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美_在新文化建构中的作用_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探微

_美_在新文化建构中的作用_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探微
_美_在新文化建构中的作用_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探微

“美”在新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探微

张和平1 张 渊2

(1.西北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2.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提要: 当代西方社会的人们要从单向度社会中解放出来,必须建构新的文化,而新文化是非压抑性的,是实现了“爱欲”解放的文化。因此,“爱欲”的是否解放,成了检验一个社会进步与落后的分水岭。美学作为新感性的建立者,它在自立的、自由创造基础上构建的感性新秩序,以快乐原则为出发点,追求消遣和表演,因而成了“爱欲”解放的中介,也为新文化的构建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 美学;马尔库塞;爱欲

中图分类号: B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2-0185-04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 arcuse,1898-1979)面对着当代西方社会单向度的现实,探寻着社会进步的新途径。在他看来,只有实现了“爱欲”的解放,这样的标的才会变为现实。马尔库塞“爱欲”的理论,展现了“爱欲”与文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并且是与俄罗斯的巴赫金,以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学的复兴具有同一的视角。由此可见,他的“爱欲”理论对于全面建构转型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而他的美学思想是作为解放“爱欲”的中介发挥作用的,因而研究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将对了解他的“爱欲”解放理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的目的正在于阐明这一环节。

美学是反现实的,因而它既不证实现实原则,也难以在现实中实现。审美的价值标准具有提高文化生活的作用,但依据这一标准生活只能是少数人的特权(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和特殊的民族)。由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构塑了操作原则,因而它们否定这一价值标准。审美一开始就是反现实的,因而它承受着现实的压抑,为了消除这种压抑,需证明快乐、感性、美丽、艺术、自由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一审美“保存了感觉的真理,并在自由的现实的现实中调和了人的‘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感性与智性、快乐与理性。”[1](P126)

主客体的对立表现在心理机能的以下二分法中:感性与知性,欲望与认识,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构成自由,它受道德律的支配;理论理性构成自然,它受因果律的支配。马尔库塞说:“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根本不同。”[2](P127)自然的领域不允许有主观自律的东西,否则它就不现实了,而主观自律的领域也不允许感觉领域起决定作用,否则主体的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尽管如此,主体的自律是有客观基础的,它也将在自然领域产生结果。这就必然存在一种机能,把自然与自由联结起来,把低级机能与高级机能联结起来,而这种机能就是“判断力”。理论理性提供认识的先天原则,实践理性提供欲望的先天原则,而判断力则通过快乐与痛苦调节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马尔库塞说:“与快乐感有关的判断便是审美的判断,其应用领域则是艺术。”[1](P127)

在马尔库塞看来,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阐述尽管不太清楚,但他的思想仍然是理解审美的最好指南。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视审美方面为心灵的核心,它中介着自由和自然,自律和必然。在这种中介中,审美方面具有象征的功能。在康德体系中,道德是自由的领域,在这里,实践理性依据自身的规律实现着自身。美就其直觉地证明了自由的领域而言,也象征着这一领域。由于自由的领域没有感性的成分,因而它的证明是直接的、象征的、类比的。马尔库塞认为康德的这种类比是奇怪的,但它又是把感性世界与道德联系起来的基础。为了讨论清楚审美问题,有必要先讨论一下审美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实原则的历史特征以及它所取得的文明成果,使得它为一种新的现实原则所代替成为可能,而且它对本能的压抑性利用将变得过时。针对这一预言,一种观点出现了。这种观点怀疑这种可能性将是对文明的破坏,它将使人回归于非文明的自然状态。马尔库塞认为,要驳斥这一论点,就要恢复想象的某些原型,这些原型证明,通过人与自然利比多的创造性接受,这些原型是可以转变为现实的。但这些原型需要证实。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形象是人与自然在审美态度方面的爱欲的和解。必须追求审美方面在哲学上的合法性。在康德哲学中,审美方面占据了感性与道德这两个极点之间的核心地位,这就说明,审美对这两个极点都是起决定作用的。

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正是审美与经验的这种联系(经验是接受物给予的),才决定了审美的核心地位。审美知觉伴有快乐,而这种快乐来自对象的纯形式,它与对象的质料、目的无关。而这种表象的对象是美,正是这种工作形成了想象,或者说是消遣。审美想象既是主观的,这是因为它是想象,同时,它又是客观的,因为它是接受物的纯形式导致的想象。由于它是客观的,又赋予了主观的创造性,因而它具有普遍的属性。

规定这一秩序的是两个基本的范畴:“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律的合规律性”。这两个范畴揭示了非压抑性秩序

的本质。第一个范畴表征着审美的领域,第二个范畴表征着自由的领域,它们都体现了自然的解放与人的潜能的快乐性消遣。这两个范畴虽然停留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但他的影响超出了这个范围,与康德同时代的席勒就认为,康德的美学思想揭示了一种新的文明观念。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在审美表象中的形式,除了它的审美的纯形式以外,它的其他的属性和功能都被悬置不顾。这就使得这种形式具有审美的特殊性。马尔库塞说:“这种经验乃是想象的自由消遣的产物,它解放了对象,使之成为自由的存在。在一种新的意义上,主体与客体得到了自由。从对待存在的态度发生的这一根本变化中,出现了一种性质迥异的快乐,它是由对象现在用于揭示自身的形式产生的。……这是美的表现。”[1]130想象与理解的认识观念的一致,使得心理机能之间呈现出和谐的联系,而这种想象正是对对象的和谐的、令人愉快的反应。审美的秩序受制于支配想象的消遣的秩序,而这两种秩序都是有规律性的,它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也没有外在的强制,它们是存在的纯形式。这种审美的规律性把自然与自由、快乐与道德结合起来。

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

在快乐和痛苦的感觉方面,是一个构成原则。快乐的基础在于认识机能的和谐。这些机能在消遣时的自发性使自然的和目的性概念成了概念的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之间的中间环节……而与此同时,这种自发性还促进了道德感对心灵的影响[2](44-41)。

这也就是说,审美判断使得感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相互和谐,而这种和谐也影响着道德。在这样的基础上,感性必将摆脱理性的压抑,在社会领域,也即摆脱社会对人的存在的压抑。这是因为审美属于感性的领域,而正是这种新的感性构塑着新的文化,构塑着人类的和平与自由、快乐与消遣,也从而引导着一种新的文化的构建。

马尔库塞认为:

事实上,根据康德的理论,当审美功能成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论题时,它就被用以证明非压抑性文明所具备的种种原则。在这种文明中,理性是感性的,而感性则是理性的[1](131)。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在《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下写就的,它的目的是要构建新的文化及其现实原则。

席勒把这种新的现实原则及感性称之为美学。我们知道,美在历史上是“属于感觉”的,它是从认识论出发的。在认识论中,感性是受理性压抑的,认识的功能是由高级的、非感性的功能完成的,感性只是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同化物。感性在认识中只是提供纯粹的对象给予的材料,这些材料仍然需要理性所净化,而那些不属于对象世界的感性内容,则往往被涤除。这其中就包含有想象。而想象是自由的、创造性的、再生的直觉,对想象的否定也意味着对美学的否定。但在18世纪中叶,美学成了一门关于美和艺术的理论,它是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是亚历山大?鲍姻加登确定了美学这个词的现代用法。

在哲学史上,美学的感性视角使它受到压抑,但美学反抗着这种压抑,它的目的是要在理性秩序之外,确立感性秩序。这种感性秩序,并不会影响文化的存在,反而会使文化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审美功能通过消遣性冲动而发挥作用,它将消除强制,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并且它将取消理性的道德强制性,而使自己与理性和谐相处。

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利用语源学的歧义而玩弄的把戏。感性(sensuousness)一词的词根sens不再具有肉欲(sensuatity)的含义,但在德文中,感性和肉欲仍是同一个术语Sinnlichkeit。在日常语义和哲学语义中,在用Sinnlichkeit作为美学的基础时,这两种涵义都得到了保留。这时,这个词既指感性也指人的情感。《审美教育书简》强调的是审美功能的冲动性和本能性,它为美学学科提供了基本的材料。美学的秩序是感性的秩序,因为它是关于感性的理论,它的真理也是感性的真理。鲍姻加登说:……构成美学的真理与谬误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凡感性认为,,美学便能把它表象为真的,即使理性认为它不是真的而予以拒绝[3](42)。

感性的普遍性和真理,构成了美学的内容,而美学的目标和目的则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种完善就是美[4](第14节)。

而由此前进,则感性的秩序就进入了艺术的秩序,感性的世界也就进入了艺术的世界。

某个词在语源学上的命令绝非偶然的,从肉欲到感性再到艺术发展的实质是:感觉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认识器官。它们的认识功能与其欲求功能(肉欲)浑然一体,它们是满足爱欲的,受快乐原则支配的[1](134)。

感性(感性认识)与肉欲的结合,使得感性认识具有混乱性、低级性和被动性,它是不能见容于现实原则、理性的,这种审美的感性经过完善,才在艺术中定居下来了,它的目的是要调和与理性的关系。这是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核心论点。黑格尔就曾说:思想被物质化了,而物质并没有受到思想的外在决定。相反,就自然的、感性的、情感的东西自身便拥有它们的尺度、目的与和谐而言,它本身是自由的。当知觉和感觉被提高到了精神的普遍性后,思想不仅放弃了与自然的敌对,而且在自然中尽情享乐。感觉、高兴和快乐得到了认可和辩护,因此,自然与自由、感性与理性,在他们的统一性中发现了它们的权利和满足[5](95)。

艺术奉行着与理性原则相对立的感性原则,它的逻辑也呈现出这一性质。它是对快乐原则的服从,爱欲的要求体现在艺术作品及其功能中。审美驻足于感性及其秩序,它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是快乐原则的实现。艺术由于驻足于感性,驻足于对象的审美纯形式,加之它是创造性的自由想象的消遣冲动形成的,因而这种美学形式是一种现实,即经过了审美升华的与现实迥异的现实。

由于想象是心灵的核心机能,审美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而审美功能在改造文明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席勒的这一思想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赫尔德和席勒、黑格尔和诺瓦列斯几乎用同样的观点分析了异化现象。工业社会在形成之时,它的内在否定性就已经被哲学家们揭示了出来。席勒说:享受与劳动相分离,手段与目的相分离,工作与报偿相分离。由于人自始至终被束缚在构成整体的某个很小的部件上,由于他听到的一直是机器的单调轰鸣声,所以永远不能发展自己存在的和声。他不是去塑造存在于其本性中的人性,而是成了他的职业,他的科学的纯粹印证[6](22)。

正是工业文明导致了人的这种异化存在,因而改造这种文明是人类解放的应然选择,而这种文明的对抗正是对立的两极

的对抗。席勒将其归并为感性与理性、质料与形式、自然与自由、特殊与普遍。这里每一方都受到“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支配。这两极对立不是处于和谐中,而是处于冲突中,而这一冲突正是文明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因而可以通过对立的某一极来分析和定性这一社会。这一社会处于两级的对立冲突中,因而需调和这两种冲突,而实现这一冲突的基本冲动,在席勒看来是消遣冲动,其目标是美,目的是自由。

马尔库塞认为,“这种探索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个‘政治’问题,即把人从非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1](137)而“美学是必由之路,因为正是美导向自由”。消遣冲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它是生命本身的冲动,是无忧无虑的生存的表现,因而是自由本身的表现。这种自由要求超越欲望和外部现实,它不需要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强制,它只是自己爱欲的实现。而现实却反其道而行之,因而改造这一现实正是人性解放的必由之路。马尔库塞说:“在一种真正人道的文明中,人类生存将是消遣,而不是苦役,人将在表演中而不是在需要中生活。”[1](137)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些观点具有先进的思想立场,它必然在现实中生根开花。人们的欲望和需要不再通过异化劳动实现时,人们就将进入消遣性的冲动中,而这时,现实就不重要了。人们处于美的秩序中,人与自然的机能和潜能都将得到消遣性释放。这时:

……人仅仅关心惬意的东西、善良的东西、完满的东西。但他消遣的却是美[6](72)。

审美功能将被看成是“支配整个人类生存的原则,而且仅当它具有普遍性时,它才能这样去支配整个人类生存。”[1](138)在席勒看来,审美文化的前提是“知觉方式和感觉方式的全盘革命”。[6](138)但这样的文化的确立并非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只有当现实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量涌现时,也即人们缺乏的需要被对过剩的管理代替时,才能实现这种文化的根本转变,也即人们才能实现按照美的规律生存。

马尔库塞说:“消遣冲动一旦作为文明的一个原则占了上风,就会使现实发生真正的转变。”[1](139)这一转变表现在:外部自然、客观世界将不再是统治人的对象,如在原始社会那样,也不再是人统治的对象,如在现代文明中那样,而是一个沉思的对象。由于这种基本的、构成性的经验的变化,自然界将会取消其恐怖性,而自由地表现其无目的的形式,这些形式是内在的生命。人的主观世界也将发生变化,人们是主动的,但这种主动不再带有奴役的,被动的色彩,而是自己生存目的的生动表现。这时,“人的主动性超出了欲望和忧虑,成了表演,即对人的潜能的自由表现。”[1](139)

在席勒看来,现代文明的弊病就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冲突、对抗中,也即是说肇端于理性对感性的压抑性统治。因此,要解决现代文明的弊端,就必须对理性有所限制,从而使感性从理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一思想是《审美教育书简》的潜在思想,它的目的是要使道德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对理性与感性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目的是使感性的冲动与普遍自由的秩序相和谐。但这种限制不能损害感性的自由。在真正自由的文明中,理性自由必须建立在感性自由的基础上;社会的法律只能是个体自由意志的体现,社会的整体秩序也必须建立在个人充分自由的基础上。

时光匆匆,人类要维持自己的自由与幸福,就必须与时间作斗争,这是因为人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总是短暂的。这种斗争也是快乐原则的本性表现。人类与时间的斗争是人类向更高文明迈进中的最高任务,是解放的消遣冲动。席勒的这一思想是富有启迪意义的。

席勒思想的激进方面,震动了荣格,在他看来,消遣原则将导致压抑的废除,而这将导致“对迄今为止最高的价值标准的贬斥”,导致一场“文化的大劫难”,将导致“野蛮状态”的回复[7](135)。席勒较之荣格,他并不将压抑性文化视为真正的文化,他的标的是建立一种全新的非压抑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消遣冲动的文化。至于这种文化形成过程带来的社会动荡,他是不予考虑的。

席勒的新文化的标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苦役劳动变为消遣,压抑性生产变为表演,作为传统文明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缺乏不复存在;

2.感性冲动得到升华,理性的压抑受到贬斥,两者实现了和谐;

3.征服了有碍于持久满足的时间。

想象在消遣和表演中的审美功能,使得它拒斥了压抑性文明,并构建了一种新的文明。消遣冲动使得新的文明在普遍价值的基础上存在。

审美哲学与俄耳浦斯(希腊神话中的色雷斯歌手和诗人,河神奥阿格罗斯之子,据传说他是同性恋的形象)、那喀索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他只爱自己,不爱别人。爱人阿佛洛狄忒惩罚他,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后人把他视为自恋的形象)形象联系起来的意蕴在于建立一种非压抑性的秩序,在于实现主、客观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俄耳浦斯象征着歌神,它战胜了死亡,解放了自然,他使压抑物与被压抑物都以消遣冲动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欲望,他克服了现实的痛苦,实现了真正的自由。那喀索斯形象拒绝爱欲对美的屈从,他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他在非压抑性秩序中,自由地服从美的、消遣性的规律。非压抑性秩序是富有的秩序,社会的必要压制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因为“多余”。只有这样的秩序才是与自由相一致的秩序。马尔库塞说:对文化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唯物主义批判汇合了。这两种派别都同意,非压抑性秩序只是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即在用最少时间、最小身心能量满足所有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可能的[1](142)。

这样一种生存秩序,人的生存需要得到了普遍的满足,但这不是内容,而是前提,这种生存方式,超越了“生存斗争”,生存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因为人是自由的。

在必然王国和劳动世间界里,人的存在是不自由的,这一世界的目标与功能不是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压抑性力量制定的。它的标准是合理性,即用最短的时间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不允许把个人的机能和欲望作为消遣的对象。必要劳动不可能以个体性作为价值标准和自在目的,它是非人的、机械的、例行的劳动。个体性应在非压抑性世界中求得发展,并节约时间和空间。消遣和表演,表示人与自然的潜能的自由发展。消遣和表演取消了生产和操作的价值标准,它是无用的,非生产性的,它只是消遣的现实。它也取消了劳动和闲暇的崇高特征。马尔库塞说:“在一种自由文化出现的时期,理性的被贬斥与感性的自我升华是同等重要的过程”[1](143)在这种文化中,感性得到了解放,理性的暴力被摧(下转第184页)

力,这一现实激发了相应的有限政府的必要。

保守主义消极政治观的特色就在于其对有限政府的强调。保守主义者所关注的不是政府能作什么,而是它不能作什么。在他们看来,之所以要限制政府权力,所依据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性的不完善,而且认为人性几乎没有任何改进的可能。而一切政治法律理论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建立在某种人性论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不完善的人性只能造就不完善的制度,依据不完善的人性建立的政府同不完善的人性一样容易犯错误,容易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所有人类组织中,政府的作恶能力最强,因为它垄断了强制权以及实施这种强制权所必需的政治工具。

法治目标本身要求根据宪法来组织国家,依据法律限制政府权力,法治实践的主要内涵就是限制专断的政府权力。法治实践意味着政府除了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以外,不得对个人另加任何强制,所以法治构成了对政府机构一切权力的限制。法律“必须对一切授予政府的权力,以及这些权力的分配、取得和行使方式有明确的规定,并确保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力)的行使是在服从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进行” λζ。对于我国而言,建构理性主义法治模式的选择,使本来应该处于客体地位、权力受到普遍限制的政府占据了法治主体的位置,使政府以法治主体自居,从而以法治国家变成了国家法治。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有限政府理论正是对建构理性主义法治模式在此一方面的修正和纠偏,有限政府理论就是要保证政府的权力行使受到限制,以使政府的权力行使不致摧毁政府权力本来有意促进的价值。真正的法治所要求的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而非可以任意“建构”的政府。

注 释:

①蒋立山1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87.

②在柏克之前,对保守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就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的经验论怀疑主义对抽象理性的批判奠定了保守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强调人的抽象理性能力的局限性,认为人类的文明是自发演变和自然成长的产物。英国学者杰弗里?托马斯在其《政治哲学导论》一书中曾经指出,“从休谟那里要比从柏克那里学到更多的保守主义”。

③英国学者阿克顿将柏克奉为“保守主义至高无上的老师”。参见(英)阿克顿著1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1商务印书馆, 2001:359。美国学者萨拜因也曾指出:“柏克被人们正确地看作是自觉的政治保守主义的创始人。几乎政治保守主义的一切原则都可从他的言论和时事论著中找到……主要问题当然不在于说柏克之前不存在保守主义思想,而是说在他之前不存在保守主义哲学,这恐怕是正确的。”参见(美)萨拜因著1政治学说史(下册)[M].刘山等译1商务印书馆, 1986:691.

④(英)柏克著1法国革命论[M].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3.

⑤⑥(英)哈耶克著1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1三联书店, 1997:80,81.

λω刘军宁1保守主义[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5,116.

⑧(英)罗杰?斯克拉顿著1保守主义的含义[M].王皖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6.

⑨(英)柏克著1法国革命论[M].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1.

⑩柏克曾经指出:“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在我的所作所为中,我应该追随我们祖先的先例。”参见(英)柏克著:《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17.

λ?(英)斯克拉顿著1保守主义的含义[M].王皖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3.

λξ邓正来1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λψ(英)休谟著1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79.

λζ张文显1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59.

作者简介:冯浩(1984—),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律社会学。姚志坚(196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法学理论等。

责任编辑:林杰;校对:三川

(上接第187页)毁。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如王光东先生就认为:“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与憎,对人类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律条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在一个生命力普遍受到压抑的文明社会里,这种境界的最高表现形态只能是审美的。所以,它往往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8](22)但这并不等于说,感性的解放就是文明的毁灭,因为理性代表着传统文明,而只是理性文明丧失了自己的压抑性特征,一旦它实现了这种转变后,它将又回到人类新文明的有机存在中去,感性的秩序也将自由地接受理性文明。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伦敦,1892.

[3]鲍姻加登.美学[A].伯纳德?波帕编.A.G.鲍姻加登[C].波恩、莱比锡,1907.

[4]鲍姻加登.美学:第一卷[M].法兰克福,1750.

[5]黑格尔.艺术哲学:第一卷[M].伦敦,1920.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波士顿,1845.

[7]荣格.心理类型[M].纽约,1926.

[8]王光东.民间理论与写作在1990年代的互动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2008,(4).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1—),男,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编审,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朱智文;校对:晨曦

【免费下载】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生于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一生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赫伯特·马尔库塞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目录 1人物生平2理论观点3主要著作4爱欲解放论5社会理论家6一体化的社会7新革命理论 、管路敷设技术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马尔库塞的新革命理论

马尔库塞的新革命理论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生于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一生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赫伯特·马尔库塞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中文名 赫伯特·马尔库塞 外文名 Herbert Marcuse 国籍 美国 民族 犹太人 出生地 柏林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79年 职业 哲学家,社会理论家 代表作品 《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 人物生平 编辑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7月19日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进入

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40年加入美国籍,起先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处,后到哥伦比亚、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任教。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1856~1939)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爱欲解放论 编辑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及其解放。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部分。马尔库塞认为,因为“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受“现实原则”支配,“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受“快乐原则”支配,所以“无意识”比“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 赫伯特·马尔库塞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由生本能和死本能组成的。马尔库塞认为,因为生本能与人的“存在原则”相一致,所以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弗洛伊德把生本能的主要内容规定为口渴、饥饿、性欲等。马尔库塞则进一步指出,在这些内容中,性欲占统治地位。因此把生本能作为人的本质,实际上也就是把性欲作为人的本质。 “性欲”的内容是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有时指同生殖机能有关的对异性肉体的追求,有时则指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属性。马尔库塞是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性欲”一词的,为了与前者相区别,他把它称之为“爱欲”。马尔库塞通过上述对人的本质的分析后得出结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为了避免引起误解,马尔库塞在把人的解放具体化为“爱欲的解放”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爱欲的解放不等于性欲的解放。这是因为把爱欲作为人的本质不等于把性欲作为人的本质。性欲和爱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马尔库塞说在人的所有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所以说,爱欲解放的核心和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要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必须使人所有的活动“爱欲化”,最主要的是劳动的“爱欲化”。劳动的“爱欲化”也就是劳动的解放。由此,马尔库塞把“爱欲解放”论同马克思的“劳动解放”论联系在一起。 社会理论家 编辑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被压抑的人们为什么不起来革命。而变得“消极沉默”了呢?马尔库塞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已成了单向度的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 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 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三、自然为美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马尔库塞简介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单面人。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实现“非压抑升华”。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在《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艺术)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成完整人的再生。在《反革命和造反》里,他强调艺术既是一种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他认为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人性解放的活动中,它用新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双向度的批判形式。 马尔库塞一生著作很多。据初步统计,从1922年他作为博士学位提交的第一篇论文《论德国艺术小说》起,到1979年在逝世前出版的《无产阶级的物化》,其中共出版论著、论文、论集、谈话录近百种之多。影响较大的有:《历史唯物论的现象学导引》、《辩证法的课题》、《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审美之维》。 马尔库塞的生平和著作给人的鲜明印象是:始终站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践斗争的最前例,始终把对哲学、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状况的批判结合起来。离开他生平所经历的社会事件,尤其是离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就不能理解马尔库塞的哲学、美学思想。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被压抑的人们为什么不起来革命。而变得“消极沉默”了呢?马尔库塞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已成了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是相对于双向度而言的。双向度是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没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单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同于从前的对抗性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统治已取代了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合与同化的趋势。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而变成为一个只有肯定、没有对抗的单向度社会。社会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丧失了具有创造性社会批判功能的那个向度。只剩下维护、肯定现在秩序这样一个向度。 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说“人们早就已经适应于这种控制的接受器。决定性的差别在于把已有的和可能的、已满足的需要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消去。在这里,所谓阶级差别的平等化显示出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

2007 马尔库塞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SOCIALWORK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2007年第 11期下半月 [作者简介]理论探索 一、自然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领域马尔库塞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认为自然是马克思关于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中一个一直未被人们重视的方面。过去,人们只是对从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解放全人类的问题予以关心,而没有把自然视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领域。马尔库塞认为,把自然的解放当作人的解放的手段的思想是马克思上述手稿的中心思想。他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既然人对人的统治是依赖对自然的统治来实现的,那么人的解放同样也要依赖自然的解放来实现,而自然的解放就是恢复那些自然中所产生的向上的力量,恢复那些与生活相异的、表示着自由新特性的感性美的特征。 在马尔库塞看来,自然之所以成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领域,其理由如次:第一,自然的解放乃是人的解放的手段。自然在反对剥削社会的斗争中是一个同盟者,在剥削社会中,自然受到的侵害加剧了人受到的侵害。第二,一个重大的但是容易遭到忽视的事实是:在当今的世界,越来越有效地被控制的自然已经成了扩大对人的控制的一个因素,成了社会及其政权的一个延长了的胳臂。 二、自然获得解放的途径是人的本能革命资本主义运用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大量的新的消费品来“满足”人的“需要”,从而达到控制人的 目的;而人的需要的改变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塑造了人的第二本能。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是通过制造人的新的需要和塑造新的本能来达到对人的控制的,但是最终受害的是人自身和人们所生存的环境。要改变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要改变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马尔库塞认为除了改变制度之外我们还要塑造我们人类新的本能,新的需要,建立新的感性。 在马尔库塞看来,资本主义通过无所不在的技术力量已经成功塑造了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主要体现在人们的需要上。资本主义已经成功地使人们的本能需要之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现存体制的有效力量。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需要塑造并有效控制人的本能的呢?首先,马尔库塞把人的需要分为“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心力内投(自我通过把“外在的”转化成“内在的”以致形成一种新的无意识)的作用生产和塑造人的虚假需要来实现的。“虚假的需要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这些需求的满足也许对个人是最满意的、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 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爱或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东西。”(马尔库塞,1993)在当代条件下(包括资本主义以及与之进行着竞争的社会主义),虚假需求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是个体本身的真实需求,个体不断在这些需 周金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哲学 [摘 要] 马尔库塞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传统马克思 主义重视社会领域的革命,自然也应该成为人类解放所关注的领域。自然解放的关键途径是必须变革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能,塑造新感性。这种解放的潜能在新社会运动诸如女权运动以及环境运动中可以发现端倪。 [关键词]马尔库塞生态社会主义自然本能革命 马尔库塞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周金华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12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2010年9月学术交流Sept ,2010总第198期第9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98No.9 [收稿日期] 2009-12-20[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JY003) [作者简介]钱同舟(1968-),男,河南平舆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中国传统哲学和德育研究。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中国先秦时期有很多实用化的美学实践和美学主张,以“万物并作”与 “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生态美学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生态美学表达了人类对生存环境问题的深刻关注 。“万物并作”主要揭示自然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动态平衡中实现依生、竟生、 共生的生态循环;“天人合一”则要求人的行为应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对 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都具有明确的美育功能。研究先秦美学家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美学 研究以及美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万物并作”;“天人合一”;生态美学[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0-8284(2010)09-0017-04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美学研究在近30年来经历了由“美学热”到“实践美学热”再向美学反思以及“生存、生命”和“生态”美学定位的过程。在这一美学实践化、生活化的转型中,美学实用化倾向得以放大。同时,美学的这种转型既是对西方实用美学的借鉴,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批判继承。美学走向美育,走向生活,走向文化。 美学生活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是2O 世纪90年代末的生态美学思潮。现代人在享受发达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现代工业化与地球生态矛盾的苦果,并不断进行自省,积极寻找自救方法。事实上,人类一直在深刻地关注着生态问题,只不过在现代化成果和地球生态之间的矛盾再度激化的今天,它再次成为人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实践美学中“自然的人化”的主题相比,生态美学突显了从实践本体论到生命本体论和生态本体论美学线路。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以“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等概念为核心的表达对生态问题深刻关注的论断。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充分地体现了美学的实践倾向,具有明确的美育功能。研究先秦美学家对于今天美学以及美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以“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为核心,在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表达 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刻关注。“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是一种基于宇宙生命观意义上的、强调整体意义 的审美方式,既有审美意识提示,也包括审美实践观照。先秦生态美学虽然缺少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体系 化特征,但这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生态关怀却从审美认识(尤其是“万物并作” )和审美实践(尤其是“天人合一”)两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其美学的实用化意义十分突出。对先秦生态美学进行研究成为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美学思想的呼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思想深切关联重要表现。儒道思想之所以在以后

试论马尔库塞的“审美革命”

试论马尔库塞的“审美革命” 摘要:“审美革命”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审美和艺术是解放被压抑的本能、打破社会生活和个人单向度性的重要手段,是消除异化、超越现实的心理本能的重要途径,是革命的武器。 关键词:马尔库塞;否定性;超越性;解放;革命 一、美学的否定性和超越性 马尔库塞认为,20世纪的现代人普遍处于压抑、异化和单向度的社会,而哲学上由于实证哲学、语言分析哲学所垄断而导致否定性思维的丧失和文化的商业化。在单向度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强制性消费”和“虚假需求”,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别人所爱或恨别人所恨,精神走上了非精神化的道路,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主体性已丧失殆尽。“今天的新特征在于:通过取消高级文化中对立的、异在的、和超越的因素——高级文化正是借这些东西建构起现实的另一维度——去抹平文化与现实之间的对抗。”[1](P.66)在单一文化的塑造下,人的感性与理性被扭曲和异化,失去了感受的丰富多彩性。马尔库塞认为,要改变这个一体化的社会,实现人的解放,政治革命已不可能,因为无产阶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已丧失了革命性。只有通过“审美革命”,以否定性艺术去唤醒人沉睡的意识和无意识,培养人的感受力,创造新感性,挣脱一体化意识形态的控制,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如何培养人的新感性呢?马尔库塞认为要培养人的新感性,就应该创造新的文学艺术形式,与现存的话语和意象进行彻底的决裂。在这个新的艺术天地中,任何词语都与它的日常用法和功能相疏离,体现出它的颠覆功能。“它们打破了把人和自然囿蔽于中的习以为常的感知和理解的框架。打破了习以为常的感性确定性和思想框架。”[1]( P.120 ) “该艺术感受打破了无意识、‘虚假的’、‘自发的’、无人过问的习以为常性。”[1] (P.170)让人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感受和思考,让现实中沉默不语的东西释放出来,使敌对的感性与理性归于和谐。艺术的这种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是建立在艺术形式自律的基础上的,它通过艺术形式对现存材料的变异、打碎、重组,形成一个新的世界,与异化社会相决裂。 根据美和艺术的否定性功能,马尔库塞对19世纪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艺术作了具体考察。他发现,19世纪的文学艺术“是一种理性的、认知的力量,揭示着一种在现实中被压抑和被排斥着的人和自然的维度”[2](p70)。到了20世纪的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美和艺术就完全沦落为对现实的全盘肯定:“它们被剥夺了自己的对抗力,被剥夺了作为它们真理之维本身的异在。它们作品的意图和功用因而便根本改变了。如果说它们曾经与现实对立过,那么,这种对立在当今已被抹平。”[1](p.73)美和艺术成为文化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维护现有社会的水泥,最终丧失了自身所应有的根本特质。马尔库塞提出新感性,倡导艺术革命,就是要重新确立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园冶》是中国第1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对《园冶》中所体现的生态审美观进彳亍探索。从《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及《园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个方面来解读《园冶》。呼吁当代人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关键词:园冶;生态审美观;生态美学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谐 1计成及《园冶》概述 1.1计成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明万历十年即1582年生。然“不知所终,卒年未详”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喜好绘画并远近闻名。众多画家中尤爱荆浩和关仝。受良好教育,对诗词绘画有相当素养,同时游历大江南北,中年时期回到家乡吴江,开始了园林设计,并创作了《园冶》一书。然其一生未成就功名,艰辛坎坷。 1.2《园冶》 《园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1本造园理论的专著。由计成所著。全书共分为3卷,235幅附图。主要内容为兴造论和园说2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2《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 2.1中国古代诗画的生态意境 中国是一个崇尚自然的国家。中国的诗画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画家向往自然风光,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诗词及绘画上,通过诗画所创造的“意境”超越自然山水的空间限制,来达到心灵的满足。在众多诗画中,留恋、赞美自然景观的可谓比比皆是。在这些诗画中更是亲近自然,吟咏自然。这些诗画所表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并非人类要征服自然。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是生态自然观的体现。在生态保护观中更是不乏诗句。王建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以及《题金家竹溪》中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都劝诫人们应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荆浩,关仝是计成所追寻的2位著名画家,其绘画风格对计成产生深厚的影响。自然在园林设计上更是深受启发。荆浩北方山水画鼻祖,画风大气且严谨。关仝师从荆浩,画风朴素,形象鲜明且充满灵气。这些绘画的风格、意境及构图对计成后来创作《园冶》产生了深远影响。 2.2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含有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具有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之后由董仲舒发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在改造大自然时,应尊重大自然自身的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同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同生态美学思想不谋而合。从《园冶》一书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核心思想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都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他所主张合于义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而这种思想在《园冶》中更是有所体现,“随曲合方,当要节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思想对《园冶》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2.3中国古代的生态审美风尚 《园冶》成书于明晚期,在这一时期,明朝崇尚审美趣味,力求摆脱知识义理的束缚,追求自然之趣,新奇之趣。正如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这种自然之趣,新奇之趣也是计成所追求的趣味。崇尚自然的生态审美风尚必然与《园冶》息息

庄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

语文学刊2 00 8.11 ○高娟 [作者简介]高娟(1980-),女,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庄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庄子与柏拉图作为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源头,分别体现了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心理构成、思维模式与文化积淀。近乎同时代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对美学问题进行了独特的阐述,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首这两人的美学思想,我们既会惊讶于他们的共同之处,也会体察到二者细微的区别。 【关键词】庄子;柏拉图;美在理念;大美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指出:“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中国出 现了孔子、老子和孟庄,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吠陀,希腊出现 了荷马、柏拉图。”“轴心时代(the Axial period)产生了直至今天 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在同为动荡的社会时代,柏 拉图(前427-前347)和庄子(前369-前286),以各自的思想 深度分别闪耀在爱琴海畔和黄河之滨,他们穷其一生思考着各 自的人生哲学,也都对“美”的问题有过独到的阐述,今天,我们 不妨将二人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比较,去寻找文学艺术的共 同特征和各自不同的光芒。 柏拉图在《大希比阿斯篇》的讨论中,并没有讨论出美的本 质到底是什么,而在《会饮篇》中则可以看出:他认为“美”是统 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是统一永恒的绝对美,即“美在理 念”;而在庄子看来,“道法自然”、“与天合者,为之天乐”乃人生 最高境界,并由此提出“大美说”。细较柏拉图的“美在理念”与 庄子的“大美说”,这两种观点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理念”与“大美”都是形而上的本体,是第一存在与终极意 义上的东西,两人的美学观点分别都是他们哲学思想的演变: 在柏拉图看来,世间万物有一个“理念”或“理式”,这是事物的 终极本质,“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理式,是事物的“本然”。理 念是独立于客观事物与大脑之外的客观实体,是看不到摸不着 的。柏拉图认为,所谓的“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 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但它却毫不因此有所增、有所减。”这里 的美其实乃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是形而上的特征,它附着在事 物或者人的身上才让事物或人成为美的,但脱离了事物或者 人,它却是无法存在的,或者说,它可以存在,我们却无法看到、 摸到;而庄子所提出的“大美”也是建立在“忘形”的基础上的, 《天道》中:“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 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在庄子看 来,具体个别的事物算不得大美,单从感官的形色名声捕捉不 到美的真谛,自然而素朴,是“大美”的“存在”,因此它不拘泥于 形式,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庄子心目中,艺术的至 境是“大美”,最好的艺术是“天籁”、“天乐”,这些都远非形、声、 色所能表达,是感官无法捕捉到的。由此可见,柏拉图与庄子心 中的“美”都是一种形而上的特征,具体事物都是表现“美”的载 体。 虽然二者有如此相同之处,但细较起来,这两种美学观点 实则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取向: 1.大美精神,是一种自然朴素本真之美。《渔父》:“真者,精 诚之至也。真者,所以授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只有本真天合 的姿态才是“大美”的,在《天地篇》指出:“百年之木,破为牺尊, 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 其于失性一也。”百年之木被认为砍伐,择其所用或被做成酒 具,或被弃于沟渠,致使二者都失去了固有的天性,失去了自然 淳朴美,庄子最贵“天真”二字,极端厌弃伪饰的东西。“朴素而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 意》),因此,庄子的“大美”强调的是真,是美真的统一;而柏拉 图强调的“美在理念”的观点却认为“美的东西同时也是善的,” “用于善的方面、产生好的效果的,”美于是成为善的原因,这一 观点是与柏拉图“文艺为社会现实服务”的观点是相一致的,是 一种比较功用的观点。 2.柏拉图看到了“美”就是使事物之所以为美的那个东西, 即“绝对美”,但对它的来源却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而将其归 纳为“神”所赋予的,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而 庄子的“大美”则建立再“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基础上,这里的 “天”代表着“自然”,可见,这里的“天”并不神灵,而是一种冥冥 (下转第105页)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100

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生于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褔学派的一员。他一生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赫伯特·马尔库塞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目录 1人物生平 2理论观点 3主要著作 4爱欲解放论 5社会理论家 6一体化的社会 7新革命理论 1人物生平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7月19日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1922

神领袖、主要代言人。法兰克福学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作 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马尔库塞的理论与实践才广为人知的。正如曼克莱伦所说:“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也是研究所成员中惟一没有放弃他的早期革命观点的人。”六十年代下半期,美国和西欧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造反运动,造反学生拥戴马尔库塞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当然,就马尔库塞个人的意愿而言,他也许无意追求这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但当造反学生把这个头衔加在他头上时,他也不反对。 马尔库塞一生著作很多。据初步统计,从1922年他作为博士学位提交的第一篇论文《论德国艺术小说》起,到1979年在逝世前出版的《无产阶级的物化》,其中共出版论著、论文、论集、谈话录近百种之多。影响较大的有:《历史唯物论的现象学导引》、《辩证法的课题》、《黑格尔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单面人》、《论解放》、《审美之维》。 马尔库塞的生平和著作给人的鲜明印象是:始终站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践斗争的最前例,始终把对哲学、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状况的批判结合起来。离开他生平所经历的社会事件,尤其是离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就不能理解马尔库塞的哲学、美学思想。 4爱欲解放论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及其解放。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部分。马尔库塞认为,因为“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受“现实原则”支配,“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受“快乐原则”支配,所以“无意识”比“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 赫伯特·马尔库塞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是由生本能和死本能组成的。马尔库塞认为,因为生本能与人的“存在原则”相一致,所以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弗洛伊德把生

庄子美学思想

虚静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二、中医名词:心无旁念。《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静的解释 “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宽广。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谷:山谷”。 浅谈“虚静” 从远古至今,中国艺术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在这艺术发展的岁月长河中,上一眼望去,似乎不见源头;下一眼望去,好像永无尽头。如若对中国的艺术思想进行探源,那么老庄“虚静说”的提出和发展,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其认为“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正是无数的中国艺术家通过对这种态度的内心关照,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从而使艺术回归到生命和自然中的本质状态,从而在艺术长河中激起了无尽美丽晶莹的浪花。 一、老庄“虚静”学说的产生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

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此后,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颜回说:“我没法提出更好的主意了。请问先生有什么好方法?”孔子说:“先斋戒,我再告诉你。有心去做事,难道容易吗?太容易了,就不合自然之理了。”颜渊说:“我家贫困,已经好几个月不喝酒、不吃了。像这样可算得上斋戒了吧?”孔子说:“这叫做祭祀之斋戒,并非心斋。”颜渊问:“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致志专心,不是用耳听而是以心去体会;非以心去体会而是以气去感应。耳的作用止于听觉,心的作用止于感知。气呢,虚空而容纳万物。惟有“道存在于虚空之中。虚的心境,就是‘心斋’”。)《庄子?人间世》心斋译文 “心”的自由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心境,这种心境用庄子的“道”来理解,便是“玄虚”之“虚”。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借颜回孔子的对话表达出白己对心的观点。孔子认为,这仅仅是祭祀的斋戒而不是心斋。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说出,所谓斋,就是虚静。“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对物的认识要用心去体会,心的作用源于感知,感知源于气的感应;而气,则是虚空而能容纳万物。因此,庄子能“我以为妙道之行”在“游乎尘垢之外”,即体悟妙道的途径,要求心神遨游于尘俗之外。 (南伯子葵问女偊:“您的年龄很大了,可是神色却像小孩子,奥妙在哪里呢?”女偊说:“我悟得了道。”南伯子葵说:“道能够学得到吗?”女偊说:“不!不行,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