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与经济模拟试题答案(十)

政府政策与经济模拟试题答案(十)
政府政策与经济模拟试题答案(十)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标准试题(十)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包括第一、二、三题,每题20分)

一、本题包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我们将经济体系划分为( )

A.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D,传统经济和新经济

2.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通常被称作( )

A.需求的变动B.需求的变化

C.需求量的变动D.需求量的变化

3.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产生分工的原因首先是( )

A.分工的经济性B.生产活动可以被分为不同的操作

C.劳动的熟练性D.追求利益性

4.经济规模变动引起成本的变动,关于这种变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增加,即规模收益递增

B.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增加,即规模收益递减

C.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出现波浪式的递增

D.平均成本不随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5.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现代企业主要划分为三种法定基本形态,下列哪种形态不属于其中之一( ) A.独资企业B.合伙企业

C.外资企业D.公司

6.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产、独立核算、自己的组织章程和场所,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的组织,一般称为( )

A.合伙人B.法人

C.出资人D.法人代表

7.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阶段,行会承担着很多职能。下列不属于行会职能的是( )

A.提出行业发展的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

B.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并提出建议事项

C.开展咨询服务,为会员提供国内外政治情报和技术情报

D.发展本行业的公益事业,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其他活动

8.西方国家工会的主要武器是( )

A..怠工B.出工不出力

C.辞职D.罢工

9.一般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从三种学科途径来研究,这三种学科是( )

A.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B.宪法学、政治学、经济学

C.政治学、哲学、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

10.一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应达到的目标应当是( )

A.物价平稳上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自然就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收支平衡

C.物价平稳上升、自然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1.我过目前下岗工人的失业主要属于(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为( )

A.兴旺、停滞、萧条和复苏B.繁荣、停滞、萧条和恢复

C.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D.兴旺、衰退、萧条和恢复

13.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减收税收时,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分别为( ) A.二者同增B.二者同减

C.增加和减少D.减少和增加

14.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目标,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政府协调和干预、采取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政策的间接干预

B.政府指引和协调、采取立法手段和强制手段、政策的间接干预

C.政府指引和干预、采取立法手段和强制手段、政策的直接干预

D.政府指引和协调、采取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政策的直接干预

15.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对利率和总产出的影响为( ) A.不确定和减少B.不确定和增加

C.减少和增加D.增加和减少

16.物质需要是消费者为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 ) A.要求B.希望

C.欲望D.需要

17.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五个层次依次是( )

A.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敬需要和精神需要

B.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精神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的活动称为( )

A.专业化B.合作

C.专业生产D.分工

19.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称为( ) A.规模收益递增B.规模收益不变

C.边际收益递减D.规模经济

20.政党在公共决策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

A.目标制定、利益整合、制度化功能、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B.宪法制定、利益表达与聚合、制度化功能、精英的培养与遴选

C.宪法制定、利益整合、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精英的培养与遴选

D.目标制定、利益表达与聚合、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然后回答第二、三题。

案例(纯属虚构):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

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联邦德国(西德)、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等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六个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在1957年3月又签订了《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联合组成“欧洲共同体”。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三国于1973年1月1 aiE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了欧洲共同体。1986年1月1口,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1995年,瑞典、挪威与芬兰一起成为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成员国,从而使该组织的成员国增加到15个。自1998年开始,欧盟又先后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2国谈判,此外,瑞士和土耳其等国也希望加入。欧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制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欧洲逐步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为现在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并正着手进行政治联盟的工作。成员国从1968年7月1日开始建立了共同体统一的对外关税。从1975年,共同体的关税收入全部归共同体支配,标志着关税同盟的完成o 1992年底,欧洲统一大市场初步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在成员国内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随着共市场的建成,成员国的短期经济政策对其他成员国经济的影响加强,需要协调它们之间的经济与货币政策。因此建立实行经济政策的共同基础,有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1991年12月,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签订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简称《马约》)。《马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单一货币、欧洲中央银行和共同的经济政策。

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欧洲政治联盟有三个支柱:一是欧洲共同体,二是共同对外和安全政策,三是司法和国内事务方面的合作。1991年12月9日至10日,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还草签了《政治联盟条约》。欧洲政治联盟是欧共体长期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重大变化的产物。

二、本题包括21—24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1.什么是欧盟机构中的理事会?(2分)

22.欧洲走向政治联盟的四个条件是什么?(4分)

23.解释欧洲执行委员会,并说明其职能。(6分)

24.简述欧洲投资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8分)

三、本题包括25—26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5.结合本案例和欧洲各国的发展历程,说明为什么欧洲的各国领导者要签订《马约》呢?(10分)26.结合《马约》内容,说明经济与货币联盟是如何实施的?(10分)

第二部分选答题

(选答题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题,每题20分。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整个选答题部分不给分)

四、本题包括27—28题两个小题,共20分。

27.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5分)

28.解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

(1)经常项目(5分)

(2)资本项目(5分)

(3)平衡项目(5分)

五、本题包括29—32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9.在鼓励出口的措施中,什么是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2分)

30.为了扩大出口,作为一个国家一般都采取了哪些组织措施?(4分)

31.定义并解释下列概念: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和复汇率制。(10分)32.简述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争论。(4分)

六、本题包括33—36题四个小题,共20分。

33.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2分)

34.指出联合国的主要原则。(5分)

35.指出联合国的五个组织。(5分)

36.简述联合国的作用及局限。(8分)

七、本题包括37—40题四个小题,共20分。

37.独资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特征。(4分)

38.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特征。(6分)

39.公司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特征。(5分)

40.公共部门改革的四项内容及其整个改革的核心。(5分)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标准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C 5.C 6.B 7.C &D 9.A 10.D 11.B 12.C 13.A 14.D 15. 16.C

17.D 18.D 19.D 20.D

二、21.理事会由有关的部长组成,采取轮值主席制。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即共同体活动、共同的对外政

策和安全政策、内部矛盾事务。就目前而言,欧盟理事会是一个决策机构。

22.欧洲走向政治联盟的条件主要包括:第一,共同的外交政策;第二,共同的防务政策;第三,共同的社会政

策;第四,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的权利,使欧洲议会由原采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利机构。

23.欧洲执行委员会由20个执行委员组成,根据欧盟的规定选举出的执行委员要放弃只代表本国利益的概

念,必须为欧盟的总体利益而工作,委员们接受欧洲议会的监督。

欧洲执行委员会是欧盟的一个执行机构,首要职能是维护欧盟条约的贯彻执行,必要的情况下诉诸欧洲法院。

强制执行,并负责欧盟运行所必需的预算的分配;执委会也是欧盟的催化剂,它能够提出有关推进欧洲一体化

的法律和提案。

24.欧洲投资银行是欧洲联盟的金融机构,1958年设立,具有法人地位。欧洲投资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为保证

共同体内部的平衡发展提供资金便利。

1999年1月,欧洲银行体系正式开始运行,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组成,是欧盟的金融管

理体系,其基本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是为代替参加欧元区各国的.中央银行而建

立的。

三、25.欧洲的各国领导者要签订《马约》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基于:

第一,欧洲各国领导者相信,通过取消《马约》货币币值的重新调整和《马约》货币的相互兑换费用,统一

的欧元可以比固定汇率产生更大的货币效率收益。

第二,一些欧洲各国领导者认为,在《马约》中占主导地位的德国过分强调德国的宏观经济利益牺牲了其

他《马约》成员国的利益。在《马约》中,欧洲的中央银行将代替德国中央银行,它将更多地考虑其他成员国的

利益。

第三,所有的欧盟国家领导者都希望《马约》能保证西欧政治的稳定性。除了单纯的经济作用外,统一的

欧盟货币体现了欧洲人希望把合作放在比国家竞争更重要的位置,而这些国家竞争在过去经常导致战争的

爆发。

26。《马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单一货币、欧洲中央银行和共同的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内容是有时间和

逻辑顺序的。

在第一阶段,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工作是实现欧共体内部资本的自由流通,这一阶段从1990年年初到

1993年年末完成。

第二阶段是在欧共体内部资本的自由流通后,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工作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经济政策的广泛趋同,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和加强欧洲货币单位的地位,为中央银行的成立做好准备,这一阶段从1994年

年初到1996年年末完成。在这一阶段,理事会制定了经济政策趋同的指导线,以保证成员国具备稳定的价格

水平和财政运行,并规定,在进入经济和货币联盟第三阶段以前,共同体要对各成员国规定完成的指标进行检

查,这些指标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政府赤字和公债率,只有完成这些指标的欧盟成员国才有资格加人

经济与货币联盟。

从1997年年初进入第三阶段,全面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中央银行正式代替各国中央银行确定利率并锁定了欧元区11个国家的汇率。

四、2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账簿的原理,运用货币计量单位,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有系

统地予以记录、分类、整理的表式。

28.(1)经常项目包括最主要和最经常发生的贸易,因而也叫往来账户,它反映一国国际贸易(商品、劳务和单

方面转移)的流量状况。

(2)资本项目指各种资本输出与输入,反映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增减情况,即金融资产在一国与他国间的交换。

(3)在通常情况下,上述项目借方与贷方不可能正好平衡,为体现收支平衡的原则,使账面上取得平衡,对以

上项目存在的缺口设置此平衡项目进行平衡。

五、2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即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

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30.这些措施一般包括:成立专门组织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扩大出口;建立商业情报网,加强商业情报的服

务工作;组织贸易展览会和建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代表团和接待采访;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等等。31.出口贴补,这是政府为了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贴补

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商品倾销。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

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商品,以打击、挤垮竞争者,进而占领国外市场。

外汇分红,即政府允许出口厂商从其所得的出口外汇收入中提取一定百分比的外汇用于进口,鼓励其积

极性。

出口奖励证制,即政府对出口商出口某种商品以后发给的一种奖励证,持有该证可以进口一定数量的外

国商品,或将该证在市场上自由转让或出售,从中获利。

复汇率制,即政府规定不同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汇率,以促进某些商品的出口。

32.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在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有许多局限性:新生产业的存在、需要保护

国内工人不受国外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影响,以及需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两个政策目标等。而

赞成实行保护主义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局限性基础上的。从经济史发展的特点采看,由于保护

主义,许多国家才变成了工业强国。

六、33.在联合国的根本文件《联合国宪章》中,其首要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34.主权原则,即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不使用武力

原则,集体行动原则,普遍性原则,即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联合国会员国遵行上述

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答出5个即可)

35.在《联合国宪章》中规定成立的有关组织包括: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

法院。

36.应该说,在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联合国的政治与安全机制功能的发挥是有限的,并没有真正担负起维

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体制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联合国面临的最大的障,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

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人们—度对构建全球政治和安全机制与其功能发挥寄予了高度的期望。

但是,近年来的国际政治和安全现实却证明,尽管联合国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它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规范

国际政治与安全的职责,安理会权力过于集中,联大权力过弱的现象也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处于明

显强势的西方利用联合国主导了国际安全事务,而一旦西方认为联合国不利于其战略要求,它也可以凭借其

强势抛开联合国自行其是。

要使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真正成为国际政治和安全机制的核心,充分发挥其机制功能,就必须首先排除西

方对联合国的控制。当然,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七、37.独资企业也叫个人独资企业,与我们常说的国有独资企业不同,是指由一个自然人出资兴办,完全归

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跟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典型特征是:个人出资、个

人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这种企业在经营上的制约因素较少,企业易于创立和解散,易于保密,但企业

规模受限制,企业风险大。

38.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其

法律特征有:①合伙企业以合伙协议为成立的法律基础:②合伙须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③合伙

人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④合伙企业不具备法人地位。

39.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事组织。它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公司是法

人;②公司以营利为目的,③公司应依法设立。

40.公共部门改革的四项内容:①非国有化,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或私有化:②自由化,主要

表现

为缓和对社会、市场和保护产业的管制,③压缩式管理,是指压缩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④公共服务社会化,吸

引和鼓励私人资本和企业投入原来由政府或公共机构包揽的事业中,或把公共服务推向市场,使竞争中获胜

者与政府签订合同承担该项任务,等等。

整个改革的核心是政府放手让社会和市场承担原来由政府管而管不好的事。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第一章绪论 1、政府经济学:是对政府过程及其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研究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财政学是政府经济学的起点,并且《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3、基本方法论: (1)“经济人”假设:(动机自利行为理性),政府也是经济人。 (2)政治市场论(交易政治论):政治过程实质是一种市场交换过程,将政治过程虚拟为市场。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个人而不是集体为出发点进行市场选择,且个人理性选择。 (4)博弈论:政治的实质是各种利益间的博弈,利益与权力的分配(研究视角)。 4、政府经济学的中心线索是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其核心问题则是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平衡,也即政府与市场如何合作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问题。 5、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规制)——政府失灵——重塑政府(合作治理)。 第二章政府与市场 1、政府是一个集体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政府问题的经济性和阶级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政府经济学学科而言,政府是有别于阶级国家或公共部门的。简单地说,所谓政府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经济实体。 2、政府的特征:(1)合法强制性(2)普遍同质性 3、市场是一个个人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权利交换体系。 4、市场的特征: (1)信息完全和对称(2)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增(3)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4)交易成本忽略不计(5)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 5、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交换、信息传递、调节、约束和技术促进等市场功能。 6、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规避风险的内在要求,即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想行为,以及市场经济自动建立起奖惩机制,促进经济人理性的外部因素。使得经济主体在有能力作出经济判断和选择下,表现为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7、帕累托改善(改进):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的同时,不使另一部分人处境变坏的资源配置。 8、帕累托最优(有效):在社会经济中,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当不能进一步变化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而同时也不会使其中任何一人处境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 9、混合经济:是指一种以社会目标、政府政策、政府调节补足个人目标、个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与互补合作实现公平、效率和经济稳定最大化的过程。 10、混合经济的特点: (1)目标满足上:个人生活的和社会公共需求。 (2)决策机制上:个人决策和公共选择。 (3)处理方式上:市场机制形式+政治制度形式。 (4)职能分工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分工合作。

政府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政府经济学期末试题 1、单选题第11 题 (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A. 垄断竞争 B. 自由竞争 C. 寡头垄断 D. 完全垄断 正确答案:C 2、判断题第16 题 征收税费、实施财政补贴是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方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3、判断题第6 题 为满足社会公共物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公共定价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4、多选题第9 题 政府通过资源配置,组织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A. 生产

B. 供给 C. 分配 D. 再分配 正确答案:A B 5、判断题第4 题 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原则指参加政府采购投标的人都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不能有任何的歧视。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6、判断题第6 题 学习政府经济要坚持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方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7、判断题第6 题 公共事业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活动。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第7 题

()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A. 政府经济职能 B.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C. 政府救济职能 D. 政府分配职能 正确答案:B 9、多选题第6 题 政府组织收入的数量,在决定资源在()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A. 公共部门 B. 私人部门 C. 非营利组织 D. 对外投资 正确答案:A B 10、多选题第10 题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 A. 生产 B. 再生产 C. 初次分配 D. 再分配 正确答案:C D 11、判断题第11 题 按照发行地域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政府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财政案例 案例资料财政预算,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每年“两会”,财政部部长所作的预算报告,都是代表们锁定的“焦点”。政府预算是一本政府公开的“财务大账”:过去的一年收了多少钱?钱投到哪里去了?今年的钱该怎么用?这些钱是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年都要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审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财政预算编制较粗,“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造成了很多部门预算游离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外。同样,在预算执行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对每年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由于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往往部门申请多、找领导批条子多、临时性支出多,变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然后再报人大常委会做出调整预算的决议。为此,在近年各地的人代会上,代表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如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对预算中“拨2000万元给机关幼儿园”、“事业单位的行政编制外人员每人每年补贴3.2万元”等提出了质疑。浙江、四川等省的预算报告也明显加厚,列支项目也更加详尽,以利于人大代表的监督。问题分析:1.政府预算的本质什么?2.为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应坚持什么原则? 解答1、政府预算的本质是关于民众赞同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制度。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的职能与政策的方向,预算过程是政治的和决策的过程。概括而言,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计划,即用法律形式表现,反映和规定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活动的预期收支指标与平衡关系的一览表以及管理制度。它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和调节、控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一般而言,政府预算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次是对政府支出的控制。2、为保证政府预算的科学性,政府预算必须符合统一性、预测性、年度性,法律性和公开性等要求。这些特征体现了政府预算的技术性和政治性两个层面的内涵。统一性、预测性和年度性等特征可以理解为技术方面,法律性和公开性等方面则主要体现了政治内涵。3、应对措施(附送)我国要提高政府预算的民主性,一方面要形成有效的预算分权和制衡,另一方面要扩大预算程序的公众参与度。首先是预算分权与制衡。预算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核心之一,也是国家利益矛盾最集中的地方。预算分权就是要将预算权力在立法机关、政府、政府财政职能部门及内部各组织机构以及独立审计机关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运作体系。如建立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分离的制度,并形成三套相互制约的机构;建立资金的使用权、支付权、审核权相互分离的制度;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还可以建立一套独立于政府、直接对人大负责的审计监督系统,并独立行使监督权。其次扩大预算程序的公众参与度。公众对程序的参与,特别是普通公民对政治决策程序的参与,是程序内在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显著标志。政府预算收支的多与少都将实质地影响到每一个公民或者企业,让公众参与预算程序,让相对人对自己将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与将要获得的公共服务发表看法,与政府沟通,这本身就有其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有利于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也便于预算通过后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的顺利推进。

电大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排序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A 按照预算作用的时间,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B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基层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的基础。(√) C 偿债率是从还债的角度考察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还本付息能力,主要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检验。(√) 从价计征税收的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数量等。(×)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课征的税种。(×)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从各国政策实践来看,征收环境保护类税收是矫正负外部效,应常用的手段.(√ )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国家往往采取公共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策略√ D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降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对部分公共物品合理定价,进行收费,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政策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政策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 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408 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 (12)020201 学(12) 01国民经政策 辜胜阻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邹东涛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李连仲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曾培炎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崔民选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杨建龙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191国民 经济发展与政策 文学国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赵芮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马建堂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191国民 经济发展与政策 谢伏瞻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张承惠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191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 A.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B.完善社会生产关系 C.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 ...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 B.资本 C.企业家才能 D.生活必需品 3.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称为 ()A.选择成本 B.机会成本 C.选择利益 D.机会利益 4.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 A.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B.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过程 C.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成本 D.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目的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决定厂商如何生产的问题是() A.现有资源条件和企业生产成本 B.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企业生产成本 C.现有资源条件和市场价格机制 D.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 6.商品的需求量同它本身价格之间的关系,使正常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种()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7.会计成本、隐成本和正常利润之和,被称为() A.边际成本 B.总成本 C.机会成本 D.总固定成本 8.企业的经济利润,等同于() A.正常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边际利润 9.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该商品的价格被称为() A.一般价格 B.市场价格 C.平衡价格 D.均衡价格 10.市场与计划结合在一起配置资源的经济体系被称为() A.整体经济 B.灵活经济 第 1 页

2017年6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1189 2017年6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9月5日; 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2017年6月25日14:00至15:30;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30%)。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A.私人财产所有权 B.社会公共权力 C.道德劝说 D.法律制度 2.(C)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A.垄断竞争 B.自由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垄断 3.按照公共物品的(A)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A.收益范围 B.性质 C.来源 D.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A)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A.詹姆斯?布坎南 B.亚当?斯密 C.科斯 D.屁古 5.按照(A)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A.经济性质 B.政府职能 C.预算管理体制 D.预算编制方法 6.(B)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A.罚没收入 B.政府性基金 C.债务收入 D.国有资产收入 7.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用(D)。 A.单一比例税率 B.差别比例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8.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 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 9.根据(A)的不同,债务可以划分为公债与私债。 A.债务人 B.债权人 C.资金来源 D.债务币种 10.按照(B)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A.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方法 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预算收支平衡的状况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C)需要。 A.部分企业 B.单独个人 C.社会公共 D.政府部门 12.下列项目中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ABCD)。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13.下列项目中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的是(B)。 A.城市供电 B.国防 1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政府、 专题 1 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1 稀缺性与选择一、欲望与需要物质需要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需要的差别需要无限性的原因二、资源稀缺性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三、选择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的稀缺间的矛盾引发的经济问题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四、生产什么不同的国家是如何决定生产什么的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消费品与服务生产和资本品生产之间的现实选择五、如何生产市场经济中生产时如何组织的六、分配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识记需要与物质需要;需要的不同层次;资源的类别;生产要素的种类;土地、劳动力、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对生产的作用及其报酬;资源的稀缺规律的含义;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与服务分配的不同方法;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领会第 1 页共 22 页价格体系如何决定产品分配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 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需求无限性和供给的有限性的原因消费者无限的欲望与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经济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为何凹向原地;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决策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经济组合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是由价格体系决定的。应用在特定情景中,如何在消费品与服务的生产和资本品德生产之间取得平衡;不同国家占有不同的资源,在特定经济环境中,如何选择建立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将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平衡的收入分配原理应用于不同情景中。关键名词:关键名词:买意愿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 2.什么是机会成本?使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3.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 1.2 价格机制与市场一、需求需求的定义及其与消费者的关系决定和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需求表与需求曲线的定义如何建立与解释需求表如何画出并解释需求曲线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第 2 页共 22 页需要物质需要生产要素资源经济资源选择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分配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支付能力购 二、供给供给的定义及其与生产者的关系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供给表与供给曲线的定义如何建立与解释供给表如何画出并解释供给曲线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动及其后果三、市场市场均衡的含义以及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的市场均衡的变化及其对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市场非均衡:需求或供给过剩政府的价格管制识记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其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关系;效用的概念;需要与需求的区别;需求表与需求曲线、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别;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均衡、非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概念。领会需求曲线为何向下倾斜;为何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及其后果的不同;市场均衡过程中供求的变化;市场均衡的变化;市场非均衡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应用分析不同情景下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及供与求、价格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分析不同情景下市场均衡的过程;市场非均衡的原因与后果。关键名词:关键名词: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效用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第 3 页共 22 页 思考题:思考题: 1.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试分析它们各自的重要性。 2.试解释是造成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各自形状的原因。 3.试述市场的均衡过程。 1.3 一、成本各种成本的定义短期成本的函数关系、变动规律及其曲线长期成本的函数关系、

中央电大《政府经济学》历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自然垄断 2.行政规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10分)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6.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8.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10.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004年1月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和答案1

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 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 2.当我们得出某市对某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时,需假定除哪种因素外其余均为常数()A.该市消费者对该品牌汽车的偏好程度 B.该品牌汽车的价格 C.该地区车辆使用费用的高低 D.该市人均收入水平 3.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相同的 B.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大 C.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4.在一定时期内,当社会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造成投资规模过少时,可能引起()A.经济紧缩B.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D.可支配收入增加 5.假设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5%,某居民将出售国债的1万元存入银行,则银行系统可据此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为() A.5万B.10万 C.20万D.40万 6.根据IS-LM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正确的是() A.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消费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D.货币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7.“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是哪位经济学家的思想?() A.亚当·斯密B.马歇尔 C.凯恩斯D.科斯 8.政府制定最低工资线的政策是由于哪种组织的影响?() A.金融机构B.工会 C.国有公司D.商会 9.我国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拥有的权力是() A.立法权B.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D.防务权 10.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与乡政府的关系是() A.前者隶属于后者,是后者的派驻机构 B.前者是自治组织,但接受后者业务指导 C.前者完全自治,与后者无关系

政府经济学

第一章政府与市场 一、什么是市场机制?它具有什么功能? 答:(1)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练习、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2)市场机制功能主要有:交换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调节功能、约束功能、检验功能、促进技术进步功能。 三、什么是市场经济?如何理解我国的市场主义经济? 答:(1)市场经济是存在于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多中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由中央政府总调控、地方政府具协调的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是以金融市场为中心、各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进行分配的、既平等竞争又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 四、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类型是什么? 答:(1)原因: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既有内在性因素,也有外在性因素。广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机制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或不充分性造成的。 (2)类型:宏观性失灵、信息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在性失灵、分配性失灵。 五、为什么说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需要政府管理?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1.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2.作用: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有两大调控作用: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第二章政府经济职能与管理效能 二、简述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与内容。 答:(1)含义:管理的主题是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管理的经济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全局性的宏观管理,不同于不问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管理的目的既有阶级性意义,也有公共性意义。管理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带有综合性。(2)内容: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市场管制职能。 三、简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内容。 答: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直接控制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模式,建立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将政府职能转化为实现宏观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以及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四、简述政府经济管理有限性和有效性的内涵。 答:(1)有限性:1.在政府目地方面,有限政府是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和经济自由的政府。2.在政府职能方面,有限政府是职能限制在公共领域的政府。3.在政府过程方面,有限政府是实现透明行政的政府。4.在政府约束方面,有限政府是实行法制的政府。(2)有效性: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前提,是政府能力的表现,同时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理性要求与客观结果。 五、试述政府失败的表现。 答:表现:政府的政策偏差、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政府的寻租活动。 六、结合实际说明如何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能。 答: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转变经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果。引进法律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质量。建立工作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利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管理功能。加强行政监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建立公开行政制度。 第三章经济体制与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三、简述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 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指导机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控制机构。经济运行的监督检查机构。信息和咨询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与标准答案

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与进展规划(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宏观经济治理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经济增长 B.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 C.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差不多平衡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等现象。 A.市场供应紧张、通货紧缩 B.失业增加、物资匮乏 C.生产能力闲置、通货膨胀 D.通货膨胀、物资匮乏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资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物资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资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4.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要紧反映()。 A.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率 B.各种要素投入折算为资金成本后,单位资金成本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 C.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D.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5.各国经济进展经历表明,经济持续增长的全然源泉是()。 A.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各项要素投入量增加 B.提高要素生产率 C.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 D.提高劳动生产率 6.以下关于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是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是第二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是第三产业 B.第一产业包括农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他产

业构成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他产业构成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其他产业构成第三产业7.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差不多实现()。 A.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B.经济社会信息化 C.工业化 D.农业产业化、商品化 8.依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为提高工业整体素养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应依据()的原则。 A.产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 B.比较优势和优胜劣汰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D.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 9.当总需求过旺时,财政当局通常采取()等措施,以关心经济恢复稳定。 A.减税、增支、扩大财政赤字 B.增税、减支、增加财政赢余C.减税、减支、缩小财政收支规模 D.增税、增支、扩大财政收支规模

运用政府经济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分析案例

运用政府经济学原理和相关知识分析案例 相关知识点: 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 (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 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 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1.稳健性政策 ·2.积极性政策 3.紧缩性政策 4.中性政策 4:不属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的是()。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财政部 C.银监会 D.中国人民银行 答案:[C] 2.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某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1 000万元人民币时,须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为()万元。 A.300 B.150 C.110 D.100 答案:[B] 3.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组成。 A.三级、三类规划 B.四级、四类规划 C.三级、四类规划 D.四级、三类规划 答案:[A] 4.国家级专项规划应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定,参加论证的其他相关领域专家不

得少于专家总数的()。 A.1/5 B.1/4 C.1/3 D.1/2 答案:[C] 5.除特殊情况外,国家级专项规划应在批准后()内向社会公布。 A.一周 B.二周 C.一个月 D.二个月 答案:[C] 6.在投资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首要目标应是()。 A.质量、成本、工期三控制 B.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C.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D.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答案:[C] 7.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是对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的汇总,其组成部分有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 A.出口 B.进口

D.净出口 答案:[D] 8.目前我国部分应届大学生毕业后,处于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答案:[A] 9.农产品价格上升带动的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属于()。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答案:[B] 10.通常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总供给的变动 B.总就业的变动 C.总需求的变动 D.价格总水平变动 11.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而经济增长最持久、最根本的源泉是()。

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 (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问答题

问答题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 1、什么是经济资源稀缺规律?2说明生产要素的内容及企业家才能的功能。 3、为谁生产包括哪些内容? 4说明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决定生产什么是价格体系起作用。 5、说明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的关系 6、什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每个国家如何选择这两种方式的生产? 7、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产品的分配为什么是由价格体系决定的。 第二章价格机制与市场 1、需求、需求量和供给及供给量的涵义是什么? 2、除价格外决定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3、区别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 4、分别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解释商品的需求曲线。 5、说明下列概念: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并作图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 6、说明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倾斜? 7、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非均衡是常态? 8、简述最高价格政策和最低价格政策,并分析它们各自的利与弊。 第三章成本与收益 1、定义下列概念:机会成本、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增量成本边际成本,并作图说明各种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1、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它在现时中的表现。 2、定义总收益、平均收益及边际收益和利润,并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特征。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型,解释它们形成U型的原因? 3、为什么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厂商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6、什么是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7、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 MC = MR 在完全竞争下可表达为 MC = P ?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超额利润为零? 9、完全竞争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10、说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和行业二者的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 11、为什么完全竞争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12、用简单图形表示完全竞争市场下长期行业供给曲线:A 成本不变行业B 成本递增行业C 成本递减行业 13、作图说明价格不变条件下企业的盈亏平衡点。14、作图说明单价趋于下降条件下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第四章国民经济收入循环 1、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说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3、说明影响意愿投资的主要因素。 4、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定义。 5、说明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意愿投资等于意愿储蓄。 4、说明两部门条件下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因素。 7、作图说明利息率是如何决定的。 8、作图说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程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