔方案、注采方案和实施。

(3)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2.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井网的布署。

2.确定生产井网和射孔方案。

3.编制注采方案。

3.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那几个大的步骤?

答: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步骤:

1、油气藏描述

2、油气藏工程研究

3、采油工程研究

4、油田地面工程研究

5、油田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

6、油田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4.论述油气田开发设计的特殊性。

答:一切工程实施之前,都有前期工程,要求有周密的设计。有些工程在正式设计前还应有可行性研究。对于油气田开发来说,也不例外,但又有其不同的特点。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视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不能像固体矿藏那样,可以简单地分隔,独立地开发,而不影响相邻固体矿藏

的蕴藏条件及邻近地段的含矿比。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与信息的效能,这是开发工作者时刻应该研究及考虑的着眼点。

(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油气田地域辽阔,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多样;各种井网、管网、集输系统星罗棋布;加之存在着多

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得油田开发工程必然是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

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巨大系统工程。

5.简述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

答: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定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二)规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三)确定开发层系

(四)确定开发步骤

6.油田开发设计的主要步骤。

答:

7.油田开发方案实施应注意的主要方面

答:油田开发方案经批准后,钻井、完井、射孔、测井、试井、开采工艺、地面建设、油藏地质、开发研究和生产协调部门都要按照方案的要求制订出本部门具体实施的细则,严格执行。

按照油田地下情况,确定钻井的先后次序,尽快地形成生产单位、区块完善的井网。对饱和压力高的油藏要先钻注水井进行排液,再转入注水。小断块油田、复杂岩性的油田在开发井基本钻完后,经过油层对比研究,尽快地研究注采井别、注采层系,投入生产。

方案要求补充能量的油田,要在注水(气)时间之前,建好注水(气)装置。

依照油藏工程设计和开发井完钻后重新认识,编制射孔方案,使整体或分区块射孔投产。

综上所述,在开发方案完成,整体或区块开发井完钻以后,通过油层对比,要作好以下工作:

1、注采井别及射孔方案的编制

2、编制配产配注方案

第二章

1.简述各种驱动类型的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弹性驱油藏:油藏靠地层释放的弹性能驱油向井,所以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小;产油量随时间增长而减少;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始终高于饱和压力,所以生产气油比为一常数。

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形成的原因:由于溶解气驱油藏是依靠消耗油层本身的能量来将原油趋向井底,所以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较快减少;随着油层能量消耗油井产量也随时间增长以较快速度下降;溶解气在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时才开始析出,;刚开始析出时在未形成连续相以前不随油相一起采出,此时溶解气油比有小幅度下降;在生产过程中,井底分离出的气体形成连续相后,油井产量会急剧下降,生产气油比快速上升,到达峰值之后下降。

水驱油藏开采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刚性水驱:在刚性水驱条件下,油藏能量供给充分,所以油藏在生产过程中油层压力不变,井底流压不变;油井见水后产液量不变而产油量随含水上升而下降;开采过程生产气油比始终不变。

(二)弹性水驱:弹性水驱主要是依靠随着采出液体使含水区和含油区压力降低而释放出的弹性能量来进行开采,所以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所以溶解气油比保持不变(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则转化为溶解气驱)。

气顶驱油藏:

1.刚性气驱:刚性气驱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始终大于饱和压力;其开采特征与刚性水驱类似。由于地层压力稳定,油藏产量开始不变,当油气界面下移,出现气侵之后产量增大;因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生产气油比开始不变,当气侵之后生产气油比会增大。

2.弹性气驱:由于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产油量会不断下降;同时,气体的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却不断提高,因此气油比也就不断上升。

重力驱油藏:重力驱油是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油驱向井底,所以地层压力随时间而减少,生产开始时地层压力得到不断补充,产量不变,当含油边缘到达油井后变小,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生产气油比保持不变。

2.简述影响开发层系划分的因素及其原因。

答:影响开发层系划分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

(1)油气储集层的物理性质。油层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发过程中的层间矛盾,避免单层突进。

(2)原油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原油和天然气具有相近物理化学性质便于同时对层系中各层进行各项采油作业,利于原油炼制。

(3)烃类相态和油藏驱动类型;不同相态和驱动类型的油藏后期开采特征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不能作为一个开发层系开采。

(4)油田开发过程的管理条件;在建设工作量和经济效果之间找到能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方案。

(5)井的开采工艺和技术。要在井的开采工艺技术能达到的条件下进行开发层系的划分。

3.分析影响油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采收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两个方面。

(一)地质因素

1、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

2、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

3、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

(二)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对采收率的影响

1、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

2、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

3、油井工作制度(自喷井放大油嘴、抽油机加大泵径或抽油机冲程、冲次等)的选

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

4、完井方法与开采技术。

5、增产措施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效果。

6、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

4.确定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计算油田采收率总的趋向于利用油田实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常用的方法有:

(1)油田统计资料获得的经验公式。

(2)室内水驱油实验法,将天然岩心模拟到油层条件下作水驱油实验求出水驱油效率,根据油田非均质性及流体性质加以校正求出最终采收率。

(3)岩心分析法,此法有两种,一是在采油区内用失水量较大的水基泥浆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求得采收率:另一是在油田地下水淹区内取心,测定岩心中残余油量,求得采收率。

(4)地球物理测井法,在水淹区的井内,用电阻法等算出残余油饱和度确定采收率。

(5)分流量曲线法,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求分流量曲线,使用作图法求出水淹区平均含水饱和度,测算采收率。

(6)油田动态资料分析法。

5.用岩心模拟实验法和分流量曲线法分别测算出的采收率之间有什么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用岩心模拟实验法测出的原油采收率比用分流量曲线法测出的大。

岩心模拟实验法求出的只是岩心实验模拟结果,实际油层的非均质性未给予考虑,

它实际上只是洗油效率。由此我们知道,实验室得出的是最大的水驱油效率,在使用时应考虑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不同类型油藏,注水方式不一样其数值也不一样。

第三章

1.某油田有;C ;C ;C III Ι∏C Ⅳ四个含油层系,各层系的基本数据如下:

答:将C III 和C II 划分为一个开发层系。原因是C III 和C II 的各项指标都非常接近。 将C I 和C IV 划分为一个开发层系。因为其原油粘度和地层渗透率都相等;针对压力系数相差0.2,可以用先开采C I 层到C I 层的压力降低到与C IV 相等时再两层同时开采。

2.画出面积注水方式中的四点法和七点法,其中o 表示采油井,X 表示注水井。并写出各生产方式中生产井数与注水井数的比值。再将四点法改为七点法,注意,改变过程中只能将采油井改为注水井,不能将注水井改为采油井。(用以生产井为中心定义n 点法。)

3.何为井网密度?写出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并简述各因素是怎样影响井网密度的。

答:单位面积内的油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如下: 1)非均质性增加,井网密度增大。 2)渗透率增加,井网密度增大。 3)年度增加,井网密度增大。 4)强化注水,井网密度减小。 5)由层深度增加,井网密度减小。 4.某油藏面积,38.42KM S =M h 10=,2.0=Φ,8.0=oi S ,cp o 8=μ,M r w 1.0=,

21.0M K μ=,()wi ro s K =0.8,现以四点法面积注水,井距a=400M ,可布多少口生产井和

注水井?若以v=2%年采油速度开采。注采压差p ?应为多少2

/cm kg ?

解:1.)(6040023/1038.4/26

口=???

? ????==A S n 故:(口)

(口);注生2040==n n

2.)(133021508.02.0101038.436米=????==oi s sh N φ

)

/(9.210)8640036540/(02.010********)8640036540/(3

6s cm NV q =????=??=生

132.01.0400

ln 10008.01.01416.328ln

2=????==

w wi ro r a h

s kk R πμ

0517

.06

1.0400

ln 10008.01.01416.348)26/(2ln

22=?????=??=

w wi ro r a h

s kk r πππμ

生注q r

R p

q 2=+?=

2/5.77)0517.0132.0(9.21022cm kg r R q p =+?=+=?)(生

第四章

1. 分流曲线如图所示。向分流曲线A 点引切线CA ,其延长线交于B 点。证明B 点对应

的饱和度为岩样内平均饱和度S 。 证明:

()

()()()()()()()???

?

??

--=

=∴==∴=

???

e m e m e

s s e e e s s e l e

ds s f s f s l A t V s df A t V s l s s df A t V dx t V A s f x sdx l s '0')('1,',

;

1'

φφφ

φ

()[]()

()()()[]e e e e e e e e s f s f s s f s f s f s l A t V -+=+-=

1''11)(')

(φ ()

()()()e

e e e e e s s s

f s f s f s f s s --=

∴-+

=1''1 证毕。

2. 油水前缘到达出口端以前,两相区内产生压差

()

()()

?

+=

?f

l rw r ro o s K s K ds

KA

t q P 0

2μμ

该式积分号内有二个变量,显然不能积分。请将积分号内转换成仅是饱和度S 的函数。 解:根据B~L 方程:()(),'s f A t V x φ=

()()e e s f A t V l 'φ

=;

()()()()

()

()()()()()()()()

?

?

+=+=

?∴==e M e

M

s s rw r ro e e o s s rw r ro e e o e e e e s K s K s df s KAf l t q s K s K ds s f l KA

t q P s df s f l dx s f s f l x μμμμ''''',''22

3.某倾角较陡的构造油藏,根据分流方程()()()()()()

s k s k V

a g s k s k s f 12212112111sin 1μμρρ+

--

=

分析[注:

“1”驱替相,“2”被躯替相],若注水,注水井应布置在构造的 底 部,生产井应布置在 顶 部。注水速度应 小 ;若注气,注气井应布置在构造的

顶 部,生产井应布置在 底 部,注水速度应 小 。 4.已知一带状油藏如图A 所示,水驱油时,考虑为非活塞式推进,已知油层宽度B=400米,油层厚度h=6米,孔隙度Φ=0.25,束缚水饱和度w s =0.2,两相区中含水饱和度w S 和含水率fw ,与含水率的导数的关系如图B 所示;试求: (1)两相区前缘f X X =处的含水饱和度wf S ; (2)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w S ; (3)无水采油量。

5.某油藏的渗透率密度分布函数为()()

K a a

e K a k

f ββ--Γ=1,请推导出计算渗透率平均值

E(K)的公式。

解:

()()()

()()()()()()???

?∞

-∞

-∞

--∞=ΓΓ=+ΓΓ=Γ=

Γ=

Γ==0

10

)(111β

βββββ

βββββββαβαa a a a a a k d e k a dk

e k a k d e k

a dk k kf k E k

a a a

k a

k

a

第五章

1. 简述溶解气驱油藏的开发过程中生产气油

比变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见右图)。 答:溶解气驱油藏开发过程中生产气油比在地层压力。刚开始低于饱和压力时会有小幅度降低,因为此时虽然有气体析出但气体未形成连续相,不随油流一起运动,而是附着在地层孔隙中;采出原油中溶解气量降低,生产气油比降低。当析出气体形成连续相后,气体将随原油一起采出,生产气油比迅速上升。随着压力继续下降,气体无法再从原油中析出时,生产气油比会逐渐降低。

已知,166.8,16

0.3si

p si w p e c p e c -=-=和Swc=0.2,计算压力从Pi=4000Psi 下降到饱和压力P=Pb 时的采收率。

解:

由图中数据可看出:Pb=3330psi ; 综合压缩系数:()p w w w oi oi

ob t c S c S p

B B B c ++-?-=

1

=

()4000

166.82.04000160.32.01)33304000(2417.12417

.12511.1-+??-+--?-e e

=5

108239.1-?

()()01516.02.01)33304000(108239.12511

.12417.115=--???=-?=-w t ob oi p

S p c B B N N

3. 何为定态水侵?何为不定态水侵?天然水侵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当有藏有充足的边水连续供给,或者采油速度不高,而油区压降能相对稳定时,此时水侵速度与采出速度相等,其水侵为定态水侵。

若油藏发生水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含水区岩石和流体弹性膨胀能作用时,其水侵是不定态水侵。

影响水侵的主要因素有:1.供给区的几何形状和大小;2.储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3.油水粘度比;4.地层水和岩石的弹性膨胀系数等。

4. 已知有气顶无边水、底水、注入水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

[]

gi

gi

g ti

ti t g

si p t p B B B mB B B B R R B N N -+--+=

)(

式种:m 为原始状态下气顶自由气的体积与油藏体积之比。设Bti=Boi ,请导出能求得地质储量N(地面体积)和气顶气的体积G (地面体积)的公式,并画出示意图。

5.某油藏生产气油比Rp ,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 B 点是饱和压力点,从提高采收率的角度来说,应在 C 点注水保持压力比较合适。按曲线分段说明哪种驱动方式,并简述曲线BC,CDE,和EF 段形成的原因。

答:曲线反映了溶解气驱油藏生产气油比随油藏压力降落的变化情况。由A 到B 油藏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开始有气体分离出来,但由于自由气饱和度还未达到平衡气体饱和度,此气体是不流动的,这样,地面气油比开始下降。在C 点,自由气饱和度达到了平衡气体饱和度,开始流动。BC 段,自由气

没有形成流动,C 点开始自由气流动,并随着压力的进一步降低,自由气不断增加,使生产气油比开始增加,到达E 点,即最大气油比后,气量达到最大限度并开始排空。在

EF

段,从地层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气量比采出的气量要小,使自由气饱和度被加速的消耗,生产气油比又开始下降。

6.名词解释:驱动方式、驱动指数、水侵系数、弹性产率、溶解气驱、物质平衡。

驱动方式:指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那一种能量来驱油。

驱动指数:各种液量的膨胀量占总采出液量的百分比。

水侵系数:单位时间、单位压差下的水侵量。

弹性产率:单位地层压降下依靠弹性能采出的油量。

溶解气驱:油藏主要依靠从原油中分离出的气体的弹性膨胀将原油从地层驱响井底。

物质平衡: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某一时刻,采出的流体量加上地下剩余的储存量,等于流体的原始储量。

第六章

1. 若油田产量满足:

()()i n

i Q t Q a t a =???

? ?? 说明该式包含的递减类型和相应的n 值范围;分别写出产量、累积产量及递减率与时间的关系式。

解:()()i n

i Q t Q a t a =???? ??()()n i n

i

Q t Q a t a 11

=? 令:n m 1=则上式变为:()()m i

m

i Q t Q a t a = 当m=0,即∞→n 时为指数递减。 此时, ()i a t a =,由递减率的定义得: dt

dQ

Q a i 1-

= ()()()

????----===?=?-=?-=?-=t t

a i t a i t p Q Q t

a i i t i i i i i i e a

Q

e Q dt t Q N e Q t Q t a Qi

Q

dt a Q dQ dt a dt dQ 0001ln

当0

将递减率的定义式代入已知的公式得:

??=-?=-+Q Q t

m

i i m m i m

i i dt Q a Q dQ Q Q a dt dQ Q 0

1

1

积分得: ()()

m

i i

t m a Q t Q 11+=

将m=1/n 代入得: n

i i

t t a n Q Q ??

? ??+=

11

()()()()()()?????

?? ????? ??+--==?+=-

=-?1011

11111n i i i t p i i n t a a n nQ dt t Q t N t a n

a dt

t dQ t Q t a

2. 为什么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只适用于中高含水期?

答:甲型水驱曲线是在W p >>C 的前提条件下导出的,此时油田已达到中高含水期,所以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只适用于中高含水期.

3. 某油藏水驱特征方程为B AN w p p +=lg ,求含水率为f 时的累积产油量-。 解:p p

p p p p p p Aw F dN dw AdN dw w B AN w 303.2303.21

lg ==?=?

+=

()?

?????-=???

? ??=

-=?+=+=

f AB f

A B

w A N f A f

w Aw Aw F F f p p p p p 1303.2log 1log 1

)1(303.2303.21303.21

4. 某油藏以衰减方式递减,其表达式为b at t N p -=?,推导出: 1) 任一时刻产量Q(t)的表达式;

2) 瞬时产量Q(t)与累积产量p N 的关系式; 3) 最终累积产量的表达式;

4) 说明a 值的物理意义;

解:1)()2t

b

t Q dt dN t b a N b at t N p p p ==?

-=?-= 2)()

代入上式得a

N b

t b t a N p p --

=?-=-

()()b

N a t Q p

2

-=

3)a N N N N pi p pi p +=+='max max

4)a 为递减期的累积产油量(最大可采储量)。

5.水驱特征曲线累积产水与累积产油在 坐标下生成 关系,其具体可表示为 。一般特征曲线在含水 开始出现直线段。其公式用来 1. 2. 3. 。累积产水和累积产油关系曲线出现直线段后,是否还会发生弯曲?简单说明其原因。

6.名词解释:递减率、递减半周期、指数递减规律、乙型水驱曲线。 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

递减半周期:产量递减到刚开始递减时产量一半时所用的时间。

指数递减规律:一种常递减规律,递减率为常熟,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一个指数方程来表达。

第七章

1.简述油田动态监测的内容。

答:油田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因油田而异。一般要求:

1)产量监测。

2)油水井压力监测。

3)全油藏、个别区块或层(多油层)的驱油剂的前缘位置监测。

4)油井产出剖面的监测。

5)注水井吸水剖面的监测。

6)井下技术状况的监测。

2.简述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应包括的内容。

答: 在年度分析时,重点可考虑:

1)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

2)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

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的分布状况。

4)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

5)分析新投产区块和整体综合调整区块的效果。

6)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

7)分析一年来油田开发上突出的重要变化,如油田产量的大幅度递减,暴性水

淹,油田出现套管成片损坏等,还要分析开发效果好和差的典型区块。

8)分油田编写开发一年来的评价意见。

5.油田开发调整可分为那两大类?说明其中一类方法的具体内容。

答:对于注水开发多油层为确定和保持油藏最合理采油量以及提高水驱油的效果(油层最充分水淹和降低产水量)其调整的方法和手段基本上可以分两类:

1)不改变开发系统,即不改变开发层系及注水方式和注入井,不钻新井。

2)局部或全部改变开发系统,需钻新的生产井及注水井。

对于第一类的调整方法和措施是:

①提高井的水动力学完善性,改善井底附近渗流阻力。方法有补充射孔、水力压裂、水力喷射射孔,不同方式的酸处理,使用表面活性剂等。

②油井堵水。可使用不同方法挤水泥,建立各种人造屏障,采用化学堵水等。

③调整油层出油和吸水剖面,采用选择性化学溶剂封堵、注空气及注惰性气体,注稠化水等。

④改变油井工作方式及制度。提高或限制油井产液量直到关井,强化采液,周期性的改变产量,自喷井转抽、气举等。

⑤改变注水井的工作制度。提高或限制注水量、重新配水、周期注水或循环注水,提高注水压力等。

⑥采用同井分注(即分层注水)或同井分采(即分层采油)或合注分采等采油工艺措

施。

第二类的调整是属于层系、井网、注采方式的调整。方法有:

①钻加密调整井,其开采主要对象是原来井网控制不住的油层和因严重层间干扰

所造成动用不好或基本未动用的差油层,还有是原开发井中未射开的薄油层。

②注水方式调整.

③补孔或封堵油层、调整层系. 对划分为多套井网系的油田,采取层系互补,油

水综合利用,同时也可采取原层系封堵的措施(水泥封堵、化堵或机械堵)。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部编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部编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1.标题作用: (1)是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 (3)点明主旨(突出主题) (4)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6)托物言志: (7)借景抒情: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B、点明所要描写的对象 C、C、照应文章标题 D、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F、(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C、(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

(一)阅读是获得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不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篇目运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一般来说,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阅读理解中三个最重要且有相互联系的因素。 阅读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1.跳读: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阅读,找关键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what、when、where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 2.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即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why、how之类的问题。 3.精读:即最细致、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 3.推断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4.尽快选择答案。 (二)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传记类和故事类。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数字说明文 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释说明文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武汉大学)

结构力学习题 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 题2-5图题2-6图 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 题2-8图题2-9图 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题2-13图 题2-14图题2-15图

题2-16图题2-17图 题2-18图题2-19图 题2-20图题2-21图2-1 1 W = 2-1 9 W - = 2-3 3 W - = 2-4 2 W = - 2-5 1 = W - 2-6 4 = W - 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

2-18、2-19 瞬变体系 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力图。 (a)(b) (c) (d) 习题3-1图 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力图。 (a) (b)

(c) 习题3-2图 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 习题3-5图习题3-6图 习题3-7图习题3-8图

习题3-9图 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 (b) (c) (d) 部分习题答案 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 QB 60=,kN F L QB 60-= (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 QA 5.32=, kN F L QA 20-=,kN F L QB 5.47-=,kN F R QB 20=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1.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 (1)所选材料来源与实际生活,而且使用语言地道。 (2)体裁常见的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 (3)题材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普、人物、故事、社会现象、地理风情,新闻报道等内容。 (4)阅读理解文章的体裁主要有三类: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1)、叙述文叙述文一般以讲述个人生活经历为主,对于经历的陈述通常由一定的时间概念贯穿其中,或顺序或倒序。但是在考试中一般不出现单纯的叙述文,因为单纯的叙述文比较简单、易懂。 所以中考中的叙述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①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 ②叙述先前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 ③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及其感悟或发现 ④做出总结或结论 2)、说明文(描述文)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 发现直接原因----- 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知道了类似的文章结构特点,就可以据此来进行考题预测。比如,我们看出了该篇文章属于这种结构类型,就能判断出几个问题中肯定有一个要问原因,还有可能要出现推断题。

3)、议论文我们大家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议论文模式是主张---反主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张或真实情况。议论文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主要题型是作者观点态度题,文章主旨题以及推理判断题。 只要发现了这种结构特点,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困难。 2.题型 2.1 细节判断题 以原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短语为入手点,考查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很多同学在做这种题目时比较喜欢在选项中寻找原文中的句子,但往往照抄原文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正确选项。做这类题目时,应关注选项和原句的细微差别,选择与原文意思和所问问题都相符的答案。 2.2 单词释义或句意解释题 要求考生以上下文内容为参考,尝试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或句子。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其上下文,因为在考查点前后出现的内容往往是对这个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 2.3主旨大意题 如果是考查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可以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若是仅考查某一段落的中心思想,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综合起来考虑。 2.4标题选择题

《结构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 ; ; B. D. C. =1 =1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 1 y 1 y 2 * * ωω ( a ) M =1 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 a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A ,EI = 常数。 q l l l /2 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 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3 q

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 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 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 l/2 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18、求图示刚架中D 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 q l l/2 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 = 常数 。 l/3 l/3 20、求图示结构A 、B 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英语)英语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英语)英语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 Castle Dale is a small town in central Utah. My grandpa's farm is a few miles to the north. I grew up there. Milking a cow, feeding the chickens and cutting firewood were daily routines. Grandpa had me carrying a broom to do snow cleaning when it was actually taller than I was. This was the work kids like me learned to do at a young age. I was tall, very tall at a really young age. My unusual height caused people to look, ask questions, laugh, tease, and sometimes even challenge me to fight. I was teased cruelly as a kid. It wasn't fair, I knew, but that was just the way it was. Luckily, I was taught at a very young age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I am different and that's Okay—I'm unique and I matter. No one could ever take that away from me. I knew this then, and I know this now. That alone helped me through the frustrations and heartaches of normal life. When I wa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 realized something else that helped me cope. Most teasing came from one of two places—people who were either jealous or ignorant (愚昧). I couldn't change the way they were, but I could change the way I felt. I was not going to feel bad because of their ignorance or jealousy. It wasn't worth it. Realizing this didn't stop them, or change the fact that these comments hurt. It did, however, give me a way to understand these people and deal with their treatment in a way that was okay for me. These things still happen today. It will probably happen the rest of my life. I will always be 7 feet, 6 inches (2.29 meters) tall. I wouldn't change that for anything. People will always look because it is not every day that you see someone that tall. I learned that at a young age and I now try to teach my own children that they are unique and they matter. That is the message I give to you. Regardless of your race, religion, background, or circumstances ... Being different is okay. (1)The author mentioned his hometown to show us _______. A. he is from an ordinary family B. his grandpa is strict with him C. he loves this lovely small town D. he had to do a lot of labor work (2)The author was often teased because _______. A. he grew up in a small town B. he was much taller than others C. he fought with people easily D. he didn't want people to watch him (3)What wa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being teased? A. He accepted the fact of being different and let it go. B. He felt angry failing to change others' opinions. C. He felt hurt hearing people's negative comments. D. He hated people's ignorance and jealousy.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best describe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A. Everything comes to the man who waits. B. I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is troublesome. C. 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 D. Keep your head up. 【答案】(1)A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

习题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l 7- 32

7- 33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4m 4m 4m

7- 34 1Z =1M 图 3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 2p r EI R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记叙文、散文) 读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记叙文,则先弄清记叙的六要六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线索),阐明的哲理(感悟),语言特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作用;是小说,则弄懂小说三要素,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特性格的特征。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记叙的内容是什么,是写人还是写事,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记叙的六要素是什么?明确: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什么事件、人物的性格(或品格)、作者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然后得出全文的主题(中心思想或主旨) 二,记叙的顺序(方式)是什么?(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其中,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1、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有: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5、一句话(或某个词)的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某个事物的某些特点;或让人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启迪,教育);或包含某种哲理等。 6,分析某个句子时抓住三点要领(考试时三种中只会考其中一个):①,从语言特点分析。(如,修辞、动词、形容词,叠韵词等)。②,从句子结构分析。(如,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总结,深化主题(主旨、中心)。③,从句子的内涵(意义)分析。(如人生启示,哲理,揭示社会现象,教育意义等)。 7、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有:从程度上说:起强调作用,比如(很、非常等);从副词上说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比如(大概、部分、可能)。 8、赏析句子的角度——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景物: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色彩的渲染,观察角度的变换,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3)、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文章主旨)。 (4)、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5)、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动词、形容词、副词) (6)、从语言风格上(平实、华丽、含蓄、辛辣、幽默……) 四.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 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二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来了,天空中下起了大雪,白茫茫的一片,整个森林都被大雪覆盖着。 一天,小羊和小猪要到城里去买菜,走着走着,“哎哟!”小羊重重地摔了一跤,小猪跟在后面,急忙去扶小羊,但他也差一点摔倒。它们都生气地说:“都是这个雪害得!一直下个不停,把所有的路都盖住了,叫我们怎么走呀!” 这时,小羊爬起来说:“别泄气,我有办法了!”说完小羊就用羊角当铲子,把雪铲开。小猪见了,也忙用大鼻子来拱。不一会儿,它们就开出了一条小路,可它们自己却累得満头大汗。树上的小鸟们见了,就赶快飞去叫来许多动物朋友,大家一起干。渐渐地,大家一起开出了一条放心路。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小羊用________当铲子,把雪铲开。小猪见了,也忙用大鼻子来拱。不一会,它们就开出了一条________。 (3)这条放心路是()开出来的。 A. 小羊 B. 小猪 C. 小鸟 D. 许多小动物【答案】(1)D (2)羊角 ;小路 (3)D 【解析】 2.读一读,做一做。 今天______爸和我一起到大海边玩______我在沙滩上,身后留下一个个脚印。浪花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一朵朵浪花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我还看到一条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大海真有趣呀______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选择下列标点填到短文中的横线上。 !,。 (2)照样子,写一写。 游来游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3)细读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脚印一________浪花一________小鱼不 (4)填一填。 大海是船儿的________。大海是鱼儿的________。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 习题2 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题2-5图 题2-6图题2-7图题2-8图 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 习题3 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 (a) 20kN 40kN 20kN/m 40kN 题3-1图 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 5kN/m 40kN (a) 题3-2图 习题4 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 (b)(a)20kN /m 2kN /m 题4-1图 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 (e) (d) (a) (b) (c) 20k N /m 4kN 题4-2图 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 (a) 题4-3图 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 题4-4图 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 (a) 题4-5图

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 P (d) (c)(a)(b) (f) 题4-6图 习题5 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试求D 截面的力。 题5-1图 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求截面K 的弯矩。 C 题5-2图 题5-3图 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力。 习题 6 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分析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分析 朱声根 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一年级最新阅读理解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最新阅读理解考点+例题_全面解析 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________的春天。 (4)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________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________,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________姿态。 【答案】(1)身;双;对 (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 (3)花;草;叶;灿烂无比 (4)飞行;快;灵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2)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故答案为:(1)身、双、对(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3)花、草、叶、灿烂无比(4)飞行、快、灵活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2.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只小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